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说课稿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2e621abfeadf64c738a810ab43912a8/72e621abfeadf64c738a810ab43912a81.gif)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说课稿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2e621abfeadf64c738a810ab43912a8/72e621abfeadf64c738a810ab43912a82.gif)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说课稿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2e621abfeadf64c738a810ab43912a8/72e621abfeadf64c738a810ab43912a83.gif)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说课稿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2e621abfeadf64c738a810ab43912a8/72e621abfeadf64c738a810ab43912a8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44/44/4物质的溶解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我是25号辩论老师,我叫张伟,来自在道真县上坝中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章第一节?物质的溶解?。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和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教学的理解和设计。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选自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对物质分类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接触到溶液的运用,知道了溶液是混合物,但溶液的形成和组成没在系统研究。在本节的学习中,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溶液的概念和组成,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又为将来学习溶液组成的表示和酸、碱、盐打下根底。所以本节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节不可或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化学实践课。〔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物质的分散现象。〔2〕理解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3〕了解水溶液的某些性质探究。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比照、归纳等学会如何获取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方法。〔2〕使学生把握由实验→现象→结论→应用的研究化学的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提高实验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教学难点:水溶液的某些性质探究二、学情、学法分析
新课程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着眼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节的学习对象溶液在生活中是常见的,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特点,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指导学生采用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三、教法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考虑教师的教,也要考虑学生的学。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采用实验探究、主持讨论与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配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宽学生视野,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四、说教学程序〔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前几章学习中,我们接触过了哪些溶液?生活、生产中哪些地方需利用溶液?许多化学反响都在溶液中进行,可见学习溶液的重要性。〔二〕活动与探究:物质在水中的分散1、演示实验通过高锰酸钾中加水,食盐中加水,蔗糖中加水以及泥土〔粉笔灰〕中参加水中,食用油参加水中,观察现象在1-4号大试管中分别参加少量的泥土、植物油、食盐和酒精。振荡后观察四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泥土
:变浑浊
悬浮固体不颗粒
〔分层〕植物油
:牛奶状浑浊
分散着液体不止液滴
〔分层〕食盐:透明液体
〔稳定〕酒精
:
透明液体
〔稳定〕继续观察:静置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情况。2、交流与归纳〔1〕悬浊液:如果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那么形成悬浊液。〔2〕乳浊液:如果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在水中,那么形成乳浊液。〔3〕物质的溶解: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称之为物质的溶解。〔4〕溶液:物质溶解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的、久置不分层〔三〕活动与探究二:乳化1、将油脂与水的混合物中参加一些洗洁精后,观察现象2、讨论与归纳乳化: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乳浊液的现象称为乳化。〔四〕活动与探究三:水溶液的某些性质1、溶液的导电性探究:〔1〕演示实验P155实验1探究食盐溶液,稀硫酸导电,而蔗糖水溶液那么不能导电。〔2〕归纳与小结:当某些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这样的水溶液能够导电。2、水溶液的沸点和凝固点探究〔1〕演示实验P155实验2〔2〕归纳与小结:固体溶于水,使水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五〕练习与稳固:P1564、5题〔六〕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本节知识要点,提出学习的中疑问,交流与讨论,使知识系统化。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我是25号辩论老师,我叫张伟,来自在道真县上坝中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章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和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教学的理解和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本节课选自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通过?物质的溶解?的学习,学生对溶液的概念和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联系生活实际来进一步研究溶液的组成、组成的定量表示和溶液配制的方法。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又为将来学习溶液中相关计算打下根底。所以本节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溶液的组成,能识别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2〕、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掌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和解题格式。2、方法与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比拟和分析逐渐培养学生辨证的思维能力。〔2〕、通过让学生知道化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热情。〔三〕、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教学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2、难点:溶液的稀释问题中的相关计算二、教法设计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采用实验探究、学生自主阅读与交流,主持讨论与归纳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配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宽学生视野,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三、学法培养本节的学习对象溶液的定量表示在生活中是常见的,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特点,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指导学生采用实验探究、阅读与归纳、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四、教学程序〔〔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1、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碰到溶液的“浓〞或“稀〞的问题。例如,使用农药时,太浓了可能伤害农作物,太稀了那么达不到杀虫效果。这就要求了解溶液中溶质确实切数量,以便掌握。2、提出课题,溶液的“组成〞究竟是什么含义呢?这是本课时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二〕、阅读与归纳:溶液的组成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57中有关溶液组成的内容。让学生分析NaCl溶液的形成和组成2、让学生讨论与归纳溶液的组成:〔1〕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3〕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3、交流与讨论:请你指出以下溶液的溶质和溶剂:见书P158〔三〕活动与探究:溶液的配制及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1、活动与探究:、根据下表要求配制溶液〔演示实验P158实验1、实验2〕2、交流与讨论:〔1〕上述实验所得的蔗糖溶液,哪个更甜?让学生了解比拟溶液浓与稀应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都有关,为引出溶质质量分数打下知识和学习愿望的根底。〔2〕、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并作相关计算。〔四〕阅读与归纳: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1、学生讨论,教师归纳:〔1〕概念: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指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2〕计算公式:〔五〕练习与归纳:溶液配制的方法〔1〕、将4克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在46克水中,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2〕、实践与运用请按下表方法,配制50克含氯化钠5%的氯化钠溶液归纳强调:1、溶液配制的方法〔1〕计算;〔2〕称量;〔3〕溶解〔六〕、练习与升华:溶液的配制及稀释问题的计算1:要配制20%的NaOH溶液300g,需NaOH和水各多少克?2:把50克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加多少水?归纳强调:〔1〕将浓度大的溶液变成浓度小的溶液叫溶液的稀释〔2〕溶液在稀释时溶质的质量是不变的即: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稀溶液的质量等于浓溶液的质量和所加水的质量之和。〔七〕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本节知识要点,提出学习的中疑问,交流与讨论,使知识系统化。物质的溶解性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我是25号辩论老师,我叫张伟,来自在道真县上坝中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和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教学的理解和设计。一、说教材〔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通过?物质的溶解?和?溶液组成的表示?的学习,学生对物质的溶解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从而引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又为后面学习溶解度和结晶等打下根底。所以本节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2〕知道什么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相互转化。2、过程与方法:逐步形成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和定量处理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尊重客观实际,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 (1)影响溶解性的因素〔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2、教学重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二、说教法〔教法分析〕由于本节课内容学习非常陌生且抽象性强,而初中学生预习习惯差,所以本节课我采用阅读归纳与实验探究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先出示各局部的学习思考提纲,让学生先自学交流讨论或实验探究后,教师再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组织归纳小结。三、说学法〔学法分析〕根据本节课内容特点和教法设计,本节课的学法重点是化学阅读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养成粗读、细读、精读和背读的习惯。四、说教学程序〔教学程序分析〕〔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1、面粉不易溶于水,食盐易溶于水,引出物质溶解能力大小不同2、一杯水能否无限制地溶解白糖?引出某一条件下,物质的溶解量具有最大值。引出新课〔二〕实验探究与交流归纳: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联想与启示:P166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2、活动探究一:P166实验1〔1〕填表:在室温条件下:溶质溶剂溶解性食盐水好蔗糖水好熟石灰水差〔2〕归纳与小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即与溶质的种类〔或性质〕]有关3、活动探究二:P167实验2〔1〕填表:在室温条件下溶质溶剂溶解性食用油水差食用油汽油好〔2〕归纳与小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即与溶剂的种类〔或性质〕]有关4、活动探究三:P167实验3〔1〕填表:
溶质溶剂溶解性室温硝酸钾水好加热硝酸钾水更好〔2〕归纳与小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三〕阅读与归纳,活动与探究:探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阅读:P167,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法2、多媒体出示阅读提纲:〔1〕上述实验3中在室温下将3g硝酸钾加到5ml水中,硝酸钾没有全部溶解,说明了什么呢?〔不能无限制的溶解,也就是不能无限制地提高溶液的浓度〕〔2〕除了用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未溶解的硝酸钾溶解以外,你还有什么方法呢?3、活动探究与归纳:P167①大多数固体,在一定量的溶剂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量增多。②大多数固体,在一定温度下,随着溶剂的量增多,溶解量增多。③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大多数物质的溶解量是有限的。4、观察与分析〔1〕展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户外餐具收纳包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数字化尺码测量仪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手工花瓶设计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 2025-2030年手持知识点总结器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文具与科技结合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黔南货运资格证考试题
- 2025年永州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下载
- 2025年四川货运从业资格证题目技巧
- 2025年孝感货运从业资格考题
- 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24)下册
- 内蒙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二中2025届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
- 初中英语1600词背诵版+检测默写版
- 养老护理员安全培训
- 2024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度-工程造价培训课件全新
-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版)
- 高中学校工会工作制度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4至2030年全球与中国市场头戴式耳机深度研究报告
-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质量评估幼儿园准备工作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