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定位]1.能够说出自然资源的概念,结合实例辨析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2.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自然资源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理解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途径。一、认识自然资源1.概念: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2.分类类型特征举例可再生资源能够不断地生长和繁殖,可不断更新、循环使用的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时期,相对人类的历史来说是不可更新的矿产资源3.共同特征eq\b\lc\{\rc\(\a\vs4\al\co1(分布的不平衡性,资源间的联系性,数量的有限性,利用的发展性))思考1.南极冰川、火电、小麦是自然资源吗?为什么?答案都不是。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南极冰川目前还无法应用于生产与生活;火电、小麦都有人类活动的参与,不是直接来自自然界。二、土地资源与人类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同的。人类文明阶段生产特征土地对人类的影响人类对土地的影响采猎文明采集、狩猎土地质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大较小农业文明种植和养殖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财产和生产资料,土地的质量和数量都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许多地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质量下降工业文明大规模机器生产土地用途多样化,土地质量的含义和判别标准也发生了本质变化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越来越严重思考2.为什么说工业文明阶段“土地的质量和数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答案土地资源利用的多样化,使土地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污染,土地退化也越来越严重。三、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2.可持续利用措施(1)适度开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2)兼顾利益eq\b\lc\{\rc\(\a\vs4\al\co1(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代人的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利益))(3)环境保护: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4)公众参与:没有公众在开源节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广泛参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不可能实现。思考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答案一是对可再生资源,应首先对其保护和促其再生,再加以合理利用;二是对不可再生资源,应首先节约利用,在合理开发的同时,寻找替代品。探究点一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特点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学习本节时,同学们纷纷搜集自己所知道的自然资源,小王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图片来说明,但有的同学却说他找的不是自然资源。材料二我国天然林面积不足国土面积的10%(①),全国木材产量的40%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东北是全国的林业基地(②)。由于种种原因,东北拥有的用材林、成熟林已由新中国成立时的1200万公顷减到1998年底的590万公顷,减少51%,导致生态环境恶化(③),风沙和旱涝灾害频频发生,一些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物种减少。近年来,东北林区一方面保护和营造森林,另一方面实行森林的综合开发和深加工,挖掘潜力,增加林产品的附加值,取得了很好的效益(④)。(1)将图片中的自然资源分类,并说明哪些属于可再生资源,哪些属于不可再生资源?(2)同学们在讨论时,有人说可再生资源永远可以利用,不用考虑保护;而有人说闪电资源永远也不会成为自然资源。你认为他们的说法对吗?如何理解自然资源的可再生与不可再生?(3)分析材料二中画横线部分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反映出的自然资源特点对人类开发利用的启发①②③④答案(1)煤炭属于矿产资源,瀑布属于水资源,田野属于土地资源,老虎属于生物资源。瀑布、田野、老虎属于可再生资源,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2)不对。多数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当开发利用的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成不可再生资源。闪电现在不属于自然资源,但如果人类研究出利用的方法并加以利用时,闪电就会成为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既是有条件的,又是相对而言的,应以合理利用、不被破坏或污染为条件。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是相对的。如土地可循环利用,但若利用不当,导致表土流失、肥力丧失,也就不可再生了。这种不可再生是从人类历史尺度来看的,如水土流失后地表若经过成土过程恢复了表土,又是可以再生的;基因资源本身是可再生的,若物种灭绝,就永远不可再生了。(3)如下表:反映出的自然资源特点对人类开发利用的启示①数量的有限性在资源开发利用时,要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②分布的不平衡性因地制宜③资源间的联系性注意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④利用的发展性提高科技水平,挖掘开发潜力反思归纳自然资源的特征自然资源来源于自然环境,尽管多种多样,但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也影响了其开发利用要求,具体分析如下:表现举例开发利用要求分布的不平衡性数量或质量上的地域差异可再生资源分布具有地域分异规律不同自然带内热量、水分差异及生物资源变化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分布具有地质规律金、银、铜、铁等内生矿多分布在岩浆岩地区,煤、石油等外生矿多分布在沉积岩地区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便于集中开采,但增加运输负担资源间的联系性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突出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荒漠地区,降水少,动植物资源贫乏,风力资源、太阳光热资源丰富注意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数量的有限性绝对数量将随人类的开发利用不断减少各种矿产资源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资源的再生、更新、循环总有一定周期生物、土地、水、气候资源利用的发展性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不断拓展产业革命前,以木材、风力、畜力、水力为主;产业革命以来,以煤炭利用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石油、天然气逐渐成为主要能源。目前,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正在推广利用对于尚未完全弄清其用途和开发利用途径的不可再生资源最好不要盲目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探究点二资源能源的分布与利用探究活动读材料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严峻。因而,太阳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据测算,全球可开发风能总量比水能总量大十倍。我国沿海地区也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材料二亚马孙河河口位置。(1)请回答下图相应数码框中的内容,显示燃烧化石能源对人体健康危害的过程,以反映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2)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据材料二,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3)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答案(1)①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②为酸化;③为呼吸。(2)河口为三角洲(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东北信风(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3)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纬度低,热带气旋频繁;滨海地区昼夜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昼夜更替的风(海陆风);下垫面平坦(海面平滑),阻力(摩擦力)小,对风力的削弱作用小,因此风能资源丰富。解析第(1)题,数码框中的内容需根据相邻框之间的因果关系加以分析。第(2)题,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时,需考虑河口形态、盛行风向、河流径流量等因素。第(3)题,首先需正确审题,获取到“自然条件”等关键信息,其次应从海陆位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纬度位置、下垫面等方面加以分析。反思归纳我国主要能源资源的特点和分布状况特点分布状况水能可再生能源,不污染环境,为清洁能源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长江三峡、珠江上游)和西北(黄河上游)地区核能能量集中、巨大,地区适应性强;运转费用低,收益大;但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太阳能能量比较分散;投资大、效率低、占地广、储能难,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西藏南部一线以西、以北地区比较丰富煤炭不可再生资源,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和利用难度不大,发热量和燃烧效率不高,输送和使用不方便,灰渣、粉尘多,易污染环境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等省区石油不可再生资源,发热量高,运输、使用方便,属于高质量的能源,会产生污染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对点训练一认识自然资源叶剑英在《浣溪沙·登大兴安岭》词中写到“伐后更生延百岁,祖先遗树值千年,资源利用慎材艰。”据此回答1~2题。1.词中提到的资源()A.属于自然资源中的生物资源B.是不可再生资源C.分布与土壤的关系最密切D.不具有多用性属性2.A、B、C、D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矿产资源三者之间关系的是()答案解析第1题,词中提到的是森林资源,大兴安岭的森林为天然林,因此属于自然资源中的生物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具有多用性属性。第2题,矿产资源属于自然资源,能源中的煤、石油、天然气、铀矿等也属于自然资源,矿产资源都属于自然资源,人工能源(如汽油、焦炭等)因不具有自然属性故不属于自然资源。对点训练二土地资源与人类你知道吗?土壤妈妈最近生病啦!听,东北的土壤妈妈在哭。那里实行“塑料地膜”技术,把大片的塑料地膜当温室。用上一年都破碎了,就扔到土壤里。可是,这种塑料是土壤妈妈不能消化的呀,吃到肚子里会胃疼的!同时,化肥使用过多会使土壤板结,改变土壤的结构,使土壤妈妈无法呼吸,生“肺病”。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3.下列有关土壤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土壤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都制约人类的生存和发展B.土壤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C.土壤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但利用途径可进一步拓展D.土壤资源的分布规律不受水热、生物条件制约4.就材料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问题出现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阶段B.该问题表明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C.该问题反映了地膜、化肥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D.由于土壤有自净能力,土壤污染不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答案解析第3题,土壤资源属于土地资源的一部分,其数量是有限的,但利用途径可进一步拓展。第4题,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出现在工业文明阶段,反映出地膜、化肥的大量使用或使用不当会导致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对点训练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5.为了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大力开发自然资源,为子孙后代积累财富B.减缓经济发展速度,加强环境保护C.调动公众的消费积极性,刺激能源消费,加快经济发展D.适度开发自然资源,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答案D解析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人类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要强调的是适度开发;其次,人类要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再次,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生存环境的目标。综合提升6.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面积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6%。材料二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材料三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20%~30%,水可以用于灌溉,也可以用于工业,还可以用于航运等。(1)材料一说明这三种资源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是()A.数量的有限性 B.资源间的联系性C.分布的不平衡性 D.利用的发展性(2)材料二说明我国矿产资源的问题是,因而无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看,都对我国经济的造成很大压力。(3)材料三说明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和相对落后。答案(1)C(2)矿产资源相对短缺可持续发展(3)水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技术管理水平解析材料一中煤炭的分布,说明我国的资源分布不均;华北地区耕地、水资源所占的百分比说明我国的资源组合不协调。材料二中的矿产资源数据,说明我国矿产资源相对短缺。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短缺势必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压力。从材料三中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的数据可知,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低,这与我国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有关。教材P79问题属于自然资源的是原始森林、山上的岩石。我们所用的铁质用品(铅笔盒、水桶、钢管等)是由铁矿石加工制成的;我们穿的化纤类衣服是由石油经过一系列加工而成的。教材P84活动(1)采猎文明时期,人口数量少,对水资源的利用仅限于生活,人类虽逐水草而居,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制约性较弱。(2)农业文明时期,随着人口增多,水除用于生活外,还用于灌溉、航运、养殖,水资源的数量直接影响灌溉面积、航运里程和通航季节的长短,而水的质量地区差异较小。(3)工业文明时期,水的用途更加广泛,对其数量要求急剧增加,因水污染问题,水资源的质量对人体健康和产品质量等影响日渐突出。教材P85活动据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表可知,我国绝大多数土地荒漠化是流水侵蚀和风力侵蚀与堆积作用而成的,其面积分别占退化土地面积的%和%。由中国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成因及其面积比例表可知,我国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成因主要是过度樵采、过度放牧和草原过度农垦,三者之和占荒漠化面积的%。因此我国北方地区荒漠化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造成的。所以要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注意避免耕地减少、水土流失、次生盐渍化等问题,通过植树种草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止土地资源的进一步退化。[基础过关]1.下列属于图中B所示的是()A.铜矿、焦炭 B.雷电、沙漠C.化肥、大米 D.森林、海盐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推断,B图例为自然资源,因此,该题实际上是判断四个选项中哪项是自然资源,焦炭不是直接来源于自然界,而是由煤加工而成,雷电目前不能被利用,化肥、大米也是由人类加工而成的。2.2023年的春天,我国西北甘肃地区遭遇了罕见的冬春连旱,这使得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这一工程的建设,反映自然资源的特征是()A.分布的不平衡性 B.数量的有限性C.资源间的联系性 D.利用的发展性答案A解析“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说明了我国水资源分布具有南多北少的特点,反映了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A.降水总量少 B.降水年际变化大C.浪费更严重 D.水资源需求量大4.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河流径流量较小 B.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C.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D.水资源春夏多,秋冬少答案解析第3题,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黄河流域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对水资源需求量大。第4题,河西走廊是我国主要的灌溉农业区,所以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农业灌溉用水量大。自然资源的利用是人类文明赖以发展的主要基础。读下表,完成5~6题。社会阶段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产力水平低中高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强中弱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小中大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简单中等多样化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中高5.表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规模、方式和效率产生了变化,其根本原因是()A.人口数量的增大 B.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C.资源的不断变化 D.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6.关于农业文明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农业文明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最强B.土地数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C.在农业文明阶段,人地矛盾突出D.人类通过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土地质量不断提高答案解析第5题,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来看,生产力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会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能力大大提高。第6题,农业文明阶段,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口迅速增长,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工业文明时期人地矛盾较突出。读“某县1986年和2023年土地利用状况图”,完成7~8题。7.关于该县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耕地所占比重最大 B.林地总量大,人均少C.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D.山地多,平原少8.图中耕地所占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国家政策②市场影响③城市化进程④土地退化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7题,从土地利用构成上看,该县土地资源类型多种多样。第8题,对比两图可知耕地比重减小,其主要原因是退耕还林的政策、城市用地增多和土地退化。9.石油被称为“国民经济的血液”,它既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也是十分重要的化工原料。近些年来,我国的石油进口量逐渐增加,分析下图并结合已有知识回答(1)~(3)题。(1)有关人类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原料和动力B.自然资源可以不断开发利用,不会出现短缺问题C.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部分矿产的枯竭等,与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关系不大D.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应严加保护,少利用或不利用(2)简要说明1993年~2023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特点。为了调整能源消费构成,我国把水能开发作为能源开发的“重中之重”,说明其原因。(3)我国能源生产的增长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使我国对世界能源市场,特别是世界油气资源市场的依赖不断增强,能源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答案(1)A(2)煤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所占比重有所上升。我国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水能居世界第一位),而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低,水能可再生、无污染(水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3)节约能源,依靠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大我国对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力度;大力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和水能资源;扩大石油进口渠道,实现多元化。解析第(1)题,自然资源是人类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如果对某些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会导致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如矿产资源、水资源;正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等,才导致了部分矿产资源的枯竭;不可再生资源应节约、综合利用或寻找新的替代品。第(2)题,根据能源消费结构图,叙述各类能源消费比重的变化即可;从我国的水能及水能本身的优点考虑把水能作为能源开发的“重中之重”的原因。第(3)题,从开源、节流两个角度思考。[能力提升]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图,回答10~11题。10.图中体现的1900年~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A.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B.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C.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D.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步上升11.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①大气污染加剧②土壤肥力下降③土壤污染严重④水污染严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10题,由图可知,1900年~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下降。第11题,该地区能源消费以煤炭、薪柴、植物秸秆为主,易产生大气污染;秸秆被大量燃烧不能以有机肥的形式返还农田,易使土壤肥力下降。下图为“美国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12.图中数码代表水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其中代表煤炭的是()A.①B.②C.③D.④13.关于美国能源利用状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再生能源比重上升最快B.目前已经进入后煤炭时期C.能源消耗量将迅速减少D.未来将长期以化石能源为主答案解析第12题,美国为发达国家,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水能开发比例较小,所以④为水能,②为石油,③为天然气,①为煤炭。第13题,从图中可知,可再生能源水能比重上升较慢;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耗量将继续上升;未来将进入能源的多元化阶段,过渡时期仍以化石能源为主;目前美国已经进入了后煤炭时期的石油时代。14.积极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东海大桥以东,由34台巨大的白色大风车组成,形成一片14平方千米的海上风电示范区,装机容量达100兆瓦,通过海底电缆传回电力,可为10万户家庭提供全部用电,年减排二氧化碳效应相当于5万辆汽车停驶。(1)按照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能源分类,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能源,其中属于新能源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灭火器经销商招募与培训合同3篇
- 2025年度冷链食品生产项目1#车间能源管理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更新项目安置房租赁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阳台封闭工程节能环保材料供应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在线教育平台股权出售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农业机械租赁与供应链管理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电视剧特效制作与采购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度医院保洁人员绿化养护与病虫害防治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交通系统承包商款项安全保障合同4篇
- 无人化农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如何存款最合算》课件
- 社区团支部工作计划
- 拖欠工程款上访信范文
- 2024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英语试题(原卷版)
- 学生春节安全教育
- 《wifi协议文库》课件
- 《好东西》:女作者电影的话语建构与乌托邦想象
- 教培行业研究系列(七):出国考培的再研究供需变化的新趋势
- GB/T 44895-2024市场和社会调查调查问卷编制指南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助词「で」的用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