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中日关系_第1页
马哲-中日关系_第2页
马哲-中日关系_第3页
马哲-中日关系_第4页
马哲-中日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日关系组长:黄雪文钓鱼岛名古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日关系——三次大事件钓鱼岛(东海大陆架东部边缘中国固有岛屿)

简单介绍:钓鱼岛是位于中国东海钓鱼岛列岛的主岛,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面积4.3838平方公里,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被誉为“深海中的翡翠”。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972年美国撤离琉球时,将钓鱼岛“行政管辖权”混合琉球“交给”日本,而据中国古代史书记载中国一直对钓鱼岛拥有领土权。因此,钓鱼岛争议也由此而生,目前钓鱼岛及其领海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日本实际非法管辖该岛。1970年之后掀起的全球华人民间保钓运动。2012年9月10日起,中国政府部门对钓鱼岛及附属岛屿开展常态化监视、监测;2012年9月11日,中央电视台首播钓鱼岛天气预报。2012年9月17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国学者发现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日政府就知道钓鱼岛是中国的。”钓鱼岛事件

视频:钓鱼岛真相9月7日,中国渔船“闽晋渔5179号”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捕捞作业时,与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艇发生冲突并相撞,遭到日方扣押;14名船员被带走问话,船长詹其雄被逮捕。9月10日,冲绳县那霸地方检察院以涉嫌妨碍执行公务的罪名对詹起诉,判拘留10天。日本民众对钓鱼岛事件的态度是怎样的?日本民众对钓鱼岛事件的态度是怎样的?——留学生看日本阿徽旅日学生在日本留学期间,结识许多日本朋友,也听到过他们一些关于钓鱼岛的一些想法。能接触的人数量很有限,只能说一说接触到的一部分人的态度。学生的态度确实有人认为中国如果主张钓鱼岛的主权,开战了一定要去胖揍中国人。虽然这是极少数,不过想一想在这一点上,中国和日本还真像,总有这么一群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平日里接触的学生,从来没提过钓鱼岛问题,因为钓鱼岛问题确实和学习无关,并不是一个愉快而有趣的话题。老师的态度

曾经某社会学老师说过,钓鱼岛既没有定论是中国

的,也没有定论是日本的,就像字面上说的那样,它是有争议的领土。某生态学教授一次闲聊时跟我说,“其实我还是觉得从地质学上来说钓鱼岛应该归日本。”,并且详细的给我讲了为什么他这么觉得。“不过不管归中国还是日本,和你来上我的课没什么关系,政府的事儿是政府的事儿。”某民俗学教授说,钓鱼岛问题就是个民俗主义的体现,作为学者,这种现象既不该赞扬也不该批判,它就是一种现象。学者会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解释钓鱼岛的问题,得出一个专业上相对严谨自己能够接受的结论。当然,我认识的学者也只是闲谈间提起钓鱼岛。从他们那儿我学到的是,要冷静客观,要保持思考,要有理有据,学术应该是一方净土,而非争夺领土的工具。亲中派民众日本有一些支持中日友好,举办“草根交流”的团体。其中日中友好协会的一期新闻上有一则新闻,提出钓鱼岛是“被美国利用的领土纷争”,指出“日本政府如果不能对侵略中国的历史进行根本反省,不能在钓鱼岛问题上以理服人,而被日美军事合作扩大所利用,只能进一步扩大相互间的不信任与纷争。(日中友好新闻,2012年8月15日第2264号)”这也许能说明一部分温和派日本人的态度,既,岛是日本的,但是政府的处理方式有待商榷。钓鱼岛事件之所以发生、演变及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性”主要有三:(1)大趋势是美国战略的“重返亚洲”,剑指中国,这才有以“美日安保条约”为饵对日本的怂恿,支持日本挑衅中国;(2)第二个大趋势是日本在20年的经济疲困下,目睹中、韩崛起,刺激右翼军国主义复活,在美国壮胆下,悍然将钓鱼岛“国有化”,一旦事态发展到此一地步,对中国而言已别无选择(3)钓鱼岛之得失,不仅关系中国民族主义与情绪,关乎巨大经济利益,更关乎巨大战略意义(与东海大陆架的划界有关),所以这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无可退让。但这三个原本隐而不显的“必然性”,却因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一个“偶然性”的举措(主张将钓鱼岛“都有化”)而被引发了,并汇聚成了一个必然将事态导致紧张的逻辑。这一切,原本都是在美国的盘算之中,即使今天不是钓鱼岛,明天也可能发生在某某岛。视频:日本渲染钓鱼岛灰色地带用意何在钓鱼岛问题由来已久中国长期以来由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和国内的特殊情况,对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南中国海鞭长莫及的无奈状况相比,日本凭借其近乎本能的海洋意识和强大的海防实力,更借助日美同盟这个强有力的“先天条件”,不断地在钓鱼岛问题上积极出牌。而且,不同于90年代的是,日本已不屑于再玩什么抢滩登岛,建个把灯塔、神社之类的设施以宣示主权的象征性游戏,而日益倾向于搞旨在论证主权的法律基本建设和“主权领有”前提下对第三国(美国)的转租等实质性的操作。2003年元旦爆出的声称是“岛主”的某位国民长期“租赁”钓鱼岛及其附近的南、北小岛,拟将其中的某个岛屿转租给美军作靶场的猛料就是一个例子。日本的动机其实很单纯,就是通过不断地对主权的宣示、论证、操作,在国际社会强化“实效控制”的印象,以期达到“实效取得”之目的。补充:

9月7日,于日本大使馆门前举行的示威抗议活动虽然是在警方严密的监控下,但实际上是北京方面默认的。过去二十年余来,除了矛头对外者外,任何有组织的抗议活动几乎是不可能在京城发生的,遑论距离长安街仅有三四百米的使馆区,这是无需解释的常识。2005年以北京为开端,后延烧至若干地方省会的旨在阻断日本“入常”进程的大规模反日运动,不仅给中日关系蒙上了浓重的阴影,使两国共同利益受损,且以“表达爱国诉求”始,以“扰乱社会治安”终:被认为是抗议活动组织者的青年锒铛入狱,中国政府背后向日方赔不是,事后低调地为人家修复被群众暴力破坏了的使领馆和日餐馆。2004年3月,七名大陆保钓分子登陆钓鱼岛,同样遭日方逮捕,旋即获释的事件发生后,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钓鱼岛争端:被搁置的“搁置”原则》(见拙著《摒弃“中日友好”的乡愁》,香港泰德时代出版公司2005年8月版,第151页),指出一个毋庸讳言的事实:“在钓鱼岛问题上,惟一被搁置的,就是所谓的‘搁置’原则本身。”六年后,因进入主权问题被“搁置”的钓鱼岛周边海域作业,被日方以国内法的名义“执法”而身陷囹圄的悲剧再次降临到非保钓人士的普通国民身上,无言地证明了所谓“搁置政策”已然破产的事实。结论:外交是国家实力的博弈。在外交交涉尚未有明确成果之前,一个负责任的政府,理应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于一切的立场出发,呼吁民众自律,尽可能避免去争端海域作业,同时对相关地区从事捕捞等职业的特定人群,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如此,才能创造条件,让“外交口”假以时日,从容不迫地应对对日主权交涉。任何试图强化民族主义,以影响问题解决的言动,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从长远来看,是有巨大副作用的。这方面,两国的媒体和知识界首先应保持充分的冷静和自律。钓鱼岛问题,不仅关涉中日两国的主权,而且对台湾问题、东海问题及两国在21世纪的海洋国家发展战略有直接的影响,对与东南亚相关国家尚有领海主权纠纷的南海问题也会产生某种示范或辐射效应。该问题在被搁置了整整一代人之后,在这一代重新被提上谈判日程的事实表明,上一代人或者不够“聪明”,或者过于“聪明”,反正结果是不仅没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最后连被认为是问题解决的基础的“搁置政策”本身都被搁置,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嘲弄,令人怀疑这究竟是不是一个单纯的“智慧”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如果仅仅用近乎庸俗进化论的方式来一味顺延关涉重大国家战略的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的话,更是对人民和历史的不负责任,也不利于我们后代关于问题的解决。所以对中方来说,应尽快从外交渠道对三十余年前中日两国间确立的“搁置”原则重新做出正面、公开的确认,以确保其合法、有效性,从根本上杜绝此类恶性事件的重演。中日两国作为彼此有正式外交关系的主权国家,理应本着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立场,立足于21世纪中日两国共同利益的战略高度,协商解决包括钓鱼岛问题在内的一切纷争。而这种协商,应始于外交交涉,并终于外交交涉,双方均不应掺杂其它因素,尤其是以民族主义为筹码打外交牌的做法,有百害而无一利。2012年2月20号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与到访的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刘志伟等人举行会谈,在提到日军“南京大屠杀”时表示,“的确存在常规的战斗行为,但我认为南京(大屠杀)事件并未发生过。”据称,河村隆之的父亲曾作为侵华日军的士兵参与了“南京大屠杀”,并且一直在中国领土上作战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河村自称曾经从他父亲那里了解到“在中国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因此他称:“如果在8年的战争中发生过像‘南京事件’这样的事情,中国人为什么还会做出(像父亲所说的那样的)热情接待的事情呢?这是不可理解的。”

河村表示:“对于这种一直因无法判明实情的事情,有如芒刺一样,使双方的交往始终处于不顺利的状态。”他表示,中日双方“不妨在南京举行历史研讨会,希望相互之间把应该说的话说出来,保持友好关系”。另一方面,河村的这一看法早在2009年9月的名古屋市议会上便曾有陈述。当时,河村认为:“战争行为或许不可否认,但关于‘南京事件’的问题是不是讹传啊?!”后续2月20日上午,在会见南京代表团之后记者会上,河村隆之依然宣称“我的社会责任和政治使命,就是要纠正这一错误的历史认识”

2月20日晚上,河村在被随行的记者问及“是否准备收回自己的发言”时,称“我不会做那样的事”。他还宣称:“为了中日友好,我有必要对这一事件进行讨论。”(拒绝道歉)

2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举行例行记者会。问:日本名古屋市长近日否认发生过南京大屠杀。中方对此有何评论?答: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残暴罪行,铁证如山,国际社会对此也早有定论。日方某些人士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那段历史,切实汲取历史教训。(具体时间不详,但应该在晚间)视频2月21日晚间南京发布: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经授权发布:鉴于现任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否认南京大屠杀史实,严重伤害了南京人民的感情,南京市暂停与名古屋市政府间的官方交往。

2月22日下午,外交部召开记者会,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谈到关于日本名古屋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一事时表示,中方已就此事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对于南京作出暂停与名古屋市交往的决定表示理解和支持,并将密切关注有关事态。

让日本人了解屠杀实情让无耻大白于天下中日民众记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是为了不让中日再度发生战争,为了在市民间建立起真正的相互理解与友谊,永久地实现中日、亚洲及世界的和平,而绝非为了建立仇日情结。让广大日本市民了解南京大屠杀实情,敞开大门推进与日本市民的友好中日友好城市断交,两国都需要反思

首先还是要坚持原则。这既包括历史问题,特别是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性质、重大罪行和历史责任等,也包括现实的国家核心利益,如中国统一、领土领海主权等。在这些问题上,要毫不含糊地坚持定论、宣示立场,稍有犹疑就可能对外授人以柄。其次是要善于维护现实利益和正当权益。经贸往来、人员交流乃至观光旅游,都是互利互惠的,双方既要相待以诚、严谨周到,也要在遇到对方有失主人本分时据理力争、维护尊严。还有就是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总是以彬彬有礼、落落大方,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把握适度为要。与名古屋断交各方评论2014年2月25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

2月27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说明决定,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日本对中国拟设纪念日质疑

日本内阁秘书长菅义伟指出:“日本在战后一贯坚持和平,我不明白中国为何在战后69年的现在才制定国定日?”在回答记者继续追问,日方会否在“南京大屠杀”问题上做出不同立场时,菅义伟说:“我们清楚这里头存在着争议。我们承认日本军在战场上是曾杀过非战斗员的一般市民。”

日本对中国拟立法设立抗战与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日表示质疑和不解,为何在二战结束半个多世纪之后有这样的动作?一名外交官员对《朝日》说:“自(安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后,我们清楚北京强化了批评安倍政权的言论。现在,我们不得不理解,这是中方要转向敌视日本整体的一个对日政策。”南京大屠杀在日本又称“南京事件”,不同的表述体现中日在这一历史问题上的鸿沟,日本的一些学者对于屠杀人数也存在异议。中方回应日本质疑

外交部负责人表示,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为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和历史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外交部:二战后国际秩序不容挑战

谈话提到,必须指出的是,长期以来,日本国内总有一些势力企图为侵略历史翻案,为二战甲级战犯张目,企图挑战国际社会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正义审判,挑战二战结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对此,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决不允许。强调牢记历史,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避免历史悲剧重演,敦促日本领导人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正视和认真反省历史,纠正错误,改弦更张。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上校表示,日方应正视和反省战争责任,而不是去对中国设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说三道四。杨宇军表示,中方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汲取历史教训。只有铭记历史,才能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只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国防部:日不应对公祭日说三道四“真正让我们感到疑惑的是,二战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历史对于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早有定论,为什么日本有些人至今仍然要为历史翻案,仍然要去参拜靖国神社,去膜拜那些二战甲级战犯的幽灵?”杨宇军称,中方敦促日方正视和反省战争责任,以实际行动取信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而不是去对战争受害国的正常纪念和悼念活动说三道四。

中国的抗日战争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画上了句号,对此应该确定一个纪念日。中国的这种做法是正确的,也是令人尊重的。

——德国反法西斯主义者联盟主席福尔克马尔·哈尼施是二战幸存者、亲历者。国际声音中国将日中两国间历史事件的纪念日确定和设立为国家级纪念日,表明中方不仅要从国家层面,同时也将在国际社会广泛揭批安倍政权的历史认识问题。

——日本《朝日新闻》视频:日本回复南京大屠杀在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发展的今天,中日分别作为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双边互补性不言而喻。进入21世纪,我国的发展战略将是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