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_第1页
《应用统计学》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_第2页
《应用统计学》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_第3页
《应用统计学》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_第4页
《应用统计学》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完美格式《用计》科第章

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有三种涵义,其基础((1)统计学)计话动(3统计方法(4)统计资料2.一个统计总体().(1)只能有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3.若要了解某市工业生产设备况,则总体单位是该市((1)每一个工业企业(2)每台设备(3每一台生产设备(4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4.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刷65分71分80分和87分,四个数字是((1)指)志)变量(4标志值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1)工人年龄(2)工性别(3)工人体重)工人工资6.现要了解某机床厂的生产经情况,该厂的产量和利润是().(1)连续变量(2)离散变量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4)前者是离散量,后者是连续变量7.劳动生产率是()。(1)动指标(2)质量指标)流量指标(4强度指标8.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述方法经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1)统计分组法(2大量观察法(3练台指标法(4)统计推断法9)是统计的基础功能。(1)管功能)询功能(3信息功能(4)监督功能10)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1)真实性(2)及时件(3)体性(4)续性11.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1)差异性(2)综性(3社会性)同质性12.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1)威廉配第)亭尔(3)凯特勒恩格尔13.统汁研究的数量必须是().(1)抽象的量(2具体的)连续不断的量(4)可直接相加量14.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1)平数(2)相对数(3)绝对数(1)数1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1)指标和标志之同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变换(2)标和标志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3)指和标志之间不存在戈系)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答案:一、1(2)2)3)4(4)5(2)6)7(2(2)9(3)10(1(4)12(3)13(2)14(3)15(1)二、1×2×3√4×5√6×78×√10×12×二、判析题l.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所以它不关心、也不考虑个别现象的数量特征。(2.三个同学的成绩不同.因此在三个变量()3.统计数字的具体性是统讣学别于数学的根本标志。()4.统计指标体系是许多指标集的总称。()5.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6.统计研究小的变异是指总体位质的差.()专业整理

知识分享

完美格式7.社会经济统计是在质与量的系中.观察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8.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9.综合为统计指标的前提是总的同质.()10.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是数指标,其值大小与研究的范围大小有关)11.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质的特,此,可以用文字来表.(12.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和合指标法分别用于统计调查阶段、统计整理阶段和统计分析阶段。(第章

统调一、单项选择题1.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调查对象是(各货商店2)各百货商店全体工作人员(3)一个百货商店(4)每工作人员2.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1)全国人口(2)每一个人3每一户(4工人工资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普查,填报单位((1)部设备2)每台设备(3每个工业企业全部工业企业4.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查方式是((1)普查(典调()样查()点调查5.统计调查项目是()。(1)调查过程中应进行的工作总(2)计调查计划(3)在进行调查过程中必须得回答的问题目录(4用统计调查的结果来得到答案的项目6.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1)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2)定调查的范围(3确定调查的单位(4)登记的方便7.某厂的职工人数构成如下:

该组的分组标志是()(1)性别(男女3)文化程4)性别文化程度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上又如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则组的组中值((1)520)510(4)5409.次数密度是)。(1)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次数(2)组单位组距内分布的次数(3)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频率4单位次数的组距长度10.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1)小于1(2)等于(3)于1(4不等于11.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t第一为40~50,第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第五组为80以上.习惯上规定((1)50在第组70在第组)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3)70在第组,在第组(4)80第四组50在第组专业整理

知识分享

完美格式12.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组研,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1)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2)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3)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的多()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13.分配数列有两个组成要素,们().’(1)个是单位数,另一个是指标数2)个是指标数,另一个是分配次数(3)一个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4)一是总体总量,另一个是标志总量14.下面哪一条不是统计分组的用()(1)划分类型(2)反映总体内结构(3研究现象间的依存关系(4)反映现象的变动趋势15.统计表中的任何一个具体数都要由()限定。(1)表的总标题(2)表的横行题(3表的横行和表的纵栏(4)表的总标题、横行标题和栏标题二、判析题1.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前的工作重点来确定.()2.调查时间是指进行调查工作需的时间。(3,对变化较小、变动较慢的现应采用一次性调查来取得资料。()4.调查单位就是填报单位。(5.调查对象就是统计总体,而计总体不都是调查对象()6.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对象可同时又是调查单,调查单位可以同时又是总体单位。()7.进组距分组时,当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把此值归并列作为上限的一组。()8.统计表的主词栏是说明总体种统计指标的。()9.直接观察法不能用于对历史料的搜集。()10.为了解某县主要农产品生产本可进行经常性调查11.较小制累计次数表示大于该变量值下限的次数合计有多少。()12.在组距相等的条件下,次数布和次数密度的分布是相同的()第二章答案:一、1(2)2(2)3(3(4)5(3)6)7(4)8(1)9(2)10(3(3(3)13(3)14(4)15(4二、1×2×3√4×5√6×7×8×√10×12√第章

统资整1.某灯泡厂从一批灯泡中抽取只进行检查,测得每只灯泡耐用时间如(耐用时间单位:小时851901886928948991

800999948

914946867

991950988

827864849

9091049958

904927934

8919491000

996852878l027

928

978

816

1001

918

l040

854

1098

900936866

9381021

869905

949954

890890

10389271006926

878900

1050999

924886,898893903

977900891

907800910

956937870

900864986

963919913

838863850

961981911

948916886

950878950专业整理

知识分享

完美格式94692689596792197882192495l850试将以上数据整理成组距数列,并绘制次数分布直方图和次数分配曲线图(以50小为组距(千克

101622

610142.某学院某系毕业班学生共有30人,们的情况如下表:学员编号17181920212223

性别男女女男男女女

年龄23232019192020

分配工作单位交通企业商业企业工业企业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商业企业交通企业

学员编号24252627282930

性别女女男女男女男

年龄2l232419202021

分配工作单位交通企业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商业企业工业企业交通企业交通企业利用所给资料编制如下统计表:(1)主词用一个品质标志分组宾词用一个品质标志和一个数量标志分三组的宾词简单设计分配工作

性别

龄单位

学生人数男

女19岁以下20~22岁23以上田(4)(6)工业企业11商业企业10交通企业9

47l462450

746

343合

计30

3

17

10(2)主词用一个品质标志分,词用一个品质标志和一个数量标志分三组的宾词复合设计表。(2)分配工作单位

学生人数

年龄19岁以下20岁23以上小计

女小计

女小计

女田

(2)

(4)(5)(6)(9)工业企业11商业企业10交通企业9

11O72031222O422413OOO624321合

计30

330176111043.已知220个学生的体重资料如下根据下述资料计算标准组距学生人,并绘制次数分配曲图:体重(千克)444750~52'56

学生人数1016224060

体重(千克)59636770~72专业整理知识分享

学生人数30211164

完美格式

计220

101622

61014一、1)4)6)7)9)11)12.(3)13)15.(2第章综指一、单项选择题1.某地区有10万口,共有80个医。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人,这个指标是(1平均指标(2)强度相对指总量指标(4)发展水平指标2.加权调和平均数有时可作为权算术平均数().(1)变形2)倒数(3)平均数4)开平方4.有甲、乙两个数列,若甲的全比乙的全距,么()(1)甲的标准差一定大于乙的标差(2甲的标准差一定小于乙的标准差(3)甲的标准差一定等于乙的标差(4全距与标准差并不存在上述关系5.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决定于((1)各组标志值的数值大小(2)数的绝对数多(3)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4)总体单位数的多少6.标准差系数抽象为((1)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2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3)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总数比重的影响4)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7.已知4个果商店苹果的单和销售额,要求计算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1)简单算术平均数(2)加权算平均数(3加权调和平均(4)几何平均数8.如果分配数列把频数换成频,那么方差((1)不变(2)增大(3)减小(4)法预期其变化9.今有两组大学生按年龄分配资料如下:下I?A上

哪一组大学生平均年龄高?(甲第一组)第二.哪一组年龄众数高?丙第组(丁)第二组()(1)甲、丙(2)甲、丁(3)乙丙4乙、丁10.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二批废品率为1.5%第三批废品率为2%。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5/6第二批占409,6。则平均废品率为().(1)1.5(2)1.45(3)4(4)O.9411.某商店在制定男式衬衫进货划时,需了解已售衬衫的平均尺,则应计算((1)算术平均数2)调和平均数3几何平均(众数12.现有一数列:3,9,27,8l,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1)算术平均数()和平均(几何平均数(4中位数13.某高新技术开发区现有人口11万,有8医院(其病床数合计为700床该开发区的每万人的病床数为专业整理

知识分享

完美格式63这指标属于().(1)平均指标()相对指标3)总量指标4)展水平指标15.某企业1999年工均工资为元标准差为110元,2002年工平均工资增长了40/6,标准差增大到150元。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1)增大2)减小3)不变4)能比较1.√2.×3.×4.×.√6.×.×.√10.×11.√12.×二、判析题1.根据分组资料计算的算术平数,只是一个近似()2.结构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灵,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3.用劳动单位表示的总量指,为劳动量指标,它是不能直接相加.()4.如甲、乙、丙三个企业今年量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5%,6和9/6,那么这三个企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5.平均差和标准差都表示各标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平均离差)6.强度相对指标的数值是用复数来表示因此都可以计算它的正指标和逆指标。()7.权数的绝对数越大,对算术均数的影响也就越()9.组距数列条件下,众数的大小要取决于众数组相邻两组次数多少的影.()10.某企业计划规定年一季度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l0%实际执行结果降5%仅完成单位产品成本计划的一半。()11.当各组的变量值所出现的频相等时,加权算术平均数中的、权数就失去作因而,加权算平均数也就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12.甲洗衣机厂2003年第一季度洗衣机产量对乙洗衣机厂同期产量的比率是比例相对指标。()三、计算题1.某工厂第二季度生产情况资如下:指标

总产万元职工平均人数()

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全员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月

计划

实际

计划

实际

计划

实际4月5月6月合计解:

97096857.256.99809849931005要求:根据上表资料,计算各空栏的指标。指出~6及第二季度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指标

总产万元职工平均人数(人)

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全员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4月57.256970968589587995月609809846176231016月629931005627637101合计1809819861.861849.901004月劳动生产率未完成计,、6份及第二季度劳动生产率有所提,略超额完成计划。2.某市某“五年计划”规定,划期最末一年甲产品产量应达到70万吨实际生产情况如下表单位:万吨第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专业整理

知识分享

完美格式时间

-

上半年

下第半—年季

第二季

第三季

第第四-季季

第二季

第三季

第四季年

年季季产量4548252716161817182O2325试计算该市甲产品产量五年计划完成程度和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解:产量计划完成程=.86,提前6个零68天3.某企业年劳动生产率划规定比上年提高8%,际执行结果比上年提高10%。问劳动产率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101.85%.4.某厂按计划规定,第一季度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lO实执行结果单位产品成本较去年同期降低8%。问该厂第一季度产品单位本计划的完成程度如102.22%5.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比去年增长5%试问计划规定比去年增长多少?计规定比年增长1.946.某地区2001年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表单位:亿元2001年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3640544470其中第一产业81578679第二产业1380117472第三产业1444718319根据上述资:(1)计算2001年2002年第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1)结构相对指标见下表: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元)

其中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比重产值产值(%)(%)200136200244470

815722.413144473986791980l37.918319412001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例为:1.7:1.82002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例为:2:2.1(2)计算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动态相对指标及增长百分数。2002年2001年2002年年的百分数()增长(%)国内生产总值122.222.2其中:第一产业:[06.46.4第二产业126.626.6第三产业126.826.87.现有甲、乙两国钢产量和人资料如下:甲

国2002年20032002年2003钢产量(万吨)3000330050005250年平均人口数万人)6000600071437192试通过计算动态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来简单分析甲、乙两国钢产量的发展甲国2002年2003正

发展速度()

乙国20022003

发展速度(%)

比较相对指标(甲:乙)2002正2003正专业整理

知识分享

完美格式钢产量300033005000525010560%62.85%(万吨)110年平均人口数6000

6000100

71437192(人)

100.69人均钢产量0.5O.55110

oO(吨/人)第章统指一、单项选择题

104.281.能分解为固定构成指数和结影响指数的平均数指,它的分子、分母通常是().(1)简单调和平均数(2)简算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4)加权算术平均数2.编制综合指数数量指标指(量指标指数)时,其同度量因素最好固定在()。(1)报告(基(计期4任意时期3.平均价格可变构成指数的公是(4.平均指标指数可以分解为两指数,所(。(1)任何平均指标都能分(2加权算术平均指标和加权调和平均指标才能分解(3)只有加权术平均指标才能分解(4)按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的平均指标,并有变量数值和权数资料时才能进行5.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了10%,产费用增长了8,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6.狭义指数是反映)量综合变动的方法。(1)有限总()无限总体3复杂总体)简单总体7.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数时的权8.在由3个数所组成的指数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1)都固定在基期(2)都固定在报告期(3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4)采用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9.固定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格指数的计算公式是(10.如果生活费用指数上涨了%,则现在l元钱。(1)只值原来的O元2)只原来的.83(3)原来l元等值()法与原来比较11.若要了解某市居民的收人情,则比较适合采用((1)简单随机抽样2)类型抽(3)整群抽样4)机械抽样12.

表示().(1)由于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产增减数(2由于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产量增减数(3)由于产量的变动而引起的格增减数(4由于产量的变动而引起的产量增减数专业整理

知识分享

完美格式13.如果产值增加50%,工人数增长20,则全员劳动生产率将增长().(1)25%(2)30%(3)70%(4)150%14.某商品价格发生变化,现在100只值原来的90元,价格指数为().(1%)90%(3)110%(4)1ll%15.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用于编下列哪种指数?()(1)工业生产指数2)零商品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二、判析题1.统计指数的本质是对简单相数的平均。()2.在编制综合指数时,虽然将度量因素加以固但是同度量因素仍起权数作.()3.在编制总指数时经常采用非面统计资料仅仅是为了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4.拉氏数量指数并不是编制数指标综合指数的惟一公.()5.在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中可变构成指数是专门用以反映总体构成变化影响的指数。()6.在由三个指数构成的指数体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指标是不同的。()7.价格降低后,同样多的人民可多购商品15,则价格指数应为85%。()8.固定权数的平均数指数公式使用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有不同的公式。()9.说明现象总的规模和水平变情况的统计指数是质量指数。()lO.我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一般用统计报表资料为权数计算平均数指数。()三、计算题调整前零售价元5。O克销售量万担)

调整后零售价(元/500克)销量万)蔬菜O.30.OO.40.20猪肉2.20.46.44.52鲜蛋1.80.20.92.15水产品.80.15.60.30试计算:(1)各商品零售物价和销售量个体指数。(2)四种商品物价和销售量的总数。(3)由于每种商品和全部商品价格变动使该市居民增加支出的金额。专业整理

知识分享

完美格式2.某地区2002—2003年三鲜产品收购资料如下:试计算三种鲜果产品收购价格指,明该地区年较之2002年鲜收购价格的提高程度及由于收购价格提高使农民增加的收.2002年旺季平均价格

2003年旺季平均价格(元/担)

收购额(万元)

收购额(万元)(元/担)芦柑香蕉鲜桃

11012098

25030080

118128106

3003301203.试根据以下关于某企业三种品产值和产量动态的资计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增加使企业所增加的产值。实际产值(万元)产品田乙丙

1993年400848700

2003426011351432

2003年比1993年产量增长(%)7410404.某企业资料如下表所示:

5要求(1)算出厂价格指数和由于价格变化而增加的总产值;专业整理

知识分享

完美格式(2)计算总产值指数和产品产指;(3)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要分析总产值变动所受的因素影响。5.某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资料下表所示:平均职工人数(人)

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车

间田乙

一季度9001100

二季度6001400

一季度15882909

二季度20003429要求: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简要分析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二季度比一季度变动所受的因影响。6根下列资料计算某市粮食价指数副食品物价指数品类物价指数和全部零售商品物价指.)粮食类别和项目

权数

.O.O.1.O.7组指数或类指数(%)专业整理

知识分享

完美格式5肉禽蛋38122.76水产品2l140.27调味品598.68食糖7103.O(三)烟酒类13102.3(四其他食品14108.1二、衣着类16116.4三、家庭设备及用品类10109.7四、医疗保健类398.O五、交通和通讯工具类3105.2六、娱乐教育文化类8108.O七、居住类7128.3八、服务项目类5112.67.某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和收金额如下表:商品类别和名称

代表规格品等级

计平均价格(元)量指数单(%)位基期报告期

报告期实际收购额(元)专业整理

知识分享

完美格式总指数一、粮食类

90000稻谷小麦玉米

二级中等中等

千克千克千克

1.742.622.20

1.762.662.26

101.15101.53]02.73

600002000010000二、经济作物类三、木材类四、工业品油漆类

105.11104.23101.23

500002000035000五、禽畜产品类

99.3615000六、蚕丝类七、干鲜类八、于鲜菜及调味品类九、土副产品类十、药材类

101.35102.38108.40105.40102.50

1000030000500003000040000十一、水产品类

98.6010000要求:)算各类产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收购额。计算该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8.某企业报告期生产的甲、乙丙三种产品的总产值分别是80万、32万元、万,品格报告期和基期相比分别为105%、1009/5和98,该企业总产值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8.5%。试计算三种产产量和价格总指数以及对总产值的影响。9.某地区社会商品零售额报告为9.89亿元比基期增加亿元,零售物价指数涨了,分析报告期比基期的商品销售量的变动情况。10.某地区市场销售额,报告期40万元比上年增加了5元,销售量与上年相比上升3%,试计算:(1)市场销售量总指;(2市场销售价格指数;(3由于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11.某地区,甲、乙、丙、丁四产品的个体零售价格指数分别:110%、104%、1089、118%它们的固定权数分别为11%、29%、259试算这四类商品的零售物价指数。12.某企业年2002年产值和职工人数资料如下:年份20022003

产值职工人数(人)(元)总人数450800650840

其中:生产工人数640714试分析该企业2003年比2002年值增长中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作用。(1)就生产工人及工人劳动生产两个因素进行分析。(2)就职工人数、生产工人占工人数比重及工人劳动生产率三个因素进行分析。专业整理

知识分享

完美格式以上两种分析,都要计算相对影响程度和绝对影响额。第章抽推一单选12(3)35679101112.(2)1314)15一、单项选择题1.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抽样指标总体指标之间((1)抽样误差的平均(2)抽样误的标准差)抽样误差的可靠程度(4)抽样误差的最大可范围2.抽样误差的定义是()。(1)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样误差的可能范围(2)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程度(3)本的估计值与所要估计的总体指标之间数量上的差别抽样平均数的标准差3.纯随机抽样(重复)的平均误取决于((1)样本单位数(2)总方差(3)本单位数和样本单位数占总体的比重(4样本单位数和总体方差4.样本的组成单位().)总体单(不总体单)可能是总体单位也可能不是总体单位4)以上三个答案都是错误的5.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1)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为应用概率论(3根据样本指标的数值来推断总体指标的数值(4为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6.从纯理论出发,在直观上最合随机原则的抽样方式是((1)简单随机抽样(2)类型抽)等距抽样(4整群抽样7城电话网lOo次通话情调查得知每次通话平均持续时间为4分差2分率证为95%的要求下估计该市每次通话时为((1)3.9~4.1分之间(2)3~4.2钟之间(3)3.7~4分之()3.6~4.4分钟间8.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5,样本容量需要扩到原来的(倍(2倍(3)4倍()59.若各群的规模大小差异很大,()为.(1)比率估计法(2)等距抽样(3)类型抽样法(4等概率抽样与比率估计相结合的方法10.抽样平均误差公式中

这个因子总是().(1)大于1(2)小)于1)惟一确定值11.抽样调查中计算样本的方差方法为

(x

,这是(1)为了估计总体的方差之用(2)只限于小样本应用(3)当数值大于5%时应用的(4)为了算精确一些12.假设检验是检验()的假值是否成立。(1)样本指标2)总体指标(3)本方(4样本平均数13.在假设检验中的临界区域是).(1)接受域(2)拒绝域(置区间(4检验域14.双边检验的原假设通常是().=X0(2)H0:X(3)H0:X≠X0(4)H0:X15.若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总方差已知,则通常选用统计()总体平均数进行检验.专业整理

知识分享

完美格式(1)Z=

Sn

;(2)Z=

/

;(3)t=

Sn

;(4=

/二、判析题1.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等于体平均数。(√)2.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们可以调整总体方差的大小来控制抽样误差的大小。(×3.抽样极限误差是反映抽样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指标。(4.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一定大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5.一般而言,分类抽样的差比纯随机抽样的误差小。(6本位数的多少可以影响样误差的大小总标志变异程度的大小和抽样误差无.(×)7.正态分布总体有两个参数,个是均值(期望值一个是均方差d,这两个参数确定以后,个正态分布也就确定了.()8.原假设的接受与否,与选择检验统计量有关,与a(著水平)无关。(×)9.单边检验中,由于所提出的假设不同,可分为左侧检验和右侧检验。(√)10.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之间没必然的联系。(×)三、计算题1.某灯泡厂某月生产5000000灯泡在进行质量检查随机抽取500个进检,这500个泡的耐用时间见下表:耐用时间(小时)

灯泡数

耐用时间小时)

灯泡数800~850850~900900~950

35127185

950000103100010504210501008(1)该厂全部灯泡平均耐用时的取值范概率保证程度.9973(1)≤≤xx

x918.99≤X≤933.81(2)≤P≤0.12%≤P≤0.68%

(2)检查500个泡中不合格产品占.4%试在0率保证下,估计全部产品中不合格率的取值范围。(2)≤P≤p

0.12%≤P≤0.68%2.某服装厂对当月生产的000件衬衫进行质量检查,结果在抽查的件衫中有件是合格品,要求(1)以95.45%概率推算该产合格率范围(1)92%≤P%(2)该月生产的产品是否超过规定的%的不合格率(概率不变)。2)2%≤P≤89%3.某企业对某批零件的质量进抽样检随机抽验250个件,发现有15个零件不合格。要求(1)按68.279/6的概率推算该批零件的不合格率范围;1)4.5%≤7.5%(2)按959的率推算该批零件的不合格范围;并说明置信区间和把握程度间的关.(2)3%≤P≤9%4.某砖瓦厂对所生产的砖的质进行抽样检查,要求概率保证程度为0.6827,抽样误差范围超过0.015并知过去进行几次同样调查,产品的不合格率分别为.25%,1.83%,2%.要求:(1)计算必要的抽样单位数目。)n=88专业整理

知识分享

完美格式(2假其他条件不,现在要求抽样误差范围不超过0,比原来的范围扩大1倍则必要的抽样单位数应该是多少?(2)n=225.假定根据类型抽样求得下表字,试用.954概估计总体平均数范围。解:31.742%≤≤34.918区域甲乙

抽取单位600300

标志平均数3236

标准差20306某手表厂在某段时间内生产100个零件用单随机抽样方法不重复抽取l000个件进行验测得废品率9/6,如果以99.73%的概率保证试确定该厂这种零件的废品率的变化范围。.6、解:

tu

≤P≤

tu

7.某学校随机抽查个学,平均身高170厘米标准差12厘米问有多大把握程度估计全校男学生身高介于160.5~179厘之间?第章

回分与关析一、单项选择题1.确定回归方程时,对相关的个变量要)(1)都是随机变量(2)都不是随变量(3只需因变量是随机变量4)只需自变量是随机变2.年劳动生产率(元)和职工工资y()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这意味着年劳动生率每提高1千元,职工工资平均为()(1)增加70元2)减少70元3增加80(4)减少80元3.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的趋势线,必须满足的一个基本条件是(1)

()

2

最小值(2)

(y)

最小值(3)

(y)

2

最大值(4)

(y)

最大值4.正态分布条件下,以S(示:为计标准误差)为距离作平行于回归直线的两条直线,在这两条平行直yx线中,包括的观察值的数目大约为全部观察值的(。(1)68%(2.11(3.45(4)99.73%5.合理施肥量与农作物亩产量间的关系是(。(1)函数关系(2)单向因果关系(3)为因果关系(4)格的依存关系6.相关关系是指变量之间().专业整理

知识分享

完美格式(1)严格的关系(2)不严格关系(3任意两个变量之间关系(4)有内在关系的但不严的数量依存关系7.已知变量X与y之的关系如图所,其相关系数计算出来放在四个备选答案之中,它是().(1)0.29(2)-0。88(3)1。03(4)0。998.在用一个回归方程进行估计算时(。(1)只能用因变量推算自变量(2只能用自变量推算因变量(3)既可用因变量推算自变量,可用自变量推算因变量)需考虑因变量和自变量问题9.如果变量x和变y之的关系数为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低相关关系(2)完全相关系(3高度相关关系(4)完全不相关10.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接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时其产成本为3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直线方程()。(1)

y

6000+24x(2)

y

6+0.24x(3)

y

24+6000x(4)

y

24000+6x11.若已知

x)

2

y)

2

的2倍

x)(yy

y)

2

的1倍则关系数().(1)

1.2

(2)(3)0(4)0.65212.每吨铸件的成(元)和每工人劳动生产率(人)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00-2,说明劳动生产率提高1吨成().(1)降低297.5元2)提高297.5元)提高.5元()降低2元13.下列直线回归方程中是错误的。(1)y=35+0(2)y=—124+1.89—2.2x,r=0.74(4)y=-87-0.9x,r=—0.914.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yxx12

3

中,

2

说明().(1)与之间的相关程度(2)x每变化一个单,平变多少单位22(3)当,不时,x每化一个单位平变化多少单位1c(4)在影响

y

c

的所有因素不变时,

2

每变化一个单位,

y

c

平均变化多少单位15.当两个相关变量之间只有配合一条回归直线的可能,那么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1)明显因果关系(2)自身关关系(3完全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