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知识点)_第1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知识点)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

PAGE

12

历史复习提纲(八年级上)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

1、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年)

)原因:①导火线: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发动侵略战争。

②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①经过: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 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

②虎门销烟的意义: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经过:1840年6月,英国侵入中国广东海面,战争正式爆发。

)结果: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④协税 ——中国须同英国协定关税;

)《南京条约》的影响: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

)鸦片战争对社会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原因:英国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遭到清政府拒绝,于是挑起战争。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洗劫并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3、俄军趁火打劫: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 15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瑷珲条约》是俄国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沙俄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4、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起义

)农民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定都南京。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慈溪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

5、左宗棠收复新疆:

)背景:阿古柏入侵新疆,俄侵占伊犁。

)过程:左宗棠率军进入新疆,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曾纪泽与俄国谈判签约,收回伊犁;

1884年,新疆设立行省。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黄海海战(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

)过程:日本在黄海袭击清政府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指挥迎击,管带邓世昌率“致远

号”与敌同归于尽

)黄海海战结果:双方损失惨重;李鸿章“避战保船” ;日军夺得黄海制海权;清政府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2.《马关条约》的内容其影响:(1)时间:1895年,签约代表:李鸿章、伊藤博文;

(2)内容:

项目

主要内容

历史影响

割地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赔款 2亿两白银

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壮大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力量

开通商口岸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渗入中国内地

投资设厂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

设厂

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利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适应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需要。

对社会的影响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马京条约》的影响: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加深民族危机。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背景:义和团运动迅速发展,帝国主义极为恐慌;

)目的:镇压中国人民反抗,维护帝国主义既得利益;

)经过:1900年6月,英、法、俄、美、德、日、意、奥等八国联军入侵,攻占天津,

在廊坊遭到义和团的狙击;随后攻陷 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1901

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8国+西、荷、比)

①经济—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②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外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④军事—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小结:列强侵华

第二次鸦片战

战争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时间 1840-1842 1856-1860 1894-1895 1900-1901

侵略者 英国 英法联军 日本 八国联军

黄海大战(邓世昌)、

经过 火烧圆明园

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签订条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①赔2100万银元;②割香港岛;

③开放广州、厦

内容 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

岸;④协定关税

等。

中国开始沦为半

影响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俄国趁机割占我国北方150

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②赔白银2亿两,

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等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①赔白银4.5亿两,②严禁反帝活动,③拆毁大沽炮台,④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并由各国派兵常驻。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

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1、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概念: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国防。

)目的:为维护清朝的统治(4)时间:19世纪60—90年代(5)领导阶级:地主阶级

(6)洋务运动的口号:从“自强”到“求富”。 (7)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代表人物:中央—奕訢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主要内容:

①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最大军工企业)】

②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

【民企:李鸿章:轮船招商局 —中国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之一;唐胥铁路——中国开始拥有自己铁路或最长的一条铁路;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创办电报局。】

)结果: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失败的原因:只重视“练兵制器”,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

)性质:封建统治者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评价:

①消极: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②积极:刺激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抵制外国资本主义扩张,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张“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

民族企业家之一。

8、詹天佑是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京张铁路是第一条由中国人民自行设计和修筑的铁路干线。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

1、戊戌变法(1895年—1898年)

)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时间:1895年春 (3)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 ;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

)经过:序幕—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拉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发展—康有为、梁启超在各地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培养人才,积极宣传

↓ 维新思想,制造变法舆论。

高潮—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前后持续 103天,

↓↓史称“百日维新”(又叫戊戌变法)

结束—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谭嗣同等被杀,变法失败。

2、严复译著《天演论》——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他的思想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3、“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1)经济上:发展农工商业;(2)军事上:训练新式陆海军;

(3)政治上: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4)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废除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创办报刊。

4、戊戌变法的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没有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

5、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1)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顽固派的热力过于强大;(2)采取的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第8课辛亥革命

)背景:20世纪初,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要求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代表人物:孙中山 (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

(4)机关刊物—《民报》 (5)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党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革命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主要经过:

①革命准备——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②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占领楚望台军械库,起义军经过一夜血战,占领武昌城,这年是农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

③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宣告

中华民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正式成立。

措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④结束——孙中山宣统退位;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10)、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②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一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激励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而奋斗;

④虽然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是它的伟大功绩永载史册。

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民主与科学(旗帜)

2、兴起的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主要阵地——《新青年》

3、新文化运动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味;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1915年)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写文章要言之有物,倡导白话文;

)鲁迅:《狂人日记》——第一篇白话小说,抨击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

)李大钊:《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向国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4、意义:它是中国近代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新文化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落后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

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1教育:(1)京师大学堂开办:1898年戊戌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诏书,设立京师大学堂评价: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

(2)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实行的学制是《秦定学堂章程》

(3)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 (4)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2、文化:(1)《申报》:在19世纪70年代,上海创办,商业性报纸,是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

(2)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这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近

1、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况:

辛亥革命前

辛亥革命后

日常生活

照相、电影传入和流行

发式

男子留有长辫

男子剪辫

人际称呼

老爷、大人

先生、君、官职

服饰

长袍、马褂、旗装

男:西服、中山装、

女:高领服装(后演变为现代中式旗袍)

2、照相:19世纪40年代,照相传入中国。

3、电影:(1)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

(2)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影片《定军山》,这是一部京剧艺术记录片,

4、剪辫: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剪辫令,目的:去除旧俗,做中华民国新国民。

5、改称呼: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 “老爷”等称呼,规定民国政府的职员相互之间一律改称职务,民间呼改为“先生”或“君” ,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知识点归纳)

第13课伟大的开端

1、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6月初)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 (2)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

)斗争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五四运动的性质)、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

过程:①爆发:1919年5月4日,斗争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罢课

②发展:6月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运动的主力由学生变为无产阶级。

③初步胜利:a.罢免了曹汝霖 、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b.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c.释放被捕的学生。

)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反帝反封的爱国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前进。

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反帝反封建革命。

2、中国共产党:

(1)诞生标志:中共一大召开;(2)时间:1921年7月23日;(3)地点:上海;

)出席代表人数: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 13人;

)会议的内容:确定了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提出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和党当前的任务(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选举中央局书记(陈独秀)。

)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第一次国共合作:

1、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史称“黄埔军校” ,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廖仲恺担任党代表。黄埔军校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

黄埔军校作用: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也为国民革命军的成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2、北伐战争武昌城下(1926年7月):

(1)目标: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2)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军阀;

)战略方针:集中兵力、各个歼灭;

)主战场:湖南、湖北(叶挺独立团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美誉 )

3、结局:

)蒋介石阴谋发动四一二政变后

(2)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史称“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它是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党一党专政政权,它对内依靠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大买办阶级,对外依靠帝国主义,执行的是反共、反人民的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4、理解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答:(1)成功:旧军阀被打倒了;

(2)失败:蒋介石等人背叛革命,出现了以他们为首的新军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的

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南昌起义:

(1)时间:1927年8月1日;

)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结局:一部转移到广东海陆丰地区,一部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

(3)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时期。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利后(领导工农革命),随后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为中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2)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起义军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3)意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3、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严重失利,被迫长征。

)经过(只作了解):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西吴起镇→甘肃会宁(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3)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①内容(了解):解决了博古等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的军事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意义: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长征胜利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使

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百折不挠,严守纪律,不怕牺牲,坚定信念,以苦为乐等。

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年9月18日;

)借口: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的铁路,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

)内容:日军炮击东北军,攻占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蒋介石不抵抗方针,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完全沦陷;

)影响: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2、音乐家聂耳,代表作品:《义勇军进行曲》

3、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背景:①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国已成为当务之急。

②催化剂—受中共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

③直接原因—蒋介石拒绝张、杨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建议。

)目的:逼蒋抗日

)经过: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

)解决: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最后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预示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1、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1937、7、7)

(1)内容:1937年7月7日,日军突然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第 29军)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3)影响:七七事变标志全国性的抗战开始。2、日本南京大屠杀(1937年):

)手段:以集体枪杀、焚烧、活埋、砍头、军犬撕咬等极其残忍的手段;

)结果:对30万以上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中国士兵进行了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

3、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1、台儿庄战役(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内容:1938年春天,李宗仁将军指挥的台儿庄战役,

)结果:中国军队胜利,歼灭敌人一万多人。

)意义: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打击日军的器张气焰,鼓舞中国人民的士气。

2、百团大战(共产党)(敌后战场):

)背景:共产党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日军分割围困抗日根据地。

)目的:粉碎日军围攻; (3)指挥员:彭德怀;

)结果:破袭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沉重打击了日军;

)影响: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提高中共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抗战胜利的信心。

3、(1)音乐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2)画家徐悲鸿:《愚公移山》、《奔马图》;

(3)科学家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被称为“侯氏制碱法”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1、中共七大

(1)时间:1945年4月 (2)地址:延安 (3)背景:抗战即将胜利

)中心任务: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内容:①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③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④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①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最重要一次会议, 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②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2、日本无条件投降:

(1)促进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美国向日本广岛、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