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的大变革(定)_第1页
中国社会的大变革(定)_第2页
中国社会的大变革(定)_第3页
中国社会的大变革(定)_第4页
中国社会的大变革(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

,实力增强,大肆推行扩张政策。(根本原因)1、战争爆发的原因(一)甲午中日战争

②1894年朝鲜的

起义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契机。(导火线)中国社会的大变革一、大变革的背景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东学党巩固基础2、战争概况起止时间主要战役战役的结果或影响1894.7——1895.4丰岛战役平壤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威海战役标志

;日军占领平壤,战火烧到中国境内日本取得

;日军占领

等地日军战领威海卫,

全军覆没。战争爆发黄海制海权大连、旅顺北洋舰队3、《马关条约》的签订:1895.4内容影响割

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两;开放

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

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

;产品运销中国内地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二亿重庆、沙市、苏州、杭州驶入开设工厂免收内地税1、列强瓜分中国(1897-1899年)福建台湾和澎湖列岛日本长江流域“新界”和威海卫英国两广和云南广州湾法国长城北和新疆旅顺和大连俄国山东胶州湾德国势力范围租借地或割占地国别(二)列强瓜分中国和“门户开放”2、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实质对中国的影响分享其它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口号评价:1、义和团运动的高涨

的加深;兴起:

年兴起;1900年春夏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口号:“”进步性:

;局限性:

。原因:(三)八国联军侵华帝国主义侵略1898扶清灭洋爱国、反帝放松警惕、盲目排外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间:

年;侵华国家:英法日俄德美意奥战争过程:

;地点:廊房、天津、北京3、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1900大沽口天津北京

——中国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容影响

赔款4.5亿两,本息合达9.8亿两;加重人民负担,列强控制了中国税收

设立

使馆界,各国驻兵保护;

实际成为“国中之国”,列强策划侵略的大本营

拆毁

,沿铁路线允许外国驻兵;

京津地区置于列强控制之下严禁中国人民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

总理衙门改为

,居六部之首;4、《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及危害东交民巷大沽至北京炮台反帝斗争外务部完全原因(1)甲午战后,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的

,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思潮的影响;(3)清政府放宽了

的限制。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实业救国民间设厂(4)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5)新式学堂的兴起和留学教育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原因:①

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群众性

的推动。表现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

;⑴

发展最快;⑵涌现出一批著名实业家。一战期间2、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时间:⑴内因⑵外因:“短暂”的原因: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影响: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开始壮大并在19世纪末作为

登上了历史舞台。新的政治力量辛亥革命反帝爱国运动对华经济侵略纺织业和面粉业割地赔款通商使中国失去大量土地;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列强通过贷款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使列强深入中国内地,掠夺中国资源和倾销商品使列强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商业。(一)戊戌变法开设工厂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日本控朝便利日本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1、甲午战争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背景一)二、社会大变革(转型)2、早期改良思潮(背景二)代表:主张:王韬、薛福成、郑观应发展资本主义,通过“商战”

同外国竞争;学习西方先进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特点: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3、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背景三)(1)提出人类社会

三个发展阶段的理论;(2)借用孔子的权威为变法

;4、维新变法的准备(背景四)①上书皇帝(公车上书—1895)使维新思潮发展为

《中外纪闻》

、《时务报》(梁启超)、时务学堂(谭嗣同)、《国闻报》(严复)②创办报刊、学堂,宣传变法主张;③建立组织:强学会、保国会成立(组织基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寻找理论依据政治运动5、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定国是诏》)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教育方面军事方面鼓励图新、上书言事;重视新政人才;裁减冗员及特权。设立机构,鼓励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农工商业及交通运输、采矿业。改科举,废八股;设近代学校,学习西方,育科技实用人才。建立新式军队,更新武器装备,增强海军实力。7.失败的原因:(1)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2)维新派的方法和手段的缺陷:

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3)袁世凯的出卖

6、百日维新的失败(1)慈禧太后“临朝听政”,取消新政(2)囚禁光绪帝(3)屠杀“戊戌六君子”8、变法的意义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二)辛亥革命1.辛亥革命的背景①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力量壮大;②新式学堂的兴起和留学教育的发展使

队伍不断发展壮大;③革命知识分子大力传播

思想;④组织上,革命

不断涌现,革命

诞生;⑤全国革命高潮逐步到来(在新军中宣传组织、黄花岗起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革命知识分子民主革命团体政党三民十六字纲领内容地位民族民权民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推翻满洲贵族统治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核定地价”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

前提补充发展核心2、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纲领是比较

的资产阶级

纲领;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未明确提出

要求无彻底的

纲领进步性局限性完整民主革命反帝土地革命3.武昌起义1911.10.104.湖北军政府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5.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时间领导人国旗国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五色旗南京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确立公民的基本权利三权分立确立议会共和制政体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约法特别规定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发布命令必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春)7、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①推翻了

,结束了封建

制度,建立起

;③客观上打击了

;④为

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②使人民获得了一些

,使

的观念深入人心;⑤推动了社会的进步.6.帝制的终结和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清朝君主专制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权利民主共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民族资本主义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权。胜利失败关于辛亥革命的成败:1、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达到了。2、根本目的——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3、直接目的——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经济方面:

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2)政治方面:

资产阶级要求

;袁世凯实行

统治,企图恢复

。(3)思想方面:

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

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

的逆流。1、原因实行民主制度独裁帝制资产阶级尊孔复古

在上海创办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2、概况

(1)兴起标志(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3)主要阵地《新青年》(4)活动基地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1915陈独秀《新青年》3.内容:(1)前期: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2)后期:

传播马克思主义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开始传入(新文化运动后期):

1918年:李大钊:发表

,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广泛传播(五四运动爆发后):

撰写文章:李大钊:发表

等,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成立社团:“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俄罗斯研究会”(湖南)组织建立: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刊物:

《新青年》《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3)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1921年、中共的诞生(四)社会生活的变迁1、服饰变化长袍马褂、中山装、西装、旗袍等2、革除陋习、树立新风尚南京临时政府的相关法律3、交通运输的变化

辛亥革命前夕: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20世纪初:开始出现汽车、有轨电车中国首架飞机(1909年)首条空中航线(1920年)(20世纪初)中国第一个电话局、第一部市话(1)报刊业的发展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时务报》;——《民报》;——《新青年》(繁荣);4、大众传媒的变迁(2)影视事业的发展1905年11月,拍摄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无声京剧影片,中国电影业诞生。《定军山》1、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日本是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是落后的封建国家,经济、技术落后于日本;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中国缺乏警惕,仓促应战,并且寄希望于国际调停;中国军队的腐朽;李鸿章实行错误的战略方针;西方列强对日本侵略的纵容。2、通过《马关条约》取得了那些新特权?这些特权对中国造成了哪些危害?能力提升因为甲午战争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史实:清政府:进行军事改革;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革命派:决心用暴力推翻清政府;农民阶级:兴起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实业救国思潮逐渐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来。4、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对此你怎样理解?请用有关史实予以说明?5、八国联军统帅德国元帅瓦德西在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说:要统治此天下四分之一生灵,瓜分一事,实为下策。据此,你获得了哪些信息?6、19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交通、通讯、金融、技术、人才等条件有所改善;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政府的限制有所放宽;实业救国思潮的逐步兴起。7、19世纪后半期,我国学习西方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经历了由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的变化。原因:学习技术: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清政府内外交困;较为开明的官员对西方的认识非常有限;首先学习西方的活动是在部分官员的支持下进行的,受到阶级局限性的影响。因此,中国学习西方首先处于学习技术阶段。洋务运动的破产;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对西方的了解有了一定的深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进一步觉醒。因此,19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在学习西方中进入了学习制度阶段。8、概述中国外交机构的变化,并对这种变化进行评价。9、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10、“一战”时期和“一战”后的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说明了什么?1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的因素和推动因素分别有哪些?阻碍的因素:⑴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⑵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⑶后天畸形。由于先天不足,使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⑷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发展的因素:⑴(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⑵(历届政府的扶植)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⑶(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⑷(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12、分析康有为著述《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13、就变法法令的内容,对戊戌变法进行评价。14、请对同盟会的纲领进行评述。15、为什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能在中国确立民主制度?16、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学习西方的一次重要进步和重要变化。对此,请谈谈你的理解。17、19世纪末20世纪初,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旗袍等在中国都有不少人穿着。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1)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地区是工商业发达的大都市,一些地区是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的落后的农村;有的地区开明绅士、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挥着引领作用,有的地区则完全被封建顽固派势力所统治。(2)思想观念、教育水平和生活习惯的不同。有的地区受西方影响比较大,实行新式教育,人们思想获得很大解放,思想开明、开放,有的地区则观念陈旧、落后,传统习惯根深蒂固;(3)政治、思想文化运动的推动。许多先进分子和政治改革、政治革命者,大力提倡新的生活方式,把新型服饰赋予政治立场、文明开化的内涵,促进了新型服饰的流行。(4)新型服饰在审美、工作、生活方面美观、方便,促进了新型服饰的流行。知能拓展答疑解惑

1、日本统治下的台湾

1895年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后,台湾人成为法律上的“日本人”。日本对台湾、朝鲜等殖民地的统治方法,和英法等国的欧洲式殖民地统治方法是有极大不同的。英国人并没有想把印度人改造成为英国人,而日本人却试图把台湾人、朝鲜人改造成为日本人。1930年代的日本教科书描述“大日本帝国”时说:“大日本帝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了主体的大和族以外,还有朝鲜族,汉族(台湾人)等少数民族。”虽然台湾人、朝鲜人是在法律上属于“少数民族”的日本人,可是与大和族的“纯正”日本人相比,台湾人、朝鲜人受到了很大的差别对待。日本在1890年就实行了普选法,可是台湾人、朝鲜人却没有选举权;日本在1900年实行了免费初等教育,而台湾人、朝鲜人却不能享受免费的初等教育;住在日本本土的日本人可以自由移住台湾、朝鲜,而台湾人、朝鲜人没有特别的许可则不能移住日本本土。

(1)推行“皇民化”政策:“皇民化”的最关键问题就是教育问题。日本占领台湾后,在台湾建立了一些公立学校进行初等教育,但由于这些公立学校要缴纳学费,所以公立学校的入学率很低。到1908年,公立学校的入学率尚不到5%。当时的公立学校中不仅教授国语(指日本语),也同时教授汉文(指中国语)。后来台湾的公立学校取消了汉文教育。“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台湾积极推行“皇民化”运动:开始在台湾积极普及教育和推广日本语。1930年台湾的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30%,1938年猛增为50%,1943年更增加到92%。1937年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后,台湾的中文报纸全部废止,改为日语报纸。台湾人保持的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也被禁止,强迫台湾人参拜日本神社。1940年又开始号召台湾人自愿改用日本式姓名的“改姓名运动”,但收效甚微,只有0.1%的台湾人改用了日本式姓名。此外总督府还在村落、城区组织了“皇民奉公会”“挺身奉公队”等居民组织,灌输学习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试图把台湾人迅速改造成为日本人。(2)实行残酷殖民统治:以“尊重当地传统习惯”为由,恢复了一些清政府时代的旧制度,比如居民相互监督的保甲连坐制度(10户为1甲,10甲为1保);对犯人进行鞭挞的体罚等等。制定了对付抗日武装的“匪徒惩罚令”。严酷的“匪徒惩罚令”和犯罪连坐的保甲制度,使日军于1902年彻底消灭了山岳地区的抗日武装。

(3)实行经济控制和经济掠夺:推行了食盐、烟草、樟脑、鸦片等专卖制度。在拒绝向台湾引进西方式“精神文明”民主主义的同时,却积极向台湾引进西方式“物质文明”。在台湾兴建铁路、港口,大搞城市基本建设,发行台湾货币,建立以制糖业为中心的近代工业。大力兴修水利灌溉工程。从1895年到1925年的30年间,台湾的粮食产量增加了4倍,蔗糖产量增加了15倍,对外贸易额也增加了4倍,基本上灭绝了传染病。

1937年以前,日本遵照欧美殖民地的惯例,只在殖民地搞农业和轻工业,不搞重工业,人为地制造宗主国和殖民地在工业技术方面的差距。1937年以后,随着皇民化运动的开展,日本开始在台湾兴建重工业,试图把台湾作为“南进”的工业基地。此后日本向台湾投入巨资,兴建钢铁、化学、机械等重工业,使台湾的重工业,特别是军工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从1939年开始,台湾的工业产值超过了农业产值,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工业化”殖民地。

2、义和团运动消极落后的一面

(1)盲目排外:义和团在一个揭帖里说:“只因四十余年(指从一八六○年北京条约以来,外人可以任意到中国内地传教、游历。)内,中国洋人到处行,三月之中都杀尽,中原不准有洋人。余者逐回外国去,免被割据逞奇能。”他们把“灭洋”作为自己的中心战斗目标。

(2)杀戮教民:各地义和团都以焚毁教堂,杀戮教民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由于义和团对“教民”不加区别的杀戮,使许多外乡的教民逃到北京依附于外国使馆或大教堂内,或集结于附近的大教堂中,结果以各地大教堂为中心,结成许多武装堡垒。这些堡垒分布在直隶和其他各省,形成众多的倾向帝国主义、八国联军而与中国军队、中国人民为敌的据点。这些据点拥有快式枪炮,又有洋人“间为谋主”,“筑垒挖壕,纠约死党,负隅固守”,并向外“焚掠劫杀”。实同“化外”。造成反对八国联军侵略外战当中的内战。

(3)排斥现代文明:一个义和团揭帖说:“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用毁坏铁路的办法来反对帝国主义,正反映出中国人民在当时对帝国主义还没有本质认识的结果,正如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工人用毁坏机器来反对资本家的剥剥一样,表现出一个小生产者对先进工业技术的抵拒。

(4)封建迷信严重:时人记述:“京城演习义和拳者,童子居多……经师传授符咒,即有某仙附体,或某神附身。立即武艺精通,身体灵爽”,若练到“功候满足,即能枪炮不入,刀箭不伤”。拳众“信枪弹不伤之妄,遇有战事,竞冲头阵,联军御以洋枪,死者如风驱草。乃后队存区区之数,尚不畏死,倏忽间亦皆中弹而倒,西人皆深悯其愚”。

义和团的保护神颇杂,质诸其咒语可见:“天灵灵,地灵灵,奉请祖师来显灵。一请唐僧猪八戒,二请沙僧孙悟空,三请二郎来显圣,四请马超黄汉升,五请济颠我佛祖,六请江湖柳树精,七请飞标黄三太,八请前朝冷于冰,九请华佗来治病,十请托塔天王金叱木叱哪叱三太子,率领天上十万神兵义和团所请诸神中,尚有“封炮王”之称。“封炮王”名号不见经传,应是大师兄造神的结果,因为需要封住洋人大炮使之不响。此外,玉皇、如来、姜太公、诸葛亮、关羽、周仓等等,也都是义和团的保护神。红灯照因系女性组织,保护神则是观音、樊梨花、刘金定之类。3、清末新政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後新政、晚清改革、光绪新政等),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满清政府进行改革,但改革内容多与1898年的戊戌变法雷同。

主要内容(1)筹措军饷,训练新兵编练“新军”是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清政府对此投入了巨大财力,花费了很大力气。为了筹饷,清政府不惜巧立名目,多方搜刮。(2)振兴商务,奖励实业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接着,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钦定大清商法、商会章程、铁路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矿务章程、公司注册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这些章程规定,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这些章程和做法,都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

(3)清廷於1910年首次编制第一次全国预算。

(4)币制改革:1910年颁布《国币则例》二十四条,划一银币及铜币之重量和成色。

(5)修筑铁路:1900-1905年间铁路总体发展为三千二百哩。唯除全长201公里的京张铁路为本国修建外,其余铁路均为外国持有部分股权下所修建。

(6)废除科举,育才兴学:1901年,清政府命令各省城书院改成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各县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颁布学堂科举奖励章程,规定学堂毕业生考试后可得进士、举人、贡生等出身。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1904年又颁布《重订学堂章程》,详细规定了各级学堂章程及管理体制,以法令形式要求在全国推行。与普通学堂并行的还有专业教育,包括师范学堂及各类实业学堂,在学制上自成系统,一套完整的学校制度随之建立。

1905年,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使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最终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的脱钩。设立学部,为专管全国学堂事务的机构。清政府在推行“新政”过程中,把“奖游学”与“改学堂,停科举”并提,要求各省筹集经费选派学生出洋学习,讲求专门学业。对毕业留学生,分别赏给进士、举人等出身。对自备旅费出洋留学的,与派出学生同等对待。

(6)改革官制,整顿吏治:改革官制是清政府“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包括“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纳”,对统治机构作了一些改变。

(7)预备立宪:1906年9月1日,清政府颁布《仿行立宪上谕》,宣布预备立宪,原则为“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1908年8月27日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大纲共23条,其中“君上大权”14条,“臣民权利义务”9条,满篇“议院不许”干涉君主,臣民需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伪立宪的嘴脸暴露无遗

(8)构建现代法律体系:1903年起,《奖励公司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法官考试细则》、《集会结社律》等等先后出台。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三个总结性的大法:《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大清新刑律》、《民律草案》,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中国法律的现代化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4、中国的经济自由问题清末新政最大的成就是经济自由。中国人获取自由是由经济领域开始的。就传统经济领域而言,中国人当然可以经营农业、商业和手工业。可是,有个障碍迎面而来:财产所有权的限制。《大清律》承袭传统,明确规定:“凡祖父母、父母在,子孙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杖一百。若居父母丧而兄弟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杖八十。”理由是:“祖父母、父母在,子孙不得私财,礼也。居丧则兄弟犹侍乎亲也,若遂别立户籍,分异财产,均为不孝,故有杖一百、八十之罪。仍令合籍共财。"这是严重压抑经营积极性的规定。更为严重的是清政府为新经济的发展设置了种种障碍。突出的表现是办新式工商、交通和金融事业,一律实行批准制,往往相应设置垄断特权,不准民间资本自由进入。

1890年上海机器织布局开车生产,这是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个棉纺织厂。从1876年李鸿章批准筹办起算,几经折腾,整整历时14年。1880年,为办这么一个厂,李鸿章特地上奏,并经皇帝批准,给予该局十年专利,“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1888年张之洞在广东筹设织布官局,不得不致电李鸿章协商:“阅《申报》载,上海布局经尊处奏准:‘十年之内,不准另行设局’;是否专指上海而言?粤设官局本与商局有别;且进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