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心理学的进展_第1页
审美心理学的进展_第2页
审美心理学的进展_第3页
审美心理学的进展_第4页
审美心理学的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审美心理学的进展第一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审美心理学的进展第二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节审美心理学的背景一、心理学问题的生成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期的历史。古希腊哲学:认识你自己(一)内宇宙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康德)两个宇宙:内宇宙与外宇宙,内无限与外无限◎那么,内在的深度是什么?怎样与星空区别第三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灵魂柏拉图:灵魂上升,肉体下降。接通神界。亚里士多德:生魂:植物,有生命觉魂:动物,有感觉灵魂:人类,有神性(但神性在哪里?)◎荀子: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生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第四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五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心灵寻找灵魂的位置:脑部、心脏与腹部古埃及人、亚里士多德:心脏毕达哥拉斯、盖伦:脑部解剖学——◎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维萨留斯(《论人体的构造》1543年)◎中国人:思于心,囤于腹//脑死亡与植物人第六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四)身体人是一架如此复杂的机器,要想一开始便对它有一个明确的完整的概念,……这样的事是不可能的。就是因为这个缘故,那些最大的哲学家们先天地,也就是说想借助于精神的羽翼做出来的研究,结果证明都是枉费心机。因此除了后天地,是别无办法可想的;也就是说,只有设法,或者说,通过人体的器官把心灵解剖分析出来,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我不说这样便无可争辩地发现了人性本身,但至少是——在这个问题上接近最大程度的或然性。(拉美特利《人是机器》P17)第七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LaMettrie,

1709-1751第八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九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近代科学的探索(一)解剖学对灵魂的寻找以失败告终。对外反上帝,对内反灵魂:笛卡尔的松果腺“我们应该记得莱兰特的故事,他用望远镜搜索天空,希望能找到上帝,但没有找到;又想用显微镜来考察大脑,希望能找到灵魂,结果也没有找到······迷信灵魂与迷信巫术毫无区别······所谓灵魂,只是物质构造中较为精细的部分,······换言之,只是一大堆脑神经与脑组织,这些东西都是世世代代遗传下来的。”(桑塔耶那《美感》)第十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十一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解剖学对人的肌体组织的理解,使灵魂概念转化为生理、心理、心灵概念。也就是说:灵魂的有无无法验证,但人的生理特性、心理特性却可以通过科学考察。脑科学、神经科学—身体—生命体—感觉—情绪—情感—理性—精神。建基于实验生理学基础上的心理学诞生了!生理滋生心理第十二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科学的逻辑数学和逻辑学:古希腊物理学:机械自然化学:有机自然生物学:生命自然生理学:身体性的人心理学:感觉着、领悟着的人第十三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四)主要流派实验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综合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心理动力学:机能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行为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发生认识论、人本心理学第十四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早期美感心理学理论(一)摹仿说在古希腊,摹仿说起于柏拉图,但真正从美感心理学角度谈摹仿的,却是亚里士多德,即:艺术起源于摹仿。“从孩提时候起人就有摹仿的本能。人和动物的一个区别就在于人最善摹仿并通过摹仿获得了最初的知识。其次,每个人都能从摹仿的成果中得到快感。可资证明的是,尽管我们在生活中讨厌看到某些实物,比如最讨人嫌的动物形体和尸体,但当我们观看此类物体的极其逼真的艺术再现时,却会产生一种快感。”《诗学》第十五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十六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十七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十八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迷狂说柏拉图:真正的艺术存在于尘世之外的理式世界,那里居住着作为美的真身的神灵。人的美感或艺术灵感是神灵对人的依附造成的,是人的灵魂在“迷狂”状态中对于美的理式的回忆。◎诗人之所以能创作出好诗,并不是因为他在写诗,而是他作为神灵的特选者在代神灵说话,是神灵附了他的体,让他以诗的形式传达神的声音。迷狂之磁铁之链:神灵-诗人-诵诗人-听众第十九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十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费希纳的转向早期理论虽然谈艺术创造的心理发生问题,但人是工具性的(如柏拉图),即:人仅是艺术动力的传导者,而非本源。费希纳的贡献:A)将艺术创造的原动力还给人;B)用实验的方式对人的审美创造和艺术鉴赏能力进行定量分析。第二十一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费希纳(Fechner,1801-1887)费希纳本来是德国莱比锡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以研究太阳在人的眼睛里留下的视觉形象作为自己的学术方向。但是,这种研究使他负出了惨重的代价,由于测试人对太阳的光感反映需要研究者经常观察太阳,他在30多岁时就几乎双目失明。在这种背景下,他不得不由对对象世界的研究转行做人的审美心理的研究,因为心理学研究毕竟较少依靠人的眼睛。第二十二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费希纳:旧的美学是“自上而下”的美学,它从一般到特殊,从本质到现象。而新的以人的经验为基础的美学则是“自下而上”的美学,它要求人首先从各种心理事实出发,然后谨慎地、逐渐地上升到综合,概括。这一观点开启了艺术研究的新的方向,即心理学的方向(《美学导论》1876)演绎法—归纳法自上而下:神启与逻辑//自下而上:日常艺术经验之归纳。第二十三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节

叔本华之“静观说”亚瑟·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1788-1860)《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第二十四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叔本华:人的本质是意志,世界是人的意志的表象,而意志就是人求生存的活的欲望。作为一种被欲望支配的动物,人的需要、需求产生欲望,欲望、渴望总会使人不满足,这就产生了欲壑难平的痛苦。人类要想摆脱这种欲求的痛苦,就必须借助艺术的力量使自己得到超脱,由欲望冲动进入审美的静观。◎钟摆理论:人的一生就好像钟表的摆钟,欲望满足时,它摆向厌倦,欲望不能满足时,则摆向痛苦。无论成功与失败,结局都只能是无意义的空虚。第二十五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叔本华的哲学,是一部和人的自身欲望作斗争的教科书。在这部“教科书”中,艺术占据重要的位置。他认为,人要想从欲望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就必须借助于艺术的力量使自己进入审美的静观之境。因为艺术是一种虚幻的游戏,它能让人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摆脱营营苟苟的现实,躲进美的象牙之塔。只有躲进美的象牙之塔,人才可能和充满欲望的现实保持距离,使自己超然于现实的利害之外,忘掉物我之间占有和被占有的关系,成为生活或欲望世界的旁观者,并借此获得心灵的宁静。第二十六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十七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十八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自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美学和艺术学开始强调艺术超越于现实生活之上的品质。现实是物质性的,艺术是纯精神性的。现实追求功利,艺术追求无功利。现实追求参与,艺术追求旁观。成为艺术家的前提,就是超然于现实功利。所谓审美静观,就是对现实保持无功利的静赏态度。第二十九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十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附:闵斯特堡(Munsterberg)“审美孤立说”我们生活在功利性的现实中,艺术成为艺术,前提是独立于现实之外。闵斯特堡:“如果你想知道事物本身,只有一个办法,你必须把那件事物和其他一切事物分开,使你的意识完全为这一个单独的感觉所占住,不留丝毫余地让其他事物可以同时站在它的旁边。如果你能做到这步,结果是无可疑的:就事物说,那是完全孤立;就自我说,那是完全安息在该事物上面,这就是对于该事物完全心满意足,总之,就是美的欣赏。”第三十一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艺术要摆脱一切然后才能获得一切。”◎庄子: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柏拉图:凝神观照,沉迷与神往◎柏格森:“他(艺术家)不让抽象的思考和理智的概念去盘踞意识,把全副精神专注在所觉物上面,把自己沉没在这所觉物里面,让全部意识之中只有对于风景、树林、山岳或者房屋之类的目前事物的恬静观照,使他自己“失落”在这事物里面,忘去他自己的个性和意志,专过纯粹自我的生活,成为该事物的明镜。”第三十二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一片风景就是一片美好的心灵第三十三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十四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进入审美、艺术之境的前提是忘掉现实,或与现实保持距离。苏东坡《临江仙·夜归临皋》:长恨此身非己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毂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画框:隔离,孤立。◎艺术创意:超越,理想。第三十五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叔本华自身的矛盾性:叔本华与黑格尔:世界灵魂。关于财富:侨民区,英文帐单关于隐私:柏林歌剧院关于个性:邻居老妇关于荣誉:著作出版◎名关利索:将欲得之,必先弃之。◎理论局限:动象之审美。第三十六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节立普斯之移情说立普斯(TheodorLipps,1851-1914)德国慕尼黑大学心理学系主任。《空间美学和几何学》《论移情作用、内摹仿产器官感觉》美学上的达尔文。第三十七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多利克式石柱下粗上细,凹凸槽纹机械的解释:耸立上腾,纵直延伸凝成整体,界定范围人格的解释:把物化成人来看待镇定自持,昂然挺立第三十八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十九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立普斯:这个多利克石柱的凝成整体和耸立上腾的充满力量的姿态,对于我是可喜的,正如我所想起的自己或旁人在类似情况下的类似姿态对于我是可喜的一样。我对这个多利克石柱的这种镇定自持或发挥一种内在生气的模样起同情,因为在这种模样里再认识到自己的一种符合自然的使我愉快的仪表。第四十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四十一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将生命、情感灌注于对象,通过对象欣赏自身。◎对象因此成了人的生命和情感的象征形式。移情说:指人在聚精会神中观照一个对象时,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对象里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了人的生命活动,使本来无情的东西也显得有情,最后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统一。三阶段:移情入景,以景体情,情景交融。第四十二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洛慈(Lotze):凡是眼睛所见到的形体,无论它是如何微琐,都可以让想象把我们移到它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这种设身处地地分享情感,不仅限于和我们人类相类似的生物,我们不仅能和鸟鹊一起飞舞,和羚羊一起跳跃,或是钻进蚌壳里面,去分享它在一张一翕时那种单调生活的况味,……就是和我们绝不相干的事物,我们也可以外射情感给它们,使它们别具一种生趣。比如建筑原是一堆死物,我们把情感假借给它,它就变成一种有机物,楹柱墙壁就俨然成为活泼泼的肢体,现出一种气魄来。第四十三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四十四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乔治·桑《印象和回忆》:我有时逃开自我,俨然变成一棵植物,我觉得自己是草,是飞鸟,是树顶,是云,是流水,是天地相接的那一条地平线,觉得自己是这种颜色或是那种形体,瞬息万变,去来无碍。我时而走,时而飞,时而潜,时而吸露。我向着太阳开花,或栖在叶背安眠。天鹅飞举时我也飞举,蜥蜴跳跃时我也跳跃,萤火和星光闪耀时我也闪耀。总而言之,我所栖息的天地仿佛全是由我自己伸张出来的。第四十五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四十六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罗伯特·费肖尔:“我们把自己完全沉入到事物里去,并且也把事物沉没到自我里去:我们同高榆一起昂然挺立,同大风一起狂吼,和波浪一起拍打岸石”。在此,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极大地开拓了自己的审美空间,并在与自然共舞的状态中实现对自我局限性的超越。第四十七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创作谈:“写作中我把自己完全忘去,创造什么人物就过着什么人物的生活,真是一件快事。今天,我就同时是丈夫和妻子、情人和姘头。我骑马在树林里漫游,时当秋暮,满树黄叶,我觉得自己就是马,就是风,就是两人的情语,就是他们的填满情波的眼睛里眯着的那道阳光。”第四十八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第四十九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李唐《濠濮图》(《濠梁秋水图》)第五十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五十一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第五十二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王国维《人间词话》:“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李白:《月下独酌》: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李清照《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第五十三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五十四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附:谷鲁斯的“内摹仿”谷鲁斯(KarlGroos,1861-1946)内摹仿说是移情说的变种。内摹仿侧重由物及我的一方面(被动顺应),移情偏重由我及物的一方面(主动外射)。第五十五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一)人与自然的对应性:闵斯特堡:“凡是线形都应该配得恰合身体的天然的力量,应该能表现我们的筋肉机能的和谐……举一个例子来说,身体是左右对称的,天然的运动倾向也是左右平衡;因此我们也要线形配得左右相对,不偏不倚。但是身体上下是不对称的,我们对于筋肉力量的分配,觉得下半身应稳定,上半身应轻盈;因此我们不要线形上下对称,它的下部也要现出稳定的样子,上部也要现出轻巧灵活的样子。”(对称原则与重量原则,归并于身体的原则。)第五十六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袁中道《游太和记》:“太和山,一美丈夫也。从遇真至平台为趾······从平台至紫宵为腹······从紫宵至天门为臆······从天门至天柱为颅,云奔雾使,以穷山势为最远,此其躯干也。左降而得南岩······又降而得五龙······皆隶于山之左臂。右降而得三琼台······又降而过蜡烛涧······皆隶于山之右臂。合之,山之全体具焉。”第五十七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生理与对象的联动看见别人发笑,自己也随之发笑;看见别人打呵欠,自己也随之打呵欠;看见标枪在空中画出曲线,我们的背也随之弓成弯曲。听到音乐的节奏,我们的脚便会随之打起节拍,甚至全身扭动。看武侠电影,身体就会勃发活力。第五十八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作为艺术体验的内摹仿寻常知觉的摹仿大半实现于肌肉动作,美感的模仿大半隐在内而不发出来,是一种心理摹仿。比如,摹仿石柱的腾起,我们并不必伸腰耸肩作上腾的姿势,只要筋肉略一蠕动,甚至于只起一种运动的冲动,就可以引起上腾的情感了。第五十九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浮龙·李《美与丑》:这里有一个花瓶,是古玩中和近代农家器皿所常见的。看这花瓶时我特别感觉到它是一个整体。我的身体感觉是很平静、很匀称的,各部分都相互呼应。眼睛注视瓶底时,我的脚紧按在地上;看到瓶体向上升起时,我的身体也随之向上升起;看到瓶腰逐渐扩大时,我微觉头部有一种压力向下垂引。(接下页)第六十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瓶是左右对称的,两肺的活动也因而左右平衡。瓶腰的曲线左右同时向外突出,眼光移到瓶腰最粗部时,我随即作吸气运动,看到曲线凹入时,我随即作呼气运动,于是两肺都同时松弛起来,一直看到瓶颈由细转粗时,我又微作吸气运动。瓶的形样又使我左右摆动以保持平衡,左边的曲线把身体的重心移到左边,右边的曲线又把它移回到右边。看到瓶的形象,周身同时发生一串极匀称的适应运动,我觉得瓶子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就因为这些适应运动齐全而和谐。第六十一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六十二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六十三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六十四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移情说以己度物、推己及物,也可以称为对象的拟人化。这意味着审美或艺术体验的过程,是物脱离其自身的过程。这一脱离,从对事物形成感觉的那一刻就开始了,移情或者对象的情感化,只是这一连续过程的一个环节。评价与拓展第六十五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1)自然的感觉化事物诉诸感觉,已经意味着它不再是它自身。朱光潜:“我们说“花是红的”时,是把红看作花所固有的属性,好像是以为纵使没有人去知觉它,它也还是在那里。其实花本身只有使人觉到红的可能性,至于红却是视觉的效果。……严格地说,我们只能说‘我觉得花是红的’。我们通常都把‘我觉得’三个字略去而直说‘花是红的’,于是在我的感觉遂被误认为在物的属性了。日常对于外物的知觉都可作如是观。”(《谈美》)第六十六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六十七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2)自然的情感化(移情,略)(3)自然的道德化(比德)(4)自然的实践化(劳动改造)(5)自然的语言化(语言网络)最终形成了一个人化的、可理解的世界。人生存于其中,克服了对象世界的陌生感,使其成为可理解的、可爱的世界。第六十八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节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布洛(EdwardBullough,1880--1934),瑞士人,英国剑桥大学教授。1921,《作为艺术因素和美学原则的心理距离说》第六十九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心理距离说:审美活动中所讲的距离不是指现实生活中时间空间的远近,而是指一种心理距离。即人要进入审判状态,就必须割断与审判对象的实际利害关系,与现实生活保持一段距离,以防止审美者让实用的态度压倒了美感。在他看来,“不即不离”是审美的最理想距离。实用与审美第七十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雾中行船:海中乘船的人遇上大雾是最不吉利的事,不仅会耽搁行程,迷失航向,而且时时有撞船、触礁的危险。从海雾与人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实用目的来考虑,大雾不但不美,而且令人恐惧厌恶。但如果这时某个乘客超脱了利害关系,突然忘记了危险,这时他就会被眼前海雾连天的壮观景象所吸引,反而会得到审美的愉快,甚至对眼前的景象发出由衷的赞叹。很明显,大雾的这种美感,就是乘船者在心理上忘记了实用的利害关系,和海雾保持了距离的结果。◎乘飞机也是如此。喜惧交集。《泰坦尼克号》第七十一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七十二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一)以距离割断利害丹纳《艺术哲学》:“在地平线上,我宁可看见一只黄羊而不愿碰见一只狮子,但是在铁栅栏的后面,我更爱看见一只狮子,而不爱看见一只黄羊。艺术便是这样一道栅栏,它消除了恐怖而保留了兴趣。有了这样的保障,你可以既无痛苦又无危险地饱看风景。”叶公好龙之喻第七十三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距离制造神秘古人欣赏自然,讲求“隔帘望月,隔雾看花”,认为“水中月,镜中花”是最美的。其原因就在于竹帘、薄雾、水镜都能使人意识到自己和“花”“月”之间的距离。这种由间隔造成的距离感不但使审美对象显得神秘,而且它的迷离朦胧使人们更感到月、花之美的意味隽永。秦观《踏鹊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第七十四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距离呈现审美想象童话叙事:时间、空间之远方《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歌德《浮士德》:“若使伉俪恩情深,只要彼此两分离”生活在别处:网恋,澳门地域想象与地域神话实用与审美之间摆荡:家花与野花第七十五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四)最理想的距离:不即不离布洛:审美的自相矛盾牛郎织女之神话与银河舒婷《致橡树》——仿佛彼此相依却又永远分离这才是伟大的爱情第七十六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五)距离说与艺术态度艺术关注形式,生活关注实用苹果、山坡羊、布料,橱窗战争成为艺术电影的灾难片戏剧之表现说与陌生化立乎其中,出乎其外。第七十七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四节格式塔心理学A)基本释义格式塔一词,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基本涵义指物体的形式、形状。这一词语在英语中没有确切的对应词,就对形式的关注而言,它相当于英语中的Form或Shape。但是,这里的形式又有完整的形式和样式的意思,所以英语中又用Pattern或Configuration来称呼它。由于这种情况,在中国心理学界,一般将这种心理学直译为格式塔心理学,或意译为完形心理学。第七十八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B)背景: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1912年在德国诞生,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对立。冯特: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是由两种基本元素构成,即感觉和情感。“为了方便起见”,将人复杂的心理现象分割、类化,形成一种静态的“板块状结构”。“砖泥心理学”:“砖”是心理元素,“泥”是联想。第七十九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C)代表人物I.惠特海默(Wertheimer,1880-1943)惠特海默在研究似动现象的基础上创立了格式塔心理学,是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创始人。第八十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II.考夫卡(Kaffka,1886-1941)生于柏林。格式塔心理学建立者中最善于写作。赴美后,他为美国《心理学公报》撰写了《知觉:格式塔理论引论》(1922)。第八十一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III.苛勒(Kohler,1887-1967)1909年柏林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到法兰克福大学工作,与惠特海默、考夫卡共同从事研究工作,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第八十二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一、整体论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大于局部之和。事物的性质是由整体决定的,而不是各个部分性质的相加。它反对元素分析,强调事物的整体性。超出个别元素之上、由事物整体溢出的新属性被称作“格式塔质”,即单独属于整体的属性。第八十三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论思想,是对传统认识问题方式的一次巨大的革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于认为,事物整体的特性来源于各个部分的叠加或综合,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种常识性的认识却未必能站得住脚。简例:火柴+火柴盒=火?三条直线相加=三角形?

206骨头+筋肉+毛发=人?单独属于整体的新质。第八十四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一)心理学例证:任何整体,正是一种事物被人感觉时,它才会成为一个整体。人的视觉运动、心理经验,是使事物的整体性超越于局部相加的重要前提。被人的视觉重构的整体A)视觉修复第八十五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B)视觉后像C)视觉暂留(似动现象)第八十六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电影胶片24格/秒第八十七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知觉组织原则格式塔心理学所讲的整体,是被人的知觉再造的整体。那么人的知觉重组事物或再造事物秩序的一般原则是什么?1)类似原则:形体类似的部分倾向于被知觉为一个整体(一组)。第八十八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类似原则即相似律当相似和不相似的物体放在一起时,我们会把相似的物体看作一组:第八十九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2)简单原则尽可能地把图形知觉为好的图形。格式塔心理学家称之为完好形式。一个好的格式塔是对称的、简单的和稳定的,已经不可能再简单、再整齐。大而化之,化繁为简。第九十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简单原则即求简律“看见最简单的形状的倾向”

第九十一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3)接近原则在时间或空间上紧密在一起的部分似乎是相属的,倾向于被知觉在一起。

第九十二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接近原则也即就近律当看一系列类似物体时,我们倾向于将彼此距离接近的视为整体。第九十三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4)连续原则人的知觉有追随一个方向的倾向,以便把元素联接在一起,使其看起来是连续的,或者面向一个特定的方向。第九十四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5)封闭原则我们的知觉有一种完成不完善图形、填补缺口的倾向。

视觉修复第九十五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分形与秩序背景与图像分离知觉重构秩序整体的形成过程,即是图像从背景中分离的过程。认知,如画第九十六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九十七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九十八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九十九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百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百零一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百零二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百零三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百零四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百零五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四)中国艺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整体论,为艺术分析提供了一条崭新的路径。它反对以机械的方式肢解一个艺术作品,以致将活的艺术解读成了僵死的东西,而是强调其整体所具有的巨大表意功能。中国山水画,如果将它仅看作画面上的几个山头和一弯溪水的相加,那就把一幅充满生命意蕴的画面理解死了。因为中国画讲究暗示,画面上的山峰只不过是对自然万物的暗示。第一百零六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荆浩《匡庐图》第一百零七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百零八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动力场论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一切事物的区别虽然表现为不同事物的形状、色彩不同,但这只不过是一种表面现象。就其本质而言,它们都是一种运动,一种力。正是内在力量的大小、强弱、运动方式使事物有了区别,构成了不同的动力场。动力场论:一为区别事物提供了新的标准——力的样式;二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看作动力场。形背后的质。第一百零九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关于力的样式据此,一棵巨大的松树之所以美,就在于它体现了一种挺拔向上的力,它的力的样式是挺拔向上的;而一棵长青藤之所以美,就在于它体现的是一种婉蜒、缠绕、柔韧的力,弯曲而柔韧就是它的力的样式。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正是松树、长青藤内在力量感的不同。使它们之间具有了区别。第一百一十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百一十一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许多情况下,我们根据事物的外在形状、色彩,确实很难将两种事物区分开来。比如一对双胞胎,从外貌上很难辨认;画家笔下的猫和老虎在外形上也极相似。我们要想把两者区别开来,就必须了解双胞胎的个性、气质、精神状态等内在本质力量,了解猫柔弱的力量感和老虎雄伟的力量感的不同。也就是说只有发现两者之间力的样式的差别,才能真正地将事物区分开。第一百一十二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关于动力场:一个美的对象不可能只体现出单一的力的运动样式,而往往是诸种力的样式相互组合后形成的场形空间。例如,大海中的波浪之所以具有美丽的曲线,是由于海水向上涌动的上涨力,受到海水本身的重力反作用后弯曲的结果。也即上涨力和重力形成的动力场决定了海浪的审美特征。再如风中的树,枝条随风弯曲,给人展示出一种美的形体。这种独特的美的形状,是由风的吹力和树干的反弹力相互作用,形成的动力场的美。第一百一十三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百一十四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百一十五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中国艺术《放风筝》:画家一辈子就学会了一样绝活,就是能将一根风筝线画到12丈长而不断气。这幅单调的画面之所以会有美感,原因就在于它以风筝线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动力场。在这根12丈长的风筝线上至少集中了四种力,即孩子向斜下方的拉力和风筝由风引起的向斜上方的飞动力。地球本身对风筝线的引力和风筝在空气中的飘浮力。这两组相互排斥、相互抗拒的力,使这幅画充满了力量感。形成了一条美丽的抛物线。这幅画的美就是一个典型的由四种力量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动力场的美。在中国古代画论中,有“风筝不断线”的提法,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一百一十六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空间性艺术,如中国古典山水画和现代建筑、雕塑艺术中,格式塔心理学的动力场理论也可以得到广泛的运用。比如中国山水画,主体部分山峰高耸,旁边水静波平。山峰的向上生长的力量感和水下沉的力量感相反相成,在一阳一阴、一动一静、一刚一柔之中,包含了中国人对宇宙本质的理解和洞察。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艺术上给人巨大震撼的雕塑和建筑大多是建在一片空阔的广场上。第一百一十七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公共艺术/广场艺术例:人民英雄纪念碑,它高耸向上,体现了一种向上运动的力,好像要带动周围的大地向天空飞去。相反,那面积巨大的天安门广场则是对一种下沉力量的暗示,而广漠的天空又对碑体上升的力量造成了一种包容和压力。可以认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美,就在于它成功地暗示着大地和天空两种力的关系。如果没有这天地空间形成的动力场,光一个高耸的东西就不会有美感。第一百一十八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百一十九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百二十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异质同形理论。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在人与自然的网络之中,物质的物理活动、人体的生理活动和大脑的心理活动之间,虽然存在着本质的差别,但物、身、心三者之间在力的样式上又具有一致的倾向,具有同形关系。第一百二十一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在传统意义上,人们习惯上总爱将世界分成两大块,即客观和主观、自然和人、精神和肉体等,两方似乎永远找不到共同性。格式塔心理学就是试图用力的分析填平这个天然的鸿沟。他们认为,虽然人和自然等范畴之间有差别,但两者都是力的表现。所谓异质同形说,也就是事物对立的双方虽然有本质的差别,但力的形式、结构是一致的。第一百二十二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美之所以会在我们的内心引起震荡,原因就在于这些美的事物的物理动力场和人的心理动力场具有同形关系。第一百二十三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例:对音乐艺术的心理发生学解释。可以作一个比较:按照正常的节奏,人的心跳的节拍是72次/分,音乐的节拍也是72/分。我们听节奏舒缓的音乐时,音乐的节拍小于每分钟72次,这时人的心跳也会随音乐放慢。相应地,我们的心情就会放松。我们睡觉前总爱听一段小夜曲或轻音乐,用意就在于减缓心跳,放松情绪,用音乐达到催眠的效果。听节奏适中的音乐,我们的心跳就会恢复正常,情绪也不会过度紧张或过度松弛。进一步而言,如果听节奏激烈、节拍明显超出72拍/分的音乐,比如现代摇滚,这时我们的心跳就会随之急剧加速,心理上出现亢奋、激动的情绪,甚至因心跳过速、情绪高度亢奋而导致死亡。第一百二十四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评价格式塔心理学这种关注整体,关注事物内在统一关系的理论是西方美感心理学发展的一大进步。此前,欧洲心理学一直受着冯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习惯于将人完整的心理世界分解成知觉、情感、想象等互不隶属的独立的心理元素。这种对人内在心理世界的认识明显是机械的,将人整一的生命搞成了一座泥砖构造的大厦,具有明显的机械唯物主义倾向。相反,格式塔心理学不管是对人,还是对对象事物,都立足于从整体把握的角度来认识,并进一步用人与对象世界在力的形式上的一致来使双方由隔离走向沟通。这种心理学的整体观,是对西方重分析不重综合的学术传统的有意义的校正。第一百二十五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五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和马克思、爱因斯坦被并称为改变了现代思想的三个犹太人。《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爱欲与文明》,《弗洛伊德论美文选》第一百二十六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一)背景:谁想在今后三个世纪内写出一部心理学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姓名,那就不可能自诩是一部心理学通史了。(波林《实验心理学史》)那么,他的贡献是什么?实验心理学的构造主义、完形心理学的整体主义,都遗失了人的行为的内在驱动力问题。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驱动人展开无疆界的精神活动?肯定意味着有一种内部精神驱动力,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是一种动力心理学。第一百二十七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什么是人的心理深层的最本源的驱动力?并以此动力驱使着人进行艺术的创造?弗洛伊德认为:性欲(Libido,原欲,本能)。第一百二十八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关键词1)潜意识理论:意识与无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冰山,压抑,检查,化妆,变形,梦(白日梦)。2)精神分析法催眠术,自由联想(TalkingCure),梦的解析,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第一百二十九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3)本能理论爱的本能与死的本能。4)人格理论本我:伊底,快乐原则。“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自我:被压抑的本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化的自我,至善原则。人格发展:口唇期(0-1),肛门期(1-3),性器期(3-5),潜伏期(5-12),生殖期(12-20)5)焦虑与心理防御;6)社会文化理论。第一百三十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艺术理论人的审美经验的源泉和艺术创造的动力均存在于无意识领域之中,即隐藏在无意识领域里的本能欲望(或称力比多(Libido)、原欲)。他认为,原欲的替代性满足,是艺术品和其他审美对象所赋予人的真正的快乐,是美之为美的源泉。欣赏者总是将艺术美和自然美做为“情人”的替代者,借助艺术作品对自己失去的爱发出抚慰。第一百三十一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首先,本能欲望是美的内在根据和动力根源;其次,艺术创造的目的是追求在艺术作品中获得性的代尝性满足;再次,艺术鉴赏的快乐是用一种虚幻的形式获得性的抚慰的快乐。第一百三十二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例:《列奥那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这篇文章被誉为西方艺术领域中精神分析批评派的基石。在这篇文章中,他从达·芬奇的童年经历中揭示了“蒙娜丽莎谜一般微笑”的含义。第一百三十三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达·芬奇一生独身,弗洛伊德对他一生是否热烈拥抱过女人,是否和女人有过亲密接触都表示怀疑,因为当时在弗罗伦萨,曾有人控告他和自己的男学生搞同性恋。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达·芬奇一生对女性美不感兴趣,那么,他为什么却能画出如此美丽绝伦的《蒙娜丽莎》呢?经过反复分析,弗洛伊德从达·芬奇的童年经历和日记中反复记录的一个梦中得到了答案。第一百三十四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列奥那多·达·芬奇生于意大利一个叫芬奇的小镇,是父亲和一个农村姑娘的私生子。后来,他的父亲和一个富商的女儿结婚,抛弃了他和他的生身母亲。但是,他的父亲结婚5年之后一直没有孩子。这样,他又被自己的父亲接来,和父亲及继母一起生活。弗洛伊德认为,达·芬奇和他的亲生母亲在一起生活的5年对他的一生构成了重大影响,以致于他成为一个著名的画家之后,眼前经常浮现出一个关于童年的梦幻。第一百三十五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达·芬奇日记》:“那时,我还在摇篮里。一只秃鹫向我飞来,它用翘起的尾巴撞开我的嘴,还用它的尾巴一次次地撞我的嘴唇。”第一百三十六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释:“秃鹫”是他亲生母亲在梦中的变形;“用尾巴撞开我的嘴”是对母亲给他喂奶的回忆;“还用尾巴一次次地撞我的嘴唇”则是母亲对他的亲吻。据此,反复缠绕达·芬奇的“秃鹫之梦”,是他对童年期对母亲性依恋的变形,而蒙娜丽莎嘴唇上谜一般莫测的迷人微笑,正是母亲亲吻他时在他心里留下的美丽的幻影。第一百三十七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百三十八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弗洛伊德:“这是一种长弓形的带着谜一般的微笑的嘴唇,是一种既节制而又富有诱惑的神情,是一种既要为情人献身又要把情人一口吞下的心境,是一种既温柔又娇媚、既仁慈又残忍、既处处谨慎又处处算计的复合的心理状态。”这种情欲与理智组合在一起的神情,是母亲给达·芬奇留下的溶化进血液的印象。第一百三十九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他认为人类童年期的性欲主要是肛欲和唇欲。这样,达·芬奇的“秃鹫之梦”就是他对母亲喂奶、亲吻这些初级性行为的经过巧妙伪装的回忆,并在《蒙娜丽莎》这幅画中得到最完美的表现。他出于道德化的自我掩饰,在梦中对母亲的形象进行了改装,而蒙娜丽莎作为他母亲在艺术中的显形,则是他对童年期已逝去的性行为(唇欲)的替代性满足,是对已逝母爱的心灵抚慰。第一百四十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达·芬奇作为一个独身者,他对女性的性体验,也许仅仅停留在母亲嘴唇的初级阶段,所以在他的所有绘画中,画面人物的嘴唇总是在一幅绘画中显得最生动。如《圣·安妮和另外两个人》、《岩窟圣母》、《椅中圣母》等,都有这种动人的微笑。也许,达·芬奇童年期的“性经验”最大限度地启发了他对女性嘴唇的敏感,并将母亲的微笑再现为他所有作品的艺术风格。这种微笑被后来的艺术史家称为“列奥那多式的微笑”。第一百四十一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百四十二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百四十三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百四十四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百四十五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百四十六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新印证现代西方人通过光谱分析法发现,达·芬奇除了头发、胡须之外,和蒙娜丽莎长相大致一样,并据此认为《蒙娜丽莎》是达·芬奇对自己自画像的改装。在此,如果我们认为这种现代人的解释是有科学根据的,那么我们不妨再往弗洛伊德这儿绕一个弯,即与其说这幅画是达·芬奇自画像的改装,还不如说直接画的就是他的母亲。因为儿子总是酷俏母亲的,所以我们在《蒙娜丽莎》中看到了达·芬奇的身影。第一百四十七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百四十八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同性恋:1)达·芬奇由于在无意识中保持着对母亲的固恋、忠诚,这样,他追求其他的男人,只不过是为了逃避母亲以外的女人。2)由于对母亲的强烈的爱,使他成年后,不自觉地将母亲当成了自己学习、摹仿的对象。即:当初母亲是如此地爱自己,他试图像当初母亲爱自己那样去爱其他的男孩。3)在这种以母亲、女性自置的爱中,他虽然在别人眼中是男性之身,但他自己却把自己当成了女性。这样,他自己在对母亲的摹仿中施展的“女性之爱”,在别人眼里也就成了同性恋。第一百四十九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爱的冲突健全家庭的男性无法独占母亲的爱,于是有了爱的冲突:父子。按照弗洛伊德,在父亲和儿子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争夺同一个女人的斗争。儿子作为弱者,他总是在潜意识中想杀死父亲并娶自己的母亲,以求达到对母爱的独占,即“恋母情结”、“弑父情结”或“俄狄浦斯情结”。□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第一百五十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为什么这种弑父娶母的愿望大多没有变成现实的行动?弗洛伊德认为,在童年期,孩子都处于一种被阉割的恐惧中,这种来自父亲的威权有效遏制了少年的行动。成年之后,在社会道德伦理和文明规则的制约下,这种愿望更被压抑到了人的无意识的心理深层。文明与压抑,道德检查员,超我

《哈姆雷特》、《卡拉玛佐夫兄弟》第一百五十一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评价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在20世纪西方学术领域具有重大的影响,对人性解放的潮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理论,追求的是以社会物质生产方面的变革为基础,进而通过暴力手段推动上层建筑领域的全面转型,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则是以无意识领域代替意识领域对人的主宰,以感性代替理性对人性的禁锢,以性欲的冲动颠覆传统的道德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一个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制度,一个指向了人的精神领域。这种一致性,使以马尔库塞、弗洛姆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将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存在主义揉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对资本主义文化进行批判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第一百五十二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2)由精神分析学衍生出的精神分析美学和艺术心理学,它对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研究,对审美创造、审美鉴赏的发生学研究也有明显的独到之处,并可以为理解生活和艺术中的现象提供一种新的介入方式。家庭关系:婆媳《孔雀东南飞》第一百五十三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超現實主義:薩爾瓦多達利(1904-1989)記憶的永恆第一百五十四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內戰的預兆第一百五十五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百五十六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百五十七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百五十八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百五十九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百六十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百六十一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百六十二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百六十三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3)母爱的价值童年期母爱的缺失或由此导致的心理创伤必然对人一生的情感生活构成重大影响。按照弗洛伊德的看法,如果一个人童年期对母亲的依恋没能成功地转移到另一个女人身上,这样的人极易成为艺术家。这些人多是梦想家,他想通过艺术这种虚幻的形式,寻找童年的母亲之梦。(自然中母亲的幻影)弗:“一个为母亲所钟爱的孩子,一生都有身为征服者的感觉,由于这种自信,往往可以导致真正的成功。”第一百六十四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问题弗洛伊协将本能欲望的冲动作为艺术创造的原动力,这不但使他对艺术的解释具有强烈的生物主义倾向,而且对人的价值和尊严构成了新一轮的威胁。莎士比亚/拉美特利/达尔文/弗洛伊德泛性论:锤子、手枪、匕首、蜡烛、鱼、蛇、领带、钥匙//盒子、房屋、山洞、提包、皮箱、鞋子、炉子、罐子、花朵。对达·芬奇《蒙娜丽莎》的解释,其科学性也是值得怀疑的。第一百六十五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六节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马斯洛(1908—1970)美籍犹太人,20世纪60年代曾任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他的学说被称为心理分析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之后的“第三思潮”。“人本心理学精神之父”。第一百六十六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一、理论背景(一)对精神分析学的反思:人是野兽马斯洛:“如果一个心理学家只潜心研究精神错乱者、神经病人、精神变态者,那么他对人类的信心就会越来越小;对畸形的、发育不全的、不成熟和不健康的人进行研究,就只能产生畸形的心理学。”弗洛伊德把人当成精神病患者,他关注的是人类的“渣滓”,研究的是人兽性的层面,这种研究并不能代表人性中健康的一面,所以它是畸形的、狭隘的。第一百六十七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反思:人是机器这一学派建立在对动物行为的研究上,通过动物的日常行为来认识人的一般性特点。这种研究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得出了人与动物趋同的结论。如约翰·华生讲:“我所能观察的老鼠行为和人的行为之间的惟一区别,就在于人会说话而老鼠不会。”马斯洛认为,人并不是更大一些的老鼠、鸽子、猴子,人还具有人之为人的特点,比如公正、善良、正义感、责任心等一切良好的品质,这些动物所不具有的特点才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第一百六十八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对发展心理学的借鉴:美国梦我若能既漂亮、又丰满,既衣着华丽而又有运动员的体魄;我若能一年赚上一百万而又是一个才子,既衣着考究,善吸引女性;同时又是一名哲学家、慈善家、国务活动家、斗士、非洲探险家、作曲家和博闻多识的学者,那当然好极了。然而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百万富翁所干的事与圣人的工作是背道而驰的,衣着考究者与慈善家弄不到一块儿去,而哲学家与关于吸引女性的人则是不能同居于一室的。(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则》)第一百六十九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H·加登纳:“尽管有这种阻止同时实现一切可能之极顶状态的反引力,但若假定有一组所有发展都趋向于它的顶极状态,那便似乎是可行的了。”发展心理学将静态的心理分析组入到一个历史的维度、与个人成长发展过程相伴随。极顶。皮亚杰:发生认识论:认识能力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情感能力两者互补双向发展,必然更能趋于全方位的成功。第一百七十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在马斯洛看来,不管是精神分析学将人当成精神病患者,还是行为主义将人降低为低等动物,这都是对人的侮辱。他的心理学以健康的正常人为研究对象,探讨人性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第一百七十一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他尤其关注一些世界级的著名人物,如林肯、杰佛逊、罗斯福以及其他著名的文学艺术家,电影、体育明星等。他的学说就是研究为什么这些人能成为了不起的伟人,他们的个性、心理素质有什么特点,他们怎样充分地开发了自己的潜能,使自己成为人中之杰,使他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充分实现。第一百七十二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四)个人与时代背景影响马斯洛从事人本心理学研究的两个事件:一是他的第一个孩子的出生。马斯洛20岁时结婚,他的第一个孩子改变了他的心理学生涯。他曾这样描述他对这个婴儿的感觉:“当我看着这神秘的小东西时,我都有些糊涂了,那种神秘的不能自主的感觉使我惊喜万分。”这种对幼小生命的感觉使他认识到了人的神奇和人的潜能的复杂。后来,他对自己孩子的兴趣成功转移成了对整个人类成长和发展的巨大兴趣。第一百七十三页,共一百八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入侵珍珠港事件。当时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