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必修三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地位是政治、经济状况的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结构思想、科技、文学和艺术。趋势孤立发展走向融合;迷信、专制走向科学、民主;应尊重文化多元性。文化模块主旨必修三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单元线索UNIT12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发展阶段时间代表人物内容产生、初步发展春秋战国孔子、孟子、荀子仁、克己复礼、仁政成为正统西汉
董仲舒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形成理学
宋、明
程、朱、陆、王存天理、灭人欲;心外无物出现批判专制的启蒙思想明、清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批判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也即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与继承,使儒家思想重新焕发生机。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高考大纲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课标展示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考情分析第1讲第十二单元第1讲“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知识整合考点一考点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含义背景意义(一)“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等学术派别,这些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政治: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文化:私学兴起,士阶层壮大。(大变革时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知识整合考点一考点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时间内容春秋战国(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孔子主张:仁、以德治民、克己复礼;教育上“有教无类”等。影响:开创了儒家学派。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荀子主张:仁义、王道、“君舟民水”、性恶论。影响: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仁即爱人,对人宽容。礼即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礼节仪式,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目的是建立和规范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的社会秩序。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知识整合考点一考点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派别代表内容道家法家墨家(三)道家、法家和墨家思想老子“道”是世界本原;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辨证思想。庄子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放弃生死、贵贱等差别就能获得精神自由。韩非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主张变革。墨子代表平民利益;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拓展延伸考点一1.全面认识孔子思想体系各部分之间的辨证关系孔子思想核心是“仁”。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这是“仁”在政治上的体现。主张“克己复礼”,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保证“仁”的实施。主张“中庸之道”,通过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保持“仁”的常态化。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这是“仁”在教育方面的体现。考点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拓展延伸考点一2.孟子提倡的“仁政”与孔子提倡的“仁”是否相同?不同。孔子的“仁”最基本的内涵是“爱人”,对人要宽容,是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孟子的“仁政”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从孔子“仁”的精神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考点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拓展延伸考点一3.比较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的关系三者的思想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孔子以维护奴隶主统治为目的;孟子和荀子则为了缓和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三者都以“仁”为思想核心。孟子的“仁政”思想、荀子的“仁义”和“王道”思想都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三者都提出鲜明的“民本”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荀子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三者都对人性提出见解。孟子主张“性善论”而荀子主张“性恶论”。考点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拓展延伸考点一4.先秦时期中国三种主要的治国思想及其发展演化儒家推崇“人治”,治国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是一种民本思想。法家主张“法治”,“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发展演化:战国时法家思想适应争霸需要,最受各国欢迎;西汉初期因为长期的战乱,急需休养生息、恢复生产,所以道家思想成为治国思想;儒家思想在战国并不被各国所重视,后来秦始皇甚至实行“焚书坑儒”打击儒学,但西汉董仲舒吸收法、道思想,改造儒学,适应统治需要,儒学自此成为正统。考点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拓展延伸考点一5.诸子百家中,为什么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欢迎?法家思想认为历史向前发展,人们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通过变法确立封建制度。法家思想主张实行君主集权,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必须依靠严厉的刑罚,镇压人民反抗和旧贵族势力的反扑。考点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拓展延伸考点一6.诸子百家思想中相互对立的观点有哪些?治国: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制,强调严刑峻法。在人性: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人与自然的关系: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道家主张顺应自然。人生态度: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清静避世,强调“超脱”。考点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拓展延伸考点一7.春秋时期的老子是中国道教的创立者吗?他主张“无为而治”是否是不作为,放任自流?不是。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不是道教的创立者。道教是东汉时期创立的,道教理论来源于道家思想。不是。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并非事事不作为,而是要统治者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顺其自然。考点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8.孔子、孟子、墨子是否都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不是。孔子的德治及“克己复礼”思想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的;墨子则是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拓展延伸考点一9.诸子百家思想对今天的现实意义儒家的“仁”、“仁政”有利于今天“以德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发展素质教育,全民教育。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有利于世界和平,建立和谐社会。道家的顺应自然、清静无为思想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利于可持续发展。法家的法治思想有利于现在依法治国方针的贯彻。考点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史料分析史料一表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对此各学派激烈争辩,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史料二表明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和“礼”。该史料还体现出“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礼”以仁为基础,“仁”以礼来维护。史料一
“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史料二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史料印证考点一真题链接考点一(2014•天津高考)《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解题步骤【审清题意】“神农为耒耜……《诗》、《书》所述,要在安民”【获取有效信息】这段论述本就源自《汉书》,其中吸收了儒家经典中的民本思想,材料中“盖神农为耒耜,……食为政首”表明对农业的重视,而“《诗》《书》所述,要在安民”体现了儒家对农业的重视,故A项正确;B项、C项和D项材料中没有充分体现,故排除。【正确答案A】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知识整合考点二考点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景表现意义汉武帝时国家经济得到恢复;国家面临危机,汉初“无为”思想不再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改造儒学汉武帝推广儒学特点:融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内容: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三纲五常。措施:儒学成为人才标准;儒家经典成为国家教科书;兴办太学及地方教育系统来推广儒学。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拓展延伸考点二1.董仲舒新儒学能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及认识原因:根本原因是董仲舒改造了儒家思想,使之适应了西汉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大一统”思想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神化君权,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三纲五常”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汉武帝时期,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来推广儒学。认识:积极影响:儒家思想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利于中华文化的进步。消极影响:结束了各学派思想自由发展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自由发展。考点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拓展延伸考点二2.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辨证认识。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既有积极可取的精华,也有需要摒弃的糟粕。“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但要摒弃其中的唯心主义成分,其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也不可取。“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纯属唯心主义,充满迷信色彩;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积极意义的。“三纲五常”:“三纲”充满封建等级意识,应当摒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如果抛弃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考点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拓展延伸考点二3.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与先秦时期孔孟的儒家思想的关系董仲舒新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是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而形成。从地位上来说,董仲舒新儒学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发展成为汉武帝以后的官方学说,由此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新儒学的核心内容是“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神化了封建统治,带有神学倾向;这与孔孟提倡的“仁”和“仁政”为核心的儒学有很大区别。考点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拓展延伸考点二4.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在本质上是否相同?相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在本质上都是思想专制,为了控制人的思想而巩固统治,只不过采取的手段不同,秦始皇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思想专制,而汉武帝通过和平手段来实现。考点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史料分析史料一反映了董仲舒“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思想。史料二反映了董仲舒改造儒学并使之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进步。当然我们还应注意儒家思想长期独尊,也扼制了学术思想自由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史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春秋繁露》史料二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过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史料印证考点二真题链接考点二(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解题步骤【审清题意】“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信息表明西晋与秦朝相比,不具有血缘关系的父子关系与具有血缘关系的父子关系趋于一致,说明家庭中父子伦理关系在进一步发展,故答案为D项;A项和C项结论在材料中无法体现;B项与材料表述相反且不符合史实。【正确答案D】公元前6至3世纪,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出现诸子百家,提出不同的治国方案,希望被统治者采纳,达到天下太平,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当时中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这一时间背景;C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是这一现象的结果。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抗肿瘤药物临床管理办法培训
- 山东中医药大学《机器人视觉融合检测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工厂和外贸合同范例
- 品牌代理运营合同范例
- 一对一合伙合同范例
- 出售模具生铁合同范例
- 罐体合同范例
- 采购气瓶合同范例
- 租户遣散咨询服务合同范例
- 机器买卖交易合同范例
-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 城镇历史与遗产保护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培训课件】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 车间生产中的质量问题与质量改进
- 危岩治理施工方案
- 同等学力申硕-同等学力(社会学)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
- 疾病健康宣教的课件
- 部队心肺复苏
- 2024年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革新与影响
- (全文版)养老院舆情危机处理策略和框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