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贵州省铜仁市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副标题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学者任继愈曾经感慨地写道:“经过百年的奋斗,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他感慨的历史事件是()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2018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5周年。在这次战争中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邱少云舍身相救朝鲜少女崔莹 B.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
C.董存瑞舍身炸堡垒 D.刘胡兰牺牲于敌人的铡刀之下1950年10月的一天,湖南岳阳县策口乡农民集中烧毁了旧地契,第一次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这反映了当时新中国正在()A.举行开国大典 B.进行抗美援朝宣传
C.进行土地改革 D.进行“一五”计划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上海等地先后进行了著名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这些活动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恢复国民经济 D.“一五”计划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表达了()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这句歌词是对社会主义的赞颂。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进行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这里的“民主政治制度”包括()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③农民土地所有制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是()A.“求同存异”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合作共赢 D.不结盟政策2017年5月23日,第三届“万隆精神论坛”在位于印度万隆的玛拉拿达基督大学举行。关于万隆会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会国家毫无分歧
B.美国在会议中居于主导地位
C.会议在中国召开
D.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它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强调的是“多、快、好、省”,但在实践中只突出一个“快”字。这里的“它”是()A.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过渡时期总路线 D.“大跃进”运动过节贴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下列春联中,反映文化大革命的是()A.新四军拼命抗日;老百姓安心过年
B.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
D.世博亚运扬国威;改革发展创奇迹她率领团队经过十几年的艰辛探索,研制治疗疟疾药物---青蒿素,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这里获此奖项的是()A.袁隆平 B.邓稼先 C.钱学森 D.屠呦呦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③中美双方发表《联合公报》
④中国和美国正式建交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届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A.以阶级斗争为纲
B.“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两个凡是”的方针
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一场攻坚战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C.建立经济特区 D.国有企业改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位老人是()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中共“十四大”后,“下海闯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内容,这与中共“十四大”什么内容直接有关()A.开始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会主义改造
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决定设立深圳、厦门、珠海、汕头为经济特区1980年,经济特区的稳定,实现了我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历史大跨越。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1984年,我国采取在沿海开放多个城市的举措来扩大对外开放。这一举措是()A.增设沿海经济特区 B.设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
C.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改革开放后,居民的饮食结构发生改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主食消费比例下降 B.肉食比例上升
C.副食和果品比例上升 D.主食消费比例上升台湾和中国大陆两岸民众期盼30年之久的直接通航、通邮、通商变成现实,过去的“咫尺天涯,重重阻隔”终于变成了“天涯咫尺,处处通途”。这一现象发生在()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
C.2005年“胡连会” D.2008年“三通”二、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经济特区主要“特”在哪里?我国的经济特区除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外,还有哪个经济特区呢?
(2)图二中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成立成功实践了邓小平的哪一伟大构想?在这一构想基础上,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取得什么重大突破?香港回归的具体时间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除了哪两项归中央政府管理?
(3)你从以上国家创新中受到什么启示?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分别反映的历史事件。
(1)指出图三的历史事件的法律依据和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年,全国有40%的农户加入了互助组…1955年,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底,经过合作化运动,全国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华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二:河南红旗人民公社办的公共食堂,将野菜和红薯那样的粗食,精心烹调成“山珍海味”,已经做到一个月九十顿饭,顿顿不重样。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材料一讲的是什么历史事件?除此之外的社会主义改造还有哪两项?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给了我们在农业发展方面怎样的教训?
(3)材料三中“大包干”是对哪一项农村经济制度的俗称?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什么作用?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多方面呈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接见印度谈判代表团,针对当时中印两国间存的问题,首次系统的提出了…,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材料二:1955年4月,亚非29个独立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会议经行过程中,帝国主义国家阴谋进行破坏…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方针,为会议圆满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三: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
材料四:20世纪70年代,建立和发展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也出现了建交高潮。
(1)材料一中周恩来总理首次系统提出什么外交原则?
(2)材料二中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什么方针促使会议圆满?
(3)材料三中1979年,什么样的外交成果使中美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基于此,美国对中国持何态度?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就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案和解析【答案】1.A 2.B 3.C 4.C 5.C 6.C 7.D
8.B 9.D 10.D 11.C 12.D 13.A 14.C
15.D 16.B 17.C 18.C 19.D 20.D 21.(1)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后来有设立海南为经济特区;特区“特”在国家给于优惠的经济政策或者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2)“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提出的,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成立成功实践了邓小平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即双方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两岸关系的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正式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高度自治指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3)从以上材料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①只有大胆创新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②发展才是硬道理;③创新要立足于国情,也要放眼世界;④一切要从实际出发等。
故答案为:
(1)经济特区的“特”在: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或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海南经济特区。
(2)“一国两制”;达成了“九二共识”;1997年7月1日;外交和国防事务。
(3)①只有大胆创新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②发展才是硬道理;③创新要立足于国情,也要放眼世界;④一切要从实际出发等。
22.(1)观察图片可知,图一反映的是新中国的成立,图二反映的是抗美援朝,图三反映的是土地改革、图四反映的是抑制物价。
(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更加巩固了新生的人们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故答案为:
(1)新中国的成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抑制物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使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3.(1)据材料“1952年,全国有40%的农户加入了互助组…1955年,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底,经过合作化运动,全国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讲的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除此之外的社会主义改造还有对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经济经济已经取代私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据材料“河南红旗人民公社办的公共食堂,将野菜和红薯那样的粗食,精心烹调成‘山珍海味’,已经做到一个月九十顿饭,顿顿不重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大跃进高潮中,全国办起人民公社的地方是农村。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党发动了“大跃进”运动,于此同时农村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追求“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进一步提高了土地的公有化程度,平均主义分配原则表明生产关系中已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党和国家领导人轻率地发动的,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
(3)据材料“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大包干”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俗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故答案为: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人民公社化运动;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24.(1)由材料一“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接见印度谈判代表团,针对当时中印两国间存的问题,首次系统的提出了…,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可知,料一中周恩来总理首次系统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据所学知,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使会议圆满,加强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3)据所学知,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基于此,美国对中国持接纳态度。
(4)据所学知,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了很多外交成就,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于1971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故答案为: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求同存异。
(3)中美建交;接纳。
(4)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于1971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解析】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据“经过百年的奋斗,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可知,他感慨的历史事件是新中国成立。
故选:A。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识记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许多杰出英雄,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
故选:B。
本题以2018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5周年为切入点,考查抗美援朝的相关知识。
识记抗美援朝时期涌现的英雄人物及抗美援朝的意义。3.根据“1950年10月的一天,湖南岳阳县策口乡农民集中烧毁了旧地契,第一次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并依据所学可知反映了当时中国正在进行土地改革。为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土地改革运动,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运动完成,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故选:C。
本题考查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本题以土地改革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掌握土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4.为了恢复国民经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上海等地先后进行了著名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建国初期,一些不法资本家拒用人民币,非法进行黄金、银元的投机倒把活动,导致金银价格暴涨,物价混乱,上海军管会断然查封挑起“银元之战”的大本营上海“证券大楼”,逮捕了投机倒把的首要分子,杀住了破坏金融的非法活动。银元之战之后,一些投机商又进行粮食和棉纱的投机活动,党和政府又统一调运粮食和棉纱在各大城市抛售,市场物资饱和,物价接连下降。到1950年夏,全国物价稳定,结束了我国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
故选:C。
本题以“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为切入点,考查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
注意识记“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相关知识。5.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了“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题干的关键信息是“1957年”“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就是发展重工业。
掌握一五计划的成就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选:C。
本题考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7.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和各民族平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农民土地所有制”属于土地制度,与题干要求不符。
故选:D。
本题考查新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识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8.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的疑虑和不安,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访华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逐步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掌握.
解答本题需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9.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关于万隆会议,说法正确的是周恩来在会议中提出“求同存异”方针。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亚非万隆会议的相关史实。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亚非万隆会议的相关史实。10.根据所学可知,1958年的“大跃进”是以片面追求建设的高速度为目标,工业方面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运动,在实践中只突出一个“快”字。
故选:D。
本题考查大跃进运动。1958年我国发动大跃进运动。
掌握大跃进运动的影响和表现。11.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事件“文化大革命”即1966年到1976年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范畴,A“新四军”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的军队;B“庆新生”即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C指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D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故选:C。
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结合课本和材料分析解决,难度中等。12.屠呦呦率领团队经过十几年的艰辛探索,研制治疗疟疾药物---青蒿素,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并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屠呦呦。她为人类治疗和控制这一传染病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屠呦呦的主要贡献。13.依据题干信息“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结合所学知识:
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发生在1971年。
②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发生在1972年。
③中美双方发表《联合公报》发生在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之后。
④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发生在1979年。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知识点。
解答本题要熟记新中国外交成就的有关知识。14.文革结束后,国家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主张,为了解放思想,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通过讨论,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思想主张,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故选:C。
本题考查“两个凡是”的方针。理解“两个凡是”的方针的实质。
注意准确识记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内容。15.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国企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16.依据题干信息“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结合所学知识: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知识点,应把握邓小平的有关历史贡献.
解答本题要熟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有关内容.17.材料“下海创市场”反映的是市场经济体制,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C项正确。
A项是1953-195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B项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是从1978年开始的,排除。
D项是对外开放的内容,是1980年,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掌握中共十四大的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对“下海创市场”的分析,结合中共十四大的内容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中共十四大内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8.1980年,我国建立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198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金融数据采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电视栏目专题与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大学《产品设计报告书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做账实操-保险公司理赔支出的账务处理分录
- 2025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卷
-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文献查阅与交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行政伦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谈判》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首都师范大学《工程制图与全专业三维识图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鲁迅美术学院《生物药物制剂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水幕喷淋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 门楼施工方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康复治疗技术赛项)考试及答案
- 2024年山东海洋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考试真题
- 小学生拗九节课件
- 《感冒中医治疗》课件
- 研发费用管理制度内容
- 压力容器设计委托书
- 《眉毛的基本技法》课件
-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案(含计划)
- 2025年幼儿园膳食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