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碳中和目标心得体会_第1页
正确理解碳中和目标心得体会_第2页
正确理解碳中和目标心得体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确理解碳中和目标心得体会随着国家对碳中和工作的部署与推进,碳中和成为热门话题。很多部门和企业都在思考、研究该怎样实现碳达峰,又通过什么途径可能实现碳中和?不少文章和报告在说,到2060年,可再生能源将增长多少,石油和煤炭的消耗量将下降到怎样的程度等。类似这样的讨论,有不少都处于一般工作层面,没有看到碳中和将给经济社会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以及这个过程中的风险和挑战。能源行业无疑是实现碳中和最为重要一环。在碳中和的目标要求下,能源行业将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同时,非常重要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风电和太阳能在配电端接入电网,能源与电力系统将会重塑。国际燃气联盟(IGU)协调委员会主席陈新华在文章中指出:电力发展要从“电从远方来”向“电从身边取”转变。美国社会预言家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描述,在未来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家庭和单位房屋上的太阳能板和小型风机发电,是能源生产者。现在的集中调控不同,未来“分布式智能网络”将成为电网主体,将数以万计的微型电厂生产的电力汇集并配送给用户的“能源互联网”,这种电网还将采用双向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基于能源互联网的能源系统,不仅仅是从化石能源到清洁、可再生能源的转变,更是能源生产和使用的一场革命。交通行业是当前温室气体排放较大的领域,全球交通领域的碳排放主要涉及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等多个部门,碳排放占到了全球总量的24%左右。机动车的使用过程中燃烧汽油或柴油,不但排放对气候变化有直接影响的二氧化碳,同时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微粒和碳烟等有害气体,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元凶。汽车行业通过向电动车转化达到碳中和,不但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空气污染,还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支撑的无人驾驶技术紧密结合,创造出汽车产业的全新业态。有专家说未来汽车等于人工智能+新能源,使用电力、氢能或太阳能为动力,由人工智能操控。这样的汽车不但节能,不排放温室气体,而且在行驶过程中,人们可以工作,休息或者看电影、听音乐。欧盟一些国家和英国将从2025年开始禁止燃油车销售,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国家禁止和淘汰燃油车。碳中和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是历史性的。建筑业也将随着碳中和的推进发生重大变化。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资源与能源,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的40%左右。建筑业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作用非常关键,未来的建筑也将会与现在有非常大的不同。建筑的设计、建造和使用,乃至拆除的理念都将发生改变。未来的建筑不单单是供人们居住、工作的构筑物,还可能是“一座发电厂”。布置在建筑上的光伏发电板、风机,会产生电力供应建筑自身,多余的电输出到电网。而建筑的地源热泵则可以使浅层或深层地热成为人们取暖、空调或生活热水的来源。不同建筑发电厂连接在一起,就是,建筑又是“能源物联网的节点”。能源互联网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结合在一起,对建筑每天不同时段、每个季节的能源生产和消耗进行监测、分析,进行智能使用调控,建筑又成为一个巨大的“数据获取终端”。这样,建筑将不再仅是古老“土木工程”的产物。金融市场将围绕碳中和,通过将资金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等可持续资产转变。化石燃料的评级正持续下调,标准普尔指数中的重能源类股,从十年前的13%已经跌至目前的3%以下。投资者正将大量资金投向可再生能源股票,标准普尔清洁能源公司的股票在2020年上涨了138%。这就引出搁浅资产问题。搁浅资产是在正常寿命期内因技术上落后,不能用又必须提折旧的资产,如果处理,企业必然出现亏损。花旗集团的一份报告分析,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行业目前面临着巨大金融风险。化石燃料行业有超过100万亿美元的搁浅资产,包括管道、港口、发电厂和海洋钻井平台,这些都将很快被淘汰。伦敦能源领域的智库“碳追踪计划”的报告指出,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价格的骤降“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企业产生数万亿美元的搁浅资产,重创无法自我改造的产油国”,同时“使忽视能源转型速度的无经验投资者面临数万亿美元的资金风险”。碳中和将给市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行业和企业将成为未来市场的弄潮儿,也有行业和企业将面临重大风险和挑战。我们不能仅仅把碳中和作为国家要求的一项工作来看待,无论是企业还是社会,都有必要对碳中和的未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