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旅游地理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阶段质量评估_第1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旅游地理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阶段质量评估_第2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旅游地理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阶段质量评估_第3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旅游地理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阶段质量评估_第4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旅游地理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阶段质量评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质量评估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瑞典北部边陲有个小镇叫洛布尔,由于纬度高,冬天天寒地冻,人烟稀少。当地人用冰砌成小屋,名曰冰砌旅馆,吸引大量年轻人前往投宿。据此回答1~2题。1.年轻人到冰砌旅馆旅游的目的是()A.增长知识 B.科学研究C.探险寻古 D.娱乐消遣2.洛布尔小镇是通过下列哪一要素吸引游客的()A.民俗活动 B.名胜古迹C.旅游纪念品 D.住宿【解析】第1题,年轻人的年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到此旅游的目的主要是娱乐消遣,这也是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之一。第2题,洛布尔的冰砌小屋不同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民居,具有独特性,所以洛布尔小镇主要为游客提供特色住宿。【答案】读国际旅游人数及收入的增长图,回答3~4题。3.图中所反映现代旅游的特点是()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C.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D.旅游目的的娱乐性4.下列旅游活动属现代旅游的是()A.2023年4月4日清明节上山祭祖扫墓B.2023年4月20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奔赴四川雅安C.周恩来在1917年9月由天津乘船抵达日本东京,开始自己的留学生活D.2023年5月17日内蒙古扎兰屯市农民开始走出去,到外地开辟种养新天地【解析】第3题,旅游人数的增多,说明了旅游活动的大众化。第4题,抗震救灾不是旅游活动;周恩来留学日本属于近代旅游;农民异地种养属于生产活动。【答案】受“世园会”带动效应影响,双节期间,西安市累计实现商品销售额约亿元,同比增长%。据此回答5~6题。5.上述材料体现了()A.旅游业能促进经济发展B.旅游业能促进文化繁荣C.旅游业能影响区域环境D.旅游业有百利而无一害6.西安“世园会”的四大特点之一便是“绿色引擎”,世园会处处体现着绿色、环保、低碳的元素,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这说明()A.旅游业对环境保护有促进作用B.旅游业发展是环境保护的基础C.旅游业是典型的“无烟工业”D.旅游业能扩大文化交流【解析】第5题,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旅游区域经济的发展。第6题,良好的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保护有促进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答案】7.云南—遥远的边陲,但最近几年,云南每年接待游客的总数均居中西部省区之首。云南发展成为全国旅游大省,其旅游资源优势表现为()①秀美多姿的自然风光②众多的名胜古迹③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④令人敬仰的革命纪念地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解析】云南秀美的热带自然风光和多样的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答案】C大香格里拉地区的主要部分位于青藏高原向川西台地和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地处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的“金三角”地区。目前,三省区将联合投资500亿元,使中国西南角成为世界精品旅游景区之一。据此完成8~9题。8.“峡谷幽深,峻岭逶迤”是对大香格里拉地区地形特征的真实写照,对这一景观的欣赏应()A.选择观赏位置B.把握观赏时机C.抓住景观特点D.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9.将“大香格里拉”打造成世界精品景区的优势条件是()A.人文景观的丰富性 B.对外联系的快捷性C.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D.自然景观的独特性【解析】第8题,四个选项都是欣赏旅游景观的方法,但欣赏大香格里拉只有找准恰当的位置才能领略“峡谷幽深,峻岭逶迤”之独特的自然美。第9题,题干中“打造成世界精品景区”暗示了大香格里拉地区成为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或非凡性),再结合第8题的题干材料,就能知道将“大香格里拉”打造成世界精品景区的定位在于其自然景观的独特性。【答案】下面四幅景观图所示为我国的世界遗产。读图回答10~11题。开平碉楼平遥古城皖南古村落避暑山庄10.如果按照纬度从南到北排列,正确的顺序是()A.平遥古城、皖南古村落、开平碉楼、避暑山庄B.避暑山庄、平遥古城、开平碉楼、皖南古村落C.开平碉楼、平遥古城、避暑山庄、皖南古村落D.开平碉楼、皖南古村落、平遥古城、避暑山庄11.图中所示世界遗产属于下列哪一类()A.世界自然遗产B.世界文化遗产C.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D.文化景观遗产【解析】第10题,考查图中四处世界遗产的分布。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境内,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皖南古村落位于安徽省,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因此按照纬度从南到北排列为开平碉楼、皖南古村落、平遥古城、避暑山庄。第11题,四地均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答案】贵州黄果树景区全面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了天星自然生态景区、具有浓郁布依族民族特色的石头寨景区等六大主题景区,构建起集民族特色、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为一体的“黄果树旅游圈”,并与周边邻近的其他景区连成一条黄金旅游线路。距离黄果树景区约50千米的天龙屯堡古镇,就直接受益于这个精品线。据此完成12~13题。12.石头寨等六大景区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旅游资源游览价值中的()A.地域组合功能的发挥B.集群效应的显现C.多样性特点D.科学价值13.天龙屯堡这个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明朝小镇成为旅游新亮点,主要得益于()A.景观的地域组合优势的发挥B.古镇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C.景观的教育性功能的存在D.景区接待能力的提高【解析】第12题,旅游资源的价值包括资源质量、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等方面。地域组合指的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相同或不同类型景观的配合状况;集群状况指的是某一地域的景观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出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该题中黄果树瀑布是主要景观,以此为龙头带动其他景区的发展,同时石头寨等景区也丰富了黄果树景区的内容,所以说石头寨等六大景区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旅游资源游览价值中的集群效应的显现。第13题,距离黄果树景区约50千米的天龙屯堡古镇,成为新的旅游亮点。从地域组合上看,黄果树为自然景观,天龙屯堡古镇有较丰富的人文景观,二者是很好的补充,即地域组合较好。【答案】14.旅游度假村在旅游规划时应该布局在()A.大城市周围,便于人们与大城市联系B.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C.海滨地区的沙地上,便于人们观赏大海D.土壤肥沃、经济发达的地区【解析】旅游度假村是旅游、度假、疗养的地方,应该选择在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而不是靠近大城市或海滨地区。【答案】B出游比率指某地到某旅游目的地的市民占该地出游市民总数的百分比。读图回答15~17题。上海市民出游比率等值线图15.下列世界遗产距上海市最近的是()A.黄山 B.苏州古典园林C.明孝陵 D.庐山16.上海市民到北京的出游比率达20%以上,高于距上海同距离的其他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北京地区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具有以下哪方面特征()A.观赏性 B.重复使用性C.多样性 D.地域性17.从图中可看出,出游比率等值线自上海向外变小,原因是()A.旅游容量有限B.地区接待能力有限C.最优辐射半径有限D.经济容量有限【解析】第15题,所列选项皆为世界遗产,目前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达40多个。对照中国的世界遗产分布图可比较准确地找出正确选项。第16题,A、B、D选项是所有旅游资源都具备的特性,而北京的人文旅游资源种类、数量丰富,品质高,故观赏性强,吸引力大。第17题,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称为经济距离,经济距离越长,旅游时间越短,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也就越低。可见,旅游地的最优辐射半径是有限的。【答案】某北京旅行社准备在寒假期间针对中学生推出“回味夏季游”。据此回答18~19题。18.下图所示的四种景观,哪一处最有可能是该旅游团的目的地()19.大量的中学生到上题中的目的地采集生物标本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A.环境污染 B.文物古迹损毁C.扰乱当地社会秩序 D.生态破坏【解析】寒假期间正值我国冬季,若要体验夏季感觉,海南岛最合适;大量采集生物标本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答案】青藏高原以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闻名于世。近年来,随着我国私家车的普及,进藏自驾游成为许多旅游爱好者竞相追捧的活动。进藏游的兴起也同时带动了西藏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据此完成20~21题。20.进藏自驾游带来的环境问题最主要的是()A.破坏森林B.珍稀动植物的减少C.环境污染D.对当地文化的强力冲击21.结合材料,有关旅游活动中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发展旅游业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②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都是由旅游者乱扔垃圾造成的③为了保护良好的环境,应该限制发展旅游业④旅游活动中带来的污染,对当地居民和旅游者都有危害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第20题,主要考查旅游环境问题,进藏自驾游,带来最主要的旅游环境问题就是车辆尾气与游客生活垃圾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第21题,主要考查旅游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旅游开发对景点景区造成的污染有的是由游客造成的,也有的是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的不当行为造成的;除污染外,还包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扰乱当地社会秩序等。但不能因此就停止或限制旅游业发展,关键是如何协调好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答案】22.现在许多景区建有索道,下列对旅游区建索道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索道有损于风景区的自然美,会破坏背景环境B.索道可减少游客体力消耗,缩短旅游时间,改善景区接待能力C.索道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D.索道安全、省力、省时,建设投资少、见效快,比修建盘山公路优越【解析】索道可减少游客体力消耗,缩短旅游时间,改善景区接待能力;索道安全、省力、省时,建设投资少、见效快,比修建盘山公路优越。但修索道的最大问题是会有损于风景区的自然美,会破坏背景环境,因此风景名胜区修建索道时,应充分考虑到索道对背景环境的破坏问题。索道对环境的污染并不严重。【答案】C英国人汤姆想到中国旅游,但不知何时旅行最好。当地旅行社向汤姆提供了一幅“中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季节与纬度关系图”,帮助汤姆确定旅行的时间。读图,回答23~24题。23.从欣赏南北方山水风景的角度,汤姆应该选择在什么季节?()A.春季 B.夏季C.秋季D冬季24.从感受地域辽阔、气候差异显著的角度,汤姆应该选择在什么季节出行?()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解析】第23题,由图可知,我国山水风景的最宜欣赏季节主要在5~8月,故汤姆应选择在夏季旅游。第24题,冬季,我国南北温差较大,气候差异明显,所以冬季由南向北旅游能感受到我国地域辽阔的气候差异。【答案】25.下列旅游区与独特吸引物的配对,正确的是()A.加拿大拉布拉多高原——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B.新西兰东海岸——大堡礁C.意大利罗马——阿波罗神庙D.土耳其恰纳莱——特洛伊考古遗址【解析】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位于美国科罗拉多高原。大堡礁是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外一系列珊瑚岛礁的总称。阿波罗神庙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人为纪念太阳神和拯救人类的神——阿波罗·埃皮鸠里而建造的。特洛伊考古遗址位于土耳其恰纳莱南部,北临达达尼尔海峡。【答案】D二、综合题(共50分)26.天柱山在安徽省潜山县境内,又名皖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天柱山属花岗岩峰丛地貌,地质遗迹丰富,其主峰海拔1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读以下四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①天柱山风光②亚马孙雨林③埃及金字塔④黄果树瀑布(1)关于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旅游资源按其分布,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类B.在自然景观中,④图景观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C.建筑景观是③类景观构成的重要标志D.①图景观是一种以精神文化形式出现的旅游资源(2)四幅图中,天柱山从旅游资源分类上属于________;从旅游资源的特性上,③图景观区别于其他三幅图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旅游资源的分类上看,①图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类;②图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____景观类;③图属于人文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类;④图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类。(4)旅游资源的特性中,四幅图都具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景观图阅读、分析获取信息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该题关键要抓住旅游资源的类型及旅游资源的特点。【答案】(1)C(2)自然旅游资源可创造性(3)地质地貌生物遗址遗迹(古迹古建筑)水域风光(4)多样性观赏性与吸引性重复使用性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敦煌莫高窟是已有1600多年历史的大型石窟,保留着精美绝伦的壁画、彩塑及从晋到宋近十个朝代的各种佛经、文书、帛画等文物,是驰名中外的一颗艺术明珠。哈密地处新疆的东大门,有绿洲民族风情游、大漠风光游、巴里坤草原风光和伊吾河谷风光游,游人可在一天之内游遍“新疆”风光。每年夏季,全国及世界各地的游客在游完敦煌莫高窟后,乘坐敦煌至乌鲁木齐的火车,沿途经哈密到吐鲁番旅游,而去哈密的游客很少。材料二上述区域相关材料示意图。(1)简述敦煌莫高窟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并说明敦煌许多文物历经千余年仍保存比较完好的自然地理原因。(2)每年4月份大量的鸟儿飞去青海湖的鸟岛繁殖,6月就陆续地飞走。请据此说出去鸟岛赏鸟的最佳时间,并说明欣赏该景观应把握的关键。(3)据所提供材料分析说明哈密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简要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解析】注意结合敦煌莫高窟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析文物保存完好的原因。【答案】(1)敦煌莫高窟既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又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所处地区年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气候干旱,风沙掩埋。(2)5月份为欣赏的最佳时机。欣赏该类景观要注意把握观赏时机。(3)存在的问题: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大于市场的需求,投资规模过大造成资金、旅游设施等的浪费。原因:知名度低、旅游资源的特色不突出。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西藏自治区自然风景绮丽独特,人文景观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西藏自治区“念山水经,唱特色戏,打优势仗”,重点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开发挖掘新的旅游景点,越来越多的游人慕名而来。材料二西藏局部图。(1)请从自然地理角度,列举进藏游客需克服的不利条件。(2)西藏打造世界级精品旅游地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有哪些?(3)简述开发西藏旅游资源在人地关系方面应注意的问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藏发展旅游的限制因素及旅游可持续发展应注意的问题。第(1)题,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导致低压缺氧,太阳辐射强;由于大气层薄,大气逆辐射弱导致昼夜温差大,另外多雷击、沙尘暴和暴风雪天气。第(2)题,由西藏地区所处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状况来分析评价旅游开发条件。第(3)题,结合西藏地区的环境突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