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第三课件_第1页
认知心理学第三课件_第2页
认知心理学第三课件_第3页
认知心理学第三课件_第4页
认知心理学第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注意学习要点注意的概述选择性注意的研究分配性注意的研究控制性加工与自动加工第一节注意的概述一、历史的回顾(一)科学心理学建立早期,注意在心理学中心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冯特:注意是意识领域内的一个范围狭小的中心区域。任何心理内容只有进入这个特定区域,才能获得最大的清晰性与显明性。这个区域称作“意识注视点”。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而不是一种心理过程,但它和心理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詹姆士:注意是心理以清晰而又生动的形式,对若干种似乎同时可能的对象或连续不断的思想中的一种占有。它的本质是意识的聚焦和集中,意思是指离开某些事物,以便有效地处理其他事物。(1890,《心理学原理》)(二)20世纪初,行为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诞生并对心理学产生巨大影响,注意的重要性逐渐为人所忽视。行为主义认为在科学心理学中不应有注意的地位。(三)对注意的研究重新受到重视一方面,二战期间,人们需要处理复杂的军事和技术问题。面对工作环境中复杂多变的信息源和某些单调乏味的工作,没有良好的注意品质,人们是难以胜任这些工作,甚至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另一方面,认知心理学的诞生,提出注意在人类信息加工中的重要作用。没有注意的参与,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都将不可能。对注意的重视已成为了认知心理学区别于行为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志。二、什么是注意注意是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基本功能:1、注意是选择者这时,个体通常处于一种警醒状态和搜索活动中,主动进行着信号检测,并且不断地区分哪些信息是值得注意的,哪些信息是可以忽略的。2、注意是放大器3、注意是指南针人类的认知并不完全是由外界信息决定的。认知活动既包括自下而上加工,也包括自上而下加工。4、注意是分配者注意与意识活动的关系是什么呢?注意机制控制了意识活动。(Baars,1997)例如:welookinordertosee我们为了看见而注视

welisteninordertohear我们为了听见而倾听注意就像是选择电视机频道,而意识活动则类似于屏幕上的活动图像。第二节选择性注意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人们是怎样处理同时遇到的各种信息,即选择一种信息而放弃另外的信息?这种对信息的选择是发生在信息加工的哪个阶段上的?对选择性注意的系统研究开始于cherry对鸡尾酒会现象的兴趣。追随作业:主试通过耳机给被试两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要求被试大声重复(追随)一耳听到的材料内容,然后检查另一耳接受到的信息的情况。Cherry实验的结果:被试从非追随耳得到的信息很少。即使非追随耳的材料改用外文呈现或顺序颠倒,被试也很少注意到它。但改变材料的物理特性,例如在非追随耳的材料中插入一个纯音,或将男生播音改为女生播音,被试却能发现这种变化或差异。结论: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在人选择信息时是有作用的。只有受到注意的信息才能得到进一步的信息加工。Broadbent双耳分听实验主试让被试依次倾听三对数字:左耳右耳741325每对数字到达两耳的时间相同,前后两对数字之间的时距为0.5秒。要求被试按自己选定的顺序把听到的数字报告出来。实验结果发现,大多数被试乐意按照左、右分别听到的进行报告,如先报告左耳听到的数字(7、4、1),再报告右耳听到的数字(3、2、5)。如果主试要求被试按照听到数字的时间顺序进行报告,那么被试的回忆成绩要比前面的成绩差得多。Broadbent认为,这一结果表明:信息的选择是以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为基础的,如信息的位置、强度、音调等,物理特性惹人注意者占优势。一、过滤器模型(Broadbent,1958)基本观点:1、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但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极其有限,为了避免系统超载,需要过滤器加以调节,选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而其余信息暂存在感觉缓冲器中等待后面的加工。2、过滤器是一种“全或无”的工作方式。3、信息的选择取决于刺激物的物理性质,因此过滤器可能处于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感觉登记刺激输入选择性过滤器容量有限的通道长时记忆反应用该模型能较好的解释Broadbent和cherry的实验结果:Cherry的实验中,被试只接受了来自追随耳的信息,而对非追随耳的信息,则由于过滤器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Broadbent的实验中,大多数被试倾向于先报告从一个通道进入的信息,后报告另一个通道的信息,而且这种回忆成绩更好。这是因为当被试先报告来自一个通道的信息,后报告来自另一个通道的信息,只在两个通道间进行了一次转换,因此成绩较好;但如果被试按信息进入耳朵的时间顺序进行报告,必须在两个通道间进行多次转换,所以成绩较差。过滤器模型得到不少双听实验的支持,但也有一些实验结果与该模型不吻合。Gray和Wedderburn的双听实验

实验过程:将单词与数字混合组成刺激系列。其中单词可以构成一个有意义的句子,如:左耳右耳6老鼠2吃9奶酪实验结果:被试报告的顺序并不是先左耳后右耳,或者先右耳后左耳,而报告成“老鼠-吃-奶酪,6-9-2”。以上结果否认了信息通道的物理特性是信息选择的必要基础;另外由于被试根据语意来组织信息,说明注意的选择不是发生在信息加工之前,而是发生在信息加工之后的。Treisman的追随作业实验双耳呈现材料:左耳(追随耳):thereisahouseunderstandtheword右耳(非追随耳):Knowledgeofonahill实验结果:被试报告多为“thereisahouseonahill”,而且声称这是从一个耳朵听到的。以上结果说明,当有意义的材料从追随耳转到非追随耳时,被试不顾实验者的规定而去追随意义,这只有在过滤器允许两只耳朵的信息均能通过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否定“全或无”的方式Wright,Anderson,Stenman的实验实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让被试注意一系列单词,当某个单词(如意思为“适宜的”)出现时,给被试一次电击。第二阶段,让被试大声追随从一耳听到的一组单词,而忽略同时呈现在另一耳的一组单词。但在后一组单词中包含了那个伴随过电击的单词,或该单词的同义词。实验结果:虽然被试没有意识到伴随过电击的那个词,但仍可记录到明显的皮肤电反应。以上实验结果说明,即使在无意识状态下,语意分析仍可影响到对信息的选择。该模型的局限性:1、模型是根据听觉实验的结果提出来的,实验所用的材料也都是听觉材料,信息的选择与过滤只发生在同性质的材料间,当材料的性质改变,信息输入来自不同的感觉通道时,模型的预测能力就不强了。如:Allport的实验如果给追随耳呈现的是阅读材料,而给追随耳呈现的是一系列单词,实验结果与Broadbent的结果一致。即对单词的再认只达到机遇水平。但如果非追随耳的材料不是听觉呈现的单词,而是用视觉呈现的一系列图片,那么被试对图片的再认数量达90%.以上结果说明,当输入的信息很不一样时,两种信息同时输入造成的加工能力的限度,便可以得到很大的克服。2、模型只解释了刺激的物理性质对信息选择的作用,而无法解释材料的语意联系在信息选择中的作用。事实上,实验如果是用有语意联系的材料,被试对不注意的材料也能加工。3、由于人们可能对语意进行加工,所以假定注意选择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是没有依据的。二、衰减模型(Treisman,1960)基本观点:过滤器不是按照“全或无”的方式来工作的,而是按照“衰减”的方式。(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的信息通过,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也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息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一些被衰减的信息仍可以得到高级加工。)频率强度等物理特征分析追随耳非追随耳选择性过滤器┋┋意义分析自己的姓名高低阈限注意:在该模型中引入了阈限概念。不同的信息在高级分析水平有不同的阈限,任何输入的刺激信息必须超过阈限的强度,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影响各个项目阈限的因素一般有个性倾向性、项目的意义、熟悉程度、上下文、指示语等。对衰减模型的评价:衰减模型改进和发展了过滤器模型,它能解释更广泛的实验结果,并对人的行为作出更好的预测。但两个模型的基本观点是相同的:1、认为人的信息加工能力系统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输入的信息必须由过滤器加以调节。2、过滤器都是处于初级的物理特征分析和高级意义分析之间的,即注意选择是知觉性质的。

“知觉选择模型”三、反应选择模型(Deutsch,Norman)主要观点:1、所有输入的信息在知觉阶段都将得到充分的分析,选择作用只发生在信息加工的后期,而不是前期,至少是在观察者对刺激作出辨识之后。2、反应是按照重要性来安排的,对重要的刺激才作出反应,对不重要的刺激则不作出反应。重要性的安排依赖于长期的倾向、上下文、指示语等信息。感觉登记追随耳非追随耳知觉分析反应选择组织输入反应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Treisman和Geffen的实验应用双听技术和追随作业:同时呈现给两耳的刺激中,分别随机安排一个特定靶子词,要求被试无论是追随耳还是非追随耳听到靶子词,都作出按键反应,分别记录被试对双耳中靶子词的反应次数。对实验可作如下预测:1、根据过滤器模型:追随耳能听到靶子词并作出反应,非追随耳听不到并不会作出反应。2、根据衰减模型:追随耳和非追随耳均能听到靶子词,但追随耳的反应次数应多于非追随耳。3、按照反应选择模型:追随耳和非追随耳均可听到靶子词并作出反应,双耳反应次数将相当。实验结果:追随耳的反应率为87%,非追随耳的反应率为8%。反应选择模型对该结果的解释:实验设计使双耳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这无疑影响了双耳信息的重要性;另外,在追随耳一方,靶子词既要复述又要作出按键反应,而在非追随耳方对靶子词只作按键反应,这也会影响到双耳信息的重要性。对瓶颈理论的质疑:以上理论都承认人们的信息加工能力上有限的,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存在着“瓶颈”的装置。但研究已经发现,人们在同一时间内能有效地完成两种活动,这对瓶颈理论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随着研究资料的积累,发现人的信息加工的容量是变化的。(随着个人技能水平的提高)第三节分配性注意一、双作业操作双作业操作:让被试同时完成两种作业,观察他们完成作业的情况。同时进行两种活动,有些情况下是顺利的;但有些情况下,同时进行两种活动却很困难。二、理论模型(一)中枢能量理论(Kahneman,1973)主要观点:人们在完成一项心理作业时,他们的资源或认知资源是有一定限度的。这种限度使人们必须将有限的资源有控制地分配到不同的活动或同一活动的不同方面。一般说来,简单的活动对资源的要求低,复杂的活动对资源的要求较高。能量分配模型从以上模型来看,只要不超过可得到的总能量,人就能同时接收两个或多个输入,或者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否则就会相互干扰,甚至只能进行一种活动。Norman和Bobrow对信息加工过程的区分:资源限制过程:指作业受到所分配的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资源,这种过程便能顺利完成。材料限制过程:指作业受到任务本身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因此即使分配到较多资源也不能改善其作业水平。例如:在强噪音的背景上,觉察一个弱的特定声音

实验证据一(Johnson和Heinz,1979)向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各一个字词(包括靶子词和非靶子词),要求被试追随靶子词。靶子词不固定会出现在哪个耳朵。实验完毕后要求被试回忆所呈现的非靶子词。靶子词和非靶子词的呈现分两种情况:高感觉可辨度:靶子词由男声读出,非靶子词由女声读出。低感觉可辨度:靶子词与非靶子词都由男声读出。另外,非靶子词分两类:低语义可辨度:与靶子词属同一范畴。高语义可辨度:与靶子词分属不同范畴。实验结果:不管语义可辨度的高低,在低感觉可辨度下对非靶子词的回忆成绩要优于在高感觉可辨度下的回忆成绩。而且低语义可辨度下的回忆成绩也比高语义可辨度下的回忆成绩更好。结果分析:因为在低感觉可辨度下需要对所听到的靶子词与非靶子词进行更深的加工才能辨别,需要较多的注意资源,因此非靶子词的回忆成绩更好;而高感觉可辨度下只需要区分声音就可以追随靶子词了,需要的注意资源较少,因此靶子词的回忆成绩较差。实验二(Johnson和Wilson,1980)给被试双耳同时呈现各一个词(靶子词和非靶子词),被试的任务就是觉察事先规定的某个范畴的字词(靶子词)。例如:规定范畴为:衣着靶子词(双义词):sock(短袜,痛击)非靶子词偏向双义词的适宜意义的字词。如:臭的偏向双义词的不适宜意义的字词。如:打击中性字词。如:星期二靶子词的呈现分两种情况:靶子词不固定呈现在哪个耳朵(这时被试必须同时把注意分配到两个耳朵)分配性注意靶子词只固定呈现给某一个耳朵(这时被试只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耳朵)集中性注意非靶子词的类型不适宜中性适宜靶子词觉察率分配性注意集中性注意实验结果:集中性注意时靶子词的觉察率显著高于分配性注意时的觉察率。结果分析:集中注意时,非追随耳的非靶子词没有得到语义加工,而接收靶子词的追随耳中的信息得到语义分析,所以得到了较多的资源;但在分配性注意时,对靶子词与非靶子词都进行了语义加工,资源同时分配给了两耳。对中枢能量理论的评价:中枢能量理论能较好地解释同时进行两种或更多种作业的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知觉选择模型与反应选择模型的对立。缺陷:1、不能解释作业的性质对注意分配的影响。相似的作业容易发生干扰,但如果作业的性质不同,即使都比较复杂,干扰也较少发生。2、它用两种作业的相互干扰来证明有限的中枢能量,接着又用有限的中枢能量来解释两种作业之间的干扰。3、它主张的资源分配是着眼于信息加工的整体,而没有深入的探讨信息加工的内部过程。(二)多重资源理论(Allport,Navon等)西加尔和弗西拉曾在实验中发现干扰存在特异性:实验要求被试形成某种视觉表象或听觉表象,并在两种条件下分别进行视觉信号和听觉信号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听觉表象对听觉信号的干扰大于对视觉信号的干扰;而视觉表象对视觉信号的干扰大于对听觉信号的干扰。多重资源理论主要观点:设想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若干不同通道,有着各自的加工机制或资源,如视觉的机制或资源、听觉的机制或资源等。每个通道加工信息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两种作业在同一个感觉通道内发生竞争,它们就会相互干扰;如果两种作业包含不同的加工机制,就不会出现干扰的现象。评价:该模型克服了中枢能量理论中某些简单化的缺陷,并解释了作业相似性对完成作业的影响。但它没有说明多重资源的种类和性质;它过分强调不同加工机制的独立性,因而取消了中枢控制和调节的作用;当作业比较复杂时,完全不相似的作业也常常互相干扰,这是多重资源理论难以解释的。第四节控制性加工和自动化加工一、两种加工过程(施奈德,希夫林,1977)控制性加工:一种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受到有意识的控制。也称为注意性加工。(系列加工方式)自动化加工:不受控制的加工,不需要应用注意,但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平行加工方式)分为两种:遗传获得的,婴儿出生时就能完成的活动。后天学习获得的。如:写字、骑车等实验证据:视觉搜索实验实验过程:先向被试呈现识记项目(1-4个),然后视觉呈现再认项目(1-4个),让被试判断再认项目是否有任何一个项目曾出现在识记项目中,作出反应。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的安排分两种:识记项目为字母,再认项目中可包含一个识记过的字母,其余为数字,或再认项目全部是数字;(不同范畴条件)识记项目为字母,再认项目也全部是字母,再认项目包含或不包含一个曾识记过的项目。(相同范畴条件)实验结果:不同范畴条件下的再认优于相同范畴条件。项目的数量对不同范畴条件下的再认没什么影响;但在相同范畴条件下,随着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的数量增多,判断所需要的时间增多。结果分析:在相同范畴条件下,被试进行的是控制性加工,将每一个识记项目与每一个再认项目依次进行比较,直到匹配;在不同范畴条件下,被试从数字中搜出字母,进行的是平行加工方式的自动加工。Stroop效应请快速地大声读出以下词语:棕色、蓝色、绿色、红色、紫色请大声说出以下词语的颜色:

红色

蓝色绿色请大声说出以下词语的颜色:

红色

蓝色

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