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第二节经济地域综合体第三节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第四节经济区与区域管制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
经济增长是经济目标。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结构的演进是相互关联和互动的。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一、区域经济增长因素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三、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就是区域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即区域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经济总量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GrossNational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国民收入(GrossNationalIncome)等来衡量,包括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一、区域经济增长因素
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过程。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一)资源禀赋资源分类:自然资源、经济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数量质量组合→经济活动类型规模效益劳动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科技水平落后时代,劳动力资源数量与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正比例关系;随着科技进步,区域经济增长更强调劳动力资源的质量;在收入水平既定情况下,人口数量直接或间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资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资金→资源配置效率→经济增长速度质量通过引进资金解决资金瓶颈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技术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呈上升趋势提高现有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加快技术进步形成新部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增长质量社会环境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多为间接影响,叠加在其它因素之上成为可贵资源(二)资源配置能力1.经济体制影响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效率经济体制与制度创新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区域资源配置的效率高效、廉洁、责任、服务型政府可增强资源的配置能力3.企业组织水平企业的组织水平(制度创新、规模结构、技术水平、数量结构等)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区域龙头(骨干)企业日前成为区域经济组织的核心。4.区域经济结构合理经济结构影响区域资源配置的效率;只有符合现代经济发展潮流、有优势资源支撑的主导产业、联系密切的产业结构、有强大增长中心的空间组织核心、合理的产业空间结构等才能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三)区位条件1、区位条件对区域经济增长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决定了一个区域与其它区域的空间关系;大体上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处的大的自然环境;左右着一个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位置。2、区位条件只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外在条件之一充分利用已具有的优势区位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改善对外交通条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等来改善区位条件。(四)外部环境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从宏观角度影响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走势;区域经济关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区域在与其它区域的经济交往中能否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影响一个区域能否通过与其它区域的分工与合作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国际经济背景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并所不同;因此,要充分利用和谐的国际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主动融入国际经济循环中,同时注意增强抗风险能力。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区域增长极理论
(二)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三)乘数-加速原理(一)区域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1.区域增长极内涵区域增长极: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存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通过支配效益、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作用区域经济。区域产业结构以区域增长极为核心,空间结构由均衡转变为集聚极化——差异加大。2.区域增长极特点增长极是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增长极是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增长极有规模等级差异3区域增长极的作用
支配效应:佩鲁认为,“一个单位对另一个单位施加的不可逆转或部分不可逆转的影响”,就是“支配效应”。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经济单位之间由于相互间的不均衡影响而产生一种不对称关系,一些经济单位处于支配地位,而另一些经济单位则处于被支配地位。增长极中的推动性单位都具有技术或经济上的先进性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支配效应,能通过与其他经济单位间的商品供求关系以及生产要素的相互流动对其它经济单位产生支配影响。
乘数效应:乘数又叫“倍数”,它本是1931年英国经济学家卡恩提出来的,指经济活动中一个变量的增减同与其相关的变量发生反应的倍数关系。凯恩斯认为,当政府增加投资支出时,必将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如下图所示:政府投资增加→投资品需求增加→生产投资品的工人收入增加→消费品需求增加→生产消费品的工人收入增加→……增长极通过产业关联和区域关联对周围地区发展产生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通过循环和因果积累,这种作用不断强化和放大,使其影响范围和程度加大。
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原意: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原因: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映,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道理: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极化与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速其自身的成长。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活动输出,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若极化大于扩散,则溢出为负,有利于增长极发展;若极化小于扩散,则溢出为正,有利于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总结1:增长极是建立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其形成必然会改变区域的原始空间平衡状态,出现区域空间不平衡,而且还将进一步加剧区域的空间不平衡格局,导致区域内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
总结2:新的增长极的形成则会改变区域原来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使之更为复杂。不同规模等级的增长极相互连接,就共同构成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体系和空间结构的主体框架。
总结3:增长极的形成、发展、衰落和消失,都将引起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循环积累因果原理1.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2.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3.卡多尔的循环累积观点(自己总结)提示:弄清他采用的指标及其说明1.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导致社会经济螺旋式上升或下降。核心内容: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第二轮变化又会反过来推动最初的那个因素继续变化,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的方向发展——社会经济各个因素以循环的方式在运动,且具有积累的效果。1.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积极意义:区域内增长点会通过乘数效应而逐步扩展,创造出新增长点或扩大为增长中心。消极意义:落后地区经济循环体系的运行若不摆脱恶性循环,就有可能不断积累导致落后的因素而不能自拔。2.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低收入储蓄能力小资本缺少低生产率低生产率资本量小投资引诱不足购买力有限供给需求3乘数作用和加速原理英国经济学家卡恩、凯恩斯乘数效应:经济增长中投资对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带来若干倍于投资增量的总收入的增加。即经济活动间具有连锁性、放大性。加速原理:指经济增长中消费或收入对投资的放大作用。投资是产量或收入变化率的函数,产量或收入变动率增长,投资将加速增长,反之,加速减少,加速具有正向和负向。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的关系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导致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变化或波动(一)经济增长次序阶段论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与费舍尔1949年《区域经济增长研究》——经济增长的标准阶段次序论
自给自足阶段农业文明时代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农村工业化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专业化、集约型工业化阶段工业革命阶段服务业输出阶段信息革命阶段三、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二)经济成长阶段论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1960年《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详细阐述根据发达国家发展历史事实,提出经济发展的线性成长阶段论,早期分为五个阶段1971年在《政治和成长阶段》一书中扩展为六个阶段:
传统社会阶段
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中世纪西欧、今多贫穷国家
起飞阶段产业革命阶段
成熟阶段资源资本向垄断资本转变
高额消费阶段美国1913-1914年进入、西欧和日本50年代进入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美国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模型阶段主要经济特征传统段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单一以农业为主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农业生产技术有所改进,其效果被人口增长所抵消;家庭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兴起人们开始储蓄,金融制度应运而生企业家阶层逐渐形成,其势力不断增强经济活动出现了地域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起飞阶段人均国民收入快速持续增长,农业技术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走向商品化,劳动力向工业领域的流动加速,资本在部门间的转移加快,大量向工业领域集中,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带动了其它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阶段主要经济特征成熟阶段“重化学工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农业劳动力持续向工业部门转移,劳动力日益高学历化、熟练化和专业化,人口继续向城市集中。高额消费阶段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人们对耐用消费品和劳务服务的需求空前增长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企业垄断倾向越来越明显,消费者权益缺乏保障;在经济生活中出现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并存的局面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人们开始追求文化娱乐方面的享受;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超过了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教育、文化、卫生等与提高生活水平有关的部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的主导部门。
(三)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经济增长渐进阶段论——陈栋生等1993年出版《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提出经济增长渐进阶段论
待开发不发展、不发育阶段自然经济
成长阶段工业化初期——产业结构变化
成熟阶段工业化中期——二、三产业发达
衰退阶段工业化后期——区位、资源衰退值得注意的是,当一个区域发现经济增长出现衰退的征兆时,如果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工业化和结构调整政策,就可以防止出现进一步的衰退,使经济增长维持稳定,甚至有可能促进经济增长进入新的增长时期。第二节经济地域综合体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空间组织形式,其最早由苏联学者提出,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东欧、中国、欧美的理论和实践有深远影响一、经济地域综合体含义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经济集合体。2.经济意义利于区域内各经济部门的有机结合——通过专业化与协作,形成内部联系紧密的经济系统,增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产出能力和效益。完善生产体系——综合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自然环境。各经济和社会组织共同利用统一的基础设施,可以节约社会公共投资,获得外部经济效益。有利于以它为中心,开展大规模的区域开发活动。
3特点主体是专业化生产部门及其相关综合发展部门。专业化生产部门是建立在区域的自然资源优势基础之上的,分布是以自然资源的分布为依据,一般不受行政区的限制。完整的生产体系和服务体系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有计划地建设而成的4类型
1.按经济结构特征分
(1)原料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2)加工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3)综合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1)矿物-原料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2)燃料-动力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3)农业原料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4)劳动力资源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5)消费品型经济地域综合体。2.按形成的主要因素分3.按经济开发水平分
(1)在新开发区建设并由新企业联合形成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2)在已开发地区把改建、扩建、新建企业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经济地域综合体。4.按在劳动地域分工中的作用分
(1)具有主要供出口的产品生产部门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2)具有全国意义的部门,产品供全国各地消费,且部分出口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3)具有区际意义的部门,产品供许多地区消费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4)具有地区意义的部门,产品供区内各小区消费的经济地域综合体。5.按地域范围分
(1)大经济区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2)中等范围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3)小范围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二、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结构
(一)经济地域综合体的要素构成与组合方式
(二)专业化与综合发展
(三)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空间结构
(一)经济地域综合体的要素构成与组合方式
1.要素构成根据功能的差异,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组成要素分为以下几类:经营性要素——主导专业化部门,它是综合体的核心。
关联性要素——与专业化部门有直接的投入或产出联系的部门。依附性要素——利用专业化部门的废料为原料的部门。基础性要素——包括生产性基础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以及结构性设施。2.要素组合方式
根据生产循环进行组合,主要是经营性、关联性和依附性要素按照某一资源或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流程以专业化生产经营为核心相互结合起来,形成从资源开采、原材料生产、加工、制造一体化的生产循环体系。为满足生产和生活服务需求,进行组合,发展基础设施,保障生产循环的顺利进行和社会进步。
(二)专业化与综合发展
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是经济地域综合体结构形成的基本原则。
1.基本概念专业化部门主导专业化部门一般专业化部门综合发展部门2.意义
专业化部门发展的主要意义在于,能够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开展区域之间的分工,确立本区域在全国或大经济区中的地位,同时,又能形成区域的经济组织核心,依靠专业化部门的发展来带动和组织其它部门的发展。综合发展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保障和支持专业化部门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区域内没有被纳入与专业化生产有关的资源,并满足区域内生产和生活多方面的需要。3.发展方式
专业化部门的选择依据是,有相应的资源优势作基础,包括自然、技术和人力等方面的资源;产品有广阔的市场需求;有较好的产业基础。
判断一个部门的专业化水平的指标:
(1)区位商;
(2)专业化指数。专业化部门选定之后,就需要根据专业化部门发展在产品生产中的资源和原材料供给、产品利用、技术服务、生产设备供给、废料利用等需要选择和发展属综合发展范畴的部门,从而形成内部分工协作、结构有序的生产体系。(三)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空间结构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圈层空间结构模式。特点:经济地域综合体的核心是工业枢纽或工业中心,各类企业围绕它呈圈层分布。具体结构如下:主导专业化部门的大型联合企业组成枢纽的核心。第一圈层是与核心企业有直接生产联系和利用其废料的企业。
第二圈层是为核心企业和第一圈层服务的企业。第三圈层是专门为各圈层企业的职工及家属服务的企业。第四圈层是直接为工业枢纽服务的农业单位。第五圈层是交通和邮电业。第六圈层是为枢纽居民服务的各种非生产性机构,如商业、文化、教育、和卫生等部门。三、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的现实有效性评价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构建起来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的某些内容(如完全按计划地建设与管理)已显得过时,但是仍然有其理论和实用价值。第三节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产业集群在最近十几年备受国内外经济地理学界的关注。产业集群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运行机制和演化规律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具有特殊的经济效率,在参与全球化的竞争中表现出很强的生命活力和竞争力。一、产业集群的概念二、产业集群的类型三、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机制四、产业集群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一、产业集群的概念(一)产业集群的相关概念概念:在特定产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Porter,2000)。首先,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它机构往往都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这是产业集群形成基础。其次,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其它机构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联系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第三,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包括企业的生产销售部门、相关产业部门和支持机构。1.产业集群概念的演化
产业区--新产业区--产业集群早在一百多年前,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就已关注具有分工性质的许多相似的小企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现象:称之为产业区(Marshall,1890),但没被重视。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意大利经济学家别卡提Becattini(1979)发现意大利东北部的中小企业集聚地区持续高速增长:新产业区。皮埃尔和赛博(PioreandSabel,1984)在《第二次产业分工》中从“弹性专精”或柔性专业化的角度来解释这种生产组织方式。1990年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波特教授首次定义了产业集群概念,随后在学术界被广泛沿用。并提倡将产业集群作为企业和区域、国家提高竞争力的一种工具。2.相关词汇
目前,在学术研究和实践中,与产业集群有关的一些词汇有产业群,企业群,企业集群,地方企业集群,区域集群,区域产业集群,产业区,新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等等。这些词汇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其实质的含义都与产业集群基本相同。(二)产业集群的构成
集群大都包括:最终产品或服务公司;专业化投入品、零部件、机械和服务的供应商;处在下游产业的企业(即销售渠道或客户);互补产品的生产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企业;专业化基础设施的提供者;许多政府机构和对集群有重大影响的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机构(如大学、智囊团、职业培训提供者),以及一些标准的制定机构。贸易协会和其他支持集群成员的私立部门联合体。(Porter,2000)。(三)产业集群的特征
特征:柔性专业化、网络化、根植性和空间集聚。企业共存于某种特定产业(部门)内,或相邻于相关支撑产业因此,产业集群表现出明显的专业化特征。在内部联系上,典型的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之间存在着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呈现出网络化的特点。根植性是指产业集群内部的各种网络关系和企业的活动是构建在地方社会结构之上的。根植性表明了产业集群与地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一种紧密关系。产业集群是在“地方”上生长起来的,其发展又有深深的“地方”烙印,其生命力根源于“地方”特殊的环境。产业集群还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并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是比较稳定的。具有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接近或者集聚常常是识别一个产业集群的重要依据。
本质特征:网络化,即企业之间的网络联系。产业集群是众多相关企业的地理集聚,但这仅仅是表象,其本质特征是企业依托网络基础上的密切交流和分工合作,由此而产生的网络创新是集群发展的根本动力。集群与集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集聚是大量企业在某一特定区位的“扎堆”,它们之间不一定产生联系。而集群是以企业之间的网络联系为基础的,是企业集聚与企业网络的综合,即集群=集聚+网络。产业集群之所以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是因为集聚优势和网络优势的双重作用。(四)产业集群的鉴别一个集群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存在一组地理上接近、在特定领域(属于一个生产系统)专业化的企业,这个条件是集群存在的底线;2.主要由中小企业组成或者至少中小企业的数量比大企业的数量多;3.满足前两条的企业地理集中必须由组织间网络(基于企业间劳动分工,形成复杂开放的经济体系)和反映本地产业结构的相关产业的支撑性机构构成。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确定为是一个集群。二、产业集群的类型
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分类标准对集群进行了多种分类。1.根据集群中的企业网络或网络结构来分类。如:1988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根据集群内企业的技术水平、集群变化的广泛性以及企业间协作与网络化程度三个标准,将集群分为非正式集群、有组织集群、创新集群、科技集群和孵化器及出口加工区五个类型;海特(Hayter)根据企业网络所有权集中程度和协作程度组成的二维框架对集群和其他形式的生产系统进行了分类;亨德里(2005)根据联系网络是否具有地方性,将产业集群分为地方性网络、国家创新系统和国际性生产流通网络(以国际网络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国内学者仇保兴按照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权力结构将集群分为“市场型”、“椎型”和“混合网络型”三种;影响较大的是美国学者马库森的分类和韩国学者朴杉沃的分类。马库森研究了美国、日本、韩国、巴西这4个国家的产业集群情况,划分出了马歇尔式产业集群、轮轴式产业集群、卫星平台式产业集群和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4种产业集群。韩国学者朴杉沃依据地方性或非地方性产业联系把产业集群划分为马歇尔式产业集群、中心辐射型产业集群(包括2类)、卫星型产业集群、高级中心和辐射型产业集群(包括2类)、高级卫星型产业集群(包括2类)、首创高技术产业集群共9种类型。2.根据集群发展形态分类(李新春,2000)历史形成的产业集群沿全球商品链形成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产业集群3.根据区域内产业来分类(王缉慈及其研究团队)以发展传统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以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产业集群三、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机制(一)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二)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三)产业集群的风险(一)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偶然因素历史文化传统资源禀赋的作用本地专业化劳动力市场接近相关的原料和设备供应商接近最终市场或原材料集贸市场特殊的智力资源或自然资源政策激励等等(二)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集聚经济原理的解释:获得规模经济、外部范围经济、节约运输成本、获得区域品牌效应。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减少不确定性、克服机会主义,降低交易的成本。促进分工,循环累积,集聚自增强。创新理论的解释:创新环境、知识积累和扩散;竞争刺激创新、有利于降低创新风险。产业组织理论的解释:企业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加速新陈代谢。四、产业集群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形成某产业的极化空间分布格局区域空间结构分化:产业集群可以带动经济发展,导致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化,形成或强化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业集群的城市空间结构变化:产业集群的城市区位选择,对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重心转移、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第三节经济区与区域管制一、经济区二、区域管制一、经济区(一)经济区的概念(二)经济区的基本特征(三)经济区的类型(一)
经济区的概念
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活动区域。
1.经济区的代表性定义苏联学者的观点——经济区是在劳动地域分工中形成的地域生产综合体。例如,著名经济地理学家H.H.巴朗斯基指出,经济区“是具有全苏规模专门化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经济区是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在一国国民经济中形成各具特色,其内部具有共同经济生活和长期经济联系,且在全国或地区担负着专业化生产任务的地区生产综合体。(《地理学词典》)
我国学术界关于经济区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经济区是在商品生产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地域经济单元,是不同等级、各具特色的网络型地域经济体系”。(杨万钟教授的观点)“经济区也就是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李小建等人的观点)
(二)经济区的基本特征
1.组织上的同质性或群体性
2.空间上的相对排它性
3.对外联系的开放性
4.组合上的层次性
(三)经济区的类型
1.经济类型区
2.部门经济区
3.综合经济区1.经济类型区
概念:经济类型区是指内部经济活动特征相似的经济区。特点:区内经济活动在某个或某些方面相似程度高,而与区外的差异性比较大。常见的经济类型区主要是通过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的问题来进行识别。
常见类型: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判断,有经济发达区、中等发达区、欠发达区(或称为不发达区、落后区);依据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判断,有贫困区、萧条区等。2.部门经济区概念:部门经济区是指由某个经济部门的相关组织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集聚所形成的经济区。特点:区内的经济活动具有生产、经营特征的一致性,而且,相互之间存在生产和经营方面的联系或类似。一般来说,部门经济区的资源基础和发展条件基本相同,内部面临的发展问题也大体相似。
常见类型:常见的部门经济区有工业区、农业区、商业贸易区、旅游区等。它们还可根据内部的行业构成进一步地划分,例如,工业区就可以分为原材料工业区、加工工业区;加工工业区又可分为机械工业区、电子工业区等。另外,部门经济区也可以按其内部行业的数量分为综合性部门经济区和单一部门经济区。综合性部门经济区是由一个部门的多个行业组成,单一部门经济区则只有一个行业。
3.综合经济区概念:综合经济区是指区内国民经济体系相对完整的经济区。由于它在区域和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强的经济空间组织功能,被经常用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规划之中,所以,一般所指的经济区即为综合经济区。
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首期款全付房产买卖合同书3篇
- 二零二五版个人信用重建借款委托担保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包装行业绿色认证与推广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陵园墓地购置与家族纪念馆建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服务合同泄密责任细则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餐饮企业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建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食品供应与餐饮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防火门制造与施工安装一体化合同模板3篇
- 2025年度影视基地场地租赁及拍摄制作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复合材料堆放场地租赁及环保处理合同3篇
- 孩子改名字父母一方委托书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电与磁》单元测试卷(原卷版)
- 江苏单招英语考纲词汇
- 矿山隐蔽致灾普查治理报告
- 2024年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计划例文(6篇)
- PDCA循环提高护士培训率
- 2024年工程咨询服务承诺书
- 青桔单车保险合同条例
- 车辆使用不过户免责协议书范文范本
- 《狮子王》电影赏析
- 2023-2024学年天津市部分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