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所所长陈彦:按需出版印刷新挑战新机遇_第1页
中印所所长陈彦:按需出版印刷新挑战新机遇_第2页
中印所所长陈彦:按需出版印刷新挑战新机遇_第3页
中印所所长陈彦:按需出版印刷新挑战新机遇_第4页
中印所所长陈彦:按需出版印刷新挑战新机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今天的社会舆论将图书出版推到了可谓内困外交的境地。过去说起出版人,大家会投来尊敬羡慕的目光,今天你说你还在做图书出版,可能这样的目光少了,更有甚者会担忧地问你:现在看书的人少了吧?于是我们不禁要问,传统出版怎么了?高成本的试错与筛选

从传统出版的方式而言,一本图书是否能真正受到市场和读者的喜爱,往往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此传统图书出版圈内人有一个默契的说法,叫试错。随着今天市场竞争的激烈,成功销售概率下降,造成过去可以承受的试错成本,今天变得越来越高。这是因为,用传统印刷方式,其相对较高的固定成本,使得图书的印刷册数往往从

3000

册开始起印,就是这个起印量,我们被迫多印了图书,由此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库存,并占用大量资金,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据统计,2010

年全国图书总印数

71.71

亿册,而与之对应的库存也高达

53

亿册(737.80

亿元),库存数量逐年递增。传统出版方式的第二个问题是高昂的筛选咧咧,我发现我的耳朵只能听到一点点声音,而当她粗暴的掀开我的被子我只能成本。首先传统的出版模式,出于经济成本的考量,使得一些小众但很有价值的著作无法出版。一些学术著作可能全球范围内只有几个顶尖的学者可以看懂,而传统的出版模式恰恰放弃了重要精英文化。从成本角度进行筛选,实在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无奈。另外,据统计,每年出版的新书中有

55%成为绝版书退出流通领域,而其中不乏智慧与有价值的作品,一方面是求知者求而不得,另一方面又是心血之作默默退出流通。这些内容资源的沉默,造成极大浪费,令人惋惜。纸质出版还有需求吗

新的东西总是吸引人的眼球,新的出版模式也是如此。在电子出版、移动阅读面前,传统的纸质出版显得那么不合时宜,甚至被打上了落伍的标签,但我想其实大可不必用不要问我们会做什么,要问读者需要什么这样的视角来审视图书出版。时至今日,纸质出版仍然是人类最重要、最主流的知识传递方式。以下一些调查结果和专业人士的言论可以验证这一点。

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各种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纸质书的阅读量增加却较为缓慢;琼咧咧,我发现我的耳朵只能听到一点点声音,而当她粗暴的掀开我的被子我只能甘兹库尼中心最新调查:在

1200

名有亲子阅读经验的家长中,大部分人认为,纸质书仍然是他们与孩子的阅读偏好;今年

3

月,《环球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读精美纸质书的人更出众》的文章中提到,在美国推出的村上春树《1Q84》精装本,一共卖出了

9.5

万册,电子版只售出了

2.8万套;我个人认为,在可以看见的将来,纸质书和电子书会并存。有的出版社强行往电子出版转型,我认为是错误的。只要有需要,我们就应继续提供高质量的纸质书产品。爱思唯尔工程和计算机出版总监本·德恩。不能放弃的纸质出版应该怎么做

是的,纸质图书的出版依然是现阶段主要的出版形态,但我们也许真的不能用过去的方式来做图书了,我们需要更加灵活、更加低成本的方式展开。首先,我们应该认真地识别长版图书与短版图书。

第一,善待长版图书。此类图书带来稳定的收入与收益,使用传统印刷应该是最经济的生产方式,应将这试对了的战果继续扩大与做好维咧咧,我发现我的耳朵只能听到一点点声音,而当她粗暴的掀开我的被子我只能护。

第二,实现短版图书。从二八原则看,20%的图书带来了

80%的利润,而

80%的书只带来了20%利润,因此也许有

80%的书都多印了!这些多印了的图书如果得到有效的控制,将为出版企业带来一个新的利润空间,也使得试错成本革命性地降低,从盲目试错走向理性试销。我们应该多问问自己,许多在

2000

份~3000

份左右起印量的图书,如果不考虑起印量的问题,其合理的印数应该是多少?

另外,对于前面提到的短版、绝版图书,如果有一种低成本的生产方式,能使得我们沉默的内容资源成倍地传播,不仅拯救了许多的心血之作,又将会创造出新的商业价值通过断版、绝版图书的资源释放,激发出长尾的商业效应。

第三,由于技术突破带来的行业革命,我们需要重新回到原点思考:出版是什么?出版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内容的发行与传播。传统的做法是先印刷后发行,但数字印刷可以实现先发行后印刷,也就是数据文件先分发到各个按需印刷的分印点,然后根据需要和订单,就近进行相应的印咧咧,我发现我的耳朵只能听到一点点声音,而当她粗暴的掀开我的被子我只能刷,这是对传统的图书印刷模式的颠覆。为解决目前图书市场存在的库存积压、回款困难、物流成本高、秩序混乱等问题。技术推动行业变今日之按需印刷

从有技术风向标之称、全球最大规模的印刷展德鲁巴

2012

展会上,可以看到以喷墨技术为代表的按需印刷发展已经日趋成熟,得到业界追捧。喷墨数码印刷机在朝着更大的印刷幅面、更快的印刷速度、更低的成本进行突破。在按需出版印刷这条路上已经不乏探索者与成功者。例如,2011

年,美国有

110

万种图书印刷发行,同比

2010

年出现了

69%的下降。而2011

年的美国使用按需印刷方式出版的图书同比

2010

年上涨

6%,达

34.71

万个品种。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不同背景的企业投入到了这场变革之中,可喜的是从商业角度看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成功。例如:出版服务旗下的按需出版闪电源、出版发行企业代表江苏凤凰出版传媒等。按需出版印刷设备之外的成功要素按需出版印刷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构建的过咧咧,我发现我的耳朵只能听到一点点声音,而当她粗暴的掀开我的被子我只能程中,设备只是其环节之一,还需要从整体构建入手,突破传统思维。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注意的。

建立适合企业的内部

ERP

系统,保证读者从下订单到收到书籍的时间最快。应用云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云技术再加上数码印刷系统的不断完善,时间效率远远超过了采用先生产、再销售的传统模式的综合效率。数据库系统是按需出版系统的基础,存储的内容和应用方式决定着整个系统的未来。

探索按需出版的商业模式。按需出版是对行业商业模式的重构,是对行业生态的重构,将涉及内容生产方式、印刷技术、信息技术、发行方式、营销方式、服务方式、业务管理方式的重构。需要更加开放的思路大胆探索。

培养印刷行业的

IT

人才。按需印刷要想成功,一定要拥有

IT

技术。无论是网站,还是数据库,抑或是云技术,都需要

IT

技术的支撑。另外,从行业角度看,应鼓励高校开设相关课程满足按需出版的社会需要。咧咧,我发现我的耳朵只能听到一点点声音,而当她粗暴的掀开我的被子我只能

政策环境。给予政策支持,探索有利于按需出版的版权管理制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解决按需出版的版权管理问题。从行业角度,各出版机构应寻求一种机制打破出版资源内容孤岛,用合理方式,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高信任度的产业环境,降低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