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气象学第一章_第1页
农林气象学第一章_第2页
农林气象学第一章_第3页
农林气象学第一章_第4页
农林气象学第一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辐射

根据计算,一年中整个地球可以由太阳获得6.5×1024J的热量。这是地面和大气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而来自宇宙其他星体的辐射能仅及来自太阳的辐射能的亿分之一,从地球内部传送到地面上的热量,也仅及来自太阳的辐射能的万分之一。这和来自太阳的辐射能比较起来,都是极其微小的。

第一节辐射的基本知识一、辐射的概念

辐射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辐射能的不同,在于电磁波的波长不同。0.4一0.76微米的波长,这部分称为可见光。1.定义:

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送能量,这种传递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辐射能的度量

(1)辐射通量

(2)辐射通量密度单位:J/m2•s或

w/m2

1cal/cm2•min=697.8w/m2

二、物体对辐射的吸收、反射和透射

设投射到物体上的总辐射能为Q,被吸收的为Qa,被反射的为Qr,透过的为Qd,则:

Qa+Qr+Qd=Q

(3)光通量密度单位:lxa+r+d=1

a、r、d分别表示物体对辐射吸收、反射和透射的能力。

物体的吸收率、反射率和透射率大小随着辐射的波长和物体的性质而改变。例如,干洁空与对红外线是近似透明的,而水汽对红外线却能强烈地吸收;雪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很大,但对地面和大气的辐射则几乎能全部吸收。

如果某种物体对各种不同波长辐射的吸收率都等于1,这种物体称为黑体。三、有关辐射的基本定律

1.基尔荷夫定律:

在一定温度下,任何物体对于一定波长的放射率和吸收率的比为一常数。

即er:kr=Er

结论:

1)放射能力较强的物体,其吸收能力也较强。

2)对于同一物体,如果在温度T时放射某一波长的辐射,则同时也吸收这一波长的辐射。2.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

E=σT4式中:σ为斯蒂芬--波耳兹曼常数,σ=5.67×10-8W/m2k4

3.维恩位移定律:

λmT=2897.8

物体的温度愈高,其辐射能力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愈短。-、有关太阳辐射的几个概念

1.太阳辐射光谱

太阳辐射中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

包括可见光(0.4~0.76μm),红外线(>0.76μm)和紫外线(<0.4μm),波长在0.15~4.0μm之间占99%以上。2.太阳常数

日地处于平均距离时,在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称太阳常数。用S0表示。第二节太阳辐射3.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sinh=sinφsinδ+cosφcosδcosω其中,φ-地理纬度,δ-太阳赤纬,

ω-时角。正午时:ω=0°则:h=90°-

φ+δ二、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太阳辐射光谱穿过大气层后:1)总辐射能有明显地减弱。2)辐射能随波长的分布变得极不规则。3)波长短的辐射能减弱得更为显著。1.吸收作用

①水汽

吸收最强的是在红外区

0.93~2.85微米之间的几个吸收带。最强的太阳辐射能是短波部分,因此水汽从进入大气中总的辐射能量里面所吸收的能量是不多的。据估计,太阳辐射因水汽的吸收可以减弱4-15%。(一)减弱方式:

②氧

能强烈地吸收波长小于0.26微米的远紫外线

③臭氧

主要吸收太阳紫外线,

④二氧化碳

主要吸收太阳红外线,这一区域的太阳辐射很微弱,被吸收后对整个太阳辐射的影响不大。吸收具有选绎性。穿过大气后的太阳辐射光谱变得极不规则。

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并不多,特别是对于对流层大气来说,太阳辐射不是主要的直接热源。

2.散射作用

①分子散射特点:散射质点的直径小于太阳辐射的波长。散射具有选择性。

散射能力与波长的关系:散射能力和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②粗粒散射

特点:散射质点的直径大于太阳辐射的波长。散射没有选择性,即辐射的各种波长都同样地被散射。例如当空气中存在较多的尘埃或雾粒,一定范围的长短波都被同样的散射,使天空呈灰白色。

以全球平均而言,太阳辐射约有31%因反射和散射回宇宙空间,24%被大气直接吸收,45%到达地面。

3.反射作用

,高云反射率约25%,中云为50%,低云为65%,稀薄的云层也可反射10%-20%。一般情况下云的平均反射率为50%-55%。

(二)减弱规律

1.

大气量(m)

m=1/sinh

太阳高度角(h)906030105310大气量(m)1.01.12.05.610.415.427.035.42.大气透明度

透过一个大气量的辐射强度与进入该大气的辐射强度之比。即当太阳位于天顶处,在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通量为S0,而到达地面后为S,则:

S/S0=P3.布格公式:Sm=S0Pm

式中,Sm-地面辐射通量密度,S0-太阳常数,P-大气透明系数,m-大气量。

可以看出,如果大气透明系数一定,大气量以等差级数增加,则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以等比级数减小。第三节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一、太阳直接辐射S’=Smsinh=S0Pmsinh

变化规律:

1.年变化

2.日变化

3.随纬度的变化4.随海拔的变化

2.散射辐射

散射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角及大气透明度有关。

①太阳高度角增大时,散射辐射增强;变化规律:

②大气透明度小时,散射辐射增强;反之,减弱。日变化和年变化与直接辐射相同。

3.总辐射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之和.

(1)日变化

日出以后,总辐射逐渐增加,到正午时达到最大值。(2)年变化

一年中,夏季最大,冬季最小。

(3)随纬度的变化

纬度愈低,总辐射愈大,反之就愈小。纬度(度)64504030200可能总辐射(kcal/cm2)105128148163172187有效总辐射(kcal/cm2)4154749110082

据研究,我国辐射年总量最高地区在西藏为160-190千卡/厘米2·年。青海、新疆和黄河流域次之,为120-160千卡/厘米2。年,而长江流域与大部分华南地区则反而减少,为90-120千卡/厘米2年。这是因为西北、华北地区晴朗干燥的天气较多,总辐射也较大,长江中、下游云量多,总辐射较小,西藏海拔高度大,总辐射量也大。

(四)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陆地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约为10%-30%①深色土比浅色上反射能力小。②粗糙土比平滑土反射能力小。③潮湿土比干燥土反射能力小。④雪面的反射率很大,约为60%,洁白的雪面甚至可达90%(表2-3)。平静水面的反射率为2%,对于波浪起伏的水面来说,其平均反射率为10%。因此,总的说来水面比陆面反射率稍小一些。表2-2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地面反射率/%地面反射率/%砂土29-35耕地14黏土20绿草地26浅色土22-32干草地29深色土10-15新雪84-95黑钙土14陈雪46-60表2-3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

第四节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地面的平均温度约300K,对流层的平均温度约为250K。地气系统辐射能的波长在3-120μm范围内。

太阳辐射称为短波辐射,地面和大气辐射称为长波辐射。

一、地面辐射地表面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辐射的能量(Eg):

Eg=δσT4

δ--地表面的相对辐射率,为0.84-0.995。

地面辐射的波长为3~80µm,特点是:只有热效应,没有光效应。二、大气辐射

波长4~120µm,能量最大的波长为11.6µm。特点:只有热效应,没有光效应。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朝向地面的部分。

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少一些,这种作用称为大气的保温效应(温室效应)。如果没有大气,近地表面的平均气温为一23℃。但是实际近地表面的平均温度为15,即大气的存在使近地表面的气温提高了38℃

。因此,长波辐射是地面和大气之间交换热量的重要方式。

三、地面有效辐射

1.定义(Fo)

:地面辐射(Eg)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逆辐射(Ea)之差值,即

F。=Eg-δEa

(2·10)δ为地面的吸收率。2.影响因子:(1)地面温度

地面温度增高时,地面辐射增强,(2)空气湿度(3)云量

有浓密的低云时,逆辐射增强.(4)风

夜间有风时,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减小了地面有效辐射。

第五节地面辐射差额1.定义:

指地面吸收的太阳总辐射与有效辐射之差。又称辐射平衡或地面净辐射(R)。

R=(D+S’)(1-a)一F0

(D+S’)是太阳总辐射,a为地面反射率,F0为地面的有效辐射。

2.变化

在一天内,白天为正值,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