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张PPT)_第1页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张PPT)_第2页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张PPT)_第3页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张PPT)_第4页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特别是______________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②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开始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农业集体化(2)措施①农业:取消义务交售制,实行______制,鼓励发展家庭副业,扩大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______。②工业:废弃____________体制,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___________。(3)结果: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缺乏对这一模式弊端的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此模式。收购玉米部门管理物质利益2.勃列日涅夫改革(1)内容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扩大_____________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②注重发展___________,特别是军事工业。(2)结果①苏联的_____________达到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②__________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_________年以后,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国营企业重工业军事实力军备竞赛19753.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2)内容①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________计划指标。②调整__________结构,实行租赁制,开始出现与国外合资的企业和家庭农场。指导性所有制(3)问题①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②仍继续优先发展_________,致使经济滑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4)结果:经济改革未取得预期成果,开始把改革重点转向___________,最终导致国内的局势失控和苏联的_______。重工业政治领域解体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背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_________主义经济理论。(2)表现:实行国家对经济的_____________。(3)影响: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出现了经济发展的“___________”。凯恩斯宏观调控黄金时期(4)调整①原因:70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______”现象。②措施: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③结果: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____________”。滞胀混合经济2.建立“福利国家”(1)目的:缩小__________,减少因贫困而带来的社会问题。(2)实质:国家运用政策调整,保障个人和家庭的_________,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__________能享受到公认的较好的社会服务。(3)内容: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_________、教育等。贫富差距最低收入所有公民失业保险(5)影响①对___________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②导致___________不堪重负。社会稳定国家财政(4)发展

3.第三产业的兴起(1)含义:第三产业也称___________,是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或物质生产而言,并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2)原因①____________的进步。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___________的多样化。服务业科学技术消费需求(3)表现①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②其产值和比重超过物质生产部门。(4)作用①以______________改造传统的工业和农业,促进了____________的提高。②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______________。③缓和了经济的_______________,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微电子技术经济竞争力资源配置周期性波动4.“新经济”的出现(1)含义:它是一种以______________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2)背景①新科技成果的应用。②经济全球化和_______________的推动。(3)表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_______经济实现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4)实质:信息化与全球化。(5)意义:推动__________进程加快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信息技术革命美国全球一体化1.二战后苏联的改革都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最终放弃社会主义制度。2.苏东剧变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3.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并非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计划,但不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4.福利国家政策的目的是为稳定社会秩序。(√)福利国家政策是指国家拿出一部分资金增加社会福利,来缓和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秩序,但不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突

示☆☆二战后苏联的三次改革主要包括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三次改革,三者既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可以很好地理解这些改革带来的史鉴意义。1.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给后世留下的启示。(1)改革应该有正确的科学理论作指导,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活动,避免盲目性和无计划性。(2)改革应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全盘否定前人的优秀文明成果。2.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原因何在?(1)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2)勃列日涅夫本人专断、保守,不利于改革。(3)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3.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特点怎样?(1)经济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转而进行政治改革。(2)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方向。(3)政治改革中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4.苏联三次改革的不同点及相似点。(1)不同点项目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历史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指导思想只是对原有体制进行局部改革对苏联进行根本性变革和改造具体内容首先从农业开始,重点在农业领域重点在工业,且是重工业领域涉及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结果改革造成了苏联的混乱执政后期,改革停滞,苏联经济全面滑坡,渴望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改革不仅使经济继续滑坡,而且还导致了苏联解体(2)相似点①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要求提高生活水平。②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③都对经济政治体制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④主要涉及的领域是扩大企业的自主权。⑤改革都失败了,但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苏联改革的结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改革把苏联搞“垮”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把苏联搞“死”了。二战后苏联改革的史鉴作用1.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是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的前提。2.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3.改革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4.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力量对比,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等。1.(2012·南京模拟)他顺应历史潮流步入苏联最高决策层,并揭开了苏联改革的“盖子”。他谴责了独裁,但未触及专横的权力。以下言论或行为符合该领导人的是(

)A.“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是要挨打的”B.“发展重工业,过去和现在都是苏联经济的不变原则”C.“玉米能够使农庄像插了翅膀一样飞腾起来”D.“用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解析】从材料中“揭开了苏联改革的‘盖子’”这一信息可以分析出,应该指的是赫鲁晓夫改革。A项应该属于斯大林;B项应属于勃列日涅夫;C项是指赫鲁晓夫;D项应是戈尔巴乔夫的言论。【答案】

C☆☆突

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何要大力干预经济?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作用、局限性怎样?这些问题的解决利于形成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正确认识。1.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原因。(1)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发展的必然结果。私人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造成一系列危机,迫切需要国家进行干预和调节。(2)二战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3)经济大危机的教训和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大萧条期间,单靠私人垄断和自发市场机制已无法缓解固有矛盾,只有国家才能充当调和矛盾、挽救危机的“救世主”。2.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作用、局限性怎样?(1)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2)作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避免了像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那样大的经济波动的产生。(3)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1973年“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1.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2.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主动地变化,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在与社会主义制度较量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建设经验。3.但是,这些变化并不能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2.(2012·湖南四市九校联考)2011年初,英国《泰晤士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阿纳托尔·卡列茨基出版了《资本主义制度4.0》很快成为全球畅销书。作者认为:面对经济危机,民众普遍认为:未来会—也应该—比过去更美好。自1815年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历了三次较大变革发展,据所学知识推测,作者所指的第二次变革应是(

)A.理性主义 B.自由资本主义C.福利国家制度

D.货币主义【解析】考查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变化。“资本主义制度4.0”指的是全球资本主义制度的第四次变革。前三次变革是:19世纪初主张实行自由贸易的自由资本主义制度、上世纪三十年代凯恩斯式的福利国家制度以及上世纪80年代初由撒切尔和里根开创的以自由市场为核心的货币主义。故选C。【答案】

C (2011·全国大纲卷)1964年到1982年期间,前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了“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B.破坏法制现象得到纠正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

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解答路径】审题干“1964年到1982年”“完善社会主义”巧排除A计划经济体制活力衰退,国家陷入困境√B“破坏法制现象得到纠正”没事实依据×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是南斯拉夫改革内容×D“放松对东欧控制”与史实不符×得答案A (2012·海南高考)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组阁。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最后胜利B.工党提出了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C.人们担心丘吉尔强烈反苏导致战争再起D.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引起选民强烈不满【解答路径】审题干1945年7月巧排除A“反法西斯战争已接近最后胜利”与事实相符,但非工党胜利原因×B工党提出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抓住了社会要求,取得支持√C与题意不符×D得答案B1.知识角度把握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特征和影响等。2.史观角度福利制度事关民众生活,以社会史观的角度考查这一知识点是高考将来命题的必然思路。

考向一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1.(知识角度)赫鲁晓夫执政后实行经济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下列反映了其改革内容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C.“提高集体农庄的物质利益”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农业集体化政策加大了对农民的剥削。“提高集体农庄的物质利益”冲击了这一传统做法,故选C。A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规定。B项是斯大林模式的做法。D项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答案】

C2.(知识角度)周尚文在《苏联兴亡史》中曾这样描述苏联:“放慢改革步伐,经济发展趋于停滞;国内政局稳定,保守气息浓厚;国家实力加强。在国际社会中争夺霸权,气势汹汹。”这种情况出现在(

)A.1925~1953年 B.1954~1964年C.1965~1982年

D.1982~1991年【解析】材料中“经济发展趋于停滞”“国内政局稳定”“在国际社会中争夺霸权,气势汹汹”的信息,说明这一时期应该是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答案】

C3.(史观角度)中苏两国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都经历了艰苦的探索,最终苏联解体,而中国则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其中,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和中国改革最大的不同点是(

)A.利用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B.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进行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D.实行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政治改革【解析】本题为比较类选择题。题干要求找出戈尔巴乔夫改革和中国改革的最大不同点,A、B、C三项都属经济领域,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在经济改革遇到困境时把改革的方向转向了政治领域,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实际违背了社会主义方向,属政治领域,是中苏改革中最大的不同。【答案】

D考向二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4.(知识角度)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包括(

)①大力推行国有化政策②实行“福利国家”政策③第三产业的兴起④知识经济的出现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②

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③④不属于国家干预的措施,排除。故选C。【答案】

C5.(知识角度)1981年,美国总统里根的儿子迈克尔因为失业到职能部门登记领取失业救济金和求职。当主办人得知他的身份后,提出优先为他推荐工作,迈克尔却说:“还是按惯例按规定来处理问题吧。如果我接受优待,我的爸爸,也就是美国总统是无法面对国民的。”对这件事情解读不正确的是(

)A.迈克尔失业的背景是美国经济“滞胀”B.美国已建立福利制度C.美国总统的权力受到制衡和监督D.里根的经济政策没有效果【解析】根据所学基础知识可以知道A、B两项符合史实。从材料中“我的爸爸,也就是美国总统是无法面对国民的”和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可以知道C项准确。D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也不符合史实。【答案】

D6.(史观角度)关注民生是世界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的话题,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建立了福利制度。结合下图,下列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实施社会福利,实现了社会平等B.“保护人的转移支付”是为了削减贫困C.福利制度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D.国家福利就是保障就业和收入【解析】西方国家福利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法。分析材料,福利制度强调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前者强调“社会权利”,后者强调“削减贫困”,本题选B项。A、C两项说法明显错误;D项说法错误,福利制度应是社会保险、家庭福利、社会救济计划等的总和。【答案】

B7.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负,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材料二从奥巴马竞选时提出的施政方针看,其改革可能是罗斯福新政以来最全面的经济改革……除了大幅投资公共建设,为商界提供税务优惠,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在内的挽救经济计划外,奥巴马还打算将税赋负担移转到高收入者,改变已实行20多年的管制松绑政策方向,扩大医疗保险范围,并且重新检视美国的自由贸易政策。——摘自“新浪网”材料三

“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各项社会保险覆盖人数迅速增长,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现阶段,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主要是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对鳏寡孤独等特定群体给予照顾;第二主要是通过实施社会保险制度,为参保人员提供养老、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