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汉学的发展_第1页
美国汉学的发展_第2页
美国汉学的发展_第3页
美国汉学的发展_第4页
美国汉学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国汉学的发展第一章美国汉学的确立与发展第一节概述美国汉学研究的开先河者也是传教士,19世纪30年代,美国的基督教传教士才进入中国,尝试汉学研究。美国汉学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美国来华传教士作为研究汉学的一支重要力量曾发挥了巨大作用。研究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甚至对中国人的心理特征、行为举止等进行描述和概括,形成了近代美国汉学研究的特有风格。第二节以传教士为主的汉学研究时期(1830-1920)一、稗治文和卫三畏他们的工作和研究成果,成为现代美国学者研究中国政治、历史、宗教、文化的重要材料。1.稗治文和《中国丛报》.稗治文(1801—1861年)美国公理会传教士,既是美国来华传教之父,又是美国汉学研究的开山鼻祖。他对中国的认识研究有其独特之处。《中国丛报》,又称《澳门月报》或《中华丛报》,以西方读者为对象,以介绍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目的,于1832年5月创刊,1851年8月停刊。创办宗旨:“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向海外报道中国各方面情况以及她所发生的变化,变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刊物研究的四个方面:①中国自然经济、地理位置;②中国的商业发展情况,特别是中外通商贸易情况:③中国社会发展情况,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法律等;④中国宗教事业的发展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中国丛报》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发生很大变化:版面的多样,栏目的丰富多彩,有关于中国的宗教、儒家文化、道家哲学思想以及中国文学名著、书评、文艺杂谈、地方风土人情、古代与近代的名人逸事,甚至名山大川、行政区域划分都作了详细的介绍。从封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从统治阶级的法典到秘密社会的教规;从孔孟之道、儒家学术到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下层社会流行的歇后语;从古典名著到民间传说,《中国丛报》都作了大量的介绍和评论。《中国丛报》的创办,推动了国外汉学研究的发展,该刊不仅注重中国实际问题研究,同时又以大量篇幅,介绍发表了研究中国古典诗歌、散文、古代历史、文学、哲学、艺术和宗教等的文章,介绍中国清朝以前各个历史阶段的不同人物,是近代西方汉学研究又一典型。2.卫三畏与《中国总论》卫三畏(1812——1884年)是近代美国汉学研究最有成就者之一。卫三畏曾先后出版过十多部关于中国的书籍,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历史、文学、文字等诸多领域,如《简易汉语课程》(1842年)、《官方方言中的英汉用词》(1844年)、《中国地志》(1844年)、《中国商业指南》(1844年)等。这些书籍成为外国来华传教士和商人的必读之书。还著有《我们同中华帝国的关系》(1877年),《中国历史》等。他一生最具影响的著作《中国总论》(1884年)是当时美国研究中国的最早最具权威的著作。该书对中华帝国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历史、地理、教育、艺术以及宗教等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中国总论》将太平天国起义的成功与失败归纳为四点原因:1.洪秀全及其追随者们对基督教教义的认识是片面、不准确的;拜上帝教教规实际上是基督教教义的变种。但是,这种变异至少在开始时吸引了很多人,他们所表现出的虔诚是被—种道德和要求社会变革的狂热所驱使。2.正是由于这种狂热,太平军将士才表现出异常的勇敢,英勇善战,有些战役可以载入中国军事史册。也是由于宗教的力量,他们自信有坚强的体力打败那些表现得笨拙的清朝军队。3.太平军进入他们所攻占的地区后,常常以民众的救世主自居,为此他们像帝国主义占领者那样对许多无辜者进行任意的屠杀,带来极大的恐怖。4.太平天国的失败标志着中国失去了—次变革的重要机会。

卫三畏在研究中华历史文明时试图为西方文明在中国传播找到适当的位置。所以他对中西文化冲突的论述多半采取折衷的方法。他强调宗教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作用。卫三畏重视对中国儒家文化的研究,在《中国总论》中首次“将于孔子的儒家学说和佛教、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相提并论”,认为“他们同样具有永恒的价值”。《卫三畏生平及书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卫三畏的《中国总论》被认为是体现美国汉学一开始就与美国专业化的历史研究有着重要区别的典型。它体现了美国早期汉学研究的另外两个特点第一,把汉学研究作为“一种纯粹的文化”来进行综合研究;第二,早期美国汉学还不得不受到欧洲学院派汉学影响。

1876年,在卫三畏的主持下,耶鲁大学首先开设中文课程,建立第一个汉语教研室和东方图书馆。此后美国的加州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也相继效法,一些著名的图书馆开始收藏研究汉学的图书资料。此外一些汉学研究机构也陆续成立,如美国现代语言学会(1883年),美国历史学会(1884年),美国亚洲协会(1898年)等。这些组织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美国汉学的发展,使之走上职业化、专业化的轨道。二、19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末的美国汉学---传教士汉学家群体

近代美国汉学发展史上还出现以传教士为主的汉学研究群体。他们是丁韪良、明恩溥、狄考文、卫斐利、卢公明等。明恩溥十分注重对中国总体性的介绍,涉及面很广。明恩溥著有《中国特色》,强调思想启迪的重要作用。丁韪(wei)良强调科学知识对中国近代社会改良的重要性,奠定了学校科学研究的基础。写了《中国古世公法》。狄考文偏重教育对中国近代化影响的研究。他提出实现中国近代化的首要任务是科学知识化。强调“科学知识是当时接触中国知识分子的唯一媒介,而只有透过知识分子才能影响到整个中国社会”。早期美国的汉学研究的特征一是以传教士为主体。这些人虽然为数不多,但研究的水平高、程度深、范围广。二是早期美国汉学研究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研究人员极少,又是单一的传教士,在研究中国的过程中往往以基督教文化来分析理解中国文化,使研究存在严重的局限性。三20世纪的美国汉学研究柔克义《达赖喇嘛与满清皇族的关系》《中国人口研究》方法敛《中国早期的文字》劳费尔《汉代的陶器》《中国伊朗篇》明恩溥《中国在变乱中》《中国的觉醒》夏德《中国古代史》赖德烈《中美早期关系史》《中国的发展》第三节美国汉学的确立--以专业学者为主的中国研究时期(1920年以后)一、东方学会与美国汉学的确立1842年美国成立东方学会,这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学术组织。最初由一些传教士和政府官员组成。东方学会开展对东方的研究,体现了美国东方学“要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为美国对东方的扩张政策服务”的基本特征。这同欧洲汉学重视中国古典文化、历史研究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东方学会以“传播关于东方的知识,促进对东方语言和文学的研究”为宗旨,最主要的是埃及、两河流域、印度和中国文化。东方学会从1854年开始出版《美国东方学丛刊》。东方学会的成立标志着美国汉学研究新的开端。为了适应对外扩张的需要,19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一些高校陆续出现对远东和中国的研究。1876年,耶鲁大学首先开设汉语课程。卫三畏回国以后,在耶鲁大学建立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汉学考古室和东方图书馆,这一行动标志着美国汉学“从草创时期开始步入学院式研究的时代”。进入20世纪,美国汉学研究有了一定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是哈佛大学与中国燕京大学合作创办的“哈佛燕京学社”和“中国学图书馆”,这使哈佛大学成为美国研究中国的中心,从而形成美国学院研究汉学的传统。二太平洋关系学会与美国汉学的发展太平洋学会-----美国中国研究的转向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重要的标志之一是1925年太平洋学会(AmericanCouncilofInstituteofPacificRelations)的成立。它的出现,使得传统意义上的东方学、中国学研究开始走出古典语言文学、历史、思想文化的纯学术研究壁垒,转向侧重现实问题和国际关系问题研究的新领域,从而揭开了地区性研究的序幕。二战以后,美国开始了它的全球称霸战略,东西方冷战格局形成。战后美国更加关注远东局势的变化,重视对这一地区的研究,尤其是对中国的研究。从两个方面可以看出:第一,重视研究与现实密切相关的问题,使研究真正服务于美国亚太政策和全球战略。第二,美国政府从经济上资助地区性研究,一些基金会、学术团体以及慈善机构等开始为大学的图书馆提供资助,使以图书馆为新的研究基地的东亚研究队伍不断扩展,图书馆藏书范围扩大,藏品形式从原版书发展到大量复制、缩摄品,以致建立社会科学数据库,为美国从事地区性研究打下雄厚的物质基础。地区性研究地区性研究:费正清称“地区性”是对有关某一特殊区域问题的特殊称谓。地区性研究也称区域性研究(areastudy)。他认为这两个术语的意义都是指进行更专门的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即充分利用社会科学的方法,集中对世界某一特定地区进行研究。地区研究是汉学研究摆脱了几百年来形成的“重视传统、轻视现实的所谓“纯学术”研究框架的束缚,走上了一条革新之路。但另一方面,这种以现代为研究对象的新的地区研究,是为了“适应美国建立世界战略、准备占领政策的需要”,“是由于帝国主义的需要而产生的研究。”从事地区性研究是费正清1947年回到哈佛大学后所作的一项最主要的工作。三远东学会级美国汉学的发展1941年以费正清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为了适应美国在亚洲利益的需要发起成立了完全有美国学者组成的远东学会。该学会得到了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1948年后逐渐成为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最重要的机构之一。1956年该学会更名为亚洲学会,原刊物《远东季刊》改名为《亚洲研究》。四、三种模式论与美国中国学研究1.费正清与“冲击-回应”模式

费正清在他的《美国与中国》、《中国对西方的反应》等著作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模式,其中“冲击—回应模式”作为一个架构的核心,贯穿他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始终。这种以“西方为中心”的“外向型”模式在美国现代中国学界一直占有统治地位,成为一种学术规范。费正清把中国近代史看做是中国从传统向现代化缓慢迈进的过程,这种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中国对西方冲击回应的过程。“冲击-回应”模式包含着这样一个假设:即中国的文化一旦形成传统,就具有巨大的稳定性,即使有发展,也不过是内部稍作调整,除非外来作用,否则中国难以跳出传统的窠臼。“冲击-回应”模式的核心问题是中国的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费正清利用“冲击-回应”模式来及时19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变化历程的方法在美国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由于费氏在哈佛大学任教,他和她的追随者被称为“哈佛学派”。2利文森与“传统-近代”模式利文森带领以加州大学为研究中国问题的另一中心,著有《梁启超和近代中国的思想》《儒教的中国及其近代的命运》成为“传统-近代”模式的代表人物传统-近代模式:认为中国在西方人入侵前停滞不前,只能在“传统”模式中循环往复或产生某些微小的变化,只有等待西方猛击一掌,然后才能沿着西方已走过的道路向西方式的“近代”社会前进。。3.帝国主义模式帝国主义模式:认为帝国主义是中国近代史各种变化的主要动因,是中国百年来社会瓦解民族灾难、经济无法发展前进的祸根。“冲击-回应”模式与“传统-冲击”模式:前者研究中国的政治史,后者侧重中国的思想史,帝国主义模式则侧重中国经济史三种模式的共同特征首先,都没摆脱19世纪形成的“西方中心论”为出发点的中国观的影响,判定中国诗歌停滞的社会,只有用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改造中国,才能使中国现代化。其次,运用三种模式研究中国的学者都把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差异视作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冲突的根源,因而之关中文化层面,对中国广泛的时空内发生的社会与经济的深刻变化关注不够。因而得出停滞的观点。最后,采用西方的尺度,把西方社会的发展道路当作整个人类的必由之路,把西方的经验普遍化。这种忽视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研究方法,必然导致片面性和明显的目的论倾向。四“中国中心观”的新时期美国中国学研究从战后到60年代末,费正清的“冲击-回应”模式差不多成为美国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流。7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出现新的研究取向:倡导以中国为出发点,深入精密地探讨中国社会内部的变化动力与形态结构,并力主进行多科性协作研究。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所谓出版标志着一种全新的学术观点出现。中国中心观的价值取向:1.从中国而不是从西方着手来研究中国历史,尽量采取内部的而不是外部的准绳,来决定中国历史中哪些现象具有历史重要性;2.把中国按横向分解为区域、省、州、县与城市,以展开区域性与地方历史的研究;3.把中国社会化再按纵向分解成若干不同阶层,推动较下层社会、历史(包括民间与非民间的历史)的撰写;4.热衷历史学以外诸学科(主要是社会科学,但也不限于此)中已形成的理论方法与技巧,并力求把它们和历史分析结合起来。柯文的中国中心观强调历史发展中对立物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现象,批判费正清等人提出的“冲击-回应”模式,证明该模式缺乏中国社会内部矛盾的整体把握。费正清费正清(约翰·金·费尔班克JohnKingFairbank1907——1991),英国牛津大学中国学博士,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美国的现代中国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被誉为“头号中国通”,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历任美国远东协会副主席、亚洲协会主席、历史学会主席、东亚研究理事会主席等重要职务,还曾是美国政府雇员、社会活动家、政策顾问。从他进入牛津大学直到1991年去世,费正清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长达50年,他的著作绝大部分都是论述中国问题的。他独著、合著、编辑、合编的作品多达60余部,还有大量的论文及书评。其代表性论著有《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1842——1854年通商口岸的开埠》《近代中国:1898—1937年中文著作书目指南》、《清代文献》、的《中国对西方的反应:文献通考》(与邓嗣禹等合编)、《中国对西方的反应:研究指南》、《中国:人民的中央王国与美利坚合众国》、《认识中国:中美关系中的形象与政策》、《中国的世界秩序:中国传统的对外关系》、《中美两国的相互影响:历史评述》、《中美关系展望》、《美国与中国》、《剑桥中国晚清史》、《观察中国》等。其中《美国与中国》、《剑桥中国史》、《观察中国》等著作在学术界占据了重要地位,并影响了国际舆论对中国的看法。其关于中美关系的论述影响了整整几代美国学者和战后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而他创立的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更是中国访问学者的摇篮。作为现代中国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费正清首先完成了从古典汉学研究向近现代中国研究的过渡,创立了以地区研究为标志的现代中国学。作为东亚地区研究的开创者,费正清把对近现代中国的研究作为东亚研究的主体,经他独著、合著、编辑、合编的作品多达60余部,还有大量的论文及书评,其论著大致可分四类:第一类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他的一些学术论文及根据博士论文改写的专著。其代表是《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1842-1854年通商口岸的开埠》。第二类是主要为学生和从事东亚研究的学者编写的关于中国研究的提要目录和文献介绍,如他与刘广京合编的《近代中国:1898-1937年中文著作书目指南》,是关于中国历史文献书目介绍。第三类是为教育广大公众写作的关于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