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群落及其演替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adfec4c742890037b9e446b8dbf91a3/dadfec4c742890037b9e446b8dbf91a31.gif)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群落及其演替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adfec4c742890037b9e446b8dbf91a3/dadfec4c742890037b9e446b8dbf91a32.gif)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群落及其演替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adfec4c742890037b9e446b8dbf91a3/dadfec4c742890037b9e446b8dbf91a33.gif)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群落及其演替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adfec4c742890037b9e446b8dbf91a3/dadfec4c742890037b9e446b8dbf91a34.gif)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群落及其演替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adfec4c742890037b9e446b8dbf91a3/dadfec4c742890037b9e446b8dbf91a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群落的结构(第1课时)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
的集合,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注意:①一个群落必须包括该地域全部的生物;②各种生物种群通过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一.群落的概念:各种生物种群以下描述是否属于生物群落:1.一个池塘里的全部的鱼()2.一片草原上的全部植食性动物()3.一片森林里的全部生物()不是不是是种群水平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群落水平基础研究问题的差异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种群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种群位置范围和边界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种群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种群位置范围和边界【检测】生物群落的特征主要包括(
)①年龄组成②营养结构③种群密度④垂直结构
⑤水平结构⑥物种多样性⑦优势种⑧相对丰富度⑨性别比例⑩出生率和死亡率A.①②④⑤⑥⑧ B.②③④⑤⑦⑧C.②④⑤⑥⑦⑧D.④⑤⑥⑦⑧⑨C(一)
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组成是区别
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不同群落1.研究物种组成的意义:2.物种组成的衡量指标:(1)概念:常绿针叶林苔原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我国从东北到海南的森林群落,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物种丰富度一个群落的
,称为物种丰富度。物种数目3.群落物种组成的特点(1)群落物种组成中的优势种和常见种①优势种:指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它包括群落每层中在数量上最多、体积上最大、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很大的种类。例如: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米槠、甜槠、木荷等。3.群落物种组成的特点(1)群落物种组成中的优势种和常见种②常见种:在生态调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种类,但其数量不一定有优势,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不大。例如: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狗脊、芒萁。3.群落物种组成的特点(1)群落物种组成中的优势种和常见种②常见种:在生态调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种类,但其数量不一定有优势,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不大。例如: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狗脊、芒萁。3.群落物种组成的特点(2)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
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原来不占优势的物种可能逐渐变得有优势;原来占优势的物种也可能逐渐失去优势,甚至从群落中消失。糙隐子草碱蓬草原中放牧强度加大:羊草控制放牧强度对于维持草原群落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检测】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
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D.丰富度越大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A种间关系原始合作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二)种间关系1.原始合作(1)概念: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_______,但是分开后,各自_____________;(2)举例:(3)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受益也能独立生活双方都受益,分开也能独立生活鳄鱼与牙签鸟海葵与寄居蟹(4)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2.互利共生(1)概念:
两种生物长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举例:
(3)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一般不能独立生存)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地衣(藻类与真菌共生体)地衣:形态结构与功能
地衣=
藻类
+
真菌有机物水分、无机盐真菌菌丝藻类繁殖单位真菌的子实体藻类细胞真菌菌丝(4)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3.捕食(1)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2)举例:
(3)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被捕食者先增加先减少,捕食者后增加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翠鸟捕鱼、蜥蜴吃蝗虫(4)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由图可得,生物A为____________,_____增加______减少;一般情况下数量峰值_____;生物B为____________,_____增加______减少;一般情况下数量峰值_____;被捕食者先先高捕食者后后低【思考】大鲈鱼以小鲈鱼为食,是不是捕食关系?为什么?不是捕食大、小鲈鱼为同一物种,是发生在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种内斗争。4.种间竞争(1)概念:
_____或________生物共同利用______的_________和_____而产生的____________的现象;(2)举例:(3)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更多种同样有限资源空间相互排斥同一草原上生活的非洲狮和斑鬣狗①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即呈现“你死我活”的变化;②相互抑制,呈现“此消彼长”的变化;(4)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两个物种在数量上呈现“你死我活”或“此消彼长”的同步性变化生存能力不同生存能力相同注意: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重叠的范围。5.寄生(1)概念: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中_________并通常对宿主_________的现象;(2)举例:(3)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液组织已消化的物质获取营养产生危害蚊子与人、噬菌体和细菌、马蛔虫和马寄主受害,寄生者受益,分开对寄生者不利。(4)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宿主的个体数有可能减少,有可能不变;一般情况下,宿主的个体数不会变为零;体表寄生体内寄生(注意:体内寄生真核生物细胞内没线粒体)【思考】寄生与捕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捕食中的被捕食者将被杀死或造成身体器官的明显残缺,寄生中的寄主不会出现这些变化。(捕食致伤致残甚至致死,寄生只致病)【现学现用】说出以下图形分别对应的种间关系种间竞争(体表)寄生捕食(体内)寄生互利共生原始合作【现学现用】说出以下图形分别对应的种间关系种间竞争种间竞争捕食互利共生或原始合作寄生寄生【检测】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种间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A【检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C.图甲、图乙、图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种间竞争关系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竞争加剧B
?问题探讨
稻田中生活着多种底栖动物,如大脐圆扁螺、中国圆田螺、苏氏尾鳃蚓、羽摇蚊的幼虫等。在稻田中饲养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由于河蟹喜食底栖动物和杂草,底栖动物和杂草都会减少。同时,河蟹的爬行能起到松动田泥的作用,因而有利于水稻的生长。讨论:1.河蟹与底栖动物(如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河蟹捕食底栖动物,它们之间存在捕食关系;河蟹和某些底栖动物可能还会捕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因此河蟹与底栖动物的种间关系可能还包括种间竞争。河蟹的种群密度增大,会使很多生物种群的数量发生变化。河蟹会吃掉更多的底栖动物和杂草,导致底栖动物等的数量减少;河蟹的爬行活动对田泥有松动作用,可以改善田泥的土壤肥力而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可能会引起以水稻为食物的其他动物的数量增加。稻田中的河蟹2.提高河蟹的种群密度,稻田中其他动物种群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海星与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四种动物存在捕食关系,后四种动物以水中的浮游生物、腐殖质等为食,彼此存在种间竞争关系;自然状态下,这五种生物可以共存,但在人为去除捕食者——海星之后,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之间主要是种间竞争,且占优势的物种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由此可见,捕食会影响自然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种间竞争的强弱,进而调节物种的种群密度。思考·讨论
分析种间关系对群落的影响红尾鸲和鹟的食性比较相似,种间竞争导致两个种群的分布范围缩小,甚至错开。影响群落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除种间关系外,生物因素还有种内竞争等;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光照、温度、水、无机盐等。1.红尾鸲和鹟的种间竞争对两个种群的分布有什么影响?2.资料2说明捕食、种间竞争在群落中是怎样相互联系的?3.除了种间关系,还有哪些影响群落的因素呢?第1节群落的结构(第2课时)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三)群落的空间结构
垂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
水平结构
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1)概念:(2)实例:鹰、杜鹃、黄鹂等总是成群地在林冠层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山雀、莺、啄木鸟等鸟类总是在森林的中层营巢血雉、画眉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的苔鲜和昆虫(三)群落的空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3)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植物的分层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光的利用(即光照强度)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生长。(4)在陆生群落中决定植物分层现象的因素:①决定植物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
。②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
。光照、温度等水分、无机盐等荷花、芦苇等将茎叶高高地挺出水面(即挺水层);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于水面(即浮水层);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即沉水层)。与食物和溶解氧、阳光、温度等因素有关。注意:决定水生动物的分层因素:(5)在水生群落中决定植物分层现象的因素:除光照强度外,植物的垂直分布也跟光的波长(光质)有关。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6)植物垂直分层的意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7)动物垂直分层现象主要原因:上:杜鹃等中:啄木鸟等下:画眉等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思考】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是群落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吗?一片竹林中的全部竹子是一个种群,种群不具有垂直结构。不是。2.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
特点:
常呈镶嵌分布。
芦苇等水生植物只能长在浅水或水边,红树、柳树等只能长在水源附近,松、杉、柏树等能长在比较干旱处;由以上描述体现出的影响水平结构的因素为_________。
森林中,在乔木的基部和其他被树冠遮住的地方,光线较暗,适于苔藓植物生存,而树冠下的间隙或其他光照较充足的地方,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由以上描述体现出的影响水平结构的因素为_________。土壤湿度光照强度【检测】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B.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C.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
A【检测】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山顶生草甸、山腰长松林、山脚种作物,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
不同地段的植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A由于______、_____和______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_______的变化。阳光温度水分有规律群落的季节性实例:(四)群落的季节性
有些种类的植物在早春来临时开始萌发,并迅速开花和结实,到了夏季其生活周期结束;另一些种类的植物则在夏季到达生命活动的高峰,从而导致群落在春季和夏季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夏枯草荷
高鼻羚羊大多数典型的草原鸟类和高鼻羚羊等有蹄类动物,在冬季都向南方迁移,到雪被较少、食物充足的地区生活。大雁旱獭、仓鼠等啮齿类动物在冬季会休眠。冬眠中的黑熊旱獭一年可以冬眠8个月有些动物在炎热的夏季进入夏眠。非洲肺鱼是最有名的夏眠生物。雨水充沛的春季,肺鱼尽享生活的美好,雨季逐渐消退后,沼泽地变成一片干涸,肺鱼就躲在烂泥堆里睡觉,它能在泥洞里不吃不喝地夏眠几个月,等雨季回来再出来结束夏眠。【检测】下列有关群落季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的季节性往往随阳光、温度、水分的季节性变化而变化B.群落的季节性表现在外貌和结构随季节变化而发生规律性变化C.不同季节里,有些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变化明显,有些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变化较小D.草原上动物的迁徙、海洋中鱼类的洄游等活动与群落的季节性变化无关
D(五)生态位
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____________,包括所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以及与___________________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地位或作用1.概念:空间位置占用资源其他物种的关系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以及它__________________等通常要研究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等;2.生态位研究内容栖息地食物天敌与其他物种的关系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与其他物种的关系(1)研究动物的生态位:(2)研究植物的生态位:3.研究生态位的意义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群落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可以合理地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利用不同生物之间生态位的差异,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从而获得更大的价值。与社会的联系(2)对动物生态位影响最大的是动物的栖息环境和食物条件(种间关系)。我国劳动人民将生态位不同的四种鱼混养,既降低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又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1.鱼类的混合培养(1)四大家鱼的混养利用的是它们在池塘中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品种栖息水层食性青鱼水体的中下层以水底的螺、蚌及水生昆虫等为食草鱼水体的中下层或水草多的地方主要以水草为食鳙鱼水体的中上层主要为浮游动物为食,也食用部分浮游植物鲢鱼水体上层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2)对植物生态位影响较大的是植株高度和种间关系。①间作的两种或多种植物必须有很明显的植株高度差异;②间作的植物中高的为阳生植物,矮的为阴生植物。2.农作物的间作(1)农作物的间作模式有很多种,农作物间作利用的是它们在农田中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间作模式实例分析玉米与大豆①玉米植株高,大豆植株矮;②大豆可利用与其共生的根瘤菌固氮,从而增加土壤肥力苹果与绿豆①果树高大,绿豆植株矮小,可充分利用相邻果树间的空间;②果树适当遮阴可缓解作物的光合“午休”现象物种观察数量觅食生境出现率/%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生境1生境2生境3小坚果茎类草屑螺类贝壳沙砾甲壳类其他绿翅鸭21206703352.816.7012.013.005.5绿头鸭1513981178.30.807.15.61.17.1鹤鹬1678640360050.025.025.000青脚鹬15172928430033.333.3033.30.1思考·讨论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1.这4种鸟选择觅食生境的策略有哪些异同?哪一种鸟觅食生境的范围更宽?①绿翅鸭和鹤鹬选择觅食生境的策略基本相同,两者均选择生境1和生境3,并以生境1为主,不选择生境2;青脚鹬的觅食生境范围更宽。②绿头鸭主要选择生境1;③青脚鹬在3个生境中都出现,在生境3出现的概率高于前两处。物种观察数量觅食生境出现率/%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生境1生境2生境3小坚果茎类草屑螺类贝壳沙砾甲壳类其他绿翅鸭21206703352.816.7012.013.005.5绿头鸭1513981178.30.807.15.61.17.1鹤鹬1678640360050.025.025.000青脚鹬15172928430033.333.3033.30.1思考·讨论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绿翅鸭和鹤鹬选择的觅食生境基本相同,但是食物种类有较大差异,占用的资源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也不一样。2.如果两种鸟的觅食生境一样,生态位就完全一样吗?
不一定。物种观察数量觅食生境出现率/%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生境1生境2生境3小坚果茎类草屑螺类贝壳沙砾甲壳类其他绿翅鸭21206703352.816.7012.013.005.5绿头鸭1513981178.30.807.15.61.17.1鹤鹬1678640360050.025.025.000青脚鹬15172928430033.333.3033.30.1思考·讨论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以绿翅鸭为例,绿翅鸭以小坚果为主要食物,还吃茎类、螺类、贝类等,
与绿头鸭也是,二者存在明显的种间竞争关系;3.任选一种鸟,分析它的食性。从觅食的角度,与它有竞争关系的鸟类有哪些?绿翅鸭与鹤鹬、青脚鹬也有种间竞争关系,因为它们都捕食螺类,绿翅鸭与鹤鹬都吃贝类。物种观察数量觅食生境出现率/%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生境1生境2生境3小坚果茎类草屑螺类贝壳沙砾甲壳类其他绿翅鸭21206703352.816.7012.013.005.5绿头鸭1513981178.30.807.15.61.17.1鹤鹬1678640360050.025.025.000青脚鹬15172928430033.333.3033.30.1思考·讨论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描述鸟类的生态位,通常需要来考虑它们的觅食生境(栖息地)、食物以及与其他物种的种间关系等。以青脚鹬为例。4.任选一种鸟,从觅食生境、种间关系等多个方面综合描述这种鸟类的生态位。青脚鹬的觅食生境包括低潮盐沼——光滩带、海三棱藨草带及海堤内鱼塘芦苇区;以草屑、螺类、甲壳类为食;青脚鹬与鶴鹬存在明显的种间竞争,因为它们都以草屑和螺类为主要食物,青脚鹬与绿翅鸭、绿头鸭也存在种间竞争,因为它们都捕食螺类,青脚鹬和绿头鸭还捕食甲壳类。思维训练·溯因推理
某湖泊中生活着鲈鱼和短吻鳄,短吻鳄会捕捉鲈鱼,而鲈鱼又是人们喜爱的美味。当地居民为了提高鲈鱼的产量而大量捕杀短吻鳄。在短吻鳄被捕杀几乎绝迹后,鲈鱼的产量却没有增加。调查表明湖中鲈鱼的种群数量比原来竟然还下降了。追溯原因,有人提出了以下可能:A.气候变化造成鲈鱼食物短缺;B.短吻鳄捕食的另一种鱼以鲈鱼为食;C.捕杀短吻鳄前鲈鱼的种群已经衰退;D.人类主要捕捞鲈鱼幼龄鱼造成种群衰退。
以上四种解释都有道理吗?你认为哪种是最可能的原因?作出推断后,应该怎样进一步判别?提出的四种解释都有一定道理。B说法是最可能的原因。作出推测后,应深入调查,从而作出进一步的判别。【检测】生态位是指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及与相关种群、栖息地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与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可能会出现重叠现象B.同一环境中的两个生态位相同的物种,常常会由于食物或生活资源而发生竞争C.生态位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D.
如果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某种生物的生态位可能会随之改变C【检测】下图为某一区域MN两个种群的资源利用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曲线表明MN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B.b越大表明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C.MN两个种群之间相互影响,协同进化D.d越大,MN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大B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探究·实践蜈蚣鼠妇马陆蚯蚓1.土壤小动物的种类及功能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有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以及多种多样的昆虫;它们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2.调查内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计群落中的物种数统计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3.方法(1)调查方法
通过_____________的方法研究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_____________(适用/不适用)样方法;原因是:许多土壤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采集、调查;取样调查不适用活动能力较强,且身体微小取样器取样的方法(2)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①___________
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种;②___________按预先确定的__________来估计单位面积(体积)中的种群数量;
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记名计算法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目测估计法多度等级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表层落叶诱虫器取虫镊子吸虫器丰富度4.实验步骤:4.实验步骤(1)准备①制作取样器选择直径为5cm的硬质金属饮料罐,在距离顶端5cm处剪断。这样的取样器容积约为100mL。②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情况,提出安全注意事项(2)取样
选择取样地点,将表层土上的落叶轻轻拨开,用手来回旋转罐子,将其按入土中,按压到罐底与地表几乎齐平,用铲子将罐内的土连同罐子一起挖出。将罐子中的土壤倒入塑料袋中。
注意:塑料袋上应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等(3)采集小动物①诱虫器采集法在去底花盆中放一个金属网,将取到的土壤样品放置在金属网上。为了使空气流通,土壤与花盆之间要留一定的空隙。然后,将花盆放在诱虫器上,打开电灯。注意: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将土壤动物杀死固定,防止腐烂如果需保证小动物生活状态应将酒精换成什么?湿棉花根据根据小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特性,我们应选择怎样的诱虫器呢?A②简易采集法将取到的土壤样品放在瓷盆内(要注意防止小动物逃走),用解剖针拨找小动物,同时用放大镜观察,发现体型较大的小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取出来,体型较小的则可以用吸虫器采集;
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以放入试管中;【思考】吸虫器中纱布的作用:防止将土壤小动物吸走,将其收集在试管中1.如果要采集大量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吸虫器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要采集大量甲螨作为标本来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该吸虫器的湿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D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4)观察和分类①观察用肉眼观察;借助放大镜、体视显微镜观察(最好);普通光学显微镜(4倍物镜和5倍目镜)②分类借助有关图鉴查清小动物的名称,并进行分类;无法知道小动物名称的,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特征。动物名称××土壤小动物个体数××土壤小动物个体数备注样本1样本2样本3样本1样本2样本3时间地点地形温度湿度×××××××××待鉴定×××待鉴定×××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记录表3.实验结论(1)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
是不同的。(2)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
,群落结构也
。物种丰富度越多越复杂【思考】如果要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如何对研究方法进行改进?1.取样器:2.取样:定点:定量: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取样。每次取样数量相同网兜、瓶子等。【检测】下列关于实验“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可忽略,不必记录下它们的特征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两种:一是取样器取样法;二是目测估计法C.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D.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C【检测】下图为“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装置的花盆壁C与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B.
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小动物趋光、趋热、趋湿的习性采集C.
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小动物进行采集D.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小动物可放入70%的酒精溶液中B【检测】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为此他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取样器,取样后,分别统计小取样瓶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根据你的理解,该同学调查的目的不可能是调查该池塘()
A.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
B.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
C.可能存在的食物链
D.常见的小动物类群C【检测】若完成统计和分析后,发现小动物还存活,不能再放入70%的酒精溶液中,为保护生态环境,应
。放回原地第2节群落的主要类型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群落类型的确定依据(1)丰富度:群落中的物种数量。(2)占优势的物种:不仅在群落中数量多,更重要的是对群落的影响大。1.群落外貌:群落的外部形态,是群落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2.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生物群落的分类生物群落自然生物群落人工生物群落陆地生物群落水生生物群落森林生物群落草原生物群落荒漠生物群落淡水生物群落海洋生物群落湿地生物群落荒漠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荒漠生物群落1.外貌特征:砂砾裸露,植被极度稀疏2.环境条件:极度干旱区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3.群落特点:荒漠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群落结构非常简单物种少4.物种组成荒漠中的生物具有______的特性。耐旱(1)主要植物类型:仙人掌属植物、骆驼刺属植物等。仙人掌①具有肥厚的肉质茎,②叶呈针状,不发达;③气孔在夜晚才开放;加强对水分的储存减少蒸腾作用4.物种组成荒漠中的生物具有______的特性。耐旱(1)主要植物类型:仙人掌属植物、骆驼刺属植物等。骆驼刺植株才几厘米高(即④植株矮小),但根可长达15m(即⑤根系发达)减少蒸腾作用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2)主要动物类型:主要是爬行类、啮齿目、鸟类和蝗虫等①表皮外有角质鳞片减少水分蒸发⑤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③每天到阳光充足的地方,让身体暖和起来,待天热时退到地下等阴凉处保护正在发育的胚胎②蛋壳坚硬④大多数动物是夜行性的,白天炎热时不活动调节体温方式(变温动物)生活方式(恒温动物)减少水分丢失二.草原生物群落1.外貌特征:2.环境条件:3.群落特点: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草本植物如地毯般铺向天边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区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草原上的植物往往叶片______,表面有_____或_______,能____________。4.物种组成
各种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占优势,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________,_______非常少见;耐寒(1)主要植物类型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灌木丛乔木狭窄茸毛蜡质层抵抗干旱由于____,在草原上,______和_________非常少见;稀树干草原上,生长着伞形树冠状乔木,动物主要以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为主;(2)主要动物类型草原上的动物大都具有_____或_________的特点;挖洞快速奔跑缺水两栖类水生动物斑马长颈鹿狮子三.森林生物群落1.外貌特征:2.环境条件:3.群落特点:树木繁茂,树冠遮天蔽日森林分布在_____或________的地区。湿润较湿润动植物的种类多,群落结构_________且_________。相对稳定非常复杂针叶林阔叶林热带雨林4.物种组成森林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森林中______(阴生/阳生)植物多居上层,能吸收比较强的阳光;林下光线相对较____,在热带雨林中,林下几乎都是______光,仅有稀疏的光点和光斑。所以,三七、人参、黄连、半夏、贝母以及某些蕨类、苔藓等_____(阴生/阳生)植物生活在林下。乔木(1)主要植物类型灌木草本藤本植物阳生弱散射阴生【思考】阴生植物怎么适应在弱光条件下生存?阴生植物的茎_____,叶____,细胞壁____,机械组织______,但叶绿体_______、呈_______,因此这类植物适应在_____条件下生存;细长薄薄不发达颗粒大深绿色弱光(2)主要动物类型森林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
和
,_______和_______的动物种类特别多,如长臂猿、松鼠、蜂猴、犀鸟、避役和树蛙等;树栖攀缘食物栖息场所?问题探讨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的雪山、草地、森林、河流,静静地展示着原生态的美。20世纪,因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草地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我国政府已经建立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启动了多项保护措施,退牧还草是其中一项。现在,三江源的生态环境正在好转。三江源草地
从群落外貌看,森林里树木繁茂、树冠遮天蔽日;而草原上密布草本植物。从群落结构看,森林在垂直方向上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表层等,在水平方向上镶嵌性不明显;草原的垂直结构不如森林的明显,也有草本层、地表层等,但草原在水平方向上往往呈现镶嵌性。
年降水量是决定一个地区的群落类型是草原还是森林的关键因素。在年降水量低的半干旱地区,如果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应退牧还草,不宜植树造林。讨论:1.森林和草原在群落外貌和群落结构上有什么不同?2.为什么不在退化的草地上植树造林呢?
森林、草原、荒漠这些自然群落在陆地上的分布是______的,比如我国东部湿润地区往往随处可见_____;在中部内陆半干旱区分布有大片的____;再到西部干旱区则出现__________;有规律森林草原荒漠群落四.自然群落分布的规律性思考·讨论五.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1.在荒漠群落中生活的生物,具有哪些适应群落环境的共同特征?在草原群落中生活的生物又有哪些适应群落环境的共同特征呢?2.假如将森林中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群与草原上善于奔跑的动物种群对调,对这些种群来说有什么影响?
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例如,植物的叶不发达,以减少蒸腾作用;根很发达,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等等;动物的皮肤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大多数动物是夜行性的,在白天炎热时不活动;一些动物的排泄方式可以减少水分的丢失等等;草原上植物的叶片比较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动物大都擅长挖洞穴居或快速奔跑。对调的种群因为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可能会迅速衰退,并最终消失。思考·讨论五.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3.结合你们在学习“群落的结构”时对群落中生物生态位的分析,说一说不同物种之间是如何彼此协调、共同生活在一起的。
群落中的不同生物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建立联系,并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从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群落这一有机整体。例如,森林中的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庇护,一些植物则依赖动物传播花粉和种子;植食性动物可减少占优势的植物的数量;肉食性动物通过捕食植食性动物,避免过多植物被采食等等。思考·讨论五.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4.天山山脉沿东西向横贯我国新疆中部,很多山峰海拔高度超过4000m。如果你有机会从天山北麓的奎屯登山,从山脚到山顶,你可以依次看到荒漠、草原、森林、草甸等群落类型。研究表明,这些群落类型千百年来基本不变。类似的群落在垂直高度上的分布,是有共同规律的。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着不同的群落类型,可能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这与我国东、中、西部群落类型的分布规律有哪些相似之处?
可能受到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与我国东、中、西部群落类型的分布是类似的。我国东部湿润地区分布有森林生物群落;中部的内陆半干旱区分布有草原生物群落;西部干旱区分布有荒漠生物群落。五.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1.生物对非生物环境的适应群落类型受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很大;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物种能够形成群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分温度它们都能适应所处的非生物环境2.生物对生物环境的适应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从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杂的种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机整体维持种群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六.群落的更具体分类
森林、草原、荒漠每一类群落又都可以分为更具体的群落类型。例如,我国典型的森林类型又可以分为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热带雨林等。
同样都是森林群落,在不同的森林类型中,生物适应群落的特点完全相同吗?思考·讨论
不同森林群落中植物对环境的适应1.这两类群落在物种组成、垂直结构上有哪些不同?
热带雨林的物种丰富,物种主要是适应热带地区环境的植物和动物,群落的垂直分层结构明显,乔木就分几个层次,乔木层之下还有灌木层、草本层;藤本植物非常发达。
落叶阔叶林的物种数量较热带雨林的少,物种主要是适应温带地区环境的植物和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不如热带雨林的复杂。2.这两类群落中的植物在适应环境方面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热带雨林的植物适应了高热湿润的环境。植物大多是常绿的;乔木高大,只在树顶形成树冠;林下植物一般具有巨大的叶片,能充分利用林下有限的光照;一年四季都有开花、结果的植物,风媒花少,虫媒花多,果实鲜艳多汁,吸引动物为其传播种子;植物的芽无鳞片保护;落叶阔叶林中的植物适应了北方四季分明的气候和环境。植物不是常绿的,夏季枝叶茂密,冬季树叶枯落;乔木高大,树冠发达;很多植物在春季展叶前开花,一些林下草本植物在秋季落叶期生长、开花、结果;多数是风媒花,不少植物的果实有翅;植物的芽具有鳞片,树皮厚,以适应冬季的低温环境。思考·讨论
不同森林群落中植物对环境的适应3.在两类群落内,阳光、通风等条件有哪些不同?林下的各类生物又是怎样适应各自群落内环境的?
群落中的生物都有适应各自环境的特征。在热带雨林内,由于林下缺少阳光,空气流通不畅,因此,林下植物多具有很大的叶片,能充分利用有限的阳光;风媒花少,虫媒花多。落叶阔叶林内,在乔木展叶前或落叶后,林下阳光充足,因此很多林下植物借此机会迅速生长、开花、结果;落叶阔叶林内通风好,多数是风媒花。思考·讨论
不同森林群落中植物对环境的适应1.湿地生物群落
在沼泽、河流、湖泊等地,还有湿地生物群落。湿地生物群落中的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常见的有芦苇、香蒲、黑藻、金鱼藻等植物,以及鱼类、两栖类、鸟类等动物。七.其他群落类型2.海洋生物群落
在海洋中,数量众多的微小浮游植物,浅海区生长的大型藻类(如海带、裙带菜等),以及种类繁多的动物,它们共同构成海洋生物群落。七.其他群落类型【拓展应用】农田中的生物形成人工生物群落,为什么说它是群落?它与森林、草原等自然生物群落有哪些不同?如无人工干预,农田生物群落能长期保持农田的特征吗?
农田中生活着多个生物种群,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直接或间接地联系着,共同构成了有序的整体,即农田生物群落。
农田生物群落属于人工生物群落,与自然群落相比,人工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较低,群落结构简单,易受外界影响,需要人工干预才能维持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
如果没有人工干预,农田生物群落不能长期保持农田的特征。【检测】关于群落的类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各地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其成因与气候、地形及其他环境条件存在差异有关B.就森林群落而言,我国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热带雨林C.斑马、长颈鹿、狮子主要生活在森林生物群落中D.仙人掌属植物和骆驼刺属植物均为荒漠生物群落的优势植物C【检测】下列关于不同群落中的动物,说法错误的是()A.荒漠生物群落中的动物主要是爬行类、啮齿目、鸟类和蝗虫等,其中有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B.湿地生物群落中动物种类十分丰富,主要有鱼类、两栖类、鸟类等C.森林生物群落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场所,树栖和攀缘生活动物种类特别多D.森林生物群落中的动物由于环境的影响,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D【检测】不同群落类型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不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苔原植物非常矮小,常匍匐生长或长成垫状B.湿地生物群落中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两栖类动物都比较多C.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藻类以及微小的浮游植物D.沼泽里的植物茂盛,一般是灌木偏多D【检测】如图为某一个足够大的山体,从山麓到山顶的生物群落的结构和该山体基带所在的地带到极地的生物群落的结构比较示意图,对该图的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图中X表示群落的水平结构,图中Y表示群落的水平结构B.该山体的垂直结构和其相应的水平结构具有相似性C.
图X中从上到下、图Y中从左到右构成生物群落结构的种群数目增多D.影响图X所示结构的因素是温度,影响图Y所示结构的因素是阳光。D第二章群落及其演替第3节群落的演替学习目标描述群落演替的概念。举例说出群落演替的类型。举例说出阐明群落演替的过程。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蜘蛛202种动物621种动物880种动物小草小树林几年后1909年1919年1934年1883年火山爆发形成了裸岩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群落的演替群落群落群落群落问题探讨表层为岩石或石砾,裸岩上没有任何生物。(1)裸岩阶段1.裸岩上的演替过程一、演替的实例
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于是,土壤颗粒和有机酸逐渐增多。(2)地衣阶段地衣:形态结构与功能
地衣=
藻类
+
真菌有机物水分、无机盐真菌菌丝藻类繁殖单位真菌的子实体藻类细胞真菌菌丝
在地衣开拓的基础上,苔藓便能生长起来。苔藓比地衣长得高,更适应这里的环境,于是就逐渐扩展。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使岩石分解,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3)苔藓阶段在土壤能保持一定水分时,草本植物的种子就能够萌发生长。竞争的结果是较高的草本植物逐渐占据了优势。这时,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这个地区。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越来越丰富,土壤的通气性越来越好。(4)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和小乔木开始生长。灌木比草本更为高大,剥夺了草本植物的阳光,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灌木的生长起到了遮阴、避风等作用,同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食物,于是成为很多鸟类的栖息地。物种的多样化使群落的结构较为稳定,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5)灌木阶段
在灌木群落所形成的湿润土壤上,各种乔木的种子萌发出来,乔木比灌木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因而最终占据了优势,成为茂盛的树林。树林的形成进一步改善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的更加丰富多样,于是,群落演替到了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6)乔木阶段1.光裸的岩石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地衣被苔藓取代了吗?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思考.讨论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结果逐渐取代了地衣;*这里的取代指的是优势取代,即优势种的更迭,地衣不一定消失;3.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4.灌木逐渐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的原因是什么?
能找到;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思考.讨论灌木比草本植物更加高大,“剥夺”草本植物的阳光,逐渐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裸岩阶段总结1.在光滑的裸岩上长出森林,大约经历以下几个阶段:①裸岩阶段;②地衣阶段;③苔藓阶段;④森林阶段;⑤灌木阶段;⑥草本植物阶段。演替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⑥→⑤→④C.①→②→③→⑤→④→⑥D.①→②→④→③→⑤→⑥B牛刀小试
如果一块农田弃耕了,演替会如何进行?讨论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小灌木灌木丛乔木林思考:所有弃耕的农田都能演替成树林吗?1.从演替的起点来看,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有什么不同?这两种演替还有哪些差异?①从演替的起点看:
裸岩上的演替是从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后来植被彻底消失了的地方开始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是在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思考.讨论②其他差异还有:裸岩上的演替速度慢,经历的阶段相对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废电池无害化处理承包服务
- 2025年度皮草产品售后服务合同范本
- The 2025 Optimove Insights消费者营销疲劳报告
- 2025年度房地产市场动态监测评估合同
- 2025年图形、图象处理设备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度二手车交易居间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大型体育赛事赞助商权益转让合同
- 2025年度企业安全协管员岗位职责合同
- 2025年度离婚后债务分配与财产分割协议书
- 成长记录幼儿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计划
- 加油站地罐交接及容积表关系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全册教案
- 班(组)战斗动作训练教案
- 唐河县泌阳凹陷郭桥天然碱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
- CBCC中国建筑色卡色
- 科研项目汇报ppt
- “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自查自纠报告范文(三篇)
- 上海市杨浦区2022届初三中考二模英语试卷+答案
- 公共事业管理案例
- 光伏电站小EPC合同模版
- GB 9706.202-2021医用电气设备第2-2部分:高频手术设备及高频附件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