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备课组建设一点思考和做法_第1页
关于备课组建设一点思考和做法_第2页
关于备课组建设一点思考和做法_第3页
关于备课组建设一点思考和做法_第4页
关于备课组建设一点思考和做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备课组建设的一些

思考与做法

一、树立正确意识,形成组内合力一是树立忧患意识二是勇挑重担的意识三是钻研求进的意识四是形成合力的意识二、制定计划,周密安排。

报刊杂志目录报纸:扬子晚报文摘报中国剪报现代快报常州晚报杂文报 文学报文汇读书周报作文与阅读报作文评点报杂文报语文周报语文报新课程导报

人民文学阅读与作文演讲与口才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与考试中学生优秀作文中学生博览中学生博览(中学生心理版)

中学生作文指导中学生优秀作文 优秀作文选评世界中学生文摘 名言与警句思维与智慧 中华活页文选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阅读与鉴赏(高中生)

名作欣赏诗歌月刊中学生世界文学 文史知识诗刊 读书青年文摘 作品与争鸣半月谈 海外文摘课外阅读 博览群书素质教育 晚报文萃(半月)传记文学 中国校园文学中外文摘 语文世界语文学习 中外书摘散文古典文学知识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

畅销书摘新语文学习语文新圃中学生阅读(高中)名人传记新智慧文摘版读书文摘散文诗书屋文史博览散文诗高中生读友阅读与写作满分作文视野(半月)读者课堂内外满分阅读创新作文高考金刊三联生活周刊经典美文》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散文天地格言智慧天涯书城作文成功之路南方周末

……学案举例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沁园春·长沙课前学习【学习目标】【词语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解释下列词语【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2.词与词牌:3.名家品评4.中国诗歌发展的脉络:

学案举例5.诗歌的分类6.名言名句7.写作素材积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角度点拨:①人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兼怀天下的志向;②青春需要激情;③迈好人生的步伐;④社会是一所学校课堂学习【整体把握】【语句品评】学案举例课后学习【课后学习】一、基础知识二.语言运用三.阅读迁移学案举例“不虚美不隐恶——《史记》的史家传统”专题

《高祖本纪》(司马迁)◆课前学习【教学目标】【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2.文体常识(1)纪传体(2)互见法3.背景知识学案举例4.写作素材(1)身受腐刑的司马迁,生遭尽世人的白眼,死无颜面对己逝的宗族,他的挫折足可以放大内心痛苦郁郁而终,但平静的心境与坚强的意志使其由一介匍匐于地的殿臣站立成一个为民写史的华夏史官,《史记》永表后世。角度点拨:①忍常人之不能忍,才能做常人不能做的大事;②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才能成功;③直面挫折,勇敢崛起。。(2)范增力主消灭刘邦,项伯为报私恩,连夜前往刘邦军营通告张良。鸿门宴中,项羽不理睬范增杀死刘邦的暗示。项庄舞剑意在刘邦,项伯舞剑保护刘邦。最终,刘邦成功逃脱,项羽错失良机。角度点拨:①人心齐,泰山移;②祸起萧墙;③机遇不等人学案举例◆课堂学习【整体把握】【文言知识】一、加点字注音二、解释加点字三、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四、找出下列句中的活用字并解释五、写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六、写出下列句子的句式七、翻译下列句子◆课后学习课内提优·夯实基础一、基础知识二、语段精读拓展提优·增强能力三、阅读迁移记叙文:第一讲起承转合,线索清楚——记叙文的记事线索第二讲散而有聚,中心突出——围绕中心叙事第三讲简笔传神,繁笔写意——写人记事要具体第四讲围绕中心,记二三事——复杂叙事指津第五讲山重水复,曲径通幽——记事要有点儿曲折第六讲抓住特征,画好眼睛——人物外貌描写举隅第七讲选取有效细节,注重内心效果——人物描写中的有效细节第八讲景中有“我”融情于景——写出自己眼中的“这一个”景第九讲摹“形”绘“色”妙笔生花——如何具体描述景物特征第十讲借景抒情,情寓于中——写出观景察物的感觉议论文:第一讲议论文的审题与立意第二讲议论文论点的确立与表述第三讲并列式议论文的层次设置第四讲议论文的宏观结构第五讲议论文的微观结构第六讲层进式议论文的层次设置第七讲议论文六段式结构模式第八讲议论文语言的修辞美第九讲议论文语言的句式美第十讲议论文语言的个性美迎一模第一周计划周次日期星期主要教学内容备注(早读)12月9日星期一试卷分析成语、名著2月10日星期二现代文两篇体裁、结构篇成语、名著2月11日星期三现代文两篇体裁、结构篇成语、名著2月12日星期四结构答题技巧归纳总结成语、名著2月13日星期五阅览成语、名著2月14日星期六综合卷一份成语、名著2月15日星期天评讲综合卷

三、群策群力,精细备课。

集体备课时树立的几个意识:1、责任意识2、合作意识3、整体意识4、超前意识5、反思意识

三、群策群力,精细备课。

集体备课一般按照这种基本程序::1、个人初备2、中心发言3、修正教案4、重点跟踪

5、课后交流四、查漏补缺,分类推进

五、开展课题研究,以科研促教学

1.坚持听课、评课制度,追求高效课堂2.,鼓励备课组老师多写论文,多进行课题研究。

3.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我们高三的复习安排。

一、回归课本,充分挖掘课本的利用价值。实词解释、活用、通假、句式、翻译、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常用术语(如谦辞、敬辞、有关官职升迁变动兼代及其他常用的视事、致仕、乞骸骨、下车等等)、固定结构(……之谓乎、如……之何、得无……乎?孰与、有以等)

一是文言文:三是各个模块后的作文训练。四是名句。二是字音。比如,对诗歌鉴赏的景物描写题的指导二、专题复习,夯实基础【2010年《考纲》对诗歌鉴赏的规定】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人物形象

剑客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分析:塑造了一个十年磨一剑,想干一番大事业的剑客形象。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其中“剑客”为诗人自喻,而“剑”则比喻自己的才能。二、动物形象

马诗

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分析:塑造了一匹愿意驰骋沙场的马的形象,并借此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决心。三、植物形象

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分析:描写了朴素淡雅、不事雕琢的梅花,并以此寄托了诗人不向世俗献媚,保持坚贞纯洁的操守的情怀。《小松》(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松特点:刺头坚硬不屈初时不为人注意,最终长成凌云之木勾画出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以小松喻人,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四、事物形象

石灰吟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分析:这首诗处处以石灰自喻,借石灰不怕焚烧、并要保持清白的意愿来表达自己愿意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五、景物形象写景状物的诗歌,多数描绘的是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的形象。诗人极少对此作细致全面的铺叙,而是抓住景物的特征,亦即抓住景物最能传神的地方,用准确的简洁的语言加以描绘。这样的形象,也就是诗歌的意象或意境。

意境型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提问变体:

A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B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

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江山绚丽,四野青绿,花草馨香,泥融土湿,日丽沙暖,燕子忙筑巢,鸳鸯在静睡。(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暂得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雄浑壮阔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要答具体(点出情感的缘由来)。景与情的关系:乐景哀情乐情哀景一切景语皆情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实战演练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景色越优美,越觉离别的难堪。作者在此处运用了“乐景衬哀情”的手法,抒发了离别之愁。形象类答题步骤1、找出诗人描绘形象的有关诗句;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和效果。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方式其他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双关对比、设问、反问等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其他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对比、衬托(正衬、反衬)、虚实、正侧、用典、扬抑、烘托、照应等这首诗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何特点?这首诗(或某几句)是怎样(或如何)写景的?这首诗在描写某景物时用了什么手法?有关景物描写方面的技巧常见提问方式诗歌中写景的常见方法1、运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等)2、动静结合3、绘色、绘形、绘声4、虚实结合5、白描6、多种观察角度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答题示例:

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此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鉴赏诗歌的语言】语言的结构语言的锤炼语言的风格作家的语言风格李商隐—委婉含蓄李清照—婉约缠绵陆游——慷慨悲凉杜甫——沉郁顿挫、激愤悲慨白居易——明快简洁、明白晓畅李白——清新飘逸、豪迈洒脱王维——闲适恬淡、清幽空寂(诗中有画)辛弃疾——豪放悲慨杜牧——俊爽明快苏轼——豪迈旷达、雄健奔放陶渊明——平淡质朴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平实通俗、简练生动婉约缠绵、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慷慨悲凉1、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2、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3、鉴赏诗眼4、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考查形式语言的锤炼2010年四川卷减字木兰花向子諲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注】向子諲,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4分)答:(1)“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高考集锦A、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何字?为什么?B、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解答点拨:此题要求品味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意境情感来分析。一、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提问方式

玉楼春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皱波纹迎客棹[zhào]。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提问】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解。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闹,本指热闹,此处指春意盎然。参考答案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作者用拟人手法描写花满枝头充满生机的景象,以动写静,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步骤三)(步骤二)(步骤一)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3、结合艺术手法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二、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提问方式】解答分析:古诗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定下全诗的感情基调,统领全诗的主旨,分析关键词必须围绕全诗进行赏析。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提问】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参考答案颔联:清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写出了清幽静谧的境界。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琴上尘埃,语义双关,表露不胜渴望之情。全诗以“微风”为线索,表现了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了思念故人的渴望。1)全诗哪些地方紧扣该词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什么内容。2)该词对领起内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3)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如线索、呼应、铺垫、统摄、定基调等)。赏析“关键词”思路分析:三、鉴赏诗眼【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字或词。【提问方式】你认为这首诗某一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本首诗歌的诗眼是某一字,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提问】古人有“一诗之眼”的说法。这首杜诗,其“诗眼”是什么?以颔联为例,联系全诗,说说是如何体现诗眼的?

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诗眼是“孤”,即孤独之意。参考答案“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遗失在万里云天中,真令人心生怜意”。“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步骤三)(步骤二)(步骤一)颔联形象地写出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也写出作者身处乱世,无人理解的孤独。(步骤四)1、点出诗眼,并释义。2、紧扣诗眼,解释句意。3、结合表现手法指出如何突出诗眼。4、总结该联如何点明主旨,突出诗眼。四、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提问方式】A、诗中的某一词或某一句,有的版本说法不同,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B、诗中的某一词有人认为换成某词更好,你的看法呢?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提问】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雁引愁心去”好。它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与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相呼应,对仗也更工整。“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回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参考答案【步骤分析】先要明确回答自己认可的对象,绝不含糊;其次解释手法、内容(如在写景句,就勾勒其描绘的画面,如在抒情句,就写出其能更好抒发的情感);再考虑结构、表情达意、音韵等方面的作用。也可以适当分析另一词语或句子的不足。一、边塞诗(1)戍边报国(2)渴望安定(3)思念故乡二、山水田园诗(1)赞美山河(2)热爱生活(3)闲适安逸(4)超脱避世三、咏史诗(1)仰慕先贤(2)借古讽今(3)评价史实(4)怀才不遇四、羁旅赠答诗(1)文人失意(2)漂泊哀伤(3)思念亲人(4)生活潦倒(5)互勉互慰五、写景咏物诗(1)托物寓理(2)托物言志思想内容关于现代文考纲说明: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关于现代文结构考纲说明: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关联与安排。命题角度

1.行文思路特点(情感发展脉络、线索)

2.文句语段作用

3.文章结构方式(总分、并列、层进、对照等)一、作品的整体构思题提问方式:1、具体分析文章的思路特点。2、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什么特点?3、文章是如何体现某个主题的?示例1: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2008年湖北卷)

①作者开篇说“不喜欢雾”。②来到加德满都后,作者开始“喜欢”进而“赞美”加德满都的雾景。③雾引发了作者的关于朦胧美理性思考。④作者最终“陶醉”在雾境的幻象之中总结一:文章的结构,实际是文章段落之间和段落内部的组合关系。分析文章的结构,实际是要求分析这种组合关系,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方法(1)分辨段的类型方法 (2)归纳意群方法(3)寻找标志方法(4)抓住情节转换方法(5)抓住情感变化。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什么特点?(07重庆卷《告别三峡》)

①文章紧扣“告别三峡”这一主题,②在材料安排上,先写告别三峡时的怜惜、怅惘、失落、不舍等感受,再写认清告别三峡的意义,展望三峡移民的美好未来,③从感性到理性,层层深入。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2008年江西卷《朦胧的敬意》)

•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①②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③—⑩段分写:③④⑤段写作者为鲁迅守灵时的所见所感;⑥—⑩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是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⑾⑿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总结:文章整体构思特点①以什么为线索结构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如《魔盒》《球花风铃草》)。②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木笛》)。③先抑后扬(《雾》)(先扬后抑《雅普雅普岛的金喇叭》)④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借古喻今(《两颗树》《上善若水》)总结:文章整体构思特点⑤设置悬念(《城市羔羊》《球花风铃草》)⑥对比烘托(《故乡的孩子》)、铺垫照应(《婺源归来》)⑦详略有致⑧倒叙、插叙(《祝福》《走出沙漠》)⑨感性到理性、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先记叙后议论(《婺源归来》《告别三峡》)……二、作品部分及几个方面的关联题提问方式:①某句话在文章中有何作用?②这段文字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③作者为什么要写到某物或某个情节?(有何用意?)《侯银匠》

第二段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1.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2、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干着眼,为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告别三峡》(2007年重庆卷)(2)“告别不一定都是坏事”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三峡移民的告别场面,引出下文对开始新生活,建设新家园的议论。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泰山很大》(2007年江西卷)第2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1)赞美村民的特有的淳朴。

(2)说明延村居民现在生活不富裕。(3)表现延村后人失去进取性。(4)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婺源归来》第1题(9、10两段写了两处的居民生活,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内容—思想感情—结构答题思路:(1)文字表述的内容。(2)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主题)。(3)结构上的作用。(与上文呼应;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等)《婺源归来》第1题(9、10两段写了两处的居民生活,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坚硬的荒原》第1题(南通调研卷)(分析开头景物描写的特色及作用。)1.特色:比喻、拟人。2、作用:突出荒原的凄清、空旷、荒凉和寒冷;渲染悲凉气氛;为下文写老人和孩子在荒原上艰辛种树作铺垫。1.确认指定文句语段在行文中的位置。2、辨明是一句话还是一段文字。

3.根据题干表述方式明确答题的方向。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主题(表达了什么感情,含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结构(开头段、中间段、结尾段)

总结:文句语段作用题突破口

结构作用:(1)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2)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

(3)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梨花恒美》“文中提到宋代词人李清照并引用了她的作品,其主要作用是什么?”(3分)作者用了衬托的手法,以美衬美,用淑女加美女的李清照和她的作品来进一步突出梨花的自然朴素、清雅高贵之美。《溜索》:12.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6分)12.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的流泪发抖:(1)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2)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总结:某一事物、景物或某一情节在文中的作用:(1)作为全文线索(2)有利于深刻地表现主题(点题)。(3)烘托(着重事物)

(4)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着重景物)(5)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6)推动小说情节发展或者是为下文某情节作伏笔。(着重情节)文学类文本阅读(三)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丰富含义”重在思想性,“表现力”重在艺术性考纲要求常见类型1、解释下列句子(词语)在文中的的含义;2、下列句子(语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3、联系全文,说说下列句子反映了什么哲理?4、联系全文,说说下列句子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答题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对句子作用的分析,要从结构形式方面和内容主题、思想情感方面入手。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3、理解标题的含义命题类型一、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指代义、引申义、修辞义(比喻义、拟人义、象征义、双关义……)、哲理义、情感义、(一)、课前练习(含比喻)1、②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07年全国卷《总想为你唱支歌》)

南方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远没有大西北粗犷坚韧。表层含义言外之意反衬(二)、(07山东卷《灯火的温情》)

(含象征)2、第一、三段都出现了“荒野无灯”,请分别指出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意。①记忆中留下的对野外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②身居闹市与朋友之中却感到无靠无助的心境这种感触从环境到心境(二)、(07山东卷《灯火的温情》)

(含象征)3、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意?

1、句间关系——不会怕……却会怕……2、关键词语——“冷”、“灯”孤绝、艰苦1、温暖、真情2、尊严自信、人格风骨象征08高考辽宁卷〈雨韵〉17、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①雨韵是人生四季的旋律。②雨韵是增强生命记忆的媒介。③雨韵是大自然美丽的乐章。1、语境分析法(结合上下文)2、语法分析法(主谓宾或分句间关系)3、关键词突破法(代词、动词、形容词等意蕴丰富的词以及表现作者情感态度的词)4、修辞还原法(寻找对应的本义)5、因果分析法(寻找现象背后的原因、目的等)6、句子位置分析法(总领、过渡、总结句)7、主旨解读法(理解标题、中心句等)三、技巧归纳点击考纲

分析作品基本特征

把握主要表现手法。

《2011考纲》

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

题型一:鉴赏文中某句话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题型二:鉴赏文中某一段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常见题型:文章××段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提问变式:

1、这段话写了××的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2、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文章××进行赏析。

3、请多角度赏析文章××段的表达特色。题型三:鉴赏全文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常见题型【精彩回放】

记忆里的村庄,炊烟和着日升日落的节拍,发出开启新生活的信号。没有风的时候,一束束炊烟像一个个浓墨重彩的感叹号,提醒人们繁忙的一天开始了。黄昏的时候,我们从地里干完活,走在回家的路上,大老远就能看见一束束炊烟,慢慢地穿过林梢。夕阳的余晖洒在林梢间,像涂上了一层层金粉。那时候,我就想,一辈子再也不离开这个村庄了,只为在每天的日升日落中看这炊烟升起又熄灭,熄灭又升起,多好啊!11.文章第二段描绘乡村景象,请分析其表现特色。(4分)四、《跟着炊烟回家》

2011南通一模卷【精彩回放】答案:【围绕“炊烟”这一主体,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描绘了乡村的恬静幽美,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11.文章第二段描绘乡村景象,请分析其表现特色。(4分)怎么写的?写了什么?作者情感【精彩回放】1、金黄色的地毯上到处滚动着豆粒般的农人。2、老牛蹲卧于闭风的墙角,不紧不慢地咀嚼着储满阳光的稻草。

用生动的比喻,把“稻田”比作“地毯”,把“农人”比作“豆粒”。从色彩、动态两方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故乡的风景美和农忙时节农村特有的生活画面。(2分,说出“比喻”修辞1分,分析1分)

用细节描写(或拟人手法)表现了农村生活的温馨、宁静、平和。(2分,说出细节描写(或拟人手法)1分,分析1分)一、《温软的稻草》2009年苏北模考卷

根据文中内容,从表现手法及效果赏析下面两句话。(4分)

“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4分)【精彩回放】

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如收割机、麦茬、青草等(1分);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1分);运用了比拟的方法(1分),来表现关中麦收时节丰收的热闹喜悦的情景(1分),语言表达富有韵味(1分)。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怎么样?三、麦天(07年江苏高考卷)

七、《上善若水》(2009江苏高考卷)⒔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问题质疑】【参考答案:1点1分,2点2分,3点4分,4点6分】①表达方式: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②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③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④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夹叙夹议)(借物喻理)(借古讽今)(由实到虚,层层深入)⑤多用对比:运用对比,突出它的历史悠久、生态环保等优点。⑥引用:引用许多古诗句、典故等,写出了都江堰的历史悠久,也丰富了文章内涵。题型三:鉴赏全文的表达特色及表达效果答题要点:从全文整体把握,不能局限于某一段落。思考角度:表达方式:夹叙夹议、议论抒情相结合,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等。结构特点:由实到虚、虚实结合,由感性到理性,由点到面、点面结合,一线贯穿,卒章显志、详略恰当等。表达技巧:借古讽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侧面烘托、多用对比等。语言风格:多用口语,质朴自然;多用修辞,语言诗化、优美,富有意蕴等。

方法点拨

表现手法一般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的艺术手段。表现手法内涵可从如下多个方面考虑:一)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比拟、对偶、排比、借代、反复、反问、设问二)表达技巧:象征、对比、类比、衬托、联想想象、扬抑结合、动静结合、白描、渲染、虚实结合、托物言志、借古喻今

铺垫、悬念、伏笔、开门见山、点面结合、以小见大。

三)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四)结构特点:开篇点题、卒章显志、前后呼应、一线贯穿、过渡照应、巧设铺垫、详略适当五)人称运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六)句式表达:多用短句、长句短句交错、整句散句结合七)语言风格:多用口语,质朴自然;多用叠词,富有音韵;多用修辞,语言诗化,富有意蕴等。【知识梳理】小说一、小说的特点: 1、完整的故事情节

2、鲜明的人物形象

3、典型的环境 4、深刻的主题

5、精巧的构思

情节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题型: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3、概括类例1、2010广东卷《面包》16.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

我们知道,对事件的完整叙述,我们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材料本身未涉及的除外),万万不能粗枝大叶,丢失了本该有的要素,此为其一;其二,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我们在概括故事情节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还得注意事件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答:①妻子发现丈夫凌晨在厨房。1分②妻子仔细观察后发现丈夫偷面包。1分③厨房对话中,妻子没有揭穿丈夫的谎言。1分④第二天妻子找借口把自己的面包匀给丈夫。1分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埋下伏笔;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文章波澜;三是点明主题;四是塑造了人物形象。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答题格式:

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人物形象的揣摩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答题格式:

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2010江苏卷《溜索》13.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6分)【答案】(1)“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2)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

(3)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

(4)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1、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2、通过分析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3、注意人物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4、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环境鉴赏思路1、对主题思想的暗示2、对人物形象的烘托3、对小说氛围的创造4、对小说情节的推动(10年安徽卷)12.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6分)

【试题答案】特点: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作用: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发展。

答题思路: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⑤奠定情感基调⑥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环境描写作品主题的挖掘: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2010江苏卷《溜索》14.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答案】深刻意蕴:

(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

(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

(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

(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情感取向:(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

(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

(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1、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3、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事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三,作文教学

“平庸”不等同“庸俗”,庸俗是指言行、状态不合常情常理常识,有违道德规范,令人不快或嫌恶;“平庸”说得直白些有两种情形,一是“混”,没人人生追求,其生活状态是浑浑噩噩,庸庸碌碌,虚度时光,随波逐流,“活着是为了吃饭”;二是有所事事,却因才智平平,结果总是不妙。。评分细则:

“拒绝平庸”的解释,细则上这样写:在道德方面,“平庸”和价值理想有着相对立的含义,所以,“拒绝平庸”也就是追求高洁、高尚、神圣。《现代汉语字典》对“庸俗”作如下解释:平庸鄙俗;不高尚。

评分细则文中这样写道“今世之人,多以奉行‘中庸’之道自喻。即与世俗同流,人云亦云,而其自身便少了一些原则,多了一些铜臭,少了一些坚守,多了一份谄媚。”“现今社会的娱乐话,亦使知识分子们愈加平庸,从泛滥地‘说三国’‘说明清’,再到忙于为‘超女’们正名,平庸的知识分子令人茫然……”

范文68分《作文审题》《妙笔生花话开头》《巧设记叙文的波澜》《记叙文如何描写》《议论文怎样说理》《怎样拟定分论点》《让你的分论点靓起来》《让你的文章变得深刻》《议论文一料多用指导》三,作文教学

命题作文的审题1、审题首先要弄清材料与标题的关系。

自生命萌动之初,你在人世间就有了自己的位置;到生命终结之际,你在大地上仍有自己的位置。如果你老是向前看,你的位置肯定在后面;如果你老是向下看,你的位置必然在上面……在整个生命历程中,你一直同位置打交道。

请以“位置”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不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