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苏联美国日本欧洲敌视敌视敌视敌视1965年入侵中国领空的美国飞机1969年入侵中国边界的苏联士兵请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示意图,分析60年代中国面临着怎样的外交环境?二、外交关系的突破(70年代的中国外交)⑴中美关系紧张:美国继续敌视中国(①是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搞“两个中国”的阴谋。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活动;②是发动越南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⑵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①1960年苏联撕毁中苏合作协议,中苏关系急剧恶化;②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部署重兵,从北面威胁中国。)
“两个拳头打人”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这一时期中国实行被称为“一大片”的外交方针。2、外交政策:4、外交特点:3、外交成就:同亚非拉20多个国家建交,大大改善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外交环境恶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史论11971孤立中国美国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说是“重返”联合国,而不是“加入”联合国?联合国创始国之一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突破一:重返联合国(1971年第26届联大)材料二:毛泽东明确表示,是非洲黑人兄弟和中小国家用轿子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东方红一号我国第一颗氢弹材料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东方红一号卫星
2.中国为什么可以重返联合国?1.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提高2.广大亚非拉国家的支持材料三:3.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
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堵中国围堵了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国际形势从这个时候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乔冠华
2.中国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1)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根因)(2)广大亚非拉国家支持(直因)(3)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4)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历史原因)1959年材料一:70年代的美国,由于经济增长趋于缓慢,又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得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尼克松迫于形势的变化,对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十年后,60年代,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的霸主地位日益动摇,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材料二:材料三: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与中国建交的国家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西欧和日本对美国的挑战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材料四:
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我们必须与他们有比今天更多的联系。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尼克松讲话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总统下令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并采取“台湾中立化政策”,既阻止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也阻止蒋介石“反攻大陆”。杜鲁门同时宣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从而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谬论。
1969年3月,苏联军队入侵乌苏里江主河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已经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了冰点,中苏边境地区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这一切使中国人感到苏联已经蜕变为一个“社会帝国主义”国家,比美国更富有侵略性。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材料五:材料六:“是我们的共同利益使我们走到一起,这些利益超过了我们的分歧”
——尼克松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__乒乓外交中美联合公报台湾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苏联威胁我国安全。②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①试探之旅---“乒乓外交”
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格雷厄姆·斯廷霍文率领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这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通过“小球推动大球”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②旋风之旅---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7月,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访华,随后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尼克松总统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了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基辛格秘密访华时与周恩来握手1972年2月,毛泽东抱病会见尼克松③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28日,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一个中国的原则。《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史料1:美国方面声明“在台湾海峡两边所有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1972.2《中美联合公报》
史料2: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1978.12《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建国后中美关系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
(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封锁的外交孤立政策。
(2)20世纪60年代,美国采取敌视、威胁中国的政策,使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
(3)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
(4)20世纪90年代,中美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近代以来的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①1840—1899年:追随英法,从中牟利②1899—1949年:独立侵华,以经济扩张和政治控制为主③1949—1972年:④20世纪七八十年代:⑤20世纪90年代以来:时而紧张,时而缓和以孤立、封锁包围和敌对走向缓和,最终实现关系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时有反复,有哪些重大问题影响着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问题: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经贸问题等解决:需要中美两国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平等协商、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解决。原因:美国从其国家利益出发,从来没有放弃遏制中国的立场2.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各是什么?
(1)对中国:打破了长期以来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促进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加强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对世界: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实现各国的共同繁荣,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意图:化解战略包围的威胁。影响:有利于打破中国的外交僵局(或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利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出现中国同西方国家建交的热潮。思维发散中美关系改善对中国的影响1、祖国统一:中美建交后,美国从台湾撤军,为祖国和平统一创造条件,我国提出“和平统一”的对台方针和“一国两制”的政策。2、经济:中美建交前的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3、外交: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国际上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4、教育与生活:中国学生的主要留学地从苏联转向美国,促进了中美文化交流。田中角荣中日联合声明敌对近现代的中日关系史论2(1)演变①近代史上:日本先后发动和参加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②新中国成立后,追随美国对中国采取孤立主义政策。③20世纪70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近现代的中日关系史论2(2)影响因素①历史问题: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是中日关系的一个原则。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中一个解不开的死结。日本人对战争不反省、不道歉。如修改历史教科书,试图淡化或删除涉及日本侵略历史的内容,右翼学者举行否认南京大屠杀、美化侵略战争的集会等。②台湾问题:日本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支持台独势力。③钓鱼岛问题:日本不顾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事实,欲长期霸占,尤其2012年9月以来日本政府斥资20.5亿日元购买钓鱼岛主权,中日外交关系陷入空前低谷。
④东海问题:中日之间在东海划界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2012年以来,美日韩三国在此海域多次进行联合军演,更加剧了紧张气氛。(2)影响因素近现代的中日关系史论2CDC
图11951年图21954年图31971年图41972年对以上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①图1的时代背景是朝鲜战争②图2的时代背景是万隆会
议③图3的时代背景是中国重返联合国④图4的时代背
景是中美正式建交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C毛泽东提出在外交上“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意在要团结这些国家对抗苏联。毛泽东提出这一设想的时间是()
A.20世纪40年代末期
B.20世纪50年代末期
C.20世纪70年代初期D.20世纪80年代初期C1984年5月12日,邓小平会见尼日尔国家元首赛义尼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邓小平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1.调整的内容:
a.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这一论断成为新时期中国对外方针的出发点。
b.邓小平指出霸权主义是战争的根源。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全球化,实现共同繁荣;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即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2.调整的依据:①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冷战格局逐渐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②改革开放,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不结盟政策
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坚持在和平共处五处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正常关系。实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含义:概念阐释:思考:
“不结盟”政策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结盟外交是否矛盾?不矛盾。因为两者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体现了新中国外交与时俱进、灵活应对的时代特点。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的原因:
一是总结历史教训,感到结盟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人,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即为了保持外交政策的灵活性;不结盟更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二是社会主义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如果和任何大国结盟,都可能影响世界战略力量的平衡,不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性质、意义)
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的外交目标是什么?
第一、加强安全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第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成员国经济共同发展。第三、开展人文合作。增进成员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上海精神: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性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新时期中国外交史论3
新时期中国外交史论3新中国各时期外交政策的特点、原因及作用:①20世纪50年代:原因:作用:“一边倒”两大阵营的对立;美苏对华的不同态度;新中国政权巩固和经济建设需要使新中国在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不至于被孤立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③20世纪70年代:④20世纪80年代起:原因:作用:中美关系、中苏关系恶化;更多新兴亚非拉国家独立“一大片”大大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扩大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一条线、一大片”,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原因:作用:中美双方的共同要求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中国同更多国家建交,扩大了世界影响全方位、“无敌国”外交(反对霸权主义,不结盟)原因:作用:中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发展壮大;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国内建设需要赢得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成果国际舞台举足轻重的力量;经济飞速发展新时期外交政策的主要特点?不变:①根本目的不变:②根本原则不变:③基本准则不变:④基本立场不变:维护国家利益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与第三世界的合作①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②由“重意识形态”向“重国家利益”转变;③由原先的重安全走向重发展;④由“一边倒”到“一大片”到“多边外交”;变?中国外交政策的“变”与“不变”(1)维护核心利益的根本目的不变。始终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障国家的发展;但侧重点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有所改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经济外交”的比重明显增加。(2)独立自主的根本原则没有变,但表现形式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在变。具体表现为从“一边倒”联苏抗美,到“一条线”联美抗苏,发展到新时期的不结盟。(3)和平共处的基本准则没有变。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的政策没有变。“变”与“不变”体现新中国外交的原则性、灵活性和务实性。解读史料表面上说双边人员往来几乎断绝,实质上反映了双边关系处于敌对隔绝状态,主要原因是当时双方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方面存在矛盾与冲突。
史料一1972年,美国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谈到中美关系时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要多。”史料二美国三代国务卿绕不开的中国话题:杜勒斯(1953~1959)基辛格(1969~1973)希拉里(2009至今)例6(广东文综,38)(25分)(节选)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三: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3)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10分)答案:(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彼此敌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4分)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6分)
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从1949—2008年,中国出现了三次建交高峰
B.中国成为主导国际关系发展方向的国家
C.中国已经完全实现了和平崛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音乐播放器及耳机套装采购合同
- 不诚信的课件
-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朗读与讲故事指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如东县2024-2025学年初三教学质量监测(一)化学试题含解析
- 厦门大学《篮、足、排教学与实践I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物理化学Ⅳ》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树人外国语学校2025届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商务英语阅读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市皋兰县2025年四下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医学影像技术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B22-T5143-2023城镇道路薄层罩面技术标准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总)
- 中学生心理咨询记录30篇汇编
- 电缆维修施工合同范本
- 核医学科感染防控技术指南
- 中国成人ICU镇痛和镇静治疗指南
- DZ∕T 0033-2020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规范(正式版)
- 报关培训课程内容
- 营业执照使用授权书
- 南宁市永安村发展规划方案
- 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专家共识20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