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21773-2008 化学品 体内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方法》是一项国家标准,旨在通过检测实验动物体内的红细胞中出现的微核来评估化学品的遗传毒性。该标准适用于对可能引起染色体损伤或影响纺锤体功能的物质进行初步筛选。
根据这一标准,试验采用小鼠作为模型生物。整个过程包括了动物的选择、处理、采样以及数据分析等多个步骤。首先,在选择实验用的小鼠时需考虑其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并确保它们处于健康状态;然后按照预定剂量给小鼠施加待测化学品;经过一定时间后(通常是最后一次给药后的24小时或48小时),采集骨髓样本用于制备涂片;接着使用特定染色技术使细胞核与微核着色区分明显;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含有微核的红细胞数量,以此为基础计算出微核率。
此标准还详细规定了如何设置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等实验条件以保证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此外,对于数据记录、统计分析等方面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至少需要检查每只动物2000个嗜多染红细胞中的微核情况等。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8-05-12 颁布
- 2008-09-01 实施




文档简介
犐犆犛13.300;11.100
犃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犜21773—2008
化学品体内哺乳动物红细胞
微核试验方法
犆犺犲犿犻犮犪犾狊—犜犲狊狋犿犲狋犺狅犱狅犳犻狀狏犻狏狅犿犪犿犿犪犾犻犪狀
犲狉狔狋犺狉狅犮狔狋犲犿犻犮狉狅狀狌犮犾犲狌狊
20080512发布200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书
犌犅/犜21773—2008
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化学品测试指南No.474(1997年)《体内哺乳动物
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英文版)。
本标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增加了范围部分;
———计量单位改成我国法定计剂量单位;
———删除了OECD参考文献。
本标准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市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克明、侯粉霞、杨德一、李津、王春花、杨雪莹、张园、李宁涛。
Ⅰ
书
犌犅/犜21773—2008
犗犈犆犇引言
1.哺乳动物体内微核试验通过分析啮齿类动物骨髓和(或)外周血液样本中的嗜多染红细胞,用以
检测受试物诱发的染色体或成红细胞有丝分裂器的损伤。
2.微核试验的目的是鉴别可引起细胞遗传学损伤的物质,这种损伤会导致含迟滞染色体片断或整
条染色体的微核形成。
3.当骨髓正染红细胞演变成为嗜多染红细胞时,其主核被排出,已形成的微核随后就留在无细胞
核的胞浆中。由于这些细胞中缺少主核,故很易观察到。在染毒动物中有微核的嗜多染红细胞出现频
率的增加,是引起染色体损伤指征。
4.该试验中常规使用啮齿类动物骨髓,因该组织中可产生嗜多染红细胞。如果已证明某种动物的
脾脏不能清除有微核红细胞,或已显示某种动物对检测能致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畸变的物质有足够的敏
感性,则同样也可考虑检测其外周血的有核未成熟的(嗜多染的)红细胞。有很多判断微核的标准,其中
包括微核是否存在着丝粒或着丝的DNA。有微核的未成熟的(嗜多染的)红细胞的出现率是主要的终
点。当受试动物连续染毒4周或更长时,外周血中的某些成熟红细胞也含有微核,这时外周血中成熟的
(正染红的)红细胞数也可作为试验终点。
5.哺乳动物体内微核试验特别适用于评价那些需要考虑体内代谢、药物代谢动力学和DNA修复
过程诸因素的致突变危害。可上述诸因素在不同动物种属、不同组织和不同的遗传终点之间是有所不
同。微核试验对于进一步研究体外系统已检测到的致突变作用也是有用的。
6.如果有证据表明受试物质或活性代谢产物不能到达相应的靶组织内,则不适合使用本试验。
Ⅱ
犌犅/犜21773—2008
化学品体内哺乳动物红细胞
微核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体内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的范围、术语和定义、试验基本原则、试验方法、试验数
据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检测化学品的致突变作用。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着丝粒犮犲狀狋狉狅犿犲狉犿/犽犻狀犲狋狅犮犺狅狉犲
在细胞分裂期,染色体与纺锤丝联合的区域,以使子染色体有序地向子细胞的两极移动。
2.2
微核犿犻犮狉狅狀狌犮犾犲犻
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末期,由落后染色体片断或整体染色体产生的,分离或附属于细胞主核的
小核。
2.3
正染红细胞狀狅狉犿狅犮犺狉狅犿犪狋犻犮犲狉狔狋犺狅犮狔狋犲
成熟红细胞,因缺乏核糖体,可以用选择性核糖体染料与不成熟的嗜多染红细胞区分开来。
2.4
嗜多染红细胞狆狅犾狔犮犺狉狅犿犪狋犻犮犲狉狔狋犺狉狅犮狔狋犲
未成熟红细胞,处于发育中期,仍含核糖体,故可用选择性核糖体染料与成熟的正染红细胞区分
开来。
3试验基本原则
采用适当染毒途径使受试动物染毒。如使用骨髓样本,则在染毒后的合适时间将动物处死,提取骨
髓,制片和染色。当使用外周血样时,则要在染毒后适当时间采血、制备涂片和染色,且最后一次染毒和
细胞收获之间的时间要尽可能短。分析制片中存在的微核。
4试验方法
4.1准备
4.1.1动物种属的选择
如使用骨髓样品,则推荐使用小鼠和大鼠,当然其他合适的哺乳动物也可使用。当使用外周血样,
则推荐使用小鼠。但是,假如某种动物的脾脏不能清除有微核的红细胞,或已显示某种动物对检测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内蒙古医科大学《普通微生物学实验(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渭南师范学院《影视色彩》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日语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大学《曲式与作品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丽水学院《计算机控制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兴国实验校2024-2025学年初三接轨考试生物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校考卷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威海职业学院《工程流体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建筑公司雇佣劳动合同书范例
- 私车公用协议书范例二零二五年
- 初三任务型阅读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大赛获奖课件
- 公司组织架构图(可编辑模版)
- 激光跟踪仪使用手册
- 货物采购服务方案
- 初中英语 沪教牛津版 8B U6-1 Reading Head to head 课件
- 图纸答疑格式
- DB11-T 1322.64-2019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64部分:城镇供水厂
- 2017年最新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
-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说明科普类10篇阅读试题(带答案)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第三章复变函数的积分
- (完整word版)西南财经大学管理学考博真题考点汇总和复习框架总结,推荐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