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保险合同解释_第1页
第六讲 保险合同解释_第2页
第六讲 保险合同解释_第3页
第六讲 保险合同解释_第4页
第六讲 保险合同解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险合同的解释,是指受理保险合同纠纷的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保险合同条款的含义作出有法律效力的分析和说明。《合同法》第125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上述条款确定了我国合同解释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文义解释、目的解释、整体解释、交易习惯解释、诚信解释和不利解释。

(一)文义解释(literalinterpretation)按照保险合同条款的文字含义及其通常使用的方式来确定其真实意思的解释方法,这是保险合同解释首要和基本的原则一般而言,文义解释是按照争议条款用语的通常理解进行解释,即一个正常理性的人在同等情况下对该用语的理解。如英国保险法规定,除非明显的使用专业术语,否则应作一般解释。但是,如果保险合同使用专业术语,就应当按照相关专业人员的理解进行解释。

投保人向保险公司投保意外伤害险,合同条款订明“身体有表面淤伤或伤口”才获赔偿。投保人在保险期间不慎滑倒跌伤背部,入医院进行半年物理治疗。索赔时,提交的医疗报告指出最初诊治不见外在肿伤淤痕,保险公司拒赔。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及消费者委员会认为,合同条款虽注明身体表现要有伤痕,原意是为防止虚报受伤,而非用来阻止受内伤之被保险人索赔,不予赔偿将丧失该险种的意外保障功能。案例:

2002年4月6日,某乡印刷厂向当地某保险公司投保企业财产险,保险公司承保的责任范围包括爆炸、火灾、暴风、暴雨、洪水、地震等,责任期间1年,从合同生效日起算。7月10日,当地下了一场大雨,导致厂房内外的纸张被浸泡而无法使用,并使已经生产出来的印刷品大部分报废。该厂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认为不属于承保范围,双方发生争议。本案中,双方对暴雨的理解发生分歧,应如何解释?

本案应当采用文义解释原则。暴雨这一词汇在保险行业中属于专业术语,应当按照国家气象部门规定的技术标准来解释,特指每小时降雨量达16毫米以上,或者连续12小时降雨量达30毫米以上,或者连续24小时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

如果保险合同使用了专业术语,但又变更了其专业意义上的通常含义,应按照保险合同确定的含义理解。

1993年4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企业财产保险条款》对“暴风”的界定:8级风,即风速在17.2m/s以上就构成暴风。气象部门的风力等级表规定,暴风指风速在28.3m/s以上,即11级风。

(二)整体解释整体解释也称体系解释,是指在解释合同时,不是对某个条款进行单独解释,而是从合同整体出发以确定各个条款的正确意思。

1.书面约定优于口头约定。

2.保险单及其他保险凭证上载明的内容优于投保单或其他文件上载明的内容。

3.明示(特约)条款优于默示(一般)条款。

4.文字效力的不同解释。保险实务中,手写文字、打印文字和印刷文字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如有冲突,则前者优于后者。案例:李某之女1999年9月进入上海某大学学习,报名时购买了“学平险”。2003年5月,李女患白血病。李某于11月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发现保单有问题:保单正面印刷字标示“保险期限3年,保费90元”,反面人工填写的有效期限却是“从1999年9月12日零时起至2003年9月11日24时止”。保险公司认为这是一张3年期保单,拒赔。李某认为女儿念4年制本科,应是4年期保单。本案中,应当按照手写条款优于印刷条款的原则进行解释,将期限定为4年。

(三)不利解释原则(Contraproferentemrule)

1536年,理查德马丁将其保险业务扩展到人身保险,并为一位嗜酒的朋友威廉吉朋承保,保险金额2000英镑,保险期限12个月,保险费80英镑。吉朋于1537年5月29日死亡。受益人请求支付保险金。马丁声称吉朋所保的12个月是按照阴历每月28天计算,不是指日历上的12个月,因此保险期限已于5月20日届满。法院判决,应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马丁有义务支付保险金。1.适用前提保险条款存在“疑义”,致使当事人的意图难以明确。

所谓合同条款疑义性,是指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含义同时存在两种以上的理解,且这些解释表面上均可以成立。例如,合同中约定“朴茨茅斯港(portsmouth)”,但世界上一共有5个,一在英国,其余在美国。

如果合同条款含义清楚,意图明确,即使双方事后发生争议,也不能适用该原则。2.疑义性的判断标准最为常见的是“普通读者标准”(theordinaryreaderstandard),即根据一个正常的、具有合理理解能力的普通阅读者在阅读该合同条款时是否产生疑义为标准。如果具有正常理解能力的第三者对条款未看出歧义,即使当事人存在争议,也不适用该项原则。“惩罚性”标准(thepenaltystandard),存在争议即视为存在疑义。3.适用的合同条款类型保险合同的条款可以分为格式条款、特约条款、法定条款和由保险人拟定、但须经保险监管机构审批通过方可适用的格式条款四类。如第107条规定:关系社会公众利益的保险险种、依法实行强制保险的险种和新开发的人寿保险险种等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审批。

第一类适用该原则没有争议。第二、三、四类是否适用该原则存在争议。4.适用对象

美国的一些判例认为,如果被保险人不是弱者,而是一个可以和保险人相抗衡的组织,不适用这一原则。例如再保险中原则上不采用不利解释原则。

但是,也存在许多相反的判例。

原《保险法》第31条规定:对于保险合同的条款,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争议时,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作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

此即不利解释(疑义解释)原则。审判实践中,很多法院以本条作为解释保险合同条款的惟一依据。

第31条的不足之处:(1)适用于合同争议而非合同疑义。(2)适用于一切合同条款。(3)将不利解释原则作为保险合同解释的单一原则。

《澳门商法典》第970条(保险单条款之解释)规定:“1.保险单之一般条款及特别条款应按照解释法律之一般原则解释。2.如有疑问,保险人所制定之任何一般条款或特别条款,应以最有利于被保险人的方式解释。3.以上两款之规定,不适用于按照法律或规章制定之同一保险单之一般条款及特别条款。”

新《保险法》第30条: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订立的保险合同,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合同条款有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合同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2010年8月4日,关某在天安保险潜江公司投保了一份家庭自用汽车保险(包括机动车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不计免赔责任险等多个险种),双方签订了保险合同,约定保险费用为7600.01元,保险期间自2010年8月5日0时起至2011年8月4日24时止,其中机动车损失险保险责任限额为32万元。家庭自用汽车损失保险条款第四条第(五)项规定: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人在使用被保险机动车过程中,因暴雨造成被保险机动车损失的,保险人依照保险合同约定负责赔偿。第七条第(十)项规定:因发动机进水后导致的发动机损坏,保险人不负责赔偿。2011年6月18日,潜江市出现特大暴雨天气,24小时降雨量为192.6毫米。同日,被保险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进水,导致车辆受损。

事故发生后,关某当即向天安保险潜江公司报案。经天安保险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