第1章 差示意扫描量热分析_第1页
第1章 差示意扫描量热分析_第2页
第1章 差示意扫描量热分析_第3页
第1章 差示意扫描量热分析_第4页
第1章 差示意扫描量热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

差热分析

主讲:徐立新

(化工与材料学院材料系)

浙江工业大学校重点教学建设项目(101001315)《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技术》网络课程之多媒体课件

目录1.1热分析的定义1.2热分析的类型1.3差热分析的发展历史1.4差热分析的基本原理1.5结果分析方法1.6仪器结构及工作原理1.7实验方法及影响因素1.8主要应用领域

1.1热分析的定义1.1.1

热分析的基本定义

热分析: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关系的一类技术。ThermalAnalysis,TA1.1.2热分析的基本内涵

热分析的基本标准:须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须表示为与温度的关系;须进行程序控温。

图1热分析的一般曲线图1.1.2热分析的基本内涵

热学(如热流速率);力学(如动态模量);电学(如介电常数);光学(如吸光系数);磁学(如磁化性质);声学(如声波特性);

……

(1)何为物质的“物理性质”?1.1.2热分析的基本内涵

(2)何为“与温度关系”?结果不是一个数据,而是某一物理性质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常表示为曲线。图2某聚合物样品的重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1.1.2热分析的基本内涵

(3)何为“程序控温”?

温度的控制须按程序方式进行,主要包括等速升温、等速降温、恒温、循环等方式。1.1.3热分析举例

图3一般聚合物的DSC升温曲线

例1:聚合物热转变温度的测定

测试方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曲线形式:热流速率-温度关系;测试结果:Tm,Tg,Tc,Td等。

1.1.3热分析举例

图4CuSO4.5H2O热失重过程

例2:硫酸铜结晶水比例测定

测试方法:热重分析;曲线形式:重量保持率-温度关系;测试结果:结晶水比例。

1.2热分析的类型1.2.1按所测物理性质的类型分类

图5热分析方法的基本类型

质量变化热重法微熵热重法……热学性质变化差热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力学性质变化静态热机械法动态热机械法……其他性质热声法热电法热磁法热光法……热分析技术:P=f(T)1.2.2按是否采用联用技术分类

图6热分析方法的基本类型

热分析技术:P=f(T)单一热分析技术联用热分析技术差热分析;热重分析;动态热机械分析;热介电分析;热折光分析;……

热重-差热分析;质谱-差热分析;质谱-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紫外光谱-差热分析;……1.2.3举例

图7受污染土壤的热重-红外光谱联用分析

1.3差热分析的发展历史1.3.1差热分析技术的地位

差热分析是最基本的热分析方法之一,是指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与参比物间温度差随温度或时间变化关系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无机、硅酸盐、陶瓷、矿物、金属、高分子等领域。H.LeChatelier法国科学家

1887年,法国H.LeChatelier

首次利用差热分析技术对粘土矿物的结构、成份进行了分析。1.3.2差热分析技术思想的提出图8H.Le.Chatelier发表的加热曲线图W.C.Roberts-Austen英国科学家

1899年,英国W.C.Roberts-Austen第一次采用示差原理测得第一条DTA曲线。图9W.C.Roberts-Austen获得的电解铁差热曲线图1.3.3第一条差热曲线图10差热分析仪器结构示意图

1955年,美国的S.L.Boersma对差热分析的仪器结构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目前仍在使用的仪器模型。1.3.4差热分析仪器结构模型的提出

1963年,美国的E.S.Watson和M.J.O‘eill

等首次在差热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思想。图11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技术

1.3.5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原理的提出

目前的差热分析仪在性能和结构上已有很大改进,实现了高度自动化,通过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已经成为材料研究领域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之一。1.3.6当前发展概况

1.4差热分析的基本原理1.4.1热效应

在一定温度范围,由于样品内部发生物理或化学转变所导致的瞬间吸热或放热现象。各类热转变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相转变玻璃化转变(吸热)熔融(吸热)结晶(放热)热分解(吸热)氧化反应(放热)交联(吸热/放热)其他化学反应共同特点:均有热效应发生(吸热或放热)1.4.2参比物

图12常见的热惰性物质氧化铝氧化铁

在一定温度范围(25-1000oC)没有任何热效应发生的物质,称为热惰性物质。1.4.3差热分析

(1)当样品内无热效应发生,样品与参比物同步升温,两者温差接近于零,所得曲线呈近似直线。图13

(2)当样品内发生吸热转变,其温度低于参比物,两者温差呈负值,所得曲线呈峰形(向下)。图14

1.4.3差热分析

图15

(3)当样品内发生放热转变,其温度高于参比物,两者温差呈正值,所得曲线呈峰形(向上)。

1.4.3差热分析

图16

(4)对于一般样品而言,在一定温度范围(25-1000oC)通常同时含有多个热转变峰。1.4.3差热分析

(5)测量样品与参比物间的温差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技术,称为差热分析,DifferentialThermalAnalysis,DTA。

图17DTA曲线图

1.4.3差热分析

图18DTA曲线图

(6)从DTA曲线上可得:

转变温度(峰位置);热焓(峰面积)。通过DTA

测热焓误差较大,一般仅进行定性分析。1.4.3差热分析

图19DTA曲线图(实例)

1.4.3差热分析

1.4.4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1)基于“动态零位平衡”原理,通过补偿加热单元对温度偏低的一侧进行补偿加热。图20

(1)当样品内无热效应时,样品与参比物间的补偿功率差dH/dt趋近于零,所得曲线呈近似直线。图21

1.4.4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2)当样品内发生吸热转变,将对样品补偿加热,补偿功率差dH/dt大于零,曲线呈峰形(向上)。图22

1.4.4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3)当样品内发生放热转变,将对参比物补偿加热,补偿功率差dH/dt小于零,曲线呈向下峰形。图23

1.4.4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4)对于一般样品,由于在不同温度范围时而吸热、时而放热,因而整个曲线含多个转变峰。图24

1.4.4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5)测量样品与参比物间的补偿加热功率差与温度关系的技术,称为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ScanningCalorimetry,DSC

。图25DSC曲线图

1.4.4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6)从DSC曲线上可得:

转变温度(峰位置);热焓(峰面积)。图26DSC曲线图

从DSC曲线上可精确测定热焓,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热转变过程的定量分析。1.4.4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7)与DTA相比,DSC将温差信号转化为补偿功率差,曲线上峰数量、位置不变,仅仅方向相反。图27

1.4.4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a)升温过程10oC/min(b)降温过程10oC/min图28.DSC曲线图(实例)1.4.4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1.5结果分析方法1.5.1峰的位置

图29.DTA(DSC)曲线上峰位置的确定峰位置的确定:TA-起始转变温度;TB-转变终止温度;TC-顶点转变温度;TD-外延始点温度;图30.玻璃化转变峰位置的确定玻璃化转变位置:TA-起始转变温度;TB-转变终止温度;TC-半高转变温度;TD-外延始点温度;1.5.1峰的位置

1.5.2峰的面积

图31.DSC曲线上峰面积的求算转变峰面积:由峰始点、终点及顶点通过积分获得。1.5.3横向定性比较

图32.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比较(实例)

1.6仪器结构与工作原理1.6.1差热分析仪结构

图33.差热分析仪结构组成示意图1.6.2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结构

图34.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结构组成示意图1.6.3仪器结构实图

图35.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仪器外形(Q200)图36.炉体结构示意图1.6.3仪器结构实图

图37.DSC仪器自动进样设备1.6.3仪器结构实图

图38.DSC仪器制样压片机1.6.3仪器结构实图

图39.DSC仪器制冷设备:液氮罐(左)和机械制冷(右)1.6.3仪器结构实图

图40.DSC仪器炉体内样品台结构1.6.3仪器结构实图

图41.带有压力控制系统的DSC仪器(Q20P)1.6.3仪器结构实图

图42.带有紫外光测量系统的DSC仪器(PCA)1.6.3仪器结构实图

图43.美国TA公司产的DSC仪器系列(Q2000-Q20)1.6.3仪器结构实图

1.6.4仪器性能参数

控温范围:-180oC到1500oC;升降温速率:0.001-100K/min;控温精确度:±0.05oC;量热精确度:±0.1%;基线弯曲度:10uW;

制冷方式:液氮冷却、机械制冷;

美国TA公司:

1.6.4仪器性能参数

美国TA公司:

1.6.4仪器性能参数

美国TA公司:

1.6.4仪器性能参数

美国TA公司:

1.6.4仪器性能参数

美国TA公司关于DSC产品的宣传资料1.6.4仪器性能参数

美国TA公司关于DSC产品的宣传资料1.6.4仪器性能参数

美国TA公司关于DSC产品的宣传资料1.6.4仪器性能参数

1.6.4仪器性能参数

1.6.4仪器性能参数

1.6.4仪器性能参数

1.7实验方法及影响因素1.7.1适用的样品形态

块状样品:从固体样品切取;粉末样品:如无机纳米氧化物等;纤维样品: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薄膜样品:如固化涂膜、塑料薄膜等;液态样品:如低分子有机样品;气态样品:无法进行。

1.7.2对样品的基本要求

样品用量:合理范围,一般5-10mg;样品装填:确保均匀传热,要求紧密;样品清洁:避免污染,预先去除溶剂;样品危害:避免受热副产物的腐蚀等。

1.7.3测试影响因素

(1)样品用量

用量过多,易造成传热变慢以及不均匀,从而使转变峰位置向高温移动,同时使相邻峰位置靠近。一般用量尽可能少,5-10mg。(2)升温速度

一般,DTA(DSC)曲线形状随升温速度变化而改变。当升温速度增大,峰温向高温方向偏移,峰形变得尖而陡。1.7.3测试影响因素

(2)升温速度

随升温速度的提高,相邻峰会发生合并,使分辨率下降;而灵敏度则随升温速度的提高而增大。一般,10-20oC/min。1.7.3测试影响因素

(3)样品的粒度、几何形状

由于样品细度、几何形状不同,将会影响传热过程的动力学规律,从而使DTA(DSC)峰形状、位置发生改变。1.7.3测试影响因素

(4)气氛条件

对于有气相参与的化学反应,峰温和形状会受气氛压力的影响。而对于不涉及气相的转变如晶型转变、熔融、结晶及玻璃化转变等则影响不大。1.7.3测试影响因素

(4)气氛条件

所用气氛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以及惰性等对曲线影响很大,对于易氧化的样品,在氧气或惰性气氛中结果完全不同。1.7.3测试影响因素

(5)其他因素

样品坩埚的材质、形状等;热电偶的位置及形状;样品的装填方式;参比物和稀释剂的种类、用量等;

……1.7.3测试影响因素

1.8应用领域

1.8.1DTA与DSC的比较

1.8.2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图44.增塑剂DOP含量对PVC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例1

例2

图45.氯化钴含量对丁腈橡胶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1.8.2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1.8.3熔融温度的测定

例1

(a)纯聚丙烯(b)聚丙烯/纳米氧化钛

图46不同紫外老化时间下聚丙烯样品的熔点

例2

1.8.3熔融温度的测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