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学概论《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基本形成。1、西晋的王叔和《脉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脉学专著。2、 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病因学上提出了“三因学说”——六淫邪气为外因,七情所伤为内因,饮食、劳倦、虫兽、金刃等为不内外因。3、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一一寒凉派②李皋一一补土派③张从政一一攻邪派④朱丹溪一一养阴派4、 中医理论的基本特点一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整体观念——①人体是有机的整体;②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辨证论治一一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再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5、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指自然界相互联系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消长:阴阳双方在对立的基础上始终处于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的不断运动变化之中。阴阳互根:指阴阳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根基。阴阳转化: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6、 五行学说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乘: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相侮: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制化一一五行之间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事物间的协调与平衡。7、 气1) 概念: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2) 气机失调: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平衡失调。失调的表现形式:气滞一气机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气逆一一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气陷一一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气脱一一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气闭一一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3) 生理功能一一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4) 分类:①元气——元气根源于肾,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并赖后天之精以充养而成。其作用一一元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始物质,有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②宗气——由水谷精微和自然界的清气所生成的。其作用——促进肺司呼吸,贯通心脉以推动气血运行。③营气一一由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中的精粹部分和肺吸人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所化生的。其作用——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④卫气——行于脉外之气。作用——表现在防御、温煦和调节三个方面。8、 血和津液血:是行循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9、气与血的关系1) 气为血帅——①气能生血;②气能行血;③气能摄血。2) 血为气母——①血能载气;②血能养气。11、 五脏——心、肺、脾、肝、肾——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共同生理功能。1)心生理功能:①主血脉 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②主神态心的气血充盈,血行畅通,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力充沛。与体窍志液的关系:在体合脉、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其华在面。2)肺生理功能:1、主气,司呼吸,主声音;2、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3、朝百脉,主治-A节。(宣发扌旨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夕卜周布散的作用:肃降扌旨肺气具有向下向内清肃通降的作用。)与体窍志液的关系:在体合皮,在窍为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其华在毛。3) 脾生理功能:1、主运化(分为运化水谷、运化水液两个方面)。2、主升清;3、主统血。与体窍志液的关系:在体合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其华在唇。4)肝生理功能:1、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节情志、促进消化、疏通水道、调理任冲)2、主藏血与体窍志液的关系:在体合筋;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其华在爪。5)肾生理功能:1、主藏精;2、主水;3、主纳气。与体窍志液的关系:在体合骨;在窍为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其华在发。12、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共同生理功能:传化物 共同生理特点: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1)三焦含义——六腑之一;单纯的部位概念,上、中、下焦的合称。生理功能——通行元气;运行水液。部位三焦的功能特点:①上焦如雾——膈以上,包括心肺、头部;②中焦如沤——膈以下,脐以下;③下焦如渎——脐以下,包括肝、肾、小肠、大肠、膀胱、女子胞、阴部。13、脏与脏之间的关系1)心与肺——气与血的关系:心血载气并维持肺的呼吸,肺气助心血的运行;2)心与脾——血液的生成和运行的关系;3)心与肾——血与火,精与血的关系;4)心与肝——血液和情志两个方面;5)肺与脾——气的生成和水液的代谢;6)肺与肝——气机的调节;7)肺与肾——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8)肝与脾——饮食的消化和血液的化生;9)肝与肾——精与血互生,阴液互养;10)脾与肾——先天和后天相互资生,水液代谢。14、经络1)概念: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2)经络系统组成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络脉包括十五络、浮络、孙络。十二正经即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3)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阴经与阳经多在四肢部交接;阳经和阳经在头面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腹部交接。由于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连接而逐经相传,即从手少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足阙阴肝经,再传至手太阴肺经,首尾相贯,环流不止,气血通过经脉,内到脏腑器官外达肌表,营养全身。4)十二经脉的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5)奇经八脉奇经——是十二经脉之外的特殊通路;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分布: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在生理上能总督一身阳经,故称阳脉之海;任脉行于胸腹部正中,上抵郂部总任一身阴经,故称阴脉之海;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环绕口唇,有“十二经脉之海”或“血海”之称;带脉起于胁下,环行腰腹部。15、病因——凡能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病因。16、六淫——风、寒、暑、湿、燥、火6种外感病邪的统称。17、六淫治病的共同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转化性。18、六淫的性质及治病特点1)风邪——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主动,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易兼诸邪。2)寒邪——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3)湿邪——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粘滞,易阻气机;湿性趋下,易袭阴位。4)火邪——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性蟠灼易伤津耗气;火性急迫,易生风动血;火毒结聚,易致肿疡。19、疫疠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病状相似;一气一病。20、七情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3)影响病情变化。21、劳逸失度1) 过劳:①劳力过度 损耗机体之气;②劳神过度 损伤脾气、损耗心血;③房劳过度——损耗肾精。2) 过逸: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22、淤血概念: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形成:1)各种不利于血液运行的因素,致使血性迟缓不畅,迟缓至极,凝聚停留为淤血。2)造成各种出血的因素,使血已离脉,却停留于皮下未能及时消散形成淤血。致病特点:1)阻滞气机;2)影响血脉运行;3)影响新血形成;4)病位固定,病症繁多。23、发病与病机1)病机:疾病发生、发展及其变化和转归的机理,也可称为病变机理。2)正气:指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3)邪气:各种致病因素。24、阴阳失调1)阴阳偏盛——阳偏盛、阴偏盛;2)阴阳偏衰——阳偏衰、阴偏衰;3)阴阳互损——阴损及阳、阳损及阴4)阴阳格拒——阴盛格阳、阳盛格阴5)阴阳亡失——亡阴、亡阳。25、望舌1)舌诊——通过观察舌象变化以诊查疾病的方法。2)舌与脏腑的关系——舌尖属于心肺,舌中属于脾胃,舌根属于肾,舌边属于肝胆。3)望舌质——舌色、舌形、舌态。望舌色——淡白舌:虚证、寒证或气血两虚;红舌:主热证,有实热和虚热之分;绛舌:主热重邪已入营或阴虚火旺;青紫舌:主瘀血、寒证、热证。4)望舌苔——苔色、苔质望苔色——白色:主表证、寒证;黄色:主里证、热证;灰苔:主痰湿、里证;黑苔:热盛或阳虚寒盛,病重。望苔质——厚薄、润燥、腐腻。26、问疼痛1)问疼痛的性质剧痛——疼痛剧烈,痛无休止——实证隐痛——疼痛较轻,隐隐作痛,绵绵不休——虚证胀痛——痛处胀满,或兼痛处走向不定——气滞刺痛——痛如针刺,痛处固定不移——血瘀灼痛——痛处灼热,得凉减痛——热证冷痛——痛处寒冷,得温减痛——寒证重痛——痛处有沉重感——湿邪困阻绞痛——疼痛剧烈如刀绞——淤血、虫积、结石等实邪2)问疼痛部位——头痛、躯体疼痛、四肢关节痛27、脉诊1)脉诊部位——腕后桡动脉处,名曰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寸口脉诊分为寸、关、尺三部。2) 诊脉方法——①布指;②指法:总按、单按、举、按、寻;③注意事项:诊脉时间最好清晨,每次切脉不少于1分钟。3) 正常脉象——三部有脉,一息四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快不慢,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28、八纲辨证1)辩证——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对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辨明各种临床表现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从而对疾病处于某一阶段的病因病机做出判断的过程。2)八纲辨证——是运用表里、寒热、虚实及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对疾病所在的部位、性质和正邪相争消长状况,进行分析归纳,明确诊断的方法。3)寒热辩证寒热真假——指寒症、热症在一定病理阶段所表现的某些表现与其本质相反的情况,即所谓的真寒假热、真热假寒。4)阴阳辨证阴虚证和阳虚证 阴液亏虚、阳气偏亢形成阴虚证,又称虚热证;阳气亏损、虚寒内生形成阳虚证,又称虚寒证。亡阴证和亡阳证——阴气阳气过度消耗,导致全身功能严重衰竭。29、预防1) 概念——又称治未病,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2) 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包括调摄精神、锻炼身体、注意起居、药物预防。3)既病防变——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或病情加重变化的趋势,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和扭转病情的发展和传变。包括早期诊治、遏止传变。30、治则1)运用原则——运用治病求本的原则,必须掌握“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两个方面。2) 正治——采用与病证性质相反的方药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原则,又称“逆治”。3) 反治——采用与病证表现的假象性质相一致的方药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又称“从治”。4) 治标与治本: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原则。包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5)三因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31、 中药的性能1) 中药特性——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2) 四气——寒、热、温、凉。3) 五味——辛、甘、酸、苦、咸。作用特点:辛味——具有散、行特性,发散、行气、活血;甘味——具有补、和、缓特性,补虚、和中、缓急止痛、缓和药性;酸味——具有敛、涩特性,收敛、固涩;苦味——具有泄、燥特性,降泄、通泄、苦寒燥湿;咸味——具有软坚特性,软坚散结、软坚泻下。4) 归经——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性能,反映药物作用对机体的选择性。5) 毒性——药物用以治疗的偏性;有毒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32、 中药使用方法——配伍、用量、用法1)七情(配伍关系)——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单行:两味药物配伍后,各自独行其是互不影响临床效应。相须:性能功能类似的药物配伍后,可以增强某种治疗疗效。相使: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伍,一为主,一为辅,辅药提高主药疗效。相畏:一味药物的毒副效应被另一种药物降低。相杀:同相畏相恶:一味药物的治疗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消弱或消除。相反:两药合用后,增强原有毒副效应,或产生新的毒副作用。2)配伍禁忌——“十八反”和“十九畏”。33、治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汗法:通过发汗、宣肺,以驱散外感六淫邪气,从而改善消除表证。吐法:通过诱发呕吐,以消除停滞于咽喉、胃中的宿食。下法:通过泻下通便、泻下水饮,改善胃肠积滞证。和法:和解与调和以改善和消除半表半里、寒热来往、气血紊乱等病症。温法:通过温里祛寒,改善和消除里寒证。清法:通过清泻里热,改善和消除里热证。消法:通过消积滞、利水湿等,改善和消除食积、淤血、水停。补法:通过补虚扶弱,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航线配船方法课程设计
- 水利工程师水利工程设计与运维
- 营养科护士助健康饮食
- 科学实验小班班级工作计划
- 采矿工程行业工程师的工作总结
- 家庭用品行业采购工作总结
- 餐饮服务行业技术工作总结
- 医药健康领域科技整合顾问工作总结
- 冶金行业行政后勤工作总结
- 公务员工作总结工作成果与贡献评价
- 新中国史2023年春季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同步电机的基本理论和运行特性
- 焦度计的光学结构原理
- 民法典法律知识普及讲座村居版本
- 低值易耗品的验收
- 抖音短视频运营部门薪酬绩效考核体系(抖音、快手、B站、西瓜视频、小红书短视频运营薪酬绩效)
- 附件2.英文预申请书(concept note)模板
- 食品食材配送人员配置和工作职责
- 大病救助申请书
- GA/T 669.6-2008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第6部分:视音频显示、存储、播放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