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民法学》(第六版)王利明_第1页
教学课件:《民法学》(第六版)王利明_第2页
教学课件:《民法学》(第六版)王利明_第3页
教学课件:《民法学》(第六版)王利明_第4页
教学课件:《民法学》(第六版)王利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法学第六版律出版社第一编民法典第一章民法概述第一节民法的概念一、民法的语源

民法作为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的法律,在各国法律体系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民法”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孔氏传》。不过当中提及的“民法”

,并非近代意义上的民法。一、民法的语源

近代一些大陆法系国家所使用的“民法”一词皆由市民法(iuscivile)转译而来。同时,因格劳秀斯编著国际法时,以万民法称之,故西方学者大多认为,罗马法的万民法为国际法的语源,而市民法则为民法的语源。词源上的“民法”都源于拉丁文的“市民法”。二、我国民法的概念我国《民法典》第2条从民法的调整对象和任务的角度,给民法下了一个定义,即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民法典》第2条对民法的界定具有以下意义:1.确立我国民法统一调整社会主义市场交易关系的基本法地位。2.突出了对人的尊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3.界定了民法典的体系。4.确立了我国的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三、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和实质意义上的民法(一)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就是指民法典。民法典就是指按照一定的体系结构将各项基本的民事法律制度加以系统编纂从而形成的基本民事法律。三、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和实质意义上的民法(一)形式意义上的民法我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其分为七编,共1260条,10万多字,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三、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和实质意义上的民法(一)形式意义上的民法我国《民法典》的特点主要在于:第一,民法典是私法的基本法。第二,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第三,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第四,民法典是行政执法和司法的基本遵循。(二)实质意义上的民法实质意义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民法典和其他民事法律、法规。实质意义上的民法也被称为广义的民法:一方面,它是调整平等主体关系的法律规范,而并不注重外在的形式。另一方面,实质意义上的民法不限于法律、法规,还包括了大量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和司法解释。三、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和实质意义上的民法四、民法与商法商法,又称商事法,可以分为形式意义上的商法和实质意义上的商法。形式意义上的商法,专指在《民法典》之外的商法典以及公司法、保险法、破产法、票据法、海商法、证券法、信托法等单行法;实质意义上的商法,则是指一切有关商事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四、民法与商法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坚持民商合一的体制,即从《民法典》总则到分则,再到商事特别法,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民商合一的内在逻辑体系:1.《民法典》的总则编没有区分商人和非商人,而是规定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这实际上既包括民事主体,又包括商事主体。2.《民法典》总则编采用了统一的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的概念与制度。3.《民法典》总则编中的诉讼时效制度适用全部的民商事活动。第二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典》第2条:我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本质特点:平等性法律地位的平等适用规则的平等。权利保护的平等。例外:身份法领域保护弱势群体一、民法的调整对象概述二、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人身关系,是指没有直接的财产内容但有人身属性的社会关系。分类:1.基于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人格产生的人身关系。2.基于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一定身份产生的人身关系。三、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所谓财产关系,是指人们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关系。平等性的特点:1.主体平等。2.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包括财产归属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3.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的重心是交易关系。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的特征:1.财产关系是一种以经济利益的计算为核心的关系。2.财产关系充分体现了主体的自由意志。3.财产关系具有很强的变动性。4.就救济方式而言,财产关系遭受侵害时是用损害赔偿等财产性的救济方法来解决的;而亲属、婚姻等身份关系在受侵害时较多使用非财产救济手段。三、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第三节

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和体系一、我国民法典的编纂中国古代:没有形成近代意义上的民法清末:1911年第一次制定了民律草案辛亥革命:完成第二次民律草案南京国民政府:1930年12月26日形成《中华民国民法》新中国:1986年颁布了《民法通则》;2017年颁布《民法总则》;2020年5月28日,通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民法典》。二、我国民法典的体系民法典体系包括形式体系(外在体系)和价值体系(内在体系)两方面。形式体系:民法典的各编以及各编的制度、规则体系价值体系:贯穿于民法典的基本价值大陆法国家具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民法典体系:罗马式德国式二、我国民法典的体系民法典体系包括形式体系(外在体系)和价值体系(内在体系)两方面。形式体系:民法典的各编以及各编的制度、规则体系价值体系:贯穿于民法典的基本价值大陆法国家具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民法典体系:罗马式德国式二、我国民法典的体系我国《民法典》采取了七编制体例:1.总则编:内容分为十章,具体包括“基本规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民事责任”“诉讼时效”“期间计算”。2.物权编。内容分为通则、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和占有五个分编。3.合同编。内容分为通则、典型合同和准合同三个分编。4.人格权编。内容分为一般规定,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姓名权和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和荣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二、我国民法典的体系我国《民法典》采取了七编制体例:5.婚姻家庭编。内容分为五章,具体包括一般规定、结婚、离婚、家庭关系、收养。6.继承编。内容分为四章,具体包括一般规定、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遗产的处理。7.侵权责任编。内容分为十章,按“总则+分则”的模式构建自身的体系。分则体系构建的线索为:第一,归责原则的特殊性。第二,责任主体的特殊性。二、我国民法典的体系我国《民法典》的创新:第一,以民事权利为中心而构建起来。第二,体系的重大创新。体现在人格权独立成编、侵权责任独立成编及合同编通则发挥债法总则的功能。第三,民法典的体系是以从权利到救济而展开的。第四,民法典各编自成体系,其主要是按照总分结构来构建的。第四节

民法的性质一、民法是私法将社会关系的性质和主体的性质结合起来,作为区分公法和私法的标准。区分公法和私法的意义:私法领域中奉行的基本原理是私法自治;公法领域中的公共权力必须法定;有助于正确认定法律责任的性质;有助于明确民法规范的基本属性。我国实行民商合一的立法体例,因此,市场主体从事各种活动,应当遵循民法的基本规则,我国《民法典》所确认的意思自治、合同自由、诚实守信等价值理念将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民法典》所确认的平等保护财产权、人身权等原则、规则,也激活了市场主体的活力,维护了交易安全和秩序,保障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民法典》还构建了完善的合同制度、担保制度,既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准则,也是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根本保障。二、民法是市场经济的法律三、民法是市民社会的基本法民法典作为市民生活的百科全书,将人民生活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作为调整对象,完整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民法典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实现对人“从摇篮到坟墓”各个阶段的保护,每个人都将在民法慈母般爱抚的眼光下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四、民法是权利法民法典是全面保障私权的基本法,其立法宗旨就是“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我国《民法典》以民事权利的确认与保护为核心,民事权利的保护既是民法典的出发点,也是其落脚点。五、民法是人法我国民法之所以是人法,主要表现在:1.强化了对个人人格尊严的保护,人格权之所以独立成编,主要目的就是维护个人的人格尊严。2.民法典在维护形式正义的前提下,也注重对弱势群体的关怀。3.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我国《民法典》充分体现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五、民法主要是实体法《民法典》主要是实体法规范。《民法典》主要是行为规范,但也不限于行为规范。作为行为规范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确立交易规则;二是确立生活规则。第五节

民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一、民法与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是民法的制定依据,因此,我国《民法典》在第1条开宗明义地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一规定包含如下含义: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民法典的规范不得与宪法的规定相抵触。民法典规范的价值和效力来源于宪法规定。一、民法与宪法民法与宪法的区别:第一,性质不同。宪法是公法,民法属于私法。第二,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不同。宪法主要调整国家和公民之间的关系,而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第三,义务的性质不同。宪法所设定的许多义务能直接规制公民的行为。第四,涉及的范围不同。宪法的调整范围涉及多个法律部门,并不仅仅局限于民法。二、民法与行政法行政法就是国家通过各级行政机关管理国家政治、文化、教育、劳动人事、卫生等事务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规范国家机关行为并发挥其组织、指挥、监督和管理职能的法律形式。与民法的区别在于:1.行政关系主要是根据国家意志产生的,民事关系主要是基于民事主体的自主自愿而产生的。2.在行政关系中,必有一方是国家行政管理机关。3.行政关系具有隶属性。4.行政法和民法的调整方法是不同的。5.行政权和民事权利的性质不一样。三、民法与经济法经济法和民法在调整对象上的主要区别在于:经济法调整的经济管理关系是国家在管理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关系,其内容包括计划、组织、调节、监督等多方面。经济法调整的经济管理关系是按指令和服从原则建立起来的行政隶属关系,所以经济法规范大多是强行性规范,违反该规范所产生的责任大多是行政责任。经济法调整的经济管理关系是以会需要为宗旨的关系,它主要调整的是市场主体的利益与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冲突,其目的在于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实现特定的公共政策。四、民法与社会法社会法与民法的主要区别:法律性质上说,民法是私法,以维护民事主体的私人利益为主要目标。社会法作为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其主要目标的法律,在性质上并不是私法。民法以私法自治为原则,表现出较强的任意法的特性;而社会法主要是强行法,它不允许当事人之间自由设立权利义务。民法注重维护形式正义,而社会法则注重维护实质正义。民法实际上具有创造财富的功能,而社会法仅仅具有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功能。社会法以保护公民的生存权为目标,民法不仅是要保护生存权,而且要保护民事主体参与市民生活所应当享有的各种权利。五、民法与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是用来调整当事人、法院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实施诉讼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与民法存在如下区别:1.性质不同。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旨在规范民事主体实现其民事权利的民事诉讼程序。2.调整对象不同。民法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而民事诉讼法以规范诉讼程序和诉讼关系为对象。3.民事诉讼法虽也以保护民法上的实体权利为目的,但其所追求的是程序正义,其以诉讼规则为准则,以法律事实为依据。第六节民法的渊源民法的渊源指民事法律规范借以表现的形式,主要表现在各国家机关根据其权限范围所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中。民法的渊源:宪法民事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地方性法规或者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不违背公序良俗的习惯第七节

民法的适用一、民法的适用范围(一)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是指民事法律规范在时间上所具有的法律效力:民法的生效和民法的失效。民事法律规范对其实施前发生的民事关系有无溯及既往的效力:一般的原则是新法没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在某些情况下,民事法规也可以作出有溯及力的规定,但需以有明文规定为限。一、民法的适用范围(二)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是指民事法律规范在地域上所具有的效力。《民法典》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域内效力,是指一国的法律效力可以及于该国管辖的全部领域。域外效力,是指法律在其制定国管辖领域以外的效力。一、民法的适用范围(三)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就是民事法律规范对于哪些人具有法律效力。民法对人的效力表现在:(1)我国民法对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中国公民或设立在中国境内的中国法人,具有法律效力。(2)我国民法对居留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和经我国政府准许设立在中国境内的外国法人,原则上具有法律效力。(3)居留在外国的我国公民,原则上应适用所在国的民法,而不适用我国民法。二、民法适用的基本原则(一)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原则(二)新法优先于旧法原则(三)特别法优先于普通法原则《民法典》第11条规定:“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就明确确认了特别法优先于普通法的原则。(四)强行法优先于任意法原则第二章

民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概述法官在裁判中援引基本原则应当注意如下几点:1.有具体规则必须适用具体规则,而不能适用基本原则。2.基本原则可以与具体的规则结合起来适用。3.在法律规定不明确时,基本原则可以用于解释选择。4.在存在法律漏洞时,基本原则可以用于填补法律漏洞。第二节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民法典》第3条规定:“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1.民法主要保护人身、财产等权益。2.民法不仅保护权利,而且保护利益。3.对新型民事权益进行保护。4.在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时,《民法典》主要通过民事责任对权利人进行救济。第三节平等原则《民法典》第4条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1.人格的平等。2.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3.对各类民事主体的平等对待,包括强势意义上的平等对待和弱势意义上的平等对待。4.在补救方法上,也要充分贯彻平等性。《民法典》第5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意思自治的含义:赋予民事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广泛的行为自由。允许民事主体通过法律行为调整他们之间的关系。允许民事主体依法处分和利用其民事权。第四节意思自治原则第五节公平原则《民法典》第6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公平原则的表现特征:确立行为准则功能。结果评价功能。价值导向功能。法律解释功能。公平原则的具体体现:在总则编、合同编、物权编和侵权责任编中的运用第六节诚实信用原则一、诚信原则的含义诚信原则常常被称为民法特别是债法中的最高指导原则或称为“帝王规则”。《民法典》第7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二、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一)确立行为规则的功能(二)填补法律和合同漏洞的功能(三)衡平的功能(四)解释的功能第七节符合法律和公序良俗原则一、合法原则《民法典》第8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民法典》第153条第1款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第七节符合法律和公序良俗原则二、公序良俗原则《民法典》第8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公序良俗的含义:1.公共秩序;2.善良风俗。第八节绿色原则一、绿色原则的含义:《民法典》第9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二、绿色原则的内容:1.有效率地利用资源;2.保护环境和生态。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第一节概述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民事法律关系不同于其他法律关系的特征在于:1.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2.民事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3.民事法律关系具有平等性。4.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二、民事法律关系在民法体系构建中的意义1.民事法律关系是整个民法逻辑体系展开与构建的基础。2.民事法律关系理论对整个民法学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从方法论上看,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导理论研究人员与司法实务工作者解决实践问题的基本思维模式与思考方法。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一、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概述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指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必要因素。民事法律关系要素仅限于三个,即主体、客体和内容,这是任何法律关系都应具备的,民事法律关系也不例外。五要素说?民事责任能否作为法律关系的一个要素?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具体要素(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简称民事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人。任何个人和组织要成为民事主体,必须由法律赋予其主体资格。在具体民事法律关系中,一般都要有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参加。民事法律关系的每一方主体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数的。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具体要素(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民事权利,是指由国家强制力予以保障的类型化的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利益,这种法律之力和特定利益的结合则构成权利。民事义务,是指义务人为满足权利人的要求而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负担。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是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民法典》第131条规定:“民事主体行使权利时,应当履行法律规定的和当事人约定的义务。”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具体要素(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本书认为,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应当区分不同的民事法律关系确定。就物权法律关系而言,其客体应为物。知识产权法律关系而言,其客体应为智力成果。就债权法律关系而言,单纯的物和行为一样都不能作为债权法律关系的要素,只有把它们结合起来,即结合成“体现一定物质利益的行为”。第三节民事法律事实一、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特征民事法律事实,是指依法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特征在于: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事实,不是主观的内心意思。法律事实必须能够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只有为法律规范支配的事实,才是法律事实。二、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根据客观事实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可以将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1.事件,又称为自然事实,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2.行为,是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包括民事行为和事实行为两种。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行为人旨在确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实施一定的行为时在主观上并没有产生、变更或消灭某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意识,但因法律的规定,同样会引起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第四节民事权利客体一、民事权利客体的概念和特征民事权利客体,是指民事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民事权利客体具有以下特征:1.客体既是权利指向的对象,也是义务所指向的对象。2.民事权利客体必须根据不同的法律关系分别确定。3.人本身不能成为权利客体,只能是和人身相关的利益。二、民事权利客体的主要类型(一)人身利益1.人格利益:《民法典》第109条、第110条;2.身份利益:《民法典》第112条、基于知识产权而获得的身份利益;(二)财产利益1.有形财产2.无形财产(三)行为:债权的客体是行为。第四章自然人第一节自然人的概念和民事权利能力一、自然人的概念自然人,指依自然规律产生,具有五官百骸,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人。《民法通则》第二章规定了自然人的法律地位,但该章标题为公民(自然人),而《民法典》总则编修改了这一规定,明确以“自然人”作为章名,并且将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等规则都规定在该章中,具有重要意义。二、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含义(一)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它是每个自然人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可能性。权利能力,首先是指人能成为权利的主体的能力。(二)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特征平等性、普遍性、不可剥夺性、不得转让和抛弃、内容上的广泛性。二、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含义(三)民事权利能力和权利的关系联系:权利能力是权利享有的基础;权利能力的平等性也有利于实现权利取得的平等。区别:1.民事权利能力是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是一种法律上的可能性,而民事权利是已经实际享有的现实权利。2.民事权利能力包括享有民事权利的能力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民事权利涉及的是权利,而不包括民事义务。3.民事权利能力是由国家通过法律直接赋予的,而民事权利由主体决定。4.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权利则是法律关系决定的;5.权利能力不能转让也不能放弃,但是权利是具有可转让性的。二、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含义(三)民事权利能力和当事人能力当事人能力,又称诉讼权利能力,是指能够成为诉讼当事人的资格,只有具有当事人能力才能成为诉讼当事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一定具有诉讼权利能力。但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也未必就不具有诉讼权利能力:实体法上的社团是否具有权利能力或主体资格,往往取决于其是否具有独立的财产,能否独立承担责任,而对于一些不具有独立财产和独立责任的法人分支机构,在程序法上为了简化诉讼,可以赋予这些组织诉讼法上的主体资格。三、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一)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 《民法典》第13条: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何为出生?某些领域的权利能力只有达到一定年龄才具有,或者某些疾病患者不能享有,例如结婚的权利能力。三、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二)胎儿利益的保护《民法典》第16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四、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终止(一)自然人的权利能力终于死亡《民法典》第13条死亡包括生理死亡和宣告死亡。生理死亡也称为自然死亡,是指自然人生命的自然终结。自然人死亡以后应当由医院和有关部门开具死亡证明书,自然死亡的时间一般应以死亡证明书上记载的时间为准。死者利益的保护?四、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终止(二)生理死亡的时间认定关于死亡时间的认定,应当按照医学标准来确定。脑电波消失说死亡证明:《民法典》第15条: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死亡顺序的推定:《民法典》第1121条第2款第二节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和特点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和设定民事义务,并且能够对于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或资格。简言之,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自然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能力或资格。规定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第一,保护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利益。第二,保护交易的安全和秩序。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别有:1、民事权利能力是成为民事主体的资格,而民事行为能力是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从事民事活动的资格。2、民事权利能力具有普遍性,而行为能力不具有普遍性。3、民事权利能力是不受限制和剥夺的,而民事行为能力则可以依据法律规定的原因和程序作出限制。4、民事行为能力以意思能力的存在为基础,而民事权利能力不以意思能力的存在为基础,不受年龄、精神状况和身体条件的限制。二、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的关系责任能力,又称为不法行为能力或过失责任能力,是指对自己的过失行为能够承担责任的能力。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区别:1.就侵权责任而言,现代民法中为了对受害人遭受的损害给予充分的补救,在分配责任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过错,还要考虑如何对受害人的损害予以充分救济,这就要突破意思能力的局限,使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分开。2.行为能力的判断标准显然要高于责任能力的判断标准。3.行为能力的判断标准是由法律统一规定的,即由年龄和智力状况来进行判断。而对责任能力的判断,则要根据每个具体不法行为人的意思能力和财产状况等分别进行判断。三、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四、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所谓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以其自己的行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法典》第17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民法典》第18条规定:(1)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2)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又称为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部分独立地,或者说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两种:1.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民法典》第19条;2.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民法典》第22条;法律只允许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和与其智力及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则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在经法定代理人允许的情形下,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各类民事法律行为。四、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三)无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无独立从事民事活动的资格,也就是说,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在我国,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两类:一是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二是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无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一是纯获利益的行为。二是日常生活必需的小额的行为。四、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五、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宣告(一)申请认定自然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民法典》第24条第1款的规定,申请认定自然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具备如下条件:1.被认定人为不能辨识或者不能完全辨识自己行为的成年人。2.必须经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3.须经人民法院认定。五、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宣告(二)民事行为能力的全部和部分恢复根据《民法典》第24条第2款,民事行为能力的全部和部分恢复应当具备如下条件:1.必须针对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成年人。2.必须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3.根据成年人的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决定是否恢复。六、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终止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终止是指民事行为能力的消灭。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终止的事由就是死亡,死亡也是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终止的法律事实。民事行为能力的终止与民事行为能力的中止的区别:民事行为能力的中止是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一时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终止则是民事行为能力的永远消灭。第三节监护一、监护的概念和意义监护,就是指民法上所规定的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保护的一项制度。法律设立监护制度的意义在于:第一,对被监护人的行为能力予以弥补。第二,通过监护人的设立可以对被监护人财产和人身等合法利益予以保护照顾。第三,对被监护人进行监督和管束,防止其实施违法行为,对他人和社会造成损害。二、监护的性质监护在性质上并不是权利,而是一种职责。《民法典》第34条第2款也规定:“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虽然这里使用了“权利”这一表述,但其实质上并不是权利。《民法典》第34条第1款规定,“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从该规定来看,监护的主要内容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权益,可见,《民法典》采纳了职责说。监护和亲权是不同的。三、监护的分类(一)未成年人的监护制度《民法典》第27条第1款:未成年人的父母《民法典》第27条第2款:其他人或者组织担任监护人。顺序:1.祖父母、外祖父母;2.兄、姐;3.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民法典》第32条:1.民政部门;2.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法典》第31条:对监护人的确定产生争议的解决。三、监护的分类(二)成年精神病人的监护制度《民法典》第28条:成年监护的法定监护人;《民法典》第33条:意定监护。《民法典》对成年监护做了更详细的规定:成年监护制度有利于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适应了老年社会的发展需要。规定成年监护符合国际上的发展趋势。弥补了现行立法的不足。三、监护的分类(三)未成年人监护与成年监护的区别1.被监护人不同;2.监护职责不同;3.法定监护人的顺序不同;4.是否允许意定监护不同。四、监护的设定《民法典》构建监护制度的基本思路:以家庭监护为基础,以社会监护为补充,以国家监护为保障的监护制度。(一)法定监护法定监护具有如下特征:1.监护人范围具有法定性;2.监护人具有法定的顺序;3.监护的对象具有特定性;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的范围:1.未成年人的父母;2.其他近亲属及个人或组织(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成年监护的范围:1.配偶;2.父母、子女;3.其他近亲属;4.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四、监护的设定(二)意定监护意定监护的概念:《民法典》第33条,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协商确定的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意定监护的特征:1.仅适用于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2.监护人的范围较为广泛,不限于法定监护人,也不受法定监护人顺序的限制;3.需要采用书面形式;4.在设定意定监护的成年人丧失或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监护人才开始履行监护职责;四、监护的设定(三)遗嘱监护遗嘱监护的概念:《民法典》第29条: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遗嘱监护的特征:1.能够设定遗嘱监护的是被监护人的父母;2.遗嘱监护既适用于未成年人监护,也适用于成年监护;3.被监护人父母在设定遗嘱监护时必须具备监护人资格;4.在遗嘱监护的情形下,所指定的监护人不受《民法典》第27、28条关于监护人范围以及顺序的限制;5.遗嘱监护的生效需要被指定的人同意担任监护人;6.遗嘱监护以遗嘱人的死亡作为生效要件。四、监护的设定(三)指定监护指定监护的概念:《民法典》第31条第1款: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指定监护的两种类型: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由人民法院指定监护人。五、监护人的职责及其履行(一)监护人监护职责的内容1.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2.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五、监护人的职责及其履行(二)监护人监护职责的履行《民法典》第35条规定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遵循的原则。1.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2.不得擅自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3.尊重被监护人的意愿;六、监护的终止1.被监护人获得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3.被监护人或者监护人死亡;4.人民法院认定监护关系终止的其他情形。七、监护人资格的撤销(一)撤销条件(《民法典》第36条)1.监护人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的;2.监护人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并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的;3.监护人实施了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的。七、监护人资格的撤销(二)指定临时监护人《民法典》第36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在撤销监护人资格以后,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临时监护措施,就是为了在短期内起到保护被监护人权益的作用而采取的一些监护措施;在采取这些措施的同时,人民法院也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临时监护人七、监护人资格的撤销(三)申请撤销的主体《民法典》第36条第2款规定:“本条规定的有关个人和组织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根据《民法典》第36条第3款在相关主体未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民政部门负有提出申请的义务。七、监护人资格的撤销(四)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的支付《民法典》第37条规定:“依法负担被监护人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后,应当继续履行负担的义务。”抚养、赡养、扶养是法定的义务,是基于血缘等关系而确立的,这些义务不因监护关系的终止而终止。七、监护人资格的撤销(五)监护资格的恢复《民法典》第38条规定:“被监护人的父母或者子女被人民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后,除对被监护人实施故意犯罪的外,确有悔改表现的,经其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在尊重被监护人真实意愿的前提下,视情况恢复其监护人资格,人民法院指定的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监护关系同时终止。”第四节宣告失踪一、宣告失踪的概念宣告失踪是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的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宣告其为失踪人的一项制度。宣告失踪的目的是通过人民法院确认自然人失踪的事实,结束失踪人财产无人管理以及其应当履行的义务不能得到及时履行的不正常状态,保护失踪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利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民法典》第40条: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一、宣告失踪的条件依据《民法典》第40、41条的规定,宣告失踪应当具备如下条件:1.必须有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事实。2.必须由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3.必须经过法院依据法定程序宣告。三、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一)财产代管人的设置根据《民法典》第42条规定首先应当由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或者其他愿意担任财产代管人的人代管。在特殊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指定财产代管人。(二)财产代管人的职责:1.妥善管理失踪人的财产。2.清偿失踪人的债务,并追索其债权。(三)财产代管人的变更:1.失踪人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变更财产代管人。2.财产代管人申请变更财产代管人。三、宣告失踪的撤销(一)撤销失踪宣告的条件1.失踪人重新出现。2.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3.由人民法院撤销。(二)撤销失踪宣告的法律后果1.财产代管关系终止。2.财产代管人的移交财产和报告义务。第五节宣告死亡一、宣告死亡的概念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经过法定程序在法律上推定失踪人死亡的一项制度。自然人长期下落不明可能导致相关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这有可能影响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稳定,通过宣告死亡制度,可以及时了结下落不明人与他人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从而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二、宣告死亡的条件根据《民法典》第46条的规定,宣告死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自然人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一般情形下,下落不明满4年。在自然人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时,其下落不明需要满2年。在自然人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的情形下,如果有关机关证明该自然人不可能生存的,此时,申请宣告该自然人死亡不受2年时间的限制。2.必须要由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3.必须要由人民法院作出宣告。三、宣告死亡时间的认定关于宣告死亡情形下自然人死亡时间的认定,《民法典》第48条分为以下两种情形:1.一般情形下,在自然人被宣告死亡时,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决作出之日视为其死亡时间。2.自然人在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导致被宣告死亡的,该意外事件发生的日期将视为该自然人的死亡日期。1.宣告死亡的效力及于一切人。2.宣告死亡并不当然消灭被宣告死亡人的民事主体资格。3.财产关系的变动。4.婚姻关系的消灭。三、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一)死亡宣告撤销的要件是(《民法典》第50条):1.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现。2.必须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3.由人民法院作出撤销宣告。(二)撤销死亡宣告的法律后果:1财产关系的恢复2婚姻关系的恢复:《民法典》第51条3对收养关系的影响:《民法典》第52条三、宣告死亡的撤销第六节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两户”是改革成果的制度化。个体工商户是自然人从事工商业经营的法律形式,是民众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重要途径。这一制度设计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两户”制度(一)个体工商户的概念和特征:概念:《民法典》第54条第1句规定,“自然人从事工商业经营,经依法登记,为个体工商户”。特征:1.是商事主体的一种类型。2.有自己的经营范围。3.必须依法办理登记。二、个体工商户(二)个体工商户的债务承担依据《民法典》第56条第1款的规定,其采取区别处理的模式:1.个人经营个体工商户的,其债务以个人财产承担。2.家庭经营个体工商户的,以家庭财产承担。二、个体工商户(一)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概念所谓农村承包经营户,是指依法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从事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与个体工商户的区别在于:1.农村承包经营户是以“户”为单位从事家庭承包经营的。2.农村承包经营户需要依法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3.与个体工商户不同,农村承包经营户主要从事的是农业生产,而非工商业活动,并没有明确的经营范围。4.农村承包经营户并不以登记为前提,只要依法取得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就应当认定其主体资格。三、农村承包经营户(二)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承担《民法典》第56条第2款规定:“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以从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农户财产承担……”这里所说的“农户财产”包括该户内成员的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三、农村承包经营户第七节自然人的身份证明和住所一、自然人的身份证明在我国,自然人的身份证明是居民身份证。公民自年满16周岁之日起3个月内,应当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申请。未满16周岁的公民,可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公民从事有关活动,需要证明身份的,有权使用居民身份证,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公民有义务出示身份证以证明自己的身份,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证,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对因制作、发放、查验、扣押居民身份证而知悉的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二、自然人的住所(一)自然人的住所住所是指公民长期居住生活的地点。法律上确定住所的意义主要在于:确定自然人的民事主体状态、决定债务的清偿地、决定婚姻登记的管辖地点、在涉外民事关系中确定法律适用的准据法、决定诉讼管辖法院和司法文书送达地等。在法律上,每个公民只能有一处住所。(二)自然人住所的认定规则1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2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所视为住所。第五章法人第一节法人的概念与特征法人(juristischeperson,artificialperson),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的一类民事权利主体。《民法典》第57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的特征:1.独立的名义;2.独立的财产;3.健全的组织机构;4.独立的责任。一、法人的概念二、法人的性质三种不同的观点:1.拟制说;2.否认说;3.实在说;探讨法人的本质,应当考虑其在经济社会中的实际作用:采纳“实在说”,在例外情况下可以吸收“拟制说”的合理之处。三、法人的分支机构法人的分支机构:根据法人的意志所设立的法人的组成部分,根据法人章程、决议的授权从事法人的部分经营业务。法人的分支机构只隶属于法人的机构,不能作为独立的民事权利主体。如果领取营业执照,可以作为非法人组织。法人的分支机构包括:领取营业执照和未领取营业执照1.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可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从事民事活动;2.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可以成为独立的诉讼主体;3.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可以先以自己的财产承担责任,不足部分由法人承担。第二节法人的分类一、公法人和私法人大陆法的民事立法和理论将法人分为公法人和私法人。依公法设立的拥有公共权力的法人为公法人;依私法设立的法人为私法人,如公司、企业等。分类的意义在于,受理公法人或私法人的争议的机关不同,两者适用的法律也不一样。我国《民法典》将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以及特别法人,其中,特别法人包括了机关法人等公法人,可见,《民法典》仍然采取了公法人与私法人相区分的做法。二、营利法人和非营利法人营利法人:是指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成立的法人。营利法人主要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等。非营利法人:是指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公益法人与非公益法人(中间法人)二、营利法人和非营利法人营利法人与非营利法人的区别:1.设立的依据不同;2.设立的原则不同;3.是否向成员分配利润不同;4.法人终止后剩余财产的分配不同;三、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的区别:1.成立的基础不同;2.目的不同;3.设立程序不同;4.设立人的地位不同;第三节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一、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人作为民事权利主体,享受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特殊的民事权利能力:1法人不享有与公民的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2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依法受法律、行政法规的限制。3法人的权利能力受其章程和目的的限制。(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和终止《民法典》第59条规定:“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人作为民事权利主体,以自己的行为享受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相比是不同的:1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和其民事权利能力在时间上是一致的。2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和其民事权利能力在范围上是一致的。3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以其不同于单个自然人意思的团体意思为前提。(二)关于目的范围对法人的能力限制的法律效力关于目的范围对法人的能力限制的法律效力,存在如下几种不同的观点权利能力限制说;行为能力限制说;代表权限制说;内部责任说。本书认为:对法人的能力限制的法律效力,必须区分不同类型的法人而定。三、法人的侵权行为能力侵权行为能力,是指承担因侵权行为所致的损害赔偿的责任的能力,因此也称为责任能力。我国从法律上肯定了法人具有独立侵权责任能力,应当承担独立的侵权责任:《民法典》第62条第1款规定:“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第四节法人的设立与登记一、法人的设立(一)依法成立(二)法人的设立应当符合法定的条件1.具有自己的名称;2.组织机构;3.住所;4.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二、法人设立的程序(一)设立行为

企业法人在设立时,常常要由发起人从事设立行为。发起人之间关于设立法人的协议的法律性质,在学说上有不同的看法。发起行为在性质上是一种发起人之间的共同行为,可以准用合伙的规定,但如果发起人成立了一个筹备处,则在性质上已经转化为一个设立中的法人。(二)登记

《民法典》第65条规定:“法人的实际情况与登记的事项不一致的,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所谓“不得对抗”是指:

1.法人的相关事项变更后,即便没有进行变更登记,相关事项的变更仍然可以生效;2.善意相对人因为信赖登记而实施相关的民事活动时,其效力受到法律保护,法人不得主张按照法人实际情况认定相关行为的效力。三、法人的住所确定法人住所的意义:1.确定诉讼管辖地;2.法律文书的送达;3.债务履行地。确定法人住所依据的规则:1.法人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2.依法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应当将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登记为住所。四、法人的分立与合并法人的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合并为一个新的法人(新设合并或创设合并),或者一个或多个法人归并到一个现存的法人中(吸收合并或存续合并)。法人的分立:指一个法人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新设分立),或将现有的一个或几个法人分出一部分组成为一个新的法人(派生分立)。五、设立中的法人(一)设立中的法人的概念和特征概念:设立中的法人是指从设立法人开始至法人成立之前的组织。特征:1.它是主要从事设立行为的组织;2.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受到严格限制;3.与设立后的法人具有同一性;五、设立中的法人(二)设立人的责任《民法典》第75条第1款:1.如果法人设立成功,由法人承受法律后果;2.如果法人未设立的,由设立人承受法律后果;3.设立人为二人以上的,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民法典》第75条第2款: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产生的民事责任,第三人有权选择请求法人或设立人承担法律后果。第五节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一、法定代表人的概念和特征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法人的组织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民法典》第61条)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具有如下特征:1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由法律或法人的组织章程规定的自然人。2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有权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3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活动,由法人承担法律后果。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法人的组成部分,但这并不是说法人的法定代表人的一切行为后果都应由法人承担。《民法典》第62条第1款: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民法典》第62条第2款: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二、法定代表人的责任《民法典》第61条第3款: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构成要件:1.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权做出限制;2.必须是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的限制;3.相对人是善意的。三、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第六节法人的终止一、法人终止的原因法人的终止,亦即法人的消灭,是指法人丧失民事主体资格,不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一种状态。《民法典》第68条第1款的规定,法人终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项:1.法人解散:(1)法人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或者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2)法人的权力机构决议解散;(3)因法人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4)法人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登记证书,被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2.依法宣告破产;3.法律规定的其他原因。二、法人清算(一)法人清算的概念清算,是指法人在终止前,应当对其财产进行清理,对债权债务关系进行了结的行为。(《民法典》第70条第1款)法人清算的两种形式:依破产程序进行清算、非依破产程序进行的清算(二)清算期间法人的性质清算期间的法人称为清算法人。《民法典》第72条第1款规定:清算期间法人存续,但是不得从事与清算无关的活动。(三)清算义务人《民法典》第70条第2款:1.营利法人中的董事;2.非营利法人中的理事及其他决策机构的成员;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人员。二、法人清算(四)清算组及其职权1.清算组及其成立:清算组又称清算人,是指具体负责清算事务的主体,其义务在于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清算。清算组可分为两种:清算法人自己组成的清算组;由人民法院组成的清算组。2.清算组的职权:对内清理财产,处理法人的有关事务;对外代表法人了解债权债务,在法院起诉和应诉。二、法人清算(五)清算期间内法人存续清算期间,法人资格仍然存续,但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受到限制。(《民法典》第72条第1款)清算结束并完成法人注销登记时,法人终止;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清算结束时,法人终止。(《民法典》第72条第3款)(六)破产清算(《民法典》第73条)破产清算,是指企业法人被宣告破产以后所进行的清算;应当参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第七节营利法人一、营利法人的概念与特征营利法人的概念: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成立的法人(《民法典》第76条第1款)营利法人的特征:社团法人的一种类型;设立目的是分配利润给出资人;主要从事经营活动;终止后将剩余财产分配给成员。二、营利法人的类型公司法人和非公司企业法人公司法人主要包括四项要素:依法设立、以营利为目的、以股东投资行为为设立基础、独立的企业法人;非公司企业法人: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三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对公司法人的细分)三、营利法人的登记设立原则上采取准则主义,一些特殊行业或领域采取核准主义;营利法人的设立,必须办理登记:有助于将其章程等事项向社会公示,维护交易安全;有助于政府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管;四、营利法人的章程章程的概念:营利法人成员订立的规范法人活动范围、组织结构、议事规则、盈余分配、内部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及其他重要事项的法律文件。(《民法典》第79条)章程的内容:绝对必要记载事项:法人的名称、宗旨、业务范围、住所、资本总额、所有制性质、人员等;任意记载事项。五、营利法人的组织机构营利法人的权力机构:其意志的形成机构(《民法典》第80条第2款)。营利法人的执行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和章程,执行权力机构的决定,从事日常管理的机构。关于执行机构和法定代表人的关系:《民法典》第81条第3款规定:“执行机构为董事会或者执行董事的,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担任法定代表人;未设董事会或者执行董事的,法人章程规定的主要负责人为其执行机构和法定代表人”。营利法人的监督机构:营利法人中监督执行机构的组织机构。六、营利法人的特殊规则(一)不得滥用出资人权利(《民法典》第83条)滥用出资人权利损害法人或者其他出资人利益;法人人格否认(揭开法人面纱);(二)不得进行不当的关联交易(《民法典》第84条)(三)决议的撤销(《民法典》第85条)(四)营利法人的社会责任(《民法典》第86条)第八节非营利法人一、非营利法人的概念与特征《民法典》第87条第1款: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为非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的特征:

1.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利润;

2.基于公益目的而设立;

3.组织机构具有特殊性;

4.终止后剩余财产的分配具有特殊性。二、非营利法人的终止非营利法人可以因为目的已经实现、期限届满、被撤销、合并等原因而终止。根据《民法典》第95条的规定,非营利法人终止时,剩余财产分配应当按照如下规则:

1.不得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剩余财产;

2.剩余财产应当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或者权力机构的决议用于公益目的;

3.无法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或者权力机构的决议处理的,由主管机关主持转给宗旨相同或者相近的法人,并向社会公告。三、事业单位法人(一)事业单位法人的概念与特征概念:相对于企业法人而言的,是指从事非营利性的社会各项公益事业的法人,如从事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教育、文艺、科研、医疗等事业的法人。特征:

1.事业单位是非营利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

2.事业单位大多是财团法人。

3.事业单位主要靠国家的财政拨款进行活动,在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事业费用占据重要比重。三、事业单位法人(二)事业单位法人依法登记设立

1.需要办理登记的事业单位;

2.不需要办理登记的事业单位:如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都不需要办理登记。(三)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和组织机构

1.理事会是事业单位法人的决策机构,其享有法律法规和章程规定的权限。《民法典》第89条第1句规定:“事业单位法人设理事会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理事会为其决策机构。”

2.事业单位法人作为法人的一种类型,其也需要法定代表人。四、社会团体法人(一)社会团体法人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具备法人条件,基于会员共同意愿,为公益目的或者会员共同利益等非营利目的而依法设立的社会团体,如工会、妇女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等。

2.特征:(1)基于会员的共同意愿设立;(2)非营利性;(3)具有一定的独立财产。(二)社会团体法人的设立

1.《民法典》第90条:经依法登记成立,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2.设立社会团体法人必须具有章程;四、社会团体法人(三)社会团体法人的组织机构

1.权力机构:社会团体法人的权力机构可以是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

2.执行机构:社会团体法人可以将理事会作为执行机构,也可以将其他机构作为执行机构,具体选择因各社会团体法人的内部治理结构而有所不同;

3.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可以依据章程确定,由理事长或者会长等负责人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担任。

五、捐助法人(一)捐助法人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所谓捐助法人,是指具备法人条件,为公益目的以捐助财产设立的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组织。

2.特征:(1)具有非营利性;(2)财产的集合体;(3)没有成员或会员;(4)是基于捐助行为而设立的;(5)必须登记设立。(二)捐助法人的设立

1.依法登记成立;2.制订章程。(三)捐助法人的机构

1.决策机构,捐助法人应当设理事会、民主管理组织等决策机构。

2.执行机构。3.监督机构。五、捐助法人(四)捐助人的权利

1.查询捐助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

2.有权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使得捐助财产的使用更符合捐助人事先确定的目的;

3.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捐助法人的违法决定。构成要件:(1)必须针对的是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或者法定代表人作出的决定;(2)必须针对决定的内容和程序违法或违反章程的现象;(3)撤销的主体包括捐助人等利害关系人或者主管机关。六、宗教活动场所法人(一)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的概念和特征

1.宗教活动场所法人,是指取得捐助法人资格的宗教活动场所。

2.《民法典》第92条第2款:依法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具备法人条件的,可以申请法人登记,取得捐助法人资格。法律、行政法规对宗教活动场所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3.宗教活动场所法人具有如下特征:

(1)以从事宗教活动为设立目的而设置的捐助法人。(2)以宗教场所为基础而形成的法人。

(3)在性质上属于非营利法人。4.宗教场所法人和宗教团体不同,宗教团体在性质上属于社会团体。六、宗教活动场所法人(二)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的设立

1.必须满足法人的设立条件;2.还须遵守特别法的规定。(三)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的管理

《宗教事务条例》就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的管理作出了一些规定。(四)法律适用《民法典》第92条第2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对宗教活动场所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关于宗教活动场所法人,我国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已经有一些规定,如果法律对宗教活动场所法人有特别规定时,则适用该特别规定,在没有特别规定时,则应当适用《民法典》的规定。第九节特别法人一、特别法人概述(一)特别法人的概念和特征

1.特别法人,是我国法上营利法人和非营利法人之外的一类法人,包括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

2.特征:(1)它是营利法人和非营利法人难以包括的其他类型法人。(2)它的设立具有特殊性。(3)它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具有特殊性。(二)特别法人的类型

1.机关法人;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3.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4.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

二、机关法人(一)机关法人的概念和特征

1.机关法人,是指依照法律和行政命令组建的,享有公权力的,以从事国家管理活动为主的各级国家机关。

2.特征:(1)设立上具有特殊性;(2)不需要办理设立登记;(3)其是享有公权力的各类国家机关;(4)财产来自于财政拨款;(5)从事民事行为时,其民事行为能力比其他任何类型的法人收到更严格的限制(二)机关法人的设立与终止

1.机关法人的设立,直接依据法律法规和行政决定而设立,无需登记;

2.机关法人的终止。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概念和特征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是指利用农村集体的土地或其他财产,从事农业经营等活动的组织。

2.我国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三类:乡镇集体、村集体、村民小组,但是一些地方开始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设立了社区股份合作社等组织。

3.特征:(1)财产的特殊性;(2)成员的身份性;(3)职能的特定性;(4)组织体的稳定性。(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设立《民法典》第99条第1款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取得法人资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取得法人资格,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四、合作经济组织法人(一)合作经济组织法人的概念和特征

1.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又称为合作社法人,是指劳动者在互助基础上,自筹资金,共同经营、共同劳动并分享收益的经济组织。

2.特征:(1)合作经济组织法人本质是一种劳动者自愿联合的经济组织。(2)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在经营目的上,不是以营利为主要目的,而主要是以社员之间的互济、互助、互惠、互利为其目的,其基本目标是为社员服务。(3)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在分配制度上主要不是按资分配,而是采取按交易额分配、按劳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4)在管理方式上,合作经济组织法人事业须由社员共同经营。(5)合作经济组织法人的社员要参与经营或劳动。四、合作经济组织法人(二)合作经济组织法人的设立

1.

《民法典》第100条第1款规定:“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依法取得法人资格。”《民法典》第100条第2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对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该条既是引致性规范,同时也授权法律和行政法规对合作经济组织的地位作出规定,落实《民法典》的立法精神。

2.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在成立时应当有自己的章程,合作社章程是合作社成立的基础。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一)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

1.居民委员会(简称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村民委员会,是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民法典》确立了居委会和村委会的民事主体资格,方便其从事民事活动。

4.特殊性:(1)设立的特殊性;(2)职能的特殊性;(3)组织机构的特殊性;(4)财产的特殊性。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二)未设立集体经济组织时村民委员会的职能

1.

《民法典》第101条第2款规定:“未设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民委员会可以依法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

2.

《民法典》第262条第1项规定,对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依法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第六章

非法人组织第一节概述一、非法人组织的概念和特征非法人组织,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特征:1.非法人组织必须依法设立。2.非法人组织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