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理论》课件第十一章_第1页
《社会理论》课件第十一章_第2页
《社会理论》课件第十一章_第3页
《社会理论》课件第十一章_第4页
《社会理论》课件第十一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女性主义社会理论第十一章

引言:“女汉子”之争

有人很形象地把女汉子的英文名字称为wo-man,虽然外表上还是和女性woman没有区别,但是一条横杠把wo和man隔开了,由此说明她也具备man的特点。传统社会性别制度强调男女两性必须具备与其生理性别相对应的性别气质,不容许有人超越这种规范。男性的女性化和女性的男性化都被认为是不正常的并且被社会排斥。“女汉子”一词的出现引起两种观点的争论:一种认为“女汉子”代表了一种新的女性特质,体现了社会性别气质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另一种认为“女汉子”这种“语言”本身就在延续不平等的性别文化。这样的争论还将在网络与现实生活中持续进行。

无论在任何社会和文明形态中,两性的依存关系都是人类得以生存、繁衍的基础。数千年来,妇女的屈从地位使得女性为改善自己境况所做的努力与抗争,成为人类历史上一次“最漫长的革命”。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推进,伴随着女性主义运动而不断蓬勃发展的女性主义理论,成为社会学、政治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争相讨论和拓展的兼具理论性和经验性的重要研究阵地。作为20世纪产生的最引人注目的理论之一,女性主义(feminism)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面对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女性主义究竟指的是什么”。作为范围很广、争论活跃的跨学科理论阵地,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流派、不同学者之间所指称的“女性主义”的含义有所不同。但是,究其目的,女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致力于对性别差异和不平等的根源、结果及解决途径进行解说,并期望通过引起社会与文化变革来实现男女实质的平等;究其特点,女性主义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性格,它既是一种思考方式,也是一种行动方法。

长期以来,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被认为“始终想对人类社会做出一般性的陈述,但却忽略了人类社会中最普遍的社会事实,即社会性别差异及其不平等问题”。女性主义理论恰好直面社会生活中“秘而不宣”的性别权力结构,引发了社会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的震动和思索。它的主要对象以及研究起点是女性在社会中的处境和经验;它将女性视为研究调查过程的中心主体,试图以女性在社会世界的观点来检视世界。女性主义将社会性别(gender)作为一个重要变量引入社会学研究中,拓展了理解个人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的社会、文化含义,并以鲜明的批判和颠覆色彩,构成社会学理论范式的重要力量之一。本章将重点介绍与女性主义相关的社会理论及其发展概况。第十一章女性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女性主义社会理论现代女性主义社会理论第二节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第三节第十一章女性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女性主义社会理论一、思想渊源及发展概述二、社会学理论中的女性主义观点三、女性主义的研究范式第一节女性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女性主义理论的产生、发展与实践是在多学科碰撞、交流、争辩的过程中进行的。对社会学而言,女性主义理论的贡献在于:第一,确定一定社会、文化情境下女性的生产、生活状态如何,此谓“现实的描述分析”;第二,探寻既定“社会事实”的原因,即现存女性生产、生活的状态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第三,探究如何将这个世界改变成对女人甚至对所有人而言更公正的地方。一、思想渊源及发展概述在社会学中,此种行动承诺是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以及由种族、少数族群和后殖民社会中发展出来的批判性社会学理论所共有的特点。必须指出,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有许多议题还存在诸多分歧,然而,女性主义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它让一些长期以来被遗忘、被忽视的社会现象和群体进入社会学研究的视野,并对社会学自身的客观性、中立性、权威性展开深入的反思和修正。第一节女性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一)发展概况

女性主义理论萌芽于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起源于第二次浪潮,并且在第三次浪潮中得到了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从时间上划分,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是在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第二次浪潮是19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第三次浪潮是20世纪末至当代。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对女性受压迫原因的不同解释和寻求女性解放行动路径的不同选择,女性主义形成了诸如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激进主义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多元文化女性主义、全球女性主义等理论流派。一般而言,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和激进主义女性主义被称为女性主义的三大流派,并深刻影响了女性主义发展的后来走向。一、思想渊源及发展概述第一节女性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二)女性主义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自由主义女性主义阶段:追求男女平等的思想在女性主义产生之前就早有积淀。最早的男女平等思想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希腊时期。柏拉图在《理想国》的第五卷中指出“男女都可以成为统治者”、“各种的天赋才能同样分布于男女两性”。女性主义哲学家艾莉森·贾格尔(AlisonJaggar)就把柏拉图视为第一个女性主义者。她认为:“在西方伦理史上,有一些著名的男性和少数女性可以称作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学的先驱者,柏拉图就是其中的一个。”一、思想渊源及发展概述18世纪末的法国,新生资产阶级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女性抓住这一口号作为争取男女平等的契机。当时的妇女领袖奥兰普·德古热(OlympedeGouges)在1791年发表了著名的《女权宣言》,主张妇女与男人有同样的天赋人权。“妇女生来就是自由人,和男人有平等的权利。社会的差异只能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这种天赋的权利应包括:自由、产业、安全,尤其是反抗压迫。”在英国,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MaryWollstonecraft)深受法国大革命所带来的影响,撰写《女权辩护》并以理性为武器,以妇女自己的声音向世界提出妇女权利的要求。她说:“不仅男女两性的德行,而且两性的知识在性质上也应该是相同的,即使在程度上不相等;女人不仅被看做是有道德的人,而且是有理性的人,她们应该采取和男人一样的方法,来努力取得人类的美德。”第一节女性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二)女性主义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内容:总的来说,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关注机会平等,其目标在于争取妇女的投票权和参与就业,因此被称之为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liberalfeminism)。女性主义的理论家及活动家针对资本主义工业剥夺女性参与社会生产、跻身公共空间的权利、只向她们开放私人领域的现实,尖锐地提出了女性参政权、受教育权及就业权等基本人权问题,激起了普遍的社会反响。一、思想渊源及发展概述自由女性主义基于几点基本预设:1.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否认女性在理性上处于劣势。她们认为,是教育方面的机会不均等造成了两性之间理性的差异。自由女性主义反对强调男女之间性别的差异,而是强调两性之间的相似性。2.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主张纠正法律与教育体制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主义体现在因性别而产生的机会差异上。正是在教育、法律上处于的劣势地位导致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利的境地。3.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主张公平竞争,反对照顾弱者或弱势群体。男女两性应具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发挥各自的潜能。第一节女性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二)女性主义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评价: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是各流派女性主义的起点、修改和改造的对象。对已存社会结构的局部改良使处于初始阶段的女性主义对于真正的、更高意义上的性别平等涉及不多,实际上她们要求的“平等”,其标准本身也是男性自由、平等、博爱这样的父权制文化意义上的“平等”,并未触及父权制本身,这使得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受到后来学者的诸多批判。一、思想渊源及发展概述第一节女性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三)女性主义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社会主义、激进主义女性主义19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二次浪潮催生了女性主义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其主要代表思想是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与激进主义女性主义。一、思想渊源及发展概述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将注意力集中在父权制这个概念上,认为社会中无处不充斥着由社会性别结构形成的权力关系。它认为如果要实现两性的平等,则必须彻底重建社会。这种深受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和马克思、恩格斯观点影响的女性主义理论,从经济的角度剖析了两性关系的实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直把妇女看成是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家庭”压迫的对象。家庭内部的劳动分工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由生产关系来决定。恩格斯受了同时代的人类学家摩尔根(LewisH.Morgan)的影响,认识到,伴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牧群和农业用地所有制已经变成了一种男性支配女性的权力之源。尤其是在一夫一妻制的婚姻中,财产的男性继承使得女性被限制在家庭领域。性别压迫不仅与阶级压迫一样属于最基本的压迫形式,同时,还是阶级压迫的一个例证。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理论赞成马克思、恩格斯对妇女所受压迫的分析,它认为要使女性获得平等的政治、法律地位,必须致力于大范围的社会批判和变革。对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理论的批判主要聚焦于它忽视种族、民族以及其他方面的差异,而刻意确立了一个所谓女性的“统一的立场”。第一节女性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三)女性主义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社会主义、激进主义女性主义激进主义女性主义:与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相比,激进主义女性主义不仅强调态度和法律的改变,同时致力于更为广泛的制度变革和文化改革。激进女性主义提出“个人的就是政治的”(personalispolitical)的主张,呼唤家庭内部的性别革命。它认为男性对女性的家长制权力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权力关系,因此,它不仅局限于经济和政治活动这类公共领域,还渗透于私人生活领域之中,包括家庭和性都成为父权制统治的工具。一、思想渊源及发展概述费尔斯通(ShulamithFirestone)在《性的辩证法》一书中最早系统地提出激进女性主义的观点。她认为,女人不仅在法律与雇用制度等外显领域中受到控制,而且在私人领域也是如此。因此女性主义的任务是理解性别制度,并终结这一制度。激进主义女性主义反对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抹杀男女区别、片面求同于男性标准的主张,它认为这实际也反映了女性对自身性别卑下的一种默认;同时,它也反对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主张公平竞争、反对照顾弱势群体”的主张。激进主义女性主义认为,现行体制中的标准、规范及其所谓的客观性与普遍性都是建立在男性实践基础上的,若一味追求在现行体制中的平等,只能依旧以男性的规范为规范,因此,应站在“平等”的立场上,尊重女性的特殊生理特征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性措施。第一节女性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三)女性主义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社会主义、激进主义女性主义作为女性主义的三大流派,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和激进主义女性主义基本形成了女性主义理论的对象和议题。一、思想渊源及发展概述对象和议题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强调女性面对的是机会不平等,然而对基本的社会性别差异未下断言,并未对父权制下的男性视角进行反思。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强调女性面对的是权力不平等,它认为社会有组织地阻碍女性获得平等,这或者是因为男性的自我利益,或者是因为这样一种安排有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解决女性不平等的方案中唯一切实可行的就是普遍的社会革命。激进女性主义提出差异理论,即在男性和女性各自的主体性表现中,体现了根本性的、不可改变的差异结构;一味追求在现行体制中的平等,仍是一种男性规范和框架。第一节女性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一)发展概况传统社会学理论是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理论世界。对此,女性主义社会学家敏锐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使用“男性主流”(malestream)这一术语来描述在这个学科中占支配地位的核心或主流。她们指出,社会学学科的主流或是无视社会性别,或是把社会性别差异和从属地位看成是“自然的”。事实的确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多数著名的奠基性研究没有有意识地考察过女性的情况。二、社会学理论中的女性主义观点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从社会学学科的发展来看,古典社会学阶段,在涂尔干、韦伯和马克思分别开创的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批判主义三大社会学传统中,没有将“性别”纳入社会学范畴。社会学创立初期一直强调以自然科学的技巧和模式去如实描绘社会秩序和人类行为。人类社会如同自然界一样存在着一种合理的自然秩序,关于女性和家庭的位置就是构成这一合理秩序的一个部分。在围绕“现代性”和“社会现代化议题”的现代社会学理论中,诸如帕森斯的结构功能论等社会学理论关注社会变迁和社会秩序,普遍缺乏性别视角下的分析框架和工具。家庭被视为是社会的一个功能单位,通过男人和女人的不同角色分工和功能分化,社会有机体趋于稳定和平衡。父权制在功能主义那里被视为是社会制度的一种自然演化形式。在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中,各种单一的理论和方法正陷入越来越深的困境中。20世纪70年代以后,社会学内部长期对女性和性别问题研究的忽视,加之社会学统一理论的式微和非实证主义潮流的兴起,为女性主义介入社会学理论研究提供了机遇。女性主义在社会学理论发展中的介入不仅填补了社会学长期以来对女性和性别问题的普遍忽视,同时,也为理论创新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总的来说,社会学理论中的女性主义认为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是由社会制度、社会文化造成的,其观点可以概括为:性别构成了理论的中心论题;性别关系中是存在问题的;不应当把性别关系看做是与生俱来的;女性主义社会学理论的任务是向不利于女性的身份地位挑战,争取改变女性的地位。第一节女性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二)女性主义的宏观社会理论观点传统社会学理论中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是个有机整体,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单位。男性和女性的性别角色是源于早期社会中形成的劳动分工,这种劳动分工建立在性别差异的基础上。比如,帕森斯指出丈夫或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着“工具型领导者”(instrumentalleadership)的角色,其原因在于他们是家庭声望和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母亲必须在孩子的社会化过程中扮演“表意型领导者”(expressiveleadership)的角色。这种基于生理差异的性别分工构成了社会有机体趋于稳定和平衡的基石。二、社会学理论中的女性主义观点女性主义指出这种以传统的性别角色为基础的结构功能阐释是建立在男女性别差异的“生物决定论”基础上,是以男性的经验、利益为基础的,只是为了证明社会现状的合理性而已。男性被认同为社会文化权威的生产者,而作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基本资源,女性的身体成为剥削和控制的场域。在以男性为核心机制的社会生产中,女性被“规训”为从事诸如家务劳动等琐碎化的生产活动,其价值和贡献往往被隐去或低估。家庭结构及其意识形态是社会建构形成的,同时也建构了外在的社会和权力关系。女人在家庭中受到男人的支配和剥削,家庭本身就是体现权力关系的不平等场所。女性主义还将马克思的经济生产观念扩展到所有人类社会生活。资本主义和父权制虽然在分析上是两种不同的统治形式,但它们以许多方式互相强化。无论是公领域还是私领域,性别二分的性别化方式对资本主义和父权制的支配系统都有利。同时,父权制也因资本主义剥削女性而获利,因为这维持了女人对男人的依赖。在宏观社会结构中,男性控制主要的社会资源,成为支配者或主人,而女性身处被支配的境遇。女性主义指出“在剥削的亲密关系中,统治也许不是以强迫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温情主义的形式出现”。“温情主义为双方提供了假面具,但却无法改变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在工作领域研究中,坎特(R.Kanter)集中关注工作组织结构,特别是那些主要是白领工人的工作组织结构通过何种方式将妇女们安置在从属地位上,并为她们的职位上升设置一个“玻璃天花板”(glassceiling)。她提出工作组织的结构能够从机会、权力、比例这三个维度进行描述,而且这些维度都能用来说明个体层次的行为。通过分析,她认为,首先,能够根据男人和女人的位置而不是其社会性别或个人属性来说明她(他)们在组织中的行为。其次,因为妇女缺乏工作机会,所以当她们不太可能从事工作时,也要表现出仿佛能够胜任机会较多的工作的样子。第一节女性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三)女性主义的微观社会理论观点女性主义在对以男性价值观为视角的、所谓价值中立的社会学实证研究进行反思和批判时指出,所谓客观科学的实证研究实际上是一种情境剥离(context-stripped),它忽视了作为内在偏见的社会情境及个体间的结构和权力关系的诱因,尤其强化了女性的屈从地位。比如,符号互动学者假设,社会互动的一个主要、持续的计划就是共同意义的建构。社会行动者通过“镜中我”,从他人眼中看待自己,学习扮演“一般化他人”(thegeneralizedother)的角色内化了社会标准并进行意义学习和行为调整。二、社会学理论中的女性主义观点然而,这种传统社会学模式的预设是,别人眼中的自己与行动者自己或多或少是一样的。女性主义社会学家清晰地认识到,在男性统治的父权文化下,“一般化他人”代表的是男性统治下的社会标准,因此,女性往往认为自己不如男性或无法与男性平等。这种男性视角下的“自我”不仅存在于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交往互动,而且,女人往往采用男性观点来看待其他女性。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女性日常生活中的微观互动受到性别不平等的宏观社会机制的深刻影响。在婚姻、家庭、工作、社会事务等各个领域,女性所应该得到的平等待遇和优势被权威结构、空间控制、身体姿态、语言对话等符号传递环节所磨灭。在女儿、妻子、母亲等角色的扮演过程中,女性的社会行为呈现一种“响应他人式”的配合和协调,而不是朝向自己独立的行动目标。“自我”的社会发展过程呈现明显的性别分化,使得男性在很小的时候就了解他的男性特权,并远离“女性行为”;女性则通过行动、姿态、语言、注意力等方面的学习承认男人的“主体性”,逐渐形成“响应式行动模式”。对此,女性主义者提出这种“响应式行动模式”使得女性既无法在宏观结构和权力授予中获得平等的地位,也缺少被男性理解和阐释的共同“符号环境”和互动情境。多萝西·史密斯(DorothyE.Smith)提出的“陌生人感”(strangerness)就刻画了婚姻中两性中形同陌路、各自拥有不同意义世界的可能性。第一节女性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认识论是有关知识获得和知识有效性的理论。在社会科学中,认识论指导人们形成具体的研究方法,即有关如何提问、如何搜集资料和如何解释资料的知识体系。由于认识社会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范式。女性主义的研究范式是建立在批判理论的基础上,对用男性视角下的经验和知识代替全部人类的经验和知识提出根本的质疑,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三、女性主义的研究范式第一节女性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三、女性主义的研究范式(一)关注女性经验以及这些经验的意义传统社会学坚持本体论的客观主义原则,其研究范式的核心就是对价值中立的客观性追求,这一目标直接来自实证主义。而女性主义理论指出,不加反思的男性视角下进行的实证研究,将男性对两性关系的态度带入社会研究中。女性主义的研究范式强调对女性或其他弱势群体的研究应拒绝先验的假设,赋予她们以“主体性”。其价值在于,被压迫的群体往往既能够帮助理解统治者的观点,同时又能够展示被压迫群体自身经验的视角。第一节女性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三、女性主义的研究范式(二)强调研究的立场女性主义的立场理论(feministstandpointtheory)批判了主流社会科学中的“理性”、“客观”和“价值中立”,要从处于从属地位的个体日常生活世界的立场去阐释。女性主义对研究立场的强调使人们认识到我们的社会长期是在男性经验、父权结构和男性主流意识形态的分析框架上去解释相关社会问题的。因此,强调女性的立场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需的。女性主义的研究范式还强调女性的立场也具有多样性对边缘群体的关注使女性主义的视角和态度更为解放和开阔。第十一章现代女性主义社会理论第二节女性主义社会理论一、“性别政治”下的“他者”二、社会性别及其建构第二节现代女性主义社会理论社会学发展背景

社会学中女性主义理论的现代发展与社会学本身所遭遇的危机直接相关。首先,帕森斯时代所推崇的社会稳定和进步的意识形态假设受到了普遍怀疑。面对快速的社会变迁,结构功能主义等宏大的社会理论显得苍白无力,中距或微距的社会理论更具现实解释力和生命力。正如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文·古尔德纳提出的要倡导建立一种“反思社会学”(reflectivesociology)来取代代表社会秩序普遍话语的传统社会学。其次,20世纪60年代以后现象学、解释学、批判理论等思潮的兴起也使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模式基础的实证主义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抨击。社会学需要对其基本概念和方法进行反思第二节现代女性主义社会理论(一)米利特(KateMillet)的观点在梅恩(H.J.S.Maine)和韦伯的著作中,“父权制”只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只限于前现代社会。而米利特的贡献在于将“父权制”这个术语引入现代女性主义话语和社会科学话语。她将男权制描述成一个政治支配的男性体系;“父权制”这一概念也变成一个激发性概念或“斗争”概念。男人实践着一种未曾言明的“性别政治”(sexualpolitics),他们参与到“各种由权力而结构的关系之中,正是经由这些安排,一个人群受到另一个人群的控制”。一、“性别政治”下的“他者”于是,男女两性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政治关系,父权制比阶级分层更具有普遍性和恒久性。男性或是用权力直接镇压,或是通过风俗、习惯、语言、传统、教育等来确定女性所处的地位。女性,在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所置身的不公平处境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而不是个别女性所面临的偶然事件。米利特:我们可以将地位称为政治的方面,将角色称为社会学的方面,将气质称为心理学的方面,它们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再明白不过的。被赋予了较高地位的人趋向于充当主人的角色,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首先被孤立去建立起符合支配职能的气质。自然这一切也符合阶级和阶层关系。第二节现代女性主义社会理论(二)西尔维亚·沃尔比(SylviaWalby)的观点英国社会学家西尔维亚·沃尔比在对父权制下两性不平等再生产的社会机制进行分析时指出,父权制的运作由六种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结构要素组成:一、“性别政治”下的“他者”结构要素1.家庭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表现为女性承担家务劳动和生育儿女,而丈夫无偿地占有这些劳动。2.有酬工作女性被排斥在某些类型的有酬劳动之外,只能停留在收入较低、低熟练程度的工作中。3.父权制国家国家在其政策和优先权上对父权利益有系统化的偏爱。4.男性暴力男性暴力是一种模式化和系统化的行为,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遭受男性暴力,但国家却以不干涉的方式宽恕这种暴力。5.性行为中的父权制度6.媒体、宗教和教育等制度和实践制造出在父权凝视下的女性,这影响到女性的认同和行为。此外,沃尔比还区分了两种父权,1.私人父权制(privatepatriarchy),它是发生在男性家长控制的家庭内的对女性的压迫。2.公共父权制(publicpatriarchy),这是一种集体形式的父权制,女性虽然可以涉足公共领域,但仍然被隔离在财富、权力和地位之外。在现代社会,父权制正从私人父权制走向公共父权制,“性别政治”下的资源、财富和权力分配结构逐渐固化第二节现代女性主义社会理论(二)西蒙娜·德·波伏娃(SimenedeBeauovir)的观点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其经典之作《第二性》中以“自我/他者”的二分结构为基础指出:一方面,女人是这个世界的主体:“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另一方面,女人已经被塑造成“客体”的角色,她们在整个历史上扮演他者的角色,通过与男人的关系而被界定。一、“性别政治”下的“他者”“她是附属的人,是同主要者(theessential)相对立的次要者(theinessential);他是主体(thesubject),是绝对(theabsolute),而她则是他者(theother)。”定义和区分女人的参照物是男人,而定义和区分男人的参照物却不是女人。所以,“她这个和大家一样的既自由又自主的人,仍然发现自己生活在男人强迫她接受的他者地位的世界当中”第二节现代女性主义社会理论(一)重要概念二、社会性别及其建构社会性别概念是当代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女性主义学术的中心内容。将性别(sex)与社会性别区分开来的意义在于强调人的性别意识、性别行为都是在社会生活制约中形成的。社会性别角色(genderroles)并非是由与生俱来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决定的,而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第二节现代女性主义社会理论(二)性别本质主义二、社会性别及其建构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思想浪潮中,女性主义力图消解以男性权力为基础的性别本质主义。警惕性别本质主义的主要目的是警惕性别本质主义可能演化出来的观念和研究成果掩盖了社会中存在的种种性别不平等的现实。性别本质主义的理论基础是社会性别的本质化理论,即男性和女性的差别被本质化为男女生理差异的结果。性别本质主义认为,男性对女性的统治是因为男性的生理结构更易于充当统治者;而女性因为缺少攻击性,又要生育和养育后代,因此要受到保护。在帕森斯看来,家庭内部在两个维度上有所分化:一是个体的相对权力,这种分化区分了父母与孩子;另一种是他们所从事活动的类型,它区分了男人和女人。性别本质主义视角下的性别角色理论认为人们的生理性别与某些社会责任和权利交付给男性和女性,形成一系列制度安排,这是社会有序化的重要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性别本质主义又走向了另一种极端,强调女性比男性更具有直觉和创造性,即从反传统本质主义的男性至上论而走向女性至上论。第二节现代女性主义社会理论(三)性别建构主义二、社会性别及其建构性别建构主义强调性别不是一个人特有的本质,而是一种具有动力机制的建构。其中充满社会行动者之间的策略实践。其基本的理论假设在于:第一,社会性别不平等是人类有意图的产物。例如,社会通过把公共领域划归为男性,把私人领域划归为女性,成功地将妇女限定在家庭事务中,女性即使进入公共领域也只是家庭角色的延伸,并只能获得较低的报酬。第二,性别不平等具有结构化特点,被人类创造出来的社会结构给了人们各种各样的机会和限制,个体对这些限制和机会做出反应的同时也在重新创造着结构。不同观点:1.西蒙娜·德·波伏娃波伏娃批判了以帕森斯为代表的性别角色分化的功能主义理论。她认为,不同物种之间有广泛证据表明,生理性别之间的分化并不具有一致的方式。一方面,女性所拥有的身体和心理是被建构出来的;另一方面,妇女所面临的社会和文化也是被建构出来的。这两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强化了妇女的从属地位。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男性支配”呈现出一种持续稳定的增进过程,男人们运用他们优越的地位和权力控制着土地、宗教信仰体系、男权制家庭、法律和社会控制体系等。站在性别社会建构论的立场上,学者们发现社会性别并非由生物特性或生长习性决定,而是根植于社会情境之中。“社会性别的意义是社会地建构,我们中的每一分子均被纳入这种建构,因此,社会性别是指一系列社会建构的关系,它产生并再现于人们的行动中。”2.琼·斯科特(JoanW.Scott)美国社会历史学家琼·斯科特对“社会性别”的概念进行了深刻分析。她认为,首先,社会性别是区分社会地位和组织社会关系的基础。其次,社会性别是区分权力关系的基本方式。对制度化的社会性别,她认为要重点关注四个方面:1.文化象征的种种表现,比如为什么夏娃和玛丽亚分别象征污浊与纯洁?这种文化象征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是以何种方式产生的?2.有关男人气质和女人气质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二者是相互排斥的?3.要将社会组织、经济制度等纳入对性别与权力关系的分析中。4.分析主观身份的建构,即分析性别关系是如何被再生产出来的。社会性别是对性别差异的社会组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性别反映。了男女之间的某种固定的、自然的、生理上的差异,也不意味着这种差异形诸实践,而是说,社会性别是给生理的差异赋予某种意义的知识。社会性别已经被公认为社会关系的构成性元素,嵌入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类社会制度中。它不是简单的男人和女人的角色代码,而是一种社会关系、一种社会结构,是表示权力关系的一种途径,并成为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重要方法和工具。3.南茜·乔多罗(NancyChodorow)批判地继承了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理论,提出了“去男性化”(demasculinize)的概念,强调婴幼儿期的经验和母亲的作用对性别气质的影响。男孩通过对母亲的对抗、对母子情感依附关系的拒绝以及对女性品质的贬抑来完成男性气质的养成,女孩则在她的心理成长中体验性别的连续性并抑制对于自主性的追求。她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把性别气质形成的过程看做是人类无意或有意建构的结果,并通过社会关系被制度化地再生产出来。乔多罗:女性的生活相对于男性生活而言的特点就在于,她们的生活嵌入在社会互动和个人关系中。……她们的角色往往是依据特殊主义原则的,所涉及的也多是弥散性的关系和责任,而不是专门性的关系和责任。在绝大多数社会中,人们都是从关系的角度来界定女性。与女性不同,男人之间的联系更可能超越亲属关系的基本单位。他们的角色被限定在一代人之间,根据普遍主义的原则,所涉及的关系多与他们的专门性限定的关系和责任相关。第二节现代女性主义社会理论二、社会性别及其建构(四)总结:总的来说,女性主义眼里的“性别”包括三层含义:1.个体或个人性别,这是性别身份认同的核心,也就是人们意识到自己是男人或女人,并将某些现象与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联系起来。2.结构性别,也就是作为社会组织和结构的总体特征的性别。劳动的性别分工、职业的性别分隔都体现了这种制度性的性别,还有教育、司法、宗教、医疗等几乎所有的国家体系的构造都体现了性别关系。3.符号或文化性别,也就是在特有的社会文化情境中作为男人女人的含义。例如公共与私人的性别划分提供了使男女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合法化的统治的意识形态。女性主义对社会性别的提出和论述不仅具有理论拓展的意义,更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对社会性别的强调,使得女性主义反对将以往的社会学主流方法下的“普适性”、“客观性”解释用于无性别划分下的实证分析,而是主张建立相对分离的女性主义方法,这种方法将社会性别视为社会中的人首要的区分标准,强调基于女性的经验和生活世界开展社会学研究。第十一章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第三节女性主义社会理论一、消解性别二、差异与多元三、话语与权力第三节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发展概况虽然女性主义发端于18世纪末,然而由于女性主义带有很强的反主流文化意识和批判意识,因而常常被归类为批判理论或后现代主义的一种。福柯的后结构主义、拉康的心理分析、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以及各种新马克思主义观点都深刻地影响了包括丹妮斯·赖利(DeniseRiley)、朱迪思·巴特勒(JudithButler)在内的女性主义理论家,并催生了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女性主义理论发展的第三次高潮。

它们具有的共同特征是:对社会、历史与政治的宏观理论进行批判;对所谓绝对真理、永恒基础和普遍理性提出挑战;反对西方知识结构中最为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提倡多元论的模式;反对普遍主义和本质主义,强调注重女性与女性、女性与男性因国家、种族、阶级、宗教的不同而形成的各种差异,呼唤人们注意女性内部千差万别的经验。第三节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一、消解性别(一)基本观点后现代社会理论试图运用解释与解构的分析方法消解两极因素、二元形式的对立,这深刻地影响了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后现代女性主义开始挑战女性主义那些宏大叙事以及关于女性解放的理论,并从根本上反对性别二元划分的思维模式。由于有色人种女性主义、同性恋女性主义等对于统一的核心身份范畴“女人”的挑战,社会性别在女性主义中也已成为一种“去中心”(decentered)的概念,它作为一种分析范畴的局限性已日益明显地体现出来。后现代女性主义认为“社会性别”这一概念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理性主义中的二元论倾向;“男性”或者“女性”是本质主义的概念,事实上,无论是生理性别还是社会性别都是由社会建构而成的。甚至,后现代女性主义不仅反对性别的两分,而且反对性别概念本身,反对那种以为性别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思想。第三节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一、消解性别(二)丹妮斯·赖利的观点丹妮斯·赖利认为,在男权社会中,“女性”作为一种身份(identity)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社会的理想形象——男性的反衬。因为男性的标准不稳定,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产生不同的标准,女性的标准也是不稳定的、暂时的。另外,每一个具体的女人都有与其他女人不同的经验,因此广义上的“女性”经验就不成立。坚持追求女性权力就会在实际上堕入了男权个人主义的怪圈。第三节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一、消解性别(三)朱迪思·巴特勒的观点巴特勒尖锐地指出根本不存在什么“正常的”生理性别,也不存在什么“恰当的”文化属性。在其1990年出版的《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一书中,巴特勒从后结构主义的立场出发,借鉴福柯的系谱学方法批判性地重读了女性主义、精神分析有关性别的重要理论,探讨性别本体概念形成的历史和它在文化中运作的方式。她指出,性别和性属身份不是自然生成、出现于社会和语言之前的,而是由话语和文化构成的。世界上并不普遍地存在着类似传统女性主义描绘的男权制度。传统女性主义过分地自我中心化,把自身的经验当成全球妇女的普遍经验。她认为破除男权制度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男女混装(cross-dressing),一旦打破衣物、发式、举止这些区分男女的社会标准,人们就会习惯其他种种性别角色和特征。第三节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一、消解性别(三)露丝·伊利格瑞(LuceIrigaray)的观点波伏娃等现代女性主义理论家的观点仍是诉诸等级关系和二元对立,即一旦女性把自己界定为“主体”,同时也就必定要将另一方界定为“他者”。他者性也可以是一种存在方式、思想方式和讲述方式,它使开放、多重性、多样性和差异成为可能“消解性别”的声音伴随着后殖民话语、酷儿理论、批判种族理论和后结构主义的发展成为女性主义更广泛意义上的“理论革命”,即从现代主义走向了后现代主义。第三节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二、差异与多元(一)后现代社会理论基础后现代社会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注重微观权力和微观反抗,它批评了现代社会学理论中片面追求一般性、普遍性、整体性、中心性的观点;它使我们意识到个别性、特殊性、差异性、边缘性、非连续性、局部性等性质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让我们意识到试图简单地用某个一般理论来统领所有具体社会现实的非适当性,从而使我们能以一种新的立场、眼光去看待这个丰富而多元化的世界。在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中,这具体体现为,贫穷的劳动妇女、有色人种妇女和女同性恋者的声音终于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她们的生活和问题日渐上升为女性主义理论的重要研究对象。在这场突出“差异与多元”的讨论中,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多元女性主义等女性主义思想流派指出那些早期的理论基于所有的女人全都依赖和被禁锢在“私人领域”之内的假设,是从那些在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初始阶段占据统治地位的白种中产阶级异性恋妇女自身的经验出发,对其他种类的妇女所做的错误的推测。著名黑人女性主义者贝尔·胡克斯指出,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不是来自受性别压迫最深的黑人劳动妇女,而是白人中产阶级女性的无病呻吟。第三节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二、差异与多元(二)后现代女性主义表现正如女性主义质疑了长期以来以男性为主导的权力结构、经验、知识,指出“男性主流”的分析框架并不适合用来代表男、女两性,女性主义理论内部的发展过程中白种中产阶级异性恋妇女自身的经验也无法为来自不同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的全部女性所“正言”,同时,还会制造另一种女性主义内部的“霸权”。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阶级、性倾向、种族和民族意识等要素的凸显使人们开始认识到,抽象并试图包罗万象的话语只能阻碍而不能沟通“姐妹情谊”,因为它忽略了女性中的差异。在多元共存的倡导中,后现代女性主义逐渐由“倡导平等”向“突出差异”转变,否定了传统女性主义关于“男女平等”的构想,并认为“平等”就意味着“相同”,而生活中相同是相对的,差异是绝对的。第三节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三、话语与权力(一)后现代社会理论基础在后现代社会理论中,“话语”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议题。在后现代社会学者看来,一切现象都是依照以肯定符号和规则建立起来的话语文本和语言学分析。后现代主义的大师德里达曾断言“在文本之外一切均不存在”,并试图用话语理论去否定物质的现实存在。福柯对西方话语所做的分析也旨在说明,权力的实施创造了知识,知识本身又产生了权力,而权力总是通过话语表现出来的。第三节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三、话语与权力(二)福柯的启示思考既存的话语权力模式。朱丽叶·克里斯蒂娃(Julia·Kristeva)就认为主体是由话语建构的,任何身份或本质离开话语和情景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在现有的父权制中,女性是缺席和缄默的,是一种在场的“缺席”和有声的“缄默”,因此引起她们关注自己的“在场”,重视并努力争取自己的话语权,也即是争取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福柯等后现代社会学理论家除了引起女性思考自己的话语权,还为后现代女性主义提供了如何看待既存理论的视角,以及如何从权力作用的角度来分析这些理论的方法。现有的话语权力模式是为男性服务的,是通过生产真理、生产可信的话语来管制被管制者的。女性主义者以女性真实的生理和心理体验为基础,努力创造女性话语,发出女性自己的声音。第三节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三、话语与权力(三)关于“消解性别”及反对“女性”之争女性主义社会学家玛乔里·戴佛(MarjorieDevault)认为女性主义可以看成是一种言说真理(speakingtruth)的实践活动,其核心思想产生于对以前未被注意的经验的系统关注。它坚持女人的谈话不仅仅是闲话或民间故事,而是奠定经验知识的基础;通过女性的视角反思知识生产的过程,并对其进行批评,从而去发现哪些被忽略、被删改和被压制的“女性的声音”。哲学家苏珊·博尔多认为,女性主义如果放弃了社会性别说,要求女性正当权益的斗争就失去了理论基石。过度的“社会性别怀疑主义”(genderskepticism)不利于女性权利的诉求。南希·哈特萨克也认为对女性主义理论来说,这个立足点应该是社会性别论。社会性别论尽管不完善,但是它强调女性是一个整体,整体观使女性主义有了政治意义;过分地强调女性内部的差异将导致女性主义的毁灭。注意需要指出的是,后现代女性主义关于“消解性别”及反对“女性”同一立场等话题仍然处于争论之中。哲学家苏珊·博尔多认为,女性主义如果放弃了社会性别说,要求女性正当权益的斗争就失去了理论基石。过度的“社会性别怀疑主义”(genderskepticism)不利于女性权利的诉求。南希·哈特萨克也认为对女性主义理论来说,这个立足点应该是社会性别论。社会性别论尽管不完善,但是它强调女性是一个整体,整体观使女性主义有了政治意义;过分地强调女性内部的差异将导致女性主义的毁灭。第三节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总结:正如整个后现代理论尚处于发展之中一样,经历了三次思潮的女性主义发展到后现代阶段其整体轮廓和特点还是朦胧的,但这也正是它富于生命力的表现。但总体上,受后现代理论的深刻影响,后现代女性主义反对本质主义的性别二元划分,提出了一种整合的思维模式和多元化的理论模式。具有“包容、对话、尊重差异和多元共生”等后现代精神的后现代女性主义,以更加理性的思考面对社会现实。同时,反观自身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偏颇和争论,它在批判社会现实和社会学理论的同时,也进行自我反省和批判。

章末总结概述:社会学中的女性主义理论从一开始对社会学视野下女性及其相关问题的“缺失”和“隐匿”进行批判,继而通过建立“社会性别”等相关概念和理论,提供了建立在女性经验基础上的新的社会学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意义:女性主义理论对社会学的贡献可以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1.从社会学理论出发,女性主义敏锐地填补了社会学学科内部长期缺乏女性经验和分析框架的空缺,从而使得过去遁于无形的女性问题、被边缘化的问题以及非传统的问题进入社会学研究的视野,并能够为社会学理论的不断丰富铺垫沃土。2.在社会学研究方法方面,女性主义主张的女性主义方法论,虽然仍处在争论与发展之中,但它从女性的自我经验出发,强调研究者作为主体的介入和与研究对象的互动关系,从而为社会学多元发展中的研究范式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第十一章章节概述女性主义社会理论

女性主义的社会理论重视女性在社会中的处境和经验;它将女性视为研究调查过程的中心主体,试图以女性在社会世界的观点来检视世界。女性主义理论萌芽于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起源于第二次浪潮,并且在第三次浪潮中得到了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一般而言,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和激进主义女性主义被称为女性主义的三大流派。

女性主义的宏观社会理论观点就家庭结构、经济生产领域、工作场所、职业升迁等进行了丰富的讨论;女性主义的微观社会理论则关注微观互动中的权威结构、空间控制、身体姿态、语言等具体环节。女性主义的研究范式关注女性经验以及这些经验的意义、强调研究的立场。这不仅包括对“女性”立场的强调,还强调女性的立场也具有多样性,这一点在后现代女性主义中反映的尤为明确。而“社会性别”概念是当代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女性主义学术的中心内容。它是一种社会关系,一种社会结构,是表示权力关系的一种途径,并成为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重要方法和工具。第十一章当今研究女性主义社会理论

当前的女性主义理论研究非常关注于两性教育、健康、平等参与等公平问题。比如主流教育被看做是一种“性别化的教育”(genderededucation),即根据一定的性别模式来塑造儿童。社会学中的女性主义理论及其方法为反思当下的教育过程、教育资源分配及价值理念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在政策倡导、教科书改革、教育方法改进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实际上,女性主义理论关注的社会议题非常广泛,其研究具有跨学科性和综合性,甚至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其影响越来越大。批判性思考题1.如何认识女性主义理论兴起的背景?2.如何认识“社会性别”理论?3.后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社会理论有何关系?1.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北京,三联书店,1997.2.见王政、杜芳琴:《社会性别研究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3.[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4.[美]乔治·瑞泽尔:《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肖巍:《西方女权主义伦理学——访艾利森·贾格尔教授》,载《行学动态》,1997(2).本章参考书目6.闵冬潮:《国际妇女运动——1789—1989》,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7.[英]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女权辩护》,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8.JaneC.Ollenburger&HelenA.Moore,TheSociologyofWoman:TheIntersectionofPatriarchy,Capi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