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_第1页
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_第2页
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_第3页
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_第4页
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

分析法一、概述二、谱线轮廓与谱线变宽三、锐线光源的提出四、基态原子数与总原子数五、定量基础第一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y,AASbasicprincipleofAAS*一、概述generalization1.原子吸收现象

原子蒸气对其原子共振辐射吸收的现象;

1802年被伍朗斯顿发现:太阳连续光谱中的暗线。

1955年,澳大利亚物理学家WalshA(瓦尔西)发表了著名论文:《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奠定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础,之后迅速发展。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是基于原子蒸气(气态原子)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时对特征谱线(通常是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吸收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定量分析方法。*3.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过程(原理):(1)用该元素的锐线光源发射出特征辐射;(2)试样在原子化器中被蒸发、解离为气态基态原子;(3)当元素的特征辐射通过该元素的气态基态原子区时,部分光被蒸气中基态原子吸收而减弱,通过单色器和检测器测得特征谱线被减弱的程度,即吸光度,根据吸光度A与被测元素的浓度成线性关系,从而进行元素的定量分析。*4.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特点:(1)检出限低,10-10~10-14

g;(2)准确度高,1%~5%;(3)选择性高,一般情况下共存元素不干扰,无须分离;(4)应用广,可测定70多个元素(金属);(5)定量分析。局限性:难熔元素(如W)、非金属元素测定困难、不能同时进行多元素分析,不能定性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原理:(1)用该元素的锐线光源发射出特征辐射-空心阴极灯;(2)试样在原子化器中被蒸发、解离为气态基态原子;(3)当元素的特征辐射通过该元素的气态基态原子区时,部分光被蒸气中基态原子吸收而减弱,通过单色器和检测器测得特征谱线被减弱的程度,即吸光度,根据吸光度A与被测元素的浓度成线性关系,从而进行元素的定量分析。推出数据处理和仪器控制火焰原子化器单色器光电倍增管雾化器和雾化室空心阴极灯原子吸收光谱仪-结构图A=-lg(IV/I0)=acI0IV*二、谱线轮廓与谱线变宽原子吸收所产生的是线状光谱,其光谱线并不是严格的几何意义上的线(几何线无宽度),而是有相当窄的频率或波长范围,即谱线有一定的宽度。表征吸收线轮廓(峰)的参数:

中心频率(波长)

:()

半宽度:及可表征吸收线的总体轮廓

*引起谱带变宽因素:

原子本身内在因素;外界条件因素。

(1)自然宽度

没有外界条件影响,谱线仍有一定的宽度。平均寿命愈长,谱线宽度愈窄。10-5nm数量级,可以忽略。

(2)温度变宽(多普勒变宽)

温度变宽是由于原子的热运动引起的。多普勒效应。多普勒变宽与绝对温度之间的关系为:M----原子量;T----绝对温度;0----谱线中心频率

*

对于大多数元素来说,多普勒变宽约为10-3nm数量级。温度变宽的频率分布具有近似的高斯分布,中心频率不变,只是两侧对称变宽,变宽的主要因素之一。

(3)压力变宽压力变宽是由于微粒间相互碰撞的结果,也称碰撞变宽。劳伦兹(Lorents)变宽吸光原子与其它外来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相互碰撞。赫尔兹马克(Holtsmark)变宽同种原子碰撞所引起的变宽,也称为共振变宽,一般可以忽略。

*压力变宽主要是劳伦兹变宽。压力变宽与热变宽具有相同的数量级,也可达10-3nm。压力变宽使中心频率发生位移,且谱线轮廓不对称,变宽的主要因素之一。(4)自吸变宽光源空心阴极灯发射的共振线被灯内同种基态原子所吸收产生自吸现象。灯电流越大,自吸现象越严重。(5)场致变宽

外界电场、带电粒子、离子形成的电场及磁场的作用使谱线变宽的现象;影响较小;在影响谱线变宽的因素中,热变宽和是劳伦兹变宽是主要的,其数量级都是10-3nm,构成原子吸收谱线的宽度。

*三、锐线光源的提出

最早有科学家提出:连续光源(钨灯和氘灯)作为原子吸收的光源。存在的2个问题1.经分光后,光谱通带0.2nm。而原子吸收线半宽度:10-3nm。如图。若用一般光源照射时,吸收光的强度变化仅为0.5%。灵敏度极差。

因此就需要寻求一种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来解决原子吸收的测量问题。

2.单色器的性能达不到要求。如△λ=10-4nm,若λ取400nm,单色器分辨率R=λ/△λ=4×106

,现在技难以达到这个分辨率。*(1);(2)辐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锐线光源:锐线光源是能发射出半宽度很窄的辐射线的光源。

1955年瓦尔西提出采用锐线光源(能发射谱线半宽度很窄的发射线的光源),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两个特点:*四、基态原子数与总原子数关系

原子化过程中,原子蒸气中基态原子Nj与待测元素原子总数N0之间的定量关系。热力学平衡时,两者符合Boltzmann分布定律: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原子化温度一般在2000~3000K,大多数元素的Nj/N0值都小于1%,即Nj与N0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实际上可用N0代替原子化器中的原子总数N。*五、定量基础由于N0∝N∝αc(N0基态原子数,N原子总数,c待测元素浓度)

所以:A=kN0=ac

这表明当吸收厚度一定,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峰值吸收测量的吸光度与被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这是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法的基础。根据*一、结构流程二、光源三、原子化装置四、单色器五、检测器

第二节

原子吸收光谱仪结构流程与基本组件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一、流程空心阴极灯原子化器单色器检测器处理与控制数据处理和仪器控制火焰原子化器单色器光电倍增管雾化器和雾化室空心阴极灯*二、光源1.作用:发射被测元素的特征共振辐射。

光源应满足如下要求:(1)发射锐线;(2)辐射强度大,背景低,灵敏度高;

(3)稳定性好。空心阴极灯、蒸气放电灯、高频无极放电灯都具有这些要求,而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是空心阴极灯。2.空心阴极灯结构如图所示:*

3.空心阴极灯的工作原理正视图[共振线(锐线光源)]*从空心阴极灯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其结构中有两个关键的部分:阴极圆筒内层的材料,只有衬上被测元素的金属,才能发射出该元素的特征谱线(共振线),所以空心阴极灯也叫元素灯;(2)灯内充有低压惰性气体,其作用是:一方面被电离为正离子,才能引起阴极的溅射,一方面是传递能量,使被溅射出的原子激发。*特点:a.强度大,元素可重复多次溅射、激发,激发效率高;

b.半宽度小,灯工作电流小(2~5mA),温度低,所以小,而且灯内压力小,原子密度小,所以小;

稳定性好,开始通电时,灯内电阻会发生变化,发射线的强度也会变化,灯工作时需先预热,待稳定后才能使用。每测一种元素需更换相应的灯。*三、原子化系统1.作用:提供能量,使试样干燥、蒸发并原子化,产生原子蒸气。

2.要求:

a.原子化效率要高。原子化效应愈高,分析的灵敏度也愈高;

稳定性要好。雾化后的液滴要均匀、粒细;低的干扰水平。背景小,噪声低;安全、耐用,操作方便。

*3.类型原子化系统型

火焰原子化系统

非火焰原子化系统

石墨炉原子化器低温原子化法(1)火焰原子化系统由化学火焰热能提供能量,使被测元素原子化。包括雾化器和燃烧器两部分。

ⅰ.雾化器雾化过程示意图

主要缺点:雾化效率低;5%-15%。作用:使气溶胶的雾粒更为细微、更均匀,并与燃气、助燃气混合均匀后进入燃烧器。*ⅱ.

燃烧器燃烧器作用:产生火焰,使进入火焰的气溶胶蒸发和原子化

ⅲ.火焰的氧化还原特性

火焰的氧化还原特性取决于火焰中燃气和助燃气的比例。它直接影响到被测元素化合物的分解和难解离化合物的形成,从而影响原子化效率和自由原子在火焰区中的有效寿命。按照燃气和助燃气两者的比例,可将火焰分为三类:

(a)

化学计量火焰、

(b)

富燃火焰、

(c)

贫燃火焰。

*(a)化学计量火焰(中性火焰)燃气和助燃气之比等于燃烧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的火焰,这类火焰燃烧完全,温度高、稳定、干扰少、背景低,适合于许多元素的测定。

(b)富燃火焰(还原性火焰)燃气和助燃气之比大于燃烧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的火焰

。燃气过量,燃烧不完全,温度较中性低,适合于易形成难离解氧化物的元素的测定,如Cr、Mo、W、Al、稀土等。

(c)贫燃火焰(氧化性火焰)燃气和助燃气之比小于燃烧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的火焰,助燃气过量,燃烧不完全,温度较中性低。有利于测定易解离、易电离的元素,如碱金属等。

*

明确一点:

在火焰原子化中,火焰温度越高,产生的热激发态原子增多,对定量不利。通常在保证待测元素充分离解为基态原子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低温火焰,使得基态原子的激发依赖于对光的吸收。*几种火焰的温度燃气助燃气

最高火焰温度/K

乙炔空气

2600乙炔氧气

3160乙炔氧化亚氮

2990氢气空气

2318氢气氧气

2933氢气氧化亚氮

2880丙烷空气

2198*火焰种类选择:

选择火焰时,还应考虑火焰本身对光的吸收。根据待测元素的共振线,选择不同的火焰,可避开干扰:

例:As

的共振线193.7nm由图可见,采用空气-乙炔火焰时,火焰产生吸收,而选氢-空气火焰则较好;空气-乙炔火焰:最常用;可测定30多种元素;N2O-乙炔火焰:火焰温度高,

可测定的增加到70多种。*(2)火焰原子化系统的特点优点:(a)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应用较广;(b)火焰稳定,重现性及精密度较好;(c)基体效应及记忆效应较小。缺点:(a)雾化效率低,大约只能达到

5%~15%

;(b)原子化效率低(一般低于30%);(c)原子蒸气浓度低;(d)易生成难熔氧化物或发生某些化学反应。*(2).非火焰原子化系统包括石墨炉原子化法、低温原子化法、冷原子原子化法。ⅰ.石墨炉原子化器电热能提供能量以实现元素的原子化。

结构:

电源、保护气系统、石墨管炉等三部分组成。

*

原子化过程:干燥灰化原子化净化*(a)干燥主要是除去溶剂,以避免溶剂存在时导致灰化和原子化过程飞溅。干燥的温度一般稍高于溶剂的沸点,如水溶液一般控制在105oC。

(b)灰化主要是为尽可能除去易挥发的基体和有机物,相当于化学处理过程,不仅减少了干扰的物质,而且对被测物质起到富集作用。

*(c)原子化原子化是使试样解离为中性原子。原子化的温度随被测元素的不同而异,原子化时间也不尽相同,应该通过实验选择最佳的原子化温度和时间,这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重要条件之一。一般温度可达2500~3000oC之间,时间为3~10秒。

(d)净化除去石墨管中的残留物,净化石墨管,减少因样品残留所产生的记忆效应。*石墨炉原子化器特点:优点:(a)灵敏度高,检测限低;(b)原子化温度高;(c)进样量少,溶液试样量仅为1~50μL,固体试样量仅为几mg。

缺点:(a)精密度较差;(b)基体效应、化学干扰较严重,有记忆效应,背景较强;(c)仪器装置较复杂,价格较贵,需要水冷。

*ⅱ.低温原子化方法(氢化物原子化方法)

原子化温度700~900℃;

原理:在酸性介质中,与强还原剂硼氢化钠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送入原子化器中。

AsCl3+4NaBH4+HCl+8H2O=AsH3+4NaCl+4HBO2+13H2主要应用于:

As、Sb、Bi、Sn、Ge、Se、Pb、Ti等元素。

特点:

原子化温度低;灵敏度高(对砷、硒可达10-9g);

基体干扰和化学干扰小。*ⅲ.冷原子化法原理:

将试样中的汞离子用SnCl2或盐酸羟胺完全还原为金属汞后,用气流将汞蒸气带入具有石英窗的气体测量管中进行吸光度测量。

主要应用于:

各种试样中Hg元素的测量。

特点:

常温测量;灵敏度、准确度较高(可达10-8g汞)。

*四、单色器单色器的作用主要是将光源发射的被测元素的共振吸收线与其它邻近的谱线分开。单色器置于原子化器与检测器之间(这是与分子吸收的分光光度计主要不同点之一),防止原子化器内发射辐射干扰进入检测器,也避免了光电倍增管疲劳。

五、检测系统主要由检测器、放大器、对数变换器、显示记录装置组成。*第四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一、光谱干扰及抑制二、非光谱干扰及抑制第三节

干扰及其抑制*干扰非光谱干扰光谱干扰谱线干扰背景干扰化学干扰物理干扰电离干扰一、光谱干扰及抑制谱线干扰和背景干扰,主要来自光源、

试样中的共存元素和原子化装置。1.谱线干扰

谱线干扰通常有两种情况:

(1)吸收线重叠干扰;

(2)非吸收线干扰。

*(1)吸收线重叠干扰指试样中共存元素的吸收线与被测元素的分析线波长很接近时,两谱线重叠或部分重叠,使测得的吸光度偏高。

消除干扰方法:(a)预先分离干扰元素;(b)选用被测元素的其他分析线;(c)利用塞曼效应或自吸效应背景校正技术。

*(2)非吸收线干扰

指在光谱通带范围内光谱的多重发射。使测得的吸光度偏低。

来源:多谱线元素如Co、Ni、Fe等发射的非测量线,光源的灯内杂质(金属杂质、气体杂质、金属氧化物)所发射的谱线。消除干扰方法:(a)减小狭缝宽度

(b)选用其他分析线;(c)降低灯电流减少多重发射;(d)换用纯度较高的单元素灯。

*2.背景干扰

主要来自分子的吸收和光的散射所产生的干扰,使测得的吸光度偏高。(1)分子或半分解产物的背景吸收:(a)分子:碱金属、碱土金属的双原子卤化物如:NaCl、KCl、CaCl等。Ca(OH)2

在530~560nm有吸收,干扰Ba553.6nm的测定。(b)分子半分解产物

:OH在309~330nm及281~206nm有吸收,分别干Cu324.7nm及Mg285.2nm的测定

(2)光散射:原子化过程产生的微小固体颗粒使光产生散射,

“假吸收”。

*(3)背景干扰校正方法

原理:当存在背景吸收时,测得的总吸光度At为被测元素无背景吸收时的吸光度Ax与背景吸光度Ab之和,即:

必须设法测出Ab,从At中扣除,则背景吸收得到校正,才能得到被测元素的净吸光度,为:

(a)空白溶液校正基体组分明确的样品,配制与基体组分相同的试剂溶液,可以较有效地进行背景扣除。

*(b)连续光源背景校正法

连续光源背景校正装置示意图

氘灯背景校正原理示意图要求连续光源与空心阴极灯光源的两条光束在原子化器中必须严格重叠,调整十分费时。此外,连续光源法对高背景吸收的校正也有困难。*二、非光谱干扰及抑制1.化学干扰及抑制被测元素原子与共存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热力学更稳定的化合物,影响被测元素的原子化(火焰)。

选择性干扰,负效应。

Ca、Mg在Al

存在下(贫燃火焰)Ca+PO43-(F-、SO42-

)Ca3(PO4)2

(CaF2、CaSO4

)

MgO·Al2O3、3CaO·5Al2O3

化学干扰消除方法(a)加入干扰抑制剂

抑制剂有释放剂、保护剂和缓冲剂三种。

*释放剂

它能与干扰物质生成比被测元素更稳定的化合物,使被测元素从其与干扰物质形成的化合物中释放出来。

如:PO43-干扰Ca的测定,可加入La、Sr盐类,把Ca释放出来。

保护剂

它能与被测元素生成稳定且易分解的配合物,以防止被测元素与干扰组分生成难解离的化合物

。如:PO43-干扰Ca的测定,可加入EDTA。Al对Ca、Mg的干扰,可加入8-羟基喹啉。

*饱和剂当干扰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干扰趋于稳定。用C2H2-N2O火焰测定Ti时,Al抑制了Ti的吸收。但是当Al的浓度大于200μg/mL后,吸收就趋于稳定。(b)选择合适的原子化条件

提高原子化温度,化学干扰一般会减小。

C2H2-N2O高温火焰中,PO43-不干扰Ca的测定。采用还原性强的火焰或石墨炉原子化法,可以使难离解的氧化物还原、分解。

*2.物理干扰及抑制试样在处理、转移、蒸发和原子化的过程中,由于任何物理因素的变化而产生对吸光度测量的影响。物理因素:溶液的粘度、密度、总盐度、表面张力、溶剂的蒸气压及雾化气体的压力、流速等。物理干扰具有非选择性质,负干扰。

物理干扰消除方法(a)配制与被测试样组成相同或相近的标准溶液;(b)采用标准加入法。试样溶液浓度过高,还可以采用稀释法。

*3.

电离干扰及抑制在高温条件下,原子发生电离成为离子,使基态原子数减少,吸光值下降。

如易发生电离的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加入铯和铷盐的电离抑制剂。

负干扰。电离干扰消除方法:加入消电离剂(或称电离抑制剂)。消电离剂一般是比被测元素电离电位低的元素,在相同条件下,消电离剂首先被电离,产生大量电子,抑制了被测元素的电离。*一、特征参数二、分析条件选择三、定量分析方法四、应用第四节

分析条件的选择与应用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一、特征参数1.灵敏度(1)灵敏度(S)——指在一定浓度时,测定值(吸光度)的增量(ΔA)与相应的待测元素浓度(或质量)的增量(Δc或Δm)的比值:

Sc=ΔA/Δc

Sm=ΔA/Δm(2)特征浓度——指对应与1%净吸收(IT

-IS)/IT=1/100的待测物浓度(cc),或对应与0.0044吸光度的待测元素浓度.

cc=0.0044Δc/ΔA

单位:μg(mol1%)-1

(3)特征质量

mc=0.0044Δm/ΔA

单位:g(mol1%)-1*2.检出极限

在适当置信度下,能检测出的待测元素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用接近于空白的溶液,经若干次(10-20次)重复测定所得吸光度的标准偏差的3倍求得。(1)火焰法

cDL=3Sb/Sc

单位:μgml-1(2)石墨炉法

mDL=3Sb/Sm

Sb:标准偏差

Sc(Sm):待测元素的灵敏度,即工作曲线的斜率。*二、测定条件的选择1.分析线

一般选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测量高浓度时,也可选次灵敏线2.通带(可调节狭缝宽度改变)无邻近干扰线(如测碱及碱土金属)时,选较大的通带,反之(如测过渡及稀土金属),宜选较小通带。3.空心阴极灯电流在保证有稳定和足够的辐射光通量的情况下,尽量选较低的电流。4.火焰依据不同试样元素选择不同火焰类型。5.观测高度调节观测高度(燃烧器高度),可使元素通过自由原子浓度最大的火焰区,灵敏度高,观测稳定性好。**123456未知样AmmiAi1.标准曲线法

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试样,由低到高依次分析,将获得的吸光度A数据对应于浓度作标准曲线。

在高浓度时,标准曲线易发生弯曲,压力变宽影响所致。三、定量分析方法*2.标准加入法-两点

取两份体积相同的试液(cX’),一份不变;另一份,加入一定量的待测物的标准溶液(cO),定容后浓度依次为:cX

,cX

+cO

分别测得吸光度为:AX,A1

AX=aCXA1

=a(CX+CO

)CX=(AX/A1-AX)CO*2.标准加入法-若干点

取若干份体积相同的试液(cX’),依次按比例加入不同量的待测物的标准溶液(cO),定容后浓度依次为:

cX

,cX

+cO

,cX

+2cO

,cX

+3cO

,cX

+4cO

……

分别测得吸光度为:AX,A1,A2,A3,A4……。

以A对浓度c做图得一直线,图中cX点即待测溶液浓度。

该法可消除基体干扰;不能消除背景干扰;A=acA=a(cx+ci)A=0时,cx

=–ci

*四、应用

应用广泛的微量金属元素的首选测定方法(非金属元素可采用间接法测量)。

(1)头发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微量元素与健康关系;(2)水中微量元素的测定—环境中重金属污染分布规律;(3)水果、蔬菜中微量元素的测定;(4)矿物、合金及各种材料中微量元素的测定;(5)各种生物试样中微量元素的测定。*1.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矿石中的钼。称取试样4.23g,经溶解处理后,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吸取两份10.00mL矿样试液,分别放人两个50.00mL容量瓶中,其中一个再加入10.00mL(20.0g/mL)标准钼溶液,都稀释到刻度。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汁上分别测得吸光度为0.314和0.586,计算矿石中钼的含量。课堂练习*2.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Pb2+的浓度。取5.00mL未知Pb2+试液,放入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线,测得吸光度为0.275,另取5.00mL未知Pb2+试液和2.00mL50.0×10-6mol·L-1的Pb2+标准溶液,也放入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线,测得吸光度为0.650,求:(1)标准加入的Pb2+试液的浓度C0;(2)未知液中Pb2+的浓度Cx

。*作业P164.2,7P190.1,2,6,14*检测案例1:绍兴黄酒中铅、镉、铜含量的测定1.根据你所学的《分析化学(Ⅱ)》的知识,同时参考一些文献资料,请说出可采用的仪器分析方法。2.选取一种原子光谱的仪器分析方法,设计实验方案,检测绍兴黄酒中铅、镉、铜含量,注意写到黄酒的样品前处理,实验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参考《分析化学(Ⅱ)》实验讲义,进行设计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原理、用品(药品、试剂和仪器)、内容、注意事项等。3.用信纸写,上交时间为第9周星期五。*一、概述generalization二、基本原理basictheory三、原子荧光光度计atomicfluorescencespectrometry第五节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y,AASatomicfluorescencespectrometry,AFE*一、概述原子在辐射激发下发射的荧光强度来定量分析的方法;1964年以后发展起来的分析方法;属发射光谱但所用仪器与原子吸收仪器相近;1.特点

(1)检出限低、灵敏度高

Cd:10-12g·cm-3;Zn:10-11g·cm-3;20种元素优于AAS(2)谱线简单、干扰小

(3)线性范围宽(可达3~5个数量级)(4)易实现多元素同时测定(产生的荧光向各个方向发射)2.缺点存在荧光淬灭效应、散射光干扰等问题;*二、基本原理1.原子荧光光谱的产生过程

过程:当气态原子受到强特征辐射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约在10-8s后,再由激发态跃迁回到基态,辐射出与吸收光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荧光;

特点:

(1)属光致发光;二次发光;(2)激发光源停止后,荧光立即消失;(3)发射的荧光强度与照射的光强有关;(4)不同元素的荧光波长不同;

(5)浓度很低时,强度与蒸气中该元素的密度成正比,定量依据(适用于微量或痕量分析);*2.原子荧光的产生类型三种类型:共振荧光、非共振荧光与敏化荧光(1)共振荧光

共振荧光:气态原子吸收共振线被激发后,激发态原子再发射出与共振线波长相同的荧光;见图A、C;

热共振荧光:若原子受热激发处于亚稳态,再吸收辐射进一步激发,然后再发射出相同波长的共振荧光;见图B、D;*(2)非共振荧光当荧光与激发光的波长不相同时,产生非共振荧光;分为:直跃线荧光、阶跃线荧光、anti-Stokes荧光三种;

直跃线荧光(Stokes荧光):跃回到高于基态的亚稳态时所发射的荧光;荧光波长大于激发线波长(荧光能量间隔小于激发线能量间隔);abcd*直跃线荧光(Stokes荧光)Pb原子:吸收线283.13nm;荧光线407.7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