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跨界营销策略问题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3000字》_第1页
《企业跨界营销策略问题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3000字》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选题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年来,消费者对茶饮认知的改变,促使茶饮市场迅速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中国茶饮市场需求量巨大,然而,面对茶饮市场如此激烈的竞争,传统的营销方式并不能有效的开拓市场,急需一种有效的营销方式。跨界营销作为一种营销创新,是在有着共同消费群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之间通过相互借鉴、融合,通过对客户资源的共享和置换,在产品、渠道、促销、品牌推广等方面为消费者提供全新的品牌体验,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跨界营销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营销模式下茶饮公司面对的困境,通过设计和完善跨界营销模式,提升茶饮公司的营销效果,扭转竞争中被动的局面。所以,本文就以喜茶的茶饮跨界营销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考察法,通过分析喜茶跨界营销的现状,找出跨界营销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有针对性的为喜茶制定完善的跨界营销方案,这不仅对于喜茶的跨界营销提供有益的帮助,也为其他公司或者其他行业的跨界营销提供有益的模式借鉴。选题意义:第一,丰富和发展茶饮行业跨界营销的相关理论。通过本文对于喜茶跨界营销的深入研究,分析其在跨界营销方面应用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全面实施跨界营销的方案设计,可以丰富和发展茶饮行业跨界营销的理论基础。第二,有利于提升喜茶跨界营销水平。通过本文对于喜茶跨界营销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喜茶跨界营销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和理论支撑,对于改进和完善喜茶跨界营销、增加销售量和扩大品牌影响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选题现状:早在1966年,美国学者阿德勒(LeeAlder)就提出了“共生营销”概念,他指出不同个体为了增强自身的实力,可以采取资源共享的机制,成立合作联盟,像生物一样和谐共生,并指出共生营销一定会成为一种趋势,被广泛应用。在共生营销的基础上,衍生出越来越多的相关营销理论,如:交叉销售、异业整合、联合营销等,跨界营销也是由此理论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哈佛商学院教授MarcoLansiti和知名顾问RoyLevien也指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面对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不能单打独斗,必须在多种组织架构的有机整体中相互配合,相互合作,获得更多的外部助力,形成联合的竞争优势,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空间。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无数的企业成为其中的过眼云烟,这也证明了单打独斗己不能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走合作联盟这条路。跨界营销作为合作共赢的创新营销方式,己经被广大企业所认可,也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胡水(2007)指出基于目标客户群的一致性,使得越来越多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企业或者品牌走向了联合,实现了产业或者品牌的跨越,走向了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协同营销道路。他们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企业的长处,将各自企业的核心元素提炼和整合,形成一个惠及双方企业的新的元素,满足共同目标客户的需求,这也就是跨界营销的核心思路。邓勇兵(2007)指出跨界营销能够将跨界双方的优势互补,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品牌形象,更加完整表达双方企业的产品或业务诉求,满足目标消费者的核心需求,这能够使得跨界双方的品牌形象更具张力,更能够吸引目标消费者的关注,从而达到单一品牌无法实现的效果,缓解单一品牌所面对的行业竞争的压力。当然这个互补不是产品功能的互补,而是强调客户需求和用户体验的互补,这种互补也促使营销观念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凸显跨界营销的核心思想。王巍栋(2008)指出跨界营销的产生是由于当前行业竞争同质化,使得某一企业的品牌特征越来越不明显,造成消费者对该企业产品的识别能力和忠诚度降低。跨界营销能够实现跨界双方的优势互补,提高双方品牌形象的张力,可以更大程度上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消费,提升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认可程度,避免了单打独斗所要面对的强劲竞争压力。并且讨论了水平跨界营销模式,指出要加强跨界双方企业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产品销售到售后服务这一水平条线上的合作,强调整个水平过程的完整性;讨论了垂直跨界模式,指出跨界双方企业在供应链前后端的合作与联盟要注意双方的战略目标、目标消费群定位以及行动上的协同性;讨论了交叉跨界营销过程,探讨合作企业双方以及与消费者三者之间的营销关系联动问题,强调三者之间要形成一个有效的联动机制,促使三者之间顺畅的互动,达到三者之间的互利共赢。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跨界营销是一种迥异于传统营销方式的创新营销形式,它是通过与其他行业中有共同目标客户群的非竞争企业进行合作联盟,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前提下,通过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发展,来共同提高跨界合作双方的品牌影响力,达到理想的1+1>2的营销效果,从而实现跨界合作双方的共赢效果。研究方案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是绪论。主要描述本文研究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指出本文写作的价值,通过对跨界营销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一个明确的研究思路,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其次是是相关理论基础。这部分对跨界营销的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为下文的写作提供理论的支持。然后是喜茶跨界营销现状分析。主要介绍了喜茶的概况,并对当前茶饮行业环境做了分析,指出跨界营销是解决茶饮企业营销困境的更好方式,然后对喜茶实施跨界营销的一些具体方面做了阐述,并指出其优势与不足,为下一部分的跨界营销模式设计做好铺垫。最后是喜茶跨界营销模式实施的保障。主要从树立跨界思想、提高跨界营销执行力来阐述。论文框架摘要Abstract1绪论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1.3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1.3.1研究内容1.3.2研究框架2相关理论基础2.1跨界营销的概念2.2跨界营销的分类2.3跨界营销遵循的原则3喜茶简介及跨界营销现状3.1公司简介3.2行业环境3.3跨界营销现状3.3.1渠道跨界策略3.3.2促销跨界策略3.4跨界营销实施的优势和不足4喜茶跨界营销方案设计4.1跨界营销方案设计原则和目标4.2跨界营销新方案设计框架4.2.1产品跨界4.2.2促销跨界4.2.3品牌推广跨界4.2.4渠道跨界4.2.5文化跨界5喜茶跨界营销方案实施保障5.1树立跨界思想5.2提高跨界营销执行力结论参考文献致谢 研究进度2019年10月-11月:搜集、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对相关研究作全面地了解与认识。2019年11月-12月:对论文作初步构思,构建主体框架,写出论文提纲;在对所搜集资料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拟定论文题目,填写开题报告;与老师交流沟通,修改论文提纲与开题报告。2019年12月:开题答辩之后,听取各位老师意见,对文章框架进行修改,并着手准备撰写。2020年2月:收集资料,完成一稿。2020年2月—2020年3月: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在老师指导下对论文进行修改,完成二稿。2020年3月—4月:在老师指导下对论文进行调整,准备毕业论文答辩。2020年5月:进行毕业论文答辩。主要参考文献[1]李景东.基于跨界营销的绿色广告传播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9(33):107-108+111.[2]陈瑞娟,刘晨宇.跨界营销——“互联网+”时代老品牌的新生之道[J].艺术科技,2019,32(12):187-188.[3]聂佳琪.浅析国货品牌中的跨界营销[J].西部广播电视,2019(13):43-44.[4]曹晓晓.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跨界营销对价值创造的影响[J].商讯,2019(18):164.[5]熊润山.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跨界营销[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1):213+244.[6]李志军.跨界营销[J].中国服饰,2019(06):72-73.[7]杨玉.“互联网+”时代的跨界营销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8]黄弘,李海东.新常态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