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市芙蓉区铁路一2023年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及点睛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f8db01084e692d6ec18cf6ed40dc412/4f8db01084e692d6ec18cf6ed40dc4121.gif)
![湖南长沙市芙蓉区铁路一2023年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及点睛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f8db01084e692d6ec18cf6ed40dc412/4f8db01084e692d6ec18cf6ed40dc4122.gif)
![湖南长沙市芙蓉区铁路一2023年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及点睛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f8db01084e692d6ec18cf6ed40dc412/4f8db01084e692d6ec18cf6ed40dc4123.gif)
![湖南长沙市芙蓉区铁路一2023年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及点睛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f8db01084e692d6ec18cf6ed40dc412/4f8db01084e692d6ec18cf6ed40dc4124.gif)
![湖南长沙市芙蓉区铁路一2023年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及点睛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f8db01084e692d6ec18cf6ed40dc412/4f8db01084e692d6ec18cf6ed40dc41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积累与运用1.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项是()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要从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出发,灵活选择。_____说明事物的外观、结构和布局,____适合采用空间顺序。例如《故宫博物院》,作者沿着游览参观的路线,按照从南到北的空间顺序,条理清楚地介绍了故宫的建筑格局与特色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文章不是只采用一种说明顺序,____整体上采用一种说明顺序,有时又交叉使用几种说明顺序,______使说明更加透彻。A.如果就而是从而B.如果都都是然而C.只有就就是从而D.只有都而是然而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拘泥哀悼哗众取宠首曲一指B.禁锢箫索信手拈来拖泥带水C.璀璨倜傥漠不关心大相径庭D.典藉珊瑚忍俊不禁锲而不舍3.下列词语书写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眼花潦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B.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彰,表彰。C.思贤如渴:比喻不想延致有才德的人。D.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弯。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新闻的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言简明。B.四种文学样式分别是小说、散文、诗歌、戏剧。C.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矛盾冲突。D.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5.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有错的一项是()A.范仲淹的《渔家傲》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为全词的核心句,词人在这里从反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的矛盾:思乡之情与戍边之责。B.李清照的《渔家傲》中“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写梦中所见景象,用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个似梦似幻、美妙神奇、富有浪漫色彩的境界。C.《满江红》中“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一句,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巾帼豪情壮志。D.《十五从军行》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以哀景写哀情,生动传神的描绘出主人公家破人亡的凄凉遭遇。6.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高凤林的火箭发动机焊接精确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周永和巧手拼就世界最大“天眼”,将FAST射电望远镜多达40多万块反射面板逐一编号,烂熟于心;大飞机首席钳工胡双钱生活艰窘,蜗居30平方米斗室30年,却创造了加工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无次品的奇迹。从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到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从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到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中国科技在各个领域不断开拓,多点开花,突飞猛进。中国创造正以昂扬的姿态惊艳世界,以一往无前的勇气打造世界创新之高地。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工作态度马马虎虎、工作标准是“差不多就得了”、投机取巧耍小聪明,甚至“商人精神”横行,能投机取巧赚到钱就行,不愿意放下身段从事体力劳动或钻研技术。如果人心出了问题,人心浮躁,工匠精神追求的从精致到完美的精神内核将不复存在。根据材料一、二,说说“工匠精神”具备哪些精神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材料三,说说现实生活中缺少工匠精神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就倡导工匠精神,对社会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①勿以恶小而为之,_______________。②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③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⑤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勾勒出英雄驭马挽弓、冲锋陷阵的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显示出英雄仗剑杀敌、报效朝廷的气概。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选段中的A是谁?“非他不留A”一句表现了A怎样的性格?吴用又对A道:“据这柴大官人,名闻寰海、声播天下的人,教头若非武艺超群,他如何肯荐上山?非是吴用过称,理合王伦让这第一位与头领坐。此天下公论,也不负了柴大官人的书信。A道:“承先生高谈,只因小可犯下大罪,投奔柴大官人,非他不留A,诚恐负累他不便,自愿上山。”(2)读一读甲、乙两段文字,谈谈“我”对父亲的感情。结合《藤野先生》一文,说说“我”为父亲求医的这段经历,对“我”日后的人生抉择有着怎样的影响?甲: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乙:“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父亲!!!”-“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二、阅读9.阅读苏轼的《阮郎归·初夏》,完成小题。阮郎归·初夏北宋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①,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②。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①水沈烟:指沉香点燃时所生的烟或香气。②然:通“燃”。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2.请赏析“榴花开欲然。”这一句诗。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崔亮,字敬儒。清河东武城人,十岁。居贫,佣书自业。时陇西李冲当朝任事,亮族兄光往依之,谓亮曰:“安能久事笔砚而不往托李氏也?彼家饶书,因可得学。”亮曰:“弟妹饥寒,岂容独饱?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人眉睫乎!”光言之于冲,冲召亮与语,因谓曰:“比见卿先人《相命论》,使人胸中无复怵迫①之念。今遂亡本,卿能记之不?”亮即为诵之,涕泪交零,声韵不异。冲甚奇之,荐之为中书博士。除安西将军、雍州刺史。城北渭水浅不通船,行人艰阻。亮谓寮佐曰:“昔杜预乃造河梁,况此有异长河,且魏、晋之日,亦自有桥。吾今决欲营之。”咸曰:“水浅,不可为浮桥;泛长无恒,又不可施柱,恐难成立。”亮曰:“昔秦居咸阳,横桥渡渭,以像阁道,此即以柱为桥。今唯虑长柱不可得耳。”会天大雨,山水暴至,浮出长木数百根。藉此为用,桥遂成立,百姓利之,至今犹名崔公桥。亮性公清,闵俞决断,所在并号称职,三辅服其德政。世宗嘉之,诏赐衣马被褥。①怵迫诱迫。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彼家饶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B.冲甚奇之/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核舟记》)C.会天大雨/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D.所在并号称职/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安能久事笔砚而不往托李氏也A.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D.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人眉睫乎!4.请说出崔亮形象的特点。11.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耐心成就人生之美徐文秀①现在不少人感觉到,焦虑、着急和不耐烦仿佛成了一些人的常见病,干什么事都显得急不可耐,总是等不得、坐不住、慢不了和静不下。②比如,有的人看到他人成名成功了,一下子会乱了自己的方寸、节奏和步伐,变得焦躁不安、心慌意乱;有的人看到他人提拔重用了,顿时沉不住气,就千方百计走捷径;有的人则经不起一点怠慢和挫折,绕不得一点弯路和曲折,不愿也不舍得花更多时间做那些默默无闻、精雕细琢的事,恨不得一蹴而就,早日“梦想成真”;还有的人甚至变得有话不好好说,遇事不好好商量,碰到点问题动辄“一急二躁三冒火”,等等。一言以蔽之,没耐心。③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④耐心成就成功之美。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在人生的征途上,哪有一帆风顺?总会遭遇挫折,有时还布满荆棘,如果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到底的话,则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有位年轻人应聘给一位雕塑大师当助理,与其想象大相径庭的是,这位雕塑大师竟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工作室的老人。年轻人问他: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自己的一切?这位雕塑大师沉默片刻,然后极其严肃地说:应当工作,只要工作,还要有耐心。在相当意义上说,正是耐心成就了雕塑大师。(甲)很多时候,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更在于你能否坚持到底。⑤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乙)丰子恺先生曾在《山中避雨》提到,同友人游山遇雨而仓皇奔走,友人不耐烦,但丰先生竟被“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遂借了把胡琴,信手而弹,一时把这苦雨荒山衬出了暖色。正是这份对世事的耐心,才能在细粒微毫间,得到人生真趣味。“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心清才能看到万物的生长,心静才能听到万物的声音,而这份静美唯有耐心才可获得。在人生的旅途上,多一份耐心,就会多一些发现,多一重体验。⑥耐心成就意志之美。(丙)耐心考验人的毅力和定力。古往今来,滴水穿石也好、铁杵磨成针也罢,愚公移山也好、精卫填海也罢,难在耐心、贵在耐心、成也在耐心。我们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绣花功夫、工匠精神。如果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细水长流,这也正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锤炼和塑造。⑦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修炼养成。耐心不够,或因心里想法太多、欲望太强,或因沉不住气、性子太急。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少一点焦虑,多一份淡定;少一点杂念,多一份纯净;少一点喧嚣,多一份宁静。如此,方可保持一颗耐心,成就人生之美。1.通读全文,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根据文意,把下面三则材料恰当地放回文中甲、乙、丙三处(只填字母)。A.《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B.哲人说:“无论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C.“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处:______处:______处:______3.结合选文内容,简要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我们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绣花功夫、工匠精神。4.文章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分析其作用。5.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思路。12.阅读《积极面对无奈》,回答下面问题。①人生中有太多的无奈。刘翔为伤痛不能驰骋田坛而无奈,高考生为相差几分不能跨进大学校门而无奈,子女为工作所累不能照顾年老的父母而无奈,贫穷的父母因“差钱”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而无奈,老年人因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而无奈,残疾人因天生的缺陷而无奈。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碰到数不清的无奈。②对待人生的无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的态度,由无奈而生怨气,怨天怨地怨人,进而对生活失去信心,郁郁寡欢,在消沉中不能自拔;一种是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化解矛盾,努力走出无奈的阴影。窃以为,两种态度,往往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A面对无奈,消极沉沦,无奈就永远是你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B积极面对,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迈开新步伐。正如马克•吐温所说:“人生在世,绝不能事事如意。反正,遇见了什么失望的事情,你也不必灰心丧气。你应当下个决心,想法子争回这口气才对。”③世界超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一个面对无奈永远积极进取的人。在一般人看来,他可能是一个一生都倒霉透顶的人:1岁时险些死于猩红热;4岁时一场麻疹,又让他险些进了棺材;13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肺炎;46岁时突然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几乎所有的牙齿;牙病初愈,又染上了严重的眼疾,幼小的儿子成了他的“拐杖”;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癌等疾病不断向他袭来,后来,他的声带也坏了,几乎成了哑巴。58岁就吐血而亡。可就是这个经常为身体不好感到无奈的人,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3岁学琴,8岁时就创作了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9岁入市立歌剧院的管弦乐团,11岁登台演奏自己创作的《变奏曲》,一举成功。他把苦难与成才这两项生活的馈赠,用自己的琴弦演奏到了极致。巴尔扎克说:“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而培根则认为:“顺境中的好运,为人们所希冀;逆境中的好运,则为人们所惊奇。”帕格尼尼是不幸的,上帝给了他一个糟糕的身体,让他经常处于无奈之中;然帕格尼尼又是幸运的。因为正是生活的苦难,成就了这位天才。他没有在苦难面前低头,在无奈之中徘徊,而是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去战胜它,使自己从苦难者成为一个音乐的天才。④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人因为下岗、上当受骗、经商失败、亲人遭受不幸等陷入人生的低谷,感受到生命的种种无奈,有的人因此而患上了忧郁症,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其实,当你将一切归零,给自己时间,给自己空间,重新认识世界,就会感到,原来生活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糟。一转念,就是一个全新的生命。⑤朋友,如果你此时因伤痛而暂时折断了飞翔的翅膀,像帕格尼尼那样为生病而经受苦难,或者碰到种种不如意甚至无奈的事情,那么,请记住:“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只有战胜不幸,从不幸中走出来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选文第②段A、B两句不能调换的原因是什么?4.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5.请从以下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他(她)的事例,完成下面的句子,使其成为本文的事实论据。________面对__________________的无奈,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备选人物:韩愈袁隆平贝多芬海伦•凯勒6.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悟?请联系实际谈谈。13.等着我张丽钩这是一个高一女生交给我的作文,题目是“等着我”。我蜷在床头,像个没活气儿的纸人,机械地摸到手机,拨打。刚按下4,手指就像被蜇般缩回。我撇掉手机,抱起那个开满红黄花朵的小被,一朵一朵地抚弄那花,仿佛要将它们抚醒。妈妈絮叨过多少遍:“这小被是我平生做的第一件棉活儿呢!引被子时,我的手被扎破了5次!”妈妈自怜又自得地朝我举起一个摊开的手掌,拨浪鼓般地摇。我撇撇嘴:“还说呢,笨死了!”妈妈是个老师,做被子自然是短板,但为了宝贝女儿,她毅然用惯拿粉笔的手拈起了钢针。犹记我小升初那年,我家搬家。门口堆了一堆旧家什。爸爸唤来收破烂儿的,连卖带送,把小半个家打发出去了。我回身瞥见那床小被,豪气冲天道:“把这个也拿走吧!”妈妈一听,惊得眼珠子都要滚出来了,劈手夺过小被,凶巴巴地对我说:“咋不把你老妈也卖了破烂儿呀!”后来,我多次忆起这情景。我想,那小被上覆满了一个女人最初萌动的母性呢!还有,应是跟妈妈的身世有关吧。我有个暴戾的姥爷,最大的爱好是往死里揍姥姥。妈妈7岁那年,被揍得半死的姥姥悲愤离家,不知所踪……有一回,妈妈看倪萍主持的“等着我”节目,看得大泪小泪,爸爸也跟着抹泪。我骑坐在妈妈腿上,用腮去拭她的泪,俯在她耳畔问:“妈妈,你是想去寻我亲姥姥吗?”妈妈听罢,大放悲声。一年前,妈妈被一纸诊断书击垮——胃癌晚期。多少次,我掐青了大腿,希望从噩梦中醒来。然而,噩梦却在日光下愈演愈烈。弥留之际,妈妈抱着那床小被,将我唤至床前:“宝贝,妈妈一直对你隐瞒了一件事——你不是妈妈亲生的。15年前,妈妈从一个陌生人手里接过了你。你赤身裹了这床小被。15年间,我拼死搂紧这床小被,不让它见天日。别怪我编造扎破手指的谎言诓你,我无非想装得更像你亲妈。但我有时也会冒出一种戳心的念头——去‘等着我’节目,朝全国观众抖开这床小被,为我的宝贝寻到亲妈……我就要走了,唯一的愿望就是,我走后,你打这个电话:4006666892,带着小被去见倪萍阿姨。或许,那丢了小被的女人也一直在苦苦寻找这床小被呢……”直到今天,我都不知该不该打这个电话。我想,假如我真的去了那个寻亲节目,我最想寻的,怕也是那个忐忑地紧紧搂了这小被15年的女人吧?我会对她说:“妈妈,等着我!来世,咱俩一定做亲母女。不过咱俩得倒过来,你做女儿,我做妈妈……”我为此文打了满分,又兴奋地找到小作者,告诉她说,这篇小说深深打动了我。女孩闻声泪如雨下:“老师,可惜它不是小说……”1.根据文章的情节,以妈妈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时间主要情节“我”小升初那年,家里卖破烂时(1)妈妈看倪萍主持的“等着我”节目时妈妈看“等着我”节目时,百感交集,流下了大泪小泪妈妈胃癌晚期弥留之际(2)2.文章多处运用了伏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3.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我撇掉手机,抱起那个开满红黄花朵的小被,一朵一朵地抚弄那花,仿佛要将它们抚醒。妈妈一听,惊得眼珠子都要滚出来了,劈手夺过小被,凶巴巴地对我说:“咋不把你老妈也卖了破烂儿呀!”4.说说“等着我”这个标题的含义及其作用。三、语言表述14.下面是王老师为祝贺即将召开的“经济和精神‘两个文明’现场会”拟写的一副对联,对联中有两处文字尚未确定,请你代王老师补写完整。上联:精神文明之花奇葩朵朵______,下联:经济建设之树______满枝头。四、写作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看着教室里悬挂的中考倒计时牌,小顺不禁感叹:“现在离中考只有40天了,我现在才觉得自己要认真复习,只是恐怕时间来不及了。”同桌听后连忙安慰道:“40天也是时间啊,而且是最后的黄金时间,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段宝贵时间,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老师听后,鼓励他们说:“其实中考也只是漫长人生中的一个时间节点,放眼整个人生,怎么会来不及呢?而且,时间可长可短,珍惜每分每秒,时间就会变得很长。”看到这段话,你有怎样的联想想象或感悟?请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可以讲述自己的经历感受,也可以讲述身边人的故事,发表你的看法。(2)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A【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关联词语的运用。首先“如果”表示假设关系,“只有”表示条件关系,“说明事物的外观、结构和布局”这是作者举的一个例子,所以应该是假设,第一空故选“如果”。第二空“适合采用空间顺序”,只是说通常情况下适宜的方法,但不是所有的都这样,所以应用“就”,而不能用“都”。第三空承接前文的“不是……”,所以应为“而是”。故选A。2、C【解析】
A“曲”应写作“屈”;B“箫”应写作“萧”;D“藉”应写作“籍”。3、D【解析】
A.眼花潦乱——眼花缭乱;B.彰:显著;C.思贤如渴:比喻迫切地想延致有才德的人。4、C【解析】
C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改为: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5、A【解析】
A错误,应是从正面揭示揭示了自己和征人的矛盾。6、(1)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精技、追求卓越)、专注、担当、创新(2)工作态度马虎、“商人精神”横行、投机能赚钱不愿辛苦劳作、轻视技能、人心浮躁(3)社会:全社会尊重工匠,提高工匠的经济和社会地位;重视职业素养的提升,专业技能的培养。个人: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学有所长,技有所精,做对社会有用之才:做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行。【解析】
(1)压缩语段有拟写新闻标题(或一句话新闻)、提取关键词、概括并评价材料的内容、下定义等几种类型。此题属于概括并评价材料的内容。仔细阅读材料一、二的内容,抓住材料中与“工匠精神”有关的句子,提取出来,如“高凤林的火箭发动机焊接精确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周永和巧手拼就世界最大“天眼”,将FAST射电望远镜多达40多万块反射面板逐一编号,烂熟于心;概括为“精益求精”。“中国科技在各个领域不断开拓,多点开花,突飞猛进。”概括为“开拓创新”。(2)考查对材料二的分析理解。此题不难解答,根据现实生活中人的表现“工作态度马马虎虎”“机取巧耍小聪明,甚至‘商人精神’横行”,能投机取巧赚到钱就行,不愿意放下身段从事体力劳动或钻研技术”“人心浮躁”,这些原因导致工匠精神缺失。(3)针对某种情况提出建议,所提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要有针对性,对社会各个人来提建议即可。如,社会:加大宣传力度,弘扬工匠精神。个人:培养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精神。7、①勿以善小而不为②留取丹心照汗青③引无数英雄竞折腰④阡陌交通⑤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解析】
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霹,携。8、(1)A是林冲;表现了林冲反应敏捷,非常精细。(2)鲁迅对父亲是一种矛盾纠结的心态。一方面是希望父亲快点喘完,盼望痛苦倒气的父亲解脱病痛;另一方面对弥留父亲的爱与不舍。对不该通过叫魂的方式让父亲徒增痛苦而感到自责、悔恨,对那时我强烈盼望父亲死亡的忏悔。这段经历是鲁迅先生去异地(日本)学习医学的一个原因。【解析】
(1)根据吴用的语言“教头若非武艺超群,他如何肯荐上山?”“教头”一词分析,此人为林冲。“只因小可犯下大罪,投奔柴大官人,非他不留林冲,诚恐负累他不便,自愿上山。”表现了林冲反应敏捷,非常精细。(2)“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表现出鲁迅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是希望父亲快点喘完,盼望痛苦倒气的父亲解脱病痛;另一方面对弥留父亲的爱与不舍。“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表达了“我”的自责、痛苦,对父亲的爱和痛惜之情。鲁迅先生为父亲求医的这段经历,是他异地(日本)学习医学的一个原因。二、阅读9、1.窗外绿槐阴阴,高高的柳树随风轻动,蝉鸣声戛然而止,和风将初夏的清凉吹入屋内。绿色的纱窗下,沉水香的淡淡芬芳随风飘散;惬意的昼眠,忽而被落棋之声惊醒。2.榴花本是静物,用了一个“然”字,又使它仿佛动了起来,(化静为动)写出了初夏特有的美丽清新、生机勃勃;或此句用夸张的手法(或此句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盛开的石榴花比作燃烧的火焰,写出了石榴花盛开时的鲜艳和勃勃生机。【解析】1.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描绘诗歌展示的画面时,(1)理解诗歌的内容。(2)抓住诗句中的“景物”特点。(3)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即可。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此题范围宽泛,题干要求就诗歌的多种表现手法中的一种进行分析。动静结合,静景动写。“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又是另一番园池夏景。小荷初长成,小而娇嫩,一阵细雨过去,轻风把荷叶翻转;石榴花色本鲜红,经雨一洗,更是红得像火焰。榴花本是静物,但一个“然”(通“燃”)字,又使它仿佛动了起来。10、1.A2.C3.我自可以到市上租书,又怎能去他家看他们的脸色呢!4.(1)贫而有志,不肯轻易依附于人:(2)理政有方,有不俗政绩;(3)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选项中“书”都是“书本”;B.选项中的“奇”的意思分别为“对……感到惊奇”和“零数、余数”;C.选项中的“会”分别是“正好、适逢”和“聚集”;D.选项中的“称”分别是“适合,相当”和“称赞”的意思。故选A。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题目中的“安能久事笔砚而不往托李氏也”中的“而”表转折;A项中“而”表承接;B项中的“而”表并列;C项中的“而”表转折;D项中的“而”表承接。故选C。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可(可以)、市(市井,集市)、安(怎么)、眉睫(这里指脸色)”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4.试题分析: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文章中具体的事件和描写分析作答。从“居贫,佣书自业”和“弟妹饥寒,岂容独饱?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人眉睫乎!”可以看出崔亮是一个家境贫困但有志向,重视亲情,不肯轻易依附于人的人;从“亮即为诵之,涕泪交零,声韵不异。冲甚奇之,荐之为中书博士”可见其博览群书,刻苦用心的人;从文章第2段叙写的“造桥”一事,可以看出崔亮是一个勤勉政事,为民着想的官员。据此理解分析作答。【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参考译文:崔亮,字敬儒,是清河东武成人。十岁时,家境贫困,他常租书学习。当时,陇西人李冲在朝廷掌握大权,崔亮的族兄崔光去投靠他,并对崔亮说:“您怎么能长久地与笔墨纸砚打交道,而不去依附李冲呢?他家里有很多书,借此机会可以阅读。”崔亮答道:“弱弟幼妹在家忍饥受寒,我怎么能扔下他们,独自一个人去享受温饱?我自可以到市上租书,又怎能去他家看他们的脸色呢!”崔光将他的情况告诉给了李冲,李冲召见他,问:“你的先人写了一篇《相命论》,读了使人不再产生受利用和驱迫的想法。我把这本书丢失了,你还能记得吗?”崔亮便立即背诵,涕泪齐下,声音和韵调却不改变。李冲十分惊奇,将他接到家中为馆客。李冲举荐崔亮为中书博士。在安西将军、雍州刺史。州城北面的渭水因水浅不能通船,行人因而受到阻隔。崔亮对僚属们说:“过去杜预在黄河上建造桥梁,何况渭水与黄河不同,魏晋时期,这里又架起过桥梁呢?我今天决定营造桥梁。”大家都说:“水太浅,不能架设浮桥;河水泛滥不定,又不能埋设桥柱,恐怕难以造成。”崔亮说:“过去秦人在咸阳,曾在渭水上架桥,好像是两座楼阁中的通道。这是在柱子上架设。现在,恐怕无法得到这些长大的木柱。”适逢天降大雨,洪水暴涨,漂来数百根长木。用这些作木柱,桥梁便建成了,百姓受益不少,至今,桥仍叫崔公桥。崔亮公正清廉,决断迅速,历任官职都很称职。11、1.耐心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或耐心成就人生之美)2.【甲】处:C【乙】处:A【丙】处:B3.(1)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论述了“耐心成就成功之美”的观点。(2)“往往”表示做事情在通常情况下需要“耐心”才能做好,但不排除一些特殊情况,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4.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列举古往今来具有耐心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耐心成就意志之美”的观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突出了“耐心成就意志之美”的观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比喻论证:用“文火慢炖、细水长流”比喻“耐心”,形象地论述了“耐心成就意志之美”的观点,使说理通俗易懂。5.首先直接提出“耐心成就过程之美”的观点;接着,引用相关名言论证这一观点;然后举丰子恺的例子进一步的论述观点;最后强调“在人生的旅途上,多一份耐心,就会多一些发现,多一重体验”这一结论。【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提炼或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的能力。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有的文章题目就是论点;有的则含在第一段中或最后一段中;少量的在文中;还有的论点则需要结合论题、论据等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时,要在理解文章的论证层次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题目(或论题),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进行分析和提炼。本文先从当今社会上不少人感觉到焦虑、着急和不耐烦的现象,指出其没有“耐心”,从而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可结合文章第3段“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来概括作答。即耐心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或耐心成就人生之美。2.试题分析:考查论点(观点)与论据的关系。论点(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论据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材料A“‘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所阐述的内容,与分论点“耐心成就意志之美”和列举丰子恺先生的事例相吻合。故应该放在【乙】处。材料B“无论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与分论点“耐心成就意志之美”和后文“耐心考验人的毅力和定力”相一致,故应该放在【丙】处。材料C“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所阐述的观点,与“很多时候,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更在于你能否坚持到底”表达的意思一致,进而论证了分论点“耐心成就成功之美”。所以应该放在【甲】处。据此,答案应该为:【甲】处:C;【乙】处:A;【丙】处:B。3.试题分析:(1)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在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和论证的效果分析作答。“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运用的是比喻的说法,将“耐心”比作“成功的通行证”,生动形象地论述了“耐心成就成功之美”的观点。使阐述的道理浅显易懂。(2)考查对议论文的语言特色分析能力。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①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②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③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语句“我们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绣花功夫、工匠精神”中的“往往”,表示做事情在一般情况下需要“耐心”才能做好,但不排除有一些特殊情况也能将事情做好,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的特点。4.试题分析: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①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力,更具有权威性。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有力地论证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文章第⑥段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选择其中一种论证方法,围绕着分论点“耐心成就意志之美”分析其作用即可。如:文章第6段列举古往今来的“滴水穿石、铁杵磨成针,愚公移山”等具有耐心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耐心成就意志之美”的观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5.试题分析: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一般采用“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答题方法,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作答。文章第5段,首先提出分论点——耐心成就过程之美;接着,引用相关名言论证这一观点并列举丰子恺的例子进一步的论述观点;最后强调“在人生的旅途上,多一份耐心,就会多一些发现,多一重体验”这一结论。【点睛】寻找或提炼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找准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和结尾,三看论据。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有的文章的论点要根据论题并结合文章内容自己来概括。12、1.我们要积极面对无奈。2.列举种种事例论证“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会碰到数不清的无奈”的观点;提出论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3.因为这段的开头先写“消极的态度,再写积极的态度。A句和B句和前文两种态度顺序吻合。4.举例论证。举“帕格尼尼面对无奈积极进取”的事例,充分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积极面对无奈”。或:道理论证。引用巴尔扎克和培根的名言,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我们要积极面对无奈”。5.韩愈面对不被重用的无奈,凭着坚毅和豁达,成为一代文坛的领袖袁隆平面对科研受阻的无奈,凭着坚毅和执着成为杂交水稻之父。贝多芬面对失聪的无奈,凭着“扼住命运的喉咙”的信念创作了《命运交响曲》。海伦凯勒面对身体残疾的无奈,凭着果敢和勇气成为青年的楷模。6.围绕“积极面对无奈”谈。联系实际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对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提炼能力。作者的观点就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必须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可从标题、开头、中间、结尾查找。从全文看,本文标题“积极面对无奈”就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就是作者的观点,阅读文章内容,不难发现这一观点在第②段通过两种对待人生无奈的截然不同的态度的对比,就提出来了。表述时可变换成主谓句的形式,如“我们要积极面对无奈”。2.本题考查议论文第一段的作用。议论文第一段的作用常常有:引出论点或论题,作为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论证论点,形式新颖,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第一段列举刘翔、高考生、子女、贫穷的父母、老年人、残疾人生活中无奈的事例,引出论题——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会碰到数不清的无奈。且是运用了事实论据论证了中心论点。另外,以事例开头,形式新颖,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3.本题考查论证顺序。论证顺序能否调换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内容本身运用了一定的顺序;二是要考虑说明内容和上下文之间是否是一一照应的关系。本题中,A“面对无奈,消极沉沦,无奈就永远是你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论述面对无奈时的消极态度;B“积极面对,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迈开新步伐”,论述面对无奈时的积极态度。这样的顺序与本段开头“对待人生的无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的态度,……;一种是积极的态度,……”是一一照应的关系,所以不能调换顺序。4.本题考查把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要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初中阶段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四种。做题时要深入文章具体内容,首先辨别出论证方法,然后再联系上下文,明确论证了什么观点。根据第③段的内容可知,“世界超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一个面对无奈永远积极进取的人。……”,列举了“帕格里历面对无奈积极进取”的事例,属于举例论证;引用巴尔扎克和培根的名言,属于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论证了中心论点,即“我们要积极面对无奈”。答题模式:运用了……的论证方法,具体有力(生动形象或突出地)论证了……(论点)。注意论证方法有时不只一种,回答要全面。5.本题考查补充论据的能力。补充论据,首先看清要求补充的论据的类型,本题要求补充事实论据,其次要紧扣文章的中心论点“我们要积极面对无奈”,从韩愈、袁隆平、贝多芬、海伦•凯勒中任选一人,举出他们积极面对无奈的事例即可。第一个空填充人名,第二个空应填充该人物无奈的事例,第三个空填充他们面对无奈时,采取了怎样积极的态度,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人物和事件不要张冠李戴,语言要简洁、连贯。6.本题考查结合文章内容谈启示的能力。首先要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然后联系实际来谈启示。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积极面对无奈”。然后结合实际,谈自己在生活中面对生活、学习上的无奈时,应如何积极对待,应采用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去解决。13、1.(1)当“我”说把小被拿给收破烂的时候,妈妈非常气愤地责备“我”(2)妈妈弥留之际告诉了“我”真实的身世,并嘱咐“我”参加“等着我”节目寻亲2.示例一:例句:“妈妈一听,惊得眼珠子都要滚出来了,劈手夺过小被,凶巴巴地对我说:‘咋不把你老妈也卖了破烂儿呀!’”为下文妈妈告诉“我”真实身世埋下了伏笔:15年前,她从一个陌生人手里接过了“我”,“我”赤身裹了这床小被。作用:(1)暗示了我是养女的身份,使故事情节合情合理;(2)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示例二:例句:“有一回,妈妈看倪萍主持的‘等着我’节目,看得大泪小泪……”为下文妈妈让“我”带着小被去“等着我”节目寻亲埋下伏笔。作用:含蓄交待下文妈妈让我去寻亲的原因,表现了妈妈对我离开亲生父母不知何时才能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的同情,同时也表现了妈妈难以决定是否要让我寻亲的复杂心理。3.(1)“抚弄”这里有“抚摸摆弄”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小被上的花深情爱抚的情态,表达了“我”对妈妈的感激怀念之情。)(2)“凶巴巴”在这里是“恶狠狠”的意思,细致传神地写出了妈妈听了“我”说要把小被卖掉时暴跳如雷的神态,表现了妈妈对小被的珍视以及对女儿不懂得小被重要性而生气的感情。4.含义:一是妈妈让“我”参加“等着我”节目寻亲(或是指央视大型公益寻亲特别节目“等着我”);二是“我”让死去的妈妈等着“我”!来世,两人一定做亲母女。不过得倒过来,妈妈做女儿,“我”做妈妈。作用:(1)故事围绕“等着我”展开,是文章的线索。(2)暗示了文章的中心:表现了养母与养女心心相印、一往情深。(3)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解题时,围绕文章所写的内容,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或层次,然后采用“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方式进行概括。注意概括语言的简洁性。本题作答注意采用“妈妈+做了什么事”方式进行概括。2.试题分析:对文章写作手法的考查。伏笔:文学创作中描写、叙述的一种手法。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这种手法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在戏剧创作中又称“伏线”。本题作答从文章中找出设置伏笔的内容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即可。3.试题分析: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本题作答要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注意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4.试题分析:(1)考查标题的含义。可以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去分析。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2)考查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作用是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标题有独特之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可以从寓意含蓄深刻、制造悬念、引人深思、激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长春东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广东旅游控股集团招聘7~8人遇见旅控共创美好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年可调节领口针织衬衫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手机指纹识别技术创新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国家电投集团中国电力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度湖南省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典型题汇编及答案
- 2025至2031年中国终生有余工艺品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PS植绒吸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语文教师个人提高计划
- 老年夫妻同居分室生活方式的美好关系与空间设计研究
-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作文范文及导写(解读+素材+范文)课件版
- 模块建房施工方案
- 多域联合作战
- 生理产科学-正常分娩期的护理(助产学课件)
- 中国商贸文化 货币简史
- 高中校本课程-网络营销概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煤场用车辆倒运煤的方案
- PPK计算模板完整版
-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居民自建房经营业态不超过三种承诺书
- 河南省陕州区王家后乡滹沱铝土矿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