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20世纪以来的西方社会与文化思潮_第1页
第16讲20世纪以来的西方社会与文化思潮_第2页
第16讲20世纪以来的西方社会与文化思潮_第3页
第16讲20世纪以来的西方社会与文化思潮_第4页
第16讲20世纪以来的西方社会与文化思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文化史第15讲20世纪以来的西方社会与文化思潮一、西方社会的变革:从大冲突到大融合二、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在批判中探索20世纪对于西方而言是一个社会结构多元化发展的世纪,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一个信息爆炸的世纪,一个快节奏、多变化的世纪,一个思维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世纪,也是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纪。一方面西方的传统价值体系受到了以“现代主义”为代表思潮的前所未有冲击,传统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心态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一个充满迷惘的“怀疑的时代”出现;另一方面,西方显然处在一个政治风云激荡、社会思潮迭起的剧烈变革时期,崇尚真理与迷信自我并行不悖,竞争意识与悲观情绪相伴而生。对于西方而言,两次世界大战的大冲突导致走向前所未有的大融合,在努力实行欧洲一体化的同时大力推动全球化成为了20世纪末西方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一)暴力冲突(二)东西对立(三)走向融合(四)科学与技术一、西方社会的变革:从大冲突到大融合进入20世纪后,以欧洲为主体的西方是充满自豪和优越感的。欧洲俨然以世界中心自居。当时的欧洲也确实是世界的中心:科学的中心、技术的中心、工业的中心、学术的中心,包括时尚的中心。已经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欧洲局势却变得日益紧张,西方列强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日益增长的殖民对抗越来越加剧这一结果应该归结于西方民族主义的恶性膨胀。西方列强之间的危机加剧了民族主义的激化。(一)暴力冲突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以西方人的集体灾难而告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曾一度出现过短暂的繁荣,特别是在20年代中期繁荣达到了高潮,然而,1929年出现的金融危机把西方社会一下子推入了地狱,经济出现严重倒退,人民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就在西方国家似乎逐渐走向复苏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又一次把西方拖入了更大的浩劫之中。

独裁者希特勒执政后,实行的是国家社会主义专政。希特勒对内也采取了行动:在意识形态方面,清除异己,迫害持不同政见者,使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流亡国外。另一方面,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德国在种族论的影响下,试图建立一个被认为“血统高贵”的雅利安人社会,为此开始执行反犹太人计划,对生活在德国的犹太人进行大肆迫害、驱逐、抓捕、关押、杀害。纳粹对犹太人无法消解的仇恨可以通过他们持有的将历史看成是一种种族斗争的扭曲的世界观进行解释。一些其他因素对纳粹仇视犹太人的思想,以及纳粹对犹太民族的偏见观的形成也有所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千百年来基督教的反犹主义传统和19世纪后半叶以及20世纪初出现的政治反犹主义和种族主义运动。所有这些因素的加在一起致使犹太人成为纳粹迫害和试图彻底消灭的对象。最终被杀害的犹太人达600万之众造成人类历史上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进行绝灭性屠杀的最暴烈事件。到1939年,发动大战的一切条件均已成熟,战争狂人希特勒终于铤而走险,于9月1日进攻波兰,开始实施他的罪恶征服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持续五年半的二战给西方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它不仅使欧洲许多美丽的城乡变为焦土,文明成就毁于一旦,除了有600万无辜犹太人惨遭杀害,更有5000万以上的人被夺走了生命。欧洲历史上各大国的实力均被大战严重削弱,德国被美、英、法、苏分区占领,最终分为两个国家。英法两国不仅自身政治、经济等实力遭到了严重削弱,而且由于战后兴起的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它们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纷纷独立,影响力一落千丈。西方阵营中唯一实力没有受到削弱的大国是美国,不仅如此,二战后美国的影响力开始不断上升,因此,它自然成为20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的领头羊。

以意识形态划线的欧洲正式分裂成了东西两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与以苏联为首的东方。东西方的对立和争夺使得世界出现了两大阵营对立的冷战局面。美苏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和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为20世纪后半叶西方文化的变化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大的国际背景。随着冷战气氛越演越烈和对可能爆发原子弹大战的担心,东西方在加剧军备竞赛的同时建立起了各自的军事同盟。20世纪还见证了东西方(从东西欧洲开始)的严重对立。这主要是因为俄国社会制度的巨大变化所致。(二)东西对立1989年11月9日,分隔东西德国长达近30年的柏林墙被打开,东柏林人潮水般涌入西柏林。东西德国终于走向统一。柏林墙的倒塌和东西德国的统一,标志着战后东西冷战对峙的一个转折点。此时的苏联正趋于瓦解。1991年12月1日,独联体国家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宣布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社会主义政体被最终放弃。苏联的解体标志着战后东西冷战对峙局面的结束。近现代欧洲民族国家出现的历史实际上是民族冲突的历史。在近500年的时间里,为了所谓的民族最高利益和成为地区的主宰,各国冲突不断,民族间常常以战争相加。融合成为了西方战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三)走向融合1958年1月《罗马条约》正式生效后成立的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标志着西方走向联合的第一步。欧洲联合的思想最早于1950年由法国提出。1957年6个欧洲国家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罗马条约》开宗明义:缔约国“决心建立欧洲各国之间日益紧密的联合”。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欧洲联盟条约》,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1985年12月17日通过的《欧洲单一文件》不仅确定了促进欧洲各国经济和社会一体化,而且最终实现政治一体化的条件。这表明欧洲联合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对联盟的宗旨作了这样的阐述:“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与货币联盟,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均衡、持久进步;通过实行最终包括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截至2005年1月1日,欧盟的成员国已经扩大到25个国家,人口总数达到4.595亿,拥有了统一的货币,成为了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作的预言:“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欧盟挑选的《罗马条约》诞生50周年庆祝图标。(《泰晤士报》图标)对于欧盟的出现,有论者作出这样的评论:它“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各国人民尽管彼此存在差别,但是他们决定集合起来造就共同的命运”。欧洲显然正在从民族国家朝着“超国家性”的方向过渡。与此同时,欧洲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先后走上了福利国家的道路,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对全体国民实行无差别的平等生活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稳定,为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战后,西方社会民族构成的多元化现象也在加剧。和平的环境和社会的和谐还使得和平论和人权思想在西方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用一种全新的思维看待世界和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和平主义和人权思想成为西方评判事物的一把重要尺度。

西方社会在20世纪的发展以及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所掌握的科学和技术。人们今天所熟悉的现代科学技术主要诞生在西方社会这一事实表明西方对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西方社会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和飞速发展开始于19世纪末,第一个重大变革发生在物理学领域。(四)科学与技术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贝克雷尔发现了铀的放射性。居里夫妇发现了镭。实验室发现了第一个可分的成分——电子。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建构的原子模型被人们称作是“自德谟克利特以来在物质观念方面最伟大的变化”。普朗克对所谓黑体辐射的能量划分所作的量子假设这一惊人发现,在现代物理学中具有革命性意义。在众多杰出的科学家中,量子论创立者马克斯·普朗克(MaxPlanck,1858—1947)和相对论创立者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影响最为巨大。爱因斯坦1905年,发表了《运动物体中的电动力学》一文,首次系统阐述了狭义相对论的原理。狭义相对论有两个基本原理,即光速不变原理和狭义相对性原理。爱因斯坦证明了时间、空间都是相对的、相互联系的,并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发生变化,而独立于物质运动之外的、永恒不变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是根本不存在的。1916年发表的《广义相对论基础》进一步发展了他的这一理论。1921年爱因斯坦获诺贝尔物理奖。普朗克提出的量子能原理和爱因斯坦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则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能量和时空的认识。这两位科学巨匠建立起来的理论不仅开辟了物理学的新时代,也使整个自然科学进入了新时代。20世纪后半叶,夸克理论和英国物理学家霍金(StephenW.Hawking,1942—)提出的爆炸黑洞理论为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标志着人们对宇宙和物质世界的最新了解。20世纪后半叶西方在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生命工程技术、纳米技术、环境技术等方面均取得骄人的成就。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和普及,使得西方社会的发展不同寻常。与物理学这些革命性的发现相并行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工业技术的高速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的使用,新机械、新技术的发明,这些最终直接影响了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往那种以小规模个人经营为主,劳动产品就地分配的生产形式消失了,取而代之以现代方式的大量生产大量分配。人们借助便利的通讯设施、快捷的交通运输,建立起了统一的市场。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就是大型零售业的出现。今天,社会消费成为了西方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20世纪的西方社会建起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将整个地区联系在一起。西方的科学和技术取得如此成绩,首先得益于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其次得益于它合理、高效的科研体制、科研机构以及一批高素质的科研队伍。二、当代西方文化思潮:

在批判中探索(一)自我反思(二)新左派与后现代(三)西方价值观的再思考(四)新世纪的挑战从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发展总的轨迹来看,人们大约可以将其分为四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阶段。1、从二战结束到60年代初,西方文化在对自我反思中得到了理论上的进一步拓展,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开始双向渗透;2、从60年代中期反越战开始到80年代末苏联和东欧集团的解体,西方文化在新左派的批判中受到了质疑,而消费文化的急速发展也为西方文化理论的探索提出了新的课题;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文化又一次进入了一个转折期,更多的人在思考西方文化的内在矛盾。另一方面,亚洲国家经济的崛起使西方国家有了一个新的“他者”,文化思潮中对东方文化的兴趣也在增加。4、在文化实践上,西方大众文化在信息高速公路的推动下,更深地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娱乐与教化的互动也日益频繁;从新世纪开始,尤其是在2001年9·11事件以后,西方文化思想界面临着一个更为深刻和痛苦的反省,即如何看待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冲突与合作的问题。西方社会文化思潮在二战以后继续出现了批判与探索的理论发展,文化实践上也日益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方向上转移,具有当代特色。西方文化思潮的发展也开始了一个深刻的变化,西方思想家的眼光开始从自我转向了全球,西方文化的实践也在日益具有全球性的意义。当二次大战的硝烟仍在弥漫之际,存在主义的思想就得到许多人的呼应,因为战争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物质的破坏,更是心灵的创伤。存在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对“存在着”这个词的怀疑,对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意义的怀疑。萨特提出的“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人的自我意识具有积极的能动性,可以为人在这个荒谬的世界上选择自己的道路,从而实现人的本性和尊严的观点在二战后的欧洲特别流行。(一)自我反思存在主义思想和创作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加繆。加繆在小说《鼠疫》(1947)中通过主人公里厄医生在奥兰城里救治鼠疫的经历,表现了人世灾难此伏彼起而人类本身却不知反省的“西西弗斯”式的荒谬处境。1952年,爱尔兰籍的英法语剧作家贝克特的荒诞剧《等待戈多》首次上演,更加深了西方人对自我文化中异化现象的忧虑也体现了一种批判性的反思意识。也正是在这种批判性反思中,西方文化界开始了对新思想的探索。由媒体革命推动的大众文化发展也给西方文化艺术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创新奠定了基础。首先,电影的复苏在西方文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运动(1945—1950)和法国的新浪潮电影(1959—1961)一晃即过的背景下,美国好莱坞电影在经过了麦卡锡主义的磨难之后,日益占据了西方电影文化的主流。就在西方文化思想界受到存在主义的广泛影响时,西方文化艺术界却面临了一个新的转折。彩色电影的迅速发展和电视机的普及等于是在西方文化领域里产生了一次“全新的形式上的革命”。西方大众与社会的联系由于电视的普及,变得更加紧密而不是疏远。意大利电影《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在罗西里尼的导演下,首次体现了新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即强调电影的照相功能和形象的真实,而对影片的情节发展和性格塑造却相对地淡化。米·安东尼奥尼的影片《迷情》(1960)则把情节几乎完全抛弃,让影片随着人物的情绪的变化而发展。在这之后,法国新浪潮电影,如戈达尔的《喘息》(1959)、雷乃的《广岛之恋》(1959)和《去年在马里安巴》(1961)等,将电影的新理念带入影视界。这派理论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存在主义的影响,电影应当突出导演的个人创造性,一个成功的导演应当在一系列的影片中表达出一贯的、有鲜明个人风格的特色来。好莱坞拍了不少史诗片,如《圣袍千秋》(1953)和《斯巴达克斯》(1960),重演了西方文化史上的一幕幕重大事件,对反思西方历史起了相当的作用。美国电影也保持了喜剧片的传统,在玛丽莲·梦露主演的《热情如火》(1959)和茱莉·安德鲁主演的《音乐之声》(1965)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50年代开始,“电影不再只是一种娱乐商品,而被认真地当作一门崭新的艺术来严肃对待。电影文化终于也成为衡量一个知识分子文化修养程度的项目之一。”在美国,好莱坞电影仍然比其他的电影公司影响都大,其发展了技术主义的理论流派。1953年,马龙·白兰度主演的《野小子》(“TheWildOne”,或译美国飞车党)表现了一个具有叛逆性格的主人公,在青年观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就在西方文化日益趋向大众化之时,文化思想界又出现了新的批判潮流。起源于二战前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文化批评理论在二战后的西方得到了又一次的发展,对整个西方文化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兰克福学派的两位创始人霍克海姆与阿多诺在1941年写了《启蒙的辩证法》,该书于1947年首先在荷兰出版,集中表述了其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基础,即积极关心社会理论问题和从事社会活动改造。霍氏强调了社会理论的批判性鲜明地指出,“理论的要素是自由,它的课题是压迫。”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危机在60年代开始加深,于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意识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并在对西方社会的批判中进行了深入的文化理论的探讨。在60年代及以后的时期内,阿多诺的观点对当代西方文化批评的影响更大。在《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和《否定的辩证法》等书中,阿多诺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工业是反启蒙的,因为所谓的“启蒙即先进技术的统治”变相地剥夺了批判意识的发展,并使人在异化中失去了个性。受康德的影响,把否定的过程看作是对对立面的一种肯定,“自由只有在某种否定中,按照某种具体的不自由,才能被理解”。在对文化工业的批判中,阿多诺进一步指出,文化工业机械“复制”艺术品的做法是由获取利润的动机决定的,并由此控制了大众的头脑,就如通俗音乐的标准化和虚假个性化那样把人们的创造性和真诚消弭殆净。法兰克福学派的另一个重要成员是马尔库塞,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十分尖锐,他的学说被称为“造反哲学”,因此他在60年代美国“新左翼”知识分子中影响极大。马氏的主要著作有《爱欲与文明》、《单面的人》和《自由和历史使命》等。马尔库塞提出,西方文化的两个近代特点分别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尖锐矛盾和人的潜能与自由的密切关系。马尔库塞的精英主义的观点对西方文化思想界的影响虽然一度很大;但是,西方文化的实践却表明,文化的通俗化与大众化仍然保持着扩展的势头,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批判地审视当代西方文化的不同角度,而关于文化工业的正面效应也有待进一步探讨。在经历了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艺术洗礼之后,当代西方艺术家对世界大战的残酷记忆犹新,对人类社会的失望部分地引导了他们趋向于抽象主义的表现方法。英国画家F.培根于1945年在伦敦首次展出了自己的画作《耶稣受难的三种研究》,表现了战争、饥饿和集中营的大屠杀,引起了轰动。乔治·马修的《卡佩家族》等画作以鲜明的色彩体现了一种生活的激情,最好的代表了抽象主义画派的风格。这以后,抒情抽象的表现手法在欧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了60年代初,美国艺术家在纽约展示了他们的前卫艺术,即以拼贴手法为主要特征的新达达主义流派。罗伯特·罗森伯格的《无题》(1955)和约翰逊的《批评家在微笑》(1959)等作品即最早地表现了当代拼贴艺术的代表作品。与新达达主义有着密切联系的波普艺术(PopArts)在60年代的西方艺术界代表了典型的时代风格。波普艺术在英国得到的承认是在50年代中期,由伦敦当代艺术学院成功举办《拼贴和实物》(1954)和《人类、机器和运动》(1956)为标志。克·奥登堡的作品《商店》(1962)使用了一些废弃材料或实物,如商店里的食品,来组成一个艺术形象,表现出艺术家眼中的特殊的现实世界。在大众文化的日益扩张中,流行音乐成了当代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摇滚乐在战后的兴起则是其第一个重要的标志。1954年,美国的艾尔维斯为“太阳唱片公司”录制了第一张摇滚乐唱片。从此,摇滚乐和“猫王”的名字就成了当代西方流行音乐的一个里程碑。1970年美国摇滚歌手普雷斯利(猫王)在白宫受到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会见。标志着摇滚乐对社会的巨大影响。猫王以其特有的歌喉与舞台动作把黑人音乐的强劲与南方白人乡村音乐的粗犷结合了起来,并以其反传统的歌词给美国大众文化带来了一股新的空气。“披头士乐队”,1987年在伦敦演出的摇滚乐,使用的是电子琴吉他。以吉他作为象征的流行摇滚取代了以钢琴为标志的高雅音乐而成为西方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时尚喜爱。而鲍勃·迪伦对摇滚乐的独特解读更使60年代的流行音乐与当时的反叛思潮比肩而起。在大西洋的彼岸,英国的“披头士乐队”在60年代初以自弹自唱自鼓的方式赢得了广大的听众,甚至连英国王室也对之施以褒奖,其代表性人物列农更是成了与“猫王”同享盛名的大众偶像,他们的歌曲成了当代大众音乐经典的一部分。与流行音乐形成呼应的是当代西方文学的社会批判意识。50年代初,英国的“愤怒的青年”文学流派对战后现实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保尔的《愤怒的青年》、艾密斯的《幸运的吉姆》及约翰·奥斯本的剧作《愤怒的回顾》等作品强烈地表达了当代作家对社会压抑的不满。在美国,“垮掉的一代”文学也成了年轻作家反叛社会的宣言。金斯伯格的长诗《嚎叫》(1955)和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1957)成为这一流派的代表作品。丹尼尔·

贝尔认为,“60年代反文化是一场年轻人在解放的旗帜下发泄的生命冲动。”后来的实践证明,这种冲动逐渐地变成了对西方文化自我的深刻反思。事实上,60年代美国的“黑色幽默”文学作品在嬉笑怒骂中就体现了对西方社会的深刻反思。海勒的黑色幽默小说《第22条军规》对西方社会的荒诞一面进行了嘲讽,其书名“Catch22”也因此而成了当代英语的一个常用词。在法国,新小说派的代表人物罗布格里耶1953年发表了小说《橡皮》,以当代流动不定的真实来取代巴尔扎克式的固定的真实。他的另一部小说《嫉妒》(1957)体现了典型的“新小说”的艺术风格,即除了忠实于作家视觉的真实外,小说不再描写中心人物和故事情节,小说的叙述角度也采用了多重视角。1960年,法国作家克洛德·西蒙发表了后来为他赢得诺贝尔奖的小说《弗兰德公路》,在讲述二战历史故事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小说文体的实验,把并列和复现两种手法运用到叙事中去。“新小说”派不仅以艺术创新体现了一种探索精神,而且以反思历史与现实的主题对社会进行了一定的批判,从而对西方文学在当代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西方文化思潮的发展在60年代年代中期以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不仅指文化实践上的大众趣味进一步加强,更重要的是文化理论上的批判锋芒在年轻一代身上得到了发扬。

“新左派”知识分子首先出现在50年代中期的英国,而以《新左派评论》杂志为其主要阵地。到了60年代,欧美各国都出现了“新左派”运动和思潮,其中尤以美国为烈。“新左派”运动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发生在当代西方国家的“文化革命”。(二)新左派与后现代从西方文化的思想传统上看,西方知识分子的社会批判意识从启蒙运动开始就一直保持着特有的社会参与性和历史反思性。到了60年代中期,社会精英阶层由于大学教育的普及而日益扩大到一般市民阶层。于是,知识界的批判意识和大众文化的反传统倾向结合了起来,重新思考西方文化的深层结构和反主流文化的标新立异就成了一对相互作用的文化思潮。法国人类家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的思想对法国文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迅速地传到欧美各国。斯氏以符号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意指结构”,把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用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上,其理论所源,在当代法国著名学者如拉康、福柯、巴特和阿尔杜塞等人的著作中都有相似之处。不过,法国结构主义的影响风行十年之后就逐渐地被解构主义所取代,而德里达对结构主义试图重建西方文化的深层结构的理论首先提出了质疑。德氏的理论在美国得到了呼应,解构主义理论不仅成了一种文学批评的方法,而且从文化思想上再次体现了20世纪怀疑哲学的持久影响。美国批评家乔纳森·卡勒指出,“结构[主义]可以最简单地定义为对西方思想中固有的二元对立观,如内在与外在、精神与肉体、及自然与文化等等对应观念,的批判。”当代批评的本质在于对西方固有思想文化传统的进一步反思和对当前问题的深入探索,这与20世纪西方思想发展轨迹仍是相符的。在对西方文化的批判中,杰姆逊的后现代批评可说是西方学者中较尖锐的一个。作为一个左倾的批评家,杰姆逊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已到了一个跨国资本主义的阶段,商业性消费文化的无所不在是这个阶段的文化特征。然而,消费文化的泛滥同时也消灭了人的创造性和艺术的美学价值。而资本主义的文化霸权又对第三世界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在对西方文化的全面批判上,70年代末兴起而影响至今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则走得更远。后现代主义思潮却超出了文本的桎梏而对整个西方社会与文化提出了质疑。法国的利奥塔1977年对宏大叙事的质疑和直到1984年才用英文发表的《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为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批评作出了标志性的贡献。就文化批判的思想来说,杰姆逊与法兰克福学派以及英国文化物质(功利)主义代表如威廉斯等都有一定的理论渊源,因为他们都把文化批评的视角对准社会现实而不仅仅是文本自身,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立场。在文化实践方面,西方社会在70、80年代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情形下,各个传媒公司进行了重新组合,几十家大的电影、电视和唱片公司基本垄断了各国大众文化的生产,流行文化风格的不断变化和短时间的一致确实表现出信息时代文化多元和趣味多变的特征。杰姆逊提出,文学与社会和人生的关系密切,研究文学和文化也是对社会人生的研究。在《政治与无意识》(1981)一书中,把意识形态与文本分析联系起来,对西方意识形态作了具体的分析和批判。在60年代的反叛思潮中出现了“嬉皮士”文化,即以奇装异服、吸毒、群居和崇拜摇滚乐等非暴力方式来对抗上流社会的文化趣味。其极端表现则是一些“崩克”青年以违反常理的生活方式向主流文化挑战。法国巴黎的蓬皮杜国家艺术中心和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可说是代表性的例子,它们不仅把建筑的功能而且还把艺术的感受结合在同一个建筑物中,从而表现了强烈的时代风格。在法国,诺贝尔文学奖于1985年首次授予一位“新小说”派代表人物克罗德·西蒙,标志了具有先锋意识的法国新小说已被严肃文学接受为当代文学经典的一部分。在大众文化方面,电子乐器的加入乐队以及电视音乐MTV的普及使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一起更进一步深入社会的各个阶层,精英和大众的欣赏趣味有所接近。后现代文化的消费性和大众性不仅仅是文化艺术的更新换代,而且还是新一代知识分子得以产生的土壤,因为“科学叙事”和商业伦理已成为广泛接受的事实。在其他文化实践方面,严肃文学创作仍然有佳作出现,如美国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1973)、托尼·莫里森的《宠儿》(1987)及索尔·贝娄的《愁思伤情》(1987)等作品对西方社会的历史和现实中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战争、人性、种族及性别等等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进行了艺术阐释。西方社会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思想方面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1989年以来东欧国家的转型和1992年苏联的正式解体标志了世界政治版图的重大改写,原有的三个世界大格局变成了一超诸强的局面,这就使有些西方人产生了过度乐观的情绪。(三)西方价值观的再思考西方国家内部的社会问题使很多批评家日益把文化批评作为一种参与现实的实践,文学批评也把文本的解说变成了对社会人生的品评分析。由于西方社会性别歧视的实际存在,女权主义批评理论就理所当然地和社会性别的不平等联系了起来;民族和族裔矛盾的各种冲突也是民族文化身份理论得以复兴的主要原因;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又促使人们思考生态平衡与文化进步的辩证关系。

亨廷顿指出,“每一个文明都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并把自己的历史当作人类历史的主要戏剧性场面来撰写。与其他文明相比较,西方可能更是如此。”虽然许多人对亨氏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但是,他对西方文明中心论的再提起却使人们对西方文化霸权的看法有了新认识。当代西方文化理论的发展中,除了有关文化身份的问题外,对人文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给予了关注,生态文化批评就是最新的动态。通过从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冲突的角度来研究文学与文化,生态批评把理论基础建立在从文化系统而不是生态系统去寻找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1995年,布耶尔在其专著《环境的想象:梭罗、自然文学和美国文化的构成》中,通过对具体文本的分析,系统地讨论了人类社会文化和生态平衡的关系,此书因而被誉为一部“里程碑”的著作。在文化实践方面,西方文学的创作仍有佳作出现,德国的格拉斯近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再次证明了文学创作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和对社会邪恶的批判是一个不衰的主题。由于跨国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西方文学也对东方文化给予了重视,出现了不少好的作品。在大众文化方面,严肃的电影也一再赢得了票房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电影《莎翁情史》(1998)则在严肃文学和大众文化的结合上作出了一个新的尝试。1993年,好莱坞拍摄了历史片《辛德勒名单》,影片对希特勒在二战中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作了深刻的反省。1997年,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的成功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