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第六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官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参考答案:考点:察举制.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察举制.解答:由题目中的“推举”、“孝廉”可知应为盛行于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察举制是由地方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人用的选官制度,地方有选官权,故A错误.察举制的标准是才学、品行,故B错误.材料中“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说明察举制具有弊端,容易导致任人唯亲的现象出现,故C正确.察举制是由地方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人用的选官制度.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方式,故D错误.故选C.2.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下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参考答案:A考察二战后的国际形势。二战后,随着美国冷战政策的推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形成,世界笼罩在:“冷战”的乌云之下,这不仅造成了德国等国家的分裂,也使世界处于战争的威胁之中。题干中的图片形势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故应选A。3.1949年下半年发生了苏联首次爆炸原子弹成功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前者使美国和其盟国感到,它们正面临着苏联空前的军事威胁,甚至是核威胁;后者则使杜鲁门政府认为它所担心的共产主义浪潮的扩张已成为事实。这两大事件直接导致A.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冷战”加剧和美国极力排斥新中国C.两大阵营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D.美苏两国因惧怕核战争而妥协对话参考答案:B从题干材料看,这两大事件对强化“冷战”具有决定性意义,1950年美国出兵朝鲜及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及中国为保家卫国而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揭开了长达20多年的中美“冷战”对抗,加剧了“冷战”,故选B项。选项A、C内容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合,D项与史实不符。4.观察1843年与1858年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货物单位1843年税率1858年税率棉花担6.54%5.72%印花布匹14.25%4.98%棉纱担6.94%4.86%这一现象造成A、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B、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命脉
D、中国民族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参考答案:【知识点】J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B解析:从图中数据分析,进口税率降低将会使更多的外国商品进入中国,使中国的棉纺织业发展更为艰难,中国也将进一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贸易逆差会进一步扩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故选B。【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变动情况的理解。5.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A.郡县制的出现
B.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C.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D.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破坏参考答案:D分封制和宗法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是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81年,处于春秋时期,国家大分裂,故B、C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解答本题需要关注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统治阶层内部森严的等级秩序被打破,宗法制、分封制被破坏,材料中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国君控制国政,实际也反映了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破坏,故选D。6.关贸总协定规则只适用于货物贸易,而世贸组织的规则涵盖了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知识产权协议等多个方面。由此可见,1994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B.贸易保护主义抬头C.第三世界团结斗争
D.国际格局发生剧变参考答案:A7.为参观“微笑彩俑——汉景帝的地下王国”展览,应参考的图书图书资料当是甲:《诗经》、乙:《战国策》、丙:《史记》、丁:《汉书》A.甲、丙
B.乙、丁C.丙、丁
D.甲、丁参考答案:C8.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军民义愤填膺,吁请抗战,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中共发表“八一宣言”②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上海抗战③东北抗日联军组建④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参考答案:国共十年对峙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在1935年;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上海抗战在1932年;东北抗日联军组建在1936年;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在1933年,所以正确排序②④①③,选B项符合题意。答案:B9.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曾提出“相对大国时代”的观念:世界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新平衡”过程,多边政治和经济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在未来三四十年,我们将进入“相对大国”时代。对“相对大国时代”的准确解读是(
)①质疑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
②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加强③欧洲是当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
④出现一批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发展国家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的国际局势的变化。材料中萨科齐认为在未来三四十年世界将“进入‘相对大国’时代”,说明其不认为美国的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①项正确;“相对大国时代”即说明了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强,②项正确;③项与题意信息无关;④项正确,如中国、印度、巴西等等。综上,因此选择D项。10.下列图示中,最能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是A.B.C.D.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能力。根据题干文字关键信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结合所学知识,仔细观察图片,可知,此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体现在: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呈加强趋势。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图片符合含义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其余ACD三项均不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多极化趋势在在曲折中发展11.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能够对这一变化做出合理解释的是棉布进口
棉纱进口A.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B.列强暂时放松了经济侵略C.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D.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参考答案:A从图中看出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成品)进口整体上变化不大,而棉纱(原料)进口呈现上升趋势,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有抵制作用。另一方面对国外廉价原料需求量增加,A项正确。12.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宗教改革家主张(
)A.对上帝的信仰就能使人得救
B.在教会的指导下阅读《圣经》C.依靠个人的善行来赎罪
D.世俗政权服从天主教会参考答案:A13.“工厂死在接收上,鸟巢做在烟囱上。……,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文章写在水面上。……,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中国命运在哪里,挂在高高鼻子上。”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参考答案: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工厂死在接收上,鸟窠做在烟囱上。……,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文章写在水面上。……,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说明该时期的民生凋敝,民主政治遭到破坏,经济秩序紊乱。最符合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故D正确。答案:D14.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中,孙中山是全党核心,在党内几乎有说一不二的权利:中共的方针政策多不能直接推行,而必须通过在国民党内团结左派.争取中派.打击右派等间接方式实现,这充分表明A.此时国共合作的方式属于党外合作
B.此时共产党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权力C.改组后的国民党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D.这是导致国民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国共合作后,领导权主要在国民党手中,共产党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权力,故选B项。A选项说法错误,这次合作是党内合作;C选项说法错误,国民党改组是增添了许多新因素的;D选项不是材料表达的主要含义。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15.日本于1972年实现了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又站在阿拉伯国家一边,采取了与美国不同的外交政策,70年代末,日本提出“全方位外交”方针,谋求同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关系。这一系列历史事件说明日本外交的意图是A.与美国霸主分裂
B.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谋求经济大国地位
D.抵抗苏联霸权主义参考答案:B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步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这必然与当时的霸权主义产生冲突。16.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本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丛脞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A.反映出对官员的专业化要求加强B.协调了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关系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进一步遏制了专制皇权的膨胀参考答案:A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书门下逐渐承担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说明官员有专业化、政务化的趋势要求,故A选项正确;材料主旨在于说明中枢机构政务化,而不是协调部门的关系,故B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故C选项错误;中枢机构政务化仍然是君主专制的产物,没有遏制皇权,故D选项错误。故选A。17.在四川新繁和成都出土的汉代《市井》画像砖上有汉代“市”的景象:市列分明,商肆整齐,“市楼”矗立于市井中央,在其上可以“俯察百隧”。这反映出A.汉代政府对市场贸易进行垄断B.四川的商品经济相对发达C.《市井》画像的景象与史实不符D.汉代的市场监管较为严密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材料中体现不出市场垄断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市场管理,不是经济发达,故B项错误;《市井》画像能反映一定的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中“市楼”矗立于市井中央,在其上可以“俯察百隧”,说明政府对市场管理比较严格,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汉代市场管理18.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
)
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B.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C.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
D.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参考答案:D
19.钱穆的《春秋以下政治社会学术之剧变》中评说某一学派:“其思想大体,仅为因利就便趋于目前之功利而止。故其议论,往往尚权力而薄文化,重现实而轻历史。”该学派当是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参考答案:D20.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论》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C.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参考答案:B21.下图为战国时期最先进的冶铁技术。此史料可以用来解释A.官营手工业大规摸生产状况B.冶炼技术源于战国C.私营手工业兴起D.当时铁制工具推广的原因参考答案:D根据图示可知,用皮囊作为鼓风工具提高燃烧温度,有利于冶铁,同时有利于铁制工具推广,D项正确。图示信息无法体现出是官营或者是私营手工业,排除AC。B项说法错误,商周时期青铜冶炼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点睛:本题属于图片类选择题,解题关键有两步,一是读图,获取有效信息“用皮囊作为鼓风工”;二是把获取的信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逐一对选项进行筛选。22.开封是宋朝最为繁荣商业城市之一。下列场景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小贩挑着烧饼担子沿街叫卖
B.娱乐场所瓦子演员讽刺自称“异端”的李贽C.三三两两的文人骑马出游
D.大街一旁字画铺当街而设参考答案:B23.新中国建国初期,一些干部明显地歧视私营工商业,公私兼顾变成了“只公不私”。为此,党的文件指出“国营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工作上、待遇上则又应该一视同仁”。这一政策:A.加快了国家工业化步伐B.促进了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D.适应了经济体制变化的要求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中“一些干部明显地歧视私营工商业”“国营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工作上、待遇上则又应该一视同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材料中要求对待“国营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一视同仁”恰好说明了当时急需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故答案为C项。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1953-1956年)的完成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与“新中国建国初期”需要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不符,排除;B项,材料是对待“国营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与农业无关,也不能使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排除;D项,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与材料中的时间“新中国建国初期”,排除。24.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内外朝制参考答案:B25.“9月,列宁从芬兰给布尔什维克党中央连续写信,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列宁提出上述主张主要是基于(
)A.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性质
B.俄国在战争中处于有利的局面C.革命已失去和平发展可能
D.布尔什维克党控制了大量武装参考答案:C解析:二月革命胜利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革命有和平发展可能,材料中“9月,列宁……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是形势变化而非党的革命性质变化,故A项错误;7月1日,临时政府下令俄军在西方战线和西南战线发起进攻,但这次冒险失败了,故B项错误;临时政府血腥镇压示威群众,政权完全转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七月事件表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与材料中“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相符,故C项正确;二月革命胜利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布尔什维克当控制了大量武装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26.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的“一五”计划开始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业,60年代开始试制国产化肥厂的成套设备,“文革”时期也从欧洲、日本进口了一批包括化肥生产在内的成套设备。据统计,至1978年我国农业机械耕作面积、化肥使用量明显提高。这一现象反映出新中国前30年(
)A.农业技术过分依赖于国外
B.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较严重C.农村承包责任制成效显著
D.关注农业建设并取得成绩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开始大力发展”、“开始试制”、“进口”和“明显提高”,说明我国农业建设并取得成绩,故选D;材料中“开始试制”表明我国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已经农业技术,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农村承包责任制的选项,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国民经济比例问题,排除B。点睛:从整体把握材料的信息能确定判断的大方向。例如,本题是从发展的角度看待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农业发展,整体来看农业是在发展,从不同时期来看,实现发展的做法不一样。如果知识看到某一时期而忽视总体情况,容易误选。27.“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材料中的“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指的是(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互利参考答案: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无论给出的新材料怎样新颖,熟练理解和掌握教材上的基本知识始终是我们分析材料的依据。就民生主义为例,孙中山认为,在民族、民权革命成功之后,实行民生主义,消除贫富不均,就可以“思患预防”西方社会的弊端。但它没有提出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斗争自然也就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后,判断就很容易了。答案:D28.西方学者把秦始皇统一中国至清朝的二千多年,称为中华帝国时期。西方这样称呼古代中国的主要因素是A.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需求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参考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一直沿用到清朝,所以西方称古代中国为中华帝国,故B正确;西方称呼古代中国为中华帝国,与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需求无关,排除A;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废除分封制度,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但与西方称呼古代中国为中华帝国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D。29.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制定(
)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参考答案:D30.有学者认为,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前期)商业革命。其中第二次“商业革命”比第一次突出的是A.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B.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C.南方工商业市镇的兴盛
D.民间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并不仅仅是“二战后出现的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和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庭抗礼的国际关系格局”,即两极格局;相反,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是整个战后的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在这一点上,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二战后至今,尽管小冲突和地区性的战争不断,但却没有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材料二、由于美苏冷战和东西方对立,雅尔塔体制长期以来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冷战结束,大国合作有所加强。但是,随着美国与俄罗斯的战略竞争激烈,对中国的防范力度加大,五大国之间的合作又现弱化;此外,新兴大国的崛起也要求大国合作机制增强代表性。能否实现有效的大国合作,是雅尔塔体系的精神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重大挑战。——澎湃新闻网《日本突破战后体制,中国应推动国际体系转型促进大国有效合作》(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尔塔体系能够“基本完成任务”的原因。(6分)(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雅尔塔体系的基本精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形势下维系这种精神所面临的主要挑战。(9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原因:雅尔塔体系是美苏两大国主导下的产物,具有震慑性;在雅尔塔体系下,形成以美苏为中心的两大集团,实现了相互制衡;雅尔塔体系本身强调通过合作,维持世界和平与发展;二战后,和平主义盛行。(6分,答出3点即得6分)(2)基本精神:大国合作,维护和平。(3分)挑战:大国强权主义,竞争激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利益冲突多样化和复杂化;新兴大国的崛起,要求大国合作机制相应变革;部分国家不顾国际规则,不断挑起事端。(6分,答出3点即得6分)试题分析:雅尔塔体系。(1)从材料“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是整个战后的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可以看出雅尔塔体系的任务,战后美苏两极格局之下,由于大国之间势均力敌,具有强大的权威,战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维持了相对的和平的局面,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2)从材料“能否实现有效的大国合作,是雅尔塔体系的精神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重大挑战”可以看出雅尔塔体系的生命力在于大国之间的合作,大国合作才能维持世界和平,继续完成这雅尔塔体系的任务。32.阅读下列材料: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调查问题调查结果(1)下列各种方法,你认为那种可以救国(军阀割据、外国共管、国民革命)国民革命725票,外国共管19票,军阀割据0票(2)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俄国497票
美国107票(3)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那几位世界大人物:列宁227票,威尔逊51票国内大人物: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述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分别是什么?
(6分)(2)材料一中第三项调查结果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参考答案:答案:(1)主流民意:认为国民革命是重要的救国方案(2分):俄国对中国的积极影响已经超过美国(2分);列宁和孙中山在人民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2分)。
(2)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巴黎和会帝国主义宰割中国,使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帝国主义本质;五四前后,李大钊等宣传马列主义。孙中山: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4分)3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公孙弘(公元前202-公元前121年),字季,西汉蕾川国薛县(今山东臻县南)人:……公孙弘从狱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省大同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2
- 第17课《猫》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垄断案例分析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专题06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5个考点梳理10题型解读提升训练)
- 12走进科学实验室(练习)(原卷版)
- 25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导学案)(原卷版)
- 四年级安全教育教案配泰山版
- 2024年咨询工程师(经济政策)考试题库附答案【考试直接用】
- 2023-2024学年全国小学四年级上数学人教版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工程建设土地征用合同范本
- 施检表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记录表
- 《GMP实务教程》 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项目1-14 GMP基础知识-药品生产行政检查
- 房屋租赁交接家私清单
- 肾内科疑难病例讨论慢性肾脏病5期
- 认识烘焙食品课件
- 中医病名对照表
- 汽车检测站工作计划(共4篇)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复习备考核心题库(100多题)
- 青岛五四学制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我能长多高》教案及教学反思
- 弗兰德直交轴减速机
- 工业4.0-罗克韦尔自动化系统集成架构201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