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债的分类1第一节意定之债与法定之债
意定之债,指债的发生根据及其内容由当事人依其自由意思而为决定的债。如合同之债。法定之债,指债的发生及内容均由法律加以规定的债。如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侵权行为之债。区分意义:法定之债一般没有一般性规则存在。对于法定之债,必须适用调整各种具体的债务关系时才出现的特别债法。法定之债,一般多不用考虑行为人的行为能力。如侵权之债与不当得利之债。意定之债强调意思自治,在债的类型、内容等方面,均可由当事人约定。法定之债中债的发生及效力均由法律规定。2第二节主债与从债事例甲与乙赌博,甲由于赌术不精,输给乙5万元钱,甲一时难以还上,就给乙写下一张欠条,乙不放心,就要求甲的哥哥丙以保证人的名义在欠条上签字盖章。事后发生纠纷。主债,是指在两个并存的债中,能够独立存在且居于主要地位,不以其他债的关系存在为前提的债。从债,是指不能独立存在而必须以主债的存在为存在前提,且效力居于从属地位的债。3主债与从债之分通常见于设有担保的债中,被担保的债(如买卖、借贷合同之债)为主债,而担保该债务履行的保证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之债则为从债。例如,某一借款合同设有保证担保,便存在两个债:一是借款合同之债,即主债;一是保证合同之债,即从债。如借款人履行了付款义务,主债消灭,保证合同这一从债也就随之归于消灭。在事例中,甲与乙之间就赌债所打“欠条”因为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而丙与乙之间的保证合同属于从债,因此应随主债无效而一并归于无效。4第三节特定之债与种类之债一、特定之债,是指以特定物为标的物的债。该种债权的目的是转移特定物的占有。
(一)客观特定物:物本身具有独特的客观特征,不能被其他的物所替代的物。其例有:名画(如《最后的晚餐》)、兰亭集序原稿、土地、房屋、肖邦的作曲手稿等。
(二)主观特定物:经过当事人意思表示而特定的种类物。5
二、种类之债,是指以种类物为标的物的债。在债成立时,种类之债的标的物可以是仅以一定数量或质量确定的标的物;可以是现实存在的,也可以是还不存在但在交付时能确定的物。6三、区分特定物之债和种类物之债的法律意义1、对于特定物之债,债务人只能通过给付特定的标的物以履行义务,不能以其他的物代替;而种类物之债,债务人可以同种类的物代替履行。2、特定物之债的标的物灭失时,发生债的履行不能,不管是否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原因而产生的灭失,债务人都不负履行责任。如果标的物灭失是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原因造成的,债务人只负赔偿责任。而种类物之债的标的物灭失时,一般不发生债的履行不能,债务人仍负履行责任。7
3、特定物之债的标的物的所有权,当事人可以约定在债成立时,标的物的所有权发生转移(风险负担也转移给买者);而种类物之债的标的物所有权,只有在交付标的物时才能发生所有权转移(物权法规定的一般规则,约定也无效)。
《合同法》133条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起转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此处的另有约定,即指对特定物的约定。
思考:为何特定物可以约定?
参考:物权法23条,民通72条8第四节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一、简单之债:标的单一,当事人仅就该标的履行债务。标的为确定的唯一,不需要选择即可履行。二、选择之债:标的为确定(但不特定)的多数,须当事人选定其中之一方能履行的债。
1、认定:选择之债与种类之债。选择之债的标的多为特定物,但种类物也可成为选择之债的标的。(存有争议)92、特定方法:选择权的行使。选择权:(1)性质:形成权。以意思表示为之。(2)归属:原则上归债务人(法律另有规定或合同另有约定除外)。(3)选择权行使具有溯及力(债发生之时)《合同法》第111条:“……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第116条:“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10第五节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事例1
赵某在公共汽车上因不慎踩到售票员而与之发生口角,售票员在赵某下车之后指着他大喊:‘‘抓小偷!”赵某因此被数名行人扑倒在地致伤。对此应由谁承担责任?
事例2
某区政府工业主管部门做出决定,把所属的A公司的两个业务部分立出再设B公司和C公司,并在决定中明确该公司以前所负的债务由新设的B公司承担。A公司原欠李某货款5万元,现李某要求偿还,你认为该债务应当如何处理?11一、按份之债1.按份之债的概念按份之债是指多数债权人或多数债务人按照确定的份额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债。
2.按份之债的构成要件(1)债的一方或者双方是多个人。(2)债之关系是基于同一原因而产生的。(同一个合同、同一个侵权关系)12设例:甲先卖给乙10斤大米,又卖给丙10斤大米,这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债,不能按照多数人之债处理。若乙和丙共同到甲处,约定每一个人出50%的钱,共同购买甲20斤大米,此时就变成按份之债。(3)标的必须是可分的。(可分物、种类物。劳务?)性质上系属可分之债。比较:按份共有(4)多数当事人的债权和债务在债成立之初就已经确定。133.按份之债的效力
(1)按份债权人只能就自己的份额请求债务人履行,按份债务人也没有义务超出自己的份额进行履行,若债权人受领,则构成不当得利。
(2)按份债权人中如果部分债权人放弃债权、债权被撤销或者债权被宣布无效,并不影响其他债权人继续行使其债权。
按份债务人中部分债务人迟延履行、不能履行或者拒不履行,均不影响其他债务人履行债务。14(3)由于按份之债是基于同一原因产生的,若其发生的原因为合同,则合同的解除应由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全体当事人共同为之。
(4)若双方发生争议提起诉讼,则全体债权人和全体债务人可以作为共同诉讼人参加诉讼。15二、连带之债
1.概念连带之债是指多数债权人中的任何一人都有权请求债务人履行全部债务,或者多数债务人中的任何一人都有义务向债权人清偿全部债务的债。
2.连带之债发生的原因连带之债可以因法律行为而产生,也可以基于法律的规定而产生。意定连带之债,法定连带之债。《民法通则》第87条规定:“债权人或债务人一方人数为二人以上的,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享有连带权利的每个债权人,都有权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负有连带义务的每个债务人,都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履行了义务的人,有权要求其他负有连带义务的人偿付他应当承担的份额。”
16一般规则:在多数人之债中,原则上能按份的债权和债务尽量按份。
---制度设计的意图是在促进共有物分割,解体为个人所有;促进权利分割,尽量减少决策人数。作为民法基础的个人主义的体现;经济效率和决策效率。连带债务加重了当事人的责任。必须在法律有明文规定或者当事人有约定,以及在标的为不可分的的情况下、才承担连带责任。17(1)意定连带之债。连带之债因当事人的法律行为而产生。合同,或单独行为,如遗嘱等。
并存的债务承担:意定连带债务。
(
债务承担:免责的债务承担,并存的债务承担)18(2)法定连带之债。连带债务因法律规定产生。《民法通则》及其他法律规定的原因有:1)个人合伙及联营中的债务(《民法通则》35条);
第35条合伙的债务,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偿还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对内按份,对外连带,约定对外按份的无效)192)保证债务中的连带责任(《担保法》19条);(一般保证、连带保证;无约定者,推定为连带保证)3)共同侵权行为人的责任(《民法通则》130条);4)有关代理的连带责任(《民法通则》65条,66条第3、第4款,67条)等。
66第4款: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20
第65条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书面委托代理的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间,并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
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第66条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代理人不履行职责而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第三人知道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已终止还与行为人实施民事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第三人和行为人负连带责任。第67条代理人知道被委托代理的事项违法仍然进行代理活动的,或者被代理人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不表示反对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21一般规则之例外----基于公平原则的意思表示解释理论
设例1:甲乙丙三人同乡,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合租住房一套,并没有约定各自房租的份额。后来其中甲乙两人离开北京,无音信,且没有付房租,房东只能找到丙来主张全部房租债权。因为债权人并不清楚甲乙丙内部关系和份额,若此时支持丙所主张的按份之债,则对债权人十分不公平。设例2:甲在单位招待所招待乙。甲走后没有付账。乙被招待所要求付款。乙主张自己是被招待人,并无付款义务。二人的招待人和被招待人的身份是内部关系,让招待所去判断二人的关系是没有道理的。22日本法院在类似的判例中认定存在默示的连带之债的合意。也就是说,在当事人没有约定、法律也没有规定的情况下,如果适用按份责任有可能会产生对债权人很不公平的结果,此时,根据意思表示解释理论,认定上述的债务人之间存在默示的、要承担连带责任的意思。
23
3.连带之债包括连带债权和连带债务
(1)债权人为二人以上且有连带关系的,为连带债权。由于任何一个债权人接受了债务人的全部履行后,其他债权人的债权同时消灭,连带债权对于债权人并不有利,故实际生活中较少发生。24(2)债务人为二人以上且有连带关系的,为连带债务。在连带债务中,每个债务人都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只要债务没有清偿完毕,每个债务人的清偿义务都不能消灭。可见,连带债务对于债权人的债权实现是十分有利的。连带债务人被看作对债权人提供的一种人的担保。连带债务之债权人处于非常优越之“大佬”地位。4.连带之债的构成(1)债的关系的一方必须是多数主体(2)债的标的同一、原因同一。性质上系属可分还是不可分之债?有的教材认为必须是不可分物,是否正确?25
(3)数个债需要具有同一目的。所谓目的是指连带债务对于债权的确保和满足。
(4)债务人之间或者债权人之间具有连带关系5.连带之债的性质——主要学说
(1)主观共同关系说连带债务人大都具有类似家庭共有或者合伙者这样的一体关系(主观的共同关系),因此,在和债权人的关系上应该把多个债务人一体看待。26
(2)相互保证说在性质上,连带之债被认为是人的担保。
276.连带之债的对外效力
(1)
债权人可请求连带债务人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人偿还全部债务,被请求人不得拒绝。
例1
甲、乙、丙三人为个人合伙关系,在经营中欠下丁900元债务。丁要求甲一人偿还900元。甲能否拒绝?
丁要求甲偿还870元,乙偿还20元,丙偿还10元。28(2)某一债务人偿还了全部或部分债务后,会引起全体债务人对债权人债务的全都消灭或部分消灭,而非仅履行人个人债务的消灭。
假设例1中甲对丁偿还了900元。丁还能否对丙、乙主张债权?
假设例1中甲对丁偿还了800元。丁还能否再请求甲偿还100元?或者还能否再请求丙或乙偿还100元?
甲、乙、丙仍对100元负连带责任。29(3)诉讼时效①时效中断
《最高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运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7条规定,对于连带债权人中的一人发生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由,应当认定对其他连带债权人也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对于连带债务人中的一人发生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由,应当认定对其他连带债务人也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例,A和B合伙经营事业,共同向x借贷50万元。到了约定的还款期限,A和B都没有清偿。x以A为被告提起诉讼,要求A返还50万本金及利息等。从x提起诉讼的时候开始,诉讼时效中断,其效力及于B,即使x并没有诉B。只对A要求返还20万呢?30②诉讼时效完成同①,对于连带债务人中的一人发生诉讼时效完成的事由,对其他连带债务人也发生诉讼时效完成的效力。
A、B、c对x负连带债务90万元,内部份额均等。若x针对A的债权超出了诉讼时效期间,则其效力也及于B、c。(如,X诉A,请求履行30万。对剩余的60万超出诉讼时效,不能诉A,也不能再请求BC履行)31
7.连带之债的对内效力
(1)内部份额
除法律有特别规定或当事人有特别约定时,应平均分担。连带之债因履行而消灭的同时,又会在债务人之间产生一种新的按份之债。
(2)求偿权—性质:按份之债
内部效力主要是指各债务人之间的求偿权。连带债务人中的一人清偿了全部债务后,有权就超过其应承担的部分,向其他债务人请求偿还。32求偿权行使的条件:
(1)求偿权人所履行的债务额应已超出自己应当承担的份额;
(2)求偿份额,应以该被求偿人所应承担的份额为限。
甲、乙、丙三人为个人合伙关系,在经营中欠下丁900元债务。甲对丁偿还了900元。甲追偿时见乙无钱,便向丙追偿600元。丙应如何应对?
(外部无限,内部求偿有限)33延伸阅读:求偿权的限制连带债务人中的一人在以清偿及以外的行为消灭债务的时候,其他的债务人也可能会采用清偿及以外的方法消灭债务,或者也可能向债权人主张某种权利。因此,为了保护其他的债务人,民法一般都规定,连带债务人之一人在进行清偿之时,应当事前或者事后通知其他的债务人。通知并非求偿权发生的要件,而只是对已经发生的求偿权之行使所施加的限制。34实例分析:
A、B、C和D对x承担连带债务120万元,假设A、B、C、D内部的承担份额为各自30万元。A在收到x的履行请求时,没有和B、C及D联系,对x偿还了120万元。之后,A针对B、C和D各自提出30万的求偿要求。
(1)B是受到x的欺诈而承担的债务,正准备以欺诈为理由撤销该债务合同。而A突然提出求偿要求,B不满。35
(2)A清偿的时候并没有超出诉讼时效期间;而C并没有接到过x的履行请求,也没有承认过债务,因此时效期间已经届满。C认为若x请求自己履行,可以时效进行对抗,收到A的求偿要求,也十分不满。
(3)D原本对x有30万到期债权,还未能主张抵销,此时接到A的求偿请求。在上述情形,由于A没有将收到x的履行请求的情况通知给B、C和D,B、C、D均能就自己得以对抗x的事由对抗A的求偿请求。36三、区分按份之债和连带之债的意义
二者所发生的效力不同。按份之债只发生对外效力,一般不发生对内效力。按份之债的债权或债务都是各自独立的,相互之间没有连带关系,对某一债权人或某一债务人发生效力的事项,对其他债权人或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连带之债既发生对外效力,也发生对内效力。任何一个债权人接受了债务人的全部履行,或者任何一个债务人履行了全部债务,债的关系即归消灭。同时,在连带债权人之间或连带债务人之间产生一种新的按份之债。
37四、不真正连带之债(责任)例1:甲将彩电投保,乙不慎将之毁坏,这时保险公司由于保险合同的约定必须向甲履行全额赔偿的义务,而乙因侵权行为也必须承担全额赔偿的责任。于是,两者之间便产生了不真正连带债务。而此债务正是基于合同约定、侵权行为这两个不同的原因而发生的。注: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的“连带责任”中,有不少情形并不属于“真正”的连带责任,而属于不真正连带责任。38例2:根据《民法通则》第122条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主播续约合同范本
- 公路单车出租合同范本
- 与政府物业合同范本
- 分公司人员合同范本
- 第1单元第5课 《歌声嘹亮-子程序设计和机器人发音》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清华大学版(2012)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
- 个人运输公司合同范本
- 加盟针织合同范本
- 制作平台合同范本
- 出租婚纱租赁合同范本
- 出售移动混凝土合同范本
- 无人机警用解决方案样本
- 健康体检项目目录
-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课件:第5章 分组交换技术
- 学校传染病报告处置流程图
- 大小嶝造地工程陆域形成及地基处理标段1施工组织设计
- 物理化学(全套427页PPT课件)
- 肺断层解剖及CT图像(77页)
- LeapMotion教程之手势识别
- 静脉导管的护理与固定方法
- word上机操作题
- 房地产公司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