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安徽省淮南市张集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下图甲为大陆东岸的某河段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EF处的河床横断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南半球
B.地势北高南低C.有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D.EF附近河段是地下水补给河水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结合图乙中E岸堆积(即左岸),F岸侵蚀(即右岸)判断,此图位于北半球;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和指向标可知该地地势南高北低;该河流流经温带地区,且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度,故可能会发生凌汛;地下水由高潜水位流向低潜水位,且垂直于等潜水位线,故图中地下水的流向背离河流,河水补给地下水。考点:等值线判读、河流水文特征2.2008年10月16日是第28个世界粮食日,其主题是“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回答气候变化威胁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不可能的是A.造成可耕地退化
B.灾害性天气增加,粮食减产C.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
D.导致农业投入减少参考答案:D3.读某地海陆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5.图中海陆间等温线分布状况可能表示(
)A.北半球七月
B.南半球七月
C.北半球一月
D.南半球一月6.图示季节(
)A.北印度洋西行的游轮顺风顺水
B.巴西热带草原草木枯萎C.我国东部沿海降水丰富
D.地中海沿岸炎热参考答案:5.D
6.A【5题详解】图示等温线由北向南温度递减,可判断为南半球,AC错误;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表明陆地比海洋温度高,应为南半球的夏季,B错误,D正确。故选D。【6题详解】据上题分析可知,为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流动,西行的游轮顺风顺水,A正确;巴西热带草原草木繁茂,B错误;冬季我国东部沿海降水较少,C错误;地中海沿岸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D错误。故选A。4.雪屋,是生活在北极地区爱斯基摩人的独特建筑,是用多种规格的雪砖垒砌而成,屋内不同位置,具有不同功能。一般雪屋外气温-46℃左右,雪屋内-2℃左右。下图为雪屋示意图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有关雪屋功能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是卧榻 B.②处是储藏室C.③处是客厅 D.④处是瞭望口2.雪屋内外巨大温差的成因不包括A.雪砖隔绝雪屋内外热量交换 B.雪墙阻挡彻骨寒风C.雪砖能透射大量的太阳辐射 D.地下温度高于地上3.使用中的雪屋A.通风口也是出入口 B.窗户朝向南方C.通风口正对北极点 D.雪屋内壁粗糙,雪砖缝隙明显参考答案:1.C
2.C
3.B1.读图可知,②③处上下空间较大,应为人们的生活区,而①处狭长,应为出入通道,在狭长的通道内应同时兼做储藏室,④处应为出口。而②处较高,且空间较③处小,应为卧榻,③处应为客厅,故选C。2.雪砖可以隔绝屋内外的热量交换,A对。雪屋呈圆形,可以削弱阻挡寒风,B对。雪砖反射大量太阳辐射,不能透过太阳辐射,C错。地下温度高于地上,D对。故选C。3.读图,结合上题分析,④处为出入口,与通风口不是同一位置,A错。由于该地位于北极附近,窗户应朝向南方,可以获得充足光照,B对。由于该地位于东风带内,风向为东北风,通风口应朝向东北方向,C错。雪屋内部应光滑,缝隙较小,结合紧密,D错。故选B。5.读“中国劳动力资源及其老化趋势”图,回答关于老年劳动力所占比例变化曲线,正确的是A.2030年以前与劳动力人口曲线变化完全一致B.2010年以后与劳动力人口曲线变化完全一致C.老年劳动力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2010年一2020年D.老年劳动力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2030年—2040年参考答案:C6.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图,回答24~25题。24.a、b、c、d、e表示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A.a、e、d
B.c、d、e
C.b、e、d
D.b、c、e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点到N点方向与F点到E点方向相反B.M点到N点方向与E点到F点方向相同C.从F点到E点方向是向正北D.从M点到N点方向是向西北参考答案:A
D7.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各题4.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A.冰川、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C.雨水、海洋水 D.海洋水、冰川5.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参考答案:4.B
5.D试题分析:【4题详解】甲与长江水和洞庭湖水之间有相互补给关系,而雨水和地下水可以转变成长江水和洞庭湖水,而长江水和洞庭湖水通过蒸发和下渗可以转变成雨水和地下水;但是长江水和洞庭湖水不能转变成冰川;海洋水不能直接转变成长江水和洞庭湖水。故选B。【5题详解】退耕还湖使湖泊的蓄水量增多,所以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的水量多,也就是a增多,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的水量增多,也就是b多。故选D。考点:水循环8.2010年12月29日至2011年1月3日,新疆伊犁、昌吉、阿克苏、哈密和乌鲁木齐等地州出现强降温并普降大雪,大部分县市遭受严重雪灾。读乙地区降雪量随海拔高度变化图,判断降雪最多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
)
A.4000m
B.2500m
C.2000m
D.1500m参考答案:D9.读下图,完成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合建渔港的是A.甲B、乙C.丙D.丁参考答案:C10.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该政策对我国未来劳动力年龄人口规模影响甚大。读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的未来走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31.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将使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降至8亿人到来的时间延迟约A.24年 B.20年 C.16年 D.12年32.我国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导致A.老龄人口增加 B.用工成本上升 C.环境承载力降低 D.人才外流严重参考答案:31.D
32.B试题分析:【31题详解】读图可知,保持原有政策不变,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降至8亿大约在2038年,而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劳动年龄人口降至8亿大约在2050年,比原有政策推迟12年,故选D。【32题详解】由图可以看出,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在减少,将导致用工成本上升。故选B。11.右图9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22.下列关于图中岩层形成与地壳运动及发生顺序的说法,正确的是A.断层发生在褶皱形成之前
B.断层发生在岩浆岩形成之后C.在沉积岩3形成后该区域有过大规模的地壳抬升运动D.沉积岩4形成于岩浆活动与断裂作用之后23.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仅从地转偏向力角度考虑,甲处岛屿更容易与西岸相连B.如图示区域突降暴雨,则乙处最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C.如图示地区位于湿润地区,则丙处以上河段以流水的搬运和沉积作用为主D.如沉积岩2中含有石油,则丁处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参考答案:22.C
23.D12.地形、气候、水系、植被和土壤有着相互关系,它们相互作用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下图为东南亚某岛屿略图。
据图推测,关于该岛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逻辑,叙述正确是(
)A.地形坡向,甲比乙河流域夏季降水多B.气候湿热,该岛落叶阔叶林茂密广布C.植被茂密,甲乙河流域土层深厚肥沃D.地形坡度,甲乙河落差相同流程均短参考答案:A该岛屿位于南纬8-10度,甲乙河流域夏季均受到赤道低气压带和西北季风影响,甲位于西北季风迎风坡,A正确;该岛屿是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常绿阔叶林,B错;植被茂密枯枝落叶多,但该地气温高,生物作用强有机质积累少,土壤贫瘠,C错;地形影响,甲河落差大于乙河,但流程长短是因为岛屿面积小决定的,D错。13.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年河流实测流量和降水量逐月分布图,读图回答该河流域的主要气象灾害可能是
①滑坡
②低温冻害
③台风灾害
④泥石流
⑤旱涝灾害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参考答案:D14.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最主要的人为因素是A.过度放牧
B.过度樵采
C.过度农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参考答案:B15.很多户外探险爱好者连基本的地图判读都不懂就进山,是户外探险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右图中“箭头表示地表径流的方向”,读图回答31~32题。31.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S点在T点西南方向
B.在P点可以看到T点C.T处不适合露营
D.在S处探险需注意洪水32.正确表示经过PQ的地形剖面图和经过S点的等高线图的是()参考答案:C
A16.图3为30°S附近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层示意图,R河流正值汛期。读图回答6~9题。6.Q地海拔可能为A.350米
B.500米
C.650米
D.800米7.此季节,该地区
A.温和多雨
B.山麓落叶阔叶林枝繁叶茂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盛行东南风8.关于R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流向自西向东
B.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水 C.北岸泥沙淤积较多
D.河流冰期较长9.关于图示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向斜成谷,背斜成山
B.图示地貌由内力作用形成
C.②处比①处建地下隧道更合理
D.①处比②处更可能找到石油参考答案:C
A
C
D17.“当年闻说绕江澜,憾地洪涛足下看。却喜涨沙成绿野,烟村耕凿久相安。”该诗为乾隆下江南时登临南京燕子矶所题,隐喻了地理环境的演变,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河流主流变动造成侵蚀与堆积的变化
B.地壳抬升使原水域变为陆域C.河岸沙丘运动填入江中形成陆地
D.海平面上升造成河滩的淤积与扩展参考答案:A18.读下图洋流模式图,回答1—2题。1.按洋流成因和性质分类
(
)
A.①是风海流、寒流
B.②是密度流、暖流
C.③是补偿流、寒流
D.④是风海流、寒流2.有人在澳大利亚海岸拾到了一只来自智利的漂流瓶,该瓶是顺着哪组洋流漂过来的
A.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
B.秘鲁寒流——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C.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D.秘鲁寒流——赤道逆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参考答案:D
C19.云南某地梯田规模巨大,级数最多的达5000级,现已成为中外闻名的观光景点。当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A.保持水土
B.发展旅游
C.利于浇灌
D.便于运输参考答案:A解析云贵高原地势崎岖,夏季多暴雨,不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及毁林开荒极易引发当地水土流失。发展梯田主要目的是为保持水土,故本题选择A。20.下图岛屿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享有“旅游者天堂”的美誉。完成7—8题。7.关于该岛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一月盛行风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移动有关②该岛河流众多且富水能
③国家公园植被高大茂密
④该岛山地垂直地带性显著A.①③B.②③C.①④
D.②④8.对该岛人文地理特征的推断,合理的是①城镇和交通线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②频繁的飓风和暴雨严重制约旅游业发展③该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④经济结构中旅游业、渔业比重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7.A8.C7.【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考查学生对地图的判读能力。从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地区,一月份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后左偏形成西北风;从经纬度数值可看出,该岛屿面积较小,河流短小,水能不丰富;国家公园降水充足,热量丰富,植被高大茂密;该岛山地海拔较低,在1000米以下,山地垂直地带性不明显。8.【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区域人文地理特征,考查学生根据自然特征判断推断人文地理特征的能力。该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城镇和交通线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沿海地带;该岛靠近赤道,地转偏向力较小(接近于零),无飓风形成;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山地面积广,植被繁茂,海岸较长,景色秀美,旅游业、渔业比重大。21.GPS越来越被自驾游爱好者青睐,GPS接收机可显示当地的三维坐标、动态指示前进方向(以正北方为0°,以正东方为90°,以正南方为180°,以正西方为270°)、生成行进路线、显示当地日出日落时间(早期的GPS接收机只能显示当地日出、日落的世界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若GPS接收机显示屏上显示的是125°,则表示前进方向是()A.西南 B.西北 C.东南 D.东北2.某日刘教授在游览苏州时,其早期的GPS接收机屏幕上显示的日出、日落时间分别是21:55;10:05,则该日苏州日出、日落的北京时间分别是()A.05:55、18:05 B.06:55、17:05C.09:55、14:05 D.10:55、21:05参考答案:1.C
2.A【1题详解】直接根据题干信息:正北方为0°,正东方为90°,正南方为180°,正西方为270°判断,其125o反映东南方向,选C。【2题详解】根据材料,早期的GPS接收机显示的日出、日落时间为世界时,也就是伦敦时间,根据伦敦时间为0时区的区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故伦敦时间较北京时间晚8个小时,即北京时间日出、日落时间分布为5:55和18:05。据此分析选A。【点睛】计算两地的经度差:(1)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2)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则:经度差=两地经度相加2.把经度差转化为两地的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小时;或经度差X4分钟每度(1小时=15度,1度=4分钟)3.计算地方时:根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22.读下图“1951年—1991年中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回答影响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大洋洋流
C.地形
D.城市布局参考答案:C23.《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睛,北风寒彻,是夜曲霜。然放火上作作煴(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据此,完成9、10题。9.材料中描述的天气现象是由于A.暖锋过境
B冷锋过境
C.高爪影响
D.低压影响10.放火上作作煴(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其主要原因是A.增强了大气逆辐剥
B.减少了地面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
D.减少了大气辐射参考答案:9.B
10.A
9.根据材料“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可知,此天气符合冷锋控制下的天气特征。10.烟气能增强大气逆辐射,使气温升高,减轻霜冻灾害。24.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
B.色球
C.日冕
D.太阳大气层之外
参考答案:A25.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6.该山地可能是()A.秦岭 B.南岭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17.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 B.水分 C.海拔 D.热量参考答案:16.C
17.B试题分析:【16题详解】根据图中冰雪带的海拔高度判断,该山地可能位于青藏高原地区,不可能在每三阶梯,A、B错。根据材料,山地北坡是荒漠带,海拔约1000-1500米,位于第二阶梯,可能是昆仑山,C对。喜马拉雅山北坡海拔约4000千米,D错。【17题详解】根据材料,图示区位于北坡,有林地分布。光照、热量少,植被类型变化是荒漠-草原-森林-草原-荒漠,所以影响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的主导因素是水分,B对。图中海拔与森林分布没有正相关、负相关的关系,不是主导因素,D错。26.某军舰在东经160°、北纬27°的海面上,沿着160°经线向北发射导弹,射程为300千米,落弹点将在(
)A.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B.东半球的低纬度地区C.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D.西半球的低纬度地区参考答案:D二、填空题(共10分)27.读“南美洲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是“天涯之国”,请从自然地理角度说明理由:
(2)图中洋流①、②、③、④属于寒流的是
(3)图中A附近是著名的伊瓜苏瀑布,其蕴含丰富水能资源的原因是
。(4)甲乙两地年降水量都较少,其共同影响因素是
。(5)简析P区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参考答案:(1)地处南美洲
大陆的西南边缘;西部和南部濒临广阔的海洋;东有山脉、北有沙漠与邻国阻隔
。
(2)①③④(3)流量大
、落差大
。(4)大气环流
、
洋流
、
地形(5)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有优良的天然草场;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交通便利解析:(1)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是“天涯之国”,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智利地处南美洲大陆的西南边缘,西部和南部濒临广阔的海洋。东有山脉、北有沙漠与邻国阻隔。与外界联系不便。(2)图中洋流①、②、③、④属于寒流的是①③④,①是秘鲁寒流,③是西风漂流的分支,④是西风漂流。(3)图中A附近是著名的伊瓜苏瀑布,其蕴含丰富水能资源的原因是流量大、落差大。(4)甲乙两地年降水量都较少,其共同影响因素是大气环流、洋流、地形。(5)P区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有利区位条件从气候,土地租金,交通等方面分析。28.读“南水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南水北调”是通过对水循环的______________环节施加一定的影响而实现的。(3)“南水北调”规划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其中“四横”自北往南依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条河流。(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引水,利用_____________提水北送。(5)“南水北调”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6)“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B.可促使长江泥沙向海洋运输C.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参考答案:(1)南多北少(2)地表径流(3)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4)京杭大运河(5)南北调配
东西互济(6)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南水北调的相关知识。(1)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2)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等。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往北方,是对地表径流施加的影响。(3)本题考查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自北向南连接了四条河流,依次为海河、黄河、淮河、长江。(4)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送,一路向北,经隧道穿越黄河自流引水至天津,一路向东,引水到烟台、威海。(5)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主要是因为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配合欠佳,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广大,水资源短缺;南方地区耕地面积相对较少,水资源却非常丰富。“南水北调”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6)“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扬州调水,会使长江的径流量减少,尤其是枯水季节,海水上溯,河口盐度升高,降低下游水质,因此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由于水量减少,会使长江泥沙向海洋运输量减少,B错误;海洋潮汐的规律与月球引力有关,与南水北调关系不大,C错误。故答案选A。点睛: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积极意义效益类型表现社会效益进一步改善供水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效益大大促进供水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增加供水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生态效益缓解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区面积进一步扩大趋势,控制地面沉降;促使区域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供水区综合效益显著,但对水源区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长江的年径流量大,南水北调的调水量有限,从总体来看,调水对长江的影响很小,但从局部讲,调水对调出区(即水源区)有一定影响。应该采取防范、补偿和综合治理等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尽量减少不利影响。东线调水区的影响如下表所示:区域表现影响长江径流量减少尤其是枯水季节,海水上溯,河口盐度升高,降低下游水质;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沿线地区水位上升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地势低洼,地下水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易发生土壤盐碱化水源污染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城镇.
大量污水排放会降低北调南水的水质
29.【环境保护】“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是我国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图23甲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甲乙图23(1)从图示信息看,三江源地区属于生态相对脆弱的地区,其生态脆弱的原因有哪些?▲(2分)(2)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有哪些?▲、▲。(2分)(3)图23中乙是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其中①、②的含义分别是▲、▲。(2分)(4)简述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4分)参考答案:(1)高寒缺氧
物种稀少(2分)(2)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2分)(3)生活能源缺乏过度放牧(2分)(4)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实行划区管理、定期轮牧、轮流打草制度;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减轻天然草场压力、恢复草地植被;改变生活用能方式,减少植被破坏;加强管理,严禁滥采滥伐;加强鼠害防治;工程建设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宣传力度,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等。(任答4点,得4分)
三、综合题(共38分)30.(60分)读材料和图,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全场1318千米,预计2010年年底全线贯通。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示南北不同地区可实现自然资源的优势互补。北调的资源主要是
,可通过
工程实现;大量南运的资源是
,主要利用的运输方式是
和
。(10分)(2)近年来,A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地位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试简述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4分)参考答案:(1)水资源
南水北调
煤炭
水路运输
铁路运输
(2)(6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耕地减少;地价上升劳动力价格上升,粮食成本提高
(4分)有效缓解京沪铁路运力长期严重紧张的局面;形成我国铁路客运专线网;带动沿线地区,乃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缩短运营时间,提高效率。(任选2条)略31.(14分)【2012·济南2月质量调研】济南市某校“地理社团”在2011年暑期用一周时间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研究了该时间内出现的一些地理现象,下图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社团成员们发现,有许多地点经度或纬度相近,但自然现象却差异明显,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按要求补充下表中内容。(4分)地点现象分析①和②风向不同②风向主要成因是
③和④地方时不同大约差
小时⑤和⑥自然带不同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特征,自然带的这种变化反映了
规律(2)社团成员们调取了①地7月10—13日气象资料统计表(见下表),请写出该时段影响①地的天气系统名称,并分析判断依据。(4分)
(4)描述苏门答腊岛地形的基本特征。(2分)
(5)苏门答腊岛素有“天然地质灾害的超市”之称,曾多次发生重大泥石流灾害。试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方面简要分析泥石流发生的原因。(4分)参考答案:(1)见下表分析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为西南季风2差异性
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2)冷锋。该天气系统过境时:风向由西南风转为西北风,风力加大;出现强降雨天气;天气系统过境后与过境前相比,气温明显下降。(3)西(南)部为山地(多火山),东(北)部为平原(多沼泽);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4)苏门答腊岛位于多火山地震带(或板块交界处),导致周边山体松动,岩石破碎;地形崎岖,坡度大;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且多暴雨;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原因,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
第(1)题,①和②两地风向不同主要是大气环流形势不同造成;根据识记的主要经线计算③和④两地的地方时差;自然带之间反映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⑤和⑥两自然带沿纬线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反映了地理环境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第(2)题,结合表格提供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特点判断天气系统类型。第(3)题,从地形类型和起伏状况说明地形特征。第(4)题,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进行分析。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田七是三七的别称,是一种珍贵药材,药用价值高,用途广泛.全世界仅有我国云南等省区部分县种植.主产于文山州各个县,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HDPE防水板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橡木酒盒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3-2029年中国术后镇痛药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2025年中国酒盒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2025年聚酯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工程封底胶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水泥厂燃料油供应居间合同
- 2025年中国沐浴木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小镇办公空间租赁合同
- 接房合同范本
- 高中校长在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2025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春季开学第一课(人教版) 2024-2025学年 典型例题系列(2025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课件
- 1.2 男生女生 (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2024)
- 中央2025年公安部部分直属事业单位招聘8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公安部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
- 民政局2025年度离婚协议书官方模板4篇
- 高教版2023年中职教科书《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册
- 存款代持协议书范文模板
- 2023年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课件【全套】
- 光伏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表(含三级)
- DB32-T 4757-2024 连栋塑料薄膜温室建造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