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明理学与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标要求考纲展示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考纲解读1.程朱理学对促进儒学发展的表现有哪些?2.陆王心学的内容是什么?心学与程朱理学有何异同?1.为什么说李贽是“离经叛道”?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各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考点梳理一、宋明理学1.理学的创立(1)背景①魏晋时期的道教兴起和佛教传播冲击着儒家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唐末五代之后,儒学的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②唐代的韩愈、李翱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2)理学的含义: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而形成的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北宋的“二程”又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认为天理的核心是仁。2.理学的成熟(1)南宋的朱熹通过对理气关系、修养论、社会政治理论等方面进行系统地整理论述,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2)朱熹强调儒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强调“三纲五常”的社会实践理论;认为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力,以“正君心”。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达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3.理学的发展(1)陆王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2)南宋的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提出了“心即理也”的核心命题,主张于人生日常直接体悟。(3)明代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李贽(1)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2)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以此反对理学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在诗文写作的风格方面,也主张“真心”。2.黄宗羲(1)敢于批判君主专制;呼吁建立“天下之法”;提出君臣平等、限制君权的主张;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2)其主张是明末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反应,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3.顾炎武(1)揭露君主政治的暴虐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提出众治的主张;希望改革弊政、拨乱反正;梁启超把顾炎武的思想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学。4.王夫之(1)其哲学思辩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2)在“循天下之公”这一政治思想主旨下,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私产的做法,批判秦朝以来的暴政。思维升华1.儒学的当代价值理学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同时对于我们今天正在实施的公民道德纲要有指导意义。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在现代化建设中,都成功地把儒学和西方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为我们今天正确对待儒家思想提供了借鉴。2.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产生的条件(1)经济因素: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②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阶级基础: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3)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因循守旧。(4)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考点精讲1.汉末至魏晋时期儒学面临困境的原因(1)从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了对宗教的渴求,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2)魏晋时期,新思潮流行,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盛行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面临严重的困境。2.理学对儒家思想的新发展及其影响(1)新发展:“理”是程朱理学的核心,既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指人类社会的原则,既是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道德规范,也是天理在人间的具体表现。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出来,“天”的主体地位也被“理”取代了。(2)影响:①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理学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受到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并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近千年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②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③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3.试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角度,说一说明清时期新儒学的思想主张(1)经济:主张“工商皆本”,提倡“经世致用”。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2)政治: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独裁,揭露专制帝王的罪恶,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倡导言论自由。(3)思想文化:吸收传统儒学中的有益成份,构建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如黄宗羲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命题;顾炎武反对道学的浮泛之风,提倡到实践中求真知;王夫之反对“天命论”,“先知论”,主张“气一元论”,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是不断变化的。4.明末清初思想家的共同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明朝进步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的观点,令维护礼教传统的士大夫惊惧。(2)反封建专制。清初黄宗羲揭露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他们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真题感悟1.(2023·广东卷,1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解析:这首诗出自王阳明之手,诗中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而万物本源在于自己的心。反映了“心学”的理论观点。答案:C2.(2023·新课标卷,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解析:此题考查解读信息、提炼观点的能力,王安石认为先天的心理能力是从物质产生的,这种物质就是形体。形体是“有生之本”。这种从“人是一个感觉体”出发的人性论,是唯物主义的命题,体现了对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考查。故答案为A。答案:A3.(2023·上海历史卷,9)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解析:此题考查宋明理学的知识。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拒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答案:C4.(2023·浙江卷,17)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解析:抓住关键词“理学”、“支离”。人民版必修三教材“宋明理学”一课中,讲述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说了很多,却不能使人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坚定信念。因此,他反对埋头书册,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发明本心”,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由此可见,这里的“甲方代表人物”指陆九渊,乙方代表人物为朱熹。“格物致知”是朱熹的思想;“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思想;“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即天理是万物的本原,这是二程的思想,排除A、C、D三项。答案:B5.(2023·江苏卷,5)“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朱熹 B.李贽C.陆九渊 D.黄宗羲解析:“人人皆可以为圣”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提出了挑战。故正确答案为B。答案:B6.(2023·广东理科基础,62)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思想共同点是()A.“仁” B.“心外无物”C.“理” D.“格物致知”解析:四位思想家都属于儒家,他们的思想应以孔子的“仁”说为基础。答案:A7.(2023·江苏历史卷,3)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董仲舒C.朱熹 D.王阳明解析:王阳明主张“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人人生而俱来的、先验的、普遍的“知”,这种“知”是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的本然,故判断为王阳明。答案:D8.(2023·广东历史卷,26)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组别材料结论东汉组史料记载,东汉桓帝是中国第一位实行道教及佛教教化政策的帝王,他也支持翻译佛经和其他佛教活动。——据古正美《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佛、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宋代组游酢和杨时去拜访老师程颐,程颐正用佛家打坐法瞑目而坐。游、杨二人遂恭敬地站在其身旁,等候良久,直到程颐发觉。——据朱熹《近思录》中国古代有尊师传统组别材料结论晚清组孙家鼐建议京师大学堂应“以中学(中国传统学术与政治思想)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据孙家鼐等《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1896年)这份奏折中,孙家鼐认为中学比西学重要请回答:(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3)本堂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三个时期的变化。[答案](1)晚清组。(2)①东汉组、宋代组。②考生可从增加材料或者修改结论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如:东汉组的结论可修改为“东汉桓帝受道教和佛教思想影响比较大”。宋代组可增加其它朝代学生尊师典型事例、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尊师思想等。(3)东汉:佛教和道教成为某些帝王的治国理念,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被动摇,佛教、道教产生了较大影响。宋代:程颐吸收佛教的某些修习方法和思想,与其它思想家一起创立的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占主流地位的思想。晚清:某些官员的教育思想受到西学影响,西学对中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儒家思想仍占主流地位。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材料研读及命题预测【主题】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材料四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材料五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师范大学《篮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池州学院《智能采油装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医科大学《铁路与轨道交通车站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Photoshop海报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安装工程预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农业大学《材料的腐蚀与防护》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乡学院《人权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高级管理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第2篇-深度研究
- 短视频居间代理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港口码头安全承包服务协议4篇
- 2024年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欢乐运动会:1 我为班级出把力》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 2024年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标准卷
- 2025年中智集团及下属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广东2025年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4年中国牛排2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管理类A类)综合应用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