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5843.3-1998 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 第3部分:用非对称签名技术的机制》。这项标准主要关注于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安全认证问题,特别是如何利用非对称加密技术来实现实体之间的可靠鉴别。下面是对该标准内容的详细说明:

标准背景

在信息安全领域,实体鉴别(Entity Authentication)是一个基本而关键的过程,确保通信双方能够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防止假冒和欺诈行为。非对称签名技术,作为公钥密码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这一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它基于一对密钥:公开密钥(公钥)可以广泛分发,用于加密或验证签名;私有密钥(私钥)则需严格保密,仅由持有者用于解密或生成签名。

标准内容概览

  1. 范围:本部分标准规定了使用非对称签名技术进行实体鉴别的机制、要求和流程,适用于各种信息技术系统和网络环境中实体身份的验证。

  2. 术语和定义:标准首先明确了涉及的术语和定义,如“实体”、“鉴别”、“非对称密钥对”等,为后续内容奠定基础。

  3. 鉴别机制概述:描述了利用非对称签名进行实体鉴别的基本原理,包括如何通过发送带有数字签名的消息来证明发送者的身份。

  4. 安全要求:详细列出了实施此类鉴别机制时应满足的安全要求,比如签名算法的选择、密钥管理、数据完整性和保密性保护等。

  5. 鉴别协议和消息格式:规范了实现该鉴别机制的具体协议和消息格式,包括请求消息、响应消息以及它们所包含的字段和结构,确保不同系统间的互操作性。

  6. 实施指南:提供了实施这些鉴别机制时的技术指导和建议,帮助开发者和系统管理员正确、有效地部署。

  7. 测试和评估方法:概述了验证符合本标准的实体鉴别机制是否正确实施的测试方法和评估准则。

关键要点

  • 非对称加密核心:标准强调了非对称加密技术在确保信息传输过程中的身份认证和数据完整性方面的重要性。
  • 安全性与互操作性:在保证高度安全的同时,也注重不同系统和应用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促进信息安全实践的标准化。
  • 全面框架:从理论基础到实际操作,为实现可靠的实体鉴别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技术框架和实施指南。

结论前的陈述

该标准通过细致的规定和指导,为利用非对称签名技术进行实体鉴别的信息技术系统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方法,旨在提升网络环境中的安全性和可信度,是构建安全通信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参考依据。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15843.3-2008
  • 1998-12-08 颁布
  • 1999-08-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5843.3-199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3部分:用非对称签名技术的机制_第1页
GB/T 15843.3-199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3部分:用非对称签名技术的机制_第2页
GB/T 15843.3-199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3部分:用非对称签名技术的机制_第3页
GB/T 15843.3-199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3部分:用非对称签名技术的机制_第4页
GB/T 15843.3-199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3部分:用非对称签名技术的机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15843.3-199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3部分:用非对称签名技术的机制-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L8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CB/T15843.3-1998iatIso/iEcDis979831997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实体鉴别第3部分:用非对称签名技术的机制InformationtechnologySecuritytechniquesEntityauthentication-Part3:Mechanismssusingasymmetriccsignaturetechniques1998-12-14发布1999-08-01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GB/T15843.3-1998次前言ISO/IEC前言1范围引用标准3定定义和记法5机制5.1I单向机制5.2相互鉴别附录A(提示的附录)文本字段的使用

GB/T15843.3-1998前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3部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IECDIS9798-3:1997《信息技术分:用非对称签名技术的机制》。本标准规定的单方鉴别和相互鉴别机制用于保证信息交换的安全该系列标准在总标题(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下,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概述第2部分:用对称加密算法的机制第3部分:用非对称签名技术的机制第4部分:用密码检验函数的机制第5部分:用零知识技术的机制将来增加的部分可跟随其后。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电子工业部第三十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向维良、龚奇敏、吴世宗、雷利民、陶仁骥、郝伟刚。

GB/T15843.3-1998ISO/IEC前言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共同组成一个世界标准化专门系统。ISO或IEC的国家成员体,通过涉及特殊技术活动领域的各个组织所建立的技术委员会来参与国际标准开发。ISO和IC的技术委员会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内合作,与ISO和IEC有联络的其他官方和非官方国际性组织,也参与这项工作。在信息技术领域内,ISO和IEC已建立了一个联合技术委员会ISO/IECJTCI。由联合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需分发给各国家成员体表决。发布一项国际标准,至少需要75%的参与表决的国家成员体投票赞成。国际标准ISO/IECDIS9798-3是由联合技术委员会ISO/IECJTCI“信息技术”的SC27分委会"IT安全技术”制定的。这个第二版取代了第一版(ISO/IEC9798-3:1993),对它作了技术上的修订ISO/IEC9798在总标题《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下,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1部分:概述第2部分:用对称加密算法的机制第3部分:用非对称签名技术的机制第4部分:用密码检验函数的机制-第5部分:用零知识技术的机制将来增加的部分可跟随其后。本标准的附录A只作为信息提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3部分:用非对称签名技术的机制GB/T15843.3--1998tdtISO/IEcDIs9798-3:1997Informationtechnology-Securitytechniques-Entityauthentication-Part3:Mechanismsusingasymmetricsignaturetechniques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非对称签名技术的实体鉴别机制.有两种鉴别机制属单个实体(单向)的鉴别.其余的属两个实体相互鉴别的机制。数字签名用于验证实体的身份,也可能有可信的第三方参与。本标准中规定的机制,使用时变参数,如:时间标记、顺序号或随机数,可防止先前有效的鉴别信息以后又被接受。若使用时间标记或顺序号.则单向鉴别只需要一次传递,而完成相互鉴别则需两次传递,若使用带有随机数的询间和响应方法,则单向鉴别需要两次传递,而当完成相互鉴别,则需要三次或四次传递(依赖于所使用的机制)。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有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JSO/IEC9798-1:1997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1部分:概述3定义和记法本标准采用ISO/IEC9798-1中描述的定义和记法4要求本标准规定的鉴别机制中.待鉴别的实体要通过表明他知道某秘密签名密钥来证实其身份。这要由实体使用其秘密签名密钥对特定数据签名来完成。该签名能够由使用该实体的公开认证密钥的任何实体来验证签别机制有以下的要求:“)验证者应拥有声称者的有效公开密钥;b)声称者应拥有仅由他自己知道和使用的秘密签名密钥若这两者之一未能满足,则鉴别进程会受到损害,或者不能成功地完成。柱:获得有效公开蜜钥的一种途径是用证书的方式(见ISO)/IEC9798-1:1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