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雨霖铃》教学设计琼山中学语文组王丽瀛一、教学内容分析《雨霖铃》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柳永词二首》中的一篇。此单元选了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四位词人的作品。主要目的是了解宋词的各个流派及各流派的基本特征,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明确意象、意境与情感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所选的四位作家是宋词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词作,既充分体现了宋词的艺术价值,又能大致反映出宋词发展的脉络。此文是柳永的代表作,描写作者与情人难舍难分、缠绵悱恻的离别情绪及设想别后清冷孤寂的情景。他用白描、铺叙、渲染的手法,离别前写气氛,离别后写情态、心理,把依依不舍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并多用景物衬托,景中有情、情中见景、情景交融,产生了极佳的艺术效果。此文集中体现了婉约派词的风格。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虽然已学过了一定量的诗词,但无法灵活运用鉴赏方法;虽能体会本文的情感,却难把握作者的艺术手段,因此,我把应用恰当的方法品味本词的情感作为教学重点,把艺术手法的赏析作为教学难点。另外,学生对诗词朗诵重视不够,所以,指导诗词朗诵的方法也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应让学生明确诵读是鉴赏诗词的基础,又是鉴赏品味的升华,鉴赏的过程,既是品味的过程,更是为理解背诵做准备。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习有关词的文学常识;了解柳永及其词作风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深刻体会《雨霖铃》的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把握词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掌握朗诵技巧;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
俗话说: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相聚、离别,构成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主线。自古以来,人们就因相聚而欢欣,因离别而忧伤。不是吗?有多少文人墨客感伤于离别而创千古佳作。“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孟浩然之间的“酒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高适与董大之间的“慰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与其亡妻之间的“梦别”。人生无常,聚散不定,形形色色的分别,无不贯穿着一个主题:离别痛苦。今天,让我们走近柳永,去感受他那另一番缠绵悱恻的离别深情。二、作家简介
今天学习的这首词的作者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关于柳永,大家对他了解多少呢?(让学生先说有关柳永的基本信息,完了老师再补充——幻灯片)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精通音律,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新乐府(慢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他的词风行一时。当时流传着“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说法。三、写作背景
这首《雨霖铃》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四、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感受整首词的感情基调。
基调:低沉、哀婉、悲伤、凄清。
2、指名学生学生朗读,并指导朗读,再全班齐读。
下面,请同学们听教师范读,可以跟着默读,边听边圈画出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离别心情的一句话。
多情自古伤离别。
由个人之情感延伸到自古多情人,可看出“伤离别”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情感,抒写离情别恨的作品自然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当然如果仅有“自古”及今的概括议论,还缺乏打动人心的力量,于是诗人很自然地转到自身,紧扣离别的时节——“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到秋天,草木凋零,河水枯落,自然的景象给人以萧条、枯落的感觉。“清”不是清美、清和,而是冷清、凄清;在冷清、凄清的秋天与心上人离别,当然更增添伤悲的情绪,这种悲伤是刻骨铭心的。五、合作探究
1、意象的赏析:那么词人是通过什么来表达他的这种愁绪的呢?找出词中出现的意象并品析一下。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总结)
先找出来: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酒、杨柳、晓风、残月(幻灯片出示)
蝉:古人在文学作品中写到“蝉”的时候,往往都是和“忧愁悲苦”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元代的卢挚在《沉醉东风》中说:“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借“蝉鸣”来抒发悲苦忧愁的思想感情的。因为蝉的鸣叫,呕哑嘲哳难为听,而秋蝉的鸣叫就更加凄凉,这里再加上一个“寒”字,就愈发使人感到特别的悲苦。
长亭,是陆上送别之所。古代驿站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人休息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的代名词。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些诗句都将离别与长亭联系在一起。正是因为长亭是送别的场所,所以它也就成了离愁别绪的象征。
烟波:弥漫在水面的雾气。“千里烟波”,指的就是绵长的水,水有两种意寓,一指的是阻隔,二指的是绵长,不仅指时间的绵长,还指的是愁绪的绵长。因此古代多以此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的情思。
暮霭:云气或轻气,可是“暮霭沉沉”,感受到愁绪的压抑,又绘“楚天阔”,空间何其广,在如此广褒辽远的空间里,充满了如此深沉浓郁的烟霭,其离愁之沉,无边无际。
柳: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忆秦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柳成了送别时的象征和见证人。看到柳又怎不生离别呢?
风: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月:残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琵琶行》几个地方写到月: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温庭筠“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酒: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恼抛诸脑后,依依惜别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别。自欺欺人也好,逃避现实也罢,“醉翁之意”已不在酒了。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兵收河南河北》)哀时——曹操为功业人才而愁,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短歌行》)愁时——李白失意官场,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苏轼也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思念丈夫时,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声声慢》)小结一下。2、品味千古俊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学生先谈,教师总结)
这几句景语,确实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渲染得十分真切、充分,创造出了一种特别鲜明、典型的意境。
(1)“杨柳”、“风”、“月”这些本是自然界的景物,不少文人曾予以特殊意义,从《诗经》开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首开了借柳伤别的先河。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刘禹锡《杨柳枝词》),“杨柳”成了送别的象征。
古人往往于黎明时分踏上征程,送别也是在这个时候,韦庄就有“惆怅晓莺残月”(《荷叶杯》)的诗句,因而“晓风残月”更见依依惜别之情。作者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样一幅凄清的画面会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寂、落寞,并渴望再次团聚。
(2)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句中的“醒”字,更提醒了两个世界的存在——一个过去沉醉的熟悉;一个醒后对面的陌生。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诗句),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试想,柳永此时不过是他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上,面对着眼前的凄清景象,而前路是“千里烟波”,他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词句)啊!3、写法总结。
词中描写了很多的意象,一切景语皆情语,词人在描写这些景物都紧扣离情,渲染意境,这是什么手法?
情景交融。间接抒情的一种方式,那么同学们,你们能从词中找出词人直接抒情的句子吗?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离别之前,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心思,“留恋处、兰舟催发”。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这让词人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离别之时,手拉着手含情脉脉地长时间注视着对方,离别时本该有千言万语,但此刻竟然一句也说不出来,只会无声地抽泣,此时无声胜有声,说是“无语”,实际上有千言万语。此时柳永和恋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想象离别之后的情景,词人深沉地感到即使有良辰好景值得欣赏流连,可也等于“虚设”,而千种情、万种意又能向谁倾诉呢?以孤寂落寞之情收束全诗,既突出了前景渺茫,又表露出余恨无穷的哀怨。六、综合领悟
词人在整首词当中,营造了那份悲苦离情的意境,请同学们结合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对离别的画面展开想象,为他们唱一段离别曲吧!试试看吧!
有时候,诗歌和音乐是相通的,同学们能根据自己对词的理解和感悟为柳永唱了一曲离别歌,无论唱的是哪一句,老师都能体味到那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的相思苦和离别情。七、课堂小结
有人在《忆柳永》中这样写道:“忍把浮名换浅唱,只为儿女道情长。烟花巷陌君常在,倚翠偎红平生畅。奉旨填词无冕王,井水歌罢美名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矿产资源安全生产承包责任制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无人零售店承包经营及管理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电梯安装工程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协议4篇
- 2025版建筑抹灰工程技术创新推广合同4篇
- 2025年柴油发电设备智能化改造与升级服务合同4篇
- 2025版民办学校教师科研资助与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中国软水设备市场全面调研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3-24年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历年考题
- 2024年公司项目部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及完整答案(典优)
- 2025年测绘人员信息安全保密协议样本4篇
- GB/T 10739-2023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 《心态与思维模式》课件
- 物流服务项目的投标书
- C语言程序设计(慕课版 第2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行业会计比较(第三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值机业务与行李运输实务(第3版)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高考英语语法填空专项训练(含解析)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课件
- 巨鹿二中骨干教师个人工作业绩材料
- 《美的历程》导读课件
- 心电图 (史上最完美)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