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分数的再认识 ︳北师大版_第1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分数的再认识 ︳北师大版_第2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分数的再认识 ︳北师大版_第3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分数的再认识 ︳北师大版_第4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分数的再认识 ︳北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3—64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分数。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材分析:教材安排“拿笔”“说一说”“画一画”等情景,学生能轻松的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分数,在小学三年级中,已经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本节教材通过创设“拿笔”等情景,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一个“整体”以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教学过程:一、激疑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分数的再认识”,看看课题,你觉得那个字很特别?为什么要加个“再”?我们以前对分数已经有了那些认识呢?我们在三年级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请看大屏幕:聪明的你猜一猜他们是哪些数?一分为二、、七上八下、、十拿九稳、、百里挑一、大家猜得很好,那么你能判断好这一题吗?(×)为什么呢?生答:因为三角形没有平均分成2份。师:对,只有图形被平均分成几部分,才能用分数表示。探索新知:师:同学们对分数了解到真多!今天我们再次探索分数这个老朋友,相信你会有新的发现。2说一说可以表示什么?生: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三份。生2:可以画四个三角形,把其中3个涂上黄色。生3:有12个骨头平均分成4份,圈起来三份。师小结:我们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里的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整体“1”或“单位1”。师:你能举个例子吗?画一画:一个图形的是,你能画出这个整体图形吗?师:你发现什么?一个分数,“部分”的个数相同,“整体的个数也相同,但是,形状不一定相同。拿一拿。师:请同学们举起你水笔的,你发现什么?生:拿出的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师追问:为什么会这生2:一个分数“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一个分数“整体”相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咱们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看表示什么?1.淘气看了一本书的,小明看了一本书的,他们看了一样多吗?通过刚才拿笔,看书活动,你发现什么?小结: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一样,那么分数所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一样。选一选。3.圈一圈、填一填。4.练一练。(和同样说一说,下面每个分数所表示意义)(1)(2)(3)5.捐钱,可以答,一定或不一定。答一定时,他们的总钱数相同,例如:200×=40(元)200×=120(元)。不一定时,他们的总钱数不相同。奇思:200×=40(元),妙想.50×=30(元)回顾总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收获和大家分享,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五.板书分数的再认识一个分数“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一个分数,“整体”相同,所表示的具体量也相同。教学实录:一、激疑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分数的再认识”,看看课题,你觉得那个字很特别?为什么要加个“再”?我们以前对分数已经有了那些认识呢?生1:“再”这个字很特别。生2:我们以前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并且知道了分数的意义。师:我们现在二分之一是怎么写的?生:1/2;师:你知道1/2表示什么意义吗?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1/2.师:说的不错,早在两年前的三年级,我们就对分数进行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来再一次的认识分数。(板书分数的再认识)2说一说可以表示什么?生: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三份。生2:可以画四个三角形,把其中3个涂上黄色。生3:有12个骨头平均分成4份,圈起来三份。师小结:我们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里的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整体“1”或“位1”。3拿一拿师:请同学们举起你水笔的,你发现什么?生:拿出的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师追问:为什么会这样?生2:一个分数“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一个分数“整体”相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猜测:师:大家先想一想,然后同桌相互交流一下。学生交流后全班反馈。生:我认为每组的水笔总数不一样多。师:大家认为是水笔的总支数不一样,是不是这样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来看一看:4、验证:师:现在每组的代表把所有的水笔都拿出来,告诉大家每个盒子里水笔的总支数到底是多少支?组1:我这个盒子里全部的水笔是4支,全部水笔的1/2是2支组3:我这个盒子里全部的水笔是6支,全部铅笔的1/2是3支。……师:假设共有10枝,它的1/2是多少?100枝呢?生:共有10枝,它的1/2是5枝,共有100枝,它的1/2是50枝。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或者说什么在变?而什么没有变呢?)通过刚才拿笔,看书活动,你发现什么?生1:我发现都是拿出的1/2,总枝数在变,拿出的枝数也在变。生2:我发现了如果总枝数相等时,拿出的枝数也是相等的。5、小结:师:原来是盒子里的水笔总数量不同造成的!也就是“整体”不一样。一盒水笔的1/2表示的是把这盒水笔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2。但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以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多。师:原来分数还有这样一个特点,你对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活动二:说一说师:带着新的认识,我们来判断两个小朋友看的书一样多吗?(播放课件)师淘气和小明都看了各自书的1/3,他们看得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同桌交流,再全班反馈。生:我认为不知道他们书哪个厚,所以不能判断谁看的多。师:这里是指谁的1/3?生:是这本书总页数的1/3.师:你的意思是说书的厚度不确定,虽然都是1/3,也没办法判断谁看的多,是吗?(播放课件)师:现在你觉得谁看的多呢?生:我认为小明看的多,因为他的书厚,也就是总页数多,它的1/3就多。小结: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一样,那么分数所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一样。(五)巩固练习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你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利用刚才学习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选一选:师:第一题根据一根圆木的1/3,你能判断这根圆木有多长吗?(出示课件)生:选C,因为他的1/3是这么长,这跟圆木应该是3个这么长,所以我选C.师:表述的很完整,请坐,来看第二题:第二题根据一个圆的1/4,这个圆的3/4是多大呢?(出示课件)生:选B,因为他的1/4是这么大,他的3/4应该有3个这么大。3、想一想:师:想一想下列各图的1/2,他们的大小一样吗?为什么?生:不一样大,因为他们的大小就不一样大,他们的1/2当然不一样大。师:你认为谁的1/2大呢?能从小到大排列一下吗?生:正好就是图上的顺序,一个比一个大,最后一个图形面积最大,它的1/2也最大。师:观察的很仔细!4、练一练师:为帮助灾民人民,奇思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1/5,妙想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3/5。妙想捐的钱一定比奇思捐的多吗?请说明理由。生:我觉得妙想捐的不一定比奇思多,因为不知道他们的总钱数谁的多,所以不能确定谁捐的多。师:总钱数不知道,也就是整体大小不知道,他们部分的多少就无法比较大小。(六)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小结本课知识。生:我对分数又有了新的认识,整体不一样的时候,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数量也不一样。《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反思本课教材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我安排了“分笔”“说一说”“画一画”等多个情境活动,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教学时,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展开充分交流,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分笔”,这样的设计更能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分数知识的全过程。首先,我通过设计活动让学生产生质疑:“都是1/2,为什么对应的数却不一样?”,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然后,又通过设计说一说、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从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灵活、扎实地掌握知识,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及探究学习的能力。本节课在设计上的教学基本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重要理念。我在教学中创设了一个个生动有趣、贴进学生生活的情境,活跃了课堂氛围,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我创设了“拿水笔”、“比一比”、“画一画”等多个情境,激发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分数对应的整体“1”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就不一样,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理解数学问题。2、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讨论解决问题。如在“拿水笔”的活动中,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解决,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合作开拓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教学中一些环节的处理上还反映出了我自身的很多不足:(1)、对学生的放手度还不够。在第一个数学活动中,牵引着学生一步一步去找特点最终显得教师牵的过多,还是老师在领着学生学。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课前的有效预设不充分,处理“生成问题”太生硬问题的处理这也反映出我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