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鳌阳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鳌阳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鳌阳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鳌阳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鳌阳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鳌阳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权利法案》在英国政治史上影响深远,它最主要的作用是(

)A.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成立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专政C.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大权

D.维护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参考答案:C2.罗斯福在1934年6月8日咨文中说:“根据我国宪法,联邦政府所以建立的目的之一是增进全民之福利,提供福利所依存的这种保障是我们的明确职责。”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出台。该法的出台,本质上反映了A.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B.“福利国家”的建立C.社会救济问题的基本解决D.美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参考答案:A据材料“联邦政府所以建立的目的之一是增进全民之福利,提供福利所依存的这种保障是我们的明确职责。”可知罗斯福强调政府在推进社会福利国家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其实质体现的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A正确;法案的出台表明其开始建立社会福利国家,B已经建立说法不正确;C“基本解决”的说法不准确;D与材料无关。3.抗战时期,为了进行经济掠夺,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推进“统制事业”.“统制事业”的主要范围包括

A.火柴和造纸业

B.纺织、烟草和交通运输业

C.面粉和制糖业

D.矿产、钢铁和交通运输业

参考答案:D4.下列事件发生在民国元年的是①湖北军政府成立②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③清帝退位④黄花岗起义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④参考答案:B民国元年是1912年,①是1911年;④是1911年,不是民国时期,排除,选择B符合题意。5.《宋史》卷1161《职官志一》记载: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宋太宗)诏宰相与参政轮班知印,同升政事堂。押敕齐衔,行则兵马。出现该现象说明了()A.吸取唐朝藩政割据的教训

B.北宋效仿唐朝的中央官制C.北宋初期相权限制了皇权

D.强化皇权削弱相权的做法参考答案:D“诏宰相与参政轮班知印,同升政事堂”说明宋太宗是让宰相与参政都参与政事,都在政事堂任职,所以这是在强化皇权、削弱相权,故选D;A与题干无关,BC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BC。6.火塘是连南少数民族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年都要进行火塘祭祀,祈求家人安泰。火塘还是一个家庭的象征,分家时要另立火塘。这种习俗源于A.图腾崇拜B.宗法制C.分封制D.世袭制参考答案:B“火塘还是一个家庭的象征,分家时要另立火塘”可知,分家另立火塘,标志着家庭的分化,由一个家庭中分化出来的血缘关系的家庭便逐渐形成一个家族。这与宗法制符合,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图腾崇拜、分封制度以及世袭制,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7.在经济全球化高峰论坛上,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从地域的纬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材料认为A.经济全球化的先决条件是经济区域集团化B.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决定经济全球化的实现C.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不可分割D.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作用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据材料“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一起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先决条件是经济区域集团化,故A正确。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决定经济全球化的实现,错在“决定”,故B排除。材料的重点不在于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不可分割,故C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作用,故D排除。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影响【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的相关知识。核心内容是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为主要表现的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出现和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是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现状下的具体表现,经济区域集团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既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又对经济全球化起阻碍作用。8.“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费里德曼的“货币理论”A、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主张完全一致

B、指导了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干预经济的实施C、促使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

D、增加政府公共支出参考答案:C9.广东、广西等南方省份定期发行关于农民运动的刊物。农民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基本上以“三民主义”“自山平等”“农民解放”“耕者有其田”等为话题。这一现象应该出现于A.辛亥革命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C.国民革命时期D.土地革命时期参考答案:C【详解】由材料中的“广东、广西等南方省份”“关于农民运动的刊物”以及“三民主义”“自由平等”“农民解放”“耕者有其田”等可知,这一现象应该是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时期,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时期不符合“农民解放”“耕者有其田”等信息,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时期是在1919年,故B项错误;土地革命时期是在1927—1936年,故D项错误。10.19世纪80年代的上海诞生了一批由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这些企业集中在

A、石油化工业

B、冶金采矿业

C、机器制造业

D、轻工纺织业参考答案:D11.下图为英国历史上申请专利数的变化状况。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立宪制确立

B.工业革命的发展C.大陆均势政策的推行

D.标准化生产方式的出现参考答案:B12.菲律宾在1512年被麦哲伦发现后命名为圣拉萨鲁斯群岛(发现该群岛是12月17日,是该圣徒的节日)。20年后,西班牙人以其王储、后来的国王菲利浦二世的名字改称该群岛为菲律宾(Philippines)。菲律宾国家名字的由来A.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B.尊重了当地的文化C.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融

D.带有宗教色彩参考答案:A1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B.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C.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和合作程度加深D.出现了三大区域性的经济集团参考答案: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和合作程度加深,促使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故C项正确;A项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排除;B项是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排除;D项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排除。14.我国实行的省级管理体制开端于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参考答案:C15.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B.转嫁战争负担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D.强化物资管制参考答案:B抗日战争爆发后平津鲁豫等地相继被日军占领,“国统区”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为转嫁国内经济危机,实行的侵华政策是以战养战,故可知其发行“联银券”、“军用票”是为获得中国的物资维持战争,故B项正确;流通“联银券”、“军用票”的地区是敌占区,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流通的货币,没有体现对物资的管理,故D项错误。16.中国古代历史上,君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下列选项中,体现封建君主直接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有①秦朝设置御史大夫

②唐朝实行三省制

③元朝实施行省制

④明朝设立内阁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参考答案: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解题时注意理解题干的要求是“直接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①可以监察百官,②把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①②符合题意,而③属于地方制度,④明朝设立内阁时已经废除了宰相,③④与削弱相权无关。故选D。17.1962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农村十六条”指出:“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它附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它们的助手。”中央制定这一政策是为了 A.打破“大锅饭”,实行按劳分配 B.减轻农民负担C.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D.改革经济体制参考答案:C材料中“1962年”即处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中共中央在“农村十六条”中提出“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这反映中央认识到人民公社化运动存在“一大二公”等严重问题,力图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故选C。材料中中央仍坚持人民公社体制,并未打破“大锅饭”及改革经济体制,故A、D两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 18.江泽民参观时曾亲笔题字“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人民军队创建的地方。这个城市应该是(

)。A、南昌

B、广州

C、长沙

D、井冈山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从题中“军旗升起的地方”“人民军队创建的地方”可知,1927年南昌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人民军队的诞生。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的建军节。所以答案选A。考点:近代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南昌起义1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具体体现在①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②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③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残余势力

④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C20.一部描写1919年苏俄人民抗击协约国和国内白匪的电影,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A、一位农民牵着几头羊到集市上去卖,与一位买主讨价还价B、几乎所有的工厂都注明“苏维埃国有”字样C、老百姓的生活用品由政府定期发放,他们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D、成年人每周都自觉参加一天义务劳动参考答案:A略21.著名的上海申新纺织公司掌门人荣毅仁响应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他的企业采用的主要形式是()A.中外合资B.联产承包责任制C.私有化D.公私合营参考答案:D22.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参考答案:D23.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的标志是A.《十二铜表法》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C.《汉谟拉比法典》D.万民法参考答案:B24.(十二铜表法)“把向来由贵族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字做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官吏的'武断和专横'。”该观点认为十二铜表法A.最大限度保障平民的利益B.彻底否定了世袭贵族特权C.极大地维护了公民的权利D.罗马法进入到成文法时代参考答案:D25.婚礼,是一个时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反映。下列婚礼形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④①②③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参考答案:D26.下表是部分先秦思想家的经济主张

主张将粮食看成是社会财富最重要的部分只有原始的采集、渔猎和农业才是本业粮食的生产和储备关系到国家的存在农、战是国家兴盛的根本

这些主张反映了A.封建土地私有制基本确立B.重农抑商已经是社会共识C.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快发展D.工商业的社会作用被忽视参考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这些先秦思想家都重视粮食和农业生产,说明这一时期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快发展,因此C选项正确。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在商鞅变法之后,与孔子、老子和墨子无关,A选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在商鞅变法时期提出的,与孔子、老子和墨子无关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这些先秦思想家对工商业的态度,无法得出其忽视工商业的社会作用,D选项错误。【点睛】找出思想家观点的共性,主张的相通处。27.下列有关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工业兴起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②都由洋务派创办③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④产生于中国封建经济瓦解的过程中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参考答案:B28.1905年,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为了挽救自身统治危机,清政府首次派出以王公大臣为首的考察团去欧美日等国考察政治,此次考察团出洋,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仔细,收获颇多。清政府之所以对德国宪政最感兴趣在于A.宪政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不能世袭C.议会制度之下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D.宪政之下皇帝仍掌握国家大权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大臣出洋考察,对德国的君主权力不受任何限制最感兴趣,清末宪政仿照德国宪政实质实行君主专制,故选D。清政府不希望发展资本主义,不可能对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感兴趣,排除A;B说法错误,宰相由皇帝任命,排除;封建统治者不可能让人民拥有权力,排除C。考点: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扩展·1871年德意志帝国年宪法。29.明朝永乐帝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C.明朝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内阁长官称首相

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参考答案:D明太祖废丞相,彻底解决君相矛盾,内阁制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最高权力由皇帝掌握,阁臣职权大小,地位完全取决于皇帝,但英国的内阁制则是君主立宪制下的行政机关,排除ABC30.下列外交方针由周恩提出的是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求同存异”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的“定海神针”,靠这根“神针”,我们成功地处理了和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独立国家、西方发达国家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它于中苏建交时首次提出

②它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③它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交往

④它在国际上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考点:FL: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本题是一道组合型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解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时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在会见与中国存在着领土纠纷的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正式向国际社会提出的.故排除①它于中苏建交时首次提出;其余三项结合所学知识是符合题意的.故选D32.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和国家统一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材料二:70年来,我们顺应两岸同胞共同愿望,推动打破两岸隔绝状态,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开启两岸同胞大交流、大交往、大合作局面,两岸交流合作日益广泛,相互往来日益密切,彼此心灵日益契合。——习近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联合公报》发表后中美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出现新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告台湾同胞书》的内容,说明“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答案:(1)新变化:中美两国开始走向正常化(或答“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双方的贸易(经济)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中美双方政府官员加强了接触。原因:美国长期“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苏关系破裂。(2)内容: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建议两岸三通。理论意义:一国两制构想是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实践意义:促进了港澳问题的解决;也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方针。【详解】(1)新变化:根据材料“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总结即可。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美苏、中苏关系的变化分析。(2)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从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建议两岸三通回答即可。理论意义:从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和提出创造性的战略构想总结;实践意义:从对港澳台问题的解决的作用分析。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唐六典》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吴自牧《梦良录》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大小商人的数目迅速增长,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尤为商贾聚集之处。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为数繁多,几乎任何东西都可能出现在市场之上。不过,从远途贩运的角度来看,除属于国家专控商品的盐和茶之外,流通量和交易额最大的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丝和丝织品。——朱绍侯、龚留柱《中国古代史教程》材料二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李侃等《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唐宋市场发展的特点,并简述明代市场有何新发展。(9分)(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市场出现的新现象,并说明这些新现象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7分)参考答案:(1)特点:唐朝,市坊分开;市的交易时间也受到限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宋代,打破市坊界限;打破市的时间、空间限制,市场扩大;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夜市不再受到禁止,晓市和庙会集市已经出现。(6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发展:明代商人数量增加,市场商品种类繁多,长途贩运发达。(3分,言之有理即可)(2)现象:西方商品出现在中国市场,且物美价廉;中国传统手工业品或纺织品滞销。(4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分)34.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眼中的中国形象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注:CHINE(法语)意为“中国”注:大刀上的文字意为“中国的觉醒”(1)结合历史背景,图1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局势?图2做出“中国的觉醒”判断的依据可能是什么?形象二:新闻报道中的近代中国《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抗日战争(节选)1932年3月12日《上海及其周边的战斗:与中国军队在一起》与中国军队在上海开战的日本人并没有预料到会遇上如此顽强的抵抗。插图:中国士兵们在上海战区挖战壕

1938年5月14日《在敌人的后方骚扰日本军队:在山西的共产党游击队战士》最近日本军队在山东前线所遭受的重创充分显示了中日战争中游击战的重要性……由共产党部队所组成的八路军已经跟中央政府的军队结成了联盟,共同抗击日军的侵略。插图:八路军战士在山西训练使用缴获的反坦克炮

1939年8月12日《在华北抗击日军:训练男子与妇女》插图:抗日运动在中国各个阶层都深入人心的证据:五台山上来自西藏和蒙古等寺院的喇嘛们被编入了自卫队

1943年4月24日《中国在世界大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