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彭泽意在无弦-隐逸之宗陶渊明_第1页
第4课 彭泽意在无弦-隐逸之宗陶渊明_第2页
第4课 彭泽意在无弦-隐逸之宗陶渊明_第3页
第4课 彭泽意在无弦-隐逸之宗陶渊明_第4页
第4课 彭泽意在无弦-隐逸之宗陶渊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彭泽意在无絃—隐逸之宗陶渊明

一、陶渊明简介《晋书·隐逸传》说陶渊明“性不解音,而蓄琴一张,絃徽不具.每酒朋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这故事所指示的并不是一般人所谓的“风雅”,而是极高智慧的超脱。萧统《陶渊明传》说陶渊明又爱菊,“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盈菊……性嗜酒,造饮辄醉.”陶渊明是真隐士,也是大名士,是性情中人.诗文艺术是一个作家的表现心灵的外在形式,所谓文如其人。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的诗平淡自然、情韵淳厚,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倾倒了古往今来无数读者.自北宋以后,他在文学史的地位越来越高,影响极其深远.在中化文化史上,具有永恒的魅力。在当今生态失衡,人们向往思念大自然之美,回归自然呼声日益高涨的工业社会环境下,陶渊明的意义尤其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据说在日本有个统计,日本人最喜欢的中国古典诗人是陶渊明、李白、王维。陶渊明,字元亮,私谥靖节。一说名潜,字渊明,是江西九江县人(浔阳柴桑)。安徽大学吴孟复教授称江西历史上有三大诗人,陶渊明、黄山谷、陈三立。他们开创了田园诗派、江西诗派、同光体诗派。二、陶渊明的诗与文陶渊明的诗作,从题材、内容来说,大致可分为咏怀诗和田园诗两类.虽然都是五言诗,但在思想内容上显然有所侧重.教材20、22页所选两首,,一首即田园诗代表作,一首即咏怀诗

代表作他的咏怀诗(作表诗作有《杂诗》《饮酒》《拟古》《咏贫士》《读山海经》以及咏史等作品),表现了他从出仕到归田后的种种生活体验。这里有向往功名事业的远大抱负,“欲有所为而不能”的深深苦闷,安贫守道的清高志向,甚至除暴安良的强烈愤恨,隐含曲折地揭露了社会现实的污浊与黑暗从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来看,在咏怀诗方面,从《诗经·小雅》《离骚·九章》到《古诗十九首》到三曹、七子,特别阮籍、左思,早已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比兴象征的艺术,微言暗讽的技巧,或是寓言的结构,借古喻今的手

法,都可以左右逢源地得到借鉴。如果从一般的思想内容、语言词汇来说,取源更是宽广。《论语》《庄子》《史记》《汉书》等散文著作,乃至汉魏辞赋,小说异书,都无不可以取用。但在田园诗方面,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除了《诗经》的《国风·周颂》中有几首农事诗外,在陶渊明以前我们几乎很难找到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歌。也就是说,在陶以前的诗人们,几乎从来没有人想到在春种秋收、家长里短的平凡田园生活中和劳动中,还会有什么值得描写的东西。这种认为“田家语”不足以登风雅之堂的传统偏见,在钟嵘《诗品》中为陶辩护的话里有着非常清楚的流露。懂得了这个诗史的背景,我们就可以说,陶渊明几乎是在空白的荒

野里开辟了田园诗这个艺术的田地,独立地创造了田园诗的新形式,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因为陶渊明的田园诗最有创造性,所以他历来被视为隐逸诗人,或被称为“浑身静穆”的田园诗人。但他的咏怀诗足以证明他并没有心如古井完全忘却世事。这一点解放后的文学史家多引用鲁迅的一段话,他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至九》中说:“又如被选家录取了《归去来辞》和《桃花源记》,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但在全集里,他

有时也很摩登—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与悠然见南山的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人们常常把鲁迅这段话作为文学评论的一条标准,著名论断,其实朱熹对此早有议论,他说“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不觉尔。其露出本相是《咏荆轲》一篇,平淡的人如何说得出这样的言语来。”龚自珍进一步发明这层意思,写了三首绝句《舟中读陶诗》,其中一首:“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朱熹对陶渊明还有一个著名的点评: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所以高于晋宋人物。”明朝的袁宏道鄙视表面清高,实际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假道学先生,说他们“居朝市而念山林,居山林而念朝市,两等心肠,一般纠缠,一般俗气也”。而陶渊明不是假道学,而是真隐士。现在我们来具体分析他的作品:先说《归园田居》第一首。《归园田居》共五首,前三首都很有名,清新自然;第一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第二首: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第三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田园居》第一首可分为三个层次;前八句为一个层次,中间十句为一个层次,最后两句为一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写归园以前的情况。“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说自己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风度,生性所爱就是山水自然。这里的“俗”,主要是指士大夫们随俗浮沉的作风和官场的腐败庸俗习气。“韵”字很难用现代汉语的词汇来对应表达其意思,《大学语文》解释为“气质、性情”,还是勉强。

有如《老残游记》赞赏的谢灵运的“朔风劲且哀”的“哀”字。“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三十年,应为十三年之误。这两句写违反本性,误入官场时间之久。“误”字体现诗人对自己多年出仕的否定。“尘网”一是指官场的庸俗(红尘、俗尘),一是指仕途的险恶。“网”字比喻整个官场如同一张捕捉鸟兽的罗网。“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两句要结合”性本爱丘山“来理解。通过比喻,说明出仕如困樊笼,如入狭池。归隐则如鸟归旧林,鱼归故渊,两个比喻表现出诗人痛恨黑暗现实,追求自由生活的思想倾向。“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写诗人终于下定决心弃官归隐,躬耕自给。“守拙”似自谦,实乃倔强,有宁肯“守拙”,也不同流合污之意,隐含对热中巧宦,投机取巧者的蔑视。此八句自成一体,头二句从俗与性方面着笔,三、四句应第一句俗意,五六句应第二句性意,七八句写弃俗得性,一方面结束这一层次,收住归隐前之情事,一方面开启下一层次。第二层次,写归田以后的情事。“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家常话,语俗而意雅。“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绿荫花柳,前后映照,环境幽美宜人。这四句简述自家庭院风光,写近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景,见村落之依稀不明,炊烟之随风乱摆。“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写听到的声音,此四句皆为农村常见风物,洋溢着和平安宁,朴实亲切的生活气氛。“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由屋外写到屋内。前句写门庭萧寂,远离官场尘嚣;后句写室内闲静,无案牍之劳形。表现诗人不慕荣利,淡泊安静的个性和洁净光明,一尘不染的心地。这一层次写田园自然风光和生活气氛,也很有章法,先写近看,再写远望,再写听闻,最后回到室内,实际是由环境之美渐入内心之适意。最后一个层次只有两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前一句结第一层次,后一句结第二层次,“久”字应三十年,樊笼应羁鸟,“复得返”应少字,丝丝入扣,将全诗收住。返自然三字点题意,“归园田居”就是返自然。一方面指人由污浊的官场返回到秀美的田园,一方面指心由受羁绊转而获得了自由。《饮酒》诗共有二十首,其中最有名的是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在这首诗里,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境界是静穆的。他带着一种欣慰的心情想起自己虽然结庐人境,也居然能够避免那些官员们的高车驷马的喧扰,“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他用这两句含蓄而幽默的话总结了自己与上层社会的关系。“心远”是全诗的纲领。他在思想上远离了上层社会,上层社会自然也远离了他。以下,从东篱到南山,从低头到仰头,这顷刻间悠然自得的感受,通过凝视傍晚的山色和归林的鸟影,写出自己找到人生归宿以后的那种欣慰,闲适、宁静的心情,

写出和这种心情非常融洽和谐的生活境界。这虽然只是诗人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却很能表现他对高车驷马鄙视厌弃的鲜明态度。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这种静穆诗境中有淡然忘世的消极成份。学习这首诗,有一个字须加倍注意,即“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有的版本亦作“悠然望南山”。对此,苏东坡评曰:“‘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古人用意深微,而俗士率然妄以意改,此最可疾”。此评极是。因陶渊明本自采菊,无意望山。恰好举头望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意远。若又采又望,既采菊又望山,有意为之,则了无余蕴矣。

如“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见”字这里读“现”,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同义。王国维说得好,“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无我之境也”。此种无意为之的闲适颇有“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静穆悠远,自然真率。以前有一个文人用“悠然见南山”为下联,作了一幅集句联:“快哉遇北海,悠然见南山。”下面集中谈谈陶诗的艺术特点: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家特别推崇艺术上的自然本色美,陶之诗作之所以历来受到褒扬,主要是由于它们体现了自然本色美。结合这两首诗来说,这种自然本色美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真率、自然、平淡(或“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古人评陶诗,多以“真率”二字冠之,这是确切的。陶诗的真率,是他高洁人格的反映。朱熹说得好: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所以高于晋宋人物。”就题材来说,陶诗中所描写的田园生活,都是晋宋间没有的清新而独到的东西,都是他自己的真实感受,而这些感受,又都是如实地坦率地表露出来的。正是真实感情的毫不修饰的表露,使陶诗具有了亲切动人的内在力量,也就构成了自然本色美的感情基础。自然。感情不仅是诗的内容,而且是诗人创作的动力和谋篇布局、谴词造句的命脉。好诗都是感情自然流溢的产物。古人所谓自然天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陶诗之所以美,就在于它是真感情的自然流露。我们几乎看不到诗人的用力之处,看不到谋篇布局的匠心,看不到什么奇思妙想,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仿佛信手拈来,不思而得。但仔细体味,内中又有许多别人达不到之处。无论是高洁的人格,真率的感情,还是那淡雅的景致,亲切的口吻,都是一般人难以涉及的人生体味和审美情趣。正是这独到的体味和情趣的无雕饰流泻,才铸成了陶诗的自然之美。看不出艺术手段的诗,才是真正的好诗,这个道理,对陶诗来说,再恰当不过来说,再恰当不过了。上世纪二十年代温州师范有个叫蔡雄的学生认为诗以不落言诠、不著斧凿痕迹为佳。说谢朓“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二句,壮则壮矣,终不如陶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之为一片神行,不费气力。可谓发前人所未发。第二,情、景、理的有机结合。情景交融或曰借景抒情或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说的都是一个意思。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解析、鉴赏古典诗词的一把钥匙。王夫之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不会写景就不会写情。不能写出情寓于景的景语,也就写不出以景见情的情语来。景要服从于情并表现情。“情中景”是把客观景物化

景要服从于情并表现情。“情中景”是把客观景物化为主观的景;

“景中情”是把主观情感化为客观景物形象,使情与景互相渗透、依存。《饮酒》诗第五首前四句虽然是说理,但不是空洞的说理,而是让读者从主观之情“心远”中去领会“地自偏”的道理,解决身在“人境”这个大环境中而无“车马喧”的矛盾。“采菊东篱下”更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妙笔。结尾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是饱含说理色彩的直抒胸臆之笔。综观全诗,景中有情、情中有理,理贯通篇,情、景、理融为一体。

第三,语言通俗、流畅。陶诗能通过平实朴素的语言,将自己的真情实意自然地表达出来,这是陶渊明的真正本领。综观他的名作,既无深奥的典故,也无华丽的词藻,一切都明白如话,通俗易懂,但仔细琢磨,它的修辞、造字又是极有分寸而颇具韵味的。他诗中的铺排语很少,用典故也很少,渲染的形容词也少。“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这些诗句除了精选的名词、动词外,几乎看不到什么形容词,但谁会否认这些诗句鲜明的形象性呢。他的诗非常口语化,就像日常的大白话,但浅近而不单薄,淳朴而不粗糙。这是一种“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的艺术功力。朴素不难,朴素而又深切

则难;深刻不难,深入而又浅出则难。陶诗是真正达到了这种平中见奇,淡中有味,深入浅出的艺术境界,所以常常使人有咀嚼再三,方觉其味无穷之感。陶诗具有鲜明的独特风格,明净纯洁的犹如水晶,读者不难读出其高妙,但道出其所以然却不很容易。这是因为渊明的诗与文是他整个人格与思想的结晶,只有正确地把握这一点,并进而理解其与魏晋学风、士风与文风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阐述释他的诗文奥妙。在不具备如此高深的学力之前,我们只须记住三句话,也可以八九不离十的抓住陶诗的总体特征,这三句话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东坡语),这句评语被广泛引用,得到古今文论家的肯定。第二句话是“外枯内腴”;第三句话是“功夫深处却平夷”。另外读陶诗要能读出点味道来,欣然有会,还需要一定的年龄、阅历,这就不是我们在课堂、书本上做得到的。陶渊明的文章也很有名,传颂最广的是《桃花源记》和《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同学们已经学过,这里不再详谈,但需要注意两点:一、《桃花源记》既是纪实之文,又是寓意之文。最近一二十年来有些地方在发展旅游景点时都考证出自己的桃花源才是陶渊明名作的原型。我国有二十多处桃花源,江西、湖南、四川、安徽、浙江到处都有,实则陶文既是纪实之文,又是寓意之文,并不是实有其地。古代寓言文章很多,这类作品大抵取真人其事作影子,却又故意添造一些不同枝节,不欲读者去考证坐实。《红楼梦》如此,《桃花源记》更是如此。可惜后者文人学士未凿破文人故弄狡獪的混沌,在解释这类作品时,或转述其语,或发挥其意,或以假当真,坐实其地、其景、其物。在旅游资源开发热中,名胜古迹多有权属之争,考证名人名作以已意为进退。其结果不仅作品的深厚意蕴越来越缠夹不清,而且使经典作品日益粗俗化。桃花源不是一时一地的产物,它是陶渊明采用民间传说,友朋异闻,加上亲身经历,平生向往揉合而成的一个“理想国”。对《桃花源记》的原型地,用陶老夫子的读书诀“不求甚解“去品味或许最为恰当。二、《桃花源记》深刻的思想性,它实际上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农业社会主义“的理想模式。这个模式从《礼记》的大同理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到太平天国,到康有为——中国人在漫长世纪里一直未能放弃桃花源幻想。桃花源这个没有等级、剥削和血腥的伊甸园,一次又一次诱惑着灾难深重的中国人的心灵,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精神避难所。尽管有不少有识之士一次次怀疑桃源的存在,但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仍不愿打碎反而不断缝补着这个民族旧梦。这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决定的,中国人的文化精神,推导不出背弃桃源的结局。三、用形象来说明深奥的道理,即寓情于景。桃花源记并诗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wù)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归去来辞》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寔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翘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ying)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辞》是陶渊明从彭泽辞官后所写的一篇名文,第二年他又写了《归园田居》组诗,这一年陶渊明四十二岁。文和诗都是他出仕生活的结束,归田生活开始的名作,也是他对上层社会不满的自白。表现了他回归自然,反璞归真的喜悦心情。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称《归去来辞》为晋文第一,他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已,评价极高。如前节所述,陶渊明十三年的生活,是曲折复杂、充满矛盾的,也是相当痛苦的。他本来是“猛志逸四海”,愿意“大济苍生”的人。十三年来,他时而出仕,时而归隐。既在和东晋王朝对立的刘玄下面做过事,又在当时还拥戴东晋的刘裕下面做过事到头来,对两方面都完全失望了。总之,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而赋重铺陈。《归去来辞》赏析:一、主题思想。全文的主旨在最后一段,写他初到家时对未来田园生活的愿望。他想象的虽是未来的生活,但其中也融合了他青年时代的生活情趣,融合了他初次躬耕的生活体验。他的“息交绝游”,是想断绝和上层社会的联系,只和自己的亲戚、邻居的农民共乐田园的生活。“富贵非吾愿”,也是同样的意思。因为“帝乡不可期”,他不愿追求那渺茫的神仙世界,把未来的生活乐趣寄托在出游、耕耘、长啸、赋诗之中。结尾两句,点出他随顺自然、乐天知命的人生哲学,可以看出道家的哲学已经在他思想中有了重要的地位。返璞归真,崇尚自然,这既是陶渊明生活的准则,也是他创作的准则。

然而,仅仅认识到这一点还很不够。陶渊明不是像一般人那样观山川以悦目,他是把田园自然风光作为自己的精神归宿,是在看透了官场的腐败黑暗之后转向大自然而获得的一种觉悟。二、艺术特色。1、风格清新自然。汉魏六朝文风绮靡。陶渊明的出现无异于在花团锦簇中伸出一枝青枝绿叶,又好像在珠光宝气浓妆艳抹的贵妇人中走来一位不加修饰的清纯少女;2、想像丰富。作者既写眼前之境,也写想像之景,心中之景,未来生活的展望遐想。眼前之景,为目之所见,先有其景后有其文,文景相符,重在写真。心中之景,随心之所好,随情之所至,未必有其景,抒情表意而已;3、语言精美。诗句以六字句为主,间以三字句、四字句、七字句和八字句,朗朗上口,韵律悠扬。句中衬以“之”“以”“而”等虚字,舒缓雅致。有时用叠音词,音乐感很强。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多用对偶句,或正对,或反对,都恰到好处。描写和抒情、议论相结合,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时而议论,有景,有情,有理,有趣。东坡《哨遍·隐括〈归去来辞〉》全词如下: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归去来,谁不遣君归,觉从前皆非今是。露未晞,征夫指予归路,门前笑语喧童稚。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但小窗容膝闭柴扉,策杖看孤云暮鸿飞。云出无心,鸟倦知还,本非有意。噫!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亲戚无浪语,琴书中有真味。步翠麓崎岖,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观草木欣荣,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念寓形宇内复几时?不自觉皇皇欲何之,委我心去留谁计?神仙知何处,富贵非吾愿。但知登山临水啸咏,自饮壶觞自醉。此生天命更何疑,且乘流遇坎还止。

试将苏轼的《哨遍》同陶潜的“序”和“辞”加以对照,立即可以看出缩写的工力。这里想着重谈苏轼在缩写中如何既照顾“序言”,而又把重点放在“正文”上,不为“序言”多费笔墨。苏轼《哨遍》的第一句“为米折腰”显然是概括了正史本传上可靠的记载;而第二句“因酒弃家”则出自“序言”的“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至于第三句“口体交相累”,则从“序言”的内容一下过渡到了“正文”。真正做到了:抓住重点,照顾各方,高屋建瓴,一泻千里。南宋著名词论家张炎对于苏轼的缩写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东坡“哨遍一曲隐括《归去来辞》更是精妙,周(邦彦)、秦(少游)诸人所不能到。”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作为“田园诗人”鼻祖,陶渊明的文字语言朴素,自然优美,一反六朝时代追求华丽堆砌的文风,无论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对后代文学有很大影响。《五柳先生传》是他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一篇自传。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五柳先生的形象,正是陶渊明的自画像、夫子自道。“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他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而他竟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这就暗示他是一位隐士。“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地取了一个

字号。他不仅隐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字,用庄子的话说,“名者,实之宾也”,本就无关紧要。但为什么看中五柳树呢?也许他宅边并无桃李,只有这么几棵柳树,这与后面所写“环堵萧然”是一致的。他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这五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的色彩。以五柳为号也就显示了他的志趣。对他的名字作了介绍之后,接着写他的生活、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这是他最突出的地方。闲静少言是他的外在表现,不慕荣利,才是他的真实面貌。因为不追求荣利,他就无须奔忙,不用烦躁,自然也就闲,也就静,用不着喋喋不休。但这种闲静少言,并不等于他没有志趣他有三大志趣,读书、饮酒、写文章,可见他的志趣是高雅的。第一志趣读书。他虽然隐姓埋名,但与道家说的“形同槁木,心如死灰”并不一样。不过,他“好读书,不求甚解”,为什么不求甚解?这就与他的“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并不想“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既不追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有什么“会意”呢?没写。我们从陶渊明所写的《读山海经》、《咏荆轲》等诗作中可以想见。他从书中得到哲理,得到启示,对当时的混乱、丑恶的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人生有了更透彻的了解。但只能“会意”,不能言传,因而“闲静少言”。只是不说,不是不知。这使我们隐隐地感到五柳先生是一位有知识的人,也隐隐地感到那个社会对他的限制和迫害。第二个志趣饮酒。五柳先生“闲静少言”,但读书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说明他内心并非一潭死水,而是有波澜的。内心的波澜没有表现出来,却找到了一个使波澜平静的方法,这就是嗜酒。“嗜”字说明不是一般的小饮,而是“期在必醉”。尽管“家贫”,也没有改变这一嗜好,就因为在醉乡中可以使心灵的波澜得到平静。这是他在那种环境里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第三个志趣著文章。他著文章的目的是“自娱”,不是要给别人看,更不是要献给统治者,去求官得禄。这一点也说明了他内心的确有“会意”,有话要说的,只是不愿对别人说,写文章给自己看。“闲静少言”而又“常著文章自娱”,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他实际上是有痛苦的,但能从读书、饮酒、写文章当中得到解脱。对五柳先生的生活、志趣作了叙述以后,文章结尾也仿史家笔法,加个赞语。这个赞语的实质就是黔娄之妻的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两句话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这是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文章最后有两句设问的话:“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表明作者也很欣赏道家所鼓吹的无为而治的古代社会,但全文主要精神仍然是儒家的“独善其身”。全文二百多字,语言洗练,于平淡之中表现深刻的内容,这就是陶渊明诗文的一大特色。

王绩《五斗先生传》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于人间。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不择地斯寝矣,醒则复起饮也。常一饮五斗,因以为号焉。先生绝思虑,寡言语,不知天下之有仁义厚薄也。忽焉而去,倏然而来,其动也天,其静也地,故万物不能萦心焉。尝言曰:“天下大抵可见矣。生何足养,而嵇康著论;途何为穷,而阮籍恸哭。故昏昏默默,圣人之所居也。”遂行其志,不知所如。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三、最后的挽歌陶渊明《自祭文》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荐以清酌。候颜已冥,聆音愈漠。呜呼哀哉!茫茫大块,悠悠高畏,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犊,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为世珍,殁亦见思。嗟我独迈,

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寒暑愈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鸣呼哀哉!《挽歌》其一: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其二∶昔在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其三∶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祭文,向来都是生人写哭凭吊死者的。晋人狂放,喜爱给自己作祭文和挽歌,不但不以为嫌,反以此表示自己勘破生死的旷达清通。一时之间,此习蔚为风尚。如袁山松每次出游,都命左右随游者作挽歌,边游边唱。陶渊明在这《自祭文》外也作有《挽歌诗》。此文作于元嘉四年(427)九月,人常以为陶渊明卒于此月,但朱熹《通鉴纲目》说,他卒于此年十月,是文乃卒前两月,自觉身体衰微时所作。在这篇祭文中,作者对自己的生活情状、性格志趣和人生理想作了总结性的抒写。在作者看来,人要长有欢乐,必须乐天委分,也即顺应自然,只有顺应自然,才能做到赏不为喜、罚不为忧,享清明之心境而无物欲之牵累。

是带着这种通达的认识,他不骛外求,敛情抑性,专意于自然,于是负薪汲饮、耘耔繁育,在他皆有乐趣。同时,他能绝去世人常有的叹老嗟卑,现实地看待生命,勘破生死大关,以欣悦而又安详的心境,回归自然。本文在写法上也有自己的特色。受祭文这一体制的限制,通篇用了简短的四字句,杂以五字、六字、八字句,虽置辞简赅,但意象生动,含蕴丰富。且句中多次换韵,整齐中见变动,使文章显得潇洒飞动,这对传达作者淡泊的性情、高洁的人格无疑是很熨贴的。另外,本文情感之真朴,文风之茂实,也很有特色。陶渊明写了大量的田园诗,在这些作品中,他描写“躬耕自资”的乡居生活,讴歌大自然,这篇祭文虽与诗歌存有文体样式的不同,但它在抒情言志之真实、贴切和自然方面,与《归田园居》、《饮酒》等著名诗篇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昔钟嵘《诗品》称赞陶渊明“每观其文、想其人德”,本篇尤为亲切。《挽歌》以第三首最好。诗前半部分至“贤达无奈何!”气氛苍凉萧索,远不同于其后半部分的达观洒脱。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安德烈临死之前数日的状态。托翁说人临死前几天精神早已飞至另一个世界,与人们通常认知的世界唯一的联系不过是肉体的呼吸而已。托翁其时30几岁,不知此见解从何得来,然而大师早慧,非常人可测,容或有之,又或托翁大才,实有所据。

此诗前半凄索之氛围,大略可以看做陶令文学上之死亡,实是精神可控之时最后之抗争矣。结末六句,峰回路转,实为闻大道之胸襟之体现。上文所述,此诗至此恢复了前两首挽歌的豁达通脱。第三首通篇写送葬下葬的过程,突出写了送葬者。把墓地的环境、气氛写得历历在目,把送葬者的表现也写得合情合理。最后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意思是说人死后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把尸体托付给大自然,化作大山脚下的一抔土,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谁也无可奈何这样的命运。陶渊明这样豁达是空前的。四、陶渊明的典型意义关键词:士大夫的精神家园绅士农民不为五斗米折腰酒菊陶渊明活着的时候只以隐士名世,在他死后的一两百年中,他的文学创作没有得到高度的评价,这是因为他平淡自然的风格与当时崇尚的华丽绮靡、铺砌雕琢的文风不合。陶渊明去世后,他的至交好友、后来与谢灵运齐名的文坛领袖颜延之写了《陶征士诔》,给了他一个“靖节”的谥号,褒扬了陶渊明的品格和气节,但对他的文学成就,却没有充分肯定。陶渊明死后六十年,另一个文坛领袖沈约著《宋书》,把陶渊明归入《隐逸传》,对陶渊明的文学成就,只字未提。

到了梁朝,陶渊明有了两位隔代知音。钟嵘在他所撰的《诗品》中,称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但在评定品级时,仍只把陶渊明列入“中品”。另一个知音是昭明太子萧统,他对陶渊明的诗文爱不释手,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作传。《陶渊明集》是中国文学史上文人别集的第一部,意义十分重大。到北宋时期,陶渊明才真正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这地位一直保持到今天,并获得了世界的声誉。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或厌倦了官场之后,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借以安慰自己。

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进退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界。由于陶渊明的吟咏,酒和菊已成为他的象征。古代文人爱酒的不少,但能识酒中之深味的,从饮酒中体悟人生真谛的,陶渊明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酒和陶渊明的生活及其文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阮籍饮酒有以醉逃祸和借酒浇愁的意味,陶渊明则是追求酒所助成的物我两忘的境界。陶渊明写菊其实并不多,一共六处,但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太著名了,菊便成了他的化身,成了中国文学里象征着高情逸致的意象。

在酒和菊之外,陶渊明对“孤云”也有寄托:“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暖暖空中灭,何时见馀晖。”(《咏贫士》其一)陶渊明生前是孤独的,他的诗歌是一个孤独者的自白。他生命的光辉在他死后很多年才逐渐放射出来,“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梦李白》其二),杜甫的这两句诗用在陶渊明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隋唐以后越来越多的诗人喜欢陶渊明的诗文,对陶渊明的评价越来越高。初唐王绩是位田园诗人,他像陶渊明一样,多次退隐田园,以琴酒自娱。盛唐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对陶渊明十分崇拜,他在《仲夏归汉南寄京邑旧游》中写道:“赏读《高士传》,最佳陶征君,目耽田园趣,

自谓羲皇人。”李白更是仰慕陶渊明的人品和诗作,在《戏赠郑溧阳》中写道:“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李白那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思想,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中唐诗人白居易,非常敬仰陶渊明的为人。唐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离陶渊明的家乡浔阳很近。曾去拜访陶渊明的故居,写下了《访陶公旧宅》这首诗,颂扬陶渊明高尚的人格:

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呜呼陶靖节,生彼晋宋间。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阳山。夷齐各一身,穷饿未为难。先生有五男,与之同饥寒。肠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连征竟不起,斯可谓真贤。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每读五柳传,缅想心拳拳。昔常咏遗风,著为十六篇。今来访故宅,森若君在前。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慕君遗荣利,老死此丘园。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不见篱下菊,但余墟中烟。子孙虽无闻,族氏犹未迁。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

北宋欧阳修盛赞《归去来兮辞》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王安石曾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有诗人以来无此句者。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个而已”。苏轼在《与苏辙书》中说“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苏东坡一生把陶渊明当成良师益友,他极为喜欢陶诗,曾效陶体作“和陶诗”一百首,更仰慕他的为人。人贵真,诗亦贵真,诗真乃由人真而来,这就是陶诗具有经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由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在北宋文坛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极力推崇陶渊明,最终确立了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南宋辛弃疾在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中,把陶渊明引为知己。他的词作626首,其中吟咏、提及、明引、暗引陶诗陶文的有60首,几乎每10首词中就有一首与陶渊明有关。“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辛弃疾给予陶渊明千古一人的最高评价。此后元朝、明朝和清朝,直至现代,沿袭了两宋对陶渊明的崇高评价。陶渊明的不朽诗篇,陶渊明的伟大人品,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上世纪三十年代,陶渊明曾是一个热门话题,话题的中心是周作人。周作人从新文化运动的激烈趋新退隐后,大力提倡“闲适文学”,写了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