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于坚散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028c218bd2e4c59d9de63b14857f11/07028c218bd2e4c59d9de63b14857f111.gif)
![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于坚散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028c218bd2e4c59d9de63b14857f11/07028c218bd2e4c59d9de63b14857f112.gif)
![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于坚散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028c218bd2e4c59d9de63b14857f11/07028c218bd2e4c59d9de63b14857f113.gif)
![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于坚散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028c218bd2e4c59d9de63b14857f11/07028c218bd2e4c59d9de63b14857f114.gif)
![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于坚散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028c218bd2e4c59d9de63b14857f11/07028c218bd2e4c59d9de63b14857f1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专题训练----于坚散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建水记[注](之四)于坚看哪,这原始之城,依然像它被创造出来之际,藏在一座朱红色的、宫殿般的城楼后面,“明洪武二十年建城,砌以砖石,周围六里,高二丈七尺。为门四,东迎晖,西清远,南阜安,北永贞。”(《建水县志》)如果在城外20世纪初建造的临安车站下车、经过太史巷、东井、洗马塘、小桂湖……沿着迎晖路向西,来到迎晖门,穿过拱形的门洞进城,依然有一种由外到内,从低到高,登堂入室,从蛮荒到文明的仪式感,似乎“仁者人也”是从此刻开始。高高在上的是朝阳、白云、鸟群、落日、明月、星宿,而不是摩天大楼、一圈高大厚实的城墙环绕着它,在城门外看不出高低深浅。一旦进入城门,扑面而来的就是飞檐斗拱、飞阁流丹、钩心斗角、楼台亭阁,酒旌食馆、朱门闾巷……主道两旁遍布商店、酒肆、庙宇、旅馆……风尘仆仆者一阵松弛,终于卸载了,可以下棋玩牌了,可以喝口老酒了,可以饮茶了,可以闲逛了,可以玩物丧志了,可以一掷千金了,可以浅斟低唱了,可以秉烛夜游了……忽然瞥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类女子——建水的卖花女与江南的不尽相同,这边的女性身体上洋溢着一种积极性,结实、健康、天真——正挑着一担子火红欲燃的石榴,笑呵呵地在青石铺成的街中央飘着呢。不免精神为之一振,先去买几个来解渴。街面上,步行者斜穿横过,大摇大摆,扶老携幼,走在正中间,俨然是这个城的君王。满大街的雕梁画栋、摊贩食廊、耄耋之辈……令司机们缩头缩脑,不敢再风驰电掣。城门不远处就是有口皆碑的临安饭店,开业都快七十年了,就像《水浒传》里描写过的那种,铺面当街敞开,食客满堂,喝汤的喝汤,端饭的端饭,动筷子的动筷子,晃勺子的晃勺子,干酒的干酒,嚼筋的嚼筋,吆五喝六,拈三挑四,叫人望一眼就口水暗涌,肚子不饿也忍不住抬腿跨进去。拖个条凳坐下,来一盘烧卖!这家烧麦的做法是明代传下来。肥油和面,馅儿是肉皮和肉糜,大锅猛蒸,熟透后装盘,每盘十个,五角一个。再来一土杯苞谷酒,几口灌下去,夹起一枚,蘸些建水土产的甜醋,送入口中,油糜轻溢,爽到时,会以为自己是条梁山泊好汉。临安饭店后面,穿过几条巷子走上十分钟,就是龙井菜市场,那郑屠、张屠、李屠、赵屠……正在案上忙着呢。如果是七月的话,在某个胡同里走着,忽然会闻见蘑菇之香,环顾却是老墙。墙头上挂着一窝大黄梨,哪来的蘑菇耶?走,找去。必能在某家小馆的厨房里找到。叫作干巴菌,正亮闪闪的,在锅子中央冒油呢。这临安大街两边,卷子一条楼一条流水般淌开去。在电子地图上,这些密密麻麻的小巷是大片空白,电子地图很不耐烦。只是标出一些大单位的地点和最宽的几条街,抹去了建水城的大量细节,给人的印象,似乎建水城是个荒凉不毛之地。其实这个城毛细血管密集,据统计,建水城3.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30多条街巷,550多处已经被列为具有保护价值的文物性建筑。这是很粗疏的统计。许多普通人家雕梁画栋的宅子、无名无姓的巷道并不在内。在巷子里面,四合院、水井、老树、门神、香炉、杂货铺、红糖、胡椒。土纸、灶房、明堂、照壁、石榴、苹果、桂花、兰草、绵纸窗、凉粉、米线、青头菌、炊烟、祖母、媳妇、婴孩、善男信女、市井之徒、酒囊饭袋、闲云野鹤、翩翩少年、三姑六婆、环肥燕瘦、虎背熊腰、花容月貌、明眸皓齿、慈眉善目、鹤发童颜……此起彼伏,鳞次栉比。在这个城里,有个家的人真是有福啊!他们还能够像四百年前的祖先们那样安居乐业。不必操心左邻右舍的德行,都是世交啦。有一位绕过曲曲弯弯的小巷,提着在龙井市场买来的水淋淋的草茅(一种建水特有的水生植物。可食,滚油翻炒数秒起锅,甜脆)、莴笋、茄子、青椒、豆腐,毛豆、肉糜、茭瓜……一路上寻思着要怎么搭配,偶尔向世居于此的邻居熟人搭讪、彼此请安,磨磨蹭蹭到得某个装饰着斗拱飞檐门头的大门前(两只找错了窝的燕子拍翅逃去),咯吱咯吱地推开安装着铜质狮头门环的双开核桃木大门,抬脚跨过门槛,绕过照壁,经过几秒钟的黑暗,忽然光明大放,回到了曾祖父建造的花香鸟语、阳光灿烂的天井。从供销社退休已经三十年的祖母正躺在一把支在天井中央的红木躺椅上,借着一棵百年香樟树的荫庇打瞌睡呢。[注]建水,县名、在云南省,旧称临安。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建水县志》的记载,将今日建水与其“原始之城”的风貌关联起来,写的是建水绵延不断的历史传承。B.文章以“仁者人也”来承接并形容进城的“仪式感”,是借儒家经典语句来观照城的规划与人的活动,凸显建水保有传统的人文气息。C.文章引用语句“深巷明朝卖杏花”,是由街头所见引起的诗意联想,意在转向描写建水女子的“结实、健康、天真”。D.文章以《水浒传》中的相关描写来类比临安饭店食客满堂的场面,是借梁山好汉的形象来展现建水人性格中的粗狂不羁。2.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3.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昆明记(节选)于坚昆明的夏天黄昏特别漫长,下午在市中心的翠湖公园喝茶,是享受之一。泡上一壶茶,几个朋友在柳荫下面,一人躺在一把藤椅上。天气凉爽爽的,风吹柳摇,满世界像是开着天然的大空调。几个朋友,说一下话,喝几口茶,一个个呆呆地看着阳光的影子在树上移动,想当然认为,阳光都是洒在叶子朝着它的一面,却发现树叶的底部也有光辉,原来是从水面上反射上来的,并且照亮了树叶下面的人,那阳光从树冠慢慢地向下溜,犹如刮胡子的刀片,到六点钟的时候,连树根那里都会灿烂起来,树顶却阴郁了。湖水上面铺满天上的晚霞,金色池塘里几只野鸭子在游来游去,公园里面到处是紫气。偶尔可以见到两个人还在下象棋,有四个男女还在搓麻将。一个朋友说,走,吃饭去。就出了公园,顺湖边走到叫红灯笼的那一家,进去就有一桌刚刚空掉、杯盘狼藉的桌子,伙计马上收拾干净,摆上几套新的碗筷,又沏上好茶,就点菜。点菜也不照菜谱,而是直接到厨房里去,那里各种生菜熟食已经摆好,想吃什么点什么。老板娘亲自为你介绍每样菜的做法。就点了腌莲花白炒小腊肉、蒸茄子芋头花、大理雕梅扣肉、清水苦菜、豆花鲤鱼、老奶洋芋几样。够啦,老板娘说,莫浪费,不够么再点。当其时也,昆明到处在吃,有的地方,一条街都是桌子,跑堂的都搞不清自家的桌子是哪几张。吃什么的都有,宣威老火腿、广东烧腊、湖南毛家菜、四川乡巴佬卤菜、山东大饼、过桥米线、烧豆腐……吃烧豆腐这种东西最好玩,食客全部围着火塘,火塘上架个铁条的烧烤架,底下是泥炭火,上面烤着从建水运来的小方块的臭豆腐,烤到冒油,蘸着作料吃。作料分干湿两种,湿的,配卤腐汁、芫荽、辣椒、酱油等;干的,配干辣椒粉、盐巴、味精、花椒粉等。食客只管坐下就吃,不需报数,卖烧豆腐的姑娘,一边翻烤着豆腐,一边为你计着数。她用若干小碟,每个小碟代表一位客人或者一伙客人,食客想吃哪块夹哪块,你吃一块,她在小碟里面扔一粒干包谷,最后数一下和你结帐。在夜幕降临之际端上来的一桌菜,用不了多少时候,就吃到盘子漏底,还要加两个,一个是油煎八宝饭,一个是芋头煮肉皮,好吃得要命。管不得那么多了,我再吃一块肥肉。酒足饭饱,买单的笑笑,走,喝茶去。这回是去花间集,顺着湖边走,都是茶馆,都是坐在露天里喝茶玩牌的人,夜晚的序曲才奏响,第一小节刚刚开始,喝罢茶还要吃些水果,还要找些话讲讲,还要搓搓麻将,看场电影……玩场多了。这里写的只是昆明千篇一律的日子中的某些细节,如果要写下去的话,那是无法打断的。这种生活过去几百年中一直如此,自从昆明成为一个城市后,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渐渐地越来越精致讲究夸张罢了。“建都邑,成聚落,必有赖木、石、泥工。云南至明洪武年间,移中原之民实滇,故房屋建筑无异于中原。”覆盖屋顶的瓦,外省用的是板瓦,昆明用的是筒瓦,按规矩皇家巨室才可用筒瓦,因为滇多大风,故明朝“特敕许用”。在几百年间,人们精雕细刻,手工建造了一座到处是画栋雕梁、青砖灰瓦的城市。房屋的细节已经非常讲究,要疏影横斜,要曲径通幽,以使人生更具有诗意。昆明气候温和,雨水和阳光恰到好处,真是多一分嫌热,少一分嫌冷,仅仅适宜于生命,既不过分奢华,也不过分简朴,不慌不忙。这是一个永远不急着赶到哪里去的城市,从来没有一辆叫做时代的列车在旁边气喘吁吁地催促它,即使有,可能它也无所谓,让列车等着吧。它从来不急着到哪里去报到,对于它来说,营造舒适人生所需的种种材料都已经足够,它不需要再改造什么,扩张什么,图谋什么,水草丰美,天空蔚蓝,鲜花阳光,滇池里有生生不竭的鱼虾……正如孙髯翁在大观楼长联中说:“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这是一个对身体而不是野心有益的城市,它是为人生、为栖居而创造的,它代表了人类建造城市的最朴素的理想,它不是某种文明或征服史的象征,它不是一个文化上的符号、你唱罢我登台的戏台。它只是大地、花朵、灿烂的阳光、丰饶的物产,只是让人安居乐业的寓所。它是那种最普通、最平庸,仅仅是为了“在着”、为“过日子”建造的城市。这城市的目的简单得很,就是过好每一个日子,按照季节和蔬菜,春捂秋冻,夏天吃蘑菇,中秋尝宝珠梨,春天喝阳春米线,冬日吃羊肉火锅。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怎么写得那么慢,那么不厌其烦,昆明可能最心领神会,他写的就是人们怎样“过日子”噻。(有删改)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几个朋友在翠湖公园休闲,用大量的笔墨,对阳光作了细致深入的描写,在光影变化中描绘出宁静悠闲的生活画面。B.作者用“气喘吁吁”的时代“列车”,来映衬“从来不急着到哪里去报到”的昆明,凸显出昆明“不慌不忙”的城市品格。C.文章引用孙髯翁大观楼长联中的语句,意在强调昆明四季如春,鲜花常开,是一个“既不过分奢华,也不过分简朴”的城市。D.文章语言充满生活气息,多用口语,形成了朴实通俗的语言风格,使文章鲜活真实,亲切自然。5.本文详细描述吃烧豆腐的情景,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于坚在谈到文学创作时说“像市民一样生活,像上帝一样思考”,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丽江的荒于坚云南丽江的迷人之处在于,它依然是一个经常会遇到荒原的地方。高山、湖泊、荒原都是一种东西,都是荒凉的东西,但人们仰止高山、爱护湖泊,对荒原则仅视为“荒”,以为无用,视而不见。其实荒是一种最有力量的东西,世界在开始的时候,是它的荒——最强烈地给人关于原初、关于永恒、关于存在的启示。从大研镇出来,世界变成低垂的天空和金黄色的田野,渐渐出现荒草、乱石和飞沙。荒原,一直延伸到玉龙雪山底下,那不朽的山峰就从那里拔地而起。十多年前我曾在这荒原上走,远古地质运动带来了碎石、白沙、紫红的荆棘,无数虫子跑来跑去,地气蒸腾,一群闹哄哄的蚊子萦绕头顶,一只马蜂在我的脖子上叮了一下。荒原中间是一条灰白色的用碎石和黄沙铺成的公路,笔直地一直延伸进蓝色的天空。一辆卡车驶过,这公路就如同雾一样飘起来,那感觉真像是在电影中的美国西部。天空雄伟荒凉,大地原始辽阔,我一直走到玉龙雪山荒凉的南坡下,有一瞬间,我幻觉纳西人的王正率领着他的民族从那荒原上走来,黄金、玉石、兽皮、巫师、美丽的女人和孩子。那山坡上到处是黑色的石头,神的手把它们塑造成令人感动的形态。蝗虫在蹦跳,无数黄色的小花开着,乌鸦停在风中,马匹在张望大地……那时我还年轻,望着这样的大地和山峰,我坚信着永恒。现在这一切正在消失,我对永恒的坚信已经动摇,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东西,正在把大地的真相遮蔽起来,把“荒”遮蔽起来,正在使荒原出现塑料、玻璃、水泥和钢筋……1922年5月9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特约撰稿人约瑟夫,洛兑第一次看见了玉龙雪山。这个探险家、测量员和资料收集员,他的箱子里全是那些叫作工具的东西,甚至包括一套用来拔牙的外科器械。这些东西在丽江闻所未闻。那时候大地是一个遍布神灵的大地,河流有河流的神,山有山的神,水洼有水洼的神,一棵树有一棵树的神……万物有灵,与人共享大地。但洛克那被科学改造过的眼睛根本看不到遍布大地的神,他看见的只是令他欣喜若狂的植物标本。玉龙雪山朴素地欢迎他,他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人们并不想知道他采集那些草叶干什么,那是大地生长的,多的是。他那部著名的《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全是各种数据、名称、海拔高度和气候的干巴巴的考察报告,读起来枯燥乏味。这就是洛克看见的丽江——一个巨大的标本。但最终,他被另一个丽江所征服,那是东巴民族心中的丽江:古老、诗意、遍布神灵。洛克后来对采集植物标本感到厌倦,他着迷地崇拜起东巴文化,编写《纳西语英语百科辞典》,收集研究东巴经,他已经感受到东巴文化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洛克最后在夏威夷的一张钢丝床上去世,梦魂牵绕的是玉龙雪山,他像诗人那样,梦想着“躺在玉龙雪山的杜鹃花丛中”死去。这也是美国诗人庞德的梦,此人从未到过中国,但丽江却出现在他著名的诗篇《比萨诗章》中,是洛克为他提供了丽江的知识,使庞德得以扩张了他的诗歌版图:“雄踞丽江的是青翠映衬皓白的雪山,洛克的世界为我们挽住多少记忆……”工业时代的诗人只能依靠探险家从遥远的东方带来的一点粗糙抽象的知识,帮助他复苏关于“荒”的记忆。洛克昔日住过的雪松村依然如故,玉湖依然清澈无比,像一块碧玉,戴在玉龙雪山的一个手指上。我沿着湖走一圈,听见鱼在水面扑腾的声音,这湖有一种神秘感,水碧得令人生畏。玉湖后面的悬崖上有个洞,知道的人说,那是从前东巴人举行灵魂移交仪式的地方。我经过的时候,看了看,里面空空的,地上尽是灰土。洞外的绝壁岩石之间长着许多黑黝黝的皮如老鳞的山毛榉,树龄有1300多年,苍老的古树和令人头晕的悬崖,把我搞得战战兢兢,双腿发软。雪松村如今以洛克的故居闻名,不再默默无闻。洛克的故居是一个平常的纳西族小院,他留下的旧工具被人们找出来,放在玻璃柜里展览。有一位老妇,腰间拴着展览室的钥匙,据说是洛克昔日房东的什么人。她开门让我参观展览之前,先拿出一叠票,每人30元,这是一个一切都要收费的时代,收了费才开门,进去不过两分钟,就看完了。我看见了那套拔牙的工具。这村庄从前是不拔牙的,如果牙齿生了虫,就用一个花椒塞在牙洞里。从那村庄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瞥见玉龙雪山,那山云遮雾绕,变化无常。世界和荒是两种东西。荒是无用的,而世界的目的是把一切都变成有用的东西。据说世界是荒的进步,然而进步都是有益于生命的么?很难说。荒是世界的母亲,而世界却是荒的墓地。“躺在玉龙雪山的杜鹃花丛中死去”,当洛克如此想的时候,他已经背叛了他到玉龙雪山来的初衷,被改造成了一位诗人。荒的这种伟大的力量,是世界无法毁灭的。但现在,我不能肯定这力量是否依然存在,因为在我写下这些文字时,在丽江那昔日使人把握并且坚信永恒的玉龙雪山的“荒”中,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建造高尔夫球场。(有删改)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玉龙雪山荒凉的南坡上各种鲜活的生命,展现了“荒”所孕育的丰富的创造力。B.洛克被改造成了诗人,又为诗人庞德扩张了诗歌版图,可见“荒”具有很强的塑造力。C.文章写胡后悬崖上的洞“空空的”“地上尽是灰土”暗含作者对东巴文化没落的失落之情。D.文章写雪松村人将洛克留下的那套拔牙工具找出来展览,意在表现雪松村人对洛克的怀念。8.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将人们对高山湖泊的态度和对荒原的态度进行对比,既突出了荒原的价值,也表达了作者对人们忽视荒原的批评,B.“这公路就如同雾一样飘起来”,这个比喻既写出卡车驶过的路面沙尘飞扬之状,也写出荒原带给人苍茫之感。C.文章写“我”重游丽江,回忆了十多年前的经历,联想到百年前美国人洛克的故事,使作品具有历史纵深感和开阔的文化视野,D.文章以富有诗意的语言、精彩生动的细节,舒卷自如的结构,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荒”的独特体验和深刻思考。9.请结合文本,谈谈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10.有学者认为,“把思索过程用故事的形式展开,智性的观念就有了一个从容审视的过程”。请据此分析洛克的故事在本文中的作用。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秋天我在泸沽湖于坚现在是在高山上走,尘土已沉在下界,空气中透着蓝的寒气。很窄的路,刚刚够四只车轮小心翼翼地爬过。向下一看,头便发晕,一两只鹰,紧贴着谷底森林的树梢,平稳地飞行,像是从高山上放下去的黑纸风筝。我盯牢了司机,抓死车上的扶手,一生一死,须臾之间,全凭司机一双手把握了。他却坦然,和一个熟人,讲着闲话。我忘了呼吸,忘了思想,进入一阵永恒,不生不死,似死似生。冷不防就看见了泸沽湖。幽蓝的湖,在一样幽蓝的天空下,如高原群山忽然睁开的一只眼,闪着阴郁的光。湖边的山峰阴森神秘,仿佛暗藏着一片杀机。我张开口,真想一声惨叫,喷一口鲜血。却停着,山风灌满了喉咙。这是一片生命之湖啊!世界再也没有归宿,没有天边外,一切都已冷酷地呈现。我走下山冈,穿过叮咚乱响的树林,走到湖边。湖不大,只是一个水库的样子。湖水极蓝,看不见底,像是一个处女的梦,叫你不敢用手去碰它。靠岸的水中,长着长发一般的植物,在水下开着白花,闪出珍珠般的光。阔大的叶子,像圣女的衣襟,飘飘忽忽。有鱼,瘦长的鱼和肥短的鱼,在其间走来走去。这是安徒生童话中的世界,我看不见它的深处。湖中有岛,极美丽的岛。瞬间,一只水鸟腾空而起,白的;又一只,也是白的。一前一后,一高一低,在山的黑影中闪闪烁烁,宛如星子。见不到摩梭人,大树刨成的独木舟三五横斜于水边,登舟弃岸,舟却不前,在水中打转,一阵慌乱,几乎翻进湖底。终于摸着门道,朝着湖心去了。心中却越来越怕,那水深得叫人害怕,蓝得叫人害怕,静得叫人害怕。仿佛有一只手,正悄悄地从湖底伸出。不敢再看湖水,拨转船头,拼命向岸,仿佛有东西追来。到得岸边,再看那湖,极静。湖岸的高山,狮身人面,有一二巨洞,嵌在山眉。据摩梭人说,那是干木山,女神的化身。仰头视之,觉凶险至极,隐隐地,似乎听见虎啸,从暮霭中传来。赶紧回了住处。晴夜中,那湖银白一片,仍是如一只眼,望着黑的天宇,叫人想哭。摩梭人的村庄,全是用优良的圆木搭成。进去,一院坝的烂泥。数头大猪,卧在当中。一头猛犬,昂头劲吼。被一女子的声音喝住了,抬头一看,见那女子,握一把木叉,站在屋顶,正翻晒苞谷。低眼望我笑笑,指指里屋。屋里已摸出一位老妇人,穿着一身粗糙而干净的黑布衣裙,闪身让我进去。跨过膝盖高的门槛,眼睛陷入一片纯黑,仿佛被蒙了黑布。在洞式的屋里摸行了一阵,眼睛才适应了。坐下,老妇人就递过几只烧糊的马铃薯,我胡乱啃起来。好半天,又进来几个女子,有中年妇人,有少女,有小姑娘,都坐着啃马铃薯,始终不见男子进来。都不说话,只是添火,加水,有人到暗处去一会,又回来。我置身其间,好像被她们视而不见,置身局外;又好像视我为一家,没有客套,不特别地搭理我。这屋子也许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了吧,它从来没有见过阳光,从来是这么黑。即使在火光中,也是黑乎乎的。坐着的人,是黑乎乎的一团,挂在梁上、墙上的物件,也是黑乎乎的一串一串。但这屋子却安全、温暖,它顽强地活着,在人祸天灾,在高原可怕的风暴中,默默地活着。在干木山的石壁上,有一个洞。我好奇地向摩梭人探问这个洞,我发现他们都支支吾吾,语焉不详。有一天,我遇见永宁喇嘛寺的一位僧侣,我们谈得很高兴。老僧到过拉萨,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但我问起干木山的洞时,他却沉默了,眼睛里闪出两点深不可测的寒光,如泸沽湖的水。我怅然离去,那老僧坐在山坡上,像一块石头。我知道,我永远无法洞悉那个秘密。即使一辈子在摩梭人中间生活,我仍旧是一个局外人,永远无法穿透那沉默的硬壳。今天,你可以在泸沽湖边随处遇到提着三洋录音机、听香港歌星哼小调的摩梭青年,你可以见到一夫一妻的摩梭家庭,但如果你以为摩梭人已被外来文明同化,你就错了。古老的灵魂,正借着现代文明的外壳把自己隐藏起来。摩梭人表面也建立了许多新的家庭,但暗中却仍是自由自在。每到夜晚,一群一群拿手电筒的小伙子和小姑娘,双双对对散入黑暗的去处,“阿嘿嘿!阿嘿嘿……”的求偶之声此起彼伏。月光很明,干木山真有些像一个正在泸沽湖上沐浴的女神。我们几个汉人,怅然地朝那黑暗的去处望望。回到旅馆,睡觉。这是秋天,这是我生命中遇见的最美的秋季。但我是这美丽世界的局外人。我感到它的美丽,却永远无法置身其中。我为什么远离故乡,千里跋涉,风尘仆仆来寻这世外桃源?在故乡的城里,我日日想着离开,想着天边外的湖。在这湖边,我仍是置身局外的人。这真是我的生命之湖吗?这是摩梭人的湖。这是干木山的湖。(有删节)1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泸沽湖及其周边环境的古朴原始的特征,烘托出摩梭人古朴原始的生活和文化,体现了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B.文中画线语句以“处女的梦”比喻泸沽湖的原始神秘、幽深极蓝,化实为虚,赋予湖水梦幻般的色彩,体现其美到极致。C.作者反复地提到摩梭人的圆木小屋里一片纯黑,人、光线、物件都是黑的,暗寓了摩梭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性格特征。D.作者对摩梭人原始古朴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他对尔虞我诈的城市现代文明的鄙弃。12.请简要概括摩梭人的整体性格特征。13.文章结尾作者说:“在这湖边,我仍是置身局外。这真是我的生命之湖吗?”作者是如何表现自己置身局外尴尬的处境与心境的?请结合全文举例分析。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扬州之思于坚①我在中午一点去何园附近的一家馆子吃盖浇狮子头面,已经卖完了。又走去冶春茶社,也打烊了,这是著名的连锁店,却不将24小时都“连锁”起来。扬州城还遵循着那些古老的世道:自己活,也要让别人活;自己好,也要让别人好;自己赚,也要让别人赚。这就是和。②然后,我拐进小巷去散步。从甘泉路的一个路口转进去,有条长三百米的巷子叫史巷,巷子不宽,好像是预见到汽车时代的来临,宽度刚好不够汽车开进去。大家骑着电摩托、自行车穿行,让着行人,人行落花步。一些猫在巷子中央睡觉。如果没有汽车就意味着贫穷的话,那么在史巷,贫穷受到尊重;如果有颜回那样的人物,他依然可以光明正大、心无旁骛地走路,一点也不会自卑。有篇文章介绍史巷9号大院,清末民初的民居。一位居民患了肺癌,“快乐地活到了现在,主要因为左邻右舍的关照。每天上午,大家坐在天井里拣菜、聊天、说笑话;她在家里闻到别人家烧的菜粥、菜面等爽口的东西,她只要喊一声,邻居就会送过来”。这篇文章只是将此作为好人好事表扬一下,其实在这里面,暗示着中国最深刻的生存哲学。③老扬州还在。树木、花鸟、落日依然高于建筑,最高贵的建筑物不是钢筋水泥结构的高耸入云的长方形盒子,而是土木结构的浅屋深宅、茂林修竹、池塘浅草。它们环绕着一座座念珠般散布其间的经典名园,日日向它们学习生活的艺术。④在扬州,旧事物保持着尊严和自信。热衷唯新是从、猎奇争光的游客感到无聊,这不就是过日子嘛,瞧,那些从四书五经中截词命名的巷子里到处飘扬着谁家不登大雅之堂的被单、衬衣、裙子、内裤……到处窜,青苔藤子到处爬,乌喜欢停,屋宇门面参差不齐,高低不等,全是旧的,随便、散漫、衰败着……不堪其扰都来不及,有什么好参观的。于是扬州城里大部分角落都很清静,我行我素。在四月,依然像杜牧李白们的时代,寂寞地滚着落花。那些巷子仿佛涂抹了暮色似的,灰蒙蒙的。卖油条的铺子将炸好的油条架在黑乎乎的锅子边上,从斑驳的砖墙边冒出来,老远就能看见。在这位油条铺的伙计眼里,这些油条不仅仅是油条,还是一束花枝,他将这些油条像花束一样地陈列着,令人赏心悦目。他也许意识不到这一点,不过是受了日日在巷子里驶过的卖花车的熏陶吧。⑤当老死不相往来的陌生人小区在中国如火如荼地铺开,这里依然是一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熟人社会。老者安然漫步如落花,邻居互相问候,站在巷子里闲聊,彼此祝福。他们不必去养老院,这就是送终之地;盲人不会害怕出门,整条巷子都是盲道;小孩背着书包回家,穿过一条条小巷,受到邻居长辈各种行为言谈的教诲,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着礼仪规范、待人接物、世故人情;年轻人骑着电动车过来,赶紧减速,鞠躬般地让到一旁。芍药的香气一阵阵来袭,像是从一张只能弹出香味而无声的古琴上传出来的。⑥烟花三月下扬州,我为烟花而来。现代化再怎么威猛刚烈、所向无敌,李白歌咏过的“烟花”大约还是拆不掉的吧。扬州还在着。有个夜晚,我去拜见广陵派的传人古琴大师刘扬,座中多是英豪,杏花疏影里,抚琴到天明,窗外的运河在月光下仿佛是原始之流。是什么力量使得扬州抵抗住了这场翻天覆地的大拆迁?值得深思。拆迁植根于20世纪的中国世界观,从道法自然到理当如何,这是中国思想的一个深刻转变。扬州罕见地坚持了传统。中国文明植根于生活世界而不是观念世界,扬州的幸存使这一真理再次彰显。像一部启示录,启示着人们去思考生活的意义——为什么老中国要这样生活,而不是那样生活。⑦我在史巷里问一位老太太,这一带的房价是多少。老太太一愣,说,不知道,我们这里没有人卖房子。这位老太太的房子非常简陋,低矮的平房,屋外杂七杂八地堆着些木板、花盆、废纸什么的,但是砖是晚清的古砖,门是晚清的古门,令文物贩子垂涎三尺。她正坐在门口吃着一碗小馄饨。她家对面,另一位白发大娘坐在自家门前的石墩上拣着一小堆绿生生的茼蒿。问她,她也不知道。大多数原住民不愿意搬走。在“如何在”上,原住民显然有着与这个时代流行的观念不同的世界观。扬州,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的“好在”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口碑。老太太说不出来,她只是相信代代相传的经验和自身的体会,这是一个“好在”的地方。(有删改)1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何园、史巷等地的扬州市井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扬州城市文化的思考。B.文章第②段中“中国最深刻的生存哲学”,指的是扬州所遵循的“和”的思想:邻里间的关照,自己好,也要让别人好。C.文章第④段描写卖油条的伙计“将这些油条像花束一样地陈列着”这一细节,形象地展现了扬州普通街巷中独有的生活之美。D.文章善用铺陈手法,第⑤段铺叙了老者、盲人、小孩、年轻人的一些生活状态,描绘出一幅和谐温馨的生活图景。15.作者为什么说在中国思想的一个深刻转变之中,“扬州罕见地坚持了传统”?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16.本文将扬州的叙写放在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之中展开,这样写有何作用?参考答案:1.D
“是借梁山好汉的形象来展现建水人性格中的粗犷不羁”理解有误。根据原文“城门不远处就是有口皆碑的临安饭店,开业都快七十年了,就像《水浒传》里描写过的那种,铺面当街敞开,食客满堂,喝汤的喝汤,端饭的端饭,动筷子的动筷子,晃勺子的晃勺子,干酒的干酒,嚼筋的嚼筋,吆五喝六,拈三挑四,叫人望一眼就口水暗涌,肚子不饿也忍不住抬腿跨进去”分析可知,原文意在展现“铺面当街敞开,食客满堂”的热闹场面,不是为了“借梁山好汉的形象来展现建水人性格中的粗犷不羁”。
2.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②写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3.①文章以空间的转换为行文结构,展开对建水的描写,从城外的临安车站开始,依次写穿过城门,经过街道、市场、胡同小巷,最后进入家庭院落;②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思想线索,将建水同时置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表现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4.C
“意在强调昆明四季如春,鲜花常开,是一个‘既不过分奢华,也不过分简朴’的城市”错误,根据文章最后三段的内容以及大观楼长联中的“莫辜负”三个字可知,引用孙髯翁大观楼长联中的语句,意在说明对于昆明来说,营造舒适人生所需的种种材料都已经足够,市民只需享受生活、过好每一个日子即可。
5.①展现了昆明独具特色的地方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清版)DB37∕T 3048-2017 自主可控软件测试与认证规范
- 《避雷器测试》课件
- 【语文】学习活动三 辨识媒介信息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 《财务预算》课件2
- 语言和感知课件
- 秘书公共卷复习测试题
- 环境监测站-水分析练习卷含答案
-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传播公司艺人经纪合同
- 临床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处理
- 2024-2025年第二学期团委工作计划(二)
- 骆驼养殖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设计方案
- 物理-河南省郑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
- 2025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二零二五年知识产权共享及收益分成合作协议3篇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专项复习大全272
-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及施工方案
-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教案-单元3 幼儿园的开办与管理
- 2024年09月2024渤海银行天津滨海新区分行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低血糖的急救诊断和治疗
- 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报告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