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河北省沧州市汇文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的学生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与曾子的思想主张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最为贴切A.董仲舒的“三纲五常”主张
B.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C.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
D.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参考答案:D首先要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解读。“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意思是:“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内心就要反省是否与和他一样的错误。“吾日三省吾身……”的意思是:我每天都经常地自我检讨三件事,为别人办事,是否不忠实?与朋友交往,是否不守信?学到的东西,是否没有经常地练习?可见两者都认为要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就需要时时反省,一个人只有在道德层面上进行检讨才能修身。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心学强调内心反省与此最贴近,故D正确。2.18世纪英国开始于棉纺织业技术改造与革新,瓦特改良蒸汽机使英国工业革命有了雷霆万钧之力和排山倒海之势,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对此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工业革命由纺织到动力部门之间相互促进B.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创造了巨大社会生产力C.蒸汽机的改良与广泛运用极大促进生产力的提高D.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并彻底摆脱自然束缚参考答案:C(3分)D(0分)A/B(1分)3.晚清官员卞宝第认为,“武夷北苑,夙著茶名。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满山遍野,愈种愈多。……等良田于硗确(把良田当成用于种茶的山地),置耕织为缓图。”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西方对华经济侵略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B.外商操纵市场使中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C.洋商收购茶叶引起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变化D.中国传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已基本瓦解参考答案:C材料大意为,武夷山北苑等地,一向有著名的茶的名声……其实是开始于各国与中国通商之后,洋船聚集,商人、农民一旦沾上贩茶的好处,便争相效仿,满山遍野都种上茶树,越种越多……把良田也改成种茶的山地,把耕种、织布推延耽误。A项,应是开始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排除。B项“操纵”,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基本瓦解”错误,中国大部分地区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导,排除。材料说明,因为与外通商,洋商对茶叶需求较大,农民种茶可以获得比耕种庄稼更多的收益,于是纷纷改耕地为茶山,农业生产结构由以粮食为主转变为以茶为主,C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等良田于硗确,置耕织为缓图”,等关键词切入,结合列强入侵对中国的经济影响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4.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梭伦。他一面颁布解负令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提高平民政治地位;一面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保护贵族政治特权。由此可见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A.提高平民地位B.调和社会矛盾C.保护贵族利益D.未改善奴隶的生存状况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特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其改革内容一方面提高平民政治地位,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可知其改革的最大特点是中庸,以调节社会矛盾为主。AC说法不全面;D与题干无关。故答案选B。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梭伦改革?特点【名师点睛】梭伦改革的特点:(1)改革理念:节制、中庸、公平、平等和谐(2)打击对象:奴隶主贵族(3)改革获益:平民(4)影响:奠定了雅典民主化政治的基础(5)性质:奴隶主性质的改革5.下图创作的背景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伊拉克国内政治经济的混乱局面。从图中可以看出,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是A.冷战影响下的局部热战
B.伊拉克恐怖主义的泛滥C.多极化趋势形成过程中的动荡D.美国插手别国事务使国际冲突加剧参考答案:D6.官员质问某人:“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这人坚持“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知是跟随着《圣经》的,而昧着良心做事既不稳妥,也不正确。”这段对话的双方最有可能是A.伏尔泰与法国贵族
B.伽利略与异端裁判所的法官C.苏格拉底与雅典的大陪审团
D.马丁·路德与罗马教廷的官员参考答案:D7.学者钱穆指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而著名学者黄仁宇说,宰相的废除,内阁的形成,明朝的皇帝甚至能够几十年不上朝。这反映出(
)A.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十分腐败B.皇帝有制约宰相的权利C.制度治国也是中国古代一种治国方式D.皇帝还未形成足够的专制权力参考答案:C8.“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这段话出自A.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B.乔冠华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的讲话C.邓小平出席中美建交招待会时的谈话
D.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讲话参考答案:A9.王觉非的《近代英国史》指出:“光荣革命后……以前长期作为英国政治生活中一个主要因素的国王宫廷和议会的冲突,却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发展……此后英国逐渐完善了其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这里的“固定的方向”是指A.国王仍掌国家行政权和财政权
B.议会赢得国家组阁权和立法权C.国王议会分享行政权和立法权
D.王权日益削弱,议会权力加强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国王宫廷和议会的冲突”是指国王权力和议会权力之间的矛盾,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对国王权力进行限制,开始逐渐形成王权日益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加强的君主立宪政体。故答案为D项。从“固定的方向”来看,国王逐步丧失行政权,成为“临朝不理政”的虚位君主,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责任内阁制形成后,组阁权属于首相,议会掌握立法权,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国王即丧失立法权,后来国王逐步丧失行政权,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特点10.“法国革命引起欧洲各国之间的混战,……由此产生出的民族认同感。民族主义思想常常引发分歧和争论……但民族主义同样也在建国运动中贡献良多……。”下列各项最能体现上述论断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德意志帝国的建立C.美国独立战争 D.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参考答案:知识考点: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代议制的扩展,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民族主义思想常常引发分歧和争论……但民族主义同样也在建国运动中贡献良多”可知,民族主义在欧洲各国的建国中起到非常大的影响,根据材料“法国革命引起欧洲各国之间的混战,……由此产生出的民族认同感”可知是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所以答案选B。其它选项与题意不符,均排除。11.《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如无族亲时,由宗亲继承”。这一规定A.使遗嘱成为唯一继承方式
B.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C.构建了罗马的法制社会
D.保护了监护人的利益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准确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解题时要抓住关键词“财产”、“指定监护人”、“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结合已学知识,综合分析可知材料所叙述的是为了保护私有财产而采取的种种措施是具有法律效力,从而体现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故B项正确;材料“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说明A项错误,D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渊源,故C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12.孙中山晚年指出,阻碍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关键因素是(
)A.外国势力的干涉
B.军阀混战C.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D.不平等条约的存在参考答案:A13.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史实推论A15世纪—16世纪,新航路开辟不同文明区域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B17世纪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俄国开始了政治民主化进程C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D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
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西汉“丝绸之路”开通后即已出现不同文明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现象,故A项表述错误;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开始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故B项表述错误;18世纪中后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故D项表述错误;启蒙运动期间所倡导的“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等思想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故本题应选C项。14.美国一位总统曾发表电视讲话说:“40年来,美国领导西方同共产主义及其对我们最珍视的价值观的威胁进行了斗争。这种对抗现在已经结束。”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对抗”主要根源于两种社会制度的不同
B.“对抗”结束的主要背景是苏联的解体C.“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军事威胁与冲突
D.“对抗”的结束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参考答案:B15.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变化不能反映出时期主题词“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赶英超美“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八五”(1991-1995)小平南巡、改革潮涌“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十五”(2001-2005)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A.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
B.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日益成熟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完善
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不断加快参考答案:D16.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他的名著《中国食物》里谈到,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
A.历史传统的不同
B.生产方式的不同C.生活习俗的不同
D.宗教信仰的不同参考答案:B17.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义性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建立了同“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新的工业。从中可以看出
①资本流动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特有现象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需要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③资本流动是催生出古老民族工业的动力④资本流动促使新的工业取代古老的民族工业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C18.宋代心学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甚至有理学家指责其“诋毁先儒”、“传习邪说”,但是到了明代士人阶层却从王阳明的心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心学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打破孔孟学说的权威C.强调人在探求理时的主体性
D.是对理学彻底的否定参考答案:C明中后期以后,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王阳明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了广泛传播。故本题答案为C;A项表述与材料无关;B、D两项表述本身有误。19.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大伙儿对他的背叛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合作化......二十多年后......大家又散伙了”可知此应为改革开放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该体制在坚持土地公有的前提下,改集体劳作为个体经营,故排除A项,选择B项;题目中未涉及“散伙”前后农业经济的变化,故排除C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故D项的表述错误。20.《旧唐书·孙伏伽传》中唐太宗说:“隋末无道,上下相蒙,主则骄矜,臣惟谄佞。上不闻过,下不尽忠,至使社稷倾危,身死匹夫之手。朕拨乱反正,志在安人,平乱任武臣,守成委文吏,庶得各展器能,以匡不逮。”材料不能说明唐朝统治者
A.吸取隋朝灭亡教训
B.重视人才的选拔任用C.鼓励群臣直言进谏
D.重文轻武以拨乱反正参考答案:D21.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1320年—1384年)指出:“依《圣经》之言,英格兰王国是一个整体,而教士、贵族、公众都是它的成员”、“王朝隶属于上帝,非此不能有繁荣”。这主要可以反映出宗教改革运动A.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B.动摇了欧洲人对上帝的信仰C.推动了《圣经》在英国的传播
D.使英国王权归属于教权之下参考答案:A22.13世纪后半期,“汗八里”成为影响世界的国际大都市,“汗八里”可能是指中国的A.开封B.临安C.大都D.长安参考答案:C从材料“13世纪后半期”“影响世界的国际大都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元代蒙古人称北京为汗八里,为元代都城大都(今北京)的别称,故C项正确;A项是北宋都城,B项是南宋都城,都不符合“13世纪后半期”,排除;长安作为国际大都市是隋唐时期,也不符合“13世纪后半期”,排除。点睛:关键信息“13世纪后半期”“影响世界的国际大都市”。23.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在西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决}义明确指H{:坚决反对冯玉祥,发动群众破坏其军事设施;党到农村去,在土地革命政纲之下,加紧农村阶级斗争,准备总暴动,建立农协政权。该决议反映了(
)
A.“八七会议”精神的贯彻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丁农武装运动蓬勃发展
D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参考答案:24.赫鲁晓夫上台后,对一些重点科研项目采取打破地区、部门界限,组织各方面力量联合攻关的办法,使得科技发展速度快于西方同类项目。然而,1954-1962年,苏联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却仅仅是美国的1/2,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仅是美国的1/5。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苏联A.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活力仍然存在B.经济体制僵化不利于科研成果转化C.攻势外交政策极大消耗了经济实力D.不重视农业投入导致经济比例失调参考答案:B【详解】苏联斯大林模式的体制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赫鲁晓夫改革中虽然加大了对于科研项目投入,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显然是僵化体制不利于科研成果转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所致,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的现象显然不是外交导致,故C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科学技术转化的论题,不是经济比例失调问题,故D项错误。25.下表为国民政府对二十二个省农村情况的数据统计,这组数据反映出时间合计自耕农半佃农佃农1912年1004923281931年1004623311936年1004624301947年100422533A.平均地权得到一定实施
B.土地兼并现象明显C.中共土地政策冲击农村
D.小农经济稳固如山
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A项表述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排除;材料中的数据体现出发展中的变量,包括地主在内的自耕农比重减少,而佃农比重加大,说明有更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属于土地兼并问题,B项正确;C项表述不能理解中共土地政策是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而且时间不符,1936年与1931年比中共农村控制区大为缩小,排除;材料本身只涉及农村农民阶层身份比重方面,并不能反映其经济封闭稳定,D项排除。故选B。26.下图反映的是1956年~1965年间我国
A.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
B.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
C.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
D.石油生产的就本状况参考答案:B27.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国会提交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获通过,该法案规定管理局为政府所有,独立经营,有权生产和出售电力。到1937年,19家私营电力公司被迫将全部设备售给该局,私人资本垄断电力状况被打破。这从侧面反映了A.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B.美国废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度C.发展电力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D.美国总统拥有行政权、立法权参考答案:M1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A解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由题干中“管理局为政府所有,独立经营,有权生产和出售电力……私人资本垄断电力状况被打破”分析,应选A项。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了金融、工农业、社会保障等方面,C项说法片面;D项与题干内容方面不符。【思路点拨】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战后西方国家的影响是深远的,加强中西经济运行机制的比较,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相互借鉴,互相学习,这将会成为高考的命题趋势。28.清末民初,日本“武力派”在中日关系史上造成了“三甲纪念”。“甲午之役”是日本“脱亚”历程的起始,其“入欧”地位因“甲辰之役”得到巩固。“甲寅之役”及其“后幅文章”是日本对华政策和国家目标发生新转折的征兆。下列关于“三甲之役”的说法错误的是A.日本发动“三甲之役”是其推行大陆政策的结果
B.“甲午之役”后签订的苛刻条约远胜于以前西方列强对华的不平等条约C.“甲辰之役”是一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帝国主义战争
D.“甲寅之役”是指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参考答案:D29.古希腊哲学家德谟斯提尼认为:人人都要服从法律,如果抛弃了法律,每个人都为所欲为,不仅政制遭到破坏,人们的生活也会降低到野蛮的水平,这一思想的实质是A.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
B.批评雅典的直接民主C.强调要在法律的前提下享受自由
D.强调理念是万物的本原参考答案:C30.1957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坚定地表示:“我们绝不能被吓倒……我们必须在这一领域采取积极的行动,以确保广阔的自由贸易区比狭窄的六国市场更具有吸引力。”并且,英国一直声称不能“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欧洲大陆国家”。这说明当时英国A.主张经济全球化B.力图遏制经互会的扩张C.抵制加入欧共体D.不愿放弃自由贸易政策参考答案:C据材料中“不能‘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欧洲大陆国家’”等信息可知英国反对全球化,故A项排除;“经互会”再材料中无体现,故B项排除;据材料中英国一直声称不能“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欧洲大陆国家”可以得出英国不想牺牲自己利益去加入欧共体,故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加入欧共体并不意味着放弃自由贸易政策,故D项排除。点晴:解题时要抓住英国与欧洲国家的关系,及英国的态度分析归纳即可得出英国是抵制假如欧共体。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材料二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材料三进入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实力地位进一步下降,美元购买力也日益下降。一些西方国家要求美元贬值并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不予理睬,于是德、意、比、荷等国先后实行浮动汇率制。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于1971年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此后,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金本位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背景以及该体系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背景,并说明影响世界货币制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1)原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贸易的发展;英国经济实力强大。影响: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利于英国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2)背景:金本位制崩溃;吸取大危机和二战的教训;恢复战后经济的需要;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特点:实行固定汇率制;以美元为中心。(3)背景:美国经济地位下降;美元购买力下降;日本和欧洲的崛起。因素:主要经济力量对比变化;经济全球化。【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可从世界贸易角度、世界市场形成角度、英国国际地位角度进行分析;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世界贸易发展、英国经济实力等角度进行分析。(2)背景:根据材料“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金本位制崩溃”“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可从经济危机角度、美国实力角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恢复角度进行分析;特点:材料“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根据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领军人物等角度可以概括。(3)背景:根据材料“进入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实力地位进一步下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冷战格局角度、世界多极化发展角度、经济全球化角度等进行分析;因素:结合所学知识,70年代之后,影响世界货币制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为政治因素。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央公布总路线,跳上快马坐火箭,新的记录纷纷传,报喜锣鼓敲破天,原子时代搞建设,一天等于二十年。材料二
右图(1)指出材料一、二所反应的这两个事件为代表的经济建设失误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4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70年代,从我国的经济建设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经验和教训。(6分)参考答案:(1)严重后果: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1959—1961年出现严重经济困难。(2)经验教训: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国民经济要按比例协调发展;发展经济要循序渐进,不能盲目求快;认清主要矛盾,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清国情,实事求是等。(答对四点即可得分)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试题解析(1)依据“跳上快马坐火箭”“一天等于二十年”可知这是“大跃进”运动;依据“公社食堂”可知这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回答出其后果有: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1959——1961年出现严重经济困难。(2)20世纪50——70年代,主要是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与失误。对于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失误,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失误的原因,并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言之有理即可,如: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国民经济要按比例协调发展;发展经济要循序渐进,不能盲目求快;认清主要矛盾,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清国情,实事求是等。
33.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文明在相互融合,也在艰难曲折中演变。阅读材料:材料一
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分析决定“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的经济根源是什么?(1分)材料中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农民“交了粮,自由王”,你赞同这一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2分)
材料二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人类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2分)分析影响文明转型的因素最主要有哪些?(2分)
材料三
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成河。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3)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由“注视过去”到“开眼看世界”。试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这一时期,近代西方文明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3分)
材料四:16一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年
代1600167017501801185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8.2513.521.027.551.0
——摘自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4)据材料四指出近代英国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因素。(3分)
材料五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5)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类文明在政治、经济方面出现了什么趋势?(2分)谈一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新的文明转型”?(3分)参考答案:(1)根源:自然经济或者小农经济。(1分)观点一:赞同,中国小农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经营自主性强,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轻。观点二:不赞同,中国小农除了交纳国家赋税外,还受到地主剥削,并承担国家的徭役、兵役等任务。(只罗列观点不给分,2分。)
(2)演进过程: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2分)两大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思想认识的进步(或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2分)
(3)经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开始卷入整个世界市场;洋务企业、民族企业等近代工业开始出现。(1分)政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逐渐加深;阶级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新的阶级: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1分)思想文化:出现了西学东渐的新思想和维新变法思想等。(1分)
(4)趋势:城市化的进程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变更房屋备案合同范例
- 项目设备购买合同范例
- 单位小车转让合同范例
- 清吧股合同范例
- 环卫车购车合同范例
- 强电工装合同范例
- 制作类框架合同范例
- 合同范例货物交付
- 瓷砖补货服务合同范例
- 烟气检测合同范例
- 2023年公务员体检表
- GB/T 9115-2010对焊钢制管法兰
- GB/T 20882.2-2021淀粉糖质量要求第2部分:葡萄糖浆(粉)
- 西南林业大学宿舍楼环评报告
-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 SDJ 213-83
- 2022年高考广东卷物理试题(含答案)
- 微型营养评估MNA表完整优秀版
- 加油站消防应急演练方案
- 左右江水土流失及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 279565会计学基础(第五版)配套实训参考答案
- 鸡毛信说课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