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课件_第1页
法律逻辑学课件_第2页
法律逻辑学课件_第3页
法律逻辑学课件_第4页
法律逻辑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律逻辑学1第一章绪论主要明确:1、逻辑学的研究对象;2、法律逻辑学的特点和作用。

第一节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

一、“逻辑”一词的含义“逻辑”这个语词由英语Logic音译而来,导源希腊文,原意是思想、理性、言词、规律等。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其含义主要有:1、客观规律性。例如:“实现现代化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在这里的“逻辑”就是指首页上页下页结束2社会发展的规律性。2、思维的规律性。例如:“人们要合乎逻辑地思维,明确地表达思想”。这里的“逻辑”是指思维要合乎思维的规律。3、某种理论观点。例如:“明明是侵略,却说成是友谊,这是强盗的逻辑”。这里的“逻辑”是指一种荒谬的理论。4、与“逻辑学”同义,指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例如:“认真学习逻辑知识,熟炼运用逻辑知识,对思考问题、写文章、说话、办事以及进一步发展智力都大有好处”。这里的“逻辑”便是指逻辑学。

首页上页下页结束3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有三个发源地,这就是古代的中国、印度和希腊。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基本规律和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

思维是人类认识的理性阶段,它以抽象、概括的方式反映世界。思维有其内容,也有其形式,或曰形式结构。思维内容是指思维所反映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思维的形式结构就是思维内容的存在方式、联系方式。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它看不见,听不到,也摸不着。思维必须借助于语言这个物质外壳才具首页上页下页结束4有直接的现实性,也才能成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逻辑学是通过研究语言的形式结构来实现对思维形式结构的研究的,它对思维形式结构的认定必须借助于对相关语言形式的分析。[例1]所有公民都是民事权利的主体。[例2]所有学生都要努力学习。上述各句都是命题,它们分别陈述两类不同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内容各不相同,但它们却有共同的形式结构,即:

所有S都是P其中“S”和“P”是可变的部分,可以用任何具体的词项去代换它们;“所有……都是……”是不首页上页下页结束5变的部分,是这类命题所共同具有的,是“S”和“P”所表示的各不相同的具体思维内容间共同的联系方式。[例3]如果是共同犯罪,那么就不只有一个犯罪嫌疑人。[例4]如果窒息时间过长,那么人就会死亡。这两个命题也各有不同的内容,但也有共同的形式结构,即:

如果p,那么q其中,“p”和“q”是可变的部分,可以用任何具体命题去代换它们;“如果……那么……”是不变的部分,是这一类命题所共同具有的,是“p”和首页上页下页结束6“q”所表示的各不相同的具体思维内容间共同的联系方式。[例5]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要受法律追究的,所有抢劫行为是违法行为,所以,所有抢劫行为都是要受法律追究的。[例6]所有学生都要努力学习,所有惠州学院的学生都是学生,所以,所有惠州学院的学生都要努力学习。以上两例是推理,它们的具体内容不同,但也有共同的形式结构,它们都由三个命题组成,其中包含三个不同的词项。它们所具有的形式结构可以表示为:首页上页下页结束7所有的M都是P所有的S都是M所以,所有的S都是P

其中,“M”、“P”、“S”是可变的部分,可以用任何具体的词项去代换它;其余的部分则是不变的部分,是“M”、“P”、“S”所表示的具体内容间的共同联系方式。[例7]如果某甲是案犯,那么他有作案时间,某甲是案犯;所以,他有作案时间。[例8]如果他的行为构成侵权行为,那么他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他的行为构成侵权行为;所以,他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首页上页下页结束8以上两例也是推理,它们的具体内容也不相同,但也有着共同的形式结构:如果p,那么qp所以,q其中,“p”和“q”是可变的部分;其余的部分则是不变的部分,是“p”和“q”所表示的具体内容间的共同联系方式。从上面所举的例子可知,具体来说,思维的形式结构就是指:不同的思维内容中所共同具有的结构方式。它由逻辑常项和变项组成的。逻辑常项是指思维形式中不变的部分,也就是说,在首页上页下页结束9

首页上页下页结束同一种逻辑形式中都存在的部分,它是区分不同种类的思维形式结构的唯一依据。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即在逻辑形式中可以表示任一具体内容的部分,变项不论代入何种具体内容,都不会改变其逻辑形式。例如:在“所有S都是P”这一逻辑形式中,“所有…都是…”不能任意改变,是逻辑常项;“S”和“P”是可变的,可以代入任一词项,被称作变项。逻辑学对思维形式结构的考察,是从它所表现的思维内容的真假关系方面来进行的。思维的形式结构本身无所谓真假,但同一思维的形式结构在不同的具体思想内容的代入下,就会形成有首页上页下页结束10真有假的具体思想。至于这些具体思想,事实上是否符合客观事物情况,逻辑学并不能解决,还要借助于其他学科。

逻辑学在对思维形式结构研究的基础上,还要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思维逻辑规律就是存在于思维形式中的必然联系。其中主要有: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它们是保证思维有确定性、一贯性和明确性的必要条件,对人们的思维具有强制作用。

逻辑学还研究思维的一些逻辑方法。逻辑方法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遵循和运用逻辑规律以形成概念和命题,进行推理和论证的方法。主要有:首页上页下页结束11定义、划分、限制、概括、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以及进行证明和反驳中的反证法、归谬法等。综上所述,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以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学说。三、逻辑学的性质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这门科学提供给人们的是认识事物、表达论证思想时必须运用的一种思维工具,所以,它是一门工具性质的科学。作为一门给人们提供思维工具的科学,逻辑学本身并不能直接提供任何具体的科学知识,但任何科学知识都需要借助思维形式结构来承载具体的思维内容,所以逻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首页上页下页结束12在其他的科学里被当作是普遍适用的原则和方法。逻辑学所研究的思维形式结构是通过对各种不同民族的语言进行分析而抽象出来的,它们是全人类所共有的。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阶级的任何一个个人,要进行思维活动,要表述论证思想、交流信息,都要运用共同的思维结构形式,都要遵守共同的思维规律,否则思维活动无法进行,思想交流无法实现。这就是说,逻辑学这一工具是具有全人类性的,它不以任何民族、阶级、阶层、政党、集团的意志所转移。它所提供的知识是全人类进行思维的一种共同的、必要的工具,它的规范作用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首页上页下页结束13第三节

法律逻辑学的特点与作用一、法律逻辑学的特点首先,法律逻辑学是一门逻辑学科,因为它所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仍然是关于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以及一些逻辑方法。其次,法律逻辑学是一门具有特殊性的逻辑学应用学科。一方面,它将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应用于法律和司法活动中,从而探讨涉法思维活动的一般逻辑形式和规律;另一方面它要结合法律与司法的特殊性,研究涉法思维活动的特殊的思维形式及其合理性规则。如,法律规范逻辑等。总之,法律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涉法思首页上页下页结束14首页上页下页结束维的形式、方法以及规律的逻辑学科二、法律逻辑学的作用(教材P6)1、法律逻辑学是推动法律一致性的重要手段。2、法律逻辑学有助于提高立法工作的水平。3、法律逻辑学有助于提高法学研究和依法办案的能力。前苏联一位著名的法学教授库德里亚夫采夫在《定罪通论》中写道:“逻辑学对于法学,特别是对于定罪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大概社会生活的任何领域都不象在法的领域那样,由于违背逻辑规律,造成不正确的推理,导致虚假的结论而引起如此重大的危害。推理的逻辑性,在侦查和审理案件15时,要求严格遵守正确的思维逻辑的规律——对于每一个法律工作者是基本的不可缺少的要求。”第二章词项逻辑主要明确:1、词项的概念、种类以及词项间的外延关系;

2、限制和概括以及定义、划分的逻辑方法。第一节词项概述一、词项(概念)及其特征

1、什么是词项(概念)词项是指思维对象的语词,相当于传统逻辑中讲的概念,称其概念,是强调它的认识论意义;称首页上页下页结束16称其词项,是强调它的结构意义。词项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词项是指在主、谓式语句所陈述的命题(直言命题)中,充当命题的主项和谓项的语词。广义的词项还包括量项和联项。例如:[例1]有的合同是无效的。

[例2]

章某是犯罪嫌疑人。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分子范围的思维形式。2、词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词项的内涵就是词项表达的概念。而概念是对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词项的外延是概念对思维对象分子范围的反映。首页上页下页结束17词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词项(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二、语词、词项和概念的关系

联系:词项是概念和语词的统一。概念是词项的思想内容,这种思想内容是以语词为语言表达形式的。

区别:语词是语言形式;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词项只是指称事物、表达概念的语词;。概念、词项、和语词有本质区别。但我们把概念和词项统合在一起,分析其与语词的区别:

(一)词项(概念)是对思维对象的反映,是思维形式;而语词是表达思维对象的声音、符号首页上页下页结束18或笔划,是词项(概念)的物质外壳。(二)词项(概念)没有民族性;而语词具有民族性。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文字表达同一个概念,如果不是这样,人们就无法进行思想交流。(三)词项(概念)和语词并非一一对应。有四种情况:1、任何词项(概念)都要用语词表达,但并非任何语词都表达词项(概念)。在现代汉语中,实词表达词项(概念),虚词不表达词项(概念)。

2、在实词中,同一个词项(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表达。首页上页下页结束193、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词项(概念)。

这个问题要注意:例如“杜鹃”既可指一种叫“杜鹃”的鸟;也可以指一种叫“杜鹃”的花。在三段论推理中有时会出现“四词项错误”常常就是因为在同一条件下,同一语词表达了不同的词项(概念)。4、同一个语词或词组,有时能独立地表达词项(概念)有时不能独立地表达词项(概念)。

三、法律概念的特征

法律是由立法机关制定的由国家政权保证执的行为规范。它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首页上页下页结束20第二节词项(概念)的种类词项(概念)的种类是根据词项(概念)的基本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所进行的分类。主要的分类标准和具体的分类,请大家仔细阅读教材。这里主要讲如何区别它们:

一、单独词项(概念)、普遍词项(概念)和空词项(概念)一个词项是单独词项(概念)还是普遍词项(概念),是根据它的外延数量确定的。

单独词项(概念)是反映只有一个分子对象的词项,其外延所反映的是独一无二的事物。单独词项通常用专有名词或摹状词表达,例如:“惠州”首页上页下页结束21“长城”、“雷锋”、“鲁迅”等就是单独词项(概念)。某些普遍词项(概念)的前面冠以表示单称的代词或指示代词,也可用于表达单独词项(概念),如“这位律师”、“那位法官”等。普遍词项(概念)是反映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对象的词项,它的外延所反映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对象组成的类。其外延至少是两个,可以无限多。例如“律师”这个概念,它的外延就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从事法律服务工作的人。语词中的普通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一般都表达普遍词项(概念)。

外延为零的词项(概念)叫空词项(概念)。首页上页下页结束22如:“孙悟空”就是一个空词项。

二、集合词项(概念)和非集合词项(概念)

根据词项(概念)是否把对象作为集合体来反映,词项(概念)分为集合词项(概念)和非集合词项概念。集合词项(概念)是把对象作为集合体来反映的词项(概念)。非集合词项(概念)是不把对象作为集合体来反映的词项(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语词有时表达集合词项,首页上页下页结束23有时表达非集合词项。很容易混淆,造成推理错误。因而要特别注意把握区分的方法。如何区分集合词项与非集合词项呢?

一般讲,对一个词项只要好好想一想:它作为集合体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是否为它的个体所具有,即可确定它是一个集合词项,还是一个非集合词项。

所谓集合体是由若干同类个体有机组成的统一整体,集合体具有的本质属性,其个体不必然具有。例如:

“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

“中国人要遵纪守法。首页上页下页结束24“张三是中国人。”

这三句话中的“中国人”在意义上是有区别的。

第一句中的“中国人”是在集合意义上使用的,是集合词项(概念);第二句中的“中国人”是在非集合意义上使用的,是非集合词项(概念);

第三句中的“中国人”也是在非集合意义上使用的,是非集合词项(概念)。

因为,作为集合体的“中国人”所具有的“勤劳勇敢”的本质属性,不一定为它的分子个体所具有,例如“张三”就不一定具有如此的品质。而“要遵纪守法”是对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要求,遵纪守法的只能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首页上页下页结束25

三、正词项(概念)和负词项(概念)

根据词项(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把词项(概念)可分为正词项(概念)和负词项(概念)。

正词项(概念)也叫肯定词项(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词项。如:“有效合同”。

负词项(概念)也叫否定词项(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词项。如:“无效合同”。负词项(概念)总是相对于特定的论域而言的。所谓论域,是指一个词项(概念)所相对的特定词项的范围,一般情况是正词项(概念)和负词项(概念)外延的总和。首页上页下页结束26

练习:以下划横线的词项,是在集合意义上还是在非集合意义用的?

A.森林是重要的自然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B.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第三节词项(概念)间的关系词项间的关系是指词项外延方面的关系。根据词项的外延间有无重合之处,词项的外延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两大类:

一、相容关系相容关系是指如果两个词项S和P,它们的外延之间存在重合部分,则其关系为相容关系。首页上页下页结束27相容关系可分为以下几种:1、全同关系设S,P两个词项,如果它们的外延全部重合,则二者间的关系即全同关系,亦称同一关系。具有全同关系的两个词项,外延重合而内涵不尽相同。例如:宪法(S)和国家的根本大法(P)。北京(S)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P)。词项间的全同关系可用欧拉图形表示(见图1)

2、真包含于关系设S,P两个词项,如果S词项的全部外延包含于P词项的外延之中,并且S词项的全部外延仅仅是P词项外延的一部分,则S词项就真包含于P词项。S词项对P词项的这种关系即真包含于关系,亦称种属关系。例如:犯罪行为(S)和违法行为(P),基层法院(S)和法院(P)。词项间的真包含于可用图形2表示。首页上页下页结束28首页上页下页

S与P之间的全同关系可用图1表示。S与P之间的真包含于关系可用图2表示。

图1

SP

P

S图2

结束293、真包含关系

设S,P两个词项,如果S词项的外延包含着P词项的全部外延,并且P词项的全部外延仅仅是S词项外延的一部分,则S词项就真包含P词项。S词项对于P词项的这种关系即真包含关系,亦称属种关系。传统逻辑中,真包含关系与真包含于关系统称“属种关系”。其中,外延较大的词项(概念)叫属词项(概念),外延较小的词项(概念)叫种词项(概念)。例如:法律(S)和婚姻法(P)。词项间的真包含于可用图形3表示。

4、交叉关系

设S,P两个词项,如果S词项的外延与P词项的外延相互只有一部相重合,则二者间的关系即交叉关系。例如:律师(S)和党员(P),盗窃犯(S)和抢劫犯(P)词项间的交叉关系可用欧拉图形表示(图4)。首页上页下页结束30首页上页下页

SP

图3图4

S

P

结束31二、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设S,P两个词项,如果S词项的全部外延与P词项的全部外延没有任何部分相重合,则二者间的关系即全异关系。

S与P之间的全异关系可用图5表示。具有全异关系的两个词项,有的是属于同一论域的,如“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侵犯财产罪”与“渎职罪”;有的是不属于同一论域的,如“法院”与“律师”;“学生”和“教师”等。就同一论域来说,词项的全异关系还可进一步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首页上页下页结束32首页上页下页SP图5结束331、矛盾关系

如果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词项S和P所表达的词项(概念)都是Q词项(概念)的种词项(概念),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Q的外延,那么,S与P之间的关系就是矛盾关系。例如,当S和P分别表示“成年人”与“未成年人”或“有罪”与“无罪”时,它们的外延之和分别等于它们的属词项(概念)“人”或“行为”的外延,S与P之间的关系就是矛盾关系。S与P之间的矛盾关系可用图6表示。

2、反对关系首页上页下页结束34如果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词项S和P所表达的词项(概念)都是Q词项(概念)的种词项(概念),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Q的外延,那么,S与P之间的关系就是反对关系。例如,当S和P分别表示“侵犯财产罪”与“渎职罪”或“民法”与“刑法”时,它们的外延之和分别小于它们的属词项(概念),S与P之间的关系就是反对关系。S与P之间的反对关系可用图7表示。词项外延间的上述五种关系,是任意两个词项(概念)之间可能具有的全部关系。因此,两个具体词项(概念)之间的关系必然是这五种关系中的一种,也只能是这五种关系中的一种。首页上页下页结束35首页上页下页

S

P

P

S

图6

图7

结束36第四节词项(概念)的限制和概括词项(概念)的限制和概括是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对词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根据是属种词项(概念)之间的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

一、属种词项之间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

词项(概念)的内涵有多少之分,外延有大小之别。在属种词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存在着反变关系。所谓属种词项(概念)间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是指:词项(概念)的内涵越少,其外延越大;词项(概念)的内涵越多,其外延越小。首页上页下页结束37例如:律师----女律师。律师的外延要比女律师的外延大,而内涵要比女律师小。

二、词项(概念)的限制

词项(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词项(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外延,由外延较大的属词项推演到外延较小的种词项的逻辑方法。词项(概念)的限制可分为一次限制和连续限制。无论是一次限制还是连续限制,必须遵守下列规则:

(一)限制必须是由属词项推演到种词项。违反这条规则,会犯“限制不当”的逻辑错误。首页上页下页结束38(二)单独词项(概念)不能限制。

例如:以“万里长城”→“举世无双的万里长城”作为限制,是不正确的。因为它们之间不具属种关系。词项(概念)的限制在语词表达上,常常表现为被限制词项(概念)的前面加上适当的修饰词。如:“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社会主义”就是对“法律制度”的限制。但是,我们也应明确:并非所有词项(概念)前面加上修饰词都是限制。如:“雄伟的故宫”,“雄伟”就不是对“故宫”的限制。词项(概念)的限制是由一般转向特殊,由抽象转向具体的思维过程。它的作用在于缩小思首页上页下页结束39考和议论问题的范围,或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特殊性。

北宋著名诗人和书法家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时,有一次去逛庙会。老和尚见他衣不出众,貌不惊人,就显得很冷淡,对他说:“坐。”然后对站在一边的小和尚说:“茶。”交谈了几句之后,老和尚发现苏东坡知识渊博,并非凡人,于是改变态度,谦恭地说:“请坐。”又对小和尚说:“敬茶。”最后,当老和尚了解到此人就是当时颇负盛名的苏东坡时,立即显得十分殷勤,笑容可掬地说:“请上坐。”又连忙叫小和尚:“快敬香茶。”临走时,老和尚请苏东坡题词留念,苏东坡挥笔写了一副对联,首页上页下页结束40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苏东坡的上、下联皆用了连续限制,将老和尚的心理活动刻画得入木三分。三、词项(概念)的概括词项(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词项的内涵以扩大词项的外延,由外延较小的种词项推演到外延较大的属词项的逻辑方法。词项(概念)的概括可分为一次概括和连续概括。无论是一次概括还是连续概括必须遵守下列规则:(一)每一次概括必须是由种词项推演到属词项。违反这条规则,会犯“概括不当”的逻辑错误。首页上页下页结束41(二)哲学范畴不能概括。

例如:“命令→法令→法律”

作为连续的概括,它是不正确的。因为概括是由种词项推演到属词项,而以上三个概念之间不具有属种关系,违反第一条规则,犯了“概括不当”的逻辑错误。词项(概念)的概括在语词表达上,常常表现为去掉起限制作用的修饰词。有时,词项(概念)的概括表现为直接转换成表达被概括词项的属词项的语词。词项(概念)的概括是由特殊转向一般,由具体转向概括的思维过程。它的作用在于用以扩大思首页上页下页结束42考和议论问题的范围,或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一般性质,即把具体问题提升到一般性高度上来认识,从而掌握事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下面让我们看一个案件:震惊延安的红军旅长黄克功“逼婚事件”

红一、二、四方面军在陕北会师时,黄克功已是一位身经百战的旅长。他在少年时代就参加红军,经历了井冈山的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延安后调到抗大任队长。“七七”事变后,大批进步青年、爱国学生,投奔延安参加革命。1937年8月初,雨过天晴,延安又迎来了一批抗战的女学生。从山西太原友仁中学毕业的刘茜也是其中的一员。出身于官宦人家的刘茜从小就受到了良好文化的熏陶。她受到了良好文化的熏陶。她被分配到了抗大15队学首页上页下页结束43首页上页下页结束内秀很快引来了许多人的关注,同时也深得其队长黄克功的喜欢。刘茜也喜欢上了自己的队长黄克功,他们的恋爱关系也定了下来,同时公开化了。由于他们之间在生活、情调、年龄等方面差异点太多,二人关系开始疏远。黄克功向刘茜送钱赠物,要求结婚。被刘茜拒绝,黄克功感到非常失望,认为失恋是人生莫大的耻辱,他更轻信谗言以刘茜在陕北公学另有所爱去信责备;同时迫切要求结婚。刘茜感觉黄克功过于纠缠,决意不给答复。黄克功十分恼怒,陷入恋爱泥坑不能自拔,于是萌发了杀害刘茜的念头。1937年10月5日晚,黄克功找刘茜到延河边散步,逼婚不成,随即掏出手枪枪杀了刘茜。这一事件在延安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大多数人认为,为严肃军纪,应予以枪毙;但有少数人认为黄克功是参加革命多年的老资格红军干部,并立有战功,可否让他戴罪44立功,将功赎罪。黄克功本人也几次上书边区高等法院和毛主席,请求戴罪立功。毛泽东主席在接到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转呈的黄克功的信后,于10月10日复信雷经天(时任庭长、代理院长)。在这封信中,毛主席所用的连续概括是非常恰当的。给雷经天的信雷经天同志:

你的及黄克功的信均收阅。黄克功过去斗争历史是光荣的,今天处以极刑,我及党中央的同志都是为之惋惜的。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以一个共产党员、红军干部而有如此卑鄙的,残忍的,失掉党的立场的,失掉革命立场的,失掉人的立场的行为,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的人。因此中央与军委便不得不根据他的罪恶行为,根据党与红军的纪律,处他以极刑。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不能不这样办。共产党首页上页下页结束45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当此国家危急革命紧张之时,黄克功卑鄙无耻残忍自私至如此程度,他之处死,是他的自己行为决定的。一切共产党员,一切红军指战员,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黄克功为前车之戒。请你在公审会上,当着黄克功及到会群众,除宣布法庭判决外,并宣布我这封信。对刘茜同志之家属,应给以安慰与抚恤。第五节定义一、定义

1、什么是定义

定义是明确词项(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词项(概念)的内涵是词项(概念)对思维对象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反映。因此,也可以说,定义就是揭示词项(概念)所反映的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逻辑方法。首页上页下页结束462、定义的构成和表达形式

定义是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个部分组成的。

例如:“法院是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这个定义的被定义项“法院”;可用Ds表示。定义联项:“是”;定义项:“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可用Dp表示。

定义的逻辑形式为:Ds就是Dp

其中,被定义项是需要通过定义来揭示其内涵

的词项;定义项是用以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词项;定义联项是用来联结被定义项和定义项的词项。

二、属加种差定义的方法根据定义是揭示词项的内涵,还是说明或规定首页上页下页结束47语词的意义,定义有真实(实质)定义和语词之分。真实(实质)定义是揭示词项的内涵,即揭示被定义项词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定义。其主要定义方法是“属加种差定义方法”。属加种差定义方法的步骤是:第一,揭示被定义项的邻近的属词项第二,揭示被定义项的种差;

第三,构成定义项;

第四,构成完整的属加种差定义。

属加种差定义方法的逻辑公式为:

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词项。

属加种差定义根据种差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性质定义、发生定义、关系定义、功用定义等。首页上页下页结束48三、定义的规则(二)定义项外延与被定义项外延之间必须是相应相称的。违反这条规则,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例1]商品就是劳动产品。(定义过宽)

[例2]商品就是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定义过窄)(二)被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出现在定义项中。违反这条规则,会犯“同语反复”或“定义循环”的逻辑错误。[例3]诉讼就是打官司。(同语反复)首页上页下页结束49(三)定义必须简洁确切。违反这条规则,会犯“定义含混”或“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例4]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以比喻代定义)[例5]怪僻就是非常特殊的习性。(定义含混)

(四)定义一般不能是否定的。

违反这条规则,会犯“定义否定”的逻辑错误。[例6]公诉是不通过当事人的诉讼。(定义否定)但是,如果被定义项的内涵本身反映的是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这时采用否定词项下定义一般是可以的。首页上页下页结束50[例8]未成年人就是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例9]非正式解释是没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定义在人们的思维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巩固人们认识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助于我们掌握知识;能检验人们对词项(概念)的认识是否正确。第六节划分一、什么是划分划分是揭示词项(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根据某一标准将一个属词项(概念)分为干个同级的种词项(概念)的逻辑方法。首页上页下页结束51划分由划分的母项、划分的子项和划分的根据三部分组成。

例如:死亡分为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其中,“死亡“是划分的母项,它是被划分的词项;“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是划分的子项,它们是从母项中划分出来的词项;是否“自然死亡”就是划分的根据。划分的根据是作为划分标准的属性,一般在字面上不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一个属性,也可以是一个属性组。

划分和分解不同。

划分是把一个属词项分为若干个种词项,或把一类对象分为若干个子类。首页上页下页结束52分解则是把一个对象肢解成许多构成部分,其各个构成部分不具有由它们组成的整体的本质属性。

[例1]法律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例2]一年可以分为四季。[例1]是划分;[例2]是分解。

二、划分的方法

(一)根据划分子项层次的不同,划分分为一次划分和连续划分。

1、一次划分一次划分是仅仅揭示某一属词项(概念)的一个层次的全部种词项(概念)的划分。首页上页下页结束53首页上页下页2、连续划分

连续划分是揭示某一属词项(概念)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全部种词项(概念)的划分。

(二)根据每次划分所得子项的数量不同,划分分为二分法划分和多分法划分。

1、二分法划分

二分法划分,是依据对象有无某一属性或属性组,把一个属词项(概念)仅仅分为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种词项(概念)的划分方法。一般都是一个正词项(概念),一个负词项(概念)。如前面讲的把“死亡”分为“正常死亡”与“非正常死亡”。

2、多分法划分结束54首页上页下页结束多分法划分是依据对象的某一属性或属性组,把一个属词项(概念)分为三个或三个以上种词项(概念)的划分方法。

三、划分的规则

对词项进行划分,必须遵守下列划分的规则:

(一)划分必须是相应相称的。

所谓划分必须相应相称,是指划分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划分母项的外延。

违反这条规则,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例如:“法律分为宪法、刑法、民法、经济法、婚姻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它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因为法律除此之外,还应55包括刑事诉讼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等。而在这个划分中,划分所得子项的外延之和小于其母项的外延。

试划分:近亲属(教材P35所作的划分有误)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我国刑诉法第82条第6项规定:“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民法通则中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

首页上页下页结束56首页上页下页结束孙子女。(二)划分的子项必须互相排斥。

所谓子项互相排斥,是指子项之间不允许有相容关系。

违反这条规则,会犯“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三)每次划分的根据必须同一。

所谓划分的根据必须同一,是指在每一次划分中,只能按同一个标准进行。违反这条规则,会犯“混淆根据”的逻辑错误。

四、分类与列举

分类与列举都是划分的特殊形式。划分是二者的基础。57

(一)

分类是依据对象的本质属性或显著特征所作的划分。我们要记住的是:任何分类都是划分,但不是所有的划分都是分类。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划分的根据与分类的根据不同;第二,划分的作用和分类的作用不同。分类可分为自然分类和辅助分类两种。自然分类是根据对象的本质属性,把对象分为各个类;如: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微生物。辅助分类是根据对象某显著特征,把对象分为各个类。如:汉语字典根据偏旁部首或读音字母顺序排列。在分类过程中,应当遵守有关划分的规则。(二)列举是揭示词项部分外延的逻辑方法。首页上页下页结束58

它是根据某一标准,将一个属词项(概念)的部分同级的种词项(概念)揭示出来的逻辑方法。例如:刑事犯罪包括杀人、放火、抢劫等。每一次列举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列举的各个子项应当是互不相容的同级种词项(概念)。词项(概念)的划分对法律工作具有特殊的意义,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它具有规定性。因此,许多法律概念必须进行划分,指明它的外延,以免人们任意扩大或缩小。楚人遗弓

楚恭王一次出去打猎,半路上发现丢失了弓。侍从们请求去找回来,楚恭王却说:“不要去找了,楚人丢了弓,首页上页下页结束59楚人会捡到,何必去找?”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说:“遗憾的是楚恭王的胸襟还不够宽大,说人丢失了弓,人会捡到就行了,何必加上‘楚’字?”“楚人”是“人”的种词项,它的内涵要比“人”多,但它的外延要比“人”小。楚恭王看到、想到的只是楚人,心胸当然狭窄。把“楚人”中的“楚”这一内涵去掉,就把它变成了“人”,这样就使楚恭王的眼光提高一步。第三章

命题逻辑(上)主要明确:

1、什么是命题(判断)?它的特征是什么?

2、掌握直言命题(判断)的种类、直言命题(判断)的直接推理。3、学会运用三段论首页上页下页结束60第一节命题(判断)的概一、命题(判断)及其特征

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所谓有所断定,是指人们对思维对象的性质或关系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命题是反映思维对象情况并具有真假之分的思想。命题(判断)有两个基本逻辑特征:

(一)任何命题(判断)必定有所断定,即必定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

(二)任何命题(判断)必定是真的或假的。[例1]法律不是没有阶级性的。----是命题

[例2]司法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命题首页上页下页结束61[例3]啊,祖国!----不是命题二、命题(判断)和语句的关系

类似于词项(概念)与语词的关系。命题(判断)与语句有密切的联系。任何命题(判断)的形成、存在和表达,都离不开语句。命题(判断)是语句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物质外壳和语言表达形式。命题(判断)与语句有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一)命题(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语句则是用以表达人们对思维对象进行断定的语言形式。

(二)命题(判断)无民族性,语句则有民族首页上页下页结束62性。

(三)命题(判断)和语句并非一一对应。有三种情况:

1、任何命题(判断)都要用语句表达,但并非任何语句都表达命题(判断)。一般来说,只有陈述句表达判断,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不表达判断。但反诘句和某些特殊的感叹句表达判断。例如:[例1]你是政法系的学生吗?(不表达)[例2]难道狼不吃人吗?(表达)2、同一个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例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首页上页下页结束63[例2]难道法律面前不是人人平等吗?

3、同一个语句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例:门外有狗。(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三、命题(判断)的种类

命题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一)按照命题(判断)中是否包含模态词(必然、可能、必须、禁止、允许等)分为模态命题(判断)和非模态命题(判断)。

(二)非模态命题(判断)是不包含模态词的命题。按照其是否包含支命题(判断)并由联结项联结,分为简单命题(判断)和复合命题(判断)。简单命题(判断)可再分为直言命题(判首页上页下页结束64断)和关系命题(判断),复合命题(判断)又可分为联言命题(判断)、选言命题(判断)、假言命题(判断)和负命题(判断)。(三)模态命题(判断)是包含模态词的命题(判断)。按照其所包含的模态词是可能、必然,还是必须、禁止、允许,分为真值模态命题(判断)和规范模态命题(判断)。第二节直言命题(判断)一、直言命题(判断)及其结构

直言命题(判断)是断定思维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判断)。直言命题(判断)因此也被称为性质命题(判断)。首页上页下页结束65直言命题(判断)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组成。

主项是表示在直言命题(判断)中所断定的对象的词项(概念)。通常用“S”表示。例如:“凡违反法律的民事行为是无效的。”谓项是表示在直言命题(判断)中断定的对象所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词项(概念)。通常用“P”表示。例如:“有些被告不是有罪的。”

联项是表示直言命题(判断)中主项和谓项之间的联系的词项。分肯定联项(是)与否定联项(不是)两种。直言命题(判断)的联项又叫直言命题(判断)的质。例如:“李律师是优秀律师”首页上页下页结束66量项是表示直言命题(判断)中主项数量的词项(概念)。分全称量项、特称量项、单称量项三种。直言命题(判断)的量项又叫直言命题(判断)的量。例如:“有些学生是政法系的学生。”二、直言命题(判断)的种类

直言命题(判断)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现按照直言命题(判断)的质和量的结合,把直言命题(判断)划分为六种形式:

1、

全称肯定命题(判断):它是断定某类对象中全部对象都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首页上页下页结束67全称肯定命题(判断)的逻辑形式是:所有的S是P(或:SAP、A)。

[例1]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2、全称否定命题(判断):它是断定某类对象中全部对象都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全称否定判断(命题)的逻辑形式是:

所有的S不是P(或:SEP、E)。[例2]所有抢劫罪都不是过失犯罪。

3、单称肯定命题(判断):它是断定某一单个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单称肯定命题(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某个S是P(或:SaP、a)。首页上页下页结束68[例3]这个人是犯罪嫌疑人。

4、单称否定命题(判断):它是断定某一单个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单称否定命题(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某个S不是P(或SeP、e)。[例4]

他不是中国公民。5、

特称肯定命题(判断):它是断定某类对象中至少有一个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特称肯定命题(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有S是P(或:SIP、I)。[例5]有的书信是物证。

[例6]有的法官是党员。首页上页下页结束696、特称否定命题(判断):它是断定某类对象中至少有一个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特称否定命题(判断)的逻辑形式是:有S不是P(或:SOP、O)。[例7]有的人不是无神论者。[例8]有的遗嘱不是书面遗嘱。

在这六种直言命题(判断)中,由于单称命题与全称命题都断定了主项的全部外延,因而,可以将单称命题作全称命题处理,使上述六种命题(判断)归为四种(即A、E、I、O)。但在使用中要注意,在某些推理形式中,单称命题不能当作全称命题处理。首页上页下页结束70首页上页下页

三、A、E、I、O四种直言命题的真假情况及其图解

真假情况A真真假假假E假假假假真I真真真真假O假假真真真S与P外延关系SPSPSPSPPS命题种类结束71

四、A、E、I、O四种直言命题的主谓项的周延情况直言命题词项的周延性问题,是指从直言命题的形式来看,某种直言命题对其词项(主项和谓项)的外延所作陈述(断定)的情况。如果某种形式的命题陈述(断定)了一个词项的全部外延,那么,在这种形式的命题中,该词项就是周延的;如果某种形式的命题没有陈述(断定)一个词项的全部外延,那么,在这种形式的命题中,该词项就是不周延的。据此,各种形式的直言命题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如下:

1、A命题的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首页上页下页结束72A命题陈述了S的全部外延都和P的外延相重合,但没有陈述(断定)P的全部外延是否和S的全部外延相重合。因而,在A命题中,主项S是周延的,谓项P是不周延的。例如:所有法人都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

这个命题只是断定了所有法人都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但没有断定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都是法人。

2、E命题的主项周延,谓项也周延E命题陈述(断定)了S的全部外延都排斥在P的全部外延之外。这就是说,E命题既陈述(断定)了S的全部外延,也陈述(断定)了P首页上页下页结束73的全部外延。因而,在E命题中,主项S和谓项P都是周延的。例如:所有抢劫罪都不是过失犯罪。

这个命题断定了所有抢劫罪都不是过失犯罪。也确定了过失犯罪中没有抢劫罪。

3、I命题的主项不周延,谓项也不周延I命题陈述(断定)了至少有一部分S的外延和P的外延相重合,但没有陈述(断定)这些S的外延是否同P的全部外延相重合。这就是说,I命题既未陈述(断定)S的全部外延,也未陈述(断定)P的全部外延。因而,在I命题中,主项S和谓项P都是不周延的。首页上页下页结束74例如:有些学生是党员。这个命题断定了至少有部分学生是党员,也只是断定至少部分的党员是学生。

4、O命题的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O命题陈述(断定)了至少有一部分S的外延排斥在P的全部外延之外。这就是说,O命题没有陈述(断定)S的全部外延,但陈述(断定)了P的全部外延。因而,在O命题中,主项S是不周延的,谓项P是周延的。例如:有些被告不是有罪的。这个命题断定了至少有部分被告不是有罪的,而有罪的那部分人与这部分被告是排斥的。首页上页下页结束75首页上页下页A、E、I、O四种直言命题的主谓项的周延况表命题类别主项谓项A(a)所有S是P这个S是P周延不周延有特殊情况E(e)所有S不是P这个S不是P周延周延I有些S是P不周延不周延有特殊情况O有些S不是P不周延周延结束76五、同一素材A、E、I、O之间的真假关系同一素材A、E、I、O之间的真假关系,指的是具有相同的主项和谓项的A、E、I、O四种命题(判断)之间存在的一种真假相互制约的关系[例1]所有当事人都上诉。

[例2]所有当事人都不上诉。[例3]有的当事人上诉。[例4]有的当事人不上诉。上述四个命题(判断)分别是A、E、I、O命题,它们的主项相同,谓项也相同。因此又叫同素材的直言命题(判断)。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真假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亦称“对当关系”。传统逻辑中用一个方形图形来表示这种对当关系,也就是所谓“逻辑方阵”见下图。首页上页下页结束77首页上页下页

AEIO上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差等关系差等关系矛盾关系系关盾矛结束78(一)矛盾关系

A与O、E与I之间是矛盾关系。

矛盾关系的特点是:两命题(判断)间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简单记:一真另一必假,一假另一必真。

(二)反对关系

A与E之间是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的特点是:两命题(判断)间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

简单记:一真另一必假,一假另一真假不定。

(三)下反对关系

I与O之间是下反对关系。首页上页下页结束79下反对关系的特点:两命题(判断)间不能同假,但可以同真。简单记:一假另一必真,一真另一真假不定。

(四)差等关系

A与I、E与O之间是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的特点是:全称命题(判断)真,则特称命题(判断)必真;全称命题(判断)假,则特称命题(判断)真假不定;特称命题(判断)假,则全称命题(判断)必假;特称命题(判断)真,则全称命题(判断)真假不定。

简单记为:上真下真,下假上假;反之则真假不定。首页上页下页结束80

注意:第一,逻辑方阵中所反映的只是同一素材A、E、I、O四种命题(判断)之间的关系。如把同一素材的a与e同A、E、I、O互相对当,则a与e是矛盾关系;a与E、e与A是反对关系;a与O、e与I是下反对关系;A与a、a与I、E与e、e与O是差等关系。

第二,谈论同一素材的A、E、I、O四种命题(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其各命题(判断)的主项S不能是空类。我们可以将同一素材的A、E、I、O四种命题(判断)的真假情况总结、归纳为下图:首页上页下页结束81首页上页下页

同一素材A、E、I、O之间的真假值表结束

类型

知已知真AEIO类型

推知已知假

A

假OE

真II

不定

真不定EO

不定不定

真A82第三节直言命题(判断)的直接推理一、推理概述(一)什么是推理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命题(判断)推出一个新命题(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由前提、结论、推理联项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前提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已知命题;结论是根据已知命题所推出的新命题;推理的联项是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结项,是推理的逻辑常项。例如:

所有的人都要守法;----前提

所以,----推理联项

你要守法。----结论首页上页下页结束83(二)推理的种类推理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种类。

(1)根据前提与结论联系性质的不同,推理分为必然性推理和或然性推理。其中,必然性推理包括演绎推理和完全归纳推理等;或然性推理包括不完全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溯因推理等。

(2)根据前提是否包含有模态、规范命题,演绎推理又可分为非模态推理和模态、规范推理。

(三)推理的正确性与逻辑性

(1)一个推理是否正确,取决于它是否同时具备了两个条件:第一,推理的前提真实;第二,推理的形式有效。首页上页下页结束84

(2)推理的逻辑性问题,即推理形式是否符合思维逻辑的基本规律和推理规则。如果符合,则推理有逻辑性;相反,则推理没有逻辑性。二、演绎推理、直言命题(判断)直接推理演绎推理是前提蕴涵并导引出结论的必然性推理。

直接推理是以一个已知命题为前提,推出另一个新命题为结论的演绎推理。直言命题的直接推理是一种演绎推理。它是以一个已知的直言命题为前提,推出另一个直言命题为结论的直接推理。它一般有:直言命题对当关系的直接推理和直言命题变形的直接推理两种类型。首页上页下页结束85三、直言命题(判断)对当关系的直接推理

直言命题(判断)对当关系直接推理是根据同一素材的直言命题(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由一个已知的直言命题(判断)推出另一个新的直言命题(判断)的直接推理。

对当关系直接推理,可分下列四种类型:(一)根据直言命题(判断)矛盾关系的直接推理由于矛盾关系是不可同真,不可同假的关系,所以,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可以由一真推另一必假,也可以由一假推另一必真。这样,共有八种有效的推理形式。(其中“├”为推出符号,表示首页上页下页结束86推出关系;“┐”为否定符号,表示“并非”)

A与O、E与I之间八种有效的推理形式:SAP├

┐SOP;┐SAP├SOP;SOP├

┐SAP;┐SOP├SAP;SEP├

┐SIP;┐SEP├SIP

SIP├

┐SEP;┐SIP├SEP

[例1]所有渎职罪的主体都是国家工作人员,所以,并非有的渎职罪的主体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例2]并非所有合同的主体都是合格的,所以,有的合同主体不是合格的。[例3]有的民事诉讼参加人不是当事人,所以,并非所有的民事诉讼参加人都是当事人。首页上页下页结束87[例4]并非有的醉酒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所以,所有醉酒的人犯罪都要负刑事责任。

(二)根据直言命题(判断)反对关系的直接推理由于反对关系是不可同真,可以同假的关系,所以,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A与E,可以由一真推另一必假,不可以由一假推另一必真。

A与E之间有两种有效的推理形式:

SAP├

┐SEPSEP├

┐SAP[例1]所有的抢夺罪都是故意犯罪,所以,并非所有的抢夺罪都不是故意犯罪。[例2]所有诈骗行为都不是道德行为,所以,首页上页下页结束88并非所有诈骗行为都是道德行为。

(三)根据直言命题(判断)下反对关系的直接推理由于下反对关系是不可同假,可以同真的关系,所以,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I与O,可以由一假推另一必真,不可以由一真推另一必假。

I与O之间有两种有效的推理形式:

┐SIP├SOP

┐SOP├SIP[例1]并非有的有限责任公司是上市公司,所以,有的有限责任公司不是上市公司。[例2]并非有的侵犯财产罪不是故意犯罪,首页上页下页结束89所以,有的侵犯财产罪是故意犯罪。

(四)根据直言命题(判断)差等关系的直接推理根据直言命题(判断)差等关系的直接推理,是以A与I、E与O之间的差等关系为依据而进行推演的对当关系直接推理。由于差等关系是上真下真、下假上假反之则真假不定的关系,。所以,具有差等关系的两个命题,只可以由上真推下真、由下假推上假。这样就有四种有效的推理形式。A与I之间有两种有效的推理形式:

SAP├SIP┐SIP├

┐SAP

E与O之间有两种有效的推理形式:首页上页下页结束90SEP├SOP┐SOP├┐SEP[例1]所有作案者都有作案时间,所以,有的作案者有作案时间。[例2]并非有检察院是审判机关,所以,“凡检察院都是审判机关”是假的。[例3]凡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所以,有些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例4]并非有的社会主义法律不是公法,所以,“社会主义法律都不是公法”的说法是荒谬的。四、直言命题(判断)变形的直接推理直言命题(判断)变形直接推理是通过改变直言命题的联项或主、谓项的位置,由一个已知的直首页上页下页结束91言命题推出另一个新的直言命题的直接推理。它一般有三种类型:换质法推理、换位法推理、换质位和换位质连续交替法推理。

(一)直言命题(判断)换质法推理

直言命题换质法推理是通过改变作为前提的直言命题的联项(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由一个直言命题推出另一个直言命题的直接推理。

其推理规则是:

第一,改变前提的联项。即前提中的肯定联项在结论中变为否定联项,前提中的否定联项在结论中变为肯定联项。第二,结论中的谓项变为前提中谓项的矛盾词项。以A、E、I、O命题为首页上页下页结束92前提进行换质法直接推理,有四种有效的逻辑形式:首页上页下页结束93[例1]凡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所以,凡犯罪行为都不是不违法行为。[例2]管制不是附加刑,所以,管制是非附加刑。[例3]有些合同是非有效合同。所以,有些合同不是有效合同。[例4]有的被告不是有罪的。所以,有的被告是无罪的。注意:在进行换质推理时,结论的谓项只能是与前提谓项具有矛盾关系的词项,而不能是与前提谓项具有反对关系的词项。例如:“有的遗产继承人是子女,所以,有的遗产继承人不是父母”。首页上页下页结束94这一换质推理是无效的,因为“子女”与“父母”是反对关系,而不是矛盾关系。(二)直言命题(判断)换位法推理

直言命题(判断)换位法推理是通过变换作为前提的直言命题(判断)的主、谓项的位置,由一个直言命题(判断)推出另一个直言命题(判断)的直接推理。其推理规则是:

第一,前提中的主项在结论中换为谓项,前提中的谓项在结论中换为主项。

第二,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前提中周延的项在结论中可以周延也可以不周延。首页上页下页结束95以A、E、I、O判断为前提进行换位法直接推理有三种有效的逻辑形式:

1、

SAP├PIS(叫“复杂”或“变量”换位);

2、SEP├PES(叫“简单”或“等量”换位);

3、SIP├PIS(叫“简单”或“等量”换位)。

[例1]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所以,有些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例2]有些杀人犯是抢劫犯,所以,有些抢劫犯是杀人犯”

注意:O命题不能换位。因为O命题的主项是不周延的,换位后作为否定命题的谓项,变得周延了,就会出现逻辑错误。例“有些犯罪不是抢劫罪”换位后“有些抢劫罪不是犯罪”,就是错误的。首页上页下页结束96换位法常见的一种错误,是将全称肯定命题断换位为全称肯定命题。例:从“虐待罪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犯罪。”推出“家庭成员之间的犯罪是虐待罪”。由于人们常犯这种错误,所以,某些重要的法律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