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第3版)复习重点_第1页
中医护理学(第3版)复习重点_第2页
中医护理学(第3版)复习重点_第3页
中医护理学(第3版)复习重点_第4页
中医护理学(第3版)复习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1《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2《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柩》两部分,3《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全书载药365种,根据毒性大小,将药物分上、中、下三品。4《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建立辩证论治理论体系。5唐代孙思邈著《千金翼方》《备急千金要方》6金元时期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朱震亨(滋阴派)、李杲(补土派)四位著名医家,称“金元四大家7明代冷谦著《修龄要旨》,提出“养生十六宜”。8清代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创立卫气营血辩证和三焦辩证,称为“温病四大家”第二节中医护理学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3人与社会环境统一性二辩证施护:症即症状,是疾病具体临床表现证即证侯,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三防护结合: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第二章中医基本理论第一节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运用阴阳对立统一关系来研究、解释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及其校长变化规律的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 阴阳的基本概念与特性(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二)阴阳的特性: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可分性二、 阴阳学说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三、 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1、说明组织结构2、概括生理功能3、 阐释病理变化阴阳失调[阴阳偏胜:包括阴偏盛和阳偏盛,指人体内阳或阴超过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阴阳偏衰:包括阴偏衰和阳偏衰,指人体内阳或阴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阴阳互损、阴阳转化4、 指导疾病诊断5、 确立护治原则基本原则: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一对于阴阳偏胜,损其有余;阴阳偏衰,宜补其不足冬病夏护,夏病冬养6、 指导养生保健第二节五行学说一、五行基本概念与特性(一)五行基本概念五行:木火土金水无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行指这五种物质运动变化(二)五行的基本特性舒畅清洁闭藏舒畅清洁闭藏、达、升腾、火曰炎上:温热、光明承载、土曰稼稽:受纳、生化沉降金曰从革:肃杀、收敛、滋五行学说基本内容一)五行的归类推演五行归类表自然界五行人体五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李五脏五腑五官五休五五声角酸1 J青生V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呼徵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笑宫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口肉思可人商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悲哭羽咸黑八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呻二)五行的生克乘侮1、五行生克(正常状态)五行相生:五行之间存在这有序的依次滋生、助长的关系五行相克: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克制、制约的关系2、五行乘侮(异常克制)五行相乘:按相克次序的过度克制五行相侮:与相克次序相反方向的反克三、五行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1、 说明组织结构2、 概括生理功能3、 阐释病理变化传变:五脏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可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相生关系的传变(母子相及)J母病及子:母脏有病传及子脏子病及母:子脏有病传及母脏相克关系的传变伊可太过相乘:某脏过盛而致其所胜之脏受到过分克制1不及相乘:某脏过弱不能耐受其所不胜之脏的正常克制,从而出现相对克制太过相侮J太过相侮:某脏过于亢盛而导致其所不胜无力克制而被反克t不及相侮:由于某脏过于虚弱而导致其所胜之脏出现反克4、 指导疾病诊断5、 确立护治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6、 指导养生保健第二节藏象学说藏:隐藏于体内的脏腑脏腑[五脏:肝心脾肺肾一化生和储藏精气-六腑:胃小胆大胱三焦——受盛和传化水谷、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一功能累死与五脏,形态类似六腑象:表现于体外的现象主要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一、五脏心:1、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而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外在表现面色舌色脉象心胸部正常红润有光泽淡红和缓有力有序舒畅异心火旺红赤舌尖红脉数心中烦热常心血虚淡白无华淡白脉细无力心悸心血瘀阻晦暗紫黯或瘀斑脉涩或结代胸刖区憋闷刺痛、藏神:指心具有主宰和协调人体一切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功能 心神正常:各部分功能互相协调心神不明:各部分功能紊乱,发生疾病。心主血脉是心藏神的基础:心藏神是心主血脉的主宰2、 与体窍志液的关系心在体合脉:全身血脉都归属于心。其华在面:面部血脉极为丰富,是否正常可显露于面部色泽变化开窍于舌:舌为心之外候,舌为心之苗,舌的味觉和言语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藏神的功能,舌的色泽可直接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舌的运动可以反映心藏神的功能。在志为喜:心脏与喜的情志有密切关系。“喜伤心”在液为汗:心脏与汗液有密切关系,精神情志因素引起的出汗归于心。“汗为心之液”3、 与小肠相表里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小肠具有接受胃初步消化之食糜和降食糜进一步消化为水谷精微的生理功能。功能失常:腹胀、肠鸣、腹痛、泄泻主泌别清浊:小肠将消化后的水谷精微与食物残渣分开并将水谷精微吸收,由脾转输与全身,将食物残渣下输大肠,同时吸收大量水液。清浊不分:大便稀薄、小便短少实际上是脾升胃降功能的衍生和具体表现肝: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藏血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脾: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脾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宣发是废弃向上、向外的运动、肃降是肺气向下、向内的运动);通调水道(宣降运动对体外津液的输布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朝百脉,主治节(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汇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吐故纳新,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肾:主要生理功能藏精,主水,主纳气藏精:指肾对精气有封藏的生理功能,不使精气无故流失,为精气在体内发挥其生理功能创造良好的条件主水:是指肾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津液代谢的生理功能主纳气:指肾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有助于肺保持吸气深度,防止呼吸浅表的生理功能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气的来源主要有先天之精气、自然界的清气、水谷精气肾为生气之源。肾藏精气,包括先天之精气和后天之精气,乃元气之根。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为气机升降的根本,脾胃气机升降的枢纽,肺为气机升降的治节,肝调畅气机。气的主要生理功能:1.推动作用2.温熙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5.气化作用6.营养作用五生理功能体、窍、志、液的关系五腑生理功能体窍液心主血脉,臧神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小肠:受盛和化物,主泌别清浊肝主疏泄,藏血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胆:贮存与排泄胆汁,主决断脾主运化、升清、统血-><1—1-1-/1\ 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宣散卫气,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悲在液为涕大肠:传化糟粕肾藏精、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膀胱:贮尿和排尿第二节气血津液一、气(一)气的来源与生成来源]先天之精气:父母一肾闭藏V后天之精了自然界的清气:肺吸入一肾纳气I I水谷精气(水谷精微):饮食中营养物质一脾胃运化人体气生成基本条件:物质来源充足、脏腑功能正常,肾:生气之源(先天后天之精气)元气之根J肺:气之主(清气T宗气、、脾胃:气血生化之源(水涂气、脏腑经络之气)(二)气的运动及形式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的运动基本形式:升、降、出、入'肾:气机升降之本I脾胃:气机升降的枢纽肺:气机升降的治节〔肝:调畅气机(三)气的主要生理功能1、 推动作用:激发促进组织器官生理功能,推动津液生成、输布、排泄2、 温煦作用:①脏腑经络;②血液的生成、运行及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③体温3、 防御作用:卫护肌肤,抗御邪气4、 固摄作用:体内液态物质固护、统摄和控制5、 气化作用:气化是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即精、气、血、津液的各自新陈代谢及其转化脾胃6、营养作用:①食一谷精亏嗜气(营养全身)+津液A血液(营养全身)(四)气的分类、分布及功能分类功能来源分布元气(原气)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与机体生、长、壮、老息息相关,激发调节各脏腑经络和组织器官生理功能。肾气(元阴、元阳之气)先天之精气(基础)水谷精气(后天充通过二焦循行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夕卜而肌媵皮毛,无处4到。宗气走息道而司呼吸,贯心脉而行气血,与人体视、听、言、动等机能有关清气+水谷精气积聚与胸中,贯穿心肺,向上出于肺,循喉咙而走息道,f于心而入血脉,向下蓄于丹田,注入气街而下行于足营气(荣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水谷精气中精粹部分所化生行于脉中,循行全身,贯五脏,络六腑,入孔窍,走四肢卫气温养、调节、防御水谷精气中憬疾滑利部分化生——循行脉外二、血血是运行与脉内而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赤色液体(一) 血的来源与生成(二) 血的运行(三) 血的主要生理功能:营养、滋润、养神三、津液津液是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津:清稀、流动性大,分布于皮肤、肌肉、孔窍、血脉等,滋润作用明显。液:稠厚、流动性小,分布于骨节、脏腑、脑、髓等,濡养作用明显(一)津液的代谢1、 生成:饮食物一胃、脾、大肠、吸收水液和营养2、 输布:p37排泄:依赖肺、肾、膀胱、大肠、三焦。通过呼气、汗液、尿液、粪便二)津液的主要生理功能!、滋润濡养机体 2、参与化生血液 3、运载全身之气4、排泄代谢产物 5、调节阴阳平衡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一)气与血之间的关系1、 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旺则血充、气虚则血少,气能行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能摄血:气旺则血行于脉中、气虚则血逸脉外2、 血为气之母丁血能载气:血载气则气能布达全身而发挥作用,血不载气则气脱[血能养气:血充则气旺,血衰则气少(三) 气与津液的关系1、 气对津液的关系:生津、行津、摄津2、 津液对气的关系:化气、载气第五节经络学说(一)经络的基本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经: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络脉,为经脉别出的分支(二)经络学说的系统组成十二经脉(一)命名1、所属脏腑名称 2、阴阳:脏为阴、腑为阳,内侧为阴、外侧为阳3、手足:循行于手与足的经脉称为手足三阴经、三阳经(二)走向与交接规律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交接规律:1、阴经与阳经在四支部交接2阳经同名经在头面部交接3阴经与阳经(指手足三阴经)在胸腹部交接(三)分布规律1、 六条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即手三阴经分布在上肢内侧、足三阴经分布在下肢内侧、足三阳经分布在下肢内侧2、 六条阳经分布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即手三阳经分布在上肢外侧、足三阳经分布在下肢外侧。3、 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次序: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在四肢的排列次序: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足三阴经在内踝上八寸以下的排列: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四)表里关系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阳经属腑,阴经属脏,脏与腑有表里相合的关系,阴经与阳经有表里络属的关系。手太阴肺经一一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一一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一一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一一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一一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一一足太阳膀胱经病因病机一、病因(一)外感病因:来自自然界的致病因素,包括六淫和疡气。特点:急,短,季节,地域,症状相似,初期有恶寒发热、脉浮等表征1、六气: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风寒暑湿燥热六淫: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非其时而有其气,气候变化过于急骤等侵犯人体导致疾病发生,六气就转化为六淫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环境相关、相兼性、转化性六淫季节特点风春季主气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善行而数变风性主动寒冬季主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暑夏至到立秋暑为阳邪,其性升散暑多伤津耗气1=1 、曰湿长夏主气暑多夹湿,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粘滞燥秋季主气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火夏季主气火为阳邪,其性上炎易伤津耗气易生风动血易扰乱心神2、疡气: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特点:发病急、病情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二) 内伤病因1、 七情内伤:人的情志变化,引起脏腑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的致病因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情志的变化2、 饮食失宜3、 劳逸过度(三) 病理产物病因1、痰饮:人体水液代谢障碍引起的病理产物。质稠为痰,清稀为饮特点:阻碍气血运行、影响水液代谢、蒙蔽心神、致病广泛,变化多端3、瘀血: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凝结于体内的离经之血,或血液运行不畅,停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特点:阻滞气机、影响血脉运行、影响新血生成、病位固定,病证繁多临床表现特点:固定刺痛、肿块、出血、色紫、脉涩第七节四诊四诊:望闻问切四种诊察和搜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一、望诊:运用视觉对人体全部和局部的一切情况及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健康及疾病情况的诊察方法(一)望神: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综合外在表现以判断整体病情的方法类型:有神(得神)、无神(失神)、少神(神气不足)、假神(危重、久病的患者精神突然好转的假象,是临终前预兆)(二)望色:望面部的颜色和光泽1、常色:微黄透红,明润光泽2、病色:a青色:寒证、痛证、血瘀、惊风b赤色:主热证c黄色:虚证、湿证、黄疸d白色:虚证、寒证、失血证e黑色:肾虚、水饮、瘀血(三)望形态:体型的强弱胖瘦及体质类型(九)望舌:又称为舌诊,指观察舌质和舌苔的变化来诊察疾病的方法,是中国独特的诊法之一舌尖:心肺舌边:肝胆中部:脾胃舌根:肾正常舌象:舌质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润泽、薄白而干湿适中,“淡红舌,薄白苔”舌荣枯热证(苔黄而干:实热证;少苔:阴虚火旺)牙B热深入营血,阴虚火旺、瘀血热极、寒盛、瘀血、酒毒阴寒,血瘀热证(苔黄而干:实热证;少苔:阴虚火旺)牙B热深入营血,阴虚火旺、瘀血热极、寒盛、瘀血、酒毒阴寒,血瘀纹理粗糙,形色坚敛苍老一实证纹理细腻,形色浮胖娇嫩一虚证老舌嫩舌舌体胖大,舌色淡:水湿痰饮肿胀舌:肿大不能闭口缩回一热郁、中毒舌体瘦小而薄:阴血亏虚(色淡:心脾两虚;色绛:阴虚火旺)裂纹舌:舌面裂沟一阴液亏耗芒刺舌:舌面乳头增生肥大一里热炽盛、邪热内结■^态

苔厚.薄

润苔薄见底:病初、轻,表;■^态

苔厚.薄

润苔薄见底:病初、轻,表;厚苔:入里、病盛、积滞润苔、滑苔、燥苔、糙苔润滑干燥腻苔腐苔津液未伤或津液内停津液亏损或津液输布障碍颗粒细致的滑腻苔垢,刮之难去一湿浊、痰饮、食积颗粒大、疏松,形如豆腐渣,刮之即去一食积、痰浊久积不化光剥舌(镜面舌):舌苔突退,光洁如镜一胃阴枯竭、胃气大伤花剥舌:剥落不全:胃腑气阴两伤表证、寒证(润:风寒表证;厚滑腻:痰饮、宿食;厚干燥:湿热伤津而湿邪未化;如积粉:瘟疫、内痈)里证、热证(淡黄热轻,深黄热重,焦黄热结,微黄:风寒化热或外感风热;厚腻:胃肠湿热、热盛伤津)灰黑八"、、苔热极、寒盛、里证(灰而润滑:寒湿内阻、痰饮内停;灰而干燥:热炽伤津、阴虚火旺;黑而燥裂:热极津枯、病危;黑而润滑:阳气虚衰、阴寒内盛)二、闻诊: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断疾病的方法。三、问诊问诊:询问患者或陪诊者,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诊疗经过和目前自觉症状,以诊治疾病的方法第六节辩证一、八纲辨证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种辨证纲领1、表里证侯的辩证表证: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所致疾病浅在肌表的证侯里证:疾病深入脏腑、气血、骨髓所表现的证侯病情部位病程基本特征舌苔脉象表浅急短恶寒发热无变化浮里深缓长无变化明显不浮2、寒热证侯的辨证寒证: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导致机体机能活动一直或衰减所表现的具有冷、凉特点的证侯热证:感受热邪,或阳盛阴伤,导致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出来的具有温、热特点的证侯面色寒热喜恶四肢冷暖口渴与否二便舌象脉象寒苍白恶寒'畏寒喜暖肢冷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澹舌淡苍白、润滑迟热红赤发热喜凉烦躁不宁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干燥数3、虚实证候的辨证虚证:人体的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出的证侯,多见于素体虚弱、后天失调,或久病重病之后实证:邪气过盛、脏腑功能亢盛所表现出来的证侯。形体盛衰精神状态声音气息痛处舌象脉象虚久病虚弱精神萎靡声低气细喜按舌淡少苔弱实新病壮实精神烦躁声高气粗拒按舌苔厚腻脉实有力4、阴阳证侯的辨证阴证:凡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内的、向下的、不易发现的、或病邪性质为阴邪致病、病情变化较慢等,均属阴证范畴阳证:凡见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外的、向上的,容易发现的、或病邪性质为阳邪致病、病情变化较快等,均属阳证范畴亡阴证:阴液大量耗损而欲枯竭所表现的危重证侯亡阳证体内阳气极度衰微而欲脱所表现的危重证侯二、 气血津液辨证三、 脏腑辨证四、 卫气营血辩证第二章中医护理基本知识第二节生活起居护理生活起居护理:指患者在患病期间,护士根据患者个体在生活起居方面予以专业的指导,并精心照料的过程1、生活起居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内容:起居有常、劳逸结合、环境适宜目的:保养正气,调整阴阳平衡,增强抵御外邪能力,促进疾病治疗和康复2、起居有常原则顺应四时,平衡阴阳睡眠充足,适当锻炼慎避外邪,形神共养3、 劳逸适度内容a避免过劳:避免久视、久立、久行、劳神b避免过逸:避免久卧、久坐4、 久坐引起的疾病及护理久坐伤肉,臀部皮肤毛囊受阻而生市、毛囊炎久坐引起脾胃积滞,是脏腑气机不畅、消化不良、气短乏力久坐易得颈椎病、肩周炎、冠心病等护理:脑力劳动者和老年人避免久坐,每天数次转跨运动、旋腰转脊、腰部按摩。第三节情志护理1、情志与健康关系1)情志正常,脏器调和2)情志异常,内伤脏腑a直接伤及内脏b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c影响病情变化2、 影响情志变化因素:社会、环境、病理、个体3、 情志护理目的:消除不良刺激,预防疾病发生 改善不良心境,促进疾病康复4、 情志护理目的诚挚体贴,全面照顾因人施护,有的放矢乐观豁达,怡情养性避免刺激,稳定情绪5、 情志护理方法:说理开导、顺情从欲、移情解惑、发泄解郁、以情胜情、暗示法、药食法6、 预防七情治病的方法:清静养神、情志舒畅、修身养性、平和七情(以情胜情、以耐养性、以静制动、以宣消郁、思虑有度、慎避惊恐)第四节饮食护理饮食护理:指在日常生活和治疗护理疾病过程中,根据辩证施护原则,对患者进行营养和膳食方面的护理和指导四性:性指食物具有不同属性。四性包括寒、热、温、凉,也称四气五味:味即滋味。五味包括辛、甘、酸、苦,咸(涩、淡)1、饮食护理基本原则饮食有节,适时定量合理膳食,不可偏嗜重视脾胃,注意卫生辨证施食,相因相宜2、五种不同性质食物的作用a、 寒性食物:清热泻火或解毒的作用,适用于实热证b、 热性食物:温中祛寒、益火通阳的作用,适用于实寒证c、 温性食物:温中、散寒、通阳、补气,适用于阳气虚弱的虚寒证或实寒证d、 凉性食物:清热养阴,适用于热性病症的初期、疮疡、痢疾e、平性食物:性味平和、H常生活基本饮食3、 六种不同滋味食物的作用a、 辛味:能散能行,行气、行血、散风寒、散风热b、 甘味:能补能缓,补虚和中、缓急止痛c、 酸味:能收能涩,收敛固涩d、 苦味:能泻能燥,泻下、清热、通泄、燥湿e、咸味:能下能软,泻下、软坚淡味:渗利水湿4、 食物的功效:滋养、预防、延缓衰老、治疗(补益脏腑、泻实祛邪、调整阴阳)5、 疾病饮食宜忌原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6、 脾胃系统病症的饮食宜忌:a、 宜清淡、细软、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b、 忌生冷,煎炸、硬固类及刺激性食物c、 胃酸过多者避免摄入刺激胃分泌的食物d、 胃酸缺乏者饭后可进食适量山楂e、 合并消化道出血者进食无渣流质7、 简述服药饮食禁忌a、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辛热、酒、腥臭等不消化或刺激性食物,并注意不要摄入诱发疾病的食物b、 服发汗药后忌服醋及生冷的食物;服补药忌浓茶和萝卜;疮痈肿毒忌虾、蟹、羊肉、辣椒等刺激性食物;皮肤病忌海腥发物;麻疹忌饮食过度c、 某些药物有特殊忌口,如白术忌大蒜、桃、李d、 服用某些西药如服铁剂忌饮茶8、 四时饮食宜忌季节特点宜食忌食春阳气生发清淡瓜果豆类油腻辛辣夏暑热夹湿甘寒、清淡、少油腻生冷秋易致咳嗽或痰喘清淡蔬菜、水果、生津滋润食品辛辣燥热冬易遇寒邪温热食物生冷、过咸第六节方药及用药护理1、中药四气五味概念及功效四气:指药物具有寒热湿凉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五味:指药物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滋味功效:(1)四气a、 寒凉:清热、泻火、解毒,用于治疗热性病证b、 温热:散寒助阳,用于治疗寒性病证咸软)行血、开窍、化湿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2)五味(辛散、甘缓、酸收、哭坚、能散,咸软)行血、开窍、化湿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辛:能收,能缓,能和,具有补益甘:能泻,能涩,具有收敛固涩e酸:能软,能燥,能坚,具有清热泻火、降逆止呕、通泄大便、燥湿祛湿、泻火存阴2升降浮、升沉:2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