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2节一、选择题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D)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解析]要全面理解内环境稳态的涵义。正常机体的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个范围内波动,这离不开机体调节及器官、系统的协调。稳态概念包括3个方面:机体调节作用;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内环境相对稳定。A选项中仅涉及pH相对稳定的原因,B选项恒定不变是错误的,C选项调节机制及协调活动的基础均是不全面的。2.从事养殖业的人员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大多数海产鱼类不能在淡水中生存,主要是因为在淡水中(B)A.氧气浓度较低B.不能维持体内水分平衡C.缺少食用的动植物D.二氧化碳浓度较高[解析]海水的无机盐浓度高于淡水,海产鱼类长期适应海水环境,细胞内无机盐浓度与海水浓度是相当的,若在淡水中生活,因细胞内液渗透压大于淡水而大量吸水,不能维持体内水分平衡而无法生存。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C)A.人体剧烈运动后,血浆的pH会明显下降B.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发生在人体的内环境中C.有三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D.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解析]人体剧烈运动后会产生乳酸,但由于乳酸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从而使血浆pH保持稳定,A项错误;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发生在人体消化道中,细胞内也存在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即细胞内蛋白质的水解),两者都没在内环境中,B项错误;直接参与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系统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C项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项错误。4.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A.人体的组织细胞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人的血浆pH<7,主要是由于血浆中有HCOeq\o\al(-,3)和HPOeq\o\al(2-,4)C.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要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共同完成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赖于蛋白质[解析]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和物质交换进行综合考查。A项正确,组织细胞可以与内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项错误,人体血浆的pH近中性;C项错误,组织细胞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主要与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有关;D项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赖于Na+和Cl-。5.如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A.就所含成分而言,乙比甲更相似于淋巴B.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C.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D.组织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进入甲[解析]题图中的甲为血浆,乙为组织液。血浆中有无机盐、蛋白质、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抗体等,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及含量与血浆相近,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注意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组织细胞代谢废物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乙)。6.(2023·陕西安康质量调研)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A.人喝醋后,血浆中的pH会明显下降B.内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等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解析]血浆中的缓冲物质有调节pH的作用,喝醋后,血浆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A项错误;内环境的成分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B项错误;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并不是保持不变,C项错误;内环境稳态失调,会影响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D项正确。7.人体剧烈运动以后,血浆中的pH变化及其原因是(A)A.pH略有下降,原因是骨骼肌无氧呼吸时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乳酸是酸性物质B.pH不变,原因是骨骼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不会进入血浆C.pH会升高,原因是骨骼肌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后与血浆中的Na+结合形成乳酸钠,乳酸钠是碱性的D.pH略有下降,原因是骨骼肌无氧呼吸的中间产物丙酮酸进入血浆[解析]人体剧烈运动,肌细胞由于缺氧而进行无氧呼吸,从而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浆,但因为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故在此种情况下,血浆pH略有下降。8.正常人的血浆pH通常为~,血浆pH变化不大的原因是(B)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A.① B.①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⑤[解析]血浆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一种相应的强碱盐组成的。血液中的CO2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O2排出体外,使血浆pH变化不大;当碳酸钠进入血浆后,可与血浆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使血浆pH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9.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C)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解析]根据稳态的定义可知;机体的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的共同调节下得以维持的。剧烈运动中机体产生的乳酸会使内环境的pH略有下降;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使从血浆进入组织的水分多于回流的水分,引起组织水肿;中暑是外界环境温度过高引起代谢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有关;佝偻病是机体缺少钙盐引起的。10.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其中①毛细血管壁、②红细胞、③血浆、④细胞内液、⑤组织液,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③和⑤的成分完全相同,都是一种盐溶液B.葡萄糖由③到达②的过程,依靠主动运输来完成C.②中的氧气到达④需要经过4层膜,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D.③与④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质而④中不含蛋白质[解析]③和⑤的成分有区别,③中蛋白质含量相对多;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红细胞中;血浆中含有大量的血浆蛋白,细胞内也有大量的蛋白质,如细胞质基质中的酶。因此A、B、D项均错误。11.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下列事实哪一项不是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C)A.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解析]本题以不同的实例来说明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改变过大,也会使这种稳态受到破坏。人屏住呼吸时,与外界环境不发生气体交换,从而使CO2大量积累在血浆中,刺激呼吸中枢,进而使呼吸加快,但不是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12.下列关于美国生理学家坎农对内环境稳态维持机制的解释,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B)A.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B.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依赖于体液调节D.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解析]坎农提出了内环境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二、非选择题13.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图中的_②③④___(填图中序号)构成内环境,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②③___(填序号)。_渗透压___、_酸碱度___、_温度___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_自由扩散___;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_三___阶段。(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②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③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___。(4)②中有HCOeq\o\al(-,3)、HPOeq\o\al(2-,4)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_pH___的稳定有重要意义。[解析]据图可知,①②③④⑤分别为组织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红细胞内液。(1)血浆、组织液、淋巴即②③④构成内环境,毛细主管壁细胞内侧接触血浆,外侧接触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③。细胞外液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个主要方面。(2)气体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3)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②与③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而组织液中一般不合大分子蛋白质。(4)HCOeq\o\al(-,3)、HPOeq\o\al(2-,4)等物质对于维持血浆pH的稳定有重要意义。14.(2023·陕西西安华清中学模拟)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稳态概念图,据图回答:(1)图中①、②分别代表_组织液___和_内环境(或细胞外液)___。(2)正常人血浆pH为~,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HCOeq\o\al(-,3)、HPOeq\o\al(2-,4)___等离子有关。(3)一个人长时间发高烧,会引起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主要原因是_体温过高使体内酶的活性下降___。(4)目前普遍认为_神经—体液—免疫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解析](1)据图分析,①与血浆的成分可相互渗透,说明①是组织液;②表示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2)正常人血浆pH为-,因血浆中含有HCOeq\o\al(-,3)、HPOeq\o\al(2-,4)等缓冲物质,可与进入内环境的酸或碱反应,使pH保持相对稳定。(3)酶保持活性需要适宜的温度,人长时间发高烧,会使体内酶的活性下降,新陈代谢减慢,引起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4)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15.为了研究血浆能否维持pH稳定,某同学将血浆等量分装到2支洁净的试管甲、乙中,分别测定pH并记录,再向甲试管中滴1滴1%的盐酸溶液,乙试管中滴1滴1%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1min,再分别测定pH并记录,观察各试管颜色变化。(1)试评价并完善此方案:_缺少对照。应再增设两个蒸馏水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组___(2)有同学猜想血浆通过缓冲作用来维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气体动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古代礼仪小知识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25版培训
- 幼儿园校外实践安全教育
- 急诊科病例讨论之一
- 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技能培训课件
- 挑战杯获奖创业计划
- 护理文书管理制度
- 心肺复苏救援知识
- 脂肪肝介绍课件
- 集团项目施工管理标准化指导手册
- 中药熏洗法(课堂PPT)
- 二氧化碳灭火器安全操作规程
- “四史”概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温州医科大学
- 装修材料购买合同范本5篇
- 急性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课件
- 写字楼能耗评估和节能降耗措施
- isbp745中英文版解析
- 学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 GB/T 22341.1-2008冲天炉第1部分:型式和基本参数
- GB 3163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珍珠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