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岗集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岗集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岗集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岗集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岗集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岗集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近代一些大国先后崛起,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下列特色标题所指国家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先声夺人称大国”、“手伸五大洲”、“亚洲诸国的梦魇”、“后发制人称霸世界”A.法国,俄国,英国,德国

B.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日本,美国C.英国,俄国,美国,德国

D.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德国,美国参考答案:B略2.《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集,主要记录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的言行。文字诘屈艰深,晦涩难懂,但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其内核是敬德和重民。此书与《诗经》《春秋》一同成为儒家经典,其共同原因是A.历史记录蕴含悠久传统B.帝王言行体现出君为臣纲C.文学表达便于文化传播D.孔子敬德重民思想被推崇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其内核是敬德和重民”可知,敬德和重民是《尚书》的思想内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经》《春秋》皆体现对德与民的重视,随着孔子敬德重民思想被推崇,《尚书》《诗经》《春秋》成为儒家经典,故D项正确。《诗经》是文学作品,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君为臣纲,故B项错误。《尚书》是历史文献集,不是文学作品,故C项错误。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大意是说先要让百姓生活富足,然后才能推行教化,移风易俗,说明顾炎武在改造社会风俗上把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结合起来,因此选C,ABD三项都与题干意思不符。4.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

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参考答案:C5.宋朝明确规定,地主打死佃客,罪减一等,发配临州。而在《明律》中规定:“富豪之家,役使佃客抬轿者,”不仅要“杖六十”,还要“各记一日追给工钱六十文”。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明代法律的内容更加细密严苛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佃农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减弱D.社会矛盾日趋暖和参考答案:C宋朝的规定说明佃客还带有家奴的成分,存在明显的人身依附关系;明朝的法律规定说明富豪和佃客在形式上被承认为平等主体,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故答案为C项。这一规定不能反映法律严苛,排除A项;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材料与此无关,排除B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6.农村经济改革取得重大成果,连续几年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但也出现了卖粮难以及收购粮食“打白条”问题,被认为是“超常规发展”带来“低水平过剩”。这反映了当时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失去活力 B.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需进一步深化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滞后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虽出现问题,但并未失去活力,排除A;发展乡镇企业与题干无关,排除B;从农村经济改革取得重大成果,但出现一些问题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还存在不足,需进一步深化,故C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农村而不是城市,排除D。

7.张赛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A.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B.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参考答案:B【详解】由题目中的信息“诸企业之失败....无法律之导之故也”可知张謇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故选B项;题目中未涉及中外反动势力对民族工业的压迫,故排除A、C两项;D项的表述无法体现题目中的信息“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故排除D项。8.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具有皇帝家仆性质;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把皇帝家仆正规化、权力化;明清取消宰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A.中央权力逐步加强B.国家机构设置合理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中央官制日渐完善参考答案:C材料中说明了皇帝为强化皇权不断地对中央政府的官制进行调整,所以C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BD两项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BD。

点睛: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的显著特点是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9.唐初政府鼓励年轻寡妇再嫁,鼓励早婚多育,届时不婚,官府强令出嫁,禁止妻妾逃亡和休妻,官府出钱赎回饥民卖掉的子女,将人口的增减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重要指标。这些措施A.颠覆了传统的纲常伦理 B.反映了唐初徭役赋税繁重C.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 D.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来增加人口,随着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唐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所以答案选D。10.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澳大利亚人)说过:“我们在‘暴乱’(指义和团运动)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这是因为A.清政府保证“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B.凡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发给管事官(即英国领事)照办”C.清政府保证“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D.清政府同意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天津大沽铁路沿线参考答案:C考点:《辛丑条约》的影响。材料体现的是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后后,清政府被迫与帝国主义签订了《辛丑条约》,在条约中规定,尽力维护列强在华的利益,并且严惩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首祸诸臣”,此时清政府实际上成为了列强侵华的代理人。故选C。A项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最惠国待遇的条款;B项是鸦片战争后的领事裁判权的失去;D项是《辛丑条约》的具体内容之一。11.下面是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对于统计表分析正确的是类别关键词出现频次所占比例社会伦理观念仁、礼、信8234次36.2%法观念法、刑4648次20.5%财富观念利、财、富5395次23.8%公平公正观念均、平4427次19.5%A.社会贫富分化

B.法家大行其道C.重利观念盛行

D.伦理脱离政治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根据材料中体现的信息“仁、礼、信”和财富观念“利、财、富”说明当时社会经济出现贫富分化,故A项正确;两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故B项错误;汉代以来,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因此重利观念盛行的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我国的封建伦理观念是为政治服务的,故D项错误。12.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参考答案:D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山西人从事商业、农业、参军和读书人数量依次递减,雍正帝认为这样的社会风气很可笑,反映统治者对商业的歧视,AC项错误;仍然有人希望学而优则仕,B项错误;因为追求财富,从事商业的人居首位,D项正确。

13.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B.人民政协已成为统一战线组织C.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彻底完成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起来参考答案:A结合“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等信息可知新中国的国体还处于民主革命后期和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而据所学可知《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人民政协代行了全国人大的职权,故A项正确;人民政协成为人民统一战线是1954年人大会议召开以后,故B项;中国民主革命任务彻底完成的重要标志是建国后的土地改革,故C项排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起来指的是三大改造,故D项排除。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人民政协14.明朝《宛署杂记》中记载:“岁时元旦拜年:晨起当家者,率妻孥,罗拜天地,拜祖祢,作匾食,奉长上为寿。烧阡张:各家祖先,俱用三牲熟食,货草纸细剪者为阡张,供其前。俟三日后焚而彻之。惟佛前则供用果面,阡张至元宵罢,乃焚。元旦出游,道逢亲友,即于街上叩头。”对材料中习俗解读有误的是①起源于明清之际

②与宗法制密切相关③主要活动是郊游

④成为了中国的传统节日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C15.“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社会的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全都变了: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各种游记成为畅销书;商业精神大大加强。而这些观念、习俗变化的轨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作用。”对该现象本质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巨变

B.文艺复兴为探险家提供精神动力——人文主义

C.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

D.资本主义萌芽引起欧洲社会广泛变化参考答案:D16.钱秉旦先生对世界史的定义由两种:一是“世界的历史(historyoftheworld)”,这是一种“整体史”或“全球史”;二是各国历史的相加(historyofallcountries),事实上是一种组合起来的国别史。下面属于第二种定义的是A.《双城记》把世界分成“光明之城”和“黑暗之城”B.物种、疾病的传播与交流C.用多元价值观研究各民族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D.近代前期以白银为媒介的世界市场的孕育参考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史发展理论研究。依据材料可知,所谓第二种定义指“各国历史的相加(historyofallcountries),事实上是一种组合起来的国别史”,意思是各国历史研究组合相加,分类研究。《双城记》把世界分成“光明之城”和“黑暗之城”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和D项符合第一种定义,故排除。17.《英国政治制度史》写道,“它遏止了……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这里时“它”所指的历史事件是A.内战的爆发

B.光荣革命

C.责任内阁制形成

D.议会改革参考答案:答案:B分析:光荣革命实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结束君主专制但是保留了国王,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A项错误,内战爆发没有遏止专制主义;C项错误,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8世纪初,此时应该早就遏止了专制主义;D项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主要是使代议制完善不是遏止君主专制。18.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片断,该片断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

B.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C.抗日战争对中国的现代化影响

D.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参考答案:C19.古罗马奉行“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的信条,无论是私诉还是公诉都不能由法官主动发起,诉讼提起后承审员的选择乃至传唤被告和执行判决,都由当事人自主进行。古罗马司法权的被动性A.使得法官在诉讼中无所作为 B.确保了司法权的中立性C.有利于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 D.捍卫了罗马的共和体制参考答案:C20.右图为一学术讲座的海报。下列各项中与讲座主题内容不相符的是A.英国的国有化政策B.“福利国家”的出现C.凯恩斯主义的失灵D.自由主义的兴起参考答案:D21.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以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A.“九二共识”的达成

B.“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C.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参考答案:C22.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这一规定

A.揭开农村经济体质改革序幕

B.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C.改变了农村的生产组织形式

D.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参考答案:B23.义和拳纵火如戏,攻城打仗亦如戏法。西什库教堂久攻不下,礼部尚书献策端王、庄王,飞檄请来五台山老和尚,施法术攻城。这一做法反映了义和团A.失败的必然性B.反帝的顽强性C.爱国的坚决性D.扶清的愚昧性参考答案:A根据“攻城打仗亦如戏法”“飞檄请来五台山老和尚,施法术攻城”可知,义和团具有明显的宗教迷信色彩,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这是导致义和团失败的重要原因,A正确;B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扶清”,排除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攻城打仗亦如戏法”“飞檄请来五台山老和尚,施法术攻城”,联系所学义和团失败的原因分析解答。24.罗斯福指出:“这一切都要求我们重新评价和核定原有的价值观念……现在的任务……为剩余产品开辟国外市场……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这反映了罗斯福A.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制度 B.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C.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制度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罗斯福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只是调整,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重新评价和核定”“调整”“分配”等可知是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C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并非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故D项错误。25.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中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A.甲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B.乙主张废除原法律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C.丙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受侵犯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参考答案:B26.“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这种个性愈是高度发展,愈是强烈地被意识到,就愈不愿意哪怕是部分地牺牲它……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A.小国寡民

B.轮番而治

C.人民主权

D.独立自治

参考答案:D27.准噶尔蒙古叛乱,世宗决定对其武装平叛。谕称:“两路军机,朕筹算者久矣。其军需一应事宜,交与怡亲王允祥……密为办理。”此处的“世宗”是A.明成祖B.康熙帝C.雍正帝D.道光帝参考答案:C点睛:抓住关键词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准噶尔蒙古叛乱”“两路军机”“世宗”等信息即可知道“世宗”是雍正帝。28.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至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宗教相关书籍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A.学者推崇古典作用

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C.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参考答案:C29.如何分析中国近代民族独立与近代化的关系,同学之间出现了两种观点。你认为能够成立的是甲: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再证明,只有先争取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先近代化争取国家富强,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A.乙方观点

B.甲乙方都对

C.甲方观点

D.甲乙方都不对参考答案:C30.清朝前期,福建泉州、漳州生产丝绸,所需原料购于江南,载往镇江染色后运回织绸。这反映当时(

)①长途贩运贸易活跃

②区域分工明确

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④生产社会化明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二

人人都有平等的获得法律保护的权利;根据产生方式的不同,各种政府官员在权力上有着不同的限制;立法权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下级法院。

——节选自1787年美国宪法及修正案材料三

政治里面有两个潮流……自由太过,则成为无政府;秩序太过,则成为专制。数千年的政治变更,不外乎这两个力量的冲动。(中国古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弹劾权是自由与政府间的一种最良善之调和法……(美国)国会有了弹劾权,那些狡猾的议员往往行使弹劾权来压制政府,弄到政府动辄得咎。在美国各州,有许多官吏是由民选而来。……(但)必有若干财产才有选举权,没有财产的就没有选举权;且选举亦可能作弊;而对于被选的人,(选民)亦没有方法知道谁是适当。……我们中国帝制时代有个方法:采用考试来选官。考试是个很好的制度,在共和时代亦不可少。——节选自《孙中山选集》

材料四

立法院近似西方国会,行使立法权与预算权。另外将西方国会的调查权分出,由新设的监察院行使,并赋予监察院中国古代的弹劾权以及现代社会的审计权……另外把政府公务员考试与人事考核权由行政权分出,另设考试院,主管全国公职考试命题典试等业务。——节选自林炯如、傅绍昌、虞宝棠《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孟德斯鸠“政治自由”的含义。(3分)为此他对国家权力的构建提出了怎样的设想?(3分)(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及修正案与孟德斯鸠思想的内在联系。(2分)并概括其主要内容。(9分)(3)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孙中山提及的中国帝国时代的选官制度的理解。(8分)(4)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为民主宪政提出了怎样的设想(6分)?并分析孙中山进行这种设计的原因(6分)参考答案:

(4)设想: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监察权(或弹劾权)与立法权分立;考试权(或选官权)与行政权分立。(6分)原因:西方的民主政治存在着弊端(国会有弹劾权,影响政府的行政效率;选举权有财产限制,且无法避免舞弊现象,选官缺乏科学有效的标准);中国古代采用考试来选官,是个很好的制度,在共和时代亦不可少。(6分)3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大同七年,梁武帝于宫城西立士林馆,延集学者讲经、研究经术。梁武帝还派遣博士祭酒到州郡立学。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学教育的普及。除了官学的兴盛,民间私学亦逐渐活跃。一些儒士在地方聚徒讲经,大者千余,小者数百。梁武帝不仅给予儒士很好的待遇,还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另外,梁武帝在重用儒士时,取消了门第之见,很多寒品后门通过治经而“随才试吏”。习经者队伍不断扩大,经学复兴之貌日新月异。梁武帝亲自参与修订了按照儒家体系构建的国家各种礼仪制度,他不仅积极参加经学辩论,还亲自登台讲经。在他的影响下,自王侯贵族到朝臣学士,无不以治经为己任,他们经常进行辩论、讲经。皇族子弟亦入国子学习经、讲经。梁初时,研习经学蔚然成风,经学得到了真正的发展。——摘编自孙君倩《简论梁武帝与梁初经学的发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武帝为促进梁初经学发展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武帝重视经学的目的和影响。参考答案:(1)措施:梁武帝在国子学与地方官学以及私学中重视经学教育;从习经到任用都重视经学儒士;身体力行,研习经学,带动朝廷上下形成习经的社会风气。(2)目的:维护封建统治。影响:鼓舞了寒士的习经热情,促进了经学典籍的传播,形成一股习经的热潮,为经学的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梁武帝为促进梁初经学发展采取的措施按照材料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梁武帝在国子学与地方官学以及私学中重视均讲经、研究经术、梁武帝在重用儒士时,取消了门第之见等。(2)梁武帝重视经学的目的当然要从维护封建统治、稳定国家政局的角度进行分析,而材料中的“习经者队伍不断扩大,经学复兴之貌日新月异”等字眼说明梁武帝重视经学的影响主要从利于经学复兴、为经学复兴打下基础的角度分析即可。3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不以名乱之,其兴也勃焉。太祖神册六年,诏正班爵。至于太宗,兼制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