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居民自治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8900字》_第1页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8900字》_第2页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8900字》_第3页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8900字》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部分需阐述两大基本问题:一是研究问题及其背景,需要明确陈述研究问题的背景、研究的目标或想要探讨和回答的问题,提倡“大背景、小问题”的写法;二是研究意义,需表明该选题在以下一个或多个方面的贡献:对特定理论的新发展、对特定问题的新知识、对特定领域政策制定和实践指导等】一、研究问题及背景社区居民自治是我国社区居民,按照法律或社区的规定参与当地社区大小事务管理的一种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城市和农村的居民可以在居民居住地区设立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构建基层群众性的自治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也规定社区居民可以自行设置居委会,并对居委会的设置目标、组织架构,工作机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些给居民基层自治提供了政策指导,社区居民自治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制度的重要探索和创新。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社区管理服务要求开始不断提高,为了适应社区居民生活的要求,多元协同治理的社区居民自治也就顺势产生了。但是通过近年来社区业主组织发展和社区自治实践的经验表明,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转型不是预设的那样顺畅,居民在自治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即使成立了居民委员会,得到政府、物业承认委员会的数量非常有限。尽管一些行居民委员会能够有效运作,但在进一步调查中发现居民委员会存在“强人治理”“独断专行”的现象。目前学者对社区自治和民主管理研究的较多,但大多都是从居民、居委会、物业等某个方面进行分散的研究,没有从政府、物业、居委会、社会组织等多个方面,探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方法,进而推动社区居民民主自治治理策略,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决定以C社区为例,讨论从C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自治问题。二、研究意义理论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意识越来越强,社区承担着越来越多的政府职能,社区更需要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的有力措施,构建和谐社区,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生活便捷的社区。多元协同的居民自治,有利于和谐社区建设的创新,有利于维护居民利益,提高居民整体生活质量。本文研究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下城市社区居民自治问题研究,可以丰富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社区居民自治、社区建设等领域的相关理论,有利于丰富社区治理体系的理论探索。实践意义:本文以C社区为例,研究C社区居民自治的具体实践,从大的方面看,对社区居民自治的研究不仅是关注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体现,也是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指导,本文的研究可以正确认识政府、物业管理和居委会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社区更好地承担起基层治理的能力,为社区社会组织和居民的自主参与提供政策支持,提高综合管理能力。从小的方面来说,本文以C社区为例,通过对居民委员会近几年的运作和业主自治实践的跟踪观察,以及对相关人士的深入访谈,以多元协同、普遍参与、民主协商为指导,构建居民委员会自治制度的设计方案,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参与社区治理、参与社区重大事项决策的道路,对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要总结和报告有关这一研究问题的研究状况,通过全面查阅、精心挑选、仔细阅读和系统分析,总结出研究者围绕这方面做了哪些研究,产生了哪些重要的研究结果。注意层次清晰,应先述后评】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社区自治模式的研究起源于西欧,远早于我国,由于其形成较早,发展时间较长,也比较丰富,积累了较多的经验。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代表罗伯特·帕克提议推动社区研究的进程。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和方向对社区治理的研究进行了探索。社区研究的系统化得到加强。同时,一些新的研究方向也得到了拓展。研究的类型和对象不断扩大,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深化,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增强。公民治理理论作为社区治理理论的基础,受到西方学者的深入研究。理查德·博克斯是美国著名学者,公民治理理论的代表人物。在《公民治理:引领世纪的美国社区》一书中,他将社区治理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即精英控制时代(17-18世纪)、民主时代(19世纪)、专业化时代(20世纪)和公民治理时代(21世纪)。他指出,公民不仅是公共服务的“消费者”和政府的“纳税人”,而且是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参与者;代表由原来的核心决策主体地位转变为公民与公共事务专业人员之间的协调人;公共事务专业人员应该成为公民管理的顾问,而不是公共事务的决策者。他的理论深刻阐述了公民、代表和公共事务专业人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也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地方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理查德・C・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理查德・C・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不同国家的学者对于社区居民自治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美国政治学家丹尼尔﹒埃拉扎在《社区自治与美国政治危机》中将美国式的社区公共生活视为地方自治乃至其整个政治体系的核心特征。英国学者托尼﹒博瓦尔德在《超越参与:公共服务的用户和社区合作》中提到,英国的城市社区将协同生产作为一种整合机制和资源动员的激励因素,使得城市社区治理效果不断提高,多方参与城市更新及社区再生,市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强化,城市社会经济效益逐渐提高。从社区治理的角度进行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诸多学者从社区管理与发展建设等不同角度研究这一课题。林德夫妇在《转变中的中镇》KadtEJD,LyndRS,LyndHM.MiddletowninTransition[J].BritishJournalofSociology,1937,15(4):369.首次将社区权力带入研究视野,引发了学术界的关注,并在其后多年的研究中衍生了权力精英论和权力多元论。帕克在提出了基于生物学进化原理的人文区位理论ParkRE.Humanecology[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50,42(1):1-15.。他的研究成了芝加哥学派研究活动的基础。此后社区社会关系的理论研究逐渐占据主流,学术界呈现百花齐放的盛况,芝加哥学派的沃思从人类生态学视角提出了“社区失落论”,他认为随着城市化发展,人们在乡村时代传统观念中具有密切关系特质的社区将会消失。奥斯卡刘易斯和甘斯对“社区失落论”提出质疑GANSH.UrbanismandSuburbanismasWaysofLife:AReevaluationofDefinitions[M]//ROSEAM.HumanBehaviorandSocialProcesses.Boston,MA:HoughtonMifflin,2010:625-648.,认为城市中依然可以保留传统乡村社区团结、亲密的特质,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社区继存论”。随着城市社区能否继续存在的争论渐渐落幕,费舍尔提出城市居民社区网络的概念Flscher,ClaudeS.Networksandplaces:SocialRelationsintheUrbanSetting[M].TheFreePress,2014.,突破了“失落论”与“继存论”KadtEJD,LyndRS,LyndHM.MiddletowninTransition[J].BritishJournalofSociology,1937,15(4):369.ParkRE.Humanecology[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50,42(1):1-15.GANSH.UrbanismandSuburbanismasWaysofLife:AReevaluationofDefinitions[M]//ROSEAM.HumanBehaviorandSocialProcesses.Boston,MA:HoughtonMifflin,2010:625-648.Flscher,ClaudeS.Networksandplaces:SocialRelationsintheUrbanSetting[M].TheFreePress,2014.ScottScottScott.TheoryofcommunitypluralisticCooperativeGovernance.[J].BritishJournalofSociology,2016Elizabeth分析多元社区治理的本质Elizabeth.Elizabeth.Theessenceofmulticommunitygovernance[M]OxfordUniversityPress.2016二、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方面,20世纪三十年代,费孝通先生首次在自己翻译的文章中使用了中文“社区”一词方梦之,庄智象主编.中国翻译家研究当代卷[M].上海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04:394.,由费孝通先生所编著的学术刊物《社会学研究》里也对社区一词的由来进行了说明。与社区一词最初诞生的欧美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社区地理边际并非自然形成,而是首先基于行政区划边界根据实践需要调整而形成的,因此在中国关于社区居民自治的研究也有其独特含义和生命轨迹。方梦之,庄智象主编.中国翻译家研究当代卷[M].上海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04:394.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概念界定,是以社区的概念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的。由于我国学者在不同角度研究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所以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概念也存在一些差别,并未统一观点。于燕燕的《中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由来及功能》于燕燕.中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一)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由来及功能[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第4期).一文和朱光喜的《业主自治:城市社区自治的新逻辑——基于居民自治与业主自治的比较视角》朱光喜.业主自治:城市社区自治的新逻辑:基于居民自治与业主自治的比较视角[J].城市,2012,(第5期).一文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社区居民自治进行了定义。于燕燕强调社区的自身建设,重视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管理作用,把居民委员会放在居民自治中的重要地位上,并且对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来源功能和原则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而朱光喜更为重视外部组织的重要作用,主张外部组织要积极的辅助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并且从逻辑概念上比较了居民自治和业主自治这两个形式,强调业主自治在居民自治中的重要作用,并且主张要在两者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合作机制。张平在《中国城市居民社区自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张平.中国城市居民社区自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2013.中对城市社区自治界定的四种说法进行阐述,并表示更加认同四种说法之一的过程说,主张在城市社区自治的过程中,要加强居民对自我进行管理的意识。于燕燕.中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一)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由来及功能[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第4期).朱光喜.业主自治:城市社区自治的新逻辑:基于居民自治与业主自治的比较视角[J].城市,2012,(第5期).张平.中国城市居民社区自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2013.从中国具体情况出发,研究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有其深刻意义。徐勇在《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J].新华文摘,2001,(第9期).分析出三点意义,社区居民自治是一种低管理成本的制度创新。社区居民自治是社区建设的内在要求。社区居民自治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桂勇、崔之余在《行政化进程中的城市居委会体制变迁——对上海市的个案研究》桂勇,崔之余.行政化进程中的城市居委会体制变迁:对上海市的个案…[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第3期).中对居委会的功能和作用变迁做出了总结,提出居委会的行政化功能使其成为单位制瓦解后城市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部分,然而也造成了基层民主和居民自治难以有所作为。张济顺在《上海里弄:基层政治动员与国家社会一体化走向(1950—1955》张济顺.上海里弄:基层政治动员与国家社会一体化走向(1950—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J].新华文摘,2001,(第9期).桂勇,崔之余.行政化进程中的城市居委会体制变迁:对上海市的个案…[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第3期).张济顺.上海里弄:基层政治动员与国家社会一体化走向(1950—1955)[J].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4,(第4期).随着理论的深入研究,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重要性也显现出来。在《居民自治: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新目标》费孝通.居民自治: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新目标[J].江海学刊,2002(03):15-18.一文中,费孝通指出了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随着时代的变化,城市社区人口的内部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外部来说,城市社区建设面临着个更多的挑战,需要及时更新管理模式和服务手段,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这就对城市社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积极发挥群众自治的力量,推动基层民主化建设。费孝通.居民自治: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新目标[J].江海学刊,2002(03):15-18.许多学者将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参与主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调查和研究自治主体在社区居民自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高红的《社区社会组织与城市基层合作治理》高红著.社区社会组织与城市基层合作治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09.就社区社会组织的意义、发展状况、参与基层治理的经验以及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的制度与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社区社会组织在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中的重要地位。孙柏瑛的《城市社区居委会“去行政化”何以可能?》孙柏瑛.城市社区居委会“高红著.社区社会组织与城市基层合作治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09.孙柏瑛.城市社区居委会“去行政化”何以可能?[J].南京社会科学,2016,(第7期).通过实际案例,研究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连玉明主编的《大国治理: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基层实践》连玉明主编.大国治理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基层实践[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11.一书,以北京市西城区、上海市嘉定区、贵州省清镇市、江苏省南京市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创新实践为样本,从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内涵、功能定位等入手,全面研究了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组织建设、居民自治权利保护、基层政府服务、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新媒体如何参与居民自治等问题。在《新形势下和谐社区建设之讨论——社区直选与议行分设:深圳市盐田区的最近范例》史维勤.新形势下和谐社区建设之讨论——社区直选与议行分设:深圳市盐田区的最近范例[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5,20(5):17-20.中,史维勤提出从五个方面进行创新活动,以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突破口,运用“议行分设连玉明主编.大国治理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基层实践[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11.史维勤.新形势下和谐社区建设之讨论——社区直选与议行分设:深圳市盐田区的最近范例[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5,20(5):17-20.聂晓莉在《协同治理中居民自治能力建设研究》聂晓莉.协同治理中居民自治能力建设研究[D].西北大学,2015.中以甘肃省张掖市某城市社区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理理论,解构了D社区的治理模式、多元治理主体构成和社区多元协同治理运行机制,通过对D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讨社区多元聂晓莉.协同治理中居民自治能力建设研究[D].西北大学,2015.高文静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研究》高文静.农村社区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研究[D].安徽大学,2017.高文静.农村社区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研究[D].安徽大学,2017.闫梦洁,陈光捷,高雪在《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策略选择》中闫梦洁,陈光捷,高雪,等.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策略选择[J].党政论坛,2020,000(003):42-44.闫梦洁,陈光捷,高雪,等.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策略选择[J].党政论坛,2020,000(003):42-44.三、文献评述通过文献梳理发现,随着公共社会管理的变化,社会管理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管理权限和职能的向下转移,以及新型社会组织模式的构建,城市社区自治在民主政治发展中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并将成为城市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总体来讲,国内外对于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研究在理论性、结构性、实践性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还存在不足。首先,居民自治研究领域中,大多数偏向于政策、理论,实践性较弱,可实践性显得性尤为重要,大多数研究成果对于社区实践的指导性不足。其次,缺乏时代价值,缺少对于新形势,新问题的认识,在科技进步发展的浪潮中,原有治理手段已经无法适应现实社会,无法在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中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目前,社区自治面临巨大挑战,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给社区居民自治提出了良好的治理途径,但由于体制的长期影响,社区逐渐演变为行政机构的一部分,创新和变革的能力空间越来越窄,制约程度越来越高,要使社区自治管理健康发展,就必须突破现有机制的制约,向更高、更远、更广的方向看。多元协同治理下的社区居民自治,正是为了补充社区自治发展中的群众力量,探索居民自治制度和机制的科学途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Ⅲ.选题材料收集[1]范耀登.城市社区管理[M].2010.[2]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M].2004.[3]于显洋.组织社会学[M].2016.[4]张永宏.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学派[M].2007.2.论文[1]何亚群,曾维和,郑昌兴.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下的我国城市社区研究[J].阅江学刊,2013,000(006):94-97.[2]尹广文.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场域中的协同治理实践——基于四种典型的社区治理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6,18(5):125-130.[3]高文静.农村社区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研究[D].安徽大学,2017.[4]韩倩,刘宁,刘志涵,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现代化的城市社区实践研究——以南京市汇林绿洲社区为例[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4(3):57-60.[5]刘杨.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问题探析——基于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视角[J].经营管理者,2017(16):295-296.[6]苏云,魏海奇.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视角下的民族宗教社区治理路径探究——以兰州市华林坪穆斯林社区为例[J].甘肃理论学刊,2017,000(004):73-78.[7]喻蕾涵.城市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困境与优化策略[J].现代交际(13):3.[8]童剑平.长沙市L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研究.燕山大学.[9]李香莹.多中心治理视角下单位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研究.西南财经大学.[10]丁慧雯.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多元主体协作路径研究[J].智库时代,2020,000(010):P.1-2.[11]郭圣莉,吴海红,刘永亮.业主集体行动视角下的社区强人治理[J].社会科学文摘,2018(02):58-60.[12]叶原源,刘玉亭,黄幸.“在地文化”导向下的社区多元与自主微更新[J].规划师,2018,34(02):31-36.[13]高文静.农村社区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研究[D].安徽大学,2017.[14]盛智明.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强人政治”与公共性困境[J].河北学刊,2016,36(06):160-164.[15]朱喜群.社区冲突视阈下城市社区多元治理中的权力博弈——以苏州市D社区更换物业公司为考察个案[J].公共管理学报,2016,13(03):49-60+155.[16]陈旭.协同治理视阈下城市社区多元主体间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6.[17]辛要宾.“强人治理”下的农村基层党建与治理创新探讨——以泰州农村地区为例[J].传承,2015(03):34-35.[18]甄华.村级治理:从“强人”到“法治”[N].各界导报,2014-12-20(001).[19]李海泉.论和谐社区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17[20]黄炳境.社区治理视域中居民参与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5[21]马西恒.城市社会治理实践的中国式悖论[J].探索与争鸣,2016(12):33-35[22]孟荣钊.协商共治:开放型社区居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D].华中师范大学.2015[23]桑玉成.论政治妥协与协商民主[J].学术月刊,2015(08):84-90[24]王锦明.以罗伯特议事规则完善社区议事制度之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3[25]韦文棋.我国西部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35(01):7-9[26]张晓平.基层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中协商民主功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4[27]赵守飞.行政与自治:社区体制改革中的权力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28]徐彬.论城市居民自治的概念、发展与价值[J].世纪桥,2016(03)说明:包括经验资料(数据、访谈资料、档案资料、政策文件等)和参考文献。本页如容量不够,可以另附页。Ⅳ.研究写作设想一、研究内容、思路本文按照现状——问题——对策的思路来进行研究,以居民自治理论为研究基础,探讨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所面临的问题,从现实出发,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路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是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目的,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本领域的研究现状有一个详细的分析;交待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创新点。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概述,对多元协同、社区居民自治的主要概念进行具体释义,然后介绍自主治理理论,新公共管理,民主协商等相关理论,为后文研究打下基础。第三部分分析C社区居民自治的现状,从实地调查和走访入手,分析C社区居民自治的实践,简单分析其取得的初步成效。第四部分分析C社区居民自治存在困境,包括社区自治功能比较弱化,居民自治意识淡薄、参与率低,居民自治无法满足多元化现实需求。第五部分是国内外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先进经验与启示,分析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创新方法,从中获取一定的借鉴和启示。第六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C社区居民多元协同治理的完善措施,完善参与主体的顶层设计,完善社会居民的自主意识培育,完善多元协同治理机制等。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也被称为历史文献法,通过阅读大量与研究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收集研究有关社区居民自治的资料情报。本文通过查找、阅览大量著作及文献,对城市社区居民自治问题相关的内容进行梳理,从而深入了解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概念、机理、研究方法,了解前人对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和启发,从而为本文的写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2.深度访谈法深度访谈法是指为了收集详细具体的资料,通过面对面或电话、网络交流等方式向受访者提出问题并获得访谈资料的方式。本文案例研究中,为了得到C社区居民关于社区治理现状的看法,对居委会工作人员,业主委员会成员以及该社区居民进行了相应的访谈。3.案例分析法为了研究社区居民自治这一类型的问题,选择具体案例进行研究,本文选取C社区作为深入调查的研究区域,深入分析了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根据社区发展的要求提出了有效的建议。三、写作大纲绪论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一)研究背景(二)研究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二)国内研究现状(三)文献述评三、研究思路与方法(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