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事法律行为案例1、甲系一浙江货车雇主,某日雇司机从浙江运货至上海,后空车回浙江,同乡乙请求搭便车,甲许之。途中货车发生交通事故,与丙所驾驶之车相撞致乙受伤。交警认定,甲与丙各负一半事故责任,乙物责任。乙起诉甲要求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损失。案例2、中学生刘某放学回家途中,见一老人在路边晕倒,而周围人皆冷眼旁观,置之不理,于是急将老人送到医院,花去医药费和交通费200元。但是,老人仍然没有被挽救过来,很快离开了人世。其后,刘某对张某的儿子要求这部分费用。但是,张某之子认为,刘某只是小孩子,根本没有能力对老人予以救助,从法律上讲,其是限制行为能力人,没有资格成为管理事务的主体,所以,也就没有资格要求支付管理费用,而且,现在老人已经去世,其救助也没有产生利益,所以,自己不应当承担任何责任。案例3、甲今年17岁,系在校学生,其父为了方便甲的学习,特地为其在学校附近购买了一套住房,后甲将其中的两间出租给已工作的同龄人乙,并征得其父的同意。其后,因为乙拖欠房租,经甲催告多次,仍未支付。于是甲宣布要解除合同。乙认为,甲限制行为能力,催告无效,解除也须经过法定代理人的同意。第八章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概述(1)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依其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引起民事法律关系设立、变更和终止的行为。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1、民事性;2、表意性;3、目的性;4、设权性;5、事实性;民事性民事性,即民事法律的主体是民事主体,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实施民事法律的目的应于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这点把民事法律行为与行政法律行为、刑事法律行为等区别开来。[返回:民事法律行为]表意性
表意性,即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意思表示是指欲使法律效力发生的意思,又称为效力意思或法律行为意思。在民事法律行为中,有以一个意思表示而构成的,如遗嘱,有以相对的两个意思表示而构成的,如订立合同,也有由两个以上同方向的意思表示而构成的,如合伙协议。这点把民事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容许行为、侵权行为、违反债务行为等区别开来。[返回:民事法律行为]目的性目的性,即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是以设定、变更或终止一定的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这种目的性仅指当事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追求的法律后果,而不包括其动机。这点把民事法律行为与侵权行为、事实行为等非表意行为区别开来。[返回:民事法律行为]设权性设权性,即民事法律行为依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1)一切法律效力的发生,为法律所赋予;(2)因民事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效力,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然而无论当事人内心的意思如何,在未表示于外部以前,法律上不产生任何效力;反之,当事人如无内心的意欲,而于外部为表示行为时,即非真意的表示行为,是否应依其表示而发生法律效力,是当意思自治与保护交易安全如何协调的问题。(3)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是基于当事人意思表示的内容决定;(4)由民事法律行为所发生的法律效力,不必皆基于意思表示,只要其主要部分基于意思表示即可。[返回: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事实性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重要的民事法律事实,它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和终止。[返回: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概述(2)三、民事法律行为与相关概念的区别1、民事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2、民事法律行为与民法上的行为3、民事法律行为与准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规定客观上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1)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2)民事法律行为依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具有设权性的特点。而事实行为则仅依法律规定而直接发生法律后果。(3)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并不在于事实构成,而在于意思表示。而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能发生法律规定的后果。(4)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行为人必须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事实行为的构成则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返回:民事法律行为概述(2)]民法上的行为民法上的行为,是指民法上规定的,具有一定法律意义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民法上的行为,但民法上的行为并非仅指民事法律行为,还包括违约行为、侵权行为、事实行为等。[返回:民事法律行为概述(2)]准民事法律行为准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表意行为中除民事法律行为以外的其他行为。准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都是表意行为,行为人只有为一定的意思表示才能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二者非常相似,故准民事法律行为应准用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但二者仍有以下区别:民事法律行为在法律上的效果由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决定,而准民事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效果则依法律的直接规定而当然发生。准民事法律行为主要有以下种类:(1)意思的通知:指以一定的意愿为表意内容的准民事法律行为,如承认的催告与拒绝等;(2)事实的通知:指以通知对方或公众一定客观事实为表意内容的行为,如承诺迟到的通知等;(3)感情的通知:指以一定的感情为表意内容的行为,如被虐待或被遗弃的被继承人对有此行为的继承人的宽恕表示。[返回:民事法律行为概述(2)]第二节民事行为的分类甲与乙结婚后,向丙购屋,即受让其所有权,并设定抵押权于丁银行,担保购屋贷款。不久,甲发现该屋系属所谓的辐射屋,乃向丙为解除契约的意思表示。多年后,甲与乙妻不和,书立遗嘱将财产一半赠与某慈善基金会,试说明在本例题中共有多少法律行为,如何分类?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依据不同的标准,民事法律行为可以作不同的分类:1、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和多方行为2、有偿行为和无偿行为3、单务行为和双务行为4、诺成性行为和实践性行为5、要式行为和不要式行为6、主行为和从行为7、独立行为和附属行为8、财产行为和身份行为9、有因行为和无因行为10、生前行为和死因行为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和
多方行为(1)单方行为,又称一方行为,是指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其特点是,不需要他方当事人的同意就可以发生法律效力。出于对相对人利益的考虑,法律规定单方行为通常只在两种情况下出现:一是有关行为的后果仅使相对人取得权利而不使其承担相应义务的,如赠与行为。二是行为人依法或者根据合同而享有从事单方行为权利的,如撤销行为。双方行为,又称契约行为,是指由双当事人相对应的意思表示的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其特点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的意义不同,但彼此相适应,其意思表示包括了相反方向的要约与承诺。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和
多方行为(2)多方行为,是又称协议行为、合同行为、共同行为或多个法律行为,是指由两人皮上同一目的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其特点是,当事人为多数,且多数当事人并百对立而是并立平行。区别的法律意义在于:由于它们的成立要件不同,这类区分便于适用法律,判断有关行为是否成立,以及有关行为对哪些当事人具有约束力。[返回: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有偿行为和无偿行为有偿行为,是指根据民事法律行为享有某项权利而必须偿付一定代价的民事法律行为。其特点是,取得某项权利以偿付一定的代价为条件。无偿行为,是指根据民事法律行为享有权利而无需给付任何代价的民事法律行为。其特点是,一方当事人无需给付任何代价就可取得对方当事人的某项权利。区别的法律意义:(1)法律规定某些民事法律行为必须是有偿的或无偿的;(2)有偿行为应遵循等价有偿原则,否则有被撤销的可能;(3)由于无偿行为中承担义务一方未取得相应的代价,因此法律对他的注意义务规定较有偿行为轻,承担的民事责任也要轻。[返回: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单务行为和双务行为单务行为,是指一方当事人仅负有义务,而另一方当事人仅享有权利的民事法律行为。其特点是,一方当事人是权利主体,而另一方当事人是义务主体。双务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均享有权利或者都负有义务的民事法律行为。其特点是,一方当事人的权利正是另一方当事人所负的义务,双方当事人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区别的法律意义在于:双务行为具有单务行为所没有一些法律后果,如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履行抗辩权。[返回: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诺成性行为和实践性行为诺成性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实践性行为,是指除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以外,还须交付标的物始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区别的法律意义:认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成立及其成立的时间。[返回: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要式行为和不要式行为要式行为,是指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必须采取某种特定方法的民事法律行为。不要式行为,是指法律未规定,当事人也未约定采用何种方式的民事法律行为。区别的法律意义在于:确认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成立及其效力。[返回: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主行为和从行为主行为,是指在彼此关联的行为中无需相关行为存在就可以独立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从行为,是指在彼此关联的行为中从属于其他行为而存在的民事法律行为。区别的法律意义在于:从行为的效力依附于主行为,主行为未成立,则从行为无可成立;主行为无效,则从行为亦当然不能生效。[返回: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独立行为和附属行为独立行为,是指行为人凭自己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附属行为,又称辅助行为或补充行为,是指不具有独立的实质内容,而为他人行为效力完成的条件的行为,如同意。依附属行为而完成其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称为基本行为或待补行为。如法定代理人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的同意,为附属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为基本行为。区别的法律意义:独立行为只要符合法定的成立和生效要件,就能成立和生效;而附属行为是以基本行为的存在为前提,它不能脱离基本而成立和生效,而且只有基本行为不违反强行法规定时,附属行为才具有法律意义,即才能成立基本行为完成效力的条件。[返回: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财产行为和身份行为财产行为,是指以发生财产关系的变动为内容或目的的民事法律行为。财产行为可分为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物权行为是指以物权的发生、变更、消灭为内容的民事法律行为;债权行为是指以债权、债务的发生、变更、消灭为内容的民事法律行为。身份行为,是指以发生身份关系的变动为内容或目的的民事法律行为。区别的法律意义:由于身份行为的特殊性,许多国家或地区的民法对其作了很多与总则相异的特殊规定,因而在解决因身份行为引起的纠纷时,应优先适用这些特殊规定。[返回: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有因行为和无因行为有因行为,是指在财产给付行为中,以原因的存在为必要,若其原因无效则行为亦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如债权行为。无因行为,是指在财产给付行为中,不以原因的存在为必要,即使原因无效而其行为仍然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如物权行为、票据行为。区别的法律意义在于:确定该行为本身的法律效力。[返回: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生前行为和死因行为生前行为,是指其效力发生于行为人生前的民事法律行为。死因行为,是指以行为人死亡而发生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如遗嘱。区别的法律意义在于:死因行为非于行为人死后不生效力,且因其在行为人死后生效,利害关系人间易生争端,法律多设有特别规定,以确保行为人之真意得以贯彻。[返回: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负担行为,指以发生债权债务为其内容的法律行为,亦称债务行为或债权行为。负担行为包括单独行为即契约,其主要特征在于因负担行为的作成,债务人负有给付的义务。处分行为,指直接使某种权利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法律行为。处分行为包括物权行为和准物权行为(指以债权或无体财产作为标的之处分行为,如债权或著作权的让与、债务免除。)两者关系有三种情形: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并存者。如甲出卖某画给乙,并依让与其所有权的合意交付之。仅有负担行为而无物权行为。如雇佣、租赁仅有物权行为而无债权行为,若动产所有权的抛弃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
生效要件(1)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指某种行为因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而被视为的一种客观存在。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是指客观存在的民事法律行为因符合法定有效要件而取得法律所认许的效力。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既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同时又是有区别的。联系民事法律行为成立与生效的联系在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民事法律行为生效的逻辑前提。一项民事法律行为只有成立后,才谈得上进一步衡量其是否有效的问题。同时,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是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归宿。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欠缺有效要件而无效,就达不到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欲求的目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也就毫无意义。[返回: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区别(1)1、着眼点不同。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着眼于民事法律行为符合法定的构成要素,而在法律上视为一定客观存在;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着眼于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因符合法定的有效条件,而取得法律所认许的效力。2、判断标准或构成要件不同。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一般以意思表示为必要条件,而民事法律行为生效要件,则主要包括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自愿真实等。民事法律行为成立要件的欠缺是无法补救的,而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要件的缺陷有的是可以弥补的。区别(2)3、发生的时间不同。民事法律行为自具备法定构成要素时即为成立,自具备法定有效要件时生效。故民事法律行为有时成立与生效的时间是一致的,但有时是不一致的,如附延缓条件或附始期的民事法律行为。4、效力不同。民事法律行为成立即生效的,其当事人应受效力意思的约束,所负担的义务主要是约定义务,可能产生的民事责任主要是违约责任;民事法律行为成立后不能生效,或被撤销、或在成立之后未生效前,当事人所负担的义务主要是法定义务,违反了这种义务所产生的民事责任是缔约上的过失责任。[返回: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
生效要件(2)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一)民事法律行为成立要件的概念及种类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也称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或构成要件,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成立民事法律行为所必不可少的事实要素。可分为一般成立要件和特别成立要件。(二)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成立要件即一切民事法律行为依法成立所必不可少的共同要件。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成立要件。(三)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别成立要件即成立某一具体民事法律行为,除须具备一般成立要件外,依法还须具备的其他特殊事实要素,它是法律对于各种民事法律行为规定的特殊构成条件,如实践性行为以标的物的交付为特别成立要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要件(3)三、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一)民事法律行为生效要件的概念和种类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是指为使已经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能够按照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法律效果应当具备的法定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可分为一般生效要件和特别生效要件。(二)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生效要件即使已成立的法律行为能够按照意思表示的内容发生法律效果的普遍性的法律条件,是所有的民事法律行为发生完全效力所必须具备的共同条件。根据《民法通则》第55条的规定,一般生效要件有: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要件(4)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对于自然人而言,原则上自然人只能进行与其年龄、精神状态和智力程度相当的行为;对法人而言,法人只有在其目的事业范围内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才可能有效;此外,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还意味着对于处分性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必须对其行为所处分的对象具有相应的处分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为人表现于外部的意思与其内在意志相一致或相符合。3、不得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要件(5)不得违反法律,首先,不得违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的强制性规范;其次,在没有法律遵循的情况下,也不得违反国家政策的禁止性规定和命令性规范;再次,不得违反国家的指令性计划。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是指不违反公序良俗原则,即指民事法律行为在目的或效果上不得有损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和道德风尚,不得有损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不得有损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财产利益和人身利益。4、行为的内容必须确定和可能行为内容的确定,是指行为人行为时所预期发生的法律效果,在行为的当时就是明确的,或者尽管当时虽未明确,但依一定的标准是可以明确的。行为内容的可能,又称标的可能,指行为所规定的事项在客观上有实现的可能性。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民事法律行为是否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可以从行为的目的、标的、条件和方式四个方面考察。所谓目的违法,是指行为人主观上所要达到的法律上和事实上的效果违法,如出卖某项动产,其目的是销赃、逃避清偿债务。所谓标的违法,通常是指买卖、租赁、赠与、互易、使用借贷等转移物的所有或的行为中,标的物为禁止流通物或限制流通物,或法律和社会首先为认为是物的其他对象,或为当事人无权处分的物,如贩卖人口。所谓条件违法,是指行为内容中与目的、标的有实质性关联的权利义务事项和其他事项违法,如附不法条件的遗嘱行为。所谓方式违法,是指行为的方式将产生违法的后果,如不正当竞争。[返回: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要件(4)]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
生效要件(6)(三)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别生效要件民事法律行为特别生效要件,只是针对某些特殊的民事法律行为而言。这类特别生效要件根据其产生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约定生效件和法定生效要件。绝大部分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别生效要件都是当事人约定的,只有遗嘱的特别生效要件--遗嘱人死亡,才是法定的。对于有约定特别生效要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成立以后和特殊有效要件成就以前,即应得法律保护。第四节意思表示(1)一、意思表示的概念及构成要素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把进行某一民事法律和为的内心效果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达于外部的行为。
关于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是指构成意思表示所必须具备的事实要素。1、目的意思;2、法效意思;3、表示行为;关于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对于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学者们认识不一。德国学者认为,意思表示由目的意思、效果意思、表示意思、行为意思和表示意思五要素构成。台湾学者认为意思表示由三要素组成,但对于哪三个要素,认识不一:(1)刘清波:在《民法概论》中认为,是效果意思、表示意思和表示意思;(2)史尚宽:在《民法总论》中认为,是意思、表示意识与表示行为;(3)曾荣振:在《民法总整理》中认为,是目的意思、效果意思及表示行为。大陆学者也有不同意见:(1)张俊浩:在《民法学原理》中认为,是效果意思、表示意思、行为意思和表示行为四个要素构成;(2)董安生: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认为,是目的意思、效果意思和表示行为三个要素构成;(3)佟柔:在《中国民法学民法总则》中认为,是效果意思与表示行为二个要素。目的意思目的意思,是指民事法律行为具体内容的意思要素,它是意思表示据以成立的基础。不具备目的意思,或目的意思不完整,或者目的意思有矛盾的表示行为,不构成意思表示或民事法律行为。如遗产分配份额规定不明确的遗嘱文件,不构成意思表示,此类遗嘱应视为尚未成立。此种表示行为即使含有法效意思,实际上也无法履行。[返回:意思表示(1)]法效意思法效意思,是指意思表示人欲使其表示内容引起法律上效力的内在意思要素,即具有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法效意思虽然是以目的意思为基础,以目的意思为前提,在意思表示的过程中,行为人先有目的意思,其后才有法效意思,但法效意思与目的意思既不能互相替代,也不能互相融合。在表示行为如缺乏法效意思,尽管存在目的意思,也不能构成意思表示或民事法律行为,如不具有法效意思的家庭协议、社交性协议等均不构成意思表示或民事法律行为。因此,法效意思也是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返回:意思表示(1)]表示行为表示行为,是指行为人将其内在意志以一定方式表现于外部,并足以为外界所客观理解的行为要素。没有表示行为,即使有了内心效果意思,也不能将其客观化,而无法取得其法律效果。因此,表示行为是意思表示所必不可少的客观要素。[返回:意思表示(1)]意思表示(2)二、意思表示的类型1、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与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2、对话的意思表示和非对话的意思表示3、要式的意思表示和非要式意思表示4、明示的意思表示和默示的意思表示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等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是指对于特定人有表示力的意思表示,如订立合同的要约与承诺等。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是指有一般表示力的意思表示,如遗嘱、捐助行为等。在有相对人的双方意思表示中,相对人可同步受领意思表示的,为对话的意思表示,如口头或者打电话直接订立合同。在有相对人的双方意思表示中,相对人不可同步受领意思表示的,为非对话的意思表示,如由信函交往或者经使者传达而订立合同。[返回:意思表示(2)]要式的意思表示等要式的意思表示,是指法律上以特定方式为构成民事法律行为意思表示的必要者;非要式的意思表示,是指法律上不以特定方式为构成民事法律行为意思表示的必要者。明示的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以语言、文字或者其他直接形式表意方式表示内在意思的表意形式。默示的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以使人推知的方式间接表示其内在意思的表意形式,它包括推定和沉默。[返回:意思表示(2)]意思表示(3)三、意思表示的拘束力意思表示的拘束力,也称意思表示成立的效力,是指意思表示对于表意人在法律上的拘束力,其内容是表意人必须受其约束,非依法律,不得擅自撤回或者变更。1、无相对人意思表示的拘束力原则上从其成立时发生,但也有一些例外,如遗嘱只有在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2、有相对人意思表示的拘束力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必须向相对人实施才能成立。而相对人必须有受领能力,即能够独立有效的接受行为人意思表示的能力,否则意思表示无效。四、意思表示瑕疵甲在某海边有一别墅,乙再三赞羡其精致幽雅,实为度假写作之处。甲对乙说:今年夏天借给你用,内心实欠真意,乙明知(或不知)甲内心的真意。甲于诸友人中,与乙交情最深,欲赠某车,为避免人情困扰,乃与乙假装作成买卖。甲不知其妻已购买新出品的录影机,仍向乙订购一部。甲误认某木材可做大厦栋梁而购买,实则此该木材的品质可用于建筑普通房屋。甲于街上见一乞丐,欲赠百元,误取10万元支票交付之。甲受乙胁迫或欺诈,将其家传古玉贱卖于丙(知情或不知情),并即交付之。意思表示(4)(一)意思表示的欠缺意思表示的欠缺,也称非真意的意思表示,是指表示行为与效果意思不能平衡一致的情况。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1、心中保留2、虚伪表示3、错误
意思表示(5)(二)有瑕疵的意思表示有瑕疵的意思表示,也称非自愿的意思表示,是指一方以某种非法手段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思的表示。1、因诈欺而为的意思表示2、因胁迫而为的意思表示3、因乘人之危而为的意思表示心中保留心中保留,又称心里保留、意思保留或真意思保留,是指表意人把真实意思保留在心中,所作出的表示行为并不代表真实意思,所以,它是一种自知并非真意的意思表示。它必须具备以下要件:(1)一方当事人为内容有法律价值的意思表示并使人感觉其愿受表示意思的约束。若当事人明显无受法律拘束的意思,如预期他人不会相信其意思表示而为说大话,则不构成心中保留;(2)当事人表示的意思与内心效果意思不一致,如无赠与的意思而为赠与要约;(3)当事人认识到其真意思与表示意思不一致仍为意思表示。效力:1、单独虚伪表示原则上有效。我国《民法通则》没有规定心中保留。[返回:意思表示(4)]心中保留甲、乙兄弟二人,父死,分遗产不均,失和。某日,母病笃,召甲乙至其床前,泣告曰:你弟弟,素好艺术,可否将你所分得之A画赠与之。甲为安慰其母,即对乙表示愿意赠与该画,乙允受之,乙明知其兄内心实无赠画之意。试问:1、乙得否向甲请求交付A画?2、设甲当场交付A画时,乙得否取得所有权?3、设乙于受领甲交付之A画,恐甲于母殁后索回该画,即以20万元,让售于善意之丁,并已交付时,甲得向丁主张何种权利?虚伪表示虚伪表示,亦称谋虚伪表示或假装行为,它是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不表示内心真意的假装实施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它在非真意上与心中保留相同,而在与相对人通谋上,不同于心中保留。(1)须有意思表示的存在;(2)表示须与意思不一致;(3)表意人自己须对其意思与表示不一致有认识;(4)须有其非真意表示,与相对人通谋为之。[返回:意思表示(4)]效力:当事人间: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而为虚伪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于当事人间无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虚伪表示1、乙出卖某屋于甲,其后见房价高涨,意图避免甲之强制执行,与丙约定假装作成买卖,办毕所有权移转登记,并交屋与丙。试问:甲得向谁主张何种权利?设丙擅自将该屋让与售于善意之丁,并办毕所有权移转登记时,甲取得对丙主张何种权利?虚伪表示与隐常行为虚伪意思表示中,隐常它项法律行为,为隐常行为,通常适用关于虚伪意思表示的规定。甲出卖某地于乙,实际交易价格为1000万元,经公证人公证的买卖契约记载为700万元,其法律效果如何?设甲与乙其后办妥所有权移转登记时,其法律效果如何?错误错误,亦称法律行为错误或意思表示错误,是指表意人出于错误或不知,致使其意思表示与效果不一致的情况。错误与心中保留、虚伪表示在意思表示上都是非真实的,但错误是无意识的非真意表示,而心中保留、虚伪表示则是有意识的非真意表示。(1)有意思表示成立;(2)内心的效果意思与表示不一致;(3)表意人不知其内心效果意思与表示不一致;(4)错误无论何种类型,必须严重,即足以影响表意人决定为意思表示与否,判决错误的严重性主要依客观标准;(5)错误是由表意人自己的原因所致;(6)错误是否存在,以意思表示成立之时为决定标准。[返回:意思表示(4)]错误1、不知女友已与他人结婚而购买订婚钻戒。2、误真画为赝画而贱售之。误人主债务人的信用,而为保证误某人为儿时失散的生父而为扶养。欲赠A画,误说B画;赠与A画,误交付B画承揽粉刷他人围墙,因估算坪数错误,报价偏低传达意思表示致人,将出租A屋,误说为B屋因诈欺而为的意思表示诈欺,是指当事人一方故意编造虚假或歪曲的事实,或故意隐匿事实真相,使表意人陷于错误而为意思表示的行为。(1)有诈欺人的欺诈行为;(2)诈欺人必须有诈欺的故意;(3)须表意人因相对人的欺诈而陷入错误。(4)须表意人因陷入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错误与意思表示之间有因果关系;(5)诈欺行为必须达到有悖于诚实信用的程度。[返回:意思表示(5)]因胁迫而为的意思表示胁迫,包括威胁和强迫。威胁是指行为人一方未来的不法损害相恐吓,使表意人陷入恐惧,并因此作出意思表示的行为。强迫是指行为人一方以现时的身体强制,使表意人处于无法反抗的境地而作出意思表示的行为。(1)须胁迫人有胁迫的行为;(2)胁迫人须有胁迫的故意;(3)胁迫的本意在于对表意人的自由意思加以不法干预;(4)须对相对人因胁迫而实际上已陷入恐惧或无法反抗的境地;(5)须相对人因胁迫而为意思表示。[返回:意思表示(5)]
因乘人之危而为的意思表示乘人之危,是指行为人利用对方当事人的急迫需要或危难处境,迫使其违背本意接受于其非常不利的条件的现象。(1)须有表意人在客观上正处于急迫需要或紧急危难的境地;(2)须有行为人乘人之危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表意人正处于急迫需要或紧急危难的境地,却故意加以利用,使表意人因此而为意思表示;(3)须有相对人实施了足以使表意人在上述情况下为意思表示的行为;(4)须相对人的行为与表意人的意思表示之间有因果关系;(5)表意人因其意思表示而蒙受重大不利。[返回:意思表示(5)]意思表示(6)五、意思表示的形式意思表示的形式,又称民事法律行为形式,是指意思表示所表现的方式。1、口头形式:即用谈话的方式进行的意思表示;2、书面形式:即用书面文字进行的意思表示。可分一般书面形式和特殊书面形式。一般书面形式,是指当事人意思表示的文字记载形式,不须由国家有关机关认可。特殊书面形式,是指当事人意思表示获得国家有关机关承认的文字记载形式。具体包括:公证形式、鉴证形式、审核登记形式。意思表示(7)3、默示形式:即不通过语言或文字,而是通过积极作为或消极的不作为来进行意思表示。包括推定形式和沉默形式。推定形式,即当事人通过有目的、有意义的积极行为将其内在的意志表达于外部,从而使他人可以根据常识、交易习惯或相互间的默契,推知当事人已作出某种意思表示。沉默形式,即指既无言语表示又无行为表示的消极行为,在法律有特别规定或当事人有明确约定时,即可用作意思表示的方式。第六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无效与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不具有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行为,包括绝对无效和相对无效,即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这里所说的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是指狭义的即绝对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已经成立,但因欠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行为人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表示不能发生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行为。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可以因和赤人自愿的撤销行为而自始归于消灭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2)(一)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违法行为二者都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且这些法律后果并非行为人在行为时所期望的。二者区别在于:1、判定的根据不同。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判定依据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即以是否欠缺有效要件为判断标准;而民事违法行为判定依据是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即以是否违反义务而使他人民事权利遭受分割为判断标准。2、法律意义不同。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意义是不生法律效力,即行为人所为意思表示的内容在法律上不受承认;而民事违法行为的法律意义,是产生民事责任,即对行为人的法制制裁和对受害人的法律补救。无效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3)3、外观不同。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外观,属于已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而民事违法行为不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外观。4、法律后果不尽相同。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既可以全部无效,也可以是部分无效;而民事违法行为不可产生这样的法律后果。(二)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都具有民事法律行为的外观,都欠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除法律另有规定外,都应认为自始无效。二者的区别:无效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4)1、条件不同。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消灭,以撤销行为为条件。仅有可撤销的事由而无撤销的行为时,其效力不消灭;而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只要存在无效的理由,无论当事人是否主张无效,该行为当然无效。2、引起的原因不同。3、有权主张的人不同。4、能否主动宣告不同。对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人民法院应依法主动宣告其无效;而对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必须有享有撤销权的人提出了申请才可以对其予以撤销。5、申请确定无效的时间不同。对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申请不受时间限制;而对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应自行为成立时1年内申请撤销。无效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5)(三)无效和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1、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③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④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⑤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⑥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⑦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2、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①重大误解;②显失公平
欺诈、胁迫和乘人之危合同法第52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合同法第53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和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返回:无效与…(5)]效力未定的民事法律行为(1)二、效力未定民事法律行为(一)效力未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效力未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已经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当前不发生适合意思表示内容的法律效力,然而得因事后一定事实的发生而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1、效力未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已经成立,具有成立效力;2、效力未定的民事法律行为虽已成立,但因其欠缺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当前不发生适合意思表示内容的法律效力;3、效力未定的民事法律行为虽当前不发生适合意思表示内容的法律效力,但有发生效力的可能性,其能因事后一定事实的发生而发生其法律效力。效力未定的民事法律行为(2)(二)效力未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与类似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1、效力未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前者虽当前不发生符合意思表示内容的法律效力,但事后可因一定事实的发生而发生法律效力;而后者是自始确定无效的,也是永远当然无效的。2、效力未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前者得事后因一定事实的发生而发生法律效力;而后者则是因事后一定事实的发生而丧失法律效力。效力未定的民事法律行为(3)3、效力未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与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前者是一种欠缺有效要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只有待事后一定的事实的发生填补了其有效要件,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后者是一种具备民事法律行为一般有效要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所附延缓条件只是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加以限制,即以所附条件的成就与否作为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与否的根据。
效力未定的民事法律行为(4)(三)效力未定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1、民事行为能力的欠缺2、处分权限的欠缺无处分权人所为他人的物或权利的处分行为,一般不生效力,但经有权利人的承认,即可产生效力;当无权处分人在处分后取得处分时,处分行为也应溯及自始有效。3、代理权的欠缺无权代理(表见代理除外)的行为对被代理人不生效力,但经被代理人追认的,仍对被代理人生效力。4、债权人同意的欠缺债权人同意欠缺的情形较多。如债务人将自己的债务移转给第三人的行为,未经债权人同意的,对债权人不生效力;经债权人同意的,可以有效。效力未定的民事法律行为(5)(四)欠缺的补全效力未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因其成立时欠缺生效要件,当前不发生符合意思表示内容的法律效力,但如一旦欠缺要件补全,应溯及自始有效;如果其欠缺生效要件没有得到补全,为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欠缺补全的方式,可分为承认与特定事实两种。承认是指事后的同意,是一种补全相关行为所欠要件的单方法律行为,须向特定人实施,但依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生效。特定事实,如处分权欠缺时,处分人后取得处分权或处分人的地位与本人的地位集中于一人。三、民事法律行为被确认无效和被撤销的法律后果无效的民事行为绝对无效,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被撤销后自始无效,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被有权人拒绝追认或相对人撤销后也同样无效。(一)返还财产(二)赔偿损失(三)其他法律后果第六节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1)一、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一)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在意思表示中附设条款指明一定条件,把条件的成就与否作为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或终止的根据。(二)法律对附条件的要求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可以是事件,也可以是行为,但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
法律对附条件的要求1、必须是在行为时尚未发生的客观不确定事实。2、必须是当事人任意选择的事实。3、必须是合法的事实。4、条件所限制的是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终止。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2)(三)附条件的种类1、延缓条件与解除条件这是以条件成就的法律效力不同为标准而作的划分。延缓条件,是指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决定于所附条件的成就。待附条件成就后民事法律行为才开始生效。解除条件,是指决定民事法律行为效力是否终止的条件。待条件成就时该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即告终止。
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3)2、肯定条件与否定条件这是以某种客观事实的发生或不发生为标准而作的划分。肯定条件,是指以发生某种客观事实为其条件的内容,故又称积极条件。肯定条件可分为肯定的延缓条件和肯定的解除条件。否定条件,是指以不发生某种客观事实为其条件的内容,故又称消极条件。否定条件也可分为否定的延缓条件和否定的解除条件。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4)(四)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1、条件成就与否未定中效力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成就与否未定前,尚未发生民事法律行为上的效力。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成就与否未定之前,民事法律行为上的效力尚未消灭。法律保护当事人的“期待权”,禁止他人侵害。2、条件成就后的效力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起,发生效力。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起,丧失效力。[案例分析]期待权在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中,一方有希望在条件成就时取得权利;而在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中,因为条件的成就使民事法律行为失效,权利将复归于原权利人。这两种权利都是对将来的权利或利益的期待,所以学者将此两种权利统称为“期待权”。由于这种权利因条件的成就,将从不确定的权利变为确定的权利,并将给当事人带来利益,故法律保护当事人的“期待权”,禁止他人侵害。案例分析(8.5.A1)临江镇农民刘大江决定自己出资购进一套机器设备,办一个家庭塑料制品厂。因自己一时拿不出足够的现金,便向朋友王宏暂借人民币两万元。刘大江对王宏说,由于设备月内即可到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专业机械设备买卖协议典范版B版
- 2024实习职工入职合同
- 2024年专业商品混凝土物流服务合同版B版
- 2024年区块链技术应用研究与开发合同
- 2024年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协议
- 2024全新卖房协议合同下载
- 江南大学《产品设计1》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佳木斯大学《商务日语视听说1》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常用建筑材料供应协议模板一
- 2024专业离婚子女探望细则协议
- 公安机关内部控制建设问题研究
- 《高级维修电工培训教程》全套课件(完整版)
- 医院外来医疗器械首次接收测试流程图(最新可粘贴修改)
- 年晋升司机理论考试HXD1专业知识题库
- 苯氯苯连续精馏塔设计二设计正文
- 焊缝焊条用量的计算公式
- 浆砌块石施工方法
- 中耳炎病历(共6页)
- (推荐)浅谈初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策略
- 《说文解字序》及翻译
- 游戏风云:阿里云全球同服游戏方案全面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