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池满水试验与消化池气密试验安全技术交底1.满水试验(1)夜间作业应设充足的照明。(2)向池内注水期间和蓄水后,严禁擅自下水。(3)向下水道、河道或明渠内排水应先向主管单位申报,经同意后方可排放。(4)放水应安设排水管道或沟渠,将放出的水引入邻近排水管道或渠道,不得随意漫流。(5)满水试验过程中,应对池壁预应力钢筋采取保护措施,严禁用尖硬物、重物撞击钢丝。(6)水池满水试验的池壁周围应划定作业区,设防护栏杆和安全标志,非施工人员不得入内。(7)满水试验完成后应及时放水,并按照设计或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放水速度和分次放水的水位标高进行放水。(8)满水试验过程中,应设置专人随时对水池外观、预留管道和孔洞的临时封闭部位进行检查,发现渗漏或可能破坏的征兆时,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9)水池满水试验前,结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100%或设计规定值;按照设计规定的位置布设水池沉降观测点,并对观测点进行校核、标定,记录初始数据;构筑物预留管道和孔洞的封闭部位应严密,受压堵板构造应符合施工设计规定,可承受满水时的水头压力。(10)满水试验应根据环境状况设观测作业平台、安全梯和工作便桥,观测平台、工作便桥临边必须设高度不小于1.2m的栏杆,并满铺稳固的脚手板,栏杆下缘应设高度不小于18cm的挡脚板;安全梯两侧应设栏杆,观测作业平台、工作便桥、安全梯必须采取防滑措施;安全梯、作业平台、工作便桥使用前应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11)满水试验观测水位的人员应设两人,工作时必须走安全梯、作业平台、工作便桥、系安全绳。观测人员应位于作业平台上,两人相互配合,一人观测另一人对观测人员进行监护。需在水中作业时,应选派熟悉水性的人员操作,并采取防溺水措施。(12)向水池内灌水宜分三次进行:第一次灌水为设计水深的1/3;第二次灌水为设计水深的2/3;第三次灌水至设计水深。对大、中型水池,宜先灌水至池壁底部的施工缝以上,经检查池壁底部无明显的渗漏时,再继续灌水直至第一次灌水深度;灌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灌水的间隔时间,不得小于24h。(13)水池灌水过程中,应设置专人按设计或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频率,对水池水位下降值、沉降速率、不均匀沉降、结构变形或位移进行量测并作记录;当发现水位下降速度过快和水池沉降速率、不均匀沉降、结构变形大于设计规定值时,应停止灌水,采取处理措施。(14)满水试验前应按下列内容要求编制试验方案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1)防溺水措施。2)供电系统布置。3)孔洞封堵措施。4)水池灌水速度的规定。5)水池漏水、开裂的紧急处理措施。6)制订满水试验值班和观测人员守则。7)满水试验供水的引接和排放疏导系统设计。8)满水试验水位观测作业平台、安全梯和工作便桥施工设计。9)满水试验水位、池体沉降和地表影响区沉降的观测规定。(15)满水试验工序的安排应符合下列要求:1)试验前池体的混凝土或砌体的砂浆应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2)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满水试验应在预应力施加以后,保护层喷浆以前。3)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满水试验应在防水层、防腐层施工和池外回填土以前。4)砌体水池满水试验应在砌筑水池砂浆勾缝和防水层施工完毕,并经验收合格以后进行,池外回填土工序的先后安排应符合设计规定。2.气密试验(1)消化池经满水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气密试验。(2)消化池气密试验的试验压力、气室容积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3)安装、拆除池顶的堵板,作业人员应系安全带并设监护人员值守。(4)消化池气密试验前,必须将气室内可燃气体排除,经检测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气密试验。(5)试验前,必须在消化池危险区的周围设置围挡、安全标志;试验时必须派人警戒,禁止非作业人员入内。(6)气密试验前,必须严格按照试验方案的规定焊接堵板;安设供气管路和排气阀(跑风),并对质量进行检查、验收,确认符合规定,并形成文件。(7)试验用供气管路应采用金属管,不得使用软管;试验中使用U型表时,U型表和水银应由专人保管,防止水银散落;试验中使用的压力表、安全阀等,必须经过标定、合格后方可使用。(8)气密试验前应按下列内容编制试验方案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1)空压机、照明和供电系统的布置。2)规定升压制度和应观测的有关数据。3)置换气室内有毒、可燃气体的方案。4)观测用作业平台、工作便桥和安全梯。5)制定气密试验值班制度和观测人员守则。6)堵板必须设置进、排气阀,并明确规定排气阀的规格,安装位置。7)消化池和供气管路一旦发生漏气、开裂和接头滑脱时的紧急处理措施。8)消化池堵板必须根据气密试验的试验压力进行结构设计,其安全系数不得小于3.0。(9)试验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1)试验时,升压应分级、分步缓慢进行,逐步达到试验压力。2)必须按照设计文件的规定施加试验压力,严禁随意提高试验压力值。3)试验开始升压时,作业人员严禁站在受压堵板和供气管路接头的正前方。4)修补池外缺陷前必须将其排气阀打开排气,经检测确认气室内无可燃、可爆危险,方可进行修补。5)试验过程中,所有受压堵板均应设专人在有防护措施的条件下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6)气密试验时观测人员进行观测和外观检查,必须走安全梯和工作便桥,且应在工作平台上进行仪表读数记录等。7)气密试验过程中发现漏气点必须做出标记,严禁敲击;消化池处于承压状态时,禁止对其任何部位或附件进行修理。8)气密试验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由于气温、太阳直射等因素引起的消化池内压力骤升现象,必要时,应采取降压措施。一、安全生产目标我司将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建设工程文明施工、安全管理等相关文件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和《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检查评定标准》的内容,并按“示范文明工地”的要求进行施工,自费维护工地现场的临时绿化。二、安全生产保证措施为保证本项目顺利施工,达到“安全文明生产目标”及“示范文明工地”,创合格工程及预防与避免伤害事故,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我司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和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一)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为确保我司承诺的工程工期和安全文明施工生目标,本工程我司安排的交叉作业较多,施工面积大,施工难度大,安全生产尤为重要,为了有条不紊地组织安全施工,必须组织所有施工人员学习和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条例,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按施工区域分别确定专职安全员,各生产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建立一整套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1)实行项目经理安全负责制: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整个工程的安全负全面责任;(2)施工经理:安全直接责任人,在组织施工的同时也对整个工程的安全负直接责任;(3)安全员:安全直接责任人,主管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策划安全活动,对整个工程的安全负直接责任;(4)现场施工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任,项目副经理为副主任的安全生产委员会;项目部领导、施工队长、现场各专业负责人必须是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并对名自负责施工范围内的安全负直接责任。(二)保证措施(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明确安全责任目标。对职工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定期开展安全活动,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安全生知识,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2)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针对本项目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首各级人员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有组织、有领导的开展安全管理活动,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承担组织、领导安全生产的责任;(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建筑施工安全规程。同时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和奖罚条例,并认真执行;(4)走道板材质要符合规定,铺设牢靠,不得出现翘头。电焊作业台搭设力求平衡、安全、周围设防护栏杆,所有设置在高空设备、机具,必须放置在指定地点,避免载荷过分集中。并要绑扎,防止机器工作中松动。(5)所有安全设施由专业班按规定统一设置,并经有关部门验收,其它人不得随便拆动。因工作需要必须拆动时,要经过有关人员允许。事后要及时恢复,安全员要认真检查。(6)安全员每天深入施工现场的每一作业面巡视,并记录安全日记,对安全设施(脚手架、防护网等),安全防护措施,安全保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设备运行情况以及现场人员遵守安全规范情况进行检查和实施有效的监督,发现符合者,出具整改通知单,责令限期整改,对不听劝阻者,经项目经理批准采取停工整改、罚款教育等手段进行纠正。(7)各种施工机械编挂操作规程和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专机专人使用保管,机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电动、风动机具按使用规程使用。(8)落实安全责任制,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并配置专职安全员,管理、监督安装过程的安全工作;(9)安全教育与培训:施工前完成三级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一月组织一次;(10)坚持安全教育,实行班前安全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11)坚持安全教育制度,提高安全防护意识,使员工明了“三不”原则,即:不伤害自已、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12)施工人员要求:具有合法的劳动手续,没有感官缺陷、心血管疾病以及不适应从事操作的疾病;(13)所有施工人员均参加投保“意外伤害保险”,减轻意外伤害程度;(14)安全检查: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安全会议制度,及时消除隐患,做到“三定“即:定人、定时间、定措施;(15)特种作业人员(电工、电焊工等)除经我公司的安全审查外,积极按规定参加安全操作考核,取得劳动监察部门核发的《安全操作合格证》,坚持“持证上岗”;(16)参与管理:施工人员参与签定安全协议,并作出安全保证;(17)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还,穿软底防滑绝缘鞋。挂安全网,设醒目标志,用红白小旗绳圈转围。(18)积极参与业主、监理等单位组织的安全监督检查活动,服从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团结一致把工地的安全工作搞好。(三)安全教育(1)所有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首先接受安全教育,并有受教育者签字记录存档。(2)安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施工现场安全环境、工程概况、现场安全管理规定、本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其它相关规章制度的教育。(3)特殊工种除进行上述教育外,还要进行特殊工种的技能考核,邓得国家认可的合格证后主准进入岗位操作。(4)未进行安全教育的全体施工人员和未取得国家认可合格证的特殊工种严禁上岗作业,如有违章按相应规定予以严厉处罚。(5)每周一上午由安全员或安委会成员组织召开班前现场安全例会,总结上周安全工作情况,强调本周安全施工注意事项,并有参加例会人员签字记录存档。(四)施工用电安全措施(1)保证有正确可靠的接地及接零保护措施;(2)电气设备的装置、安全、防护、使用、操作与维修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要求;(3)有醒目的电气安全标志,操作规程牌;(4)必须经常对现场的电气线路,各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电气绝缘、接地电阻、电保护器、杆保险等是否完好进行检查。查出的问题要做到定型、定时、定措施,及时整改;(5)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且应有电工现场值班监护,以防发生意外;(6)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作,必须由电工完成;(7)机电工长主管现场电气的安全技术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电工维修工作记录》由指定电工代管;(8)室内配电必须采取绝缘导线,距地面不得小于2.5mm,采取防雨措施;(9)现场设总配电箱及分配电箱,分配电箱连接开关箱。箱内边接线采用绝缘导线,接头不得松动,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10)所有电缆、用电设备的拆除、现场照明均专业电工担任,要使用的电动工具,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值班电工要经常检查、维护用电线路及机具,保持良好状态,保证用电安全万无一失。(11)所有电源线、电动机器必须是合格产品并在有效期内,电路必须设置漏电保护设备,坚持专人负责管理;(五)防火安全措施根据建筑施工现场特点,施工中从实际出发,坚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1)建立以保卫负责人为组长的安全防火消防组;(2)施工现场明确划分用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堆场、仓库、易燃废品集中站和生活区域,并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材;(3)施工现场必须道路畅通,保证有灾情时消防车畅通无阴;(4)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指定专人维护、管理、定期更新,保证完整好用;(5)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瓶等危险品的距离不得小于10m,易燃易爆物品不得小于30m;乙炔发生器和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钨钢圆锯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速冻西洋芥蓝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计算机信息服务项目成效分析报告
- 2023年全长淬火重型钢轨项目评估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磁性开关气缸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瓜条馅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清爽控油洁面乳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气体绝缘柱上负荷开关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抗菌防霉乳胶漆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天然药物浓缩纯化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布鲁氏菌病查房
- 结算周期与付款方式
- 成人氧气吸入疗法-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表(新表)
- 高考英语单词3500记忆短文40篇
- 2024年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河上建坝纠纷可行性方案
- 施工人材机配置方案3
- 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的教学策略
- 第五单元学雷锋在行动(教案)全国通用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 服装店人员不稳定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