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博士个人介绍_第1页
李政道博士个人介绍_第2页
李政道博士个人介绍_第3页
李政道博士个人介绍_第4页
李政道博士个人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政道博士李政道

(Tsung-DaoLee)

全校级教授,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人物简介

李政道,江苏苏州人,父亲李骏康是金陵大学农化系首届毕业生。曾就读于东吴大学(苏州大学)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因抗战,中学未毕业。1943年因以同等学历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学之路,师从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1944年因日军入侵贵州,时在贵州的浙江大学被迫停学。1945年他转学到时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就读二年级,毛遂自荐,找到当时的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吴大猷。1946年经吴大猷教授推荐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物理学大师费米教授。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从事流体力学的湍流、统计物理的相变以及凝聚态物理的极化子的研究。195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和场论领域的研究。三年后,29岁的李政道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二百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他开辟了弱作用中的对称破缺、高能中微子物理以及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物理等科学研究领域。1984年他获得全校级教授(UniversityProfessor)这一最高职称,至今仍是哥伦比亚大学在科学研究上最活跃的教授之一。现在,他的兴趣转向高温超导波色子特性、中微子映射矩阵、,以及解薛定谔方程的新途径的研究。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仍奋斗在物理研究的第一线,不断发表科学论文。最近为南方科技大学校名题词!家世

李政道的曾祖父李子义是江苏东吴大学(即现在的苏州大学)的前身苏州博习书院创建人之一。李政道的伯祖父曾任东吴大学教务长达数十年,伯父也在博习医院和东吴大学任职数十年。1950年代,台湾时期,李政道在台湾的母亲张明璋女士和二哥李崇道(李崇道毕业于广西大学农学院,曾任中兴大学校长、农委会主委)、二嫂许淑英,因在家里留宿一位旧时广西大学同学,以“掩护匪谍”罪名入狱。张明璋女士去世后,李政道将母亲骨灰带回苏州安葬。求学、科研经历

1943年毕业于抗战时期秀州中学内迁江西组建的赣州联中1943-44中国贵州省,浙江大学(由于战争,浙江大学从浙江迁往贵州)1945中国云南省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由从北京南迁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及从天津南迁的南开大学组成)在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时,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却旁听三、四年级的课程,而二年级的课程,只需要参加考试;无论做什么难题,都是思路敏捷,大异寻常;大二时即考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23岁时即完成博士论文和答辩,且名列第一。1946-49美国芝加哥大学,1950年获博士学位。李政道自幼酷爱读书,经常光顾书店,整天手不释卷,连上卫生间都带着书看,有时手纸没带,书却从未忘带。抗日战争时期,屡次与家人离合,每次都是把衣物丢得精光,但书不仅一本未丢,反而一次比一次多。1946年,20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被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录取。3年后便以“有特殊见解和成就”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辨,被誉为“神童博士”,其时年仅23岁。1956年,李政道与杨振宁一起发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学中心信息之—宇称守恒,解决了当时的θ-τ之谜─就是后来称为的K介子有两种不同的衰变方式:一种衰变成偶宇称态,一种衰变成奇宇称态。如果弱衰变过程中宇称守恒,那么它们必定是两种宇称状态不同的K介子。但是从质量和寿命来看,它们又应该是同一种介子。他们通过分析,认识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并提出了几种检验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不是守恒的实验途径。次年,这一理论预见得到吴健雄小组的实验证实。因此,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工作迅速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并共同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62年与杨振宁合作,研究了带电矢量介子电磁相互作用的不可重正化性。1964年与瑙恩伯合作,研究了无(静止)质量的粒子所参与的过程中,红外发散可以全部抵销问题,这项工作又称李-瑙恩伯定理。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了场代数理论。70年代初期研究了CP自发破缺的问题,又发现和研究了非拓扑性孤立子,并建立了强子结构的孤立子袋模型理论。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继续在路径积分问题、格点规范问题和时间为动力学变量等方面开展工作;后来又建立了离散力学的基础。1946年秋,20岁的李政道进入芝加哥大学后,暗下决心,不在学术上取得成就,不会过早地恋爱、结婚。李政道入学后,由于他有双份奖学金,便买了一辆二手小轿车。1948年圣诞节前夕,朋友黄宛请他帮忙到火车站接他的朋友凌宁的妹妹,名叫南希·凌,是从堪萨斯州哈维埃尔来芝加哥度假的。李政道欣然从命。除了凌宁的妹妹外,一同到达的还有一位中国女学生。她身材苗条,端庄秀丽,十分妩媚漂亮。李政道见了,不觉“一见钟情”。爱情之路那位女生名叫秦惠君,是南希的同学,她是陪南希到芝加哥来度圣诞节的。而在同时,南希·凌也对李政道产生了好感,但李政道并没有觉察到。李政道回到了公寓,可那位女生秦惠君的身影总在自己脑海里,拂拭不去,欲罢不能。李政道暗自想:这难道就是爱的启蒙吗?李政道来到黄宛的宿舍。黄宛对李政道说,这次南希来芝加哥度圣诞节,目的之一就是找个男朋友。他进一步说,南希对李政道的印象不错,有意和他交朋友。李政道对黄宛说,他的意中人是秦惠君而不是南希。此后,李政道一反爱情上的“超然态度”,积极地参加各项活动,对两位姑娘表现得十分殷勤。二位姑娘很快结束了在芝加哥的度假,回哈维埃尔去了。爱情的种子已经撒下,但是,它们如何萌芽成长,情形却大不一样。秦惠君原籍甘肃天水,1947年7月,她搭乘轮船赴美留学。这次去芝加哥度假,她虽然深为李政道的热情而触动,但她仍深藏不露,表现得很平静。南希回到哈维埃尔之后,心里对李政道的好感,很快就变成了奔放的激情。而李政道在巧遇秦惠君之后,觉得她完全合乎自己的理想。他决定向她“进攻”。1948年初,李政道给秦惠君写了第一封求爱信。不久,李政道接到秦惠君的回信,信里虽然没有做出什么许诺,可是却邀请李政道在五月去参加圣玛丽学院举办的盛大舞会。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李政道为此兴奋不已。他立刻着手实施两项计划:一是减肥;二是学习跳舞。李政道参加了舞蹈训练班,很快,他便掌握了跳舞的基本技法,足以对付秦惠君邀请他参加的舞会。届时,李政道前去哈维埃尔参加圣玛丽学院的舞会。1948年夏天,李政道邀请凌宁和南希,当然还有秦惠君去美国西部旅行。旅行非常完满,李政道和秦惠君加深了彼此的了解,感情逐渐升华,开始了他们之间的热恋。南希暗恋李政道,为其自杀就在此时,1950年年初,传来了南希自杀的消息。西部旅游结束后,她明白了她只是一位多余的痴情者,决心离开这个令人烦恼的世界。但是她被抢救过来。后来她嫁给了维其塔的一位中国饭店的老板。南希后来成了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动物学教授。1949年11月,秦惠君得了阑尾炎。李政道得知后立即赶到维其塔,在医院里精心伺候。

一个月下来,秦惠君身体康复,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李政道向秦惠君求爱,秦惠君答应了请求。这时南希自杀的事情发生了,秦惠君受到很大的压力。于是,李政道安排了一次特别的旅行来安抚秦惠君。在旅行途中,他们最后确定了结婚的具体日期。为夫君放弃硕士学位1950年6月,秦惠君从圣玛丽学院毕业,李政道和秦惠君决定结婚,他们的婚礼在芝加哥市政府大厦举行。半年之后,李政道离开了约克斯天文观察站,去伯克利加州大学工作,担任物理系的助教,做研究工作。秦惠君则去那里读硕士学位。当时正值朝鲜战争爆发,加州地方反华气焰嚣张,李政道夫妇开始住在都朗旅馆里,当他们尝试去租房的时候,却遇到了歧视。后来,他们只好住进加州大学已婚学生宿舍。1951年春季,加州大学要给李政道一个讲师的位子,但是要经过忠诚宣誓,从十个人中间选择一个。但是,李政道认为这是一种政治歧视,拒绝了这个职位。为了让李政道充分发挥他的才能,秦惠君决定放弃攻读的硕士学位。这样李政道就可以选择最适合他的工作环境。就这样,李政道接受了导师的推荐,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1951年9月,李政道和秦惠君来到了著名学府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住进了学院的公寓,从此开始了通向诺贝尔奖的科研之路。在1996年,李、秦爱情受到暴风雨股的袭击。这年年初,秦惠君发现自已罹患了肺癌!这对秦惠君和李政道教授全家都是晴天霹雳的打击。在这些艰难的日子里,李政道和孩子们为救治秦惠君的生命而竭尽一切努力,四处求医,精心守护在床边。

李政道亲自给夫人秦惠君喂水、喂药、喂饭,翻身擦背。为能随时照应夫人,在近一年时间里,他累了,就在夫人床边椅子上休息一下,几乎没有在床上睡过一个整觉。他们还倾情安慰着秦惠君夫人,希望能出现生命奇迹。

病魔终于吞噬了秦惠君的生命。1996年11月29日,秦惠君带着对政道及子女的深挚的爱,带着与李政道共伴人生的幸福记忆离去了!!李政道失去了相伴了半世纪的爱妻和助手!!!很多年过去了,海内外许多热心的亲朋好友,不断殷切关怀着年迈的李政道教授,希望他能再觅知音,安度晚年。但是,都被李政道婉言谢绝了。接近他的人士说,李先生心中只装着深爱的惠君,在爱的心田里已容不下其他人了!!!

接受毛泽东主席会见

(1974年5月30日)陪同邓小平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1988年10月24日)与江泽民总书记在一起研究领域

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方面的工作也颇有建树。1949年与罗森布拉斯和杨振宁合作提出普适费米弱作用和中间玻色子的存在。1951年提出水力学中二维空间没有湍流。1952年与派尼斯合作研究固体物理中极化子的构造。1954年发表了量子场论中的著名的“李模型”理论。1957年与奥赫梅和杨振宁合作提出电荷共轭不守恒和时间不反演的可能性。1959年与杨振宁合作,研究了硬球玻色气体的分子动理论,对研究氦Ⅱ的超流动性作出了贡献。工作简历

1950芝加哥大学天文系助理研究员1950-51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研究员和讲师1951-53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员1953-55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1955-56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

1956-60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0-62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教授1960-63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62-63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1963-64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所获荣誉

所得奖项1957诺贝尔物理奖

1957爱因斯坦科学奖1969法国国家学院G.Bude奖章1977法国国家学院G.Bude奖章1979伽利略奖章1986意大利最高骑士勋章1994和平科学奖1995中国国际合作奖1997命名3443小行星为李政道星1997纽约市科学奖1999教皇保罗奖章1999意大利政府内政部奖章2000纽约科学院奖2007日本旭日重光章名誉学位1958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博士1969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博士1978纽约市立大学科学博士1982意大利比萨,高等师范学院物理学博士1984Bard学院科学博士1985北京大学科学博士1986美国Drexel大学文学博士1988意大利Bologna大学科学博士1990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博士1991美国Adelphi大学科学博士1992日本筑波大学科学博士1994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科学博士2006英国诺丁汉大学科学博士名誉教授198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82暨南大学1982复旦大学

1984清华大学1985北京大学

1985南京大学1986南开大学

1987上海交通大学1987苏州大学

1988浙江大学1993西北大学

1998上海大学2000兰州大学

2002厦门大学2003西北工业大学特邀讲座和院士1957美国哈佛大学Loeb特邀讲座

1957中央研究院院士1959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61-63美国Sloan基金学者(SloanFellow)1962美国哲学学会院士1964美国哈佛大学Loeb特邀讲座1964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6美国Guggenheim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