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1页
民间文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2页
民间文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3页
民间文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4页
民间文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间文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刘晓春第一章绪论一、人类的文化遗产二、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由来及其标准、体系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运动的现状一、人类的文化遗产文化: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英)泰勒《原始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人类不仅创造了文化的实物,如工具、器具、建筑等,也创造了文化的行为、观念、知识和技术。工具和器物本身是文化,或者更应该称之为文化的果实,制造这个工具和器物的过程及其过程中的观念、思想、技术、行为也是文化,甚至是文化的精髓。按照载体来分,物质和人类的身体都是人类文化的载体。语言、文学、歌唱、舞蹈、戏剧、信仰、民俗等等都是身体文化,是行为艺术,是无形文化。因为它们的传承靠口传心授、口耳相传,靠行为传承、言传身教。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运动的由来1、日本,1050年制定《文化财保护法》首次涉及到国家对无形文化遗产进行保护。1951-1953年,日本选出“无形文化财产中最有价值的、国家不进行保护保护有可能衰亡的”,实施国家出资进行保护。2、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世界各国开始关注民间文化的保护,民间文化遗产获得了全球的声誉和地位。3、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另一半,它是无形的、非物质的、行为的、口头的、既是文化分类的一种,也是一个观察文化的全新视角。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

(a)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b)表演艺术;

(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保护”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四、代表作入选标准1、文化标准和组织标准(1)、文化标准: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集中(文化空间或场所)具有特殊价值的民间和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口头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的知识和实践等)具体的文化价值则考虑:是否有作为人类创作天才代表作的特殊价值;是否扎根于有关社区的文化传统或文化史;是否具有确认各民族和有关社区特性之手段的作用,是否具有灵感和文化间交流之源泉以及使各民族和各社区关系接近的重要作用,其目前对有关社区是否有文化和社会影响;是否杰出地运用了专门技能,是否发挥了技术才能;是否具有作为一种活的文化传统之唯一见证的价值;此外,是否处于濒危状态。文化标准一般应达到:民族性突出,扎根于传统,具有社区活态性,有天才的技艺和天才创作,唯一性。(2)、组织标准即保护措施今后十年的保护计划;遗产所在社区、民族参与保护和利用遗产的措施与说明;包括:记录口头传说,调查、登记等的保护措施,使研究人员获得材料的措施,使有关社区所有人了解遗产情况的措施,向青年传授专门技能、技术或文化表现形式而采取的措施等等。2、关于“文化空间”从自然属性看,文化空间必须是一个文化场所,即具有一定的物理空间或场所,必须具有周而复始的循环性;如宗教场所、集镇中心、庙宇、寺观、教堂、圣山、湖泊、村落等等。从文化属性看,自然应该具有岁时性、周期性、季节性、神圣性、娱乐性等;如岁时性的民间节日、神圣的宗教聚会、民间庙会及其狂欢精神、周期性的民间集贸市场、季节性的情爱交流场所、娱乐性的歌会舞会、盛大的祭祖祭祀场所与活动等等。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集中、最典型、最生动的表现形式。3、濒危性或传人绝续,技艺传承后继无人,以致人亡艺绝;或缺乏保护或保存的措施、手段;或因时代变迁而不能适应,如工业化时代的农耕文明和手工文化;或城市化对乡村文化、乡土艺术的影响;现代技术对传统生活、传统艺术的影响。五、中国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的现状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目标是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比较完备、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展。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基本原则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布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

《意见》提出,要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国务院批准公布;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要将普查摸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2002年开始实施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有步骤、有重点地循序渐进,逐步实施,为创建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积累经验。

《意见》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将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文化发展纲要;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保护工作;要加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加强人才培养。《意见》决定,由文化部牵头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解决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强调发挥专家的作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

第二章特征与分类一、特征1、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背景是群体的社会性的民俗化的生活。神话,是在祭仪、典礼、说唱中讲述的;口头说唱,大多有伴奏、伴舞,是诗、乐、舞、仪式的综合统一;等等。形式综合(物质与非物质形态的综合),功能综合(多功能、多效应的综合),参与者的综合(群体参与,不分男女老幼)2、集体性民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不是个人的行为,是社会风尚和风习,民俗具有社会性,可以是为一个群体、一个行业、也可以是一个村落、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人们所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体性,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集体遵从。但集体性并不代表着淹没了个体传承人的创造性。3、传承性与传播性传承是时间上的延续,传播则是空间上的传布。传承性又称“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民间文学一方面在不断变化,一方面又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这些相对稳定的因素经千百万民众世代传袭下来,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传统,这种存在于民间文学作品中的相对稳定特征就叫传承性。传播性则是以一种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母题为中心,由于历史上不同人群的文化接触所发生的传播或“借用”所致。4、民族性与地域性由于种族、语言、文化、环境、历史、地域等原因形成的民族差异,形成了不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风格,非物质文化遗产强烈的体现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等。5、类型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是一种为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这种标准既是一种定型化的思维习惯,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比如民歌的演唱、故事的讲述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众多传承人的加入,反映的是群体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如居住民俗,可分为蒙古包型、窑洞型、干栏型、上栋下宇型等等。6、象征性所谓象征,是指术语、名称,甚至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但是,除了传统的明显的意义之外,象征还有着特殊的内涵。它意味着某种对我们来说是模糊的、未知的和遮蔽的东西。象征的构成与形成,发生在符号与意义之间。象征的形成:指代符号与所指代事物和实物之间,意义不明,借用他物予以表述,比如葫芦、蛙、鱼等古代符号,用来象征生殖与繁衍。韩国的端午,时间上与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相同,他们也称之为“重午、重五、端阳、五月节”,传统称为“上日”。“端午”从字义上解释为“初午”,属五月第一个“马日”。五月本是一个阳数(也称为奇数),初五即是两个阳数相遇,他们与我们一样有着重视奇数日相遇的习俗,因此定为一大节庆日。此节萌生于何时,目前没有文字资料可证,但已知早在新罗时代即有了“端午节”。这一天,上自皇室,下至平民百姓,举国欢庆。传统端午节包含多重活动:京乡各地举行茶礼共享节日的风俗;妇女用菖蒲水洗发或饮用,或用菖蒲露化妆、洗面沐浴“端午妆”,用菖蒲根做发簪;喝益母草汁、煮白草;吃艾子糕或车轮饼;备带餐点聚集在菖蒲繁茂的水边迎水;在大树下荡秋千,进行壮士角力比赛;士大夫家将朱砂天中赤符、端午符等贴在门上用以辟邪;君臣间互赠端午扇等。3.江陵端午祭日程江陵端午祭的日程,如从“迎神祭”算起,应该是连续五个昼夜(五月初三至初七);如从“山神祭”起到“送神祭”止,则长达20余天(四月十五至五月初七);如果从“酿神酒”开始,那就一月有余(四月初五至五月初七)。参与的人群,包括江陵、东岭、江原道全区男女老少,倘若加上参与饮食和乱场(集市)的商贩,可称得上举国共庆的民族活动。它内容丰富多彩,且每年都有新的变化,使参与的人们既有对古老传统的传承体验,又有对时代气息的新鲜感觉。活动基本分为“正规”和“其他”两大类。“正规”指:指定文物活动、民俗活动、庆祝活动、夜间表演、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等。“其他”指宣传品、咨询、商店、集市摊、游乐场、端午商品等。“指定文物活动”是活动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由祭祀仪式、官奴假面舞剧、农乐竞赛、歌谣等方面构成,体现着“端午祭”的核心价值观。二、分类1、口头文学包括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歌谣2、民俗包括物质生产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间信仰、3、民间艺术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工艺美术第三章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头文学一、神话马克思认为,任何神话都是运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神话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二、中国神话的基本类型1、盘古神话——宇宙的开辟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艺文类聚》卷一引《三五历纪》2、女娲神话——人类的由来

女娲的神迹主要是化生万物,补天固地,降妖杀怪,灭火止水,抟土造人,安排婚姻,制作乐器。女娲是一个独立创造人类的女神。在古代神话中,女人不需要与男人结合就可以自孕,生下某个民族的祖先的故事时有所见。这些神话反映原始人在尚不完全明白生育的奥秘之前,他们将生育仅仅看做是妇女的事,所以这个时代的神话中,女神常常是被作为歌颂和崇拜的对象。在许多民族中,都有发现丰乳肥臀、极度夸张女性生殖器官的女神形象,许多民族的神话中也有反映初民女性生殖崇拜的故事。3、昆仑神话—中国古代的混沌世界观

昆仑,含有混沌、完整、原始、不开明、黑、圆、环、旋等意思。实际上是“原始宇宙”的代名词。生活在昆仑山地区的原始初民,以他们的本土为中心,通过不自觉的想象,建构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神话宇宙。4、洪水神话—世界普遍流传的世界末日来临的神话

洪水神话由于基督教经典《圣经》的记载而广为流传。《圣经·旧约》中说:上帝看到人类道德败坏,于是后悔自己造了人,他准备降下大洪水将人类毁灭,但是顾念到一个名叫“挪亚”的人,就将要发洪水的消息告诉了他,并教他如何造一只巨大的方舟,让他的一家人躲到方舟避难。同时,还嘱咐他要把各种飞鸟、牲畜、爬行动物等等,按种类各带一雌一雄进入方舟内,还要装各种食物以供食用,一切准备好了,上帝就打开天上、地下所有的水源,洪水在地上泛滥了40天,在陆地上所有用鼻孔呼吸的生灵全都死了,上帝就这样毁灭地上所有的生物,包括人、动物、地上的爬虫,以及空气中的飞鸟,只剩下挪亚和那些跟他同舟的人和动物了。洪水掩盖大地共达150天之久。在中国,至少有42个民族流传中各种不同类型的洪水神话,有大禹治水的故事(主要见于古代文献)、石龟拯救型故事(主要流传于河南、安徽和浙江三省)、雷公报仇型故事(主要流传于湖南、贵州、广西等省区交界的地区)以及天女之恋型(云南纳西族和四川彝族)等四种主要类型。5、人类再造神话在许多民族的神话中,新一轮的人类再造往往无须神们亲自动手,而是他们事先已经选择好了少数人,将他们在世界性的灾难中保护下来,等到世界灾难过去之后,再由他们重新繁衍人类。人类不再是神的任意创造了,而是相互婚配的有性生殖。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这就是性的发现。6、射日神话射日神话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逐渐积累着文化的创造,逐步获得越来越多的安全与自由,终于成为大地的主人。中国射日神话中的夷羿、教人使用火的燧人氏、发明巢居的有巢氏、首创文字的仓颉、发明农业的神农氏等等,都是人类在与自然作斗争过程出现的文化英雄。羿是东夷族的神射手。古籍记载,“羿善射”(《论语》)、“羿,古之善射者也,调和其弓矢而坚守之。其操弓也,审其高下,有必中之道,故能多发而多中。”(《管子》)羿操持弓箭,搏杀猛兽毒蛇,杀掉的猛兽有凿齿、yayu、大风(风灾)、修蛇(水灾)等等。夷羿射日。相对于创世神话、造人神话、洪水神话,原始人类对于自然的态度,在射日神话中有了根本的转变,他们不再是神灵手中无足轻重的泥偶,也不再听凭神灵任意决定他们的生死存亡。在自然面前,他们再不仅仅是匍匐哀祈,而是试图运用自己发明的武器来加以抵抗。神话并不是原始人无谓的幻想,而是原始人的创造,是讲述这些神话的初民信仰,在他们的生活中具有实际的功能。在初民的生活中,他们与太阳之间的调适是生存的一个重要保障,一旦这种调适遭到破坏,就打乱了他们的整个生活秩序,在人力不能恢复这种秩序时,宗教、巫术和神话,就是他们试图恢复和保持生活秩序的精神力量,射日神话,可能还有相关的宗教仪式、以及求雨巫术等,正是这种精神力量创造出来的具体形式。射日神话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转折,弓箭的发明,农业的出现了,人口的增多,部落之间的交往与战争,人类开始走上神话舞台的中心。7、神农神话—农业的发明农业种子的来历。神赐说: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窃取说:种子掌握在天神的手中,但人类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机智,将种子偷到人间,或者是狗取粮种;尸体化生说:粮种来自神或者人、动物的尸体,这一说法与猎人头的习俗有关。在中国,发明农业的除了神农之外,还有后稷。后稷的神奇诞生,以及三弃三收。后稷的神话中,有一个重要的“弃子”母题——一个婴儿生下后被抛弃,但他没有死掉,反而得到了神的庇护,长大后成为一个文化英雄。弃子,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古希腊神话中的宙斯、伯尔修斯、伊阿宋、赫拉克勒斯、俄狄浦斯等都在幼年时遭到抛弃,大难不死,长大后成为大神或国王、英雄。古以色列的著名酋长摩西,幼年时被抛入尼罗河,被埃及法老的女儿收养,后来领导以色列人走出埃及。8、黄帝神话在距今7000年到5000年间的中国大地上,有黄帝和炎帝部落,生活在渭水的两条支流——姜水和姬水流域,后来这两个部落向东部扩张,拓展到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他们的足迹南至汉水中上游、北至河套地区、西至甘肃境内、东至山东的广大地区,这就是后来中华民族的主要来源之一的华夏族团。在南方的长江流域,则是苗蛮族团,这个族团以今天的湖北、湖南、江西为中心,苗蛮族团著名的氏族有伏羲族和女娲族,苗蛮族团与势力逐渐南下的华夏族团之间曾经屡次发生战争,最后战败,一部分向南方山区迁徙,一部分与华夏族团同化融合。东方是东夷族团,居住在泰山周围。今天,我们将黄帝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其实,黄帝并不是历史上某个具体的人,而是华夏族团中某个氏族信奉的战神。9、治水神话古人相信天地本来是平平正正的,中间有四根天柱支撑,但共工为了争夺统治权,不惜以头相撞,撞断了一根撑天的柱子,弄得大地的一角没有了维系,天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原来是不东的,现在也移动起来了,东南方的大地缺了一角,于是水老是向东南流去,整个宇宙从此动荡不安。面临洪水灾害,鲧(河南嵩山以西一支戎族的首领)治水,但是鲧失败了。鲧为了治水,偷了上帝的宝物——息壤。息壤是自己能长大的神土,鲧将它驮在乌龟的背上,或叫鸟衔在嘴里,跟着他走,看到哪里有洪水,就将息壤投一点下去,这息壤就迅速长大,堵住洪水,眼看治水就要成功了,但他偷宝物的事情却让上帝知道了,上帝一怒之下,命火神祝融将鲧杀死在羽山之上,鲧死了之后,尸体三年不烂,用吴刀剖开他的肚子,从他的腹中生出了禹。然后,鲧化为黄龙,跳到羽渊中去了。实际上,鲧禹的交替,可能是一场悲壮的祭祀仪式。大禹治水的方式采取将河流疏通,将积水导走的方法,形成一整套合乎自然规律的生态系统,从根本上治理了洪水的威胁。大禹为了疏通水路,首先必须探查水源,“茫茫禹迹,化为九州。”大禹还战水怪,联姻涂山女,力杀防风氏,走向新的文明。第四章民俗1、民俗的种类2、为何“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民俗的种类1、物质生产民俗2、社会组织民俗3、岁时节日民俗4、民间信仰5、民俗知识6、民间艺术7、民间游艺1、物质生活民俗简单说来,就是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习俗。首先满足生理需要为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分工的复杂化,等级身份的严格化、生产条件的差异,人生礼仪的繁复,重大历史事件的作用,以及宗教信仰、审美趣味、政治观念、社会心理的差异等等,各民族生活民俗日趋多样化、复杂化。食1、日常饮食居住在北方的汉族,喜欢用面粉做成馒头、包子、饺子、面条。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则将炒熟的青稞面和豌豆面掺和做成“糌粑(zanba)”,拌以酥油茶食用。由于酥油含有高热量,很适合高原山区耐寒的需要。南方以米饭为主食,稻米分粳(jing)米(米粒短而粗)、籼米(米粒长而细)和糯米。南方人以籼米为主,北方人多食粳米,而西南少数民族则喜食糯米。如傣族的糯米饭以及壮瑶的五色糯米饭,也称花糯米饭、五彩糯米饭,用优质糯米和各种植物色素或食用色素蒸制而成,是壮(瑶)族传统节令食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每逢节日,亲朋之间都要相互赠送五色糯米饭,以表示盛情和敬意,祝福吉祥如意,愉快幸福,成品并具有清热解毒、健胃强身的功效南方不仅不仅以米饭为主食,而且善于用米制作糕饼、汤圆、米粉、米粑等。糯米的颜色均是从植物的枝叶中提取染成的广州人的早茶:广州人无论在早晨上工前,还是在工余后,抑或是朋友聚议,总爱去茶楼,泡上一壶茶,要上两件点心,美名“一盅两件”,如此品茶尝点,润喉充饥,风味横生。豉汁蒸排骨,是将肥瘦相间的上好猪肋排剁成2-3厘米长的小块,拌上适量淀粉和蒸点心专用的酱汁,腌渍入味后上笼蒸熟的。排骨要蒸得离骨,不能塞牙但是还要留有嚼头,香味是要在咀嚼中慢慢散发出来的,酱料和鲜嫩的肉汁经过充分的混合,形成一种奇异的香气,在口中恒久不散。排骨下面常会放上几块炸过的香芋,软绵绵的芋头浸满了肉汁,因为经过油炸又不会散,嚼在口中又是另一种风味,和排骨相映成趣。

凤爪就是鸡爪,只取爪的部分,脚骨舍去不用。斜剁成容易入口的几块后也裹上厚厚的酱汁上笼蒸透。金黄色的凤爪放在口中一嘬,富含胶质的皮肉和筋就可以完全脱落,吐去骨头,细细品味,浓郁的酱香便萦绕在口中。碟底垫着的花生,就像用鸡汁酱汁煮熟的一样,非常惹味。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饮食习惯与环境的关系1、凉茶:广州地区潮湿多雨,自古以来岭南地区就是放逐胜地,就是因为这儿“瘴气”多,广州人称之为“湿热”。每年夏季容易上火,引起咽喉不适,因而广州人要喝凉茶去湿热。广州著名的凉茶有“廿四味”、“王老吉”、“黄振龙”等,凉茶大多很苦,有清热祛湿功效。2、煲老火汤广州人“饭前一碗汤,苗条又健康”。所谓的老火靓汤指熬制时间长、火候足、味鲜美的汤食,传统上是用瓦煲来煲,水开后放进汤料,煮沸,将火调小,慢慢熬制2-4小时而成。老火靓汤是晚餐大宴中不能少的醒神节目,也是粤人生活中最普遍的饮食文化。

煲老火靓汤是一门操作起来非常简单的厨艺,不过要说到配料,老火汤就是门高深的学问了。岭南地区地气湿热,长久居住热毒、湿气侵身在所难免,而老火汤其实是源自于中医药理的食补良方。不过真正的药汤实在太苦,即使一周只喝一次就能解决问题,广州人恐怕也要成为代代相传的药罐之族了,既要取药之效,又要取入口之甘甜,于是爱吃的广州人在中药的煎熬中悟出了老火靓汤,而且评价好汤的标准词,也是“甜”、“润”之类,可见在广州人看来汤与药的意义相当。

另外,广州人为求美味,也以新鲜的材料替代一些干药引,比如猪肺,就是广州人常用的清肺汤料,常用的还有霸王花、菜干、瘦肉、猪骨等,辅料则常见北芪、党参、沙参、淮山、杞子、红枣、人参、花旗参等药村和姜片。至于酒家更讲究,常用乌龟、甲鱼、乳鸽、乌鸡、蛇、鱼翅、鲍鱼、干贝或其他山珍海味。2、节日饮食——多象征意义(意头)团圆饭鱼(年年有余),芹菜(勤快),葱(聪明),蒜(会盘算),不切断的青菜、白菜芥菜等(长命菜)。尝新节哈尼族尝新节3、祭祀食俗一部分汉族地区,清明节扫墓之后,要准备丰盛的酒食到坟前祭奠,祭毕,家人亲友在坟前择一草坪野餐共食。太公分猪肉:祭祖用的大烧猪会在下山前由人分成家族里面的各家一份,猪头猪肉都会搭配均匀,不论贫富,一家一份,永不落空,喻意祖宗是不管本族人贫富大小,都会平均分配给并没偏心之说。革家:杀牛祭祖源于灵魂不灭的观念,供奉神灵、祖先的食品最终还是被凡人享用,娱人和娱神融为一体。人们还把祭品当作神人沟通的中介,认为食用食品就可以得到祖先的福佑。清明祭祖烧猪:

红皮赤壮,寓意身体健康,家族人丁都能精精神神红红火火过一年。服饰民俗1、类别衣着装饰物人体自身的装饰具有装饰作用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和日常用品。2、历史遮身蔽体、防寒御暑;适应生产需要;北方狩猎民族多以兽皮制作衣服,可以防御野兽的侵害,游牧民族多穿宽大长袍,以便骑马放牧,并保护腰腿不受风寒,亚热带以刀耕火种为主要耕作方式的山地民族多以长刀为随身饰物,长刀可防备毒蛇伤害,也可砍草开路,水乡民族多短衣短裤,便于撒网捕鱼。蒙古族、佤族服饰服饰成为社会角色和等级身份的标志;“锦衣”“布衣”成为等级的标志,“丝绸”“葛麻”成为贫富的标志;黄色衣服是皇家的标志,紫色衣服是达官贵人的标志,灰色、蓝色是贫民百姓的标志;长袍马褂是文人学士和有身份的人的标志,短衣麻褐是苦力的标志;社会观念、政治观念的变化;服饰体现的观念1、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在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有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丧礼。1)诞生礼与命名礼、满月礼、百日礼、周岁礼等相联系,婴儿服饰的特点是挂银圈、玉锁之类佩物,佩饰的目的是为了保命护魂,即把魂魄锁在婴儿体内,使其无法乱跑而免遭野鬼劫持。2)成年礼是进入成年的标志。汉族男子的成年礼叫“加冠”,“冠”是穿礼服所戴的一种帽子,加冠的程序是先加缁(黑色)布,次加皮牟,再加爵牟,俗称“三加”。加冠之后,方可用字、号。徽州男子加冠之后,方可进入祠堂。女子的成年礼叫“加笄”,笄即簪子,“加笄”即“换发作结,以笄弼之”,表示已经成人,要拜祖先拜父母,父母还要教以侍奉舅姑之礼。少数民族如彝族、普米族、纳西族的成年礼在服饰上的变化则是少女由穿裤改为穿裙,故称“穿裙”仪式。3)婚礼红色是婚礼的基本色调,新娘的服装几乎离不开红色。4)丧服:古代丧服分为五等,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等五种。2、求吉心理求福趋吉,是一种普遍的心理趋向。小孩戴虎头帽,穿虎头鞋,是祈望借虎的威力保佑孩子健康成长。汉族在端午节给孩子穿上印有蛇、蝎、蜈蚣、壁虎、蜘蛛图案的“五毒衣”,寓意以毒攻毒、镇邪驱祟。3、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服饰是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属于各民族独有的心理状态的视觉符号。4、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之后,剪辫子和穿中山服,成为“咸与维新”的符号。鲁迅小说《风波》住居住方式的选择,与自然条件有直接的关系。北方气候干燥寒冷,多建土木结构或木石结构的房子,居住空间主要在地面;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多雨,故南方少数民族多采用干栏式建筑,房屋悬空构建在木柱之上,楼下关牲畜,楼上住人。四合院封闭观念的符号:院落四面均有墙壁,墙壁没有窗子,仅有大门与外面相连,一家之活动,均在院墙之内。家长制的符号:房屋布局与家庭成员的住房安排有严格的规定。伦理的符号:专门设有堂屋,堂屋上有“天地君亲师”神位。婚丧之礼,也在堂屋举行,生于家,婚于家,家庭成为生养安息之所。内聚的符号:四方房屋之下皆有回廊,檐下回廊和天井成为各房成员交融感情的场所。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重视中柱和火塘,中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核心象征,被看作是列祖列宗的灵位,以及人与神灵联结的地方;竹楼房中必有火塘,这是世俗家庭生活与宗教活动的地方,是家庭生活必需之物,是家庭的象征,也是火神、祖神栖身来往之地,是家庭成员与神灵相互沟通的地方。2、物质生产民俗种类:农业民俗;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工匠民俗;商业和交通民俗等。特点:主要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地域性:依附不同生态环境的自然条件;季节性:形成随天体运转、气象变化而变化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功能性:首先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科学性:是对生产对象及其规律的长期观察、感受和思考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一、农业民俗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特点。是农民在长期的观察和生产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文化产物,既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生产的手段,具有明显的传承性。时序、节令习俗,24节气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占天象、测农事习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费力”(河南)卜农事丰歉,祈福、禳灾的习俗。正月19盼丰收的“填仓节”农业禁忌、祭祀习俗。正月初十忌风,可以攘除风灾;正月初一不能睡觉,否则要倒田坎,二月初一忌鸟雀,惊蛰在墙角撒石灰,可以避虫蛇,立秋农家禁止家人在田间行走,否则秋收减产,七月二十日,棉花生日忌雨,等等。祭田神、先农和社神的习俗春祈、秋报农业生产过程习俗农业娱乐习俗二、狩猎、游牧和渔业习俗狩猎、游牧业生产的时序、节令条件,是产生同类民俗的自然因素。黑龙江游牧地区的牲畜,春夏遍放于野,不用豆料、麦屑饲养,此时草原牧草丰美。直到秋后,才把牲畜关在拦中,喂食羊草,终冬不变,以供牲畜过冬的需要。在北方,一般在秋冬的捕获黄金季节狩猎。狩猎、游牧的禁忌、祭祀习俗。狩猎、畜牧生产过程的习俗。吉林的猎户在身上涂烟油子战胜毒蛇;倒挂在山洞口,用猎枪打死野猪;在树洞中捕熊;在雪中擒老虎等等在游牧地区,牧民经常迁徙。逐水草而居,居住帐篷。渔业生产习俗的生态环境特征渔业生产多分布在江、河、湖、海之滨,既要适应渔汛起落的特点,又要受气候变化的制约。许多地方,渔民从清明用舟筏试海起,到小满止,为集中捕捞时间。其余在闲暇时钓鱼,只有秋冬鱼味最美。三、工匠习俗技艺传承百工五法:矩、规、绳、水、悬,构成了我国工匠生产技艺最基本的民俗形态。百工以方为矩,以圆为规,直为绳,正以悬,[衡以水]。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墨子》)矩:工匠们通过直角尺来正方的工具,古代叫“鲁班尺”,现在叫“直角曲尺”;规:用来画圆的工具;绳:划直线的工具,古代叫“绳墨”,现在叫“墨斗”;水:以水为准,来测地面的平斜,现代的“水平仪”;悬:用来测定端正垂直的垂绳,泥瓦匠盖房砌墙前要先吊线,下端悬以重物,用的正是悬法。榫卯、斗拱和飞檐榫卯又称“凿”,民间俗称“公母”。即将梁柱的接合处,一端削出榫头,另一端凿出卯眼,相互套紧、楔牢,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这种结构从来不用铁钉,但却牢固可靠,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thread-31017-1-1.html斗拱:是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哦一种支承构件,处于柱顶、额枋和屋顶之间,主要由斗形木块和弓形肘木纵横交错套叠而成,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具有惊人的负重荷载能力和明显的装饰效果。飞檐中国传统建筑檐部形式之一,多指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若飞举之势,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处,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所以也常被称为飞檐翘角。飞檐为中国建筑民族风格的重要表现之一,通过檐部上的这种特殊处理和创造,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仿佛是一种气将屋檐向上托举,建筑群中层层叠叠的飞檐更是营造出壮观的气势和中国古建筑特有的飞动轻快的韵味。

工匠们技艺的传承,总是通过收徒授艺,言传身教,实践为主的办法来实现。如在建筑工匠中,有大量的艺诀、艺谚流传。木匠看三,瓦匠看二:普通房屋出檐部分的宽度应是柱高的十分之三,由木匠掌握;屋前露出台基的宽度应是柱高的十分之二,由泥瓦匠掌握。立七、坐五、盘三、跪四(画匠、塑匠的口诀):以头的大小为标准,站像应是七个头高,坐在椅子上应当为五个头高,盘坐应为三个头高,跪着应为四个头高。若要笑,眼角朝下,嘴角翘;若要恶,眉眼口鼻齐一撮。行业习俗:表现在师承制度、职业行话、行业禁忌和祖师崇拜等方面。师承制度:家长式管制,干一两年家务活之后,师傅认为听话吃苦,人品合格,才开始传艺。艺徒先给师傅当下手,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继而在师傅的监督和指导下,干关键性的技术活。出师时,徒弟要给师傅送大礼,磕头谢师,而师傅则以数件劳动工具相赠。行业话:尺子:量天子,墨斗:江湖,凿子:穿山子,瓦刀:开天子,梯子:步步高,木匠:劈老匠,瓦匠:方老匠老,石匠:科老匠老祖师崇拜:木匠、石匠、泥瓦匠:鲁班;铁匠:李老君;画匠:吴道子;制笔匠:蒙恬;酿酒匠:杜康四、商业民俗商业民俗:集市、行商、坐商集市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系辞下》)定时定点的集市,北方叫“集”,江南叫“市”,两广叫“墟”、云南叫“街子”,川黔叫“场”。集市中多中人(掮客、牙子):中人无需要买可卖之物,而是凭其经验和口才,协助双方成交,起一种“说合”的作用,并从中获取酬金。行商流动性的交易方式,如云贵高原的马帮以及走街串巷的货郎(吆喝、叫卖)。坐商凡是有固定的摊位和店铺,并有规定的营业时间和专营商品的,均称坐商。民俗表现为幌子(望子)、字号牌匾、店堂标牌、商标、广告以及商品的包装形式等。4、社会组织民俗中国传统社会中民间各种形成稳定互动关系的人们共同体,例如家族、行会、帮会、钱会、老会、十姊妹、秘密宗教和庙会组织。一、宗族组织民俗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族是基本的社会单位。宗族是同聚落居住的父系血亲按伦常建立的社会组织,通常拥有一些共同的财产和一定的共同文化,具有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方面较为完整的功能。宗族由家庭组成。家庭是亲子所构成的生儿育女与养老送终的群体。家庭主要是一个生育单位和经济单位,通常作为宗族的一分子而存在。A、有关宗族组织要素的民俗较为完整的宗族组织包括有血缘关系的丁口,显示这种血缘关系的族谱、祠堂、祖坟,资助这一组织及其活动的族产,以及协调这种关系的族规和族房长。B、有关宗族组织结构的民俗分家:宗族在结构上的总趋势是,一方面,家庭和房支不断分蘖,维持着相对稳定的规模,另一方面,宗族不断合组、发展成越来越大的庞大的组织。传统的中国家庭是一个同居共财,养老育小、举行家祭的多功能社会单元,分家包括分灶、分居、析产、划分养老送终的义务、设立单独的祭祀。立分关兄弟某某等,今因家务纷纭,势难总理,兄弟相商,已议妥当。爰请族老亲戚将祖、父遗下产品、田地某处搭匀均分,拈阄为定,已极公平,各宜和合,照依关书,永远管业。如敢违抗,又起争端,即鸣亲族,共同攻讦(jie)。恐口无凭,立此关书,同样各执一本存据。立分单兄弟某某某某立族:立族通常需要设立族产(如祖墓、坟山、祭田、祠堂等),编修族谱,成立宗族管理班子。立族的方式通常不是直接把各个家庭罗列在一起,而是按血缘序列用树状结构把各个家庭归属于一层层的“房”和“支”,由房或支构成族。因此,家族包括多层次的组织。入族:关于入族的习俗主要涉及因婚姻和生育而新增人口的宗族成员身份的程序。外姓女子因婚姻加入本宗,必须通过一定的仪式。婚礼使她成为夫家的一员,而拜祠礼方确认她成为宗族的一员。新生子孙入族分“报丁”和“入谱”两个程序。族人在生子后,按规定时间告知宗族,通常要到祠堂祭祖。如客家的每年元宵节的“上灯”。合谱:两个宗族的族谱上所载的祖先相同,证明他们是同源分流,它们协议合并成为一个宗族组织,此为“合谱”。C、宗族成员参与的民俗活动按参与时机可分为:按节历举行的,如拜年、清明会、寿庆等;择吉日举行的,婚嫁、建房等;随机发生而成员闻讯前往的,如生诞、丧葬、家族救助等。二、社团和社区组织民俗1、行会即行业组织,其构成要素主要有行首、值年、行业神、神庙、业务场所、成员入行、出行、拜师以及同业的重大活动等。行业神:陶业:范蠡(li);木匠、石匠、瓦匠:鲁班等行老:行头,一行之首。2、民间秘密宗教组织两种类型一是采用宗教形式收徒传教,以宗教信仰为精神纽带,以师徒关系为组织保证,通常称为“秘密宗教”;如:白莲教。另一是“秘密结社”,或者以歃血结盟的形式聚义结拜,依据忠义信条和生死弟兄关系把赵钱孙李、东西南北的人员团结起来;例如天地会,或者以拜师认父的方式把徒子徒孙结成帮会家族,例如青帮、天地会。天地会(洪门)是朋友加兄弟的异姓联盟,它的成员大多从农业、手工业中分解或半分解出来,与士农工商都有联系却不属于四业中的任何一业,因而与行会有别。天地会拜天为父,拜地为母,故称天地会。据说因为是合异姓为一家共图反清复明之大业,所以取明太祖年号洪武为名,号称洪家和洪门。洪帮收徒的仪式叫“开香堂”。香堂有大小之别,入帮人数较多多开大香堂,其仪式较为讲究。青帮:由清初运河上的“粮帮”发展而来,又称“清帮”、“安清帮”等。青帮是一个家族式的秘密会党,组织严密,有家庙、家谱和严密的帮规、帮俗。三、社区组织为了通婚、进行物资交换、祭祀保佑一方水土的神灵,人们走出宗族,超越行会,建立更广泛的互助关系,开展公益活动。这些关系的确立形成了地缘性的社区组织,并相应地存在着一定的习俗惯制。联村组织:有理事会、规约、神庙。社区组织民俗较丰富的表现在庙会。不同层次的社区都有自己的中心,而这个中心往往是庙宇。庙宇通常由一方的民众集资、出工而修建。各村或各姓推举人员组成理事会之类的机构,负责筹办、主持落成大典,确定一年内的大祭。祭祀期间就是庙会。庙会期间的敬神还须娱神,娱神也就是自娱。敬神的活动既包括虔诚、严肃的祭拜,还包括轻松、活泼的民间杂艺。庙会通常是民间杂艺大展示的舞台。其中最著名的是妙峰山庙会。5、民间信仰民俗信仰,又称民间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巫觋信仰在民俗信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巫觋信仰源远流长,有一个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最早的巫觋是由氏族兼任,后来才出现了专门的巫觋或萨满。他们没有特权,人人可以通神,平时也参加劳动。原生形态的巫觋信仰,具有自发、朴实、神秘的特点。在文明时代的初期,在多神信仰的基础上出现了主神,天神、祖先神也跃居主导地位,这时巫觋阶层发生了分化。大量的巫觋依旧在民间从事自然宗教活动,但是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王权的统治,也借助于宗教力量,他们已不再允许民间巫觋沟通天地,而由上层祭司专门通天,颛顼的“绝地天通”(《国语·楚语》),改变了“民神杂糅”,“家为巫史”的局面。“乃命重黎,绝地天通”(《周书·名刑》),也就是由祭司垄断沟通天神的权力,一般的巫觋是无权通天的。祭司既主持重大的祭祀,又是王权的助手、重臣,有较大的政治权力,社会地位较高,并且掌握较多的原始科学文化知识。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史记·日者列传》)这些圣人就是最早的知识分子。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科学文化有了相当发展,人为宗教相继出现,当时的巫觋信仰发生了两极变化,一般巫觋仍在民间活动,但是他们大多丧失在科学文化领域的作用,有些巫觋则皈依道教,成为巫道的主事。“蜀人之事神也必凭巫,谓巫为端公。”(《潜书·抑尊》)近代民间的端公、鬼公、土教师等,多为巫道的结合。他们既从事民俗宗教活动,又掌握一定的民间娱乐活动。民俗信仰具有一定的崇拜对象。它世代传承,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灵魂、自然神、图腾、生育神、祖先神、行业神等。民间信仰不仅有特有的思想活动,还伴有行为方式,从事预知、祭祀、巫术等活动。人类为了信仰的目的,取得预期的效果,很早有了信仰媒介——巫觋,但是不同时期的巫觋有不同的性质,它是迎合历史的需要而产生的,又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一、信仰对象1、灵魂人类最初的信仰是从自身开始的,如对梦境和死亡的不解,导致人们相信人是由肉体和灵魂组成的,肉体是具体的、摸得着的,灵魂是虚幻的、摸不着的。灵魂附在肉体上,做梦、生病则是灵魂暂时离开肉体的反映,一旦灵魂离开肉体不归,人就死了。但是,肉体虽然腐烂了,灵魂却能变成鬼或者鬼魂。起初,人们认为灵魂都归故乡,由祖先管理,后来,又认为由泰山神(又称东岳大帝,泰山位居东方,具有主生死的功能:生死之期,鬼魂之统)管理,佛教兴起后,阎王又成为阴间地狱的主宰。“阎王”是梵文译音,意为地狱的统治者,号称“幽冥之王”。在人们的意识中,最初的灵魂是有血缘远近亲疏之别。“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民间认为,善始善终为正常死亡,属于善魂,被奉为祖灵,并进行祖先崇拜。中国的三冥节——清明、中元节和十月朔(十月初一,天已渐凉,是给已故亲人送寒衣的日子,在坟头烧纸做的衣服给逝者,又称祭祖节,送寒衣节),就是祭祀祖先的节日。未成年人、未婚者、难产及非命而亡者的灵魂则被视为怨魂,认为这些灵魂在人世间还没呆够,过早夭折,会更强烈地留恋人间,不安于九泉,时常徘徊于人间,容易带来灾难。对此必须特殊料理,进行超度(僧、尼、道士为人诵经拜忏,谓可以救度亡者超越苦难)。如非命死者不能久停,不入墓地。灵魂信仰不限于人,也涉及自然神、图腾,包括人类自身役使的牛马和使用的器物。它们有些还被奉为神灵,有牛神、马神、鸡神、门神、宅神、井神、床神、灶神、仓神、船神等。这是万物有灵信仰的反映。2、自然神自然神是把自然现象视为神灵并加以崇拜。这也是一种古老的信仰,并且在民间广泛流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是神灵,而是与人类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现象。自然神种类很多,出现早晚不一。A、天体,包括天神、日神、月神、星神,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天神地位与日俱增,成为诸神之首,将天神拟人化,认为天界为诸神所居,天帝为大,道教又将玉皇捧得至高无上。天神的崛起,显然与人为宗教的出现有关。B、自然现象,包括风神、雨神、雷神、电神、火神;C、无生物,包括山神、土地神、水神、石神、海神、潮神,其中的土地神,又称社神。“社乃土地之主,封土以为社”(《孝经援神契》)D、生物,一种是动物神,如蛇神、熊神、鸟神、虎神,华北地区的四大门——狐狸、黄鼠狼、刺猬和蛇,是当地民间对四种动物神的总称。一种是植物神,如树神、草神、谷神、花神等。最初的自然神是具体的自然现象,视树为神,视谷为神,后来人类把自然神拟人化,如水神本指具体的江河之水,后来演变为二郎神,山神由自然的山的形象发展为人格化的五位岳神。海神原指海水,后来演变为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传妈祖的真名为林默,小名默娘,故又称林默娘,诞生于莆田湄洲岛在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等。3、祖先神祖先神是人类把已故祖先加以神化的结果。由于相信灵魂不死,所以人们认为,祖先灵魂是氏族、家族、家庭的保护者,也是人死后的管理者。4、生育神生育神是主宰生育诸神的总称。女娲、西王母、碧霞元君(全称为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尤其能使妇女生子,儿童无恙)、妈祖、送子娘娘、催生娘娘、金花娘娘(金花夫人是广州的送子女神。旧时,广州很多地方都有“金花庙”,奉祀金花夫人。农历四月十七日是金花夫人的生日,这一天到金花庙烧香祭拜的人络绎不绝。有别于我国传统公认的送子观音,堪称为广州以至广东一大地方特色。书于清代的《粤小记》(作者黄芝),引《广州府志》:“(金花)本巫女,五月观竞渡,溺于湖。尸旁有香木偶,婉肖神像,因祀之月泉侧,名其地曰惠福兴,曰仙湖云。”)

5、行业神各行业信奉的行业祖神和保护神。工匠神鲁班、酒神杜康(传说夏朝的第五位国王,杜:甘棠也《说文解字》)、纺织神黄道婆黄道婆(1245—1330年)元代棉纺织家。又名黄婆,黄母。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华泾镇)人。出身贫苦,少年受封建家庭压迫流落崖州,以道观为家,劳动、生活在黎族姐妹中,并学会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匠神太上老君太上老君(生卒年不详。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无为之说,后世以为道家始祖。孔子尝往问礼,著有《道德经》五千余言。现今社会各行业中,如:铁匠、煤窑匠、碗筷匠、磨刀匠、蹄铁匠等,皆祭拜老子为祖师爷。亦称为伯阳、太上老君、老聃、老君、老子、老子道君、李伯阳、李老君。)茶神陆羽陆羽(733年-804年),字鸿渐;汉族,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二、信仰媒介人们认为,世界除了自然界之外,是由人和鬼神组成的,彼此存在于一个宇宙之中,但是人神异处,又有联系,人类为了取得与鬼神的密切联系,就必须有沟通人与鬼神的桥梁,于是出现一种媒介—巫觋和萨满。“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所说“事无形”,就是事鬼神,这是巫的原型。1、灵媒从信仰空间上说,鬼、神、人三者有不同的居住环境,但有一个演变过程。最初,人们认为,人与鬼神是混杂的,如同人的肉体与灵魂一样,有分有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与鬼神杂处。后来才将人与鬼神分开,出现两界说,即人生于人世,亡灵生于鬼世,或死人世界。“生属长安,死属泰山,死生异处。”(《论衡·解除》)由于人鬼神的分野,人类要经常求助于鬼神,曾有一个时期人人为巫,后来才出现了专门的人、鬼、神之间的媒介,中原为巫觋,南方为灵子,北方为萨满。萨满:源自通古斯语saman与北美印第安语shamman,原词含有智者、晓彻、探究等意,后逐渐演变为萨满教巫师即跳神之人的专称,也被理解为这些氏族中萨满之神的代理人和化身。萨满被称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介者,他们与其他宗教神职人员最大的不同是能够以个人的躯体作为人与鬼神之间实现信息沟通的媒介。作为这种媒介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神灵为主体,通过萨满的舞蹈、击鼓、歌唱来完成精神世界对神灵的邀请或引诱,使神灵以所谓‘附体’的方式附着在萨满体内,并通过萨满的躯体完成与凡人的交流;二是以萨满为主体,同样通过舞蹈、击鼓、歌唱来作到‘灵魂出壳’,以此在精神世界里上天入地,使萨满的灵魂能够脱离现实世界去同神灵交往。上述神秘仪式即被称为“跳神”或“跳萨满”。在完成上述神秘仪式的过程中所有的萨满都会表现出昏迷、失语、神志恍惚、极度兴奋等生理状态,当这类生理状态出现时则被称为“下神”“抬神”或“通神”,学术领域则称为“萨满昏迷术”或“萨满催眠术”。萨满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人的祈求、愿望转达给神,也可以将神的意志传达给人。萨满的职业追求也是以各种精神方式掌握超级生命形态的秘密和能力,获取这些秘密和神灵力量是萨满的一种生命实践内容。

2、巫的种类觋,能斋肃事神明也。在男曰觋,在女曰巫。A、巫觋,巫觋的特点被认为能通鬼神。具体有两种方式,一是请神附体,有请神、谈源、抓鬼和谢神四个步骤,另一个过阴,即灵魂出走,也就是巫觋的灵魂可以离开肉体,到神鬼所在的地方。汉族称“走阴差”。B、祭司,祭司由巫觋发展而来,是一种高级的巫,即大巫,皆由男性担任。如商代的祝,彝族的毕摩,纳西族的东巴,水族的鬼师,布朗族的占布等。最初的祭司也能通鬼神,但主要从事较大的祭祀活动,如祭天、祭祖、掌握天文立法等等。祭司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是国王的谋士、重臣。他们除祭祀外,还掌握较多的文化科学知识——天文、历法、医学、文学、历史、歌舞、绘画,掌握最早的文字,通晓经典、教义、法器。祭司在古代文明形成中起过积极作用。C、术士,即专门巫师,主要包括山、医、命、卜。山,地理先生、阴阳先生、风水先生、堪舆师、看山先生。医,巫医,将巫术与医疗结合起来,为人治病,如台湾的青草仙。命,相命师、算命先生。卜,占卜师。3、巫的职能A、预测人的命运的好坏。“”龟筮者,所以通神明之意,断国家之事也。”(《明实录》128卷),主要是征兆、预言、占卜等。B、主持祭祀活动。C、驱疫求吉巫术。对于善神要祭祀,对于不尽职的神,以及各种凶神、恶鬼则实行巫术。如求雨、驱疫、扫灾星,巫觋往往是这些巫术的执事人。4、主持人生礼仪。特别是成年礼、婚礼和葬礼。5、主持神判,处理纠纷。主要方法是请神下凡,运用捞油锅、上刀梯、嚼米、舔铁铧、蒸猫等形式,进行神的裁判,以定是非曲直。三、信仰表现方式1、预知预知信仰是根据自然现象或人的行为表现,推测人物或事物将要发生的变化,以便探知神的态度,预卜吉凶、命运好坏。A、对预兆的信仰。预兆,根据自然出现的异常现象,从中预知事物所要发生的结果。如天体兆、动物兆、植物兆、人体兆等。B、预言。根据当事人的体态特征,预知其人或其事的发展趋势或者成败。C、占卜。借助某种手段,对未知事物进行预测的一种活动。商代有两种占卜方法,一是占,利用龟壳或动物肩胛骨占卜,另一种是利用蓍(shi)草占卜,称为筮(shi)。2、祭祀祭祀是民众向民间神祗祈求福佑或驱避灾祸的一种行为惯制,世代传承,具有相应的仪式制度。在祭祀活动中经常运用法术,有时也使用一些巫术,以解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重大问题。祭祀的要素:明确的祭祀对象,通常在供奉神灵的地方,如庙宇、寺院、祠堂、墓地以及自然神所在地;有主祭人和参加祭祀的人群;有一系列祭祀程序,包括请神、降临、叙述、祈求、送神谢神等;进行奉献,主要为神提供衣食所需,奉献不限于衣着、食品,还有歌舞。祭祀的祈神活动,充满着神秘的宗教气氛。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祭祀的宗教成分开始淡薄。体现在伴有经济交流,在祭祀中心形成庞大的庙会,将祈神、贸易、娱乐融于一体。总之,祭祀是通神的主要手段,是祈神、谢神的基本形式,其用意在于防灾殃、求好运;同时,通过祭祀也能加强家族、氏族、部落内部的团结,提高战斗力。3、巫术巫术是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人或事物施加影响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它是最古老、最普遍的信仰。随着鬼神观念的发展和巫术形式的变化,民间巫术多掺入了鬼神观念。巫术起源于世界上事物的同样重复,并表明联想或模拟的能动性的信仰。这是许多信仰的总和,施行巫术一般都有一定的功利目的,有一定的巫辞和行为,并企图去改变客观事物。巫术分类:A、模仿或模拟巫术,即以相似的事物代替当事人或事,作为施行巫术的对象;如,摧毁对方的画像或者姓名,就可以置对方于死命;接触或感染巫术,认为两种事物接触时,彼此会产生一种长期的感应关系。例如接触岩石会坚硬、接触大树会长青,对对方的指甲、头发施行巫术,就可以挫败对方。目的分类:白巫术(祈福、求子、催生、驱疫等)、黑巫术(放蛊、下毒、针刺偶人、转嫁、替身等巫术)。招魂巫术:一种是人刚去世时,要进行“喊魂”,目的是把刚刚走失的灵魂叫回来,使其复活;一种是小孩或者成年人生病,认为这是灵魂暂时丢失,必须把魂招回来,病才会好;还有就是祭祖时,也招祖先亡灵回来享祭,祭毕再把他送走。驱疫巫术:是一种驱赶恶鬼、瘟疫、灾难的巫术。在生产、建房、修墓、生病中广泛应用,最早的驱疫,就是巫觋拿着工具、武器作驱打状,将恶鬼打走,后来形成一种打鬼仪式——傩。这是由专门巫师方相氏主持的,戴着面具。后来更发展为傩仪、傩戏。放蛊巫术,是以某种毒物害人的巫术,具有浓厚的神秘性和危害性。蛊多为妇女饲养,可能是妇女的发明。神判巫术,假借神意裁决争讼是非曲直的巫术形式。由巫师主持,通常是天神、雷神公决。想药巫术,想药又称爱药,是青年男女用的恋爱巫术。在我国壮侗语族中比较流行。一种以动植物制成,把连理枝、风流草研为粉末,或者把三只刚出壳的燕子溺死,其中两只互相缠在一起的,认为是一雄一雌,壳烘干研末。施巫者在对方不备时将想药施入食品中,让其食之,事后他或她即失去理智,主动追求意中人。另一种是请巫师念咒语,设法让对方服入咒符水,或者将咒符放在对方身上。6、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是社会中下层民众中广泛流行的音乐、舞蹈、美术、戏曲等艺术创造活动。民间艺术是各种民俗活动的载体,其本身便是复杂纷纭的民俗事象。各种民间艺术都有其自身古老的传承渊源。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人们掌握了韵律、节奏、对称、均衡等艺术形式美的规律,产生了艺术审美的形式感。一、民间音乐1、民歌号子:产生并使用于各种集体劳动场合,如搬运、建筑、打渔、行船、农事、伐木、放排、拉纤。号子具有统一劳动节奏,协调劳动动作,鼓动劳动者情绪的作用。在歌唱方式上,大多采用“一领众合”的形式,由此形成此起彼伏,交错重叠的歌唱。山歌:即山野之歌,其传播环境主要是山区、高原及草原,也是在劳动生活中咏唱。多出现在砍柴、放牧、赶路之类个体劳动生活中。由于不受特定劳动节奏的制约,山歌具有悠长、自由、奔放的体裁特征。歌者兴起而歌、兴尽而止,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唱法有高腔、平腔、矮腔等。如客家山歌。田歌:流行于长江、汉水流域广大稻作山区的一种特殊的民歌体裁。整体特征介于号子和山歌之间。即在歌唱形式上,运用“领合”手段,但音乐性质却十分自由,不受种田劳动动作的制约。歌者不参加劳动,常常站在地头田边,一面敲锣打鼓,一面分节而歌,成为一种半职业的歌手。如长阳的“薅草锣鼓”。薅草锣鼓,渝黔一带土家人俗称“打闹”、“打闹歌”,鄂西州一带也有叫“山锣鼓”的,它由薅草劳动形式和田歌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